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清明節隨筆[範例15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3.05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清明節隨筆[範例15篇]

清明節隨筆1

清明,天清氣明,惠風和暢。驚蟄後的一聲悶雷,萬物復甦,蠢蠢欲動,一切開始迸發生命的活力,此時,清明的一場杏花春雨,給大地以滋養,給萬物以甘露,生命因此才有了滋味,有了色彩,有了勃勃生機!

不信你看,櫻花搖曳着粉色的花瓣,笑靨春風,接受絲雨的洗禮,恍若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清新脱俗;原野中,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綠是已經抽穗的麥苗,黃色波浪相間的是亭亭玉立的油菜花;池塘邊,小河旁,柳樹已經垂下新枝條,鵝黃,柔美,浴乎風,風乎舞雩;走過桃樹下,或一地芳澤,或花瓣紛飛,輕落肩頭,彷彿走進十里桃林,與上神翩翩起舞;走在村落間,剛孵出的小雞,在屋檐下,嘰嘰嘰,呼喚新生;大白鵝伸長脖子,在草地上啄着新草,品嚐着春的第一道美味;榆樹上的小鳥,撲稜着翅膀,接受春雨的`洗禮……

我們走在鄉間小路上,不在乎時間,不考慮路途,只是走着,遇到心儀的美景,蹲下來,拍一張滿意的照片,説到開心之處,互相嘻嘻,像一個孩子,似乎天地間只有你我,真想就這樣走到地老天荒……

不知從何年開始,每年清明節,總要回趟老家,甚至,比過年回家時的心情更加急迫,因為春日短暫,如若不再去感受家鄉的春,家鄉的生機,一眨眼,已是燥熱難耐的酷暑了!記憶裏的家鄉是綠樹村邊合,開軒面場圃的悠然,是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靈動,是黃髮垂髫,怡然自得的和諧……這些靈魂深處的美,我不願只讓它們停留在記憶裏,我願我的此生都能將與之相伴!

清明節隨筆2

我們懷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

烈士陵園是那麼莊嚴、肅穆,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我們先排好了整齊的隊伍,然後按要求站好隊,認真地聆聽主持人的致詞。我抬頭瞻仰墓碑,墓碑上寫者: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我想,如果世界上有永垂不朽,那麼我相信那是一種精神——不悔。我們的先烈們就有這樣的不悔,不悔為革命的付出。所以,他們理應受到敬仰!我們開始背獻詞!背完後我們沉痛的哀悼!

我們衷心地感謝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的美好生活,也明白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做一個積極向上、身體健康、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情趣高尚的好少年。我們是幸運的一代,我們是幸福的一代。而我們的幸福是他們賜予的。我們該用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這個美好的世界。

“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在中國這方熱土上,有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篇篇悲壯激越的歷史篇章。是他們的.生命換來了中國繁榮的今天,是他們的鮮血染紅了遍地的桃花。我們怎能忘記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壯史詩?我們怎能忘記那一張張曾經鮮活的面容?

讓我們靜靜的追思,深深地緬懷,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託在這鮮花中,讓它陪伴在先烈的左右。接着,我們參觀了烈士陵園。還認真的整理和清掃了烈士陵園。

清明節隨筆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那一首《清明》,寄託給我們以思念,相隔數千年,在那落雨的春日之中,寂寥無聲。——題記

我常想:清明,大概是一個不太受歡迎的傳統節日——在這時,想起已逝的親人、朋友,許多人多會不禁潸然淚下——這情,這景,可有誰會開心高興呢?

可至少我是為他們高興的。

——清明,掃墓,除盡那墓前的灰塵,放上作為供品的水果,點心。焚上幾根香,裊裊煙霧升起,籠罩在墓碑前,寂寞而憂傷。也許,那是一座無名的墓,墓碑孤獨地矗立在野地上。然,那是,一個鮮活生命長眠的地方。那不是無主之地,那是他們的,庇佑親人的最終愛念;最後的篇章。

清明時節,細雨綿綿,清風瑟瑟拂過面頰,像葬禮上的悲涼樂章。親人們,朋友們長眠於這廣袤的大地之中,也許數百年後,也許數千年後,他們終究會歸於塵土。而這裏,是他們最後的歸宿,他們人生路途的終點站。可人生沒有最終篇章,那清明中的一抹微笑,是親朋好友對他們最後的悼念……

在清明時節踏青,不知是誰提出的,我想,在清明時,走過那一片青翠的草地;走過那一片晨露中的草地;走過,那一片温暖的草地。尋找着永遠離開的人,他們在這裏留下的痕跡;——帶着對已逝之人的思念,帶着他們對這世間的最後一絲眷戀……

