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元宵節的作文精品[8篇]

欄目: 元宵節 / 發佈於: / 人氣:2.18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的作文精品[8篇]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

聽媽媽講,傳説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氾濫,城外田地乾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後餘地回宮辦事,於是把雨簿寫錯,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裏溜到天宮,改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後,也發現寫錯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説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後來玉帝發現自己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青龍,丞相照做。青龍被丞相殺後,變成一隻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任務,生怕煮破,所以心裏好像揣着一隻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湯圓經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湯圓浮出水面,看着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我慶幸,還好湯圓沒煮破。大家高興地品嚐我煮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一個一百分,誇我長大,懂事。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麼高評價,我心裏美滋滋。

晚上七點左右,我們全家一起下樓放焰火。正好碰上我好朋友劉一凡,我倆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個最大“金椰子”禮花,用香把禮花點着,看見一朵朵美麗“茶花”衝上天空綻放,我和劉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一個超大型“飛毛腿”,只見那好似流星劃過天際,放射出五彩光芒,飛遠。接着又放手搖花、花籃、降落傘……

最後我們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發上看着元宵晚會,其樂融融。

今天我學會煮湯圓常識,感受到放焰火快樂。我夢想每天都是元宵節那該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今天是冬至,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天空飄着雪白的雲朵。我剛從學習班出來,就飛速地衝回家。因為,老媽要教我做湯圓。

我很快回到家,但是氣喘吁吁的,腳一直髮麻。老媽見我這個樣子,她的嘴巴彎成啦一個大月亮。

按老媽教的方法,做湯圓先要揉好糯米粉團。平時我只會調麪糊,認為揉糯米粉團和調麪糊一樣,沒啥區別,哪裏知道這麼麻煩:米粉團外全是水,裏面卻有一個乾乾的小米粉團!於是,我再往盆子裏面倒啦一勺水,可是水一直在外面,老是浸不進去。我心裏急啦起來,我急切的心情讓我彷彿聽到啦自己心臟的跳動: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跳個不停。經過我的努力,米粉團終於揉好啦。這時候,我覺得窗外的陽光、雲朵特別美麗。

下面要做的就是做湯圓啦。這時,我突然想臨陣逃脱,因為我連做麪餅都不會,怎麼會做湯圓呢?但我想起老媽對我嘲笑的神態,我拼啦。我從粉團上拿啦一小團,揉成啦一個圓形的小球。咦!一個小湯圓居然產生啦!我喜出望外,餘下的我也照這樣揉,不一會,桌子上滿滿的都是那白白的、玲瓏的小湯圓啦。這時候,我瞟啦一眼媽媽,看見她笑得更甜啦。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把揉好的湯圓下鍋啦。媽媽教我先在一個鍋內放滿水,然後把水煮開,放入黃糖,再將湯圓放進去。但在這個過程中,開水濺到我的手上,啊!好燙呀!我的`毛皮細胞頓時死啦一片!我才把剩下的湯圓小心翼翼的放入鍋內。過不啦多久,湯圓就煮熟啦。它們一個跟着一個浮出水面來,在水面上晃呀遊呀的,真讓我高興!我帶着喜悦的心情把湯圓舀出。嘻嘻!窗外偷偷窺視我的,是最明媚的陽光,最潔白的雲朵!

今天,伴着明媚的陽光、雪白的雲朵,我學會啦做湯圓,我的心情如天氣一般的美麗。因為,我學會啦做湯圓,就意味着我又長大啦一點。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今天是元宵節,也是寒假的最後一天了。媽媽説帶我們去運河廣場,既可以參觀運河博物館,又可以看花燈。

到了運河廣場,果然看到了很多節日花燈,尤其是最中心最高聳的那個蛇寶寶花燈非常引人注目。

沿着規定路線看完了花燈,我們就進了運河博物館。可能是因為廣場上的燈會,連博物館裏也是人流如織,不像平常那麼清靜。我們先去入口右邊刷了第二課堂卡,然後一個展廳一個展廳的參觀,博物館裏內容非常豐富,儘管我們來過很多次,但還是喜歡來。今天博物館裏比平時還多了一個“十里紅粧”的`臨時展覽,有一乘花轎很漂亮。

今天玩得真開心!

