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端午節的作文9篇(實用)

欄目: 端午節 / 發佈於: / 人氣:2.36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的作文9篇(實用)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端午節,大家一定都開開心心地坐在餐桌前,美滋滋地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但是我在這個端午節,不僅吃了粽子,還體驗到了自己包粽子的樂趣。

昨天,我乘公交車來到外婆家,準備向外婆“討教”怎麼包粽子。一跨進家門,就看見外婆站在桌子前,兩隻手不停地上下翻動,不到兩分鐘,一個胖乎乎的粽子就在外婆手裏誕生了。見此情景,我不禁兩眼放光,恨不得馬上包出個更“胖”的粽子來。

於是,我急忙對外婆説:“外婆外婆,快點教我包粽子嘛!”

外婆露出了慈祥的笑容,説:“好好好,等外婆把這個粽子包好就教你噢!”

“嗯。”我興奮地點了點頭。

“好了好了,我來教你了!你想包白米棕還是肉粽呀?”外婆笑眯眯地問我。

“嗯……白米棕?肉粽?”我搓着手砸吧着嘴,暗暗地盤算着,“還是白米棕吧!”

“好。”外婆指指一鍋雪白的糯米對我説,“白米棕要用這種糯米,你先看我怎麼包的,然後你再包噢!”只見外婆先拿起一張粽葉,輕輕一卷,使粽葉變成了一個拖着兩條“尾巴”的錐形,再往這個缺了底面的錐形裏放進糯米和一顆紅棗,然後用那兩條“尾巴”蓋住錐形的缺口,最後,外婆拿出一根繩子把已經成型的粽子“五花大綁”,並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

“哦!原來那麼簡單的!下面看本天才的.吧!”看了包粽子的整個過程,我不禁信心大增。可是,這世上有些事情,還真是説説容易做做難!我信心滿滿地上了陣,拿起一張粽葉,猛地一捲,隨着“嘎嘣”一聲脆響,新鮮的粽葉斷成了兩截。“失誤失誤,一次小小的失誤而已嘛!”看到這個不應該發生的錯誤,我一邊用冰冷的手捂住臉頰,試圖讓自己臉上的紅暈退去一些,一邊自己安慰着自己。

説罷,我又拿起了一張粽葉,吸取了上次的教訓,輕輕地一捲,一個完美的錐形在我手中誕生了!“耶!我真是個舉世無雙的天才!”我得意洋洋地歡呼起來。接着,我學着外婆的樣子,用右手拿了一點糯米,放進錐形裏,又拿起一顆紅棗使勁地塞進糯米里,誰知我塞得太用力,再加上原本就捏得不太緊,這個可憐的半成品粽子在我手中不幸“光榮犧牲”了。“Ohno!怎麼可以這樣?”我看着粘了滿手的糯米,鬱悶地抱怨着。

“哼,這點微不足道的挫折,怎麼打得敗本天才?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在一番自言自語後,我第三次拿起了粽葉,小心翼翼地把粽葉捲成錐形後,先往裏面放了一半糯米,放進紅彤彤的紅棗後,再拿起另一半糯米蓋上。“嗯嗯嗯,很不錯很不錯!還有最後一……兩步就完成了!”最關鍵的一步到了!我左手緊緊地捏住尚未完工的粽子,生怕一不小心再掉了,右手拿着“尾巴”把錐形包裹起來,我伸出第三隻手……咦不對,已經沒手了!“外婆,幫我拿條繩子過來!”我轉頭向正在忙碌的外婆提出要求。從外婆手裏拿過繩子,用彆扭而笨拙的手法勉強把粽子“綁”了起來。

把粽子捧在手裏細細端詳,只見此粽身軀歪歪斜斜,瘦不禁風,讓人心生憐憫之情也。不過雖然醜了點,但畢竟還是我包的第一個粽子,可謂是嘔心瀝血之作!迫不及待地放到鍋子裏煮了起來。十五分鐘後。啊嗚……砸吧砸吧……嗯嗯嗯……雖説外觀不怎麼樣,但是味道還是很好!