清明,掃墓,是對已逝之人的'悼念;清明,落雨,是自然對親人的勸慰;清明,踏青,是對已逝之人的懷念。

清明這個節日,是我們對已逝的親人朋友在這世界上最後一點留存痕跡的證明——證明他們作為一個鮮活的生命,曾活在這世界上。

試問:那“路上行人”為何“欲斷魂”?因為,他們,在懷念在思念,也在想念啊!一個人的生命能有多長?它也許很短,在不經意間逝去,可它同樣也很長。在即將逝去的那一刻,留在了在很多很多人的心裏,永不泯滅。

  

清明節隨筆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此時故鄉已是萬物復甦,麥子吐穗,柳樹吐芽,草長鶯飛,到處鳥語花香景色宜人。面對此情此景,我總會想起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句,也時常回憶起兒時的清明節……

兒時的清明節習俗豐富多彩。除了講究禁火、掃墓外,還有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期間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也有踏青遊玩的爽朗歡笑聲,相互交融構成了一個富有特色讓人難忘的節日。

在故鄉,清明節當天每家每户都有在大門兩側插柳枝的習俗,聽娘講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辟邪,讓家家户户圖個吉慶祥和而已。每逢清明的前一天,我們顯得異常興奮和激動,因為家裏安排採摘柳枝的任務,通常是由我與哥哥去完成的。柳樹長在離家不遠的西灣邊,下午放學後,我們便急匆匆地放下書包,如同放飛的小鳥蹦蹦跳跳,唱着不知名的歌兒來到了目的地。望着一排排舒展着嫩綠色枝條的楊柳,在温暖的春風中飄來蕩去,像一羣身着綠裝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受此感染和啟發,讓我不禁想到了唐代詩人賀知章的:“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詩句。在哥哥的慫恿下,我如同靈巧的猴子,不出三下兩下,便一溜煙竄到了柳樹杈上,開始攀折柳枝,不一會便夠了滿滿一抱,哥哥負責帶回家中,由母親在第二天清晨插在家中的大門兩側。此時,我依舊鑽在樹杈上去攀折柳枝,開始了我下一項做哨子的遊戲。在春暖花開的時節,能夠做哨子的柳枝,需要粗壯的樹枝,最好透着青色,沒有一點疤痕,是柳樹中長得最旺盛的枝條。因為只有這樣的柳枝,做出來的哨子,聲音才會響亮耐久。當我看中一根柳枝後,迅速攀爬過去,將枝條握在手中輕輕折斷後,用靈巧的雙手不斷扭動柳枝皮,讓皮和幹脱節後,然後從大頭往下慢慢抽下……此時假若用嘴輕輕地吸一下潔白的枝幹,有一種青青的、甜甜的、略帶點苦澀的滋味。我從柳樹上下來以後,把柳皮用刀子割齊,稍微一壓,這樣柳哨就做好了。把它放在嘴裏,嗚嗚的吹着,走在大街上,被圍觀的人注視着,那份愜意,那份舒心,如同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的潘冬子一樣,真是幸福極了!

清明節吃雞蛋是我們那兒多年來一直不變的習俗,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重要。兒時,清明節早上的飯是最值得期待的,因為母親要給我們煮雞蛋吃了,這對於一年裏難得吃上一次雞蛋的我們來説,似乎從清明以前的很多日子就開始期盼這一天了。清明這天,母親起個大早,把家中積攢多日老母雞下的雞蛋,從罈子裏小心翼翼的拿出來,用清水洗乾淨,放在鍋裏給我們煮着吃。此時,我與姐姐哥哥趕緊從被窩裏爬起來,圍攏着母親……當藍色的火苗舔着鍋底,鍋內的水早已沸騰,雞蛋散發出的香氣也隨處四溢。此時我們的口水幾乎就要流出來了……這不,雞蛋剛一出鍋,我們便每人一個拿在手裏,不停地上下翻動着,還沒等到雞蛋完全冷涼,便搶先在桌子上磕開,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吃完早飯後,我留一隻感覺皮特別硬的雞蛋,用大紅紙把雞蛋皮染紅,便拿着出去,在人羣中開始炫耀,找同伴們開始參加碰雞蛋的遊戲。當然碰蛋也是有學問的,因為蛋的兩頭硬,特別是最尖的那頭最硬,中間脆。所以要用最尖的那頭來碰,再説一定要出手快,做到主動出擊,這樣才會把對方的蛋碰碎機率就大。勝利者,當然會得意洋洋,失敗者,臉上面帶沮喪,只能無奈的把碰破的雞蛋由自己解決掉了……勝利者再去找更好的對手來“決鬥”。當然,我也碰上過不厚道的小夥伴,他用家中的鵝蛋來碰我的雞蛋,當然鵝蛋一定會勝出;還有慌亂中,故意用食指骨節碰雞蛋的,當然是雞蛋要破了。但“伎倆”被識破後,都是一致被譴責的。譴責歸譴責,事情過後,我們依然還是好朋友。事後,我也曾帶着疑問和困惑多次跟問母親,詢問清明節吃雞蛋、撞雞蛋的意義,母親告訴我,這不僅是當地的一種民俗,其中還寄寓着人們對於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之情吧,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又不解的搖了搖頭……