元宵節的作文 篇4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今天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正月十五——元宵節。

你知道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嗎?傳説,有一隻神鳥來到了人間,意外被獵人射死。天帝得知勃然大怒,下令天兵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天帝的女兒偷偷地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眾人,人們聽了焦頭爛額。有一個老人想出了辦法,説:“在正月十五時在門口掛上燈,並放鞭炮。”眾人便照着老人説做了,果然天帝看到人間煙火瀰漫,便不再理會。人們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慶祝。

元宵節有許多習俗,如:吃湯圓、舞獅、舞龍、賞花燈、猜燈謎、踩高蹺、劃旱船……湯圓是元宵節的小吃。你知道湯圓是怎樣做的嗎?首先把麪糰搓成一個圓,再用大拇指伸進湯圓裏面,鑽一個洞,然後在洞裏灑上些乾粉,接着用大拇指把湯圓捏成一隻小碗。最後放上一點香甜可口的芝麻醬,把洞口封住,就成了個美味湯圓。湯圓吃起來皮又嫩又滑,餡又香又甜。據説元宵象徵閤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閤家幸福、萬事如意。

元宵節不僅有美味的湯圓,而且還有五彩繽紛的花燈。花燈起源自漢武帝於農歷正月十五日在皇宮設壇祭祀當時天神中最尊貴的太一神,由於整夜舉行,必須通宵點燈照明,此為元宵節點燈的開端。花燈起源於漢代,盛於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間,中國人元宵節迎花燈的習俗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今天我帶大家逛一下花燈展。瞧,那一盞盞千姿百態的花燈,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你看那隻威武的老虎,身上條條黑道,它張開嘴露出那潔白的牙齒,像活了一樣。老虎的旁邊有一棵樹,它好像在乘涼。樹上有一隻在嬉戲的小猴,它用尾巴纏着枝幹,倒掛在樹上,彷彿在盪鞦韆。小猴看着老虎,好像在互相問候。花燈真是讓人大飽眼福,璀璨奪目。元宵節的夜晚真是無比美麗。

逛完了花燈展,肚子也餓了,坐下來吃一碗湯圓,美極了!

元宵節的作文 篇5

“元宵節,真熱鬧。看花燈,吃圓子。小牛燈,哞哞哞,小狗燈,汪汪汪,小龍燈,飛的高,小兔燈,跑得快。”每當聽到《鬧元宵》這首童謠,我就會不禁想起——那次五歲時回奶奶家過的元宵節。

清晨,我模模糊糊的從被窩裏爬出來,隱隱約約聽到小夥伴們在爭論自己的花燈。我可來了興致,要知道,這個花燈可是我親手做的,並且超級獨特——

“那是在元宵節的前一天,爸爸媽媽提議今年元宵節我們自己做花燈。我和姐姐高興的歡呼起來,我見過好多花燈:“什麼小豬花燈、大雁花燈、蓮花花燈……”而在今年,我要做一個獨一無二的花燈!我向全家人宣佈了這個消息,他們都一一祝賀我,除了姐姐這個沒良心的,竟然對我説:“不要太得意了,要看實際行動。況且,你以為花燈那麼容易做啊!”我嘟起了嘴,在心裏與姐姐較勁“哼!我就做給你看!”

