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熱門】清明節的習俗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1.85W

清明節的習俗1

傳統習俗一:掃墓祭祖

【熱門】清明節的習俗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傳統習俗二: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傳統習俗三: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傳統習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傳統習俗五: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傳統習俗六: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清明節的習俗2

清明節,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這天過後,春天就進入了最後一個階段——暮春時節,這時春花盛放,人們紛紛踏青觀賞。

中國各地清明節的習俗會有不同,但祭祀拜祖的這一風俗卻大致一樣。大家在這一天,做好當地風味美食和酒,來到親人墳前,清理墳墓雜草,扣頭禮謝,以此來緬懷和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清明時間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自古以來這一天,人們的心情都是比較沉重的。

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以外,各地也流傳下來很多不同的風俗習慣。比如有的地方,這一天都要邀約出去踏青放風箏,人們,將自己認為的災難寫在紙鳶上,等風箏飛得很高了,剪斷繩子,這樣,飛走的紙鳶,就會將自己的穢氣帶走,以此來消災。

這一天,有的地方必須要插柳或者戴柳,當地流行這樣一句話:“清明不插柳,來生做黃狗”。所以沒有條件種柳插枝的人,也要用柳枝編一個柳帽戴着。插柳有三種寓意:一表惜別之情,柳枝隨風飄逸,襯托出親人的依依不捨之情;二表挽留,“柳”寓意“留”,有挽留之意;三表祝福,“無心插柳柳成蔭”,柳生命力旺盛,遇水土即活,人們以此祝願先人,可以隨遇而安。

清明節這一天,很多北方地區,孩子們都要在大樹上掉一根繩子,還有盪鞦韆的習俗。盪鞦韆可以讓人增大膽量,開闊視野,舒展心情。“無風一上鞦韆架,小姝身材比燕輕。”如今這種習俗,已經成為了一種娛樂活動。

清明節這一天,天氣回暖,萬物復甦,這時候的艾草,新展內芽,也成為一種佳餚,南方人們會在這時,將艾葉汁與糯米粉一起做成青團食用;北方則會與麪粉活成餃子皮,包成艾餃。艾草,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味道也比較清新,這個時候吃對我們的五臟六腑也是不錯的温補。

清明節,在中國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相信,各地演變的風俗習慣還有很多,你家鄉的清明節有什麼的風俗習慣呢?

清明節的習俗3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就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裏過。在家裏,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就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裏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就是,星期六爸爸在優秀版權所有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裏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裏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就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優秀版權所有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就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就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尋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就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清明節的習俗4

清明節前三天為“上巳”原是“祓出不祥”的洗濯儀式之日,大陸清明日則是掃墓日。但台灣所有漳州裔民繼承祖先傳統,皆是上巳是掃墓日,此俗與鄭成功“反清復明”有關。當年鄭成功認為“清明”二字是“清在上,明在下”下令廢除“清明節”,新定三月九年級為掃墓日,至今台灣有人仍稱此日為“新清明”。總之,台灣同胞掃墓的時間不盡一致,但都集中在清明節前後。緬懷先祖,寄託哀思,是這個節日的主要內容,至於獨特的清明習俗主要有:

做清明稞:用清明的青菜或艾葉和鹼或石灰粉,一起煮熟,漂去苦澀味後,搗爛;配上糯米、早米磨成的米漿,製成綠色的稞皮(習稱“紅龜”)內餡以花生、綠豆、大麥麩、芝麻仁、糯米甜飯等為料,然後用稞皮包之,做好後呈圓形如拳頭大小,放入稞模一按,便成為有各種氏族堂號花紋的清明稞。印模的氏族堂號是祖上傳下來的,如沈、姚、施、尤等姓刻有“吳興發祥”字紋;許、白、鄧、韓、翟等姓刻有“南陽郡”;王姓刻有“三槐堂”;梁姓刻有“梅鏡堂”柯姓刻有“靖山堂”……現在通行的清明稞模花紋多是梅花、菊花、壽龜、如意、鯉魚等。稞模除圓形外,也有半球型、橢圓型等。這些清明稞在掃墓完畢後,按習慣分送墓地附近村落的牧童,期望他們放牧時不要破壞墓地,也有的送給親朋好友。

