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選信息技術説課稿範文9篇

欄目: 信息技術 / 發佈於: / 人氣:7.98K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説課稿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信息技術説課稿範文9篇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選自新綱要雲南省實驗教材《信息技術》三年級第一冊第二單元第7課《愛的回聲》,本課主要是曲線工具的用法,並將曲線分解為單弧曲線、雙弧曲線、閉合曲線三種,用簡潔、易懂的方式,講解了曲線畫法的基本要領。本課主要使用三種曲線進行繪畫,還使用了橢圓、複製、粘貼及填充工具,這既是畫圖軟件的基本組成部分,又是對橢圓、複製、粘貼、填充工具的補充和進一步深化。本節課是《畫圖》單元的難點。

  2、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①學科整合。本課整合了美術、信息技術,通過學科的整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②講練結合。三年級學生對單元的內容非常感興趣,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把握精講多練的原則。重難點知識精講,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實踐和探究。

③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合作、探究性學習貫穿學習的始終。同時,教師恰當的組織調控,能夠創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學習氣氛。

④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設了許多適當的情景,讓學生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3、教學對象分析

教學對象為國小三年級學生,學生已經熟悉了Windows中自帶的畫圖軟件的界面,以及部分工具的使用,能夠對軟件進行簡單操作,課程設計應照顧到各種層次的學生,難易程度適中。

  4、教學目標

從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出發,根據中低年級學生特點,本着提高學生對美術與信息技術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①瞭解曲線的畫法,領會畫曲線時鼠標操作中的畫、點、拉操作要領。

②通過實踐和上機討論,結合教師的演示、講解,提高使用畫圖程序的技能與技巧,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美的教育。

③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意識,激發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大膽實踐、積極探索、敢於創新。

  5、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單弧曲線、雙弧曲線和閉合曲線的畫法,為本課重點。畫曲線時鼠標操作中的畫、點、拉操作要領,尤其是閉合曲線的畫法,為本課難點。

  二、説教學結合法

以任務驅動為主線,設計以下教法:

啟發式(發現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索曲線工具的使用方法與前面學的直線等工具的不同之處,找出問題。

探究式(解決問題):針對發現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索曲線工具的使用要領。

實踐式(熟練提高):使用曲線工具繪圖,進一步熟練曲線工具的使用方法。

導撥式(確保掌握):針對學生操作中出現的問題,教師給予及時點撥,確保每個學生掌握突破課堂難點。

7、課型:造型.表現

8、課時安排:一課時

  三、説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入主題

  1、課前活動,獲得新知。

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學生如果對學習對象產生興趣,他就能自覺地排除多種外界因素和心裏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愉快的享受。

上課開始,播放影片,海底小精靈(水母),現在海洋中的小水母越來越少了,為什麼啊?(水母具有監測水質和檢測海浪的作用)讓學生了解水母的生存環境。

  2、創設情景,引出課題

影片結束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老師最近收到了一個環保繪畫比賽通知,要求以水母為主題進行電腦繪畫,展示宣傳海報和教師完成的電腦繪畫,讓學生觀察,吸引學生並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引出今天的重點內容。通過觀察和欣賞已經完成的畫面,分析畫面的形成和工具的使用,為之後的創作做鋪墊。通過問題競猜引出課堂,激起學生探知的渴望。

我展示電腦繪畫並提問:“如果想把水母畫在電腦上,應該怎麼做呢?”

學生討論後得出了答案:太難了;不是畫圖軟件畫的;用橢圓工具畫的;用曲線工具完成的。我結合學生答案引出,這幅作品是用曲線工具完成的,老師有簡便方法,按照老師的方法,能很簡單的完成,同時給予學生肯定性的評價“你們真棒,觀察的很仔細!”然後順勢導入新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用曲線工具畫圖,大家有信心這項完成任務嗎?”學生學習興趣高漲,信心十足。這些問題的設計不僅有效的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渴望,而且讓學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這樣的導入,是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起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是在無意間給了學生一個任務,用“任務驅動法”,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往前探索。

  (二)互動學習,交流體驗

1講練結合,探究學習。

(1)互動遊戲,曲線分類:讓學生觀察,畫裏面都出現了哪些圖形和線條,你能用什麼方法畫出來?

