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選】清明節日記集錦八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1.62W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日記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清明節日記集錦八篇

清明節日記 篇1

4月4日 晴 星期四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昨天,我和爸爸、媽媽、大姨、表哥……等親人去掃墓,那裏很空曠、空氣很清新、樹林很茂密。我們登山拜了好多祖先,祭祖的用品有香、蠟燭、鞭炮、雞、米飯……然後,我們開車到了一個親戚家吃午飯,有木耳、腐竹等等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

這個清明節我過得很充實。

清明節日記 篇2

4月x日 晴 星期六

清明時節雨紛紛,每年清明節都和父母一起去掃墓!其實也不是必須要去!只不過年年如此,習慣了而已。如果哪一年缺席反而覺得少了點什麼似的!從小在農村長大,所以我家的掃墓方式很是傳統的那種,和城市裏有很大的不同。

掃墓前都要和爸爸一起準備一些燒紙,燒紙是有講究的,必須要用嶄新的百元人民幣在上面印一下,這樣才有誠意!還有一些紙包之類的東西……一年的風雨侵蝕,墓地裏已經是雜草叢生,爸爸早已經準備好了工具,我和爸爸先要除去墳頭還有周圍的雜草,然後在墳頭上添上一些新土……因為這樣祖先的位置才不會隨着年份的增加而消磨,子孫後代以後才能夠找到!

奶奶去世已經快五年了,每次來到奶奶的墓前我都會沉思良久……自小是奶奶把我拉扯大,記憶中天熱了,奶奶用芭蕉扇給我扇風讓我睡覺,生怕電風扇把我吹感冒了,天冷了,奶奶先鑽進被窩,等被子熱乎了才讓我鑽進去!奶奶很勤勞,我從來沒有見到她清閒的時候,平時總是收拾家裏的東西,放學回到家裏感覺到處很乾淨!我們家的農活比較多,爸爸媽媽總是在田地裏幹活,我和兩個姐姐還要上學,奶奶自己一個人把家裏人的飲食起居安排的妥妥當當!我很敬佩我的奶奶,奶奶是一家之主,爸媽有什麼事情都要和奶奶商量!如今奶奶已經不在了,奶奶對我的影響很深,晚上做夢會經常夢見奶奶!真的很想念她,總覺得奶奶沒有享福就這樣匆匆離開了。

把燒紙都燒完了,再在墓前放上一些水果糕點!其實奶奶怎麼能吃到這些呢,但是必須要做!我覺得掃墓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大家不要忘本,感恩是必須要做的,其實做這些是做給活人看的,在這裏想起一個詞語:傳承!

清明節日記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我想起唐大詩人杜牧的這首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

大概到了8點左右,我與媽媽爺爺從家中出發了。在路上,我不斷回想着以前的事,此時似乎我從來沒有見到奶奶那慈祥和藹的模樣,腦海裏也沒有任何跟奶奶有關的事蹟。她長什麼樣貌待我好嗎……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子湧到我的大腦。我問媽媽:“媽媽,我見過奶奶嗎待我好嗎”媽媽無奈的説:“實話説吧,她對你可好啦,你犯錯了,她一向袒護你……”

經過幾十分鐘的汽車顛簸,我們最之後到了奶奶的墳前。我們清理掉墓前的.雜草,疏通邊上的排水溝,放上供品,點好香、蠟燭,把摺好的紙錢燒成灰燼給親人拜祭,以此寄託對死去親人的一份思念。我們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叔叔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我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期望奶奶能保佑我讀書聰明,學習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

在煙霧瀰漫的山野中,我們踏着泥濘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攜幼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羣,或一兩個姍姍獨行,不愧就是我們中華髮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就是那麼的有好處。

清明節日記 篇4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清明”作為一個節氣,在久遠的周朝就確定了,它變成祭祀節日的原因還要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避害,在國外到處流浪十幾年。有一天,他們一行走到一個很荒涼的地方,重耳累餓交加,疲憊不堪地想吃肉,坐下來休息時,發現隨從介子推不見了。