吃薄餅: 台灣掃墓祭祖的物品,多用麪粉和餡料做成薄餅(類似春捲)。據傳説:古時有個叫蔡莫一的文人是個跛足、眇目、歪口、只有一隻攣縮手的殘疾人。他天資聰穎,滿腹經論,19歲時中狀元,皇帝破例重用他。他官很大,要理許多文書案件,常廢寢忘食。其妻想出一條妙計,將他那攣縮之手,用繩子懸在嘴邊,給予卷的薄餅,便他就餐方便。後來蔡官人在清明日去世,他的後代就用薄餅作為節俗來紀念他。後來閩、台地區仿效之。

踏青:清明之日,時值春回大地,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因此,台灣入借掃墓之機進行郊遊稱之“踏草青”。

吃蛋鬥雞: 相傳,這種習俗是從廣東傳進台灣的,叫“清明蛋”,即將蛋煮熟後,用茜萆取汁作料,在蛋殼描繪花紋,數日後會呈紅色,剝殼後,蛋白有藍色花紋;另一種是“雕蛋”,即用筆在蛋殼上繪花紋,然後將蛋白蛋黃巧取出,成為永久性欣賞藝術品。台灣清明節還崇尚鬥當地民間飼養的一種黑色體大的“軍雞”屆時眾人圍在一起大聲喝彩助威。

清明節的習俗5

每年清明節前後,隨着人們掃墓、出行高峯的到來,鮮花、水果、餐飲、祭祀用品等行業都能借機“火”上一把。今年是國家調整休假制度之後迎來的第一個小長假,這個與雙休日相連的三天假期,讓更多的人得以踏上回鄉祭祖、外出踏青的旅程,也激發了許多傳統節日習俗的再度復活。

3月30日,兩名孔子後裔在清明祭祖儀式前整理服裝。當日,130多名來自全球各地孔子後裔來到山東曲阜孔林,身着漢服,手執笏板,以古禮向孔子表達尊崇之意。新華社記者 範長國 攝

銀川市各大陵園內,很多人把祈福卡掛在墓地旁的樹木上,寄託對親人的思念。新華社記者 馬俊 攝

祭祀、旅遊首度平分秋色

在很多人心目中,清明節就是祭祖和掃墓。民俗專家則認為,這種説法只對了一半。清明節的文化內涵不僅是緬懷故人和先烈,更有着熱愛生命、親近自然的含義。追思逝者的同時不忘生者。今年的清明小長假讓人們有了更多的休閒時間,也促使清明“生死經濟”中“生”者部分得以凸顯出來。

據南京迪普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近日對南京市民關於如何度過第一個清明小長假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位列前三位的過節方式是休息、短途遊和掃墓。老南京的掃墓習慣是“趕前不趕後”,尤其是不能過了清明再去掃墓,因此僅有近兩成市民會選擇假日期間祭祀先祖。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民俗專家陶思炎説,把清明僅看成是掃墓的節日,是現代人對傳統節日內涵的極大誤讀。清明本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根據宋代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所説:“清明者,謂物生清淨明潔”。每年的4月5日前後,正值陰曆陽春三月,風和日麗,草長鶯飛、萬物復甦,一改冬季寒冷枯黃的景象,天地一片清淨明潔。後人將祭祖、寒食節併入其中,才使得清明節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一個重要的節日。

記者瞭解到,各大旅行社近期紛紛推出了一天至三天的清明短線遊。中青旅國內部相關負責人姜鵬表示,各省省內及周邊城市的短線遊將成為今年清明出遊的熱點,主推踏青遊、民俗遊。

陶思炎説,其實古人也和我們一樣,除了禁火、掃墓外,還有插柳枝、盪鞦韆、放風箏、鬥雞等户外活動。相傳是因為清明節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人們組織了一些體育活動以強身健體。

秦淮放燈習俗中斷了七八十年

南京夫子廟的秦淮燈綵聞名天下,今年清明期間將舉行一系列的“傳承民俗文化、情繫十里秦淮”活動。其中的重頭戲之一,就是4月4日至6日的每晚18:30—22:00,秦淮河沿岸舉行的“放燈”儀式。人們可以花上10元購買或自己動手製作一盞荷花燈,寫上些文字放入河中,追憶先祖的同時,也為生者祈福。

民俗專家告訴記者,古時就有“清明賜火”的習俗,如今已是鮮為人知。相傳因寒食禁火,人們將從冬季保留下來的火種熄滅。到了清明節,又要重新鑽木取火。唐代詩人韋莊有詩云:“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火出萬家煙。”唐代“清明賜火”的習俗曾盛極一時,皇帝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清明賜火”典禮,把新的火種賜給羣臣,以表示對臣民的寵愛。

