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實用的信息技術説課稿範文9篇

欄目: 信息技術 / 發佈於: / 人氣:1.08W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説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信息技術説課稿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信息技術説課稿範文9篇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1

WINDOWS中多媒體程序的使用

教學目標:

1、瞭解媒體的概念和分類,理解多媒體的內涵和特徵。

2、熟練啟動和推出“錄音機”;

3、瞭解“錄音機”的功能;

4、熟練地應用“錄音機”錄製和播放聲音;

5、能夠對聲音進行簡單的處理。

教學重點:

1、熟練地應用“錄音機”錄製和播放聲音

2、對聲音進行簡單的處理

教學難點:

使用錄音機對格式的聲音文件進行編輯處理。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認識媒體遊戲:分別請兩組同學上台進行遊戲,根據所給的提示詞,

第一組:一個人做動作,但不能説話,另一個猜(胡蘿蔔)

師:通過這組同學的表演,我們知道了,用我們動作可以傳遞信息,但是除了動作以外,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給我們傳遞信息呢?請學生回答,引出媒體的分類和概念。

第二組:一個人做動作,可以説話提示,但不能説出題目中的字詞,另一個猜(跳高)師:通過這組同學的遊戲,我們發現,剛才第一組同學只用了動作,有時候很難去描述一樣東西,或者會發很長時間去描述。但是在第二組同學進行遊戲時,我們允許他們加入語言了。那麼描述一樣東西就相對簡單,別人也更容易理解了。也就是説如果我們同時用兩種或者更多的媒體會比只用單一的媒體帶來更大的好處。於是,多媒體就出現了。

二、認識多媒體

1、老師講解多媒體的概念。

請學生舉一些身邊的媒體的變化。

2、認識多媒體計算機師:計算機是現代社會中,很重要的媒體之一,有沒有人聽説過多媒體計算機呢?它指的是什麼?請學生回答。再次讓學生體會什麼是多媒體。

3、瞭解媒體數字化

師:目前還有一個詞是很流行的,就是數字化,比如現在我們常常聽到的數字電視,什麼叫做數字化呢?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師:計算機就很好地體現了數字化,在計算機中,任何的東西都是用“0”和“1”這兩個數字通過不同的組合來代表的。講解媒體數字化的概念。

三、錄音機的使用

調控手段

教師活動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提問:同學們你們見過圖片中的錄音機嗎?

2、總結補充學生的答案

3、引入知識點“使用錄音機”。

(1)觀察圖片,(2)回答問題(3)進入學習狀態學生活動

二、選擇語句

1、使用錄音機

2、安排學生自行錄製聲音,設置發現法、探究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對知識點加深理解。小障礙(耳麥插口是否正確。麥克風選項是否被選中。)

3、班級若有能解決問題的學生,則由學生暫時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如若沒有,老師解答

4、安排學生分組重新開始錄製聲音文件。

5、向學生播放事先準備好的順序

三、混音音頻文件

1、向學生展示準備好的混音音頻錯誤的聲音文件,引出知識點,利用課件生動形象的講解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提問:和學生自己錄製的聲音文件進行比較,有什麼不同?

2、引出知識點“混音音頻文件”的製作。

3、安排學生分組進行“混音音頻”文件的錄製。

4、播放學生作品。

5、分組錄製聲音文件。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又掌握了一項新的電腦功能,只要我們不斷地去發現、去探索,就會有新的收穫。

課堂練習:打開資源庫,為不同的古詩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完成配音。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2

説課內容:

我説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課本信息技術第三冊中的第五課《圖片的海洋》第二課時。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依據構建主義理論,下面我就從以下七個方面來對本節課作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習了第五課《圖片的海洋》第一課時之後進行教學的,安排了在PowerPoint20xx中插入圖片文件的學習內容,是PowerPoint20xx中的重要課程。在這裏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書上沒有提到的在PowerPoint20xx中設置圖片的簡單操作(包括剪切、複製、粘貼和刪除等)及圖片工作欄的使用引入課堂,為以後學習在PowerPoint中製作簡單動畫打下基礎。對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及審美情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學生分析:

國小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協作及研究能力。學生已經能夠運用計算機進行探究式學習活動。在掌握了PowerPoint20xx中插入剪貼畫的基礎上,相信學生能夠在老師的輔助下,完成在PowerPoint20xx中插入圖片文件的操作。在本節課中,放手讓學生自主研究進行學習,實現學生學會學習、提高能力及陶冶情操的完美結合。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信息技術課中的學習內容,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和情感需求,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在PowerPoint20xx中插入圖片文件的方法;學生能夠把在《畫圖》軟件中畫出的作品插入到PowerPoint20xx中來。