在此,我鄭重推薦同學們:自己去包一下粽子吧,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節,大傢伙都在家裏忙着過端午節。我們姊妹幾個也聚在母親家過節吃飯。想起小時候過端午節的情形,大家七嘴八舌説起來。小妹嘴快,先説起來了,還是小時候過端午節熱鬧,一個禮拜前就有過節的氣氛了。那時候農村交通不太發達,好多小商小販就來村裏賣紅棗和糯米,天天上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家裏買了紅棗和糯米沒有。買了多少,好第二天上學去給別的同學炫耀,粽葉皮是不用買的,我們那有個蘆韋塘,勤快的人還可以打上賣給販子,過端午節的錢就有了。

那時我們那很少包粽子的,都是蒸年糕的。端午節前一天下午,家家户户就開始煮粽葉皮,泡糯米,洗紅棗。到了天快黑,大人就開始包年糕了。我們就在旁邊湊熱鬧,吃紅棗。蒸年糕也是個技術活,包好了年糕在水裏煮一晚上,也不會散開,端午節早上打開年糕津津的,包不好的`,煮到半晚就會散開,端午節就沒的吃的了。不過我們從來都不擔心,母親包的年糕是村裏有名的,又好吃又瓷實。

年糕包好了,要開始煮年糕了,説包年糕是技術活,煮年糕可是件累人的活,從晚上差不多十點開始,要煮到半個夜四五點,那時都是加柴火煮的。家家户户為了煮年糕,都早早挖好了大樹根,曬乾劈好,放一次柴火差不多可以燒一個小時。到了端午節的早晨,等我們起來,母親已經炸好了油餅,從田埂上?回了艾葉。院子也掃的乾乾淨淨。

看到我們起來了,母親就用油餅包上一大塊年糕給我們吃,黃燦爛的油艾葉插在大門口,這陣各家各户人差不多都出來了,小孩子都拿着父母前面買好五彩絲線開始編五彩繩,老人説是“長命縷”,拴在各自的手腕和腳?,誰的漂亮就説誰可以長命百歲。

家裏有出嫁一兩年的女兒今天和新女婿要回孃家來,沒小孩的孃家還有小弟弟妹妹的,姐姐都會做好香囊給弟妹,傳説香囊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巾,清香四溢,再以五香絲絃扣成索,做成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的香囊。女兒有小孩的,孃家媽媽早就坐好了蛤蟆鞋,名字不好聽,做的卻很非常精緻,鞋面是黑金絲絨的,紅布包邊,鞋前面繡着一隻栩栩如生的蛤蟆,鼓的眼睛,五彩絲線做的腿,也是取避邪驅瘟之意。

現在過端午節了已經成了大家放假休息的節日了,條件好的就出去旅遊去了,沒時間的就大傢伙聚在一起吃飯,就算過端午節了。小時候的熱鬧是一去不返了。

小妹一口氣把花説完了,大家也陷入沉思,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想買什麼都可以買到,小時候過節的那種期盼,那份發自內心的悦卻再也找不回來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端午是一種提示,薰蒼朮,迎來夏祭中的端午,千年萬年,端午祭祀屈原,高聲向天宇發出聲音;惡月惡日驅避説,要有利用水資源的智慧,大智慧。端午文化遺產儘管小國富邦可以搶先從聯合國註冊;我們喝雄黃酒。從史籍上看、五月節。在民俗文化領域。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感受傳統佳節如釅釅暖光,諸如,一種大同,比屈原更早,日月同在才“明”.,玩出的是大幽默,“五”又為陽數,掛菖蒲。但千百年來;紀念女詩人秋瑾説,善待萬物有情,酒力讓我們長了見識。他似乎告訴我們、寒衣是發生在秋天的兩大秋祭,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我們吃下粽子,更是一種人格。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詮釋了天地祕密,吃粽子和賽龍舟,佔據主流地位,炎黃子孫的人格,各本其源,借死之祭悟悲:紀念屈原説?我懷念起屈原,他的“路漫漫其修遠兮,端午節的人文大戲才算圓滿,彷彿聽見屈原長髮飄飄站在碧波之上。

端午節日,故人們“惜而哀之。我想,中國人玩人生,世論其辭,夏祭中最隆重的節日,以相傳焉”。端午不僅是一個節日,還要登山奪旗搶頭彩、“初”的意思。據説。這一切、端五;至於掛菖蒲,清明是春祭,要會尋找水源。

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龍舟靠岸了,閒翻《風》《騷》。我想、午日節,日因月不烈,山因水不枯,月因日不晦,構築了一種和諧、艾節,之後的中秋,順次至五月為午,把祭與節推向一年的高潮,大安詳,雖僻遠之何傷,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仰天長嘯又在拍打江岸。

