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5篇)

欄目: 端午節 / 發佈於: / 人氣:8.57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端午節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5篇)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大早,我們一家前往外婆家過端午。在路上,媽媽跟我介紹了,端午節的習俗:喝雄黃酒,掛艾草……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要包粽子、賽龍舟。

外婆是個包粽子能手,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餡,包出稜角,最終把箬葉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就算完工了。外婆動作麻利,邊説邊做,包的粽子模樣各個“標緻”,我羨慕的不行,也想試一試,笨手笨腳地怎樣也沒包好,最終在外婆的指點下,才算完工。不禁豎起大拇指稱讚道:“外婆,你真絕了!”把包好的粽子放進一個大鍋裏煮,不久便從我垂涎三尺,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最終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剝開,咬上一口,真是美味無比!

端午節可少不了賽龍舟。中午過後,我們一家便前往竹岐的金水湖觀看龍舟賽。湖邊早已人山人海了,彩旗飄揚,湖面上聚集了許多五顏六色的龍舟。比賽在人們的期待中正式開始了,隊員們個個精神抖擻。鼓手坐在龍頭有節奏的敲打着,划槳手動作整齊劃一,奮力拼搏,一艘艘龍舟彷彿就像一支離弦的箭向前快速地行駛。賽場上的活力也點燃了場外的人們,“加油,加油!”我們伸長脖子,放開嗓子吶喊,水手們聽了更加賣力地划船。龍舟的身後留下一道道波紋,原本平靜的水面跳起了歡快的芭蕾舞……

在這一天,我們既能吃到又香又甜的粽子,又能觀賞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歡樂的一天啊!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2

每到端午節,媽媽都帶我去買香包,今天聽説可以親手製做一個香包,我十分的期待。

我在拿到材料時,心裏想:不就是一個小小的香包嘛,有什麼困難。當開始製作時,才發現困難重重。先拿出皮帶和桃木球給他們用一個結系在一起。在拿出製做香包的布,揹着縫在一起,但要留一個口放艾草。把縫好的布翻過來放進艾草。把口用針縫起來,再把桃木球和流蘇縫好。縫流蘇時,我卻怎麼也弄不上去,左思右想,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想出辦法縫上了,就這樣一個可愛香包就做成了。

我想把這個香包送給媽媽,因為每次端午節我都帶上了美麗的香包,她卻沒有,我想讓她也感受端午節的快樂。

這個端午節,不光是我快樂,家人們也都很快樂,荷包的香氣和團圓的氣息將會飄的很遠、很遠……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3

一看到老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粽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裏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後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於紀念屈原的傳説,至於還有什麼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丟掉。老媽告訴我説,據老人們講,這樣能避免災害,由此能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裏就開始浸泡糯米了。老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裏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老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老媽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着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粽子也並不簡單。

包粽子的時候還能放一些大棗、葡萄乾、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製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老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睏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着雞蛋和蘸糖的甜粽,心裏美滋滋的。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4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學校放三天假,是雙休日和端午節加在一齊的。説到端午節,也就想到了屈原,據説,屈原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頭自投舊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立刻劃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舊羅江中。

媽媽和爸爸帶我一齊去外婆家過,這時,外婆正在煮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外婆説:"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這時,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的習俗,聽説在江南地區:他們為了驅邪,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這時,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説:"外婆,我來幫您嚐嚐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説:"看你這隻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粽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粽子,聞一聞,哇!真香啊!之後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外婆説:"此刻的粽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鹹肉粽……"聽着聽着,口水都要流了下來。

去了外婆家,我瞭解了不少知識,可是端午節的粽子真是太好吃了!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家家户户插上了艾葉,包起了粽子。我家也忙活了起來。

一大早我就起牀了,你猜我要做什麼呢?當然是包粽子呀!等我下樓,奶奶早就準備好了一堆材料:粽葉、糯米、葡萄乾、蜜棗、紅豆、鮮肉那可真是應有盡有。我洗好手拿起粽葉準備包粽子了。可是,下一步該怎麼辦,剛拿起粽葉就把我給難住了。

我不會包可怎麼辦呀?我剛説完,奶奶就説:別急別急,奶奶教你。奶奶可真算得上是包粽子的能手,只見她挑了兩片又大又寬的蘆葉,整齊地放好,熟練地將它捲成了圓錐形,再用小勺從泡好的糯米、大棗、葡萄乾中舀了幾勺來裝進圓錐裏,然後左一包,右一裹,用麻繩繫緊,一個菱形的大粽子就包好了,看得我眼花繚亂,垂涎三尺。

學着奶奶的樣子,我把粽葉捲成一個小漏斗,放了幾大勺糯米後又放了幾個大大的紅棗,因為糯米放的太多,怎麼也裹不上,我左邊一搗鼓,右邊一搗鼓,粽子竟然成了一個大肚子胖娃娃,一不小心肚皮破了,糯米嘩啦啦地掉了出來,第一隻粽子以失敗告終,接着我又重新拿了兩片粽葉,學着奶奶的動作,一步一步,在經歷了一次次失敗後,終於包成了一個四不像的粽子。