能力目標:能夠在PowerPoint20xx對插入的圖片進行簡單的設置。

情感目標:注重良好的微機操作習慣的養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能夠獨立地進行圖片文件的插入

教學難點:運用圖片製作出的PowerPoint的文件能有一定的主題。

四、教學方式::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知識層面,更好地讓學生輕鬆地把握教學重點,我選擇了以下教學方法:

(1)任務驅動法:

現代教育引入了以計算機為主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提出了以“超媒體”方式組織教學信息,以“任務驅動”組織教學過程的思想。採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可以將學習內容隱含在每一個具體的任務當中,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2)演示操作法:

教學法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要給指出學生一個清晰的、有效的學習過程,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五、學習方式:

(1)自主學習法:

接受任務後,學生在老師輔助與支持下,通過實踐、體驗、探索和發現,完成對問題的理解、知識的應用和意義的建構。使學生由“讓我學”變成“我要學”,由此產生的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備。

(2)動手操作法:

通過實際上機操作讓學生來進行學習。學生可以將其在學習過程中探索、發現的信息通過實踐的方式來進行驗證。為學生自主學習樹立自信心。

六、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出示PowerPoint作品《美麗的校園》,讓學生通過作品中出現的新的素材來説一説本節課要學習什麼,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步步為營,導學達標

環節一:

1、任務一:學生自學在PowerPoint20xx中插入圖片文件的方法,並嘗試其他插入圖片文件的方法。

2、任務二:學生自主探究PowerPoint20xx中對圖片的幾種簡單操作方法。(包括剪切、複製、粘貼和刪除等)

環節二:

通過填一填、選一選、試一試等活動,來鞏固本節課中所學到的新知識。能根據自己喜好在老師提供的素材中找到相應的內容來製作出自己的幻燈片作品。鼓勵學生自己在《畫圖》軟件中繪畫,並將其以圖片文件的形式插入到PowerPoint20xx中來。

(四)歸納總結,完成建構

由學生自己説出這節課都有哪些收穫,覺得所學的知識有什麼作用。

  七、教學效果預測:

學生能夠在PowerPoint中插入圖片文件,並能製作出有一定主題,前後有所聯繫的幻燈片作品,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完成本課教學目標。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3

  一、 教材及學生分析

《森林音樂會》是根據省信息技術國小實驗教材第二冊《卡通貝貝手拉手》一課中的內容結合學生實際創編的一節課。這節課主要對學生進行圖形翻轉、旋轉訓練,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對畫圖軟件操作有了一定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畫圖軟件的難點也是學生能夠熟練、快捷使用畫圖軟件的基礎之一。基於以上原因,根據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只能對具體事物或形象進行認知,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等年齡特點,同時結合學科課程整合理念,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知識與技能:掌握圖形的翻轉、旋轉操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

3.情感與態度:使學生體驗到將學到、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運用到生活中的樂趣。讓學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學重、難點如下:

重點:掌握圖形的翻轉、旋轉的操作方法

難點:使學生能夠理解旋轉角度的變化區別

  二、教法闡述

信息技術課程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根據《課標》要求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利用創設情境教學法創設森林音樂會學習情境,設計了三個任務,即編排座位、整理樂器、製作獎品。

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動手結合畫圖工具,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發展能力。

本節課我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教師進行適當的示範操作,學生通過自主實踐討論交流解決問題,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性,培養創新精神。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

  三、學法指導

興趣是學生探索、創造的力量源泉,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學時我在創設的三個情境任務中設疑激趣,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在學生遇到困難後教師引導他們列舉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自主選擇可行的辦法去解決實際的問題,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順利地完成任務獲取新知。使他們不僅學會,而且會學。

  四、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二)任務驅動,合作交流

(三)綜合實踐,探索創新

  具體闡述: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學生如果對學習對象產生興趣,他就能自覺地排除多種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愉快的享受。

教學伊始我利用動畫短片導入課,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出示課件)同學們,大森林裏正在召開動物音樂會,有許多小動物都來參加。瞧!就連平時不愛參加集體活動的老虎兄弟小虎和小壯也來了。你們看,他們兩兄弟長得有什麼特點?當學生看到這幅圖畫時,馬上就會發現問題:這兩隻小老虎長得一模一樣,只是方向正好相反。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兩隻小老虎是怎麼做出來的嗎?從而引出本課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水平翻轉。

本課的教學對象為國小二年級學生。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課一開始就讓他們自學本課內容,相對有一定難度。所以我採用了教師示範演示的教學方法。藉助屏幕廣播示範講解圖形的水平翻轉,學生練習操作並且屏幕展示學生完成作品。學生在展示過程中提高了自信心,也激發了其他同學學習興趣。

  (二)任務驅動,合作交流

在學會“水平翻轉”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垂直翻轉。看了就會記住,做了就會理解。所以要突破重難點,就應趁熱打鐵讓學生動手獨立操作。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在“自學—嘗試”的實踐中温故知新。本環節分兩個任務展開:

  任務一:排座位

(出示課件)“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可調皮的小猴子和小松鼠卻沒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這可急壞了總導演大象伯伯。同學們,現在就讓我們動手幫幫小猴和小松鼠回到自己正確的位置上去”。學生在操作時,會發現小猴子利用水平翻轉放不到正確的`位置。這時我提出:遇到困難怎麼辦?引導學生回想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通過看書、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或問老師來解決問題,最後學生自主選擇一種可行的方法學習垂直翻轉。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培養學生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可自主選擇適當學習方法,學會新知。

  任務二:整理樂器

(出示課件)小動物們要根據自己的節目選擇不同樂器進行表演。可他們到樂器庫取樂器時卻發現:樂器擺放的一點也不整齊,亂七八糟的。原來是樂器管理員小熊一時貪玩忘了整理。同學們,你們能幫助小熊整理一下樂器嗎?

學生已經掌握了遇到問題時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有了任務一的基礎,任務二相對容易操作。在製作課件時把水平翻轉和垂直翻轉的使用也加入其中,進一步鞏固新知。課件中特別設計了“吉它”運用所學知識不能一次翻轉過來,從而引出本課的難點。由於學生對角度沒有直觀的認識因此我設計了一組課件,(出示課件)目的是使學生了解90°、180°、270°旋轉的變化。學生在討論中得出正確答案以此突破教學難點。在這裏我們將會感受到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幫助小熊整理樂器,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生活習慣。

  (三)綜合實踐,探索創新

抓住國小生具有模仿能力強,有強烈的創作、表現慾望的特點,我設計了“綜合實踐,探索創新”這一環節,讓學生品嚐到收穫的樂趣。

  任務三:製作獎品

(音樂會結束了,觀眾評出了最喜愛歌手,大象伯伯想請同學們幫忙用準備好的樹葉拼貼葉畫,並從中選出一幅優秀作品獎給獲獎者,現在就讓我們動手吧!

在鞏固練習這一環節,我也精心做了安排。力求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有層次,有坡度。第三個任務製作獎品主要是綜合利用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練習。通過翻轉、旋轉樹葉拼貼葉畫,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動手創新展示自我的機會。將信息技術學科與美術、科學等學科巧妙的結合起來,努力體現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合。

為了檢驗和促進每個學生達到預期目標的效果,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是必須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於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建構。

  五、板書

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課優勢把板書用多媒體軟件教室的“屏幕廣播”功能向學生展示。整個板書直觀形象,步驟清晰讓學生一目瞭然。

  六、效果預測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1、學科整合的問題。本課整合了數學、品德與生活兩大學科,同時注意了信息技術教育知識的學科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教師的講授作用與引導、啟發作用。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3、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根據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創設適當情景,以此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4

計算機軟件系統

教學目標:

1、瞭解系統軟件的作用;軟件安裝與卸載的相關知識。

2、瞭解系統軟件的安裝。

情感目標:

合法地使用軟件也是本課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本課的另一個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信息道德觀。並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操作系統的作用。

教學難點:學習計算機主要軟件的安裝與卸載。

教學準備:教學多媒體計算機,教學ppt。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設疑:上節課我們學習瞭如何把一台計算機的外設和主機連接起來。那麼,這樣連接起來的計算機就可以工作了嗎?(學生回答,並説明原因,教師設下疑問:到底能不能呢?)

實驗1:啟動事先準備好的裸機,學生觀察計算機運行情況,老師總結原因(沒有安裝操作系統軟件)。

一、操作系統知識講授

提問:計算機為什麼需要一個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系統軟件,它是計算機系統的管家。

(補充知識)

1.操作系統的出現人機矛盾早期,人們利用計算機進行運算時,經常出現操作人員手忙腳亂而計算機卻空閒等待的情形,這種人工干預的慢速度與計算機運行的高速度之間的嚴重不協調,被稱為人機矛盾。

2.操作系統的作用操作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對計算機的硬件、軟件資源進行管理和控制,使計算機能協調、正常地工作,同時為人們使用計算機提供方便的操作環境。它還管理計算機的各種外部設備,如鍵盤、鼠標、打印機等,使這些設備能有效地為我們服務。

二、應用軟件的安裝與卸載

(1)ppt展示軟件安裝的過程;

(2)ppt展示軟件卸載的兩種方法,要求學生依此卸載系統中的兩個軟件;

(3)質疑探索,安裝與卸載中出現的問題,分成小組進行討論,並做彙報,由教師總結,以給同學提供某些指導。

三、軟件的合法使用

通過案例和數據來説明盜版對我國軟件產業的負面影響,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或辯論,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尊重知識產權、尊重軟件版權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正確地獲取和使用軟件的習慣。