清明是寄託哀思之日,是人們對先烈的緬懷、對先祖的追思之時。在我們農村,掃墓的習俗都是趕在清明的前一天進行。小時候我依稀記得,父親總愛帶上我去上墳的場景。在母親的囑託下,我第一次極不情願的尾隨在父親身後,帶上祭品,慢騰騰地來到了兩個土丘面前。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從遠處看樣子像是小土坡,但又不敢直問。此時我靜靜地注視着父親,看着他仔細地把土包上的雜草拔乾淨以後,用鐵杴漫上新土並逐一拍實,接着用磚塊壓好墳頭紙。並將帶來的水果和榨菜,放在那兩個土包前面的`石板上,神情專注地點燃了香火……伴隨着燃燒的黃表紙,和升起的裊裊煙霧,父親嘴裏不知在小聲嘀咕着些什麼。但見他表情嚴肅,氣氛凝重……看着父親一本正經的動作,不懂事的我總覺得好玩,忍不住笑了一聲。可是不知為什麼,父親生氣地看了我一眼,還讓我也跟着蹲下,並對着土包磕了兩個響頭,“為什麼呀?”我當然不樂意,再説“這是什麼東西呀,又為什麼要我下跪呢?”我奇怪地問。只見父親神情嚴肅地看了我一眼,接着輕輕地對我説道:“星兒,這兩個小土包裏埋着你的爺爺和奶奶,他們為了咱們家人奉獻了自己的一生,我們要永遠懷念他們……”我心裏頓時覺得非常難過。卻始終不明白爺爺奶奶去世後為什麼會埋在這裏呢?年幼的我,彷彿什麼事情也不懂。但是最後,我還是聽從父親的安排學着父親的姿勢對着墳墓拜了兩下。因為我從父親的言談舉止中看出,他的心裏非常難過,我這樣做的目的或許是對父親最大的安慰吧!

記得上國小時,每年清明節學校會經常組織去烈士墓祭掃,這對我們來説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清明節一大早,我們以班為單位,列隊從學校出發。班長打着少先隊旗在前面帶路,我們則雄赳赳氣昂昂在後面跟着,大家一路高歌唱着《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的隊歌,此時路兩邊的山坡上,桃花和梨花正在開放,山上的松柏青青翠翠,我們的心情是既沉重又歡快,沉重的是想起烈士為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而捐軀,歡快的是我們走出校園可以在大自然中盡情玩耍。期間向烈士墓獻的花圈,是我們頭幾天用買來的紙在老師的指導下做成的,花以白色為主調,間隔置以黃色和藍色的花,花的形狀有菊花、玫瑰花和細條葉狀花,這些做法至今我還記得清楚楚。每次祭掃活動都有介紹烈士的先進事蹟及老師對我們的鼓勵,接着是我們學生的宣誓儀式,每隻高舉過頭頂的小手下是挺得筆直的胸膛,每顆小小的心靈滿懷着崇敬的心情,立志要做“紅色接班人”,堅定了我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勇氣。

清明節期間,盪鞦韆也是我們那裏的習俗之一。作為大人和小孩都能娛樂的活動,鞦韆受到人們的喜愛。我清楚記得村裏的鞦韆高七米左右,大人們可以站在踏板上蕩,也可以坐着蕩,單人蕩也可,雙人蕩也可以。對此我們只有用羨慕的眼光,看着他們站在鞦韆上,腿一曲一直前後擺動,衣服隨之舞動就像蝴蝶紛飛。那時因為我們個頭小,力氣也小,只能在家中讓父母找兩棵相鄰的大樹,綁上一根結實的木棍當橫樑,橫樑上放兩個結實的大鐵環,繩子中間穿上一塊木板,兩頭連在鐵環上,這樣就構成了童年時我們簡單而喜愛的鞦韆了。清明期間,我在姐姐的幫助下,一屁股坐好,兩手攬住繩索,便晃了起來,並一邊唱着“盪鞦韆,盪鞦韆,一蕩蕩過柳樹梢,摘朵白雲懷中抱,送給爺爺把背。鞦韆鞦韆高高,蕩呀蕩過樹梢,樹梢點頭微笑,誇我是勇敢的寶寶。”的兒童歌謠。是啊,童年的樂趣隨着鞦韆的盪漾而不斷延伸……