據介紹,這一活動還借鑑了民俗“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其中有普渡眾生的含義。

人稱“金陵燈綵陸”的花燈老藝人陸有昌告訴記者,秦淮河放河燈的習俗已經中斷了七八十年,現在的扎燈人都沒有做過,這次大家也是經過反覆琢磨和試驗,才製作出了簡單、安全的荷花燈。而將荷花燈放置河中,隨水漂流,借河、荷、和三字同音,寓祈福納善保平安及幸福、和諧吉祥之意。

此外,陸有昌還大膽設想,將清明節的標誌——“柳枝”,與花燈結合起來。據説“柳枝”對於清明節而言,就如同桂花之於中秋、菊花之於重陽。

陶思炎認為,之所以有這樣的説法,一是因為傳説介子推是抱着柳樹死去的,二來楊柳正是清明前後發芽、抽枝,是早春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有很強的生命力,古人藉此表達了生者希望死者復生的美好願望。

民間文化“傳承”之外更要“創新”

清明、端午、中秋、春節、元宵這些傳統節日,在古代都有很多民俗活動,清明祭掃,端午賽龍舟,中秋賞月,春節團圓,元宵鬧花燈等等。時至今日,許多傳統習俗逐漸消失在人們的節日文化生活中,而每年的清明節似乎僅剩下一個“燒”字。

秦淮區旅遊局局長姜勇美認為,清明小長假的到來,為恢復發展民俗文化提供了契機。重現“清明賜火”等傳統習俗不僅大大豐富了清明節的旅遊文化活動,更催生了新的度假消費方式。

據瞭解,很多旅行社都希望借“清明”之機將4月旅遊淡季做“旺”,除了開闢短線遊市場之外,還增添了不少新“玩”法。例如一些踏青賞花路線中加入了農事桑蠶、祭祀紀念等傳統文化的元素。各地的掃墓和祭奠活動也融入了不少傳統節日習俗。

陶思炎認為,應借節日效應恢復更多的民俗活動和傳統食品。比如放風箏,意味着去掉以前的穢氣;盪鞦韆,又稱為“半仙之戲”,有千秋萬代、長壽健康的意思;此外還有打馬球、鬥雞、取火比賽等。吃的方面除了青團和糖藕之外,過去還有吃燕子型棗泥糕的習俗,象徵着呼喚春天的到來。這些傳統習俗和“儀式”能夠讓人們在追憶祖先的同時淨化心靈,心懷感恩與敬畏之情,進而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根植於每個人的心裏。

但他也強調,民間文化活動“傳承”之外更需要“創新”。現在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普遍缺乏對傳統節日的認同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傳統節日過於“概念化”,沒有適合的活動載體。商家的大聲吆喝雖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畢竟侷限於“消費”層面。只有不斷開掘傳統文化的新內涵,尋找新載體,讓更多人瞭解節日的文化淵源,才能把傳統節日的文化精髓傳承下去。

清明節: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4月4日是清明節。學者説,清明節有着豐富的人文內涵和獨特的文化禮俗,是全球華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在二十四節氣中非同一般,它既是農事節令又是重大節日,還是惟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和確定為法定節假日的節氣。

中國民俗學會名譽理事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教授指出,清明節淵源久遠,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清明原本是曆法二十四節氣中一個普通的歲時節令,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就是説,這個節氣萬物復甦,已是合適的耕種時令,從此進入農事大忙階段。烏丙安説,清明節起初並沒有祭祀先人的習俗,但後來它逐漸與前一兩天的寒食節交匯融合。寒食節本是古代的禁火忌日,後來與晉文公悼念恩人介之推的傳説相附會,寒食節掃墓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行為。兩個民俗節日交融後,禁煙冷食的習俗日趨淡化,祭祀先人的習俗愈發凸顯,清明節於是發展為朝野上下共同重視的重要傳統節日。

海外僑胞、全球華人都非常重視這個民俗節日。每到清明節,很多港澳台民眾和旅居各地的華僑、華人,都要回大陸祭奠先人、認祖歸宗。清明節已經成為傳遞親情、傳承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血濃於水、慎終追遠的特殊日子。

