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端午節的作文【精華】

欄目: 端午節 / 發佈於: / 人氣:9.44K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作文【精華】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每逢端午節,家家户户門前都會掛艾葉,這是為什麼呢?我感到很奇怪.傳説唐朝末年,兵荒馬亂,人們四處逃命。一天,大將軍黃巢帶着部隊去攻城。在去察探地形的路上,大將軍黃巢看見一位大嫂。她手裏抱着一個六、七歲的孩子,手上卻牽着一個兩、三歲的孩子。大將軍黃巢很奇怪,上前問道:“您為什麼抱着大孩子卻牽着小孩子呢?”“這2、3歲的孩子是我的'孩子,這6、7歲的孩子是我哥哥的孩子。我哥哥打仗去了,我大嫂也在戰亂中死了,把這孩子託付給我。要是在危急的時候,我可以丟掉自己的孩子,救我哥的孩子。”大嫂説。黃巢很感動,於是對大嫂説:“今天,您回去以後就在門前掛上艾葉,明天攻城的時候我就不會傷害你們一家。但這是軍事祕密,您一定要保密啊!”可善良的大嫂馬上將這個消息傳了出去。第二天,黃巢去攻城時發現家家户户門前掛上了艾葉。為了遵守諾言,黃巢只好收兵回去了,全城的老百姓免去了戰亂之苦。大兵都已進城了,卻又撤退了,人們都以為是掛了艾葉的功勞。從此,掛艾葉可以消災避亂的説法便傳開了。到如今,每逢端午,人們都會在門前插上新採來的艾葉,那清新的藥草味可以驅蚊辟邪,保平安呢!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這個節日南方人習慣包粽子、吃粽子,北方人喜歡蒸年糕、吃年糕。

每到這個節日,我家準會飄散出陣陣清新淡雅的蘆葉香和糯米香。這是在做什麼呢?此時你來我家定會看到我家的鍋里正在煮着粽子呢。每次煮粽子,媽媽總是會煮兩鍋,絕不會少。一鍋要送給遠方的親戚,還有一鍋留着給自家人品嚐。或許是遺傳,我們家的人都特別喜歡吃糯米做的食物,因此,粽子每次都吃到最後總讓我們姐妹倆意猶未盡。無論我們怎麼央求媽媽,媽媽總是無動於衷,因為她説吃任何東西都要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不然一次性吃了個夠,等到下回吃的時候,就會覺得厭煩。好吧,我們只有再盼着明年的端午節的到來。

照樣今年的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又坐在那開始包粽子。我在一旁看着媽媽嫻熟的手法,一會兒一個,一會兒一個甚是羨慕,我也好想像媽媽一樣厲害呀,可我不會啊,我摸了摸腦袋,有些苦惱呢。

知女者莫母親大人也,這不,媽媽就看出了我的心思。她給我遞過來四片蘆葉,笑眯眯的`説道:“是不是很想學包粽子啊?來我教你,你就照着我的動作學吧,你必須要有耐心才是。”我點點頭,接過了那四片新鮮的蘆葉,邊看邊學。

只見媽媽把四片蘆葉依次重疊半張,在靠近蘆葉頭的地方捲成一個圓錐狀,媽媽邊做邊説:”圓錐的角必須要尖,不能有空隙,要不然待會兒糯米灌進圓錐內會漏出來的。”這個簡單,我心裏想,但捲了幾次才得到媽媽的肯定。接着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用勺子把糯米裝進1/2的圓錐裏,放上餡兒,這個餡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放,再把糯米填滿這個圓錐,用筷子輔助一下。接着,把蘆葉尾尖順次包裹住糯米,不要讓糯米露出來,這是包粽子的關鍵,也是最難得,媽媽用左手平端着灌滿糯米的圓錐體,右手的大拇指配合食指、中指把蘆葉尾緊蓋在圓錐口的糯米上手腕一轉上面就成了一個平平的三角形,像“蓋子”般封住了糯米,一隻漂亮的粽子就有了雛形。媽媽又抽出一根扎繩一端用牙齒咬着,一端用右手拉着先纏繞在粽子上,打上接結,這樣,一個肉鼓鼓的粽子就“橫空出世”了。可是我嘗試了幾次都沒能像媽媽一樣做出一隻標準的粽子,要麼是封住了糯米但樣子醜醜的,要麼樣子有點像了但糯米封不住。好在媽媽帶教帶幫,我總算是做成了幾個粽子,雖然我嫌它們醜,但媽媽卻直誇我,我知道媽媽是怕我灰心一直在鼓勵我呢。有了媽媽的鼓勵,我耐着性子邊學邊做,一個下午我終於能包出幾個拿得出手的粽子了。

