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端午節作文[集錦10篇]

欄目: 端午節 / 發佈於: / 人氣:2.16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作文[集錦10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我圍在媽媽旁,認真學習每一個步驟。只見媽媽手拿粽葉,上下翻飛,棕繩左右纏連,不到一分鐘,一個飽滿勻稱的粽子就呈現在手裏。“哇——”我們讚歎着,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

開始包粽子了。我心中默默唸叨着要點,先把粽葉折成一個漏斗形的角,可是就這麼簡單的.一步做起來卻很難,我費了半天的勁才摺好。然後是往裏面放米和豆子。這一步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選擇。綁繩是最難的一步,要用嘴巴咬着繩子的一頭,還要一手拿着粽子,一手纏線。繩子需要繞過粽子的每個角,才能把粽子包得又結實又美觀。我試了好幾次,都把粽子捆成“餅子”了。我回憶着廚師教的方法,試了幾次,終於一個粽子成型了。我高興極了,雖然它的外形有些醜,但這是我自己辛勤勞動得來的成果,我還是越看越高興,你瞧,它們正對着我笑呢!

我一共包了5個粽子,兩隻胳膊都累酸了。我看到媽媽每天做家務的辛苦,以後一定要多為媽媽分擔一些。

端午節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作為中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節毫無疑問這樣其中最有“熱”感的節日。

作為進入盛夏前的一個節氣,端午節顯然這樣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節的三天假日,可能會讓很多人思考出去找個陰涼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農村,端午節確這樣一個忙碌的節日,因為在中國藴含豐富的農耕文化之中,端午節代表着夏收秋種。

在過去的北方,每年過端午正這樣新麥下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很期盼這個日子的到來,因為能夠吃到新麥做的各種食品。而在過去的南方,端午節卻這樣另外一種糧食水稻收穫的季節,新打下來的水稻碾成了大米,過節的前一天正好能夠包成粽子,然後美美吃上一頓。

此刻,南北差異已經沒有那麼大,端午節吃粽子,這這樣全中國人民的一大傳統習俗。

中國人端午節吃粽子的`歷史由來已久,傳説這樣為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流傳的,那一天人們互相送粽子作為對屈原的紀念。

粽子還這樣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據説,早在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可這樣在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晉朝人周處《岳陽風土記》之中就記載道:“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到了南北朝時期,中國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説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在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之後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向到這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中國的南北差異也還這樣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今年,你準備吃啥粽子呢?

端午節作文 篇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據説,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混在糯米中製成;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定的位置。過去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因為五月酷暑將至,蚊蟲滋生,在沒有醫療衞生設備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於是人們用艾葉或菖蒲防蚊蟲,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消毒避疫,戴五彩線用來驅蟲和避邪。如今這一節日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隨着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等習俗仍然流行。

端午節作文 篇4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例如吃粽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裏唸唸有詞,然後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後,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後,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後下來。

我們跟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着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説“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作文 篇5

陽光輕輕的灑落在窗簾上,透過紗紗的簾子照耀進我的卧室。

睡意朦朧的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突然一下坐起了身子在筆袋裏翻出了我的寶貝——五彩繩!端午節的帷幕從此拉開。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家家户户都會在門上掛着艾草,給孩子繫上五彩繩,提前為孩子包好粽子,還有些人家會一家人歡天喜地地去賽龍舟……

清晨的太陽似乎有些嬌羞,躲在雲朵後面探頭探腦的。來到飯桌前,看着深綠色的粽葉包裹着的粽子,聞着陣陣飄香的粽子和奶奶一大清早特地準備的用艾草水煮過的雞蛋,一股暖流在我的心尖縈繞。媽媽在廚房裏忙進忙出的,雖然開着窗,清涼的微風悄悄拂過媽媽的臉頰但是豆粒般的汗珠仍舊是一滴一滴的順着媽媽的臉頰滑下。我抽了一張餐巾紙,小心翼翼的給媽媽擦拭臉上的汗珠。一瞬間,童年的無數回憶在腦海中重現,那些塵封的回憶在眼前浮現。媽媽從小為我忙到大,每年的端午媽媽都會提前好幾天準備好五彩繩、粽子、艾草,端午那天的清晨媽媽總是寧願自己一大清早的離開被窩起來忙活也不會把我從睡夢中叫醒。

看着媽媽臉上的汗水,淚水不禁浸濕了我的'眼眶。等了好久,終於等到媽媽去上班啦!