單弧曲線 小水母的身體、海底世界

雙弧曲線 小水母的觸鬚、海底世界

閉合曲線 小水母身體上的斑紋

(通過尋找繪畫中的曲線,讓學生明確曲線的形成和分類,讓學生帶着好奇心去學習和體會。)

(2)初步體驗,巧畫水母。

任務1:初步體驗單弧曲線的畫法。

學生通過觀察水母的身體,自己感受單弧曲線的形成和特點,初步體驗曲線的畫法,試着用曲線畫出水母的身體。同學之間互相交流,進行探究練習,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精神。

演示1:教師講解演示單弧曲線即水母身體輪廓的畫法。

結合三年級學生學習特點,對於教材上比較制式的操作方法,我總結出針對三種不同曲線的繪畫口訣,口訣淺顯易懂,方便低年齡學生學習、操作和掌握。

單弧曲線的口訣:畫——拉——拉,朝相同的方向拉。

由於第一次使用曲線工具畫曲線,學生自主探究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此環節時採用了演示教法。我先通過多媒體控制平台向全體學生演示畫曲線的方法,邊演示邊介紹畫法。教師介紹之後再讓學生動手實踐,並提示學生注意曲線的粗細和顏色的設置。

(3)小試牛刀,巧畫花紋。

任務2:分小組討論如何使用雙弧曲線畫出小水母的觸鬚。

在學會單弧曲線畫法的基礎上,教師出示雙弧曲線,分小組找方法,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交流嘗試畫水母觸鬚,並説説雙弧曲線應該如何繪製,小組內推薦同學到教師機進行繪製展示,共同探究總結雙弧曲線的使用要領。

演示2:學生嘗試講解演示雙弧曲線即水母觸鬚的畫法。

教師與學生共同總結歸納出雙弧曲線的口訣:畫——拉——拉,朝相反的方向拉。

任務3:學生自學教材,使用閉合曲線畫出水母身上的斑紋。

演示3:學生自學繪製閉合曲線的方法,並填充水母顏色。

鼓勵學生先自學教材,再動手嘗試繪製封閉曲線。學生只有通過親自動手去試一試,他們才能掌握曲線的奧妙所在。並讓完成較好的學生進行展示。

請學生演示並一起總結閉合曲線的口訣:點——點——拉,選好方向慢慢拉。

學生畫出完整的水母,併為小水母增加夥伴(利用複製和粘貼完成小水母的增加,使用填色工具為水母進行填色)。

重點提示:在填充顏色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漏色的情況,應該用鉛筆工具進行補充,然後再進行填充。

學生在繪製的時候,教師巡察個別指導,同時也發動那些技能掌握較快的同學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學生,讓他們去充當“小老師”的角色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

(4)大顯身手,描繪海洋。

任務4:給小水母建個漂亮的家。

討論:學生討論水母的家在什麼地方?通過學生的各抒己見,充分發揮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利用曲線工具勾畫出美麗海底世界並用填充工具填色。

演示4:教師演示畫出海水以及其他場景,並使用複製、粘貼工具把水母粘貼到海洋背景中。

學生自己勾畫場景,完成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在學生掌握了完成任務的技能和方法後,立即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自己剛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去完成一項任務,這也是對學生已有知識和技能的一種鞏固。

(5)展示交流,互相評價。

學生展示作品,師生評價作品。

待學生大多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我組織學生互相參觀,互相交流,互相學習,通過對成果的交流評價,不僅可以使更多的學生的學習長處得到弘揚,使更多的孩子得到激勵,還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體現學習過程的創造性。

  (三)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結合板書總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引導學生利用曲線可以創造更多充滿情趣的生活場景。這一環節是老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讓學生談一談本節課都有哪些收穫。最後教師作小結給學生這節課的學心態度以及技能的掌握做一個總結性的評價。

  四、説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成功、有效的把教學重、難點分散在幾句簡單的曲線繪畫口訣中,學生按照口訣,能對較難的曲線繪畫有簡單的記憶操作方法,之後也能按照口訣完成三種曲線的繪製。

(2)教學設計符合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3)教學任務的設計符合本課的教學目標,符合學生的興趣特點。“任務”和“驅動”之間的統一性和任務的層次性得到了較好的體現,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完成教學目標。

  不足之處:

(1)學生與他人的合作意識不強。

(2)學生對作品的評價還需加強。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精彩屏保設計》是浙江攝影出版社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學內容,本課和第12課組合成一個學習任務:那個前幾課拍攝的照片和音樂,製作一個以 “校園”為主題的屏幕保護。這兩課都是讓學生運用一種軟件集成、處理和發佈多媒體資源,經歷多媒體信息的處理過程,體驗多媒體的無窮樂趣。而本課為後面那節《製作個性屏保》課學習的前提與鋪墊。

學情分析: 設計製作屏保是第二單元體驗多彩世界的最後一個內容,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圖片大師”和“作曲大師”等軟件,通過知識的遷移,學習本課“屏保專家”就比較容易了。

課時安排:1課時。

教法:

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習動機”,因此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特點,我採用了情景導學法與任務驅動法,幫助學生消化本課的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慾,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注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變被動接受位主動獲取,力促課堂教學在生動有趣、愉悦的氣氛中展開。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輔之以演示法、遷移法,並借用藝術課的“三位一體(即欣賞、技能、情感)”教學法,以期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學法: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在這節課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慾進行學習與操作,通過自主探索獲取知識與技能。把“自學——嘗試——創新”的學習方式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教學過程:

(一)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總體設計意圖是將一個大任務分解成知道屏保的作用、認識屏保專家、通過嚮導製作屏保和安裝屏保等幾個小任務。本節課主要應用了任務驅動式、自主探究式等教學方法。

1、學科整合。本課整合了信息技術和音樂兩大學科,同時注意了信息技術教育知識的內部整合。

2、講練結合。單就內容而言,製作屏保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因此在課堂上只需堅持精講多操作的原則。

3、改變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學習,通過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等多種學習方式獲取信息,掌握方法,提高技能。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屏幕保護的作用,知道屏保中可以添加文字、圖片、聲音等多種媒體。

2、能力目標:學會用“屏保專家”製作簡單的屏幕保護;學會屏幕保護的安裝。

3、情感目標:感受多媒體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學會用“屏保專家”製作簡單的屏幕保護程序。學會屏幕保護程序的安裝也是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讓學生根據課前所收集的素材,用“屏保專家”製作簡單的屏幕保護程序,製作完成後,進行交流評價,取長補短。最終將屏保安裝到Windws中,相互分享欣賞作品。

本課的難點是讓學生做到圖片與音樂的協調、適配性。這就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樂感,一定的審美標準。

(四)流程

一、舊知引入,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電腦開機後,如果長時間沒有去操作,屏幕會出現什麼變化呢?介紹屏保的作用。

【設計意圖:問題的創設,順理成章地引出屏保及屏保的作用。讓學生愛護電腦,養成文明使用電腦的好習慣。】

2、屏保設置。【設計意圖:回顧舊知,同時引出新知,激發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學好今天的新內容。】

三、欣賞作品,認識軟件

(一)師:好,首先,我們先來欣賞一個屏保作品。注意屏保中有哪幾個要素呢?

【設計意圖:初步感知新內容——個性屏保的幾個要素。為下面的學習作鋪墊。】

(二)請出“屏保專家”,認識界面。

四、“屏保”好向導

動手摸索操練。利用“嚮導”自己嘗試操作。

【設計意圖: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地去摸索、操作,體驗學習的快樂。提示使用好這個嚮導的功能。在學生髮現後,再解決難點各個突破,是檢驗學生的自學效果也是對部分後進生的指導。】

五、佈置任務

(一)任務一:利用已有素材製作屏保

(二)任務二:上網收集素材製作屏保。

【設計意圖:任務中的兩個練習設計,考慮到了學生的水平不同。練習一面向全體學生,練習二的安排讓一些學有餘力的孩子能得到更多的發揮。】

六、安裝

想把剛才做的屏保設置成自己的個性屏保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起來,學以致用。】

七、作品展示。

1、一堂好課,最後的畫龍點睛之筆也很重要。在此環節,我這樣設計的:老師發現同學們設計的屏保都很美(教師先巡視發現優秀作品),下面展示同學作品,請同學相互學習、共同分享。

【設計意圖:學生在作品展示中,相互評價,各抒己見。在自我展示和相互評價的過程中,進行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作品展示為學生提供了充分表現自我的舞台。教師、同學們及時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給予積極的評價和充分的肯定,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喜悦感。】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3

反 思:本節課知識容量較多,但難度不大。我在教授過程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和時間,而相對留給學生的實際操作時間就少了許多,畢竟計算機課要把大部分的時間留給 學生,讓學生自主動手,相互合作,這樣才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自學能力。還有一點,知識容量大了,就需要有時間來練習和鞏固,眼看計算機課越來越少,再 沒有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故有些許的遺憾。

分析:這一節課上下來,我覺得比較成功,學生真正“動”起來,思維“活”起來。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鬆,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鍵 盤是計算機最基本、最常用的輸入設備,通過鍵盤接口與主機相連,用户通過按鍵向計算機輸入信息。本課學生學習的是標準的104鍵鍵盤,其中3個是 Windows專用鍵。學生已經學習了鼠標操作的能力,在第七課安排學生認識鍵盤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學生學習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下面的指法練習和畫 圖等簡單的學習。教材根據教學重難點安排了四個學習板塊,分別是鍵盤分區,主鍵盤區,光標控制區和小鍵盤區。其中主鍵盤區是本課重點,掌握使用方法,初步 識記字母鍵位。每個鍵區上的鍵位的認識和使用,不能夠死記硬背,要讓學生在認識的基礎上,通過練習和實踐來掌握。

直觀演示可以讓學生一目瞭然,迅速地認識事物,因此,教學認識鍵盤四區時,我做了一個課件,將鍵盤上的四區分別設為四種顏色,並用“找朋友”的方法,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熟知各區的名稱。然後再讓學生在自己的鍵盤上找到四區,加深了學生對鍵盤分區的認知力。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教學都要以學重教。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根據教材和學情來確定。因此,教學主鍵區、光標控制區、小鍵盤區我分別採用三種教學方法。