(1)教師組織小組討論,小組派代表發言,提出關於軟件合法使用的觀點;

(2)教師用ppt演示總結,軟件合法使用的方法及相關知識點。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5

一、 説教材

(一)、地位、作用和特點

本課是海南出版社的海南省中國小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第二章第一節,內容是電子表格的特點及應用,是學生學習word軟件和powerpoint軟件辦公軟件的基礎上,再繼續學習的電子表格軟件。教材是先從日常生活中的電子表格的應用舉例,到介紹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再結合word文檔處理軟件與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進行對比,總結出電子表格特點。本課體現了從生活到計算機知識與技能,從計算機知識到實際應用的理念。本節課有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教學時結合學生啟動Excel軟件、打開Excel表格工作表以及進行簡單的數據編輯等操作任務,從生活和實際實踐中更好地瞭解電子表格特點,為學生後面繼續使用電子表格軟件的解決實際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特點、學生的心理、智力發展水平及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電子表格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應用

2、學會啟動Excel軟件和打開Excel表格文件

3、瞭解電子表格的特點

4、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編輯等方面的異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師生的交流和討論, 知道電子表格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應用和處理電錶格所用的軟件

2、通過學生初步嘗試,初步瞭解電子表格的特點。

3、通過操作任務,讓學生學會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編輯等方面的異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利用互聯網的平台,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能力

2、通過學生交流和實踐,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觀察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電子表格的特點及應用

教學難點: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

對於電子表格學生在學習Word軟件和powerpoint軟件時已經初步接觸,並且在為後面Excel表格軟件的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説學情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學生的學習學生對word軟件和powerpoint軟件的使用有一定的基礎,以及具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對學習計算機知識有強烈的慾望,但由於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教學時可利用學生本身的資源,互助合作的原則開展活動。

三、教學與學法的設定

教學方法:

情景導學法、任務驅動法、討論法

學法

情景導學法、自主探索法

四、説教學流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初步探索——初步嘗試——初步小結——深入探索——知識小結——知識拓展——總結反思——課後實踐

五、説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預設時間4分鐘)

使用“學生成績表”讓學生觀看師生交流,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實例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慾望

探索新知:(預設時間28分鐘)

(一)初步探索:活動任務一

提問:(1)、生活中常見哪個行業使用電子表格 ?

(2)、這些電子表格是使用什麼計算機軟件處理的?

給出活動任務一:

1、電子表格的應用舉例

2、電子表格處理軟件

先讓學生討論電子表格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應用,以及列舉電子表格的處理軟件

學生小組討論,先從學生熟悉的電子表格入手,可藉助互聯網平台,進行舉例

設計意圖:先從學生熟悉的電子表格入手,教師引導,讓學生初步領略計算機是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工具,知道電子表格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應用

(二)初步嘗試:操作任務二:

1、啟動Excel軟件,並認識Excel工作表的組成

2、打開“學生成績表”Excel工作表,對數據進行編輯,熟悉電子表格的工作環境

讓學生輸入和修改數據,並認真觀察 Excel工作表

提問:電子表格有什麼特點?

Excel工作表、討論,初步瞭解電子表格的特點,

預設答案:

1、 在空白的單元格中輸入數據時,使用回車鍵、方向鍵或單擊鼠標

2、 雙擊鼠標

讓學生保存文件 掌握好啟動Excel軟件的方法,學習信息技術的基礎,這點對學生是較簡單。

讓學生熟悉電子表格的工作環境,通過上機實踐,只是讓學生初步瞭解電子表格的特點,

(三)初步小結:電子表格的特點

結合學生的表格,教師進行引導總結:

EXCEL主要用於對數據的處理、統計分析與計算,排序和篩選,能繪製圖表,可以做到快速、準確、直觀

Excel具有良好的操作界面,操作簡單易行

設計意圖:該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但本課只能是通過師生共同交流合作,初步總結出電子表格的特點,為下幾節課學習Excel軟件作好輔墊作用。因為後面幾課中,學生通過大量的實踐及應用中才能領會電子表格的特點。

(四)深入探索:操作任務三:打開“個人簡歷”的Word文檔,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

學生實踐:操作任務四:打開“個人簡歷”的Word文檔,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

讓學生仔細觀察和小組討論

教學意圖:該環節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通過學生上機實踐,學會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編輯等方面的異同

學生認真觀察和小組討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五)知識小結: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編輯方面的異同

預設問題:

學生對兩種表格的異同認識時,對於語言表達方面會有困難,教師加以引導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適當引導。

學生認真觀察“學生成績表”Excel工作表,以及 “個人簡歷”的Word文檔,並且進行小組討論,

比較兩種表格中在內容、排版、編輯方面的異同

設計意圖:該環節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通過學生上機實踐,以及師生的交流,教師的引導,總結出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編輯等方面的異同