我開始搗鼓,尋找家裏的繩子,最好是能找到顏色鮮豔的。費盡千辛萬苦,歷經重重磨難,我找到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好想根本就不會做啊,不過沒有我可以學嘛。時間滴滴答答的流逝,我猛地抬頭竟然已經十點半了!苦心人天不負,在萬般努力下我成功啦!雖然賣相不好看。

暮色開始四合,天空披上了暗色的紗衣,媽媽回來了。我悄悄地揹着手走到媽媽身邊,推着媽媽讓她坐下,而我則蹲下讓媽媽伸出手默默地給她繫上屬於她的五彩繩。媽媽的淚水在眼裏打轉,或許她從未想過她的女兒會給她繫上五彩繩。

端午節到了,往年都是媽媽為我係上五彩繩,都是媽媽給我帶來温暖的祝福;今年我來給媽媽繫上五彩繩,換作我來給媽媽送去祝福。一根五彩繩把我和媽媽緊緊地繫上,一根五彩繩延續了我心中的那點祝福!

端午節作文 篇6

一提起端午節,大家都會想起賽龍舟、包粽子,這些都是端午節的著名習俗。

記得一年端午,學校組織全校師生包粽子,這個活動很受歡迎。好多學生都不會包粽子,我也是其中一個,準備趁機好好學一學。到了下午,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去食堂,其實個個早就迫不及待了。而食堂門口,好多班級早早地到來,嘻嘻哈哈又熱熱鬧鬧。

過了一會兒,終於可以進去了,各班各到自己的'位置上,原本安靜地食堂變得喧譁起來。當我們紛紛坐下,老師就給我們發配料,有粽葉、水草繩、米和棗。一切都準備好了,我們就學着老師開始了:

首先,右手拿粽葉,左手拿粽葉頂,讓左手順着靠近右手的粽葉的另一端繞過來,接着右手拔出拉住另一端,拉緊,做成了一個漏斗似的東西。接着右手拿漏斗,左手把米倒進漏斗裏,可以放幾顆棗子,用多出的兩片葉子拿上,拿起繩子包紮好,在鍋裏煮一會兒,一個地地道道的粽子就完成了。可是,當我要開始用水草繩包紮好粽子時,犯難了,因為我想不起來應該怎麼包了,於是亂七八糟一繞,就完工了。老師見了,就再給我做示範,順便幫我包好了。

幾天之後,食堂給每位同學發粽子,就是我們自己包的。嚐嚐這美味的粽子,再想想悠久的歷史,真是愜意極了。

端午節作文 篇7

一説起端午節,小朋友們就會唱起有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是足踝上,稱為“長命線”。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龍船花。

每年吃粽子的.時候,我總會想起一個傳説。傳説在東漢時上虞有個14歲的女孩兒叫曹娥,與父親在瓜園勞作,她的父親因洗瓜不慎跌入江中,多日不見屍首。曹娥便不分晝夜沿江哭尋,一連17天,都沒有找到父親的屍體。最後她跳進江中,經過五日,江上浮起擁抱着父親屍體的曹娥,她終於以生命找到了父親。後人為了紀念曹娥的孝行,就在曹娥投江那天即五月五日向江中投放粽子,曹娥殉父的那條江也被重新命名為曹娥江。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都要用雄黃酒灑在兒童的額頭畫上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 篇8

今天是端午節,是一個紀念屈原、吃五黃和粽子的節日。

外婆前幾天包好了可口美味的粽子。有肉粽、白米粽、蜜棗粽,我最愛吃肉粽了。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來的。古代屈原為了楚國投江而死,人們敬佩他,為了儘快把屈原屍體打撈上來,人們爭先恐後地划船尋找,因為怕江裏的魚餓了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粽子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吃屈原的'屍體。

晚上,外婆除了準備粽子,還準備了五黃。有黃魚、黃瓜、黃鱔、鹹鴨蛋黃和黃酒。全家人在一起吃着美味的佳餚,開心地過端午節。

過端午真棒!因為有我最愛吃的粽子。

端午節作文 篇9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我的媽媽早早的就起牀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粽葉、肉、蜜棗、和糯米。我的媽媽一回到家,先把粽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把蜜棗、肉和糯米放在一個鍋裏,再把一些醬油倒入鍋裏,緊接着把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後,我的媽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只見我的媽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粽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着放一些餡在裏面,然後再用一片粽葉包起來,最後用一根線紮起來,這樣,一個粽子便包好了。我學着我的媽媽的樣子也包起粽子來。粽子包好了,我的媽媽立刻把粽子放在鍋裏煮,過了不久,粽子煮好了,我的媽媽拿起一隻粽子,剝開粽葉,細細地品嚐,我看着我的媽媽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我的.媽媽見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但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粽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據説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10

不知怎的,這會兒坐在案椅上隔着玻璃窗向外看去,不見雨影,惟有雨聲。沒有廊橋聽雨那般如羯鼓陣陣,也沒有檐下垂雨,雨花飛濺,亦點亦線的淅瀝淋漓。

尤記去年的端午已是在夏至之後,那時的雨連着斷斷續續下了近有一週。歲月匆匆流轉不停,而對端午的印象——細雨垂簾,粽葉飄香,彷彿千古依舊。

雨,在這幾天一如既往地一直下個不停。淅淅瀝瀝的雨點滴落在混黃的江面上,泛起了大大小小的水泡。一個浪花過後,江水嗚咽着向北而去。遠處的山,無語地眺望着遠方,千百年了,孤獨的任憑着風雨侵蝕。