  1、教學主鍵盤區

教 學字符鍵:因為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教材上敍述的也較為清楚,我採用“嘗試自學”法來指導學生學習,具體流程為:嘗試自學(讓學生讀讀、劃劃、議議)—— 反饋交流(讓學生彙報學懂了的什麼?)。讓學生覺得自學這段我能行!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欲X與衝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特殊控制鍵

現 代教育理論認為,知識不是一種告訴,而是一種自我嘗試和自我建構。這部分內容,我採用了“發現法”教學生學習。學習流程為:嘗試發現(讓學生在打開的寫字 板中分別按這些鍵,説説你能發現什麼)→彙報結果(要求學生彙報發現結果,集體交流)→實踐操作(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鍵位和使用的方法)。通過讓學生自己 發現、探索,點燃學生求知的火花。最後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成功帶來的快樂。

  2、教學光標控制區

這部分內容需要的文本頁較多,且內容簡單明瞭,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教學法教學。讓學生先觀察課件演示,然後再自主實踐。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掌握Delete和BackSpace鍵的功能區別。

  3、教學小鍵盤

這部分內容十分簡單,不是教學重點,教師要以略作介紹,學生對照教材自主實踐加以練習即可。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過程,各環節邏輯而嚴密,生生都能參與探究;注重情感,尊重學生的自我意識,避免正面否定學生,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態度。在這樣一個生動愉悦的教學中,領悟鍵盤的認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綠色家園》是省國小信息技術教材(上冊)windows畫圖程序中的內容,教學對象是國小四年級學生。它是《畫圖》單元中關於畫圖知識鋪墊的延伸,其目的在於讓學生學會置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對封閉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重點是掌握利用畫圖的“塗色”、“噴槍”、“刷子”、“取色”等工具對封閉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根據教材的目的和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熟悉畫圖功能的操作,掌握對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網絡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掌握對封閉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

難點:“彩色世界”豐富內涵的理解、體驗與表現。

  四、教法闡述

為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結合教材特點,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

通過學生已經受過的美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整合),創設一個電子畫展的情境(創設情境法),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畫圖的各種操作(任務驅動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五、學法指導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操練”。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着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六、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二)步步為營,導學達標

(三)歸納總結,完成建構

具體闡述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首先展示一個美麗的電子畫展情境,學生通過已有生活體驗肯定會發表自己的評價,認識到電子畫展中的作品是多麼多姿多彩。接着出示電子畫展中未塗色的作品,學生認識到電子畫展中未塗色的作品由於缺乏色彩而顯得單調、不“美”。最後我抓住時機提出任務:學生自己選擇圖畫塗色,要求注意色彩的搭配。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巧妙設計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缺憾,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同時複習已經掌握的操作技巧,為後面的教學打下鋪墊。

(二)步步為營,導學達標

本環節分兩個層次展開:

第一層次:

1、學生選擇圖畫練習塗色,教師巡迴指導色彩搭配。2、交流評價學生作品,教師肯定學生的成績,小結過渡。

第二層次:

1、教師指出畫面內容的不豐富性,結合學生已受過的德育教育,集體討論,引導拓展“彩色世界”的意義——美麗的色彩不僅有自然景色,還有人性的美德。

2、制定整合美育、德育和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任務:自我創作一幅體現自我個性的圖畫。要求對於畫面設計(如內容、顏色搭配等)可利用小組協作方式來解決。遇到技術問題可通過小組討論,向老師求助來解決。

3、集體討論交流、評價。

這一環節是課堂重點部分,因此,我以任務驅動的方式來整合美術、思想品德和信息技術三大學科。任務是課堂的"導火索",教師通過課程整合後的優點,拋出一個個任務,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從而促使學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和團體協作、自我創新,達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時使用優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術學科所特有的激勵制度,為任務驅動法注入又一推動劑,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作積極性。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5

説教材地位和作用

《網絡交流》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中學信息技術》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5課的內容。本單元主要要求學生通過網絡交流、網絡學習、電子商務、網絡地圖等網上功能的使用,理解網絡在工作生活中的作用。

作為信息時代的公民,藉助網絡進行交流是必備的能力,同時許多網絡應用都會涉及到網絡交流,網絡交流可以説是網上衝浪必備技能之一。本課內容的設置要求學生通過對電子郵件、在線交流工具、網絡新媒介的體驗,體會網絡交流方式的多樣性,感受網絡對生活帶來的影響。