親眼的看着這麼多個粽子誕生在我的手下,然後又被送進了鍋裏,在鍋裏翻騰着,嬉戲着,好不快樂,這種感覺,讓我感到十分的自豪和愜意。

俗話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通過這次的學包粽子,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學包粽子讓我體會到了自己動手的快樂,吃着自己製作的粽子,我感覺粽子更香甜了。只有自己付出了辛勞才更能體會到成功的甘甜。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端午節到了,我和媽媽包粽子。一開始,我和媽媽把粽葉、糯米、香腸、肉、豆沙、鹹肉放在桌上。我和媽媽從下午2:00一直包到下午4:00,我和媽媽包的手都酸死了。

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壓鍋裏煮。爸爸回來了,爸爸一開門聞到什麼這麼香呀?原來今天是端午節呀!我差點忘了。

晚上,我、爸爸、媽媽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上的賽龍舟比賽。一個是紅隊,一個是黃隊。媽媽希望紅隊贏,爸爸希望黃隊贏。隊員們個個精神飽滿,我希望紅隊和黃隊來一個激烈的比賽。一開始紅隊劃的很快,黃隊呢?卻劃的很慢,原來黃隊龍頭壞了。於是,黃隊回到起點換了一個新的龍頭,繼續參加比賽,儘管紅隊遙遙領先,可黃隊並沒有灰心,全體隊員奮力追趕,黃隊劃的速度比紅隊快多了,比賽終了,儘管還是紅隊先到終點,可黃隊比紅隊就差2秒鐘。端午節太有趣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端午節本是人們紀念愛國人屈原的一種方式,但後來,人們不再把粽子扔在水中,而是當作一種點心品嚐;人們不再划船打撈屈原的屍體,而是舉行龍舟比賽……

過端午節,我最喜歡從電視上看現場直播的龍舟賽。一條條造型是龍,火紅色的船從起點一下衝出去隨着船尾有節奏的鼓聲,隊員們喊起了"一二,一二"的號子,隊員們手持船槳,合着號子有力的划動着船槳,每個人的船槳都是同時落,同時起,水花四濺,船行的筆直。

看龍舟賽,那真是太激動了!一會兒自己中意的船領先,一會兒自己的船被別人超過,看着自己的船遙遙領先,我就很自豪;"我眼力真不錯,這條船一定能贏!"看見船被別人超過,心裏就很不是滋味,想着;"加油呀,衝上去!像剛才那樣超過它!

終於,比賽結果見分曉,如果自己中意的船取得了好成績,我便炫耀似的對大家説;"看見了嗎?這就叫眼力,我就知道它會取得好成績,如果自己中意的船沒取得好成績,奸險便裝作什麼事也沒發生。

比起看激動人心的龍舟賽,我更喜歡品嚐端午佳節的獨特美食—粽子!

粽子的外貌是碧綠色的外衣,裏面白、糯而香甜的.糯米飯,米飯裏還有棗、豆子、葡萄乾等果料。

一般我吃粽子要先聞。不剝皮,先深深的聞一口棕葉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然後迫不及待的打開棕葉,你以為我要吃嗎?不,還是聞,聞一聞那香甜的味道。

下一步才是吃哪!看那結白的糯米里嵌着一塊紅寶石般的棗,那一定是要一口先吃掉棗。然後再一口口的把粽子整個吃掉;糯米又香又軟,果料散發着無法言表的香味,兩者結合在一起,再配上棕葉的清香,那真是賽過王母娘娘的蟠桃啊!遇上美食,人們就顧不得自己的儀態了。每當我品嚐完這人間美味後,便會手兒粘粘,嘴邊還粘着幾粒米,滿意的回味一下。去衞生間洗臉洗手了!