知識拓展(預設時間5分鐘)

通過Excel提供的模板,體驗電子表格的呈現形式和適用範圍

學生實踐:通過Excel提供的模板,

1、結合教材第24頁的內容

2、讓一位學生展示操作過程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電子表格的呈現形式和適用範圍,進一步瞭解電子表格的特點

總結反思共享收穫(預設時間3分鐘)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個人的收穫

通過學生的交流,能夠及時反饋教師教學效果

課後實踐

1開展“中學生消費調查”工作,並把所收集的數據,使用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

3、使用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對本“學期段考成績”進行統計和分析

設計意圖:學生課後的任務,讓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六、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用投影展示)

電子表格的特點及應用

(一)、電子表格的應用舉例

(二)、電子表格處理軟件

(三)、電子表格的特點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選自新綱要雲南省實驗教材《信息技術》三年級第一冊第二單元第7課《愛的回聲》,本課主要是曲線工具的用法,並將曲線分解為單弧曲線、雙弧曲線、閉合曲線三種,用簡潔、易懂的方式,講解了曲線畫法的基本要領。本課主要使用三種曲線進行繪畫,還使用了橢圓、複製、粘貼及填充工具,這既是畫圖軟件的基本組成部分,又是對橢圓、複製、粘貼、填充工具的補充和進一步深化。本節課是《畫圖》單元的難點。

  2、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①學科整合。本課整合了美術、信息技術,通過學科的整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②講練結合。三年級學生對單元的內容非常感興趣,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把握精講多練的原則。重難點知識精講,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實踐和探究。

③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合作、探究性學習貫穿學習的始終。同時,教師恰當的組織調控,能夠創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學習氣氛。

④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設了許多適當的情景,讓學生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3、教學對象分析

教學對象為國小三年級學生,學生已經熟悉了Windows中自帶的畫圖軟件的界面,以及部分工具的使用,能夠對軟件進行簡單操作,課程設計應照顧到各種層次的學生,難易程度適中。

  4、教學目標

從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出發,根據中低年級學生特點,本着提高學生對美術與信息技術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①瞭解曲線的畫法,領會畫曲線時鼠標操作中的畫、點、拉操作要領。

②通過實踐和上機討論,結合教師的演示、講解,提高使用畫圖程序的技能與技巧,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美的教育。

③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意識,激發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大膽實踐、積極探索、敢於創新。

  5、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單弧曲線、雙弧曲線和閉合曲線的畫法,為本課重點。畫曲線時鼠標操作中的畫、點、拉操作要領,尤其是閉合曲線的畫法,為本課難點。

  二、説教學結合法

以任務驅動為主線,設計以下教法:

啟發式(發現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索曲線工具的使用方法與前面學的直線等工具的不同之處,找出問題。

探究式(解決問題):針對發現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索曲線工具的使用要領。

實踐式(熟練提高):使用曲線工具繪圖,進一步熟練曲線工具的使用方法。

導撥式(確保掌握):針對學生操作中出現的問題,教師給予及時點撥,確保每個學生掌握突破課堂難點。

7、課型:造型.表現

8、課時安排:一課時

  三、説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入主題

  1、課前活動,獲得新知。

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學生如果對學習對象產生興趣,他就能自覺地排除多種外界因素和心裏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愉快的享受。

上課開始,播放影片,海底小精靈(水母),現在海洋中的小水母越來越少了,為什麼啊?(水母具有監測水質和檢測海浪的作用)讓學生了解水母的生存環境。

  2、創設情景,引出課題

影片結束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老師最近收到了一個環保繪畫比賽通知,要求以水母為主題進行電腦繪畫,展示宣傳海報和教師完成的電腦繪畫,讓學生觀察,吸引學生並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引出今天的重點內容。通過觀察和欣賞已經完成的畫面,分析畫面的形成和工具的使用,為之後的創作做鋪墊。通過問題競猜引出課堂,激起學生探知的渴望。

我展示電腦繪畫並提問:“如果想把水母畫在電腦上,應該怎麼做呢?”

學生討論後得出了答案:太難了;不是畫圖軟件畫的;用橢圓工具畫的;用曲線工具完成的。我結合學生答案引出,這幅作品是用曲線工具完成的,老師有簡便方法,按照老師的方法,能很簡單的完成,同時給予學生肯定性的評價“你們真棒,觀察的很仔細!”然後順勢導入新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用曲線工具畫圖,大家有信心這項完成任務嗎?”學生學習興趣高漲,信心十足。這些問題的設計不僅有效的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渴望,而且讓學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這樣的導入,是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起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是在無意間給了學生一個任務,用“任務驅動法”,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往前探索。

  (二)互動學習,交流體驗

1講練結合,探究學習。

(1)互動遊戲,曲線分類:讓學生觀察,畫裏面都出現了哪些圖形和線條,你能用什麼方法畫出來?

