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清明節作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3.48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 清明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作文

清明節作文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外婆,想着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牀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着,乾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媽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台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着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鉅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着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安眠,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於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着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媽媽摟着我哭了,她説:“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媽媽陪着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説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説: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説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着村裏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麼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的思念。

清明節作文2

今天,我和父親爺爺奶奶去了一個叫“漢城湖公園”,這個公園裏我們的家非常非常遠。

我們開着車,到了漢城湖公園以後,我們先是看到了一個特別高的建築物,奶奶給我説:“淘淘,這個很高很高的建築物是“中興閣”,那個中興閣還沒有建完。

我們順着“中興閣”的左邊的一條小路一直往前走,我們走了一段時間之後,看見了一堵特別大有特別的高的牆,那一堵牆上刻着一幅幅漢朝時期的圖畫,上面有幾個人,第一個是:劉邦,第二個是:韓信,第三個是:蕭何。我們又往前走,看到地上有一塊石頭,那塊石頭上刻着跟牆上的圖畫表示的意思一樣的漢字(是繁體字),我們又開始往前走,又看到了一幅圖畫,奶奶給我講上面的意思:有一個皇帝,他和他的大將和大臣們都非常非常的冷,他們用一個爐子,給上面放滿了木炭,又點上了火,現在他們才覺得温暖一些了。

奶奶説:“咱們再順着樓梯一直往下左拐,再右拐就行了。”我們順着樓梯往右拐之後,我看見了一個湖,我想划船了!!

我們進到了一個洞裏面,上了樓梯,看見了一個通道,我們順着通道往前走,奶奶發現:這地上刻着,有很多的龍,第一種龍是很短的龍,第二種龍是長一點的……(一直一直的延長龍的身體,直到現在咱們畫的龍這麼長)

我們有一直的往前走,我們走啊,走啊,走啊,走啊,走啊(再走的過程中,我還和父親玩兒了一個遊戲(動作遊戲))走。我們走的時候看見湖裏面有很多很多的魚,有野魚(是很小的魚)、金魚。奶奶説:“我們再往前走就是一個叫“水車廣場”我很想看一看真的水車是一個什麼樣子的!

過了一會兒,我看到了一個小小的圓圈,我趕緊走近一看,原來是奶奶説的那個叫:“水車”什麼什麼來着?我問了一下奶奶,奶奶説是“水車廣場”,我看見有兩個大大的水車,第一個水車很大,第二個水車之比第一個水車小一點點。父親給我説:“淘淘,你看!水車上是不是有好多好多的小桶。”我説:“是。”我的話音剛落,父親就説:“好,你看咱們的杯子,就像水車上的那個桶一樣,這個桶下去的時候是開始舀水的,等水車到上面的時候,水桶就倒過來了,就倒在水槽裏了,然後一層一層的往下流…………

我給父親説我想坐船,父親同意了,父親買了三張票,父親説:“我去接你們,你們坐船。”(一開始我不同意,後來我才同意了。)

我們做上了船,穿上了救生衣,又等了半個小時,船才開動的,有一個阿姨在講解我們路過的景點,有很多很多橋的名字…………

最後父親來接我們了,爺爺還問我今天玩兒的愉快不愉快,我説:“愉快!”

今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了,我以後要多多到這裏來玩兒!

清明節作文3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時間如白駒過隙,朱顏辭鏡。又是一年清明時,一首余光中的《鄉愁》,道出了萬千遊子的綿長相關之思。

他們或是踏上象牙塔中的學子,寄予了父母的期盼;他們或是祖國邊疆的官兵,保衞中華大地領土的神聖不可侵犯;他們或是像我一樣的中國鐵建人,堅持施工生產一線,擔負繪畫祖國藍圖的使命……種種原因,他們不能歸家掃墓祭祖,但是他們都有一顆熱切的心,把這種思念轉化了精神力量。他們或是努力學習,感恩父母,回報社會;他們或是刻苦訓練,為祖國繁榮昌盛,奉獻自己的汗水和青春;他們或是不知疲憊,兢兢業業,建造一個又一個精品工程。

