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選】春節習俗作文5篇

欄目: 春節 / 發佈於: / 人氣:2.58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習俗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春節習俗作文5篇

春節習俗作文 篇1

宜昌,古稱夷陵,為湖北近代三大城市之一,地 處江漢平原與鄂西山區交界點。其春節禮俗融匯 了東部和西部的地方氣息,特別是19世紀下半葉宜昌被闢為通商口岸以來,各地商賈雲集於此,以致春節習俗內外交流,形成了既與各地大致相同但又有地方特點的格局。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 “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搞衞生,是中國人民素有 的傳統習慣。室外屋內,房前屋後,徹底進行打掃,乾乾淨淨迎新春。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 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 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 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 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農曆年的 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 “除夕”。 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 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本年的最後一 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臘月28日中午,周家的團年飯菜端上餐桌後,羅婆婆給飯碗裏添一點點米飯,將一雙筷子擱在飯碗上,在酒杯裏酙了 一口酒,這些是供一房的長輩亡人靈魂回來團圓過年的食物。

傳説這些叫了陰間列祖列宗吃過的飯菜禁止給人吃,忌給狗貓吃,如果吃了將會失去部分記性。

收拾好這些廢物後,一家人就可以上餐桌吃團年飯。春節吃餃子是一項傳統, 吃餃子取“更歲交子” 之意,“子”為“子 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祝大家度過一個快樂的春節。

春節習俗作文 篇2

在咱們中國,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是春節才是我喜歡的節日。為什麼呢?因為關於春節,有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現在我就講給你們聽聽吧!

傳説中,有一個叫年的怪獸,他有兩顆鋒利的.牙,尖尖的角,兇猛無比。年每到新春就會去襲擊一個小村子,傷害生命。有一天,一個仙翁走過來,告訴村民年怕紅色和響聲,人們一聽,連忙準備了紅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果然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了鑼鼓聲,嚇得趕緊跑了。從此,村裏太平了。所以有了年這個節日。

過春節的習俗有很多,比如掃塵、貼窗花、吃餃子、貼春聯等。

年的來歷有趣吧!

春節習俗作文 篇3

承德

承德一帶的春節實際上是從臘月開始的。臘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户户均要熬粥,稱臘八粥,一來紀念釋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來喜慶五俗谷豐登,這天市場上開始上市年畫、爆竹、肉類等。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家户户要掃庭院,這一天被稱為"過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擺酒宴,祭灶王爺。臘月二十五開始張貼春聯,喜慶氣氛越來越濃厚。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團圓飯、包水餃,備冷拼,到凌晨12點時,鞭炮齊響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大年七年級互相拜年,共歡同樂,八年級請姑爺、姑娘回門、九年級會親家,初四會朋友,初五春節高潮結束。正月十五上元節,也稱元宵節,人們耍龍燈、舞秧歌、踩高蹺、玩獅子、晝夜盡歡。正月十六以後,各行各業開始按部就班,恢復營業,春節至此結束。

邯鄲——除夕扔愁帽

古趙京都邯鄲,在除夕歡慶活動中,流傳着一種奇異的風俗扔愁帽。

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靜之時進行。各家和户的大人、孩子,臨睡前,都把頭上戴過的舊帽子或舊頭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掃街道時,再把它們清掃到牆旮旯裏,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靈火”時燒掉。老人説,這樣做,可以扔掉一年的舊愁,迎來一年的新喜。

相傳,這一習俗,起自戰國末年。秦始皇打敗齊、楚等國,派大將章邯出兵趙國。趙國軍民堅守陣地,英勇抵抗,給秦軍以重大創傷。秦將章邯大怒,攻破趙國都城邯鄲後,對這一地方,人不分老幼婦孺,房不分官商民賈,大肆燒殺擄掠。趙國人為了逃避秦軍的殺戮,上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離鄉,四出逃亡。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規定了統一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趙國人不忘亡國的奇恥大辱,每當夜深人靜,就紛紛把秦王規定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扔到大街上去。但是,那時的邯鄲已在秦的統治之下,很多人又因此橫遭殺戮。從此,趙國人對秦王更加怨恨。他們為了避免無辜的`死亡,就在每年除夕之夜,以新換舊為名,把頭上的帽子偷偷扔到大街上,説是驅趕一年的晦氣,扔舊愁、迎新喜。官府也就無可奈何了.