於是,在元宵節的前一天,我就催促着爸媽快點兒做。爸媽説不過我,就無奈的開始做了。只見爸爸媽媽拿了一堆花花綠綠的東西,然後一點一點的纏,就纏出了個形狀,最後再上色,看得我眼花繚亂!“懵了吧!”姐姐得意地看着我,因為她已經做出了個蓮花燈籠。我哪肯認輸,也亂七八糟的把所有東西都纏了一堆。做了個什麼也不像的東西出來。姐姐看準時機,準備好好嘲諷我一番。可是我搶在她前面,説:“這才叫獨一無二!”把姐姐説得啞口無言。”

我快速披好衣服,拿着那盞花燈,去跟小夥伴們比較了。小夥伴們見到我那盞花燈的'表情跟姐姐的一模一樣,我又用同樣的話反擊,還真把他們唬住了,他們都開始羨慕起我來!就這樣,我打頭兒,在村子裏面繞起圈兒來。

中午了,由於早飯都沒吃,我已經餓得飢腸轆轆,想馬上回家飽餐一頓。“哇!湯圓!”我發出了驚呼。接着又喊道:“好久沒吃奶奶親手做的湯圓了,那可真是人間美味。”“就你小嘴甜。”外婆邊説,邊給我舀了五個又大又肥的湯圓。可能你們不知道,那個村子的人,都叫我“粑妹兒”,就是因為我吃那種像雞蛋一樣大的湯圓,我至少就要吃四五個!

“隔”我打了一個又大又響的飽嗝,隨後,又拿着花燈去去繞圈兒了!

到了晚上,我們那個村子更熱鬧,老人們聚在一起講元宵節的故事,我們小孩呢?就拿着花燈靠在老人身邊聽他們講故事。時不時再數數星星!大人們就聚在一聊家常,打打麻將!好不熱鬧!

晚上,一輪明月高掛在天空!地面上,坐着歡聲笑語的人們……

元宵節的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這是一個全家團圓的好日子!這不,夜空中亮亮的圓月彷彿也在為人們送着節日的祝福呢!突然,“砰”“砰”“砰”三聲炸響打破了夜晚寧靜的氣氛!是放煙花了!我趕緊拉着爸爸媽媽一起出去欣賞這美麗的景色! 哇!外面可真熱鬧!這竄上夜空的煙花可真美麗呀!五彩繽紛,有紅的,綠的,紫的……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形狀也各式各樣讓人看得目瞪口呆:有的'像一朵盛開着的菊花,有的像無數的流星劃過夜空,更多的像一個個圓球,一個接着一個……我邊看邊發出嘖嘖的讚歎!旁邊的大人們也不停地拍手叫好!

整個氿濱廣場成了沸騰的海洋!車停下了,人們也都不走動了,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抬頭看着天空中美麗的煙花!這煙花放了近一個小時!“砰”“砰”“砰”,快結束的時候,煙花放得更高更快也更好看了,彷彿也在為這元宵節奮力歡呼呢! 這美麗的煙花讓我們的元宵節變得更加熱鬧了!!!

元宵節的作文 篇7

我的家鄉在梅州的蕉嶺縣,那個小村子裏住着不少少數民族,因此每到過節的時候,少不了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縣裏總是格外的.熱鬧。今天我就來説説這些節目吧!

節目一:燒火龍

燒火龍是我們村鬧元宵的獨特傳統節日,就我們縣誌記載:早在乾隆六年,我們縣就有火龍表演的習俗。每年元宵之夜舉行火龍表演,祈求風調雨順,年年豐收,祥和吉利,歲歲平安,火龍表演十分的壯觀,會有許多人來圍觀,鞭炮聲、鑼鼓聲、歡笑聲匯聚一堂,整個蕉嶺縣都沸騰了。

節目二:賞花燈

不過,我們縣元宵最為精彩的活動還是非賞花燈莫屬了。我們這的花燈不同,蕉嶺縣的燈不同於北京的宮燈,上海的龍燈。這兒的花燈形式多種多樣,風格獨特,有紗燈、活景燈、吊燈、提燈等等,我最喜歡是活景燈,燈以戲劇民間故事為主題,賞完燈,也就看完了一部部民間故事。除此之外,還有動物燈,記得我第一次看賞花燈的時候是在幼兒園,那時候我還不知道什麼是花燈,只是覺得那些動物閃閃發光,十分漂亮。我要把這個重大發現告訴媽媽,於是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哈哈大笑,笑聲中我明白了許多關於花燈的知識。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想來我這過元宵呢?我在這裏等着你來喲。