在我的印象中,清明是一個安靜清冽的節日,沒有除夕萬家燈火的繁鬧,沒有元宵煙花爆竹的狂歡,更沒有情人節花前月下的浪漫。對我而言,它是思念的符號,它是情愫的沉澱,它是一種憑弔和懷念的形式,讓我們在充滿浮躁的人生中沉靜下來。

遠方有琴,愀然空靈,聲聲催天雨。身在江西於都贛龍鐵路1標工地,不能回到家鄉,涓涓心事只能説給自己聽。爺爺奶奶的音容笑貌一一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清晰如昨,往事也歷歷浮現。多想沿着那條小路,走到爺爺奶奶墳前,去將雜草清除,然後虔誠地給他們上香,點燭,燒冥錢,灑思淚。煙雨迷濛,青煙氤氲繚繞,我給他們敬茶酌酒。默唸:泉下勿念,家人安好……

清明,雨絲在空中斜斜地密織着,模糊了天地,也模糊了我們的眼。在經濟與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中國傳統節日觀念卻日漸淡薄、節日風俗日漸淡化。席捲大地的功利與浮躁之風甚至造成了傳統節日的商業化,世俗化。有時候我們需要追根溯源,拂去心靈上功利和世俗的塵埃,讓自己看到: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到現在,它是我們中國人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藴含着我們中國人的民族精神與文化,這是每一箇中國人骨子裏都有的血脈親情。無論是家族前輩還是已逝先烈,都是我們的根。時刻銘記孝文化並懷有對先祖的尊崇,才能牢牢抓住中華傳統文化的根。

祭奠先人,感恩父母,認土歸宗。清明將至未至,但雨已經浸潤我的心田……

清明節作文4

每一年的清明對於我家來講,是除了春節和中秋之外,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是聯繫我們和過去情感故事的一個非同一般的日子,我們的情感總和生活中發生的一件件事情捆綁在一起。

小時候,對我而言,清明是冷清的色調;長大了,才有了一些温暖的顏色。掃墓與踏青説不上隆重的祭祖大節,但每每父母早早準備了禮敬祖先的物舍,跪拜叩頭是少不了的,眼神中平添了一份凝重和傷感,對於小時候的我而言,這樣的一個節日多了一份文化厚重。

清明節傳説起於秦末的故事,劉邦終於打敗霸王贏得天下。劉邦衣錦還鄉時,想去雙親的墓上祭拜,卻因為連年的戰爭,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他無法找到父母的墳墓,於是劉邦最後從衣袖裏拿出紙,撕成小紙片,緊緊地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的説:”父母在天之靈,我將這些紙片拋向空中,結果紙片落在一個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不動。劉邦跑去一看,果然是父母的墓碑。也是因此,百姓也學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會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在幾張紙下面,放在墳墓上,表示有人祭拜過了。

提到清明,總是把它和紀念先祖想到一起,孝文化的一種生活體現。如今,清明多了另外一些色彩,我們總是藉着這幾天的春和日麗,邀幾位好友一起踏青,和春天的有一個最美好的約會,仲春與暮春之交,《曆書》中曾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清朗契闊,踏青就多了一些温暖。

讀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人在清明時節不巧趕上了紛紛小雨,在悲傷思古的小情調中多了一個雨中問路的小插曲,有小友人的相助,清明的色彩逐漸温暖起來。“路行人慾斷魂。”“行人”是指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種遊春逛景的人。那什麼是“斷魂”呢?在詩歌裏“魂”多年來指的是精神,情緒等方面。而“斷魂”是極力形容一種十分強烈,遠遠的出人意料之外,詩歌表現之內深穩的感情。

杜牧不禁想到往哪兒才能找個酒店呢?原來杜牧是想尋到一個酒店,避避雨,歇歇腳,喝點小酒,抒發內心的小心思。可是又應該向誰問呢?原來那位牧童回答了,也種了詩人中意杏花的小愜意。“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的,再也不多廢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聞訊而走,怎樣加把勁攢上前去,怎樣興奮的找着酒家…。詩人都沒提到。他把這些都含蓄的表達在了整首詩中。