一會兒,只見介子推捧着一碗肉湯,一瘸一拐地獻給重耳食用。一問才知,是介子推自割了大腿的肉煲湯。重耳深為感動,含淚對隨從們説:“有朝一日我即位,定要重賞大家,不忘今日之情。”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幫助下,回到晉國當上國君,稱晉文公。可是他即位後,介子推卻不辭而別了。於是,他急忙派人四下找尋,卻不見蹤影,後聽人説介子推攜老母隱入綿山,晉文公便親自到綿山去請。山高林密,遍尋不着介子推的藏身之處。這時有人出主意説介子推是個大孝子,如果放火焚山,他怕母親燒死,肯定會揹着老母逃出來。晉文公認為言之有理,就差人放火燒山。熊熊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不見其母子逃出來。火熄後,人們在一棵大柳樹下發現介子推母子相抱而死。晉文公十分悲痛和惋惜,他感念昔日之情,將其母子厚葬綿山。同時下令改棉山為介山,把介子推燒死的那天定為“清明節”。

晉國百姓懷念介子推母子,每年從清明的前一兩天就不忍舉火,寧願吃冷食,這就是“寒食節”。其後就是清明,晉國百姓家家門上插柳枝,有的還帶上食品到介子推墓前祭奠、掃墓。當時,晉國是春秋五霸之一,這一風俗很快傳到其他各國,從此清明變成節日。當然,在今天的“清明節”禁火寒食的人已不多見,但利用清明節悼亡祭祖,緬懷先烈,植樹造林,踏青旅遊,為清明節融入新的內涵,已成為與時俱進的新習俗。

清明節和寒食節區別

一 名稱不同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農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兩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因時間上和清明節接近,並受其影響,因此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與古人對於自然的認識相關。在中國,寒食之後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信息,象徵着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環的開始。後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

二 功能不同

在清明節到來之際,寒食節也相隨而至。現在,有些人把寒食與清明混為一談,實際上是不對的。因為兩者一個是農耕節氣,一個是民俗節日,本來就不是一碼事。清明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公曆四月四、五日前後。寒食是一個民俗節日,起源於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寧被燒死山西介休的綿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兩者一是農耕節氣,一是典故民俗,本是兩碼事;但兩節時間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並稱的説法。

三 文化內涵不同

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關係。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

清明節日記 篇5

清明節到了,我們四年級全體同學去烈士陵園掃墓。

八點鐘,班級老師通知我們到操場集合。我們是一個班一個班走的,我班排在第二,王首政扛着紅旗走在前面,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在他後面慢慢朝前走。

我們懷着莊嚴的心情,一步步走向烈士陵園。在那裏,我們將見到各位烈士的墓碑,將參觀到他們的英雄事蹟……

到了烈士陵園,我們看到墓碑前早已擺了很多的花圈,上面寫着對烈士的讚美詞句,我們也要為烈士敬獻花圈,以表示我們的敬仰與懷念之情。

在戰役廳前我們做了六個項目的活動,其中有兩項是最值得紀念的,那就是敬獻花圈和向烈士們三鞠躬。

獻花圈時,我站在那裏,看着花圈靜靜地擺放到台階上,敬愛的烈士們,我來看你們來了,我們的班級老師和同學都來看你們來了!

對着花圈三鞠躬,心情無比沉重。我的腦海裏浮現出烈士們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是多麼偉大啊!