二十四節氣中清明的詩歌最多最好

作為重要的農事節日和傳統的民俗節日,在二十四節氣中吟詠清明的詩歌數量最多、質量最好。

清明處於春光明媚的季節,是人們追思先人、踏青郊遊的傳統節日,所以容易引發文人墨客的詩歌雅興。從唐玄宗這樣的皇帝,到杜甫、白居易、陸游、李清照這樣的詩詞名家,都喜歡在清明節引吭高歌。《全唐詩》和《全宋詞》的內容中包含“清明”“寒食”字樣的作品有850多首。

清明節是傳統的掃墓祭祖日子,許多詩人為此留下了千古名篇。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明代詩人高啟的一首詩,則反映出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悲痛:“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明時節,北方乍暖還寒,南方春意盎然。

清明又是一個郊遊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間有植樹、放風箏、打鞦韆、蹴鞠(踢球)、鬥雞等多種有趣的民俗活動。宋代吳惟信的詩“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表現了萬人郊遊、盡興方歸的宏大場景。

清明節的習俗6

我們在家裏準備了酒、點心,然後又去鮮花店買了菊花和百合,我們本來想買10支菊花,可鮮花店的阿姨告訴我們説:“給去世的人買菊花要買單數,不能買雙數”。所以我們就買了9支菊花,這下我又學到了一個小知識。我們買完花以後,爸爸就開車帶着我們出發了。我們在車上一路上看見了很多拿着鮮花的人,這些人大概也是去掃墓的,他們的神情都很嚴肅,可能也都在思念自己的親人。

我們挺順利的來到了福田公墓。福田公墓的環境特別好,綠樹成蔭,松柏環繞,鮮花盛開。我想,讓去世的人在這裏安息吧!

一進門,發現掃墓的人非常多,人們都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了墓地,祭奠他們的親人!我和爸爸、媽媽來看我的爺爺、奶奶。

很快我們來到了爺爺、奶奶的墓碑前,爸爸先用乾乾淨淨的毛巾認認真真地擦起了墓碑,擦乾淨墓碑後,我和爸爸一起把鮮花、酒和點心放在了爺爺、奶奶的墓碑前,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給爺爺、奶奶三鞠躬,爸爸、媽媽和我都哭了。我們還在爺爺、奶奶的墓碑前灑了菊花瓣,讓鮮花陪伴我親愛的爺爺、奶奶。掃完墓,我哭着離開了福田公墓。

今天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清明節讓我明白了: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奶奶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每年的清明節在4月4日到5日之間。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24節氣之一。表示春天來臨的節氣。關於清明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和常識哩!盪鞦韆。

盪鞦韆是古代的一種習俗。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還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人們還在流傳着這個習俗。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樹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活動之一。

每逢清明節時,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掃墓。清明掃墓,其習俗來由來已久。掃墓是為了祭奠逝去的親人和故人,也是對親人和故人的思念。雖然他們都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是,他們生前的經歷在我們腦海中仍然清晰可見。這份思念是永恆而深刻的。插柳。據説,清明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至今,被人們流傳了下來。射柳。射柳是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也是清明節的一種習俗。據明朝人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鴿子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採茶。採茶是南方人的一種清明節習俗。清明時節,南方天氣轉暖,正是採茶的好季節。我國西湖的龍井至今聞名天下。

古人有許多讚美清明節的詩句,比如張繼的那首《清明》: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看了上面的清明節習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動後,大家一定對中國的文化有所瞭解,但,有關清明節的習俗和傳説還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去了解掌握。

清明節的習俗7

清明時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而言,它是在每一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恰好是春意盎然、蔓草吐綠的日子,也恰好是踏青春遊(古時候叫踏春)的好日子。傳統式的清明節起源於周朝,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由於清明時節跟寒食節的時間貼近,民俗逐漸將二者的風俗習慣融合,到了隋朝年裏,清明時節和寒食節便逐漸融合為同一個傳統節日,變成祭掃的祭祀的日子,即如今的清明節。

清明時節還有一個傳説故事∶戰國時期,晉公子逃跑到海外,在半途餓暈了,介子推從自身的大腿內側上割掉了一塊肉,煮了一碗骨頭湯讓公子喝過,進而十分打動。19後他總算當上君主,冊封忘記了介子推,很多人勸他去討賞,殊不知他去綿山歸隱了。晉文公聽聞後,親自去請介子推,可介子推便是不出來,之後有些人提議火烤綿山。大火燒遍大山,可不見介子推,火滅掉後大家才發覺介子推和老大媽殺死於老柳樹下。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把這一天列入清明寒食。第二天晉文公爬山祭拜,發覺老垂柳死而復活,封老垂柳為“清明節柳”,並把此天列入清明時節。清明節的習俗有掃墓祭祖、踏春、插柳、風箏、鞦韆、射柳、蹴鞠、鬥雞、植樹造林、蠶花會等。迄今,清明時節已發展趨勢為在我國漢族人四大傳統式節日之一。