清明又是踏青的大好時節,有明媚陽光相伴,鳥語花香作陪,在這充滿生氣的季節裏,大都數人都按捺不住內心的出遊渴望,兒時的我們同樣也是如此,平日裏,我們利用放學的時間結伴去山裏或者小溪邊玩耍,那時候大自然是我們的親密玩伴,雖然大家沒有新潮的玩具,但是玩的花樣也挺多挺有趣。記得村子裏有一條小溪淌過,我與小夥伴們放學後,挽起褲腿,常常一塊去捉螃蟹、撈蝦米。如果不去溪邊玩耍,就是在大山裏遊逛,當自己置身於青山懷抱中,頓覺空氣清新,鳥鳴山澗,每一處風景都那麼賞心悦目。有時候,春雨過後,我與村裏的小夥伴們拎着籃子,去山上找蘑菇或者春筍,偶爾也會摘一些野果子在路上解饞。除了這些,我們還會和山間的花花草草玩耍,叼一根狗尾巴草在嘴角,騎在牛背上,暖洋洋地曬太陽,就能打發掉春天裏一整個下午的愜意時光。等太陽下山了,就帶着曬得通紅的臉蛋,趕着牛兒回家了。當然最有趣的還是三年級那年,我跟着老師參加的踏青活動。大家揹着書包,繫着紅領巾,一列隊伍歡樂地走在春遊的路上。隊伍在路上行進的時候,老師通常會喊班上某個歌喉好的同學唱上一首歌,或者全班大合唱,走到哪唱到哪,真是歡樂無比。到達目的地以後,大家分頭坐下,全班圍成一個圈,玩着丟紅領巾、老鷹捉小雞的遊戲,或者三五圍城一個小團體,大家彼此交換着各自帶的零食。現在想來那份歡樂、那份真情,那份友誼,真是讓人難以忘懷啊。

現在隨着經濟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轉變,生活節奏進一步加快,清明節已經上升為國家法定節假日,裏面不僅融合着文化元素,同時更多地的包含了經濟元素,缺少的卻是兒時的那份温馨、純真、和諧與快樂,看來這些美好的場景温馨的故事只能在記憶中尋找罷了……

清明節隨筆5

清明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每年的4月4日,人們都會早早的起牀,到祖先的墳前去祭奠。我也不例外,因為清明節學校放假一天,一大清早我就跟着媽媽去了陶山。

清明節想去叫輛出租車都有點困難,好不容易才攔住了一輛出租車,我們剛把大姨接了過來,出租車就一轟油門,朝陶山奔去。車窗外面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車特別的.多,離陶山已經不遠了,可是最不願意發生的事還是發生了堵車了。司機見勢不妙,趕緊調轉車頭朝馬嶼那邊的高速公路開去。

一路上,司機嘴裏不停地罵罵咧咧,還想把我們趕下車去。高速公路也開始堵車了,我們只好拐進了老路。歷經了“千辛萬苦”,我們終於到達了外公家。舅舅、舅媽還有弟弟都已經在門口迎接我們了。鋤頭、鐮刀這些缺一不可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着我們出發了。這是,天空又開始了哭泣,一顆顆“淚珠”滾落下來,我不禁想到了詩人杜甫寫的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説不定呀是老天爺為了替杜甫圓這個謊才每年清明都下雨。

按照現在的天氣,想要步行走到那裏是不太可能的。三輪車立即騎到了山腳下,我過去一看,呀!外婆的墳墓都快不見了。旁邊雜草叢生,都快把墳墓給淹沒了。舅舅的鋤頭馬上起了作用,雜草被一一斬除。其實我知道,這是説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要花很多力氣,有些草上還有刺,一不小心就會被扎到。

草鋤完了,花早就已經買好了,最後我把花籃擺在了墳頭。走的時候我又看了眼墳墓,現在的人已經不再那麼迷信,不會亂燒紙錢使大山上發生火災,只要送上鮮花和祝福就夠了。

清明節隨筆6

青春的芽苞雖是短暫,在那憂傷的'清明節前,凋謝枝頭,令人歎惋,可是啊,春天的凋零並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的涅槃,更高層次的再生喲!