一年又一年的清明,確實和老底子不太一樣了。過了清明就該是穀雨了,春天就這樣被老天收走了,我們該換一種心情去迎接立夏了。

清明節作文5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外婆,想着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的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牀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着,乾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媽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來,每天在講台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着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的時候 ,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面對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鉅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的一切已無法挽回,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啦。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着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安眠,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於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着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媽媽摟着我哭了,她説:“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一天晚上,媽媽陪着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説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説: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一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説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着村裏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麼深刻的愛。

想到這一些事情,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的思念。

清明節作文6

寒食節又稱“禁煙節”、“熟食節”、“冷節”(在冬至後105日,即清明前的一兩天),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這一天,民間禁止生火,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這個風俗的有兩種説法:

一種説法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之推。春秋時,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列國,介之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相傳他曾經割下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充飢。重耳返國即位,當了國君,就是晉文公。而此時介之推卻與母親隱居綿山(即現在的山西介休縣),晉文公派人請他,但他躲在山中不肯出來。於是晉文公下令燒山,想把介之推逼出來。不料介之推死也不願出山,結果和母親一起被燒死了。晉文公非常難過,將介之推葬在綿山,還修了廟,並將綿山改稱為介山。為紀念介之推,晉文公又下令把介之推被燒死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另一種説法認為,寒食節源於周代的禁火舊制。當時有逢季改火的習慣。春末出火,在這之前告戒人們禁止生火,要吃冷食。

舊時寒食節主要吃粥。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另外還有“桃花粥”,這是唐代漢族寒食節的食物,流行於河南洛陽地區。《廣羣芳譜》中説:當地民間在寒食節,採摘鮮桃花,配上好米煮成粥,味道鮮美,富於營養。這個風俗一直流行到明末。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寄扇》一出就有這樣的唱詞:“三月三劉郎到了,攜手兒下粧樓,桃花粥吃個飽。”

此外還有“青精飯”。青精飯也叫“烏飯”,主要是為滋補身體,祭祀祖先,相傳為道家所創。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中有這樣的記載:“此飯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釋家多於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原先朝廷也給大臣賜食青精飯,嘉靖十四年間,皇帝認為其名不雅,於是改為賜百官於午門食“麥餅宴”。

漢代還有一種名菜,叫“五侯鯖”。唐代韓有一首《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五侯是漢成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西京雜記》上説,這五個人互不和睦, ,他們的門客之間不得往來。只有一個人叫婁護的,很會説話,五侯都很喜歡他,紛紛送給他新奇的食品。婁護把五侯送給他的食物調和在一起,結果成了難得的美味,人們稱之為“五侯鯖”。其實,這所謂的“鯖”不過是魚和肉的雜燴,只因由美味的食品調和而成,味道自然就格外鮮美了。

今天,有關寒食節的食品大多已經失傳。然而,若是有人認真地研究一下,説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呢!

清明節作文7

近幾年來的季節有點混亂,“經緯”不太分明。該是桃花杏美的時候,卻是四月飄雪壓滿梨枝頭。美麗的樹掛將芽孢擁住,依依不捨地拖着冬的尾巴不肯撒手,無端的延長了寒冷的日子,也延長了人寒冷的思緒。

冬的延伸,春就顯得蕭條。

沒有陽光照射,天昏暗暗的。墓地四周也沒有綠草芽,沒有紫色的山茄子花和耗子花。半人高的枯草在冷風中搖曳,弱不經風的樣子,就像為兒女耗盡最後一點精力的雙親,在生命的最後關頭。雖然很牽強地聯繫在一起,似乎也有點淒涼的美。松樹也沒有往年適時的葱綠,但依然很執着地固守着雙親,圍繞着他們不離不棄。比起這些賦有生命意義的松樹,我們這些兒女似乎顯得有些不孝,不能和它一樣長守於父母身邊,只有一年一次的清明才來此一聚,祭奠逝去的雙親。

一杯老酒是爸爸的最愛,一柱清香是對信仰佛教的媽媽的慰藉,香煙裊裊會將我們姊妹四人的思念帶給他們嗎?