單弧曲線 小水母的身體、海底世界

雙弧曲線 小水母的觸鬚、海底世界

閉合曲線 小水母身體上的斑紋

(通過尋找繪畫中的曲線,讓學生明確曲線的形成和分類,讓學生帶着好奇心去學習和體會。)

(2)初步體驗,巧畫水母。

任務1:初步體驗單弧曲線的畫法。

學生通過觀察水母的身體,自己感受單弧曲線的形成和特點,初步體驗曲線的畫法,試着用曲線畫出水母的身體。同學之間互相交流,進行探究練習,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精神。

演示1:教師講解演示單弧曲線即水母身體輪廓的畫法。

結合三年級學生學習特點,對於教材上比較制式的操作方法,我總結出針對三種不同曲線的繪畫口訣,口訣淺顯易懂,方便低年齡學生學習、操作和掌握。

單弧曲線的口訣:畫——拉——拉,朝相同的方向拉。

由於第一次使用曲線工具畫曲線,學生自主探究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此環節時採用了演示教法。我先通過多媒體控制平台向全體學生演示畫曲線的方法,邊演示邊介紹畫法。教師介紹之後再讓學生動手實踐,並提示學生注意曲線的粗細和顏色的設置。

(3)小試牛刀,巧畫花紋。

任務2:分小組討論如何使用雙弧曲線畫出小水母的觸鬚。

在學會單弧曲線畫法的基礎上,教師出示雙弧曲線,分小組找方法,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交流嘗試畫水母觸鬚,並説説雙弧曲線應該如何繪製,小組內推薦同學到教師機進行繪製展示,共同探究總結雙弧曲線的使用要領。

演示2:學生嘗試講解演示雙弧曲線即水母觸鬚的畫法。

教師與學生共同總結歸納出雙弧曲線的口訣:畫——拉——拉,朝相反的方向拉。

任務3:學生自學教材,使用閉合曲線畫出水母身上的斑紋。

演示3:學生自學繪製閉合曲線的方法,並填充水母顏色。

鼓勵學生先自學教材,再動手嘗試繪製封閉曲線。學生只有通過親自動手去試一試,他們才能掌握曲線的奧妙所在。並讓完成較好的學生進行展示。

請學生演示並一起總結閉合曲線的口訣:點——點——拉,選好方向慢慢拉。

學生畫出完整的水母,併為小水母增加夥伴(利用複製和粘貼完成小水母的增加,使用填色工具為水母進行填色)。

重點提示:在填充顏色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漏色的情況,應該用鉛筆工具進行補充,然後再進行填充。

學生在繪製的時候,教師巡察個別指導,同時也發動那些技能掌握較快的同學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學生,讓他們去充當“小老師”的角色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

(4)大顯身手,描繪海洋。

任務4:給小水母建個漂亮的家。

討論:學生討論水母的家在什麼地方?通過學生的各抒己見,充分發揮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利用曲線工具勾畫出美麗海底世界並用填充工具填色。

演示4:教師演示畫出海水以及其他場景,並使用複製、粘貼工具把水母粘貼到海洋背景中。

學生自己勾畫場景,完成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在學生掌握了完成任務的技能和方法後,立即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自己剛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去完成一項任務,這也是對學生已有知識和技能的一種鞏固。

(5)展示交流,互相評價。

學生展示作品,師生評價作品。

待學生大多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我組織學生互相參觀,互相交流,互相學習,通過對成果的交流評價,不僅可以使更多的學生的學習長處得到弘揚,使更多的孩子得到激勵,還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體現學習過程的創造性。

  (三)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結合板書總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引導學生利用曲線可以創造更多充滿情趣的生活場景。這一環節是老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讓學生談一談本節課都有哪些收穫。最後教師作小結給學生這節課的學心態度以及技能的掌握做一個總結性的評價。

  四、説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成功、有效的把教學重、難點分散在幾句簡單的曲線繪畫口訣中,學生按照口訣,能對較難的曲線繪畫有簡單的記憶操作方法,之後也能按照口訣完成三種曲線的繪製。

(2)教學設計符合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3)教學任務的設計符合本課的教學目標,符合學生的興趣特點。“任務”和“驅動”之間的統一性和任務的層次性得到了較好的體現,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完成教學目標。

  不足之處:

(1)學生與他人的合作意識不強。

(2)學生對作品的評價還需加強。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7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網上諾貝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十課的內容。它以前面學過的使用瀏覽器瀏覽網頁、超鏈接等知識為基礎,為本節信息搜索進行實際應用做好準備。