和着清風晾曬,脱其嫩稚,伴着炊煙殺青,斂其豐腴。拾一堆山竹,再添一把松針,燃起篝火烘焙,煙温香暖中出落成纖纖美人,婷婷玉立,含而默默,始為上品中之佳品!佳品中之絕品也!在春後的時節,燒一壺清泉,把她沖泡,未見其形已聞其香!

暗香氤氲,裊裊娜娜。看其形,觀其姿,歎其舞,驚其顏,儀態萬千,風情萬種!鮮活一波春水,清綠一片心空!啜一口清甜,聞一絲香遠!

清明節隨筆7

清明節的時候,古人有掃墓、踏青、插柳等習俗,還有放風箏、盪鞦韆等活動。朝廷還往往在清明這一天賜給近臣“新火”。這是因為寒食禁火,到清明節重新起火的緣故。宋代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記載:“……唐時,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賜近臣戚里,本朝因之。”説的是,清明的時候,鑽榆木柳木的“火種”來賜給大臣。所以,唐代詩人韋莊在《長安清明》詩裏對唐代的清明習俗描述道:“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在清明的習俗中,都牽涉到插柳的活動。插柳,也稱“戴柳”,就是把柳枝攀折下來插在屋檐下或門窗上,或者是把柳枝插在頭上、鬢上,或者編個柳葉圈戴頭上。民間有“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和“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等俗語。

那麼,清明節為什麼要插柳呢?這還得從寒食節説起。據説,寒食那天,介子推和老母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等到了第二年,晉文公和羣臣去祭奠介子推,卻見柳樹上柳枝飄拂,柳芽萌出。晉文公就編了一個柳條圈戴在頭上,因此演變成民間年年插柳的習俗。

有傳説認為,插柳的習俗是緣於歌妓對北宋詞人柳永的悼念。柳永風流倜儻,與歌妓們交情深厚,為她們寫了許多詞。他死後,歌妓們每逢清明相約去他墓前致祭,又折路邊楊柳插在頭上以示悼念,逐漸成為習俗。但是插柳的風俗應早於宋代,這也只是文人的'逸聞罷了。

有人認為清明插柳是因為柳樹生命力強,寓意長壽、祛邪。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三月三日賜侍臣細柳圈,言帶之免蠆毒”。古人認為柳樹還是“擊鬼的利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這似乎又和掃墓有關了。活人去掃死人墓,又怕鬼魅附身,於是折柳抵擋一陣。為大家熟識的觀音菩薩就是用柳枝揮灑甘露為人間祛邪消災的。

清明節隨筆8

今天是清明假期的最後一天,也是天氣最好的一天,下午,叔叔帶着我和妹妹去海邊踏青。

走到海濱公園門口,到底是春天來了,這兒煥然一新,碧綠鮮亮的草地更加油亮,彩色的風箏彷彿在舉行飛行比賽,爭先恐後地向上竄。這不天上的風箏密密麻麻,真可謂“天上的風箏比人多”。風箏那麼多,那麼豔麗,讓我眼花繚亂,這真像一場“空中選美比賽”。

空中的風箏爭奇鬥豔,地上放風箏的人自然也是千姿百態,瞧,那邊的老爺爺告訴我,他在放紅色的章魚風箏,我找了半天才勉強找出他的風箏,它太小了,幾乎快成了一個點,再看老爺爺,他的`臉上明擺着“認真”二字,那神態比我們上課還專注呢!

看別人放不爽,我也來試試,我讓叔叔先放。哎,真是萬事開頭難,不到一分鐘,線斷了,我把它打個結勉強用起來;風向又不對,換一邊,可沒過幾分鐘,這討厭的風箏又斷線了,線可能承受不住了,叔叔只好重新去買新線,等待途中,我氣憤地盯着風箏上的小狗,小狗也笑眯眯地看着我,可我卻認為它是在嘲笑我,説我沒能力讓它飛上天。

風水輪流轉,不一會兒,我們的風箏總算是“爬”起來了,升上了半空,可不知怎麼回事,這風箏像個醉漢,東搖西晃,就是不穩,跟我唱對台戲。

在叔叔和我的努力下,風箏好轉了些,二捆長線讓它“圓了飛天夢”。小狗也竄上了百米高空,與其它風箏比賽去了,看到經過反覆折騰的風箏總算飛上了天空,讓我會心地笑了。

天色偏暗,我們收了風箏,我與風箏有個約定,這個週末,讓我們飛得更高!