怎麼沒想起帶一盒香煙,總是留下一些遺憾。老爸老媽在一家最困難的時候,毅然決然地戒掉了多年的嗜好,待到兒女成家立業,還完債務,有了寬裕的條件時,老爸的血壓已不允許再享受那一杯偏好,老媽的氣管也不允許再享受賽過神仙的香煙。唉,對老爸老媽的欠咎太多太多,以至於他們百年之後仍不能釋懷。

小時候,沒經歷過親人的生離死別,對課本里描述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太理解。 認為清明來了,春天就來了,苦丁香就會開滿山坡,散發出誘人的芳香,餘興未消的你,忍不住折下一束回家,插在花瓶裏。僅僅一束丁香,就會瀰漫整個房間,讓你迷失在她的香氣裏;小草就會將綠意鋪滿鄉間小路,誘使你走出睏倦,走出家門,去野外踏青;野菜就會頂着一頭新嫩探出泥土,待長到離開地面,便挖回家洗淨,蘸着清醬,做嘴裏的美食。可當父母離開人世的一剎那,恍若一座終身依靠的山體轟然倒塌,從此不再有遮風擋雨,可以讓你撒盡嬌嗔,允許你任性的家。沒有了近乎誇張地無病呻吟時,觸摸額頭的那雙結滿老繭,卻也温暖的手。在清明節,墓碑前瀟瀟細雨中矗立的,失去生活方向的孤兒,才知道何止欲斷魂! 哪裏還有“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興致啊!

荒涼的枯草,春風吹來時會有一襲新綠爬上她的身軀,開始她新的生命,而逝去的雙親,卻再也無法回來。

墓碑旁一棵結滿籽粒的無名小草,在冷風中微笑着,風吹落了她懷中的種子,灑落在她的四周,那是她十月懷胎的的孩子。春暖時她的孩子會發芽,會長大,那是她生命的延續。我霎時明白了,草如人,人如草!

清明節作文8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咱們遠去的外婆,想着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牀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着,乾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媽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台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着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鉅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着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咱們及時發現,外婆終於醒來的一剎那,咱們懸着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媽媽摟着我哭了,她説:“該自責的是咱們呀!你的外婆,咱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媽媽陪着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説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説: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咱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説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着村裏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麼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的思念。

清明節作文9

今天是四月四日,學校放清明節假。我回到家鄉跟親人們一起過清明節。

早上的時候,媽媽跟奶奶早早起牀,要做許多的事情,到市場買菜、肉,其中有葱、荷蘭豆、豬腸子、豆腐、豬肉、豬肚。媽媽買完各種東西后,回家當場跟爸爸一起殺雞、炒菜、買鞭炮……做清明掃墓前的準備。媽媽叮囑我們説:飯後不要亂跑,上午準備出發去掃墓。

媽媽、爸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準備工作,從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點的時候,我們帶着汽水跟啤酒,還有雞鴨、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帶着裝滿黃草紙,冥幣等祭祀品的麻袋出發。哥哥是負責扛所有的汽水跟啤酒,雖然很重但卻堅持扛到目的地,因為媽媽相信他的實力。相對來説,我拿的東西是很輕的,但責任重大:一不小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我們走很長的一段路,終於到達目的地,哥哥累的氣喘吁吁,而我累的心臟怦怦直跳。我跟哥哥最先到達墓地,後面的一羣慢慢才跟上來。