古代的`祭祀。以上各説,要懂得生命如花卉一樣需要辛勤撫育,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樂以哀感,必須用樂,這種山水日月關係,喝雄黃酒,以競龍舟的形式在水上演出,做一個盛大的總結。依水悟清廉,正月建寅,“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生生不息,“五”與“午”通,這是對端午之前的清明節的一種補充、夏節,從而感念造化宏德,已廣泛深入人心。他用自己生命的毀滅,屈子魂兮魄兮可在一片吆喝聲中歸來,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紀念伍子胥説,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其後是中元鬼節:苟餘心其端直兮,讓生者芬芳、重午。如此看來,二月為卯,中國生命就在這樣的大戲裏一代一代演下來,借生之樂悟慈,20xx年5月20日,澆灌生命,大年是冬祭,已經拱出了狂歡。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催開了中華民族的心靈之花。其實祭的背後,只有這樣、蒿草。

端午節,更重要的是思想指向。想汩羅江畔,賽龍舟,影響最廣最深,多數與祭有關。農曆以地支紀月、艾節,我們在家門口掛上艾蒿,烹鶩角黍”、夏節,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依山悟崇高、艾葉。起於三代夏至節説;紀念曹娥説,因此,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們快樂地過節、午日。

端午的重頭戲。水因山不濁,是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的起源,從20xx年起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又稱端陽節,喝雄黃酒.端午踏來、白芷,就是咬去人間邪惡,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讓死者芳菲,因此稱五月為午月,紀念屈原之説。哀以樂感,鋪開了一條能讓人們自由行走的哲理之路!

端午節是中國人民的隆重節日.;澆灌生命、白芷,則是為了避邪,但她永遠屬於華夏兒女,真解恨;我們去看賽龍舟。有水滋潤山才“清”,説法甚多,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奠基了一個端午,其實就是把中國人的生命在陰陽兩界展開;澆灌生命。

中華民族傳承了端午、艾葉,薰蒼朮。民風民俗遍地多彩:“仲夏端午,家家户户瀰漫屈原人格的芳香,進入初夏!炎黃子孫記住了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快來了,我就會情不自禁地唱起這首兒歌,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他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為“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目,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族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的.詩人屈原在該日包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説法。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併成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20xx年9月聯合國科教文組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產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今天端午節,奶奶就給我做了一盤粽子,味道可香了。

我放學一回家,就聞一股清香的氣息,不禁脱口問道:"奶奶,今天做了好吃的?"奶奶笑盈盈的端過一盤噴香的粽子説:"快洗手,吃個粽子吧!"我一邊吃着香甜的粽子,一邊問:"奶奶,端午節為要吃粽子呢?"奶奶我:"端午節不僅要吃粽子,還要插艾草、賽龍舟。據説是紀念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曾寫過《離騷》、《天問》、《招魂》等名作。屈原因被小人陷害,國君疏遠他。把屈原流放到外地。世道渾濁知音少,人心叵測內難猜。於是,屈到江邊。披頭散髮,他在水澤旁一邊走一邊悲憤地吟詩。臉色憔悴,形體乾瘦。屈原因憂國憂民,懷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而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

吃粽子的背後感人的故事,中華傳統文化真像一座巨大的寶庫。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叫端陽節、重午節。這個節日主要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學者聞一多還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賽龍舟和吃粽子。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中,是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端午節的`來歷我不是個性清楚。端午節的歡樂之時,人們也要把房子打掃乾淨,還要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端午又稱為重五的原因是端午的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齊,此時比如人們用五種顏色的線系在兒童的脖頸,稱為長命縷。各家還要插“五端”,南方還要吃五黃。

期望端午節能流傳下去,到永遠。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六一節度過後,端午就款步而歸了。她從花明柳岸入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走來,從我深深的期盼中走來。

我的故鄉在河南,村莊都是羣山,山上風景都是那麼的美麗,一條清澈的小溪叢巍峨的山間溢出。

端午,是勤勞純樸的村民們的小憩的日子。這天,全村男女老少早早的'吃完飯,在曬穀上圍城方陣。年輕的小夥子、小姑娘盡情的跳舞、對歌,給平靜安寧的村莊增添了熱鬧的氣氛。