每到清明節,每家每户都需要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材,那就是祭掃時用於祭拜先祖的。在我印像中,清明時節的來臨就代表着能品償那青綠色香飄的清明果了。在一些地區,於清明節頭一夜,把雞鴨鵝卵煎熟,染上黃藍雜點,在卵殼上進行雕鏤成畫,作為冷飲禮物贈予。聽説吃畫卵,在隋朝時風靡全國各地。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地區一些地區用酵糟醒面,夾棗蒸食。她們還習慣性將棗餅做成飛雁形,用柳枝串出掛在門邊,可以冷飲,以留念介子推胸懷坦蕩的高尚品質。

清明節的習俗8

海南清明節風俗介紹:

海南人清明祭祖時,還有吟誦祖訓族規的民俗傳統。海南省非物質文化研究會會長符策超説,海南漢族人均為大陸移民,唐以前漢族人遷居海南約有2萬人,宋代遷入約10萬人,清代激增至200多萬人。入瓊的姓氏約100多個,入瓊始祖約300多人。為了紀念入瓊始祖,後人紛紛在各地建有‘祖廟’,多在清明之際便舉行祭祀活動。這些祭祀活動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頌入瓊始祖功德。

“民間祭祀過程中,還要念誦祖訓族規格言,而這些祭文、祖訓、族規均是一篇篇絕妙的歌謠。”符策超對記者唸誦小部分符氏族訓三字經,“愛祖國,孝父母,友兄弟,和夫婦,篤親族,講團結,睦鄉鄰,慎交友……”今天聽來,這些祖訓歌謠仍具有教育意義。

海南人掃墓時,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也有同姓居民抓豬拉羊到始祖墳上祭祀,祈求後代子孫繁榮。,清明祭祖分兩種,先為祭“己祖”,以一户或幾户為單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擺放好“三牲”、乾飯等祭品,人人跪拜。後為祭“眾祖”,以幾十户或幾百户為單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參加。將備好的祭品帶到先人墳墓祭拜,清除雜草,添上新土。

清明節歷史發展: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説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現在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

從20xx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xx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要去掃墓,表示對已故人的尊敬與懷念。

清明節節日起源: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 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説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民間傳説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是郊遊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掃墳祭祖的日子,民間又稱為“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總稱“三冥節”,有城隍出巡的儀式。

寒食、清明本來是兩個節日,但山東民間大都把兩個節日合而為一。一般叫清明,少數地區叫寒食節,但過節卻是在清明這天。墾利地方自清明節前三日算起,稱“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為清明,人們於這四天內掃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又稱清明節為“鬼門關節”。

清明節的習俗9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説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裏説:“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插柳、折柳之俗與我國人民種柳、愛柳之風有關。柳為優良的樹種,大凡有旱柳、河柳、龍爪柳、垂柳數種。晉代陶侃鎮守武昌時,在當地遍植柳樹,名為“官柳”。漢代太尉周亞夫在軍營種植很多柳樹,使軍營從此得名“柳營”。隋煬帝曾號召全民種柳護堤,並賜以重賞,白居易曾有《隋堤柳》記之曰:“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傍流水,西自黃河東接淮,綠影一千五百里。”唐代的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時,把長安的一株柳樹帶到拉薩,並親手種植在大昭寺前,這棵樹迄今還鬱鬱葱葱。

清明節的習俗10

一、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説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表徵物候的節氣,它在春分後半個月,此時春色已濃,陽光明媚,楊柳垂絲,綠草如茵。由於氣温漸漸升高,正好是農耕農忙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的農諺。

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污濁,迎來春天的氣息。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説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新中國成立後,人們都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二、清明節習俗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掃墓在秦朝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朝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

插柳:

楊柳樹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説:“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陰。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條可以卻鬼,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就是這個意思。

三、清明節的意義

4月5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古人描繪清明的景象是:“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此情此境,大批民眾趁着清明節掃墓,或扶老攜幼手捧鮮花到各處公墓奠祭先人。