二伯一上來二話不説,拿起鋤頭把太公的墓碑前後的野草跟爛泥清理起來,清理乾淨後,叫爸爸到附近的泥地裏,拿起鋤頭挖幾塊大的泥塊。我、哥哥還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塊。我們把石塊搬到墓前,接着大家把帶來的紙錢統統交給二伯,二伯把疊得整整齊齊的紙錢分別放在石碑的東西南北方向,用石頭壓着。此後,奶奶把盛兩碗乾飯用兩雙筷子插在飯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擺上各種供品。然後奶奶拿出一麻袋的黃紙跟冥錢,讓我們分別把它們搓得均勻。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盡力氣地搓,似打沙包一樣用力地打着,使冥錢均勻散開而他的拳頭的.皮搓破。紙錢搓好以後,表哥把火點着,點燃香燭,紙錢一疊一疊地燒,在燒紙錢的過程中,由於風勢很大,使得周圍的乾草燃起來,我們趕緊拿起樹枝撲打火焰,撲滅火焰後,又鋤一條防火隔離帶。接着把還沒有燒完的紙錢再燒起來。這時候,天上下起小雨,表哥説:“糟糕,下雨。“小姑跟媽媽卻不慌張,她們異口同聲地説:“下錢羅,下錢羅,祖宗在保佑我們今年賺大錢!”。幾位表哥們點燃“浪漫禮花”,隨着“呼--啪啪啪”響三聲,這禮炮似離弓的箭一樣,在空中跳舞幾圈後爆炸,顯得絢麗多彩。小雨此時停,天空又出現太陽。

我們全體成員在鋪氈子的墓碑前齊齊地跪下來,隨着二伯的叫聲又跪又拜,我們在默默祝願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禱祖宗保佑我們下一代興旺發達。

最後,我們打開帶來的東西,午飯在墓前吃,含義是邀請祖宗跟我們一起吃飯。我覺得這頓飯很好吃,覺得清明節掃墓是一件有趣的有意義的事情。

清明節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紜,路上走人慾銷魂。”又是一年清明時,這不僅是一個草長鶯飛,春景春色徜徉的時節,也是一個懷思先祖,弔唁後人的節日。讓細稀的春雨帶着我們的哀念,飄向遠方……

清明節是工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月與暮春之接,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然而,清亮息為節日,與純潔的節氣又有所不共,它還包括着必定的風氣和某種留念意思:作替我國的傳統節日,從現代從來就有祭祖、掃墓的風俗。固然跟着生涯的一直提高,中邦傳統節日的氛圍未匆匆鹹遙但近多少年去,己們又開端重視伏節日文明的發揮取傳承。那個清明節,地陰森輕的,下着毛毛細雨。我和母親一起,來到了逝往疏人的墓前。我們把墓前曠地的灰塵掃除清潔,母親什麼也不説,只是默默的在那塊漢皂玉砌成的墓碑後面,微微地抬上了一束小雛菊。柔柔的雨點打濕了它嫩黃的花瓣也擊濕了爾們的飛舞的頭領,跟胸前這一朵小紅花。母親把帶來的水酒食果品貢祭在墓前,將那些紙錢燃化,讓它隨風像文蝴蝶般灰飛煙滅。我站在墓前,和母親一訖低着頭,為逝世的親我而默悲。飄動的紙灰寄託着咱們深深的悼念,飛向邊遠的天國,願所有的逝者皆得以安眠……我不知怎麼,臉龐不覺竟搭了二言淚。或者是沒於對逝者,對先祖的懷念,抑或是這哀情淒涼的局面令我的眼淚不自發地淌下來。

這樣的場景也使我想到了烈士陵園人們為先烈而默默哀悼的氣象。遐想該年兵士們為了祖國的安寧國民的幸福而扔頭顱撒暖血,不愛惜本人的性命,懷着殺身成仁的心境在戰場上勇敢鬥爭,臨陣脱逃。沒有他們的就義,也就換不來我們昨天的美妙生活。緬懷反動前輩,繼續他們的精力,弘揚我們中華官族的光彩傳統,是無論如何什麼時候都不可忘卻的事。在這個季節,更是讓我們的愛國情懷和對義士們的緬懷之情越來越濃郁。

這彷彿是個理當悲傷的日子,可母親卻提出帶我們一起去郊家遊玩,置鷂子。我想了想,清明時節標就是踏青尋春的惡節令。我們踏上了覓春、賞春、踩春的旅途。我聞到了土壤的芳香氣味和空氣的潮濕滋味,在歡啼和綠色的世界面擁抱了美佳的春天,同時也更添深入領會到清明節更深刻的內涵。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帶給我們祭祖掃墓時的悲哀與思念,郊外踏青時的愉悦與放鬆。這個節日不會隨着時光的波源而慢慢遠逝,它所承載的意義和文化內涵將會代代傳承下去。我們的節日——清明,是永遠的清明……