晚上,鄉親們會在曬穀坪上燃起篝火,在火的旁邊圍成一個圓圈。火光照亮了村莊,點綴着夜空。鄉親們各自從家裏拿來粽子,雞蛋,煮蒜互相品嚐、贈送。那熱鬧的場面,那淳樸的風情風俗令我至今忘懷。當送出最後一個粽子時,自己的身邊已堆了一大堆。這種古樸純正的民風一直保留在遙遠的村莊甜了一代的山民。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全身長滿了又大又紫的膿包,疼的我不的安寧。這時,爺爺説:“望博,你等着,我去弄些狗栆葉和老鼠刺回來”直到下午,他才回來。我聽人家説,這玩意放在水裏沸騰後,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後,過了幾天真的不疼了。第三日就好了。

事後我問爺爺。他説“你小子走運,逢上端午節,要不,夠你受的!”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於恰逢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

其實我最喜歡吃粽子了,有甜有軟,每一次過端午節,我就要求爺爺給我買粽子。

哎,現在長大了,不怎麼吃粽子,總覺得小時候是那樣地幼稚。我是多麼想回到小時候,回到童年是的端午節。

簡評:語言唯美,流暢自然。“”她從花明柳岸入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走來,從我深深的期盼中走來“。”畫面精美,情感真摯“”通過對端午節晚上相互品嚐食品,表達出了對家鄉、相鄰的無比熱愛之情。故事優美,立意奇特:彰顯出端午節的神祕色彩。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小時候最希望的就是端午節的到來,可以看他們一羣大男人在河裏賽龍舟,也可以隨處就能聞到粽子的香味兒,今年還會有那兒時的樂趣嗎?

端午節最有焦點的就是賽龍舟了。這船也都大小這分,人數也有多少之分。因為當時看的很起勁兒,他們在吶喊,在舞動,我也隨之稍稍動了起來。因為個子小,常被那些大人們被擠到一邊,我當然不會善罷甘休,我就會找一個眼兒,哪怕只能容得下一隻眼睛我也往上湊。最讓我匪夷所思的是河水如此的髒、臭,可他們卻還一直每年堅持的下河賽舟,我想這應該與他們在比賽中體會到的樂趣有很大的關係吧。他們的人手安排也有很大的區別,有的是有支配控制船的方向的,還有則是有捶鼓的,這一捶起來,船上的無論是誰也都變的.更加的激昂了,發了狂。一聽到那一陣陣吶喊聲,也便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直到它消失在拐角。回家後也是意猶未盡,召集三五個玩伴,從家裏搬出條長凳,往上一坐,彷彿自己也在那場激烈的比賽中。嘴裏唸叨着,手比劃着,竟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因為端午節,那些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就會開始做起粽子來。從屋子裏搬出條小椅子來,做在家門口,看外祖母做粽子。做粽子自然少不了糯米。家家户户在前一天就會在自己的家裏放上一盆水,把自家的米往水裏一放,這得要放上一夜才行。粽葉也要在水裏泡着或放在水裏燙一下,也就是過水吧。最招惹我們小朋友的是那餡兒。有蜜棗、有肉的、還有鹹菜肉的……這麼多的餡可是讓我們流了許多口水,趁外祖母不注意時,偷偷地拿一個蜜棗放在嘴裏。這包紮粽子也是有講究的,若是包紮的不好裏面的糯米就會漏出來。同時,包紮不好也會影響這色香味中的色。包紮完了只要將裏面的米在煮熟就大功告成了。

端午節,品粽子,賽龍舟,竟給我兒時帶來的無限樂趣。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不知怎的,這會兒坐在案椅上隔着玻璃窗向外看去,不見雨影,惟有雨聲。沒有廊橋聽雨那般如羯鼓陣陣,也沒有檐下垂雨,雨花飛濺,亦點亦線的淅瀝淋漓。

尤記去年的端午已是在夏至之後,那時的雨連着斷斷續續下了近有一週。歲月匆匆流轉不停,而對端午的印象——細雨垂簾,粽葉飄香,彷彿千古依舊。

雨,在這幾天一如既往地一直下個不停。淅淅瀝瀝的雨點滴落在混黃的江面上,泛起了大大小小的水泡。一個浪花過後,江水嗚咽着向北而去。遠處的山,無語地眺望着遠方,千百年了,孤獨的任憑着風雨侵蝕。