  2.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及本節課的特點,本課要達到以下3方面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瞭解搜索引擎的簡單工作原理;

2、對“關鍵詞”的認識和理解;

3、認識搜索引擎的作用和價值。

2.技能目標:

1、學會使用關鍵詞進行資料信息的獲取;

2、學會針對具體問題對關鍵詞進行簡單的選擇和提煉。

  3. 情感目標:

1、瞭解科學技術對人類發展的促進作用和巨大貢獻,感悟科學家對祖國的摯熱情懷,體味科技為國、知識就是力量的重大意義。瞭解家鄉名人在科學界所做出的豐功偉績,增強學生對家鄉的自豪和熱愛之情;同時激發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熱情。

2、糾正學生對網絡的認識,正解使用網絡可以對我們學習、生活提供幫助

3. 教學重點:

讓學生學會使用搜索引擎去查找所需的信息。信息的獲取是信息技術的基礎,是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環節,而搜索引擎是查找信息、獲取信息的常用、最有效的手段,是我們掌握信息技術的關鍵。

4. 教學難點:

本課的難點是“關鍵詞”。關鍵詞的提取時候正確,是決定搜索是否成功的關鍵。認知程度不同,尤其是語文水平的差異,將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明顯的影響。

  二、 學情分析

學習本課時,學生基本掌握了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主要是信息的搜索,初步具備了運用信息搜索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剛從國小邁入國中的學生的先備知識各有千秋,接受和掌握新知識的能力也各有不同,導致學生在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異。例如,在佈置課堂操作任務後,一些學生可能只用五分鐘就完成,而另一些學生可能直到整堂課結束也無法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同時,學生尚未從傳統的學習模式中完全轉變過來,習慣於教師演示學生練習的教學模式,養成了事事依賴老師的習慣。

  三、 教學方法與手段

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處理任務出發,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根據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本課以“任務驅動”教學法和自主學習法,把“自學—嘗試—創新”的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方法、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説教學程序:

過程設置分為:創設情境,以境激趣---自主探究----歸納總結,玩學結合體驗成功

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愛因斯坦 居里夫人 兩位名人圖片

師:你知道他們有獲得過什麼獎項?

生:引出諾貝爾獎!

師:那你對諾貝爾獎瞭解多少?

師:現在我想了解一下諾貝爾獎,該怎麼辦呢?

生:上百度搜索

師:只能上百度搜索嗎?

生:谷歌、搜狗……

師:對,我們可以通過網上搜索引擎搜索資料。

2、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完成任務表

3、鞏固與拓展

過關斬將

  五、説設計理念:

本節課在學生自主探索,教師引導的過程中學,讓學生自主體會信息技術的普遍性這一特徵,在“討論和實際操作”中體驗信息的獲得和信息的正確辨析,正是在辨析過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通過遊戲的方式展示題目的目的是:(1)提高學生更大的興趣;(2)流戲裏的內容涉及到生活、學科,讓學生明白網絡不單單是讓我們玩樂(遊戲、看電影、聽音樂)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學科學習提供幫助。這也是我這堂課的目標。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8

《搜索引擎》是浙教版國小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遨遊網絡中的第4課內容。這一單元主要讓學生初步瞭解互聯網,瞭解各網絡的組成部分,能夠初步瞭解廣域網和局域網的區別。並且能夠使用瀏覽器去遨遊網絡,並通過網絡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料,並加以分析,整理,最後運用查找到的資料製作圖文並茂的文檔的形式呈現。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以及通過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料,感受搜索引擎的強大及方便。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通過任務來引領學生的學習導向,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完成實踐操作。

在教學中,我首先是通過一個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動物視頻引出有關動物的問題,進而進一步引出搜索引擎,再介紹各個搜索引擎,並介紹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然後確定關鍵詞驚醒搜索。在確定了關鍵詞後,再讓學生對搜索的結果進行分析、整理,選擇最準確的那一條結果。在學生基本學會使用搜索引擎的基礎上,最後讓學生搜索自己感興趣的有關於動物方便的知識,並完成一張表格,以成果的形式進行呈現。

這一節課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有這麼幾個疑惑,也一直在思考。第一,我對教材安排的內容進行了一個大的改動。首先教材上是讓學生搜索新華書店,查找新華書店的網站。我考慮到學生對新華書店可能不是很感興趣,再次單純搜索新華書店也不能進行下一步的任務,不能形成一個套路或是體系,最後也不能以成果的形式呈現。因此我把搜索的內容變更了一下,通過提問關於動物方面的問題,讓學生去搜索,尋找答案。從而引出搜索引擎和關鍵詞的選擇。但是這樣一變動,也帶來一個問題:搜索的關鍵詞變得更加長,和複雜了。我擔心學生的打字水平,怕水平較差的學生一下子完成不了任務。其次,在引出了搜索引擎後,我直接介紹了各種搜索引擎,並讓學生選擇一個搜索引擎進行打開,速度快的可以多打開幾個。而教材上是先讓學生學會用百度搜索引擎進行搜索任務。然後在介紹其他的搜索引擎,進行嘗試,對比、感受。我覺得我這樣設計在教學效率上可能更高一些,而且,教材上指定用百度搜索引擎來搜索框得太死了。