清明節隨筆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大家熟悉的一首詩,同時在詩中也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轉眼又到了清明節,不知為什麼,清明的日子總是陰雨連綿的,似乎老天也在為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而感到悲傷。

大家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嗎?我把找來的資料跟大家分享吧:相傳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周代,有一個妃子千方百計要讓自己的孩子當上皇帝。於是她設計害死太子,太子的弟弟重耳也被迫逃亡。途中重耳餓暈在一棵大樹下。中爾手下有個叫介子推的.大臣,看到此情景,便從腿上割下一塊肉,烤熟了給重耳吃下去……後來,重耳返回都城作了君主。他重賞了身邊所有有功的大臣,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他才想起了那段往事。重耳羞愧極了,他立即派人請介子推,可怎麼也沒請到。於是重耳親自到綿山去請介子推,可介子推仍不肯出面。有人給重耳出主意:放火燒山,只留一條出路。可沒想到介子推被燒死了。重耳傷心極了。第二年,重耳再來此地紀念介子推,發現燒焦的老柳樹又復活了。重耳把這棵樹起名“清明柳”,又把這個日子定為“清明節”。

大家知道清明節的習俗嗎?其實我也不知道,是媽媽告訴我的。媽媽説:“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祭祖。”

此時此刻,我又想起了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節隨筆10

我在這一端,你們在另一端。石子間的您和藹的看着我,但是我卻看不見您。天空被文人賣弄了些許筆墨,漸漸陰沉下來。媽媽,我們來看您來拉!母親遠遠的看見了外婆的墳就開始叫嚷,來,姐姐們來幫媽嗎收拾一下屋子。...

清明節午後的陽光照耀着大地,我格外高興,因為媽媽要帶着我和妹妹去ta青,我們興高采烈的坐上了215公交車,車子慢慢的行駛着。下了車,我看見前面出現了一棟大樓,那雄偉的大樓竟然是我熟悉的湖北省圖書館。

清明節,這是個神聖的節日,在這一天中,無論是誰,都沒有好的心情;無論是誰,都會熱淚盈眶,為什麼呢?因為這一天是個非常沉痛的日子,懷念親人的日子,是為了表達對死去英雄,敬仰和悼念的日子。

桃花山外隴原邊,上馬坡上仙人眠。書寄卻遇薊北雨,雁回又逢隴南春。曉日衝煙萬物修,清明今日望老君。抔土替我掃祖墓,消息相問眾賢親。

今天早上通過大街,看見一羣學生擎着個大花圈,前面吹着號子,後面跟着老師,猛然間想起,今天是清明節。無疑,這些學生是跟嘉康傑烈士掃墓的,而且每年都有部分學校組織學生為英雄的先輩們掃墓。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説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清明往事悄悄地,又到一年清明瞭。想起從前,外祖父常常抱着我,走在雨後的小徑上,空氣中瀰漫着濕潤泥土和青草的氣息,伴隨着温和的日光,一片春意盎然,十分愜意。我就好奇地環視着這一切,多麼奇特,多麼美妙。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眨眼的時間,就到了清明節,我們一家人決定去給烈士掃墓。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的起了牀,立馬到烈士陵墓那兒去。

清明節隨筆11

深山叢林中那綠樹成蔭雜草聚集的居所,你就葬於此。蒼鬱的'松柏下,一座孤墳,載載孑立於斷橋崖邊,斷橋可曾下過雪?不知!只知那一道長長的思念,刻在崖邊的松柏下。十年前封筆,不為名利,隱山歸林。因為今生筆下只為你而揮毫。

一壺清酒,一杯敬於你,一杯獨飲而盡。當風傾合與自己,迷戀於雨中時,愁緒一擁而來。憶起十年前,斷橋谷底的魂魄,亦不知今時飄往何處。

清明節隨筆12

又是一年清明時,也恰巧今年的生日也趕在了今天。每一年的清明時節都是陰雨綿綿,正如唐代詩人杜牧所述“清明時節雨紛紛”。和以往相同,今天都是用什麼來祭奠已故的親人。每年的清明時間,心情都會無比沉重,因為這個時刻更加思念天堂的親人。十點鐘,雨還是下個不停,來到鄭州烈士陵園,雨中卻看見了士兵還在烈士墓碑下守候着。更加對已故的烈士和這些士兵再次敬仰!還有一些孩子們,冒着雨,即使在天氣的影響下來這裏掃墓!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們,你們還小,活血你們體會不到如今的和平幸福美滿生活,是這些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新篇章,是他們打下這片江山!孩子們,你們因為清明的小長假而歡呼雀躍,卻不知這個假期用來幹嘛。或許你在遊山玩水,或許你在虛度光陰,但是那些烈士和離我們而去的親人,留在我們心中的只有那沉重的墓碑!老師不怪你們,因為你們還小,但是老師會慢慢教給你們!你們目前要做的是好好學習,好好孝敬父母,分擔父母的勞累,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用你的.努力,你的成績,來回報父母長輩!你們要做一個有志向,有目標,有行動的人!!要向美向善地成長!