這雨也好像格外的浪漫,嘩啦啦從一大片闊葉箬竹上滑越而過,帶着那一抹竹的清香,又一股腦的撞進了艾草裏,惹了一身的艾香,便撲騰的在空氣裏打滾,最後看見人來了,擠似的鑽進心房裏,沁人心脾。

包裹那端午粽子的竹葉,用了這端午的雨洗過也是格外的清香,還未熬煮便已散發誘人竹香,另人食指大動,恨不得就生吃了。小時候,我格外愛吃粽子,撥開被水煮的微微有些帶黃的粽葉,看着裏面白白亮亮猶如水晶一般的粽子,香滑但絕不膩口,感受着每一粒糯米粘住的竹葉的清香,慢慢的隨着輕咬散發開來,便是滿口清香,滿身清香,滿室清香。端午節後的幾日,我便從來不吃飯,就着端午時節的雨,我要把粽子吃個飽,飽到年後還能嗝出粽子的清香來。

青青艾草,幽幽粽香。糾結着我的思緒,我不知如何去解釋,我在這裏只有遐想。端午節的雨,可是,雨,住了。幾桿修竹上仍然綴滿斑斑的淚痕。身旁的浩浩江水載着裊裊而落的竹葉,日夜兼程地趕向浩淼的歸宿。我詫異,為何要如此不辭辛勞的趕路?問風,風不語;問草,它説難道你沒有聽見——山麓間悠揚的笛聲已經吹響。

流水畔相思的音符在浪花上跳躍,那是對詩人的深情呼喚。召喚着一種文化的迴歸,一個節日的迴歸。她不就是一種傳承,一個民族的見證嗎?我的曾祖,我的爺爺,我的父母,還有我將來的子女,我的.孫輩……都在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地將要在這片土地上吃着粽子,划着龍舟,掛着艾草,大人麼則拿着雄黃酒推杯置盞,小孩則配着香囊奔跑于田壟阡陌。為了這一個期待,在一個又一個的轉身後,歲月蒼老了昔日的紅顏,但手中的詩篇穿越歷史的甬道再次浮現在我眼前,感覺仍是那麼滾燙那麼撞擊人的胸懷。

透過詩篇,我佇立凝望,那滿池碧波湧動的雲夢,鷗鷺為之絕響,煙雲共水天一色。風欲來,雷欲來。天幕的另一端,雲中那華麗的龍車急促而來。顧盼間,燦爛的光芒讓羣山為之顫抖。歎息中,雖有痴心但無力將前塵往事挽起。車轉逝即過,裝着千古詩人的悠悠情懷又將回到夢中的宮殿,帶着追求,帶着誓言,奔向遙遠的天際。

回首,長長的歎息聲已不再可聞。江面上,漁歌打斷了我的思緒。在飄渺的歌聲中,世間的善惡在這裏都已淡然,滿是釣者的閒適。聆聽良久,突然感覺這怡人的歌聲中,竟有幾許憂思隱於其中,渾濁的江水還能將佈滿灰塵的帽冠洗淨?渾濁的江水還能將已是滿身的疲憊洗去?在醒、醉之間,我無言以對。緘默中,漁舟唱晚,暮色將至。遙望着日漸上漲的江水,冥冥中祭奠的人們早已藴足力量與信心……

鼓聲悦耳,龍舟競發。當年嗜血的斧鉞刀槍,早已埋進了厚厚的黃土,落寞與傷神此時如一柄鋒利的短刃慢慢剖開赤子的肌膚,讓點點鄉愁一滴滴地滴落下來,濺起江河萬丈波瀾。

一片葦葉,青而變黃,如何也包裹不住千年的敬重。糯米的粘度讓不老的傳説,凝結成堅牢的記憶。詩人縱身一躍的美麗弧線,劃過歷史的天空。從此,汨羅江沒有停止過嗚咽,為詩人汩汩流淌。所有這個被稱為端午的日子,便成了華夏一年一度朝聖的圖騰,而那用江畔葦葉捆紮的粽子,衍生為我們民族咀嚼經年的精神貢品……崎嶇的路上,一個婀娜身影在婆娑樹葉下依舊那麼曼妙,璀璨的新衣在迷濛煙雨中散發着蘭草迷人的芳香。

端午節的雨,滴落千古的絃音。耳邊鼓聲歇,有的只是粽子飄香,笑語嘻聲。

我,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