説學生

之前的幾課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瞭解了因特網的特點和發展歷程,對於連接因特網所需的硬件和軟件,以及網絡安全和防範的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大部分學生對於網絡交流的方式比較熟悉,許多學生都有使用郵箱、QQ、微博等工具交流的經歷,可以讓學生來分享使用感受;對於電子郵件的發送原理很多學生可能並不熟悉,因此可以通過與傳統郵政信件的對比進行知識點的講授。而對於網絡電話,學生使用較少,但興趣很大,可以在課堂嘗試進行體驗。

説教學目標

鑑於本課在單元中處的位置和學生的情況,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瞭解網絡交流的多種方式,瞭解電子郵件的發送原理,掌握郵箱地址的結構組成。

2.通過郵件的發送,及多種網絡交流工具的使用經驗分享,體會網絡交流方式的多樣性,養成文明的網絡交流習慣。

3.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瞭解,體會網絡交流的高速與便捷,感受網絡對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

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多種網絡交流工具的特點並學會使用

教學難點:掌握電子郵件的發送原理,理解郵箱地址的組成,並能成功發送一封郵件。

説教法學法

電子郵件作為網絡交流最早的工具,具有便捷、快速、易用的特點,因此我選擇讓學生在瞭解其工作原理的基礎上,動手發一封郵件,體驗網絡交流的便捷。在線即時交流工具書本安排的QQ和網絡電話,鑑於學生對於QQ的使用已非常瞭解,可以讓學生來分享使用體驗,教師介紹並使用“阿里通”網絡電話與學生互動。網絡新媒介主要以介紹微博、微信等新興交流方式的形式展開。

説教學過程

本課的學習內容主要分為三大塊:電子郵件的原理與使用,即時交流工具以及網絡新媒介。因此,擬採用討論交流的方式引入新課,讓學生來談談自己所知道的,或使用過的網絡交流工具,在討論中產生學習興趣。接着將電子郵件與普通郵政信件對比,讓學生了解電子郵件的發送原理及郵箱地址組成,並通過成功發送一封郵件掌握實際操作。即時交流工具和網絡新媒介主要以教師和學生介紹為主,體驗一到兩項,由於QQ學生平時使用較多也教熟練,因此選擇體驗網絡電話,微博、微信則介紹一些常用技巧等,貼近生活實際。

討論引入,激發興趣

通過分享體驗引入課題:同學們知道或是使用過哪些網絡交流工具,説説你的經驗和感受。先由學生自由發言分享使用心得,最後教師小結並用課件展示常用的網絡交流應用。

目的:主要為了通過討論的環節,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順利引入新課。

網絡在線,即時交流

順着學生介紹的QQ、YY等網絡交流軟件引出“在線即時交流”的概念與定義。並以講解、提問互動的形式介紹MSN、QQ、阿里旺旺、SKYPE等的各自特點。學生可以思考繼續補充。再與一名學生配合演示體驗“阿里通”網絡電話,其餘學生通過觀察,瞭解通話質量、資費,進一步認識網絡電話交流。

目的:學生自己的使用經驗更有説服力,同時對於自己的未知事物,學生往往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聽講效果也較好

微博微信,新興媒介

組織學生利用書本瞭解微博的定義,再請學生來談談自己常用的微博,及選擇的原因,教師補充新浪、騰訊,微博的.各自特點。再介紹微信及其掃一掃、支付等特色功能,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網絡交流工具。

目的:介紹新興網絡媒介,貼近生活實際,把握時代潮流,讓學生感受網絡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

電子郵件,探祕交流

組織學生利用自學材料瞭解電子郵件的特點,請兩個學生各自説説自己認為的電子郵件和普通郵政信件的工作方式,比較兩者工作原理的異同。講解電子郵件地址的組成:用户名@主機域名,並歸納特點。最後學生完成課堂作業單,並以附件的形式將作業發送至教師郵箱,操作體驗電子郵件。

目的:通過對比説明,讓學生更好理解電子郵件的工作原理和郵件組成;通過實踐操作,掌握電子郵件的具體使用。

小結本課,梳理知識

啟發式地梳理本課所學知識點,建議學生課後多嘗試體驗各種網絡交流工具,分享使用心得。

目的:對本課所學知識點進行回顧、梳理,加強學習效果,讓學生感受網絡交流對學習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

説課小結

本節課教學內容緊湊,教學設計能做到以學生交流分享與操作練習為中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平時網絡交流經驗分享引入新課,通過同學交流分享、教師演示體驗,講解歸納各種各樣的網絡交流工具,最後通過發送郵件感受網絡交流方式的多樣性與便捷性,符合信息技術應用於實際生活的教學理念。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6

  教材分析

《問候小夥伴》是國小五年級信息技術教材第二單元《打開信息之窗》第五課中的內容,教學對象是國小五年級學生。這課書的教學是在學生認識記事本並熟練鍵盤指法和輸入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為今後學習WORD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內容和學生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拼音輸入法、網上傳輸文件。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進一步體會信息技術在學習生活中更廣泛的作用,建立初步的網絡意識,利用網絡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