啊!端午節,你不僅帶給我視覺上的盛宴,更帶給我味覺的的盛宴。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從前。我們農村窮,可端午節卻要過得熱熱鬧鬧!

我們當地稱端午節叫“五月當午”。端午節臨近,母親就忙碌起來,首先是為孩子們準備五股線和香囊。五股線是由五種綵線配成,每一個小孩在端午節來臨之前,把五股線系在手脖、腳脖、脖子上。香囊是用多塊布縫製而成,香囊的內部裝的主要是香草,香囊的形狀各異,有雞心形、圓形、三角形、六邊形等多種,而且在香囊的下邊還有穗子,這些穗子是用艾幹、大蒜幹穿成。香囊不但香氣撲鼻,而且美觀,相傳可以驅邪,那是小孩及姑娘們的最愛。

端午節的前幾天,母親就給我下達命令,我負責粽子葉。那時,粽子葉不是買的,是撿的,和我們村相距2公里的一個村莊有大片的竹園,竹子有擀麪杖粗,每年的竹筍都要退下很多皮,這些竹筍皮可用來包粽子,我們當地叫做粽子葉,有好幾年我和小夥伴去鄰村撿粽子葉。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的晚上,母親率領我們兄妹幾個開始包粽子,非常的熱鬧,我和弟弟的手工都不行,無論母親怎樣教,包的粽子還是歪歪扭扭,不成樣子,妹妹們是個個手巧,這讓我這個家中的長子很沒有面子。這時,母親總是為我開脱,男孩子,包不好粽子也罷,只要上學努力就可以了。

端午節的早晨,母親起得很早,就開始煮粽子。説粽子煮時間長了出味,在粽子快煮熟時,母親就把提前洗好的雞蛋、大蒜也放入鍋中和粽子同煮。

我們男孩子,在端午節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洗澡,相傳,端午節的'早晨,嫦娥在所有的河裏都撒了藥,洗過河水澡的人,百病不侵。洗澡的時間一定要在太陽初升以前,否則就不靈了。在母親開始煮粽子的時候,我已經起牀,和幾個要好的小夥伴跑到村南的洪河去洗澡,一般情況下,端午節前兩天只要不下大雨,洪河的水不到1米深,流速緩慢,清澈見底,況且我們這些農村的孩子個個是游泳高手,從不怕水。我們來到河邊,爭先恐後地跳到河裏去洗澡,可河水太涼,我們緊咬牙關,在河裏扎兩個猛子,迅速的跳上岸,我們不是為了洗澡,而是為了河裏的藥水,為的是百病不生。

端午節,我的心又回到了童年。難忘的童年,幸福的童年!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

相傳,五月初五那天,楚國的屈原大夫投江自盡。為了紀念他的愛國精神,後代在五月初五那天,都會自發地包粽子,吃粽子,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紀念屈原大夫。

今年的端午節,母親也買來了一些粽子。粽子的味道有很多種,有蛋黃味、有肉味……應有盡有。我挑了一個紅棗味道的粽子吃。

粽子是用純糯米做的,形狀呈四角形,外面裹着一個小金字塔。我先拆掉綁在粽子外層的線,然後把裹在粽子外面的竹葉一層一層剝掉。一個金黃色的粽子就呈現在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香噴噴的,軟軟的,帶有竹葉的清香,吃上一口,令人回味無窮。這時,我彷彿看到了屈原大夫投江自盡,老百姓全力打撈他的屍體的情形。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會兒,一隻粽子就被我消滅了。

我吃完後想:粽子這麼好吃,希望在遙遠的未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不會失傳。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端午節就要到了,這是一個神奇的節日,當然也有關於它的神奇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美麗機靈的姑娘叫端午,她的爸爸做生意失敗了,沒有錢還債,債主名叫周伯強,聽説這事後,馬上找到了端午的爸爸,説:“你做生意失敗了,怎麼還我錢?但如果你把你的女兒端午嫁給我,你就不用還錢了!”