在新時代意義中的清明節,除了掃墓祭拜祖先,表達子孫對先人的追思外,更重要的是要遵循祖先的教誨及發揚傳統文化的美德。清明掃墓祭祖,端午悼念愛國先人,中秋閤家團圓,重陽登高,每過一次傳統節日,都是活生生的愛國愛家、弘揚民族文化的教育,都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一次加強。

以上就是關於“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説清明節習俗”的全部內容,希望給你帶來幫助。

清明節的習俗11

(一)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

(二)踏青

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其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三)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説法,説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説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麼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

(四)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繫着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着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五)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

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六)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江蘇清明節風俗

清明時節,江蘇各地普遍有掃墓、踏青、插柳、放風箏、吃青團的習俗,但除此之外,江蘇十三市也各有自己的清明傳統,存在着不同的側重與差異。

南京

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説。炒螺螄,是一道南京風味的河鮮菜品。炒螺螄一炒一大盤,有用手和牙籤唆着吃的,也有直接用螺螄肉炒菜吃的,比如韭菜炒螺螄,都是清明時節最時髦的菜。

在南京清明時節,還有一道鮮美的美食就是“河蚌豆腐湯”。南京人把河蚌叫“歪歪”,爆火將姜、葱、鹹肉或火腿肉、豆腐、歪歪下鍋,熬成濃湯,味道異常鮮美。

無錫

無錫每到清明節,幾樣吃的是“老無錫”會惦記的,比如大蒜炒馬蘭,老一輩説吃了會眼目清亮。

徐州

徐州俗諺:“二月清明榆不老,三月清明老了榆”,徐州習俗,清明時愛吃“蒸榆錢”。除榆錢子外,清明時亦可多采些野菜如地棗苗、老鴰嘴、薺菜等蒸食。同樣是這些野菜,可以剁碎了與面和成青色菜糰子,蒸、煮均宜,也可以蒸過後再燒成菜吃。

常州

清明節當天,常州人早飯會吃沒有餡的糯米大團子。清明那天,拿出大團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鍋用油煎,根據自己的口味放糖或鹽。也有人家會放點柳葉在裏面,意為添“青”。

蘇州

不僅吃青團,蘇州人還要吃焐熟藕、螺螄、燕來筍等特色食物。此外,吳地百姓還喜歡在清明這一天進行盪鞦韆、拔河、蹴鞠等活動。也是因為天氣漸暖,到了可以甩掉裹着的冬衣,放肆活動筋骨的時候了。

柳枝,古人認為有驅鬼辟邪的作用,不過蘇州人更覺得,清明戴柳,是為了留住青春,擁有更多像春天一樣朝氣蓬勃的日子。風箏,蘇州人叫鷂子,故而,清明放鷂子其實是清明斷鷂。吳語“鷂”諧“妖”,斷鷂也有祛妖祛病的意思。

南通

南通習俗是用青蒿葉製作“青團”。從驚蟄到清明時節,採其嫩葉莖,搗爛和米粉製成青蒿團,既可防病治病也是一道美味時令食品。

窨糕也是是南通傳統節令美食,是指每年從驚蟄至立夏供應近兩個月,過了立夏市場上就沒得供應了。吃的時候當地人習慣把窨糕豎起來吃,這樣就不怕流動豆沙餡漏出來。

南通人到了春天還有吃楊柳攤餅的習俗。多是約定俗成為清明節前後,但是一般驚蟄之後,柳樹抽出嫩芽就可以做這道獨具風味的美食了。這道熱食,口味帶澀,卻有着清香,不是本地人多是吃不慣的。

清明節的注意事項

不適合去掃墓的人

(一)三歲以下的小孩不合適。有一種説法是7歲以下的孩子不合適,但其實從命理角度上去看,3歲的更不合適,因為不管從中國的宗教還是國外前世今生理論,都提及3歲以下的孩子最容易看到另一個世界。從科學角度上來講,3歲以內的孩子容易因為掃墓現場的各種條件限制不好攜帶,外出到一個相對污染比較厲害的地方也容易讓孩子生病,也就是不建議帶去了,哺乳期的媽媽就更別帶自己嬰幼兒去了。

(二)孕婦不合適。且不説舟車勞頓,山路崎嶇、祭祀場所各種煙灰影響,在很多地方掃墓有放爆竹的習慣,這些都會影響到孕婦自身健康或孩子的健康。從民俗角度去看,尚未出世的孩子是不合適去見這些死去的人的,因為很容易引起孩子夭折。若孕婦必須去,那就得用紅布將肚子包上一包。但還是強烈建議不要去。

(三)剛動手術的人不合適。體弱是主要因素。民間傳説,剛動手術的人要是去了墳場,那是很容易被拉走的。手術傷元氣,元氣弱的時候,邪氣也就特別容易入侵,為了自身健康和家庭和美着想,剛動手術的人還是不要去掃墓的好。 .