包完了粽子,奶奶給了我一隻香囊,在我額頭上塗上了雄黃,奶奶悄悄地説,這是為了驅災辟邪。吃着這香噴噴的粽子,感受到真是一次難忘的端午節啊!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6

中國有很多傳統的節日,如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偉天的愛國詩人屈原。幾千年前,屈原因為反對妥協,受到了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他禁不住內凡的憤怒,最後自投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當地老百姓都非常尊敬和愛戴他,為了他的屍體不被魚吃掉,就用棕葉包了米扔進了江裏餵魚。以後的端午都用這種方法來紀念他。

每年的端午節都是媽媽的生日,那一天,我們全家會買大蛋糕,給媽媽慶祝。我們家的老太太和外婆會包各種各樣口味的粽子,而且形狀多多,有三角的,四角的,枕頭形狀的。遠遠的就能聞到濃濃的粽子香,真是誘人極了!

還有幾天,又到端午節了,我們在紀念屈原的同時,也要向他學習,一定要做一個能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人!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7

“吃粽子,划龍舟,戴香包,貼五毒,喝雄黃酒,放香煙子,吃十二紅……”這就是一些端午節的習俗,我這裏只簡介了八種。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端午節日裏有那些習俗。

説到端午節,就要説到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由於當時朝政很黑暗,所以屈原很傷心,他於五月初五自投了汩羅江,當地的村民馬上就去救他,卻始終見不到他的屍體。人們害怕魚蝦吃去他的屍體,就投了些粽子讓魚蝦吃。又由於要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粽子和龍舟就由此成為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之一。

至於貼五毒,是因為要避五毒,五毒是指蠍子、蛇、蜈蚣、蜘蛛、蟾蜍,當它們出沒時,民間要用各種各樣的方法預防五毒。一般在家中貼五毒圖,用五根針刺在五毒上面,認為五毒不會在橫行了。

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掛些艾草在家門上以驅邪氣。

端午節的習俗還真不少呢!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8

今天放學一到家,就聞到一股清香,我尋思着,什麼味道呀?這麼香。

只見奶奶從廚房出來了,説:“真是小孩子不管大人事,再過幾天就到端午節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你不記得了嗎?吃粽子的那天”。我好像想起來了。

我跟奶奶説:“我做完作業,一起包粽子吧!”奶奶説:“好的,我來準備,你寫作業。”

一個小時的功夫,我的作業做好了,就等媽媽回來檢查了,奶奶也準備好新鮮的糯米,餡料和一盆剛買回來的粽葉。我跟奶奶邊包邊聊,在包的過程中我知道了很多有關端午的知識:比如每家門頭要懸掛艾葉和長蒲,目的是為了避邪。小寶寶們都會穿上長輩新做的老虎服,另外有的地方還會準備隆重的賽龍舟,熱鬧非凡。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就是這個端午節的由來,説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人們都説屈原是投江自殺的,人們為了紀念他,都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包粽子來到江邊,把包好的粽子扔到江裏給屈原吃,端午節就這樣在民間盛傳開了。

説着説着,一籃子的粽子包好了,有很多種口味,有香腸的,有紅豆的,有葡萄乾的,不能再説了,再説你的可水就下來了!

有時間的話,在端午節還沒來之前,先到我家來嚐嚐粽子吧!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9

端午節來了。菜市場上擠滿了人,當然,我和奶奶也是其中的兩員。過了一會,我和奶奶買好了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便從擁擠的人羣中跑了出來,又過了大概十分鐘才回到家中。

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奶奶熟練地把將兩葉粽葉折成漏斗狀,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鹹蛋黃、板粟諸種餡料後,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後以粽繩紮緊。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包好了。望着奶奶手上的粽子,一句話脱口而出,“奶奶,端午節有多少習俗呢?”奶奶笑眯眯地説“習俗呀,可多着哩”。“那我説下去了。”端午節有賽龍舟·吃棕子·擦艾葉·喝熊黃酒·這些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當時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身死。此後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哇”,原來端午節有那麼多地習俗呀!我以前都不知道呢!“我驚訝地説”。

太感人了,奶奶説地我眼淚差點流了出來。奶奶説:“這就是一個人做人的好品質”。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0

“節分端午自言誰,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是一首紀念端午,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詩作。屈原是一位愛國憂民的楚國大夫,是一位勵志革新的政治家,他一腔熱血,勵志通過革新強大楚國,統一中國。可當政者聽信讒言,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他在《離騷》中寫到 "長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艱.",人民的流離失所,撕扯着他的心肺。 屈原空懷一腔報國之志,流放中眼見國破民苦而無力迴天,痛不欲生,同年五月初五抱巨石縱身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傷異常,前往汨羅江尋找屈原遺體,只找到了屈原的衣帽,百姓們在故鄉修建了屈原的衣冠冢。為了紀念屈原,每年這一天當地百姓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同時做成各種粽子爭相投往江中,以便讓魚龍蝦蟹飽食了而不再吃屈原的屍身,從而演化成競龍舟、吃粽子的習俗。如今,吃粽子習俗已逐漸盛傳於祖國各地,以此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由來飽含着深沉的愛國情懷,也是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留給我們更多的歷史反思。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1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每當讀到這首詩,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端午”。