這一節課,我準備得比較匆忙,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考慮完善,希望各位前輩、同事批評、指正。謝謝!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9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文件的好幫手——資源管理器

  一、説教材

1、地位:本節課的教材選自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七年級上學期的信息技術教材。資源管理器這節是學習Windows98操作系統中最基本部分,真正要成為一名電腦小管家必須從這裏入手,同時作為電腦使用者,必須合理安排和有序組織自己的軟硬資源。

2、教學目標

a、認識資源管理器界面,會在資源管理器中完成文件夾的建立,文件,文件夾的移動、複製、搜索、刪除等操作。

b、在資源管理器中利用多種方法熟悉等

3、教學重點——對資源管理器的理解——學會對文件和文件夾建立、重命名、刪除、移動和複製的多種方法。

教學難點——區分採用鼠標左鍵拖曳方法在同盤、異盤的差異。

  二、説教學方法

1、教法:教師在佔用課堂時間較少,採用演示法、講解法、指導法,以任務驅動模式達到教學效果。同時,老師在教法中一定要引申出許多問題讓學生思考。因為根據計算機這門學科的特點,老師教的知識在一定時間內會過時,必須要教會學生學習計算機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思考和觀察。

2、學法:從學生上機時間佔總課時的70%出發,採用練習法、發現法、觀察法等,本人利用"小組制",目的是考慮整個班級水平差異,分4小組,在每組中選出一名電腦較好學生負責這組學生的答疑和管理這組紀律等;這樣更能讓學生當堂掌握知識,並且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學生更能發揮主體作用,老師負責組織教學、檢查總體、指導個別等,這樣調動課堂氣氛,形成競爭氛圍,激發學生熱情和對電腦的興趣。

  三、説媒體

1、多媒體網絡教室

2、把資源管理器窗口製作成課件進行介紹,及多種方法進行對文件、文件夾操作以板書形式進行歸納,讓學生有直觀認識

3、對象:七年級學生、時間:45分鐘

  四、教學思路和過程<分成六步驟>

(一)介紹資源管理器——時間8分——以課件形式——老師活動

a、操作系統作為計算機系統資源管理者,既要管理計算機硬件又要管理計算機軟件,Windows系統又是利用什麼來管理資源——資源管理器

b、打開資源管理器的多種方法

c、資源管理器作用、功能——非常有序管理自己文件、文件夾,同時對自己硬件的瞭解

d、資源管理器窗口與其他窗口的異同點:左邊子窗口——體現樹型結構,右邊子窗口——展示內容

(二)在資源管理器中對文件和文件夾建立、重命名、移動和複製(採用鼠標右鍵)

——時間4分——老師演示、學生觀察

a、文件和文件夾建立、重命名(採用鼠標右鍵)

b、文件和文件夾移動、複製(區別、鼠標右鍵方法)

(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時間15分

a、(老師指導個別差生)資源管理器打開多種方法及功能和作用

利用右鍵完成新建、重命名、複製和移動操作

b、發揮小組作用(每組一個任務)

①新建多種方法(如何把文件的擴展名顯示和隱藏)

②重命名多種方法

③移動多種方法

④複製多種方法

c、讓學生演示(充當小老師角色,每組一個代表)

(四)總結學生演示內容並補充講解——時間8分——採用板書歸納法

a、歸納法,尤其要對教學難點進行講解,並得出結論

b、同一盤符左鍵拖曳是移動,不同盤符左鍵拖曳是複製(讓學生學會觀察)

c、對同盤、異盤左鍵拖曳,都是針對數據文件,而程序文件出現什麼情況讓學生自己動手?

d、文件、文件夾刪除、還原、徹底刪除的講解(採用形象的比喻方法)

(五)佈置課堂任務——時間8分——小組長檢查——老師個別指導

題目要帶有閲卷功能,並且具有獎勵(採用不同形式的flash動畫進行獎勵)

(六)總結/思考——時間2分

a、每位同學回家之後,根據今天學習內容,把自己家裏的電腦整理一下,如某某軟件要安裝在D:什麼目錄下?音樂要放在哪個目錄下?圖片要放在哪個目錄下?等等

b、同一盤符左鍵拖曳是複製能實現嗎?不同盤符左鍵拖曳是移動能實現嗎?

c、快捷方式作用、如何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