隨後,我們來到英烈廳。英烈廳是一些關於烈士們的介紹,讓我們更多的瞭解了這些烈士們的英雄事蹟。

參觀完英烈廳,班級老師又帶領我們來到英雄們墓碑前。我們紛紛把自己帶來的雞蛋放在碑前,來祭奠犧牲的烈士們。

而後我們又分別參觀了支前廳和戰役廳。戰役廳也是一個資料廳,在這裏我們大飽眼福,更加仔細地瞭解那些烈士們。

九點二十,我們在戰役廳前集合,按照原來的順序返回學校。我們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清明節。

清明節日記 篇6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個節氣之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氣。作為節氣,清明時期正是我國大部地區,萬木凋零的寒冬已經過去,風和日麗,鶯飛草長,柳綠桃紅,生機勃勃故稱之為清明。

首先,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密切的關係,農諺説:“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清明穀雨緊相連,浸種春耕莫遲延”。清明一到,氣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播種的大好季節。“清明”二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三統曆》曰:“清明者,謂物生清淨明潔。”春天真正來到了。清明前後往往細雨飄飄,和風拂拂,這時的風和雨,都是人們喜歡的,所謂“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農村對清明雨尤為重視,古諺語有“清明前後一場雨,強如秀才中了舉”。把清明雨看得如此重要,可見農民對於春雨的冀盼是多麼殷切。

其次,清明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唐代詩人杜牧的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今天,我和姥爺一起去掃墓。路上,不時看到路上有和我們一樣去緬懷親人的路人,情景恰似“路上行人慾斷魂”。

穿過鄉間小路,來到墓地。我們首先看望的就是曾祖母,我把最綠最大最長的柳條插在了曾祖母的墳上。姥爺一邊把祭品擺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面,一邊淒涼地喃喃道:“媽,今天我來看您來了,小惠帶着嬌嬌去鄭州了,小惠生意忙,沒時間回來,嬌回來了。”我也被姥爺的悲傷感染了,眼含淚花,在寒氣中顫顫抖抖地説:“老姥姥,我是你的曾孫女——嬌嬌,現在我的學習成績進步很多,還在寫小説,由於媽媽回不來,所以,我代媽媽向你問安,您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我們點燃火苗,把“金山”、“銀子”、冥錢統統放進了幽幽的火中,凝望着這縷縷青煙帶着我們的祝福和緬懷飄向曾祖母住的天堂。

怕接我們的司機等急了,我和姥爺又草草地掃了一下另外兩個親人的墓,最後深情地鞠了三個躬,離開了。

清明節日記 篇7

春天來了,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郊遊活動。

大清早我們就乘着公共汽車去烈士陵園,一路上天上下着牛毛細雨,此時此刻,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來到了烈士陵園,接着整了整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全體同學宣誓:“時刻準備着,為共產主義事業面奮鬥!”我們的話中露出強大的氣勢,我們日喊聲氣壯山河,驚天動地。可把周圍的人們都震憾了。

接着,我們瞻仰烈士陵墓,只見兩旁小樹隨風搖動,不時湊在一起説悄悄話,又不時地抬頭仰望天空,看着,看着,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話“願你們像小樹一樣成長”。是啊!革命先輩們的教誨,我們都應該永遠記在心中。

我還看到了九米高的烈士豐碑,這塊豐碑是無數革命烈士的化身,是中華民族的革命歷史之一,它將激勵革命人民為保衞我們偉大的祖國的神聖領土而奮鬥,而獻身!

祭祀儀式結束後,我們懷着悲痛的心情離開了烈士陵園。這裏的每一座豐碑都燃燒着戰士們火一般的生命。由於他們的豐功偉績,才換來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我在今後的學習中,也要像戰士們一樣出類拔萃,做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清明節日記 篇8

今天陽光明媚,是個好天氣,正好也是清明節,我就和哥哥、姑父、姑姑一起去志敏烈士墓。

去掃墓時,我看見:有老人帶着自己的孫子去的,就在那兒給他們的孫子們講志敏的故事;有父母帶自已的小孩子去的,就在那烈士墓走一圈,邊走邊説着什麼;有同學拿着花去祭拜的。

我們到了烈士墓,姑姑就給我講了一個志敏的故事,我聽完故事後,心裏默默地想:我也要向志敏學習,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