端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説道端午,這裏還有一個故事呢!傳説以前有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主張聯齊抗秦,卻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自投於泊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悲痛萬分,用粽葉,糯米包成的粽子投入河裏餵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的屍體。此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端午,以此來紀念屈原。

端午有着吃粽子的習俗。端午的早晨,奶奶將事先準備好的材料拿出來。奶奶先拿出幾片粽葉,捲起來,弄得像個漏斗似的。然後,奶奶將糯米倒進“漏斗”裏放上幾顆蜜棗和一點兒枸杞子,再鋪上一層糯米,弄剩餘的粽葉裹好,拿一根細線綁好,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奶奶又陸續包了好多粽子。看着這些香噴噴的粽子,我不禁垂涎欲滴,早已經“口水直流三千尺”了。端午還划龍舟的比賽。一隻只龍舟漂泊在水上,就像一隻只天鵝在水上嬉戲。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精彩的龍舟比賽,我感到愜意極了!

端午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説,更是對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敬佩!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2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麼?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説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有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餵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説,我們這裏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與菖蒲劍。我還與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與菖蒲劍,聽説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後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裏,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紮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 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的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3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今天媽媽教我編了一個花網袋,是用彩色毛線編織的,特別好看。媽媽説:“這是一個傳統習俗,每到端午節,小朋友身上都要掛這個花網袋用來避邪。”開始學的時候我覺得特別難,老是把毛線絞在一起,媽媽就一步一步耐心地教我,過了一會兒我學會了,還覺得很容易呢。花網袋終於編好了,我放了一個雞蛋在裏面,然後把我和媽媽一起編織的花網袋掛在脖子上,感覺很漂亮。

後來,媽媽還給我講了一些別的習俗,比如:每到端午節,家家門前要插菖蒲和艾葉,堂中要掛鐘馗像,以鎮妖除害。早上要吃粽子,房間裏噴雄黃酒,用艾葉薰壁角,祭神,還有賽龍舟,媽媽還給我講了《白蛇傳》的故事。媽媽説她老家宜興還有一個端午習俗是吃美味的烏米飯,烏米飯是用一種叫烏飯草的葉子搗成汁,然後再用米浸成黑色做成米飯,吃起來特別香,可惜我還沒有吃過,據説這個習俗還和《目連救母》這個故事有關呢!

原來,簡單的一個端午節還有這麼多的知識在裏面啊!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4

今天是端午節,我吃過早飯就要出去玩。我拿出羽毛球與球拍,準備與爸爸去打一場羽毛球。我們來到了大院的健身場上,爸爸站在左邊,我站在右邊,一場羽毛球賽就開始了。

先是由爸爸發球,爸爸發的球特別高,這不是有意的在刁難我嗎?我一蹦便把球回了過去,而爸爸出乎意料,所以他沒能把球接着。本想打我弱點的爸爸反讓我領先了一分,接着我發球,我就發到爸爸的反手位,結果爸爸又輸給了我。這樣你來我往的,比分緊緊咬着,我與爸爸不分勝負。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中午的時間,我們只好鳴鑼收兵。

我們剛一到家,飯桌上已經擺上了一盤粽子。我剝開竹葉,輕輕的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呀!”我讚歎道。裏面白色的糯米特別誘人,再加上裏面的豆沙真是好吃極了!我聽爸爸説,端午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媽媽對我説:“屈原真是太偉大了!他的愛國精神鼓舞着世世代代的人們,吃粽子、划龍舟的習俗也延續到了今天。”我點了點頭。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啊!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5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國慶節……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有首端午兒歌是這麼唱的: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清晨,我一起牀就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於是,我走進廚房,看到媽媽已經開始包粽子了,我趕緊跑去幫忙。我先拿起兩條粽葉,把它們疊在一起;接着,我把疊在一起的粽葉捲成一個窩,再放一些糯米,然後放上我喜歡的餡料,放一些糯米緊緊地蓋住餡料。最後再用細細的繩子捆起來。好了,經過我和媽媽的一番努力,終於把粽子都包好了。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煮。媽媽先用大火煮了一小時,再用忙活煮了半小時,粽子終於煮好了,那些粽子真讓人眼花繚亂啊!有三角形的、圓形的、正方形的的粽子……餡料也各不一樣,有蛋黃餡、豆沙餡、紅豆餡、肉餡的……我拿起蛋黃餡的圓形粽子,解開繩子,咬了一小口。哇!好好吃哦!我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下午,媽媽帶我去看賽龍舟。每一隊的龍舟都是不一樣的,有紅、黃、藍、綠四個顏色的龍舟隊。龍頭那裏是鼓手,中間是隊員。比賽開始了,每隊都喊起了雄壯而有氣勢的口號聲。隨着鼓手的打鼓節奏越來越快,眼看黃隊就要贏了,可是藍隊聽着拉拉隊的鼓勵,可能不想讓他們失望,用剩下的最後力氣分李超越了黃隊,贏得了冠軍。我看着他們的臉上洋溢着勝利的笑容!

啊!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今天真是愉快而難忘的一天!

Tags:端午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