久習成俗後來,秦國雖已滅亡,邯鄲人並沒改變習慣,把它作為一種地方風俗,稱之為“扔愁帽”,流傳至今。不過,今人扔帽,已沒有當年的憂愁,而是把它當作一件應景的樂事了

春節習俗作文 篇4

春節時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日子,也是在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和最熱鬧的'日子了。

俗話説:“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雖是在濮陽過年,但是我們很快樂。

“二十三 ,祭灶官”是因為傳説二十三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彙報人間情況的日子,要買來麻糖,麻糖又甜又粘,吃了以後能粘住灶王爺的嘴,讓灶王爺只説好,不説壞。

“二十四,掃房子”新年快到了,房間已經有幾個月沒有打掃了,得快點打掃乾淨利落才行,快點行動吧。

過了二十四,大人們都忙了起來,就連我們小孩子也忙了起來,大人們在家磨豆腐、割年肉、燉肉肉,貼花花、蒸饅頭……我們小孩子就去買鞭炮、放鞭炮 。有的時候還幫幫大人在家裏裝飾房子,把家收拾的漂漂亮亮整整齊齊的。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來了,更使人們激動人心了,除夕,家家户户張燈結綵,熱熱鬧鬧,充滿了愛地氣息,大人們把早就準備好了地地年夜飯端出來,門外地鞭炮聲聲響震耳欲聾。吃完飯,好看地春節聯歡晚會就開始了,這一夜,每家每户地燈都亮着,都還沒有睡,鐘錶一分一秒地走動着,12點了,響起了一聲聲地鞭炮聲……大年七年級,大家早早地就起了牀,吃完飯,就去串門了,“噔噔噔”

家裏又來了一位客人,一進門,就互相説:“新年好!新年好!”拜完年他們就回家了……過了這幾天,春節也就過完了,學生們就應該上學了,我們也該忙碌地生活了!

春節習俗作文 篇5

今天是大年三十兒,家家户户都來慶賀新年,但是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同一種祝福方式。發送手機短信。我媽媽十幾分鍾就收到96條短信吶,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媽媽的手機都要爆炸了!其中有一條短信我很喜歡,開頭是這樣的:“昨天拜年早了點兒;明天拜年擠了點兒;後天拜年遲了點兒;現在拜年正是點兒!”

今天還是去探親拜年的好日子,於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我姥姥家。當然,去那裏的人不光只有我們三個人,還有我的舅舅、舅媽、大姨和大姨父,以及我想念以久的兩個姐姐。吃完那頓豐盛的年夜飯,大院裏頓時熱鬧起來,大家開始放煙花了。我們穿好外衣,拿着兩大包的`煙花爆竹向中心廣場走去……

“當,當……”12點的鐘聲剛剛敲響,無數的禮花騰空而起,又帶着滿身的光焰灑向大地,把大地映的光彩奪目。啊!煙花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爭奇鬥豔,把節日的夜空裝點成了美麗的大花園!人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縱情地歡笑、歌唱。變幻無窮的焰火映照着人們興奮的笑臉。這邊的“閃光雷”剛剛炸開;“躥天猴”又鳴叫着飛上高空;那邊緊追着“金龍狂舞”;這時一朵煙花又炸開了,裏面噴射出火花,越噴越高,越閃越大,慢慢呈現出一棵樹型,一朵朵金色的火花從“樹”上搖落下來。“噢。發財了!”人們望着“搖錢樹”歡呼雀躍起來。

啊!新年是多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