(四)印堂發暗或眼窩發青發黑的人不合適。印堂發暗和眼窩發青發黑的人處於一個很晦氣的時期,掃墓是祭拜祖先,大部分墳墓規則不會是一個很獨立的地方,而是要經過不少其他家的墳墓。晦氣臨門更不合適去穿越陰氣扎堆的地方。

(五)重病患者不合適。這個掃墓可不是一個鍛鍊的行為,大部分墳墓都離住的地方比較遠,大部分墳墓還都要走一段路。重病患者需要的是調養生息,不能過度操勞,免疫力低下,身體陰虛,心神漂浮,易遭各種邪氣。

清明節的習俗12

一、孕婦避免掃墓

孕婦最好避免清明的掃墓活動,這不僅僅是陰氣重的影響。從別的方面來説,清明時節是非常擁擠的,為了胎兒的安全,並不建議孕婦去參加,再者掃墓的氣象和周邊的環境均不利孕婦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類活動。

二、不可在墓地照相

大家掃墓的目都是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樂。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掃墓的時候,最好心懷敬意,專心謹慎,千萬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隨意的照相,否則引來了不好氣場,就有陰陽失衡的可能,會損害個人的運勢。

三、忌穿大紅大紫

清明節是不能穿的大紅大紫去上墳的,相信大家也不會穿這樣的衣服去參加此類活動的。不過總有人會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是內衣上不經意使用了紅色。當然本命年是例外,內衣可穿紅色。

四、外人不要參與他人的掃墓

清明的時候作為外人的身份去參與掃墓是比較忌諱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煩。畢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氣運也不同,可能會造成氣場的紊亂,導致不協調而走黴運。

五、身體不佳,時運不濟者避免掃墓

一個身體正處於生病狀態,或是虛弱狀態的,或者最近運氣不佳,諸事不順的人最好不要去參加掃墓活動,因為此類人正處於總體運勢低迷的狀態,極易招致晦氣,説的難聽點就是邪靈上身,因為陰晦之物最喜氣運低迷的人,這種人缺乏人氣,容易侵犯。

六、墳頭長草必需修整

墳墓上長植物的,必需要清除,萬萬不可使其長出氣候。這一點最重要不過,要知道,所謂掃墓,就是讓你清掃不利於墓地的東西,墳頭的草木會對家族的成員造成傷害,包括了氣運和健康,都是大大不利的。

七、發不遮額忌買鞋

事實上,清明節也算是鬼節,當然在髮型上是需要注意的,尤其頭髮不能遮住額頭,額頭是人身體的神燈所在,是不可蓋住的。同時鞋子也不要在當天購買,因為鞋同邪,有點常識的朋友大多不會在這天購買鞋子的,以免不吉利。

八、忌嬉罵,非議先人

掃墓完畢後,有人帶着孩子去的,可能剛開始還算肅穆,一結束就開始打打鬧鬧,嘻嘻哈哈了。這是要注意的,要知道墳地畢竟是陰靈沉睡之所,嬉笑怒罵會滋擾陰靈,是大不敬,可能會招致報復,非議先人就更不可取了,假如你路過他人的墓地,對逝者品頭論足即是褻瀆的行為,屆時麻煩上身就怪不得誰了。

清明節簡介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説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傳説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着它歎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説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麪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的習俗13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説。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20xx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在公曆04-06日,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至後10天,有些地方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藴含着精神信仰和節俗禮儀等內涵。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敬天法祖傳統文化習俗自古以來代代相傳,清明掃墓祭祖習俗經歷代沿襲已成為固定的禮俗主題。

雖然清明節日的禁火與寒食習俗在宋代才揉合定型普及成為全國民間習俗,但清明節掃墓祭祖、禮敬祖先習俗早已有之。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踏青、掃墓之外,在歷史發展中還吸收了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清明節掃墓祭祖的節俗傳統自古持續不斷,就是到了當今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墓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等,又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祖先的追念。清明節凝聚着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