突然想起之前語文課上的一個小練話。請以“我多想…”説説你的理想。我們班裏學霸小哥策舜説:“我多想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士兵,打倒小日本,保護我們的祖國!”孩子,老師看見了你的愛國之心,小小年紀懂得報效祖國。努力吧!老師看好你!孩子們總有一天,你們會懂得清明節的來歷。也會有和老師相同的感受,不再歡呼雀躍而是悲痛沉重。但又正巧,今天是我的23歲生日。不知該喜該憂恰恰是這一天。

23歲生日自己許下了無關自己的願望,而更多的是有關家人的,希望23歲生日願望能夠實現!!忘記説了,感謝孩子們在微信上給老師送的祝福!愛你們!

清明節隨筆13

清明節,颳風又下雨。一夜風雨聲,天明一地落英繽紛。

早餐還是要吃的,不吃飯哪有力氣減肥!減肥沒有那麼容易,每塊肉都有它的矜持。在路邊小店隨便點了份早餐,我不禁讚道:“沒想到你們這店雖小,咖啡卻是頗有特色!”“這是豆漿,剛出鍋的。”服務員拍了拍圍裙上的灰説。

旁邊喝豆漿的是一印刷廠的老闆,我認識的。電話響起,他接道:“不是跟你説了麼,你那筆單才一億,太少,我不做。”然後狠狠掛斷。我滿腹不解,問:“這麼大的生意都不接?”他笑道:“他要我印冥幣,一百萬一張,一億利潤才幾塊錢,誰做啊!”

今天4歲的侄兒要和我們一起去掃墓,女兒負責看管他,告誡他:“要是你不聽話,我會馬上叫你爸接你走!”侄兒拍拍胸脯,説:“你放心,我又不是三歲小孩子了!”

一路上,兩個孩子覺得很無聊,一人拿個手機耍來耍去,現代人不少患了手機強迫症,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去看短信,查電話,玩玩遊戲,發發視頻,實在閒得無聊就去按解鎖鍵。

小時候我手頭什麼也沒有,卻感覺日子很快樂,更不會覺得有無聊。我決定給他們講故事:

“李白小時候不愛學習,一天他看到位老奶奶在河邊,準備把鐵杵磨成繡花針。李白看了大笑:這得磨到什麼時候呀!老奶奶嚴肅地説:一天不行,我就磨兩天,兩天不行就磨三天,只要堅持,總會成功的。李白聽了很慚愧,從此開始認真學習,後來成了大名鼎鼎的詩人。”

侄兒説:“我也要好好學習,不學習,就會像那個老奶奶一樣蠢。”

到了鄉下墓地,我們祭奠了祖先,在墳頭添了新土。四野一片靜寂,時光彷彿凝固。我不禁打了個冷戰,問兩個小孩子:“為什麼人死後身體是冷的?”女兒答道:“那是因為心靜自然涼。”

這個回答還不錯,世上本沒有“標答”一説。我們一天天浮躁不安,慾壑難填,主要是心靈難以靜下來了。

借清明掃墓這個機會,我給孩子們上上人生教育課,我説:“人活着就要奮鬥不息,不怕苦,不怕累,休息是留給死人的。”

女兒剛讀國中,若有所思道:“我終於知道了,為什麼人們那麼喜歡搶,從出生搶牀位,到臨死搶墳地,從頭搶到尾。”

在返回的.路上,我想起每到節假日CCTV記者就扛着攝像機滿街追問進城農民工的夢想,就興趣盎然地同孩子們談論着人生的夢想。侄兒説他將來要做老師,可以打幼兒園小朋友的手板。女兒説她天天努力學英語,長大了要周遊世界。女兒問我:“那你最大的夢想是什麼?”“我最大的夢想是幸福!”女兒又問:“那你現在覺得自己幸福嗎?”我答:“那是我的夢想!