  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材編排,我認為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熟練應用記事本編輯文本。難點是:網上鄰居的使用。

  教法闡述

信 息技術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處理任務出發,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對信 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為了讓學生掌握本課的內容,我採用了情景導學法與任務驅動法,幫助學生消化本課的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借用了藝術課的“三位一體(即欣賞、技能、情感)”教學法,以期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學法指導

在這節課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慾進行學習與操作,通過自主探索獲取知識與技能。把“自學—嘗試—創新”的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方法、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過程

  1. 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通過提前準備的自我介紹,讓同學通過文章中典型的描寫判斷出是哪一位同學,從而激發自己的寫作熱情。

  2. 課件展示,複習“記事本”軟件

同學們都能猜出來了,然後通過大屏幕可以看到這篇文章。這是通過記事本編輯的一篇習作,對於記事本同學們已經練習過多次,今天我們就用記事本寫一篇慰問信,慰問自己的朋友。在編輯中要注意文章整體的美觀,就象我們在作文紙中寫文章一樣。

在這裏鞏固練習了鍵盤操作以及記事本的簡單編輯使用。

  3. 給出任務,提出要求

教師提出要求並説明注意事項,學生們邊聽邊打開記事本,分小組進行研究實踐,根據書上的介紹美化自己的慰問信。

  4. 展示作品,進行點評

通過廣播把部分同學的文章展示出來,讓同學們評價。同時提問:你給小夥伴的問慰信怎樣可以傳到小夥伴的機器裏呢?引出下面內容“網上鄰居”。

演示通過“網上鄰居”複製文件的方法。邊看教師演示邊操作,利用前面學過的複製文件的方法把本機文件複製到其它機器中就實現了“網絡傳書”,為了將慰問信更加快速的傳遞給你的好朋友,向學生介紹更加快捷的複製方法。

  5. 教學成果反饋

打開共享文件夾,比一比看誰收到的慰問信最多。通過統計收發慰問信這一學習成果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成就感,激發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1. 任務驅動與自主學習的融合。這種教學情境以及教師所設計的“任務”,一要緊扣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使教師有“法”可依;二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踐,使學生有事可做。

2. 講練結合。在設計的教學情景中,穿插展示、評價等學習方法,鞏固新知的同時,活躍課堂氣氛。

3.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大膽探索、相互協作的精神,圓滿的完成了本課教學目標。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7

一、 説教材

(一)、地位、作用和特點

本課是海南出版社的海南省中國小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第二章第一節,內容是電子表格的特點及應用,是學生學習word軟件和powerpoint軟件辦公軟件的基礎上,再繼續學習的電子表格軟件。教材是先從日常生活中的電子表格的應用舉例,到介紹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再結合word文檔處理軟件與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進行對比,總結出電子表格特點。本課體現了從生活到計算機知識與技能,從計算機知識到實際應用的理念。本節課有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教學時結合學生啟動Excel軟件、打開Excel表格工作表以及進行簡單的數據編輯等操作任務,從生活和實際實踐中更好地瞭解電子表格特點,為學生後面繼續使用電子表格軟件的解決實際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特點、學生的心理、智力發展水平及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電子表格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應用

2、學會啟動Excel軟件和打開Excel表格文件

3、瞭解電子表格的特點

4、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編輯等方面的異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師生的交流和討論, 知道電子表格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應用和處理電錶格所用的軟件

2、通過學生初步嘗試,初步瞭解電子表格的特點。

3、通過操作任務,讓學生學會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編輯等方面的異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利用互聯網的平台,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能力

2、通過學生交流和實踐,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觀察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電子表格的特點及應用

教學難點: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

對於電子表格學生在學習Word軟件和powerpoint軟件時已經初步接觸,並且在為後面Excel表格軟件的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説學情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學生的學習學生對word軟件和powerpoint軟件的使用有一定的基礎,以及具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對學習計算機知識有強烈的慾望,但由於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教學時可利用學生本身的資源,互助合作的原則開展活動。

三、教學與學法的設定

教學方法:

情景導學法、任務驅動法、討論法

學法

情景導學法、自主探索法

四、説教學流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初步探索——初步嘗試——初步小結——深入探索——知識小結——知識拓展——總結反思——課後實踐

五、説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預設時間4分鐘)

使用“學生成績表”讓學生觀看師生交流,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實例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慾望

探索新知:(預設時間28分鐘)

(一)初步探索:活動任務一

提問:(1)、生活中常見哪個行業使用電子表格 ?

(2)、這些電子表格是使用什麼計算機軟件處理的?