這雨也好像格外的浪漫,嘩啦啦從一大片闊葉箬竹上滑越而過,帶着那一抹竹的清香,又一股腦的撞進了艾草裏,惹了一身的艾香,便撲騰的在空氣裏打滾,最後看見人來了,擠似的鑽進心房裏,沁人心脾。

包裹那端午粽子的竹葉,用了這端午的雨洗過也是格外的清香,還未熬煮便已散發誘人竹香,另人食指大動,恨不得就生吃了。小時候,我格外愛吃粽子,撥開被水煮的微微有些帶黃的粽葉,看着裏面白白亮亮猶如水晶一般的粽子,香滑但絕不膩口,感受着每一粒糯米粘住的竹葉的清香,慢慢的隨着輕咬散發開來,便是滿口清香,滿身清香,滿室清香。端午節後的幾日,我便從來不吃飯,就着端午時節的雨,我要把粽子吃個飽,飽到年後還能嗝出粽子的清香來。

青青艾草,幽幽粽香。糾結着我的思緒,我不知如何去解釋,我在這裏只有遐想。端午節的雨,可是,雨,住了。幾桿修竹上仍然綴滿斑斑的淚痕。身旁的浩浩江水載着裊裊而落的竹葉,日夜兼程地趕向浩淼的歸宿。我詫異,為何要如此不辭辛勞的趕路?問風,風不語;問草,它説難道你沒有聽見——山麓間悠揚的笛聲已經吹響。

流水畔相思的音符在浪花上跳躍,那是對詩人的深情呼喚。召喚着一種文化的迴歸,一個節日的迴歸。她不就是一種傳承,一個民族的見證嗎?我的曾祖,我的爺爺,我的父母,還有我將來的子女,我的.孫輩……都在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地將要在這片土地上吃着粽子,划着龍舟,掛着艾草,大人麼則拿着雄黃酒推杯置盞,小孩則配着香囊奔跑于田壟阡陌。為了這一個期待,在一個又一個的轉身後,歲月蒼老了昔日的紅顏,但手中的詩篇穿越歷史的甬道再次浮現在我眼前,感覺仍是那麼滾燙那麼撞擊人的胸懷。

透過詩篇,我佇立凝望,那滿池碧波湧動的雲夢,鷗鷺為之絕響,煙雲共水天一色。風欲來,雷欲來。天幕的另一端,雲中那華麗的龍車急促而來。顧盼間,燦爛的光芒讓羣山為之顫抖。歎息中,雖有痴心但無力將前塵往事挽起。車轉逝即過,裝着千古詩人的悠悠情懷又將回到夢中的宮殿,帶着追求,帶着誓言,奔向遙遠的天際。

回首,長長的歎息聲已不再可聞。江面上,漁歌打斷了我的思緒。在飄渺的歌聲中,世間的善惡在這裏都已淡然,滿是釣者的閒適。聆聽良久,突然感覺這怡人的歌聲中,竟有幾許憂思隱於其中,渾濁的江水還能將佈滿灰塵的帽冠洗淨?渾濁的江水還能將已是滿身的疲憊洗去?在醒、醉之間,我無言以對。緘默中,漁舟唱晚,暮色將至。遙望着日漸上漲的江水,冥冥中祭奠的人們早已藴足力量與信心……

鼓聲悦耳,龍舟競發。當年嗜血的斧鉞刀槍,早已埋進了厚厚的黃土,落寞與傷神此時如一柄鋒利的短刃慢慢剖開赤子的肌膚,讓點點鄉愁一滴滴地滴落下來,濺起江河萬丈波瀾。

一片葦葉,青而變黃,如何也包裹不住千年的敬重。糯米的粘度讓不老的傳説,凝結成堅牢的記憶。詩人縱身一躍的美麗弧線,劃過歷史的天空。從此,汨羅江沒有停止過嗚咽,為詩人汩汩流淌。所有這個被稱為端午的日子,便成了華夏一年一度朝聖的圖騰,而那用江畔葦葉捆紮的粽子,衍生為我們民族咀嚼經年的精神貢品……崎嶇的路上,一個婀娜身影在婆娑樹葉下依舊那麼曼妙,璀璨的新衣在迷濛煙雨中散發着蘭草迷人的芳香。

端午節的雨,滴落千古的絃音。耳邊鼓聲歇,有的只是粽子飄香,笑語嘻聲。

我,釋卷。

Tags:集錦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