清明節隨筆14

兒時,對於清明的印象是簡單而又清晰的。記憶中的清明,是簡簡單單一幅圖畫,畫上是幾簇山楂花、幾根系着冥花的青棍、幾縷佛前的香霧。

那時對清明的意義的理解甚是淺薄,只是為着那些一年才接觸一次的、對小孩子來説還算新奇的東西,便年年盼着清明的到來。記得初次讀到“清明時節雨紛紛”時就覺得驚奇,因為我的記憶中的清明都是暖日,和着輕柔的春風,蝶戲花間,蜜蜂在一畦畦油菜地裏忙碌。我們就從油菜花間的田埂走過,摟着一捆青棍,偶爾冥花被什麼東西勾住了取不下來,也會引起我們的笑聲在温暖的陽光中盪漾,便更不能體會“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滋味。那些厚厚的數級石階對我們而言便是一種挑戰,當我們在氣喘吁吁之前,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俯瞰腳下的那片廣闊的沃土、層疊的梯田、隱隱約約綴得漫山遍野的山楂花時,愉悦的心情便從心底滋生出來了,不有得歡呼雀躍。直至開始上墳,乖乖地按着大人們的叮囑做好後,所關心的事也只有放鞭炮和採山楂花了,至於在這塊土地上安息着誰,反正我們也並未曾見過。那時的清明,就這樣一路充滿樂趣地過去了。

那個時候,你只需帶着一顆真摯的童心、一份準備時刻迎接、擁抱、感受大自然的心情,就足夠了。

而如今,隨着年齡逐步地增長,往年一直輕快而過的清明愈來愈沉重起來。並不僅僅因為已經懂得清明是個用來祭奠、緬懷的日子,還因為突然發覺,漸漸逝去的,除了時間和人,還有周圍的一些事物,於是,內心變得空落落地。

油菜地已然越來越少了,盛開的只有同樣嫩黃的白菜花,也不見了蝴蝶。石階大多數已被水泥路覆蓋,不再蜿蜒,不再錯落有致,而是像一眼能望到底的'、斜斜鋪着的銀白色地毯,沒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上墳的路突然變得輕鬆起來,因為腳程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加快了,只是極目遠眺,看到的也只是稀疏的幾枝紅色山楂,粉色、紫色、白色的竟全都不見。

唯一不變的,只古寺裏清脆而熟悉的木魚聲,就連爐中的香,也已經換了又換,一股淡淡的香味在寺中瀰漫,連同縷縷不絕的輕煙逐漸消散。輕步走過佛像前,每邁一步都是慎重而安靜的。面對它們,已由最初的敬畏變為了一種虔誠。於是雙手合十,祈禱過後於香爐中插上三柱香,不待它們靜靜地燃完,便轉身離開。離開時,仍舊很安靜,你能聽見風掃過竹葉的聲音,如山林的囈語。

又一年的清明過去,我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但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清明節隨筆15

清明節那一天,我們一家人包括周邊的親戚都去奧林匹克吃飯,結果忘記了要不要上管樂叫上了妹妹,我們準備出發了。

來到奧林匹克,妹妹踏着她的小腿走上了舞台,在那裏蹦蹦跳跳,看到我們一個個追着她跑,玩的更是不亦樂乎,最後,她還是服服帖帖的跟着我們吃飯了,結果到了吃飯的時候,她又開始鬧了,想爬上飯桌玩,在我們的合力阻止下,她,終於停下了鬧騰,安安靜靜的吃飯。

我們一家人坐在飯桌上有説有笑,吃着美味的飯,開開心心的,連別人都羨慕的看着我們。

吃飯的時候,我使勁往碗裏挑吃的,顧不上吃,碗裏的東西已經滿滿的.,我才開始吃。

身旁的奶奶見我有些吃的夾不了,起身幫我一個一個夾,就這樣,我的碗又滿了,歐耶!

直到吃飽,自己碗裏還有半碗飯,看着這半碗飯,感覺實在吃不下了,就直接拋棄了,就跟妹妹開始玩。

妹妹一會兒往台中心跑,一會兒往邊上走,看的我都心慌慌的,害怕妹妹隨時隨地會摔下來,所以,我做了個明智的做法,拉上大妹一起看着!不過,大妹來幫忙,我基本上沒啥作用了,就在那默默的看着她們兩個在那裏嗨皮,自己又回到坐位上。

回家時,妹妹還是不肯走了,直接賴在那裏了,我想想也是醉了,抱她哭!不抱又回不了家!大家都對妹妹軟聲軟氣的説:君君,回家了,不然我走了。妹妹跟沒聽到似的(雖然她可能聽不懂),自顧自在那裏玩。我二話不説抱起她走人!結果她以為我在和她玩,使勁推我,臉上掛滿了花晚上,約了妹妹去打籃球,結果打了一會便沒興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