給出活動任務一:

1、電子表格的應用舉例

2、電子表格處理軟件

先讓學生討論電子表格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應用,以及列舉電子表格的處理軟件

學生小組討論,先從學生熟悉的電子表格入手,可藉助互聯網平台,進行舉例

設計意圖:先從學生熟悉的電子表格入手,教師引導,讓學生初步領略計算機是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工具,知道電子表格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應用

(二)初步嘗試:操作任務二:

1、啟動Excel軟件,並認識Excel工作表的組成

2、打開“學生成績表”Excel工作表,對數據進行編輯,熟悉電子表格的工作環境

讓學生輸入和修改數據,並認真觀察 Excel工作表

提問:電子表格有什麼特點?

Excel工作表、討論,初步瞭解電子表格的特點,

預設答案:

1、 在空白的單元格中輸入數據時,使用回車鍵、方向鍵或單擊鼠標

2、 雙擊鼠標

讓學生保存文件 掌握好啟動Excel軟件的方法,學習信息技術的基礎,這點對學生是較簡單。

讓學生熟悉電子表格的工作環境,通過上機實踐,只是讓學生初步瞭解電子表格的特點,

(三)初步小結:電子表格的特點

結合學生的表格,教師進行引導總結:

EXCEL主要用於對數據的處理、統計分析與計算,排序和篩選,能繪製圖表,可以做到快速、準確、直觀

Excel具有良好的操作界面,操作簡單易行

設計意圖:該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但本課只能是通過師生共同交流合作,初步總結出電子表格的特點,為下幾節課學習Excel軟件作好輔墊作用。因為後面幾課中,學生通過大量的實踐及應用中才能領會電子表格的特點。

(四)深入探索:操作任務三:打開“個人簡歷”的Word文檔,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

學生實踐:操作任務四:打開“個人簡歷”的Word文檔,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

讓學生仔細觀察和小組討論

教學意圖:該環節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通過學生上機實踐,學會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編輯等方面的異同

學生認真觀察和小組討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五)知識小結: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編輯方面的異同

預設問題:

學生對兩種表格的異同認識時,對於語言表達方面會有困難,教師加以引導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適當引導。

學生認真觀察“學生成績表”Excel工作表,以及 “個人簡歷”的Word文檔,並且進行小組討論,

比較兩種表格中在內容、排版、編輯方面的異同

設計意圖:該環節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通過學生上機實踐,以及師生的交流,教師的引導,總結出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編輯等方面的異同

知識拓展(預設時間5分鐘)

通過Excel提供的模板,體驗電子表格的呈現形式和適用範圍

學生實踐:通過Excel提供的模板,

1、結合教材第24頁的內容

2、讓一位學生展示操作過程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電子表格的呈現形式和適用範圍,進一步瞭解電子表格的特點

總結反思共享收穫(預設時間3分鐘)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個人的收穫

通過學生的交流,能夠及時反饋教師教學效果

課後實踐

1開展“中學生消費調查”工作,並把所收集的數據,使用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

3、使用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對本“學期段考成績”進行統計和分析

設計意圖:學生課後的任務,讓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六、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用投影展示)

電子表格的特點及應用

(一)、電子表格的應用舉例

(二)、電子表格處理軟件

(三)、電子表格的特點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8

我説課的課題是:《詞語輸入速度快》。我將從學習需求、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流程四個方面來闡述。

本課是浙江攝影出版社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計算機小作家》中的第3課,其主要內容是讓學生明白用詞語輸入比單字輸入快,瞭解詞語輸入的三種方法有簡拼、混拼、全拼,並能根據詞語的實質,選擇不同的詞語輸入方法。文字的輸入是今後學習工作中必備的一項技能。

學生在前兩課的學習中,已經瞭解多種輸入法,並能用搜狗拼音輸入法輸入單字。對詞語輸入的方式較為陌生,想成為打字小高手是每個學生的夢想,有學習的期望。

基於以上分析,我制訂瞭如下教學目標:通過學生操作、經驗交流、教師引導,瞭解詞語輸入速度快及詞語輸入的三種方法。通過“看拼音寫詞語”,掌握簡拼輸入方法。通過“看圖填合適的詞語”掌握混拼和全拼輸入方法的綜合運用。通過“詞語接龍”遊戲,靈活運用詞語輸入方式,體驗詞語輸入與單字輸入的優勢。本課的重難點是:在輸入文字的過程中,如果遇到是詞語就用詞語輸入習慣;並能根據詞的字數,選擇合適的輸入方法。為了使詞語輸入在學生腦海中形成初步印象,通過輸入四個成語輸入後的經驗交流,總結得出詞語輸入速度快;通過兩關的詞語輸入練習,比較三種詞語輸入方法,在練習、交流、再練習、再交流的過程中,掌握了重點,攻破了難點。在教學中採用了啟發式教學和任務驅動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並提醒學生使用正確的指法。