元宵節的作文 篇8

“正月裏,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花燈花,花燈紅,雪打花燈好年景。”兒時是唱着這首歌謠、打着燈籠尋來每年的正月十五的。

盼過十五、盼打燈籠、盼正月十五鬧花燈。兒時對正月十五的嚮往,不亞於對春節的企盼。那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鬧花燈情景,令人心馳神往。

單説十五的燈籠,就有十幾種,像龍燈、蛇燈、猴燈、飛燈、牛蛋燈、走馬燈等等,形狀各異,各具特色。在這些燈籠中,數最多的是牛蛋燈,因為這種燈籠製作起來簡單,買起來便宜,玩起來痛快。那燈的架子是用颳去內瓤的高粱稈的外皮扎制的,中間圓圓的,兩頭收口,因為形如牛蛋,故稱為牛蛋燈。剛過初五,那些做燈籠生意的人就用大大的竹筐裝上上百隻這樣的燈籠,走街串巷,吆喝叫賣,那時家家户户幾乎都有這樣的燈。

最華麗的要算走馬燈了,燈的架子也是高粱稈紮起來的,只是用的部分不一樣。走馬燈用的是高粱稈最上端的細細圓圓的那一段,根據燈的不同部位,截取不同的尺寸。這種燈做起來頗費功夫,且技術含量高。村裏的相爺是扎這種燈的高手,他扎出來的`燈形如古代的鐘樓,古樸典雅。燈紮好之後,相爺還會在燈上做上很多的裝飾。比如用顏色豔麗的紙做成各種花朵,裝飾在燈籠上。最稱奇的是,燈的內芯裝有用紙剪成的神態各異的人物造型,燈內的蠟燭點燃,這些神態各異的人物造型就會在燈內旋轉,看相爺的走馬燈,如同觀看一場有趣的皮影戲。

正月十五鬧花燈,十四就開始了。在我的家鄉,正月十四那天晚上打燈籠叫試燈,就是看看這燈籠有沒有問題,為次日晚上也就是正月十五的晚上鬧花燈做好準備。正月十五的晚上則是正式的鬧花燈了,那天晚上,孩子們早早地吃過晚飯,天剛擦黑,便按捺不住地點起了自己心愛的燈籠,一個個從自己家興高采烈地走出來,頓時,整個村子星星點點,紅火熱鬧起來。我們這幫孩子,也便在村頭瘋鬧嬉戲,比試誰的燈籠最美。有好事者,常常做出些惡作劇,指着別人的燈籠大呼,燈下有隻大蠍子!打燈籠者不知是計,慌忙提燈細看,哪裏知道,燈籠歪倒,蠟燭點燃了燈籠。正月裏哪來的蠍子?等醒悟過來時,一盞漂亮的燈籠早已化為烏有。

其實,正月十五鬧花燈不只僅僅十五那天晚上,正月十六還要熬燈,也就是看看誰的燈籠裏的蠟燭還沒有燃完,那一夜都要盡情地熬下去。這還不算,這鬧花燈的日子大概要持續到陰曆二月八年級龍抬頭。這期間,晚上你都會看到一撥接一撥的民間雜耍,有玩旱船的,有玩“豬八戒背媳婦”的,還有踩高蹺的。這一撥一撥的人,穿上古裝,臉上塗滿了顏料。每一撥玩雜耍的,前面總有兩個高高挑着燈籠的人,遠遠地吸引你的視線。等到了近前,他們賣力地表演,總做出幾個滑稽動作,逗得看熱鬧的人前仰後合。他們不圖別的,只是圖個喜興。

聽老人説,正月十五那天要是下雪了,就會出現好年景。盼望今年家鄉的正月十五是個雪打燈的夜晚,風調雨順,我默默地祝福我的家鄉,“雪打花燈好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