清明節的放假時間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xx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清明節4月3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3天。

清明掃墓提前多久好

新墳:指埋葬未超過3年的;笫一次掃墓的時間,選擇在清明節前的10天的某一天吉日;笫二次掃墓的時間,選擇在清明節前當天;笫三次掃墓的時間,選擇在清明節後的10天的某一天吉日。

舊墳:指埋葬超過3年的,舊墳掃墓的時間,選擇在清明節前後10天的任意一天,不必選吉日;當掃墓的日期選定後,具體掃墓時辰應選在當天的五更時分,即太陽未出來之前。這是由於傳統習俗認為,鬼神天未亮,才敢出來吃供品的緣故。

清明節的習俗14

四月,清明,幾分陰冷,像是儲蓄了好久,一瞬間,湧了上來。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沒有一個是閒着的,都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祭奠死去的親人們,比如掃墓、燒紙錢、上墳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好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清明前夕,家家户户忙個不停,準備好掃墓用的祭品。我的家鄉也不例外。家鄉的清明,是淡淡的綠。門前,有點發蔫的墨綠色柳枝散發着輕輕的香氣,枕邊的艾草露出了嫩綠的臉頰,蔚藍的天空裏,遊離於白雲之間的風箏,似乎也是那樣的綠。

於是,在這淡淡的飄動着的亦或是搖曳着的綠裏,和着細細的雨絲,清明,悄然而至,一切都靜了下來。“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着春姑娘的腳步,清明節到了。這天,我和奶奶,爺爺,媽媽帶上紙錢、供樣、香等祭品,坐着爸爸的車向親人的墳墓開去。一路上,我開心的邊唱歌邊搖頭。伴着我的歌聲,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我望了望田野,很是荒涼。但鄉間小路上,三人一夥,五人一羣,來的,回的絡繹不絕。點起火堆,燒起香燭,處處瀰漫着清明的氣息。緊接着,奶奶開始請求祖先保佑大家一年裏順順利利,大家都閉上眼睛,手裏緊緊地握着一捆香,或是蠟燭。那些平時調皮的小孩,也分外安靜,學着大家的樣子。奶奶嘴裏説了一串話後,大家把香整整齊齊地插在墳前,密密麻麻,沒有了立足之地。香灰掉落在泥土上,一堆一堆的。不一會兒,墳前就插滿了香和蠟燭,燃燒着,蠟一點點地順着滑下,供板上,也撒滿了香灰。我們一起燒紙錢、掃墓、給先人墳上填土,我還把自己親手做的紙花一一插在了祖先的墳墓上,沒過一會兒,我們就已經“凱旋歸來”了。

回到家,我懷着好奇心,在互聯網上查詢了一下有關清明節的習俗,讓我大開眼界。知道了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知道了清明節的歷史,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爺爺還告訴我,清明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掃墓、燒紙錢、上墳是我們這些晚輩對先人的尊敬和懷念。山上,縈繞着無盡的思念。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年復一年,寄予了人們對老一輩人的無限哀思和祝福,每逢這個時節,家鄉的人們總是忙裏忙外,不僅表達了對先人的懷念,更給予了對新一年的希望。家鄉的清明節,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我盼望着下一個清明節的到來……

清明節的習俗15

客家人清明節傳統習俗

清明節一大早,客家人邊帶着祭祀用品,鋤頭、鐮刀等工具出發了。按照當地習俗,親人去世後都喜歡依山而葬。到達後,大家便動手清除親人墓地上的雜草,墓地周圍的雜草也要清除乾淨。客家人認為,雜草清除得比較乾淨,不僅是為了更好看,主要是為了表達對已故親人的尊重和思念之情。雜草清除乾淨後,將貢品擺上,便可以進行燒香祭拜了。每個人手持香火三鞠躬,然後將香火插在親人的墓前。如果是比較德高望重的男性長輩,晚輩除了鞠躬之外,還需要行跪拜禮。

客家人過清明節的另外一個重要風俗就是製作艾粄。各家各户將大米和糯米磨成粉面,用碎青艾葉與之混合,做成青色的米粄,或蒸或炸,味道十分清香可口。原本清苦的艾葉,在這時味道也變得十分温婉,只剩下淡淡的清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艾粄,吃的不僅是美味,更是享受一家人團聚的歡樂。不少在外地的客家人走的時候,都要帶一些艾粄。

清明節介紹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説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傳統習俗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Tags:清明節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