圍繞上述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通過打字前的準備,回顧了前兩課的內容,並以 “試一試”輸入四個詞語後,由輸入速度最快的三位同學進行交流,得出他們都是利用詞語來輸入而不是單字輸入,加上教師引導歸納,引出本課重點詞語輸入速度快,為詞語輸入教學做好了準備。

接着,通過學生演示,得出三種不同的詞語輸入的方法。簡拼是最簡單的一種輸入方法,剛學會用詞語輸入的學生最喜歡用這種方法,但它並不適合所有的詞語,所以通過 “看拼音寫詞語”這一關的練習,學生髮現教師出示的詞語是多字詞,用簡拼輸入的方法比較快;通過 “看圖填合適的詞語”這一關練習,學生髮現用簡拼輸入詞語方法出現的詞語太多,選擇很麻煩,會影響輸入的速度,從而啟發學生思考、嘗試用混拼和全拼的方法。最後學生歸納總結得出簡拼適合多字詞語的輸入,混拼和全拼適合兩字詞語輸入。在兩關的最後都有一道拓展題,讓學有餘力的同學能進一步得到提升。

為更好的鞏固新知,進行了“詞語接龍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感受詞語輸入的高速和便捷,享受遊戲帶來的快樂。在遊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給學生創造了輕鬆的學習氛圍。

最後通過板書整理歸納了本課所學的內容,讓學生的思路一下子清晰起來,總結了本課的重難點。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詞語輸入的優勢。

縱觀本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技能,在對比中感悟詞語輸入的技巧。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9

説課內容:

我説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課本信息技術第三冊中的第五課《圖片的海洋》第二課時。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依據構建主義理論,下面我就從以下七個方面來對本節課作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習了第五課《圖片的海洋》第一課時之後進行教學的,安排了在PowerPoint20xx中插入圖片文件的學習內容,是PowerPoint20xx中的重要課程。在這裏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書上沒有提到的在PowerPoint20xx中設置圖片的簡單操作(包括剪切、複製、粘貼和刪除等)及圖片工作欄的使用引入課堂,為以後學習在PowerPoint中製作簡單動畫打下基礎。對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及審美情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學生分析:

國小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協作及研究能力。學生已經能夠運用計算機進行探究式學習活動。在掌握了PowerPoint20xx中插入剪貼畫的基礎上,相信學生能夠在老師的輔助下,完成在PowerPoint20xx中插入圖片文件的操作。在本節課中,放手讓學生自主研究進行學習,實現學生學會學習、提高能力及陶冶情操的完美結合。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信息技術課中的學習內容,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和情感需求,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在PowerPoint20xx中插入圖片文件的方法;學生能夠把在《畫圖》軟件中畫出的作品插入到PowerPoint20xx中來。

能力目標:能夠在PowerPoint20xx對插入的圖片進行簡單的設置。

情感目標:注重良好的微機操作習慣的養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能夠獨立地進行圖片文件的插入

教學難點:運用圖片製作出的PowerPoint的文件能有一定的主題。

四、教學方式::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知識層面,更好地讓學生輕鬆地把握教學重點,我選擇了以下教學方法:

(1)任務驅動法:

現代教育引入了以計算機為主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提出了以“超媒體”方式組織教學信息,以“任務驅動”組織教學過程的思想。採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可以將學習內容隱含在每一個具體的任務當中,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2)演示操作法:

教學法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要給指出學生一個清晰的、有效的學習過程,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五、學習方式:

(1)自主學習法:

接受任務後,學生在老師輔助與支持下,通過實踐、體驗、探索和發現,完成對問題的理解、知識的應用和意義的建構。使學生由“讓我學”變成“我要學”,由此產生的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備。

(2)動手操作法:

通過實際上機操作讓學生來進行學習。學生可以將其在學習過程中探索、發現的信息通過實踐的方式來進行驗證。為學生自主學習樹立自信心。

六、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出示PowerPoint作品《美麗的校園》,讓學生通過作品中出現的新的素材來説一説本節課要學習什麼,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步步為營,導學達標

環節一:

1、任務一:學生自學在PowerPoint20xx中插入圖片文件的方法,並嘗試其他插入圖片文件的方法。

2、任務二:學生自主探究PowerPoint20xx中對圖片的幾種簡單操作方法。(包括剪切、複製、粘貼和刪除等)

環節二:

通過填一填、選一選、試一試等活動,來鞏固本節課中所學到的新知識。能根據自己喜好在老師提供的素材中找到相應的內容來製作出自己的幻燈片作品。鼓勵學生自己在《畫圖》軟件中繪畫,並將其以圖片文件的形式插入到PowerPoint20xx中來。

(四)歸納總結,完成建構

由學生自己説出這節課都有哪些收穫,覺得所學的知識有什麼作用。

  七、教學效果預測:

學生能夠在PowerPoint中插入圖片文件,並能製作出有一定主題,前後有所聯繫的幻燈片作品,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完成本課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