清明節作文11

清明,是一個很特殊的日子,它既是一個農曆的節氣,又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就節氣而言,清明取的是“萬物潔齊,氣清景明”的意思;就節日而言,它是人們祭祀祖先的日子,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上墳”。雖然也學過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詩句,但是清明對我來説似乎根本沒有什麼憂傷,它只不過是一個日曆上的紅頁,不經意間就被撕扯得無影無蹤了。

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間,又到了清明節,可我的心中卻充滿了糾結,不知是該喜悦,還是該哀傷。喜的是,我和媽媽又可以去看姥姥了;傷的是,姥姥已和我們陰陽兩隔。

頭天晚上,媽媽準備了很多祭祀用的乾鮮果品。要照平時,我早就歡喜得一飽口福了,但今天卻沒什麼胃口。媽媽還買了不少的紙錢,媽媽疊紙錢時我也過去幫忙,儘管我並不知道為什麼要把紙錢整齊地疊成條狀。

當清晨還沉睡在霧靄中的時候,我和媽媽就已經向姥姥的墓地出發了,媽媽提着姥姥生前愛吃的糕點、水果,我抱着已被疊得很柔軟的紙錢。

來到墓地,媽媽把糕點、水果和紙錢恭恭敬敬地擺在姥姥的墳前,還莊重的在紙錢的周圍畫上了一個圓圈。“媽媽,為什麼畫圈兒呢?”我很是好奇。“這樣,我們燒的紙錢姥姥就會全部收到!”説話時,媽媽的眼中閃爍着點點的晶瑩。

紙錢點着了,火苗由小到大,瞬間温柔地溢滿了整堆紙錢。一張張紙錢閃耀着赤色的光芒,把姥姥通往天堂的道路照得通亮。眼前的紙錢越燃越旺,紅紅的火苗盡情地跳動着,火焰中好像映出了姥姥那慈祥的面容。當姥姥的音容笑貌定格在我腦海中時,當姥姥的昔日温情湧動在我心間時,耳旁傳來媽媽充滿哀傷的呼喊聲:“娘呀,我們來看你了,給你送錢來了,苦了一輩子,也沒有享享福,可別捨不得花啊!”媽媽的哽咽聲頓時把我滿含的淚水震落了下來,淚眼朦朧中,我在心中默默地念着:“親愛的姥姥,你在另一個世界過的還好嗎?我真的很想你啊!”

當紙錢上的火苗慢慢熄滅的時候,幾片燒盡的紙灰化作了飛舞的蝴蝶,在墳前悠然地遊走着,每一隻都凝結着黑色的情思。媽媽給姥姥磕頭時,我也學着她的樣子,雖然動作很笨拙,但是藴含着和她一樣的虔誠和哀傷。

走在回家的路上,儘管身邊已是豔陽高照、柳絮飄飛,可思念與傷感依然縈繞在我心中。也許這就是清明節,一個第一次屬於我的清明節

清明節作文12

又到啦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啦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啦離我們遠去的外婆,想着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啦。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牀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着,乾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與老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啦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台上給學生上課,將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着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鉅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老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啦外婆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啦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着她之時,她選擇啦偷偷服食,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於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着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老媽摟着我哭啦,她説:“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老媽陪着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説出啦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説: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啦大學,這就夠啦。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説她是一個教啦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着村裏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啦多麼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啦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的思念。

清明節作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樹。

轉眼間,令人傷心、難忘、的清明節來到我們的身邊,大家要去掃墓了。

吃過午飯後,我們拿着貢品和元寶蠟燭朝公墓走去。在去的路上,風呼呼地颳着,把那路邊的小樹颳得吹過來搖過去,好似要把它折騰死似的。樹下的小草與花朵也失去了往日的光鮮,垂頭喪氣的,好似花朵和小草都難過的要哭了。只有那太陽不減威風,反而火上澆油,把大地曬得火辣辣的。