爸爸和端午都被這個提議嚇壞了,於是狡猾的周伯強思索了一會兒,説:“跟我來。”端午和爸爸跟着他走進了他家別墅裏的`鵝卵石小路,道路都是用黑色和白色的鵝卵石鋪成的。周伯強對端午説:“就讓上天的旨意來決定吧!我準備兩個袋子,裏面各放黑色、白色石子一枚,然後你我各從袋子裏取出一枚石子,如果顏色不一樣,你就要嫁給我;如果顏色一樣,你就不用嫁給我了!”為了表示自己的慷慨,周伯強還加了一句話:“你爸爸的錢也不用還我了!”可憐的端午和爸爸,實在無計可施,只好答應了。

然而,就在周伯強撿石子的時候,眼尖的端午發現,他明明是在自己的袋子裏裝了兩個白色的石子,而在端午的袋子裏裝了兩個黑色的石子。那麼就是説,無論端午拿出哪顆石子,最後都是和周伯強的顏色不一樣!機靈的端午急出一身冷汗,但她並沒有慌張,突然,一個好辦法來了。於是端午拿出一顆石子,然後假裝不注意掉在了路上,路上都是黑色白色的石子,當然判斷不出剛剛端午拿出的是什麼顏色的石子,於是端午建議看看袋子裏的石子是什麼顏色,袋子裏只剩下一個黑色的鵝卵石,那麼按照周伯強説的“一黑一白”的説法,掉在地上的應該就是白色的了,和周伯強拿出來的石子的顏色是一樣的,這樣,端午就不用嫁給周伯強了,而端午爸爸的債也不用還了。

後人為了紀念端午的智慧,就把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定為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一大早,貓媽媽帶着咪咪貓去採艾葉和菖蒲。貓媽媽説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掛上艾葉和菖蒲,這樣可以辟邪保平安。貓媽媽把艾葉和菖蒲紮成一束束,讓咪咪貓給朋友們送去。

到了馬醫生家,咪咪貓看見馬醫生正在往牆上噴水。“馬醫生,您在幹什麼?”咪咪貓奇怪地問。馬醫生説:“往牆角噴一些雄黃酒可以驅蟲。來,你過來,我幫你在額頭上也塗一點雄黃酒,這樣可以消毒防病!”

咪咪貓來到了猴子家,看到小猴正抱着大粽子使勁啃。小猴看到咪咪貓來了,説:“咪咪貓,我正在用粽子拔牙呢!去年我就這樣拔了一顆牙,一點兒都不痛。你要不要也來試試?”

咪咪貓又來到了小兔家,可是小兔家裏沒人,只見牆上貼着一張去年龍舟比賽的獎狀。

“加油!加油!……這時從河邊傳來了一陣陣賽龍舟的`聲音。咪咪貓興高采烈地往河邊跑去……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節日,粽子、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説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説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説: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端午節的作文 篇10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關於端午節的作文。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端午節這一天有許多風俗活動,如早上取龍鬚水,插艾枝於門,上山採青,食粽球,制粽,賽龍舟活動。

早晨取龍鬚水——因為傳説五月五日是龍的生日,這一天龍抬頭噴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們在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溝、水溝、溪河取水,置於自家水缸裏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於門——因為艾能僻邪,這一天插艾於門上能保平安。

上山採青——因為這一天是龍抬頭噴發龍鬚水於大地青草的時間,人們上山採一些草藥,像天冬、麥冬、金銀花、山葡萄等來家備用,都比往日來的有價值。另者上山採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氣也十分有意義。

食粽——本地有名俗諺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舊棉衣,這一天是五月初五,剛過了春寒,大地始暖,過了這天之後,進入夏天,氣温自然高了,不再穿棉衣了。大家都要用薯粉加黃枝汁攪拌成的粽,表示食後寒天過去温暖的夏天就到來了。

食粽球——粽球是一種用香菇,花生仁,豬肉,甜豆沙製成的食物,一邊甜一邊鹹,用竹葉包成六角狀拳頭大小的包糰子。它的由來是由中原傳來的。是中原水鄉百姓紀念大詩人屈原的一種風俗食物。

賽龍舟——來自對屈原的懷念。沿江水鄉在端午節前後組織龍舟競賽。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裏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作文素材《關於端午節的作文》。藴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今年的端午節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粽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把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説:“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啊!”

於是,我按照姐姐説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粽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着吹着,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着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以上各説,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