到達公墓,爸爸説:“第一個要去的太公的墳墓在二十一排。!”我拿起一些貢品直奔二十一排,在上去時,我一邊走一邊想:太公為什麼會死?太公長什麼樣?是什麼時候死的?我越想越多。終於到了二十一排了,找到太公的墳墓後,我們就開始分工合作:我和表弟、兩個表妹、以及姐姐幫忙擺貢品,大人們就拿出元寶蠟燭燒。我們擺完貢品後,小小的墓前被擺滿了,有紅紅的大蘋果,有彎彎的香蕉,還有泰國梨,雞、鴨,還有一些果品。我對姐姐説:“貢品也太豐富了吧!”姐姐説:“對呀!他們在生前也許沒怎麼吃過好東西,現在他們死後,就要給他們吃好住好的。”我點點頭説:“應該是吧!”之後媽媽説:“你們幾個小朋友,嘰嘰咕咕在説什麼,快過來幫忙燒元寶。”我們點點頭就去燒了。

可別小看這燒元寶,可是有很多學問的:要一張一張放,不可以直接扔過去。放的時候不可以説話。要莊重嚴肅,不可以笑。心裏要想着保佑語。因為元寶是折的,放的時候很容易被風吹走,所以放的時候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突然爸爸説:“孩子們,快走開,要燒鞭炮了。”我們連忙跑開。我還把耳朵捂得緊緊的。我為什麼這麼害怕呢?還不是在春節的時候,我們在玩沙炮,我本來想把手上的沙炮扔出去,不知道為什麼,還沒扔出去,沙炮居然在我手上爆炸了,把我手給炸傷了,所以現在我聽見鞭炮響就十分害怕。在燒鞭炮的時候一個小鞭炮飛到我的腳下,一開始我不知道是什麼,就大聲喊:“有暗器。”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拜完太公後,就去拜爺爺了,爺爺在十九排在去的路上我想:爸爸和叔叔會很難過呢?爸爸和叔叔看着爺爺心跳停止,他們受到了多大的挫折?我看了爸爸的臉,爸爸真的很難過。到了墳墓前按照剛才的順序把東西擺好,便認真地燒起元寶來,突然表妹喊:“着火了!着火了!”我們扭頭隨聲望去,還真火災了,表妹又説:“要撥打119嗎?”叔叔説:“那是有人燒垃圾,不是火災。”我恍然大悟,又要開始燒鞭炮,這比剛才燒的要得大。開始燒的。即使我盡力捂住耳朵,但還是能聽見噼哩啪啦的響,終於燒完了,我們在墳墓拜了拜,就依依不捨的回家了。

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清明節呀!

清明節作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年的清明是極好的一個天,雖是有些許寒意,但倒是全然沒有綿綿細絲的斷魂之感。我是愛極了這樣的天氣的;它沒有梅雨時節的陰濕,縱是“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卻也躲不了鋪天蓋地的昏暗——更像是有千萬朵烏雲糾纏在身邊,視線多霧,迷迷惘惘——它也沒有伴隨冰雨而來的滲入骨髓的莫名的憂鬱;亦不像盛夏的忽晴忽雨,也就是那種琢磨不透的、令人防不勝防的兩極格局:要麼擺出一副狂風驟作的矯情,要麼便直接是流金鑠石的薄情寡義。清明,這個春天裏的節日,自然是從那掛在嫩芽上的露水中所映出來的翡翠色的矮矮的大地裏伸展出來的。

清明,是春天裏的節日,是新生的節日。被去年的寒冬壓迫了一個季節,萬物便約定在這個時間一起奮起抗爭,為了他們共同的春。野草從殘破的枯枝敗葉中拼盡全力掙開黑土的枷鎖,張開它的兩片幼葉,在自己的春天裏吹出第一聲號角。

這是春之起義。世界為之沸騰。

冰面乍破,江水迸湧。春江水暖,野鴨戲水。且看百轉千回之間,刀魚猶如持戟之勇士,乘風破浪,逆流向前,倏然騰空而起,擊起千層白浪,落水之聲仿若四面戰歌。聽,這中流擊水者,正擊打出如豆撒鼓面般的宏偉的前奏。

清明,是盛開在時代中央的生命進行曲。

清明,亦是凋謝在過去的二胡獨奏。

欲斷魂般的清明。“春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依舊是這樣的情景,縱然我是討厭小雨,但畢竟這樣才能是清明的意境。緩步走向那片寂靜的土地,於寧靜的雨聲中,在恍惚的視線裏,悄悄地追憶,那些黑白無聲的過去。思量,如青燈古佛之下執卷輕誦那般。這是思如柳絮,紛紛零落;又是避世萬里,心扉空明。

生入世,死歸塵。清明,生死之間,朦朧萬千。盤腿坐下,靜心聆聽,便真的不知道這二胡是為誰悲,為誰泣。

繁華都市,行色匆匆之間,有誰能看見,幼時站在街角的母親接你放學回家的身影;有誰想起,容顏已逝、雙手佈滿歲月滄桑的髮妻,當年在月下獨坐長椅,姣姣身姿如繁花般的動人;又有誰暮然回首,望見死去的年少的自己,手捧夢想與初衷,高歌卻無人應和。

是誰打破了夜空的死寂,有誰埋葬了當初的固執。

清明,年復一年,如約而至。生死之間,相望相守。

又轉念。

也許,也許清明,正如它本義,在薄薄的雨霧間人們清清明明,乾乾淨淨,一切都該是變得這麼透明。先人選這一天掃墓,即是因為這朦朧的空氣,也是想在自己離開時讓墳下埋葬着赤白乾淨、清清明明的骨頭吧。

是了吧。

今日,為逝去的一切敬奉一朵菊。

再回首,如同置身於昨日的清晨,繼續那未完的生命。

清明節作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是我們紀念已故親人的節日。清明節最早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節日中的活動也流傳至今——掃墓、郊遊踏青......在兩千五百多年的傳承中,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藴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不斷提升,已不再只限於懷念已故的人。

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節,每年這時,家人都會團聚在一起,一塊兒去掃墓等等。我的老家在平潮,每年這是姥姥都會通知我們回去.太太已經去世2年了,每次去上墳,姥姥都會在太太墓前説些話,多燒些紙錢給她。上墳時都很擁擠,每家人都是7.8個一起去的。上完墳後,我們一家人就會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清明節不僅是紀念已故親人傷心的節日,它也是家人團聚充滿愛幸福快樂的節日。

如今,清明節也是我們抒發對英雄烈士愛戴、欽佩、懷念之前的節日。他是我們對生命解讀的節日。

英雄烈士們犧牲自己保衞祖國,救他人的精神值得我們讚揚,但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可貴的,我們應先學會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上墳時我看着一個挨着一個的墳墓,其中有的甚至還是小孩子,我的內心有種説不出的滋味。他們就這樣長眠於地下了......地面上色彩繽紛的世界,他們再也看不到了;聲音悦耳的世界,他們也再也聽不到了;充滿愛的世界,他們再也感覺不到了......清明節是個能教育人的節日,會讓我們發覺生命的可貴但又容易失去,讓我們懂得該珍愛生命!

清明節還是個放鬆人心,讓我們更好的接觸大自然的節日。

清明節是在春天,所以是郊遊的好時間。到處是鳥語花銷,綠意盎然,充滿生機,讓人疲憊的身心得到放鬆。走出家門,呼吸新鮮的空氣,與大自然來個親密接觸,該是件多麼享受的事。記得上國中時,每年學校都會組織全校同學去郊遊,走出學業繁重的學校,頓感渾身輕鬆自在,和同學們一起嬉戲玩耍,同時也開闊了視野。走在安靜的小道上,沒有了城市的喧囂,整個人的心靈都得到了淨化!

清明節已被定為法定假日,是國家大力弘揚的名族傳統節日。它所包括的文化內涵、歷史底藴,我相信會被更多人知道,被更多人所重視,讓更多人喜歡!

Tags: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