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關於元宵節的散文9篇

欄目: 元宵節 / 發佈於: / 人氣:1.51W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一起來看看關於元宵節的散文,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關於元宵節的散文9篇

  元宵節的散文1

元宵,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

在這一天,我並沒有吃到那香噴噴的湯圓,也沒有與家人一起去賞花燈、猜燈謎。我所度過的是一個平平淡淡的元宵……

媽媽像往常一樣在廚房裏忙東忙西,廚房裏不時傳來了“叮叮咚咚”的鍋,鏟,碗……的碰撞聲。廚房裏多了一份交響曲的歡樂。

不一會兒,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美味可口的佳餚。這兒有綠油油的青菜,有香噴噴的雞,有香脆可口的魚,有酸酸甜甜的醬醋豬腳雞蛋……我看到滿桌子的豐富佳餚,就是少了湯圓的影子還是有點小失落的。我從以前就很喜歡吃湯圓,湯圓一入嘴裏,一嚼,甜甜的芝麻糊瞬間爆開,流入口中這種感覺太幸福了。不過滿桌子的色香俱全的菜香立刻把我的魂勾了回來。我們一家三口就這樣團團圓圓地在桌子旁其樂融融地吃起來了,有説有笑。

元宵佳節,我雖然沒有做什麼傳統的活動,但與家人一起度過,我仍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節日。更何況元宵的用意就是團團圓圓呀,只要與家人一起度過就好,別的全都不重要。家庭雖只有短短二字,但確實最温馨的詞語了。因為它所表達的是愛,是幸福開始的地方。沒有什麼比家更温暖,也沒有什麼比親情更珍貴了。所以有家的地方就有愛,這個元宵能和父母一起度過我已經很快樂、很幸福了。

在這個平凡的元宵夜裏,一股暖流湧進我心裏,暖暖的。

  元宵節的散文2

今天,我和媽媽去公園溜達。因為今天是元宵節,公園裏熱鬧非凡、人山人海。我和媽媽走到做碰碰車的地方,買了一張票,我站在旁邊等,好不容易等到換人的時候,我沒有搶到車。這時,有個叔叔説:“還有一個空車。”我趕緊向空着的碰碰車跑去。遊戲開始了,我右腳踩剎車,雙手把着方向盤,左右開動車。我因為開車技術不太好,所以一會兒撞,一會兒……不只撞了多少次,我的頭都被撞暈了。“時間到”買票阿姨拿着麥克風説。下了車,媽媽對説:“你的開車技術不錯嘛!”我説:“有嗎?”

我和媽媽又看夜景。夜景可美啦!有繁華的上海街道;有美麗的大明湖荷花……夜景使我更加一步認識祖國。

我打了一次氣球,十槍十中,我可不是吹牛皮,獎品是一個紅色的小麪人,我高興得不得了。

我還吃着一個棉花糖,抱着做的國徽燈照相了呢。上面寫着幾個大字,是我銘記在心。

我和媽媽準備去放孔明燈。結果是我和媽媽大吃一驚,我們看見一對夫妻倆放孔明燈,整了好幾分鐘都沒放起來,我想:我和媽媽肯定沒戲了,再説,還貴,不是一般的貴。別人放飛的時候,我在心裏許願,同學們,你們説我聰不聰明呀?

七點鐘,半空中似彩蝶飛舞;又像孔雀開屏,似雄鷹展翅……看着絢麗多彩的天空,人們仰頭翹望,互相指點着今晚的天空;有説有笑的,還不停的發出一陣陣歡聲笑語,個個臉上呈現出幸福的面孔。

我抬頭仰望,今晚的月亮是多麼得圓;多麼得大;多麼得亮!

  元宵節的散文3

正月十五的晚上,天越來越暗。我們吃着餃子,並懷着激動的心情等着晚上的到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等着看那絢爛多彩的煙花。

“嗖——”的一聲過去,一個響亮的爆炸聲迎面而來。之後就是接連不斷的煙花應聲而來,這場景是多麼美麗啊!這場景是多麼壯觀啊!這場景是多麼絢麗啊!元宵節,你是我們中國人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傳説元宵節是這麼來的: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説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的散文4

元宵節的夜,朗月星空,涼風徐徐,羣星眨着調皮的眼睛,凌空嘻嘻,俯瞰大地,似乎在這元宵之夜,被人間美好所吸引。

瞬息萬變的煙花,曼妙地展開,形成了七彩的花朵瀰漫蒼穹,把天空央託的絢麗多彩,美麗壯觀。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盪漾空中。此情此景,突然一股濃郁的思鄉之情湧上心頭,如果此刻在家鄉,我想這時一定會在燈棚前欣賞那美麗壯觀的傳統文化藝術

我的家鄉是一座古老的小鎮,臨水環山,交通方便,有着幾百年傳統文化歷史的城鎮,燈棚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歷經三代(清代、民國、當代),具有三百年的歷史,每年的臘月,那些老藝人就開始籌備,設計,繪畫,手工,經過多日的辛苦操勞和努力,正月十三,正面三層,美麗壯觀的燈棚,坐落在鎮政府的門前的十字路口。

燈棚底面高於地面2米以上,供遊人穿行;二層下設布制橫額,迎面四根盤龍燈柱,分別間隔架設在12塊門檻燈上,柱燈上面連接燈房斗拱飛檐,分開左右三個空間,懸掛24塊面燈,面燈下掛玻璃宮燈和玲瓏珠燈,中間縱深處陳設有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各種古玩,後壁中堂張掛名人字畫,左、中、上方遮蓋棚布。三層以上以海馬文獸壓脊,飛檐斗拱下裝面燈24塊,四組彩燈吊在飛檐挑角上,每組9盞,稱九蓮燈。

其燈具、彩繪、設置隨着時代的進程各自反映時代色彩,門檻燈多繪製12生肖,三層正面面燈常常繪製24孝圖,戲曲故事畫面,有水滸、西遊記故事畫面。嫦娥奔月、哪吒鬧海,微型電機制作火車穿山洞,隨着時代的變遷,適應當前的形勢需要而創作面燈。燈棚每年花樣翻新,爭奇鬥豔,遠近馳名,把節日裝扮得加多彩絢麗,更加喜慶,節元宵的晚上,方圓左近的人們,帶着家人,帶着凳子,揹着孩子,用架子車拉着老人,陸續到來,燈鵬上彩光四射,面燈上的各種人物和動物栩栩如生,喇叭上放着歡快的音樂,燈鵬周圍人山人海。

八點左右雲彩燈開始表演,雲彩燈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民族民間舞蹈,其表演形式是用八個人,四男四女,每人手執二燈,初上場以小橫步至台前,相繼作順燈(轉圓圈),揭地皮、單折、雙摺、單折帶、雙摺帶、滿折、盤龍(正龍、倒龍)對蓮、裏五花,外五花等隊形畫面,以形容雲的動盪,由輕輕飄動到激烈飛行。

雲彩燈從乾陵十五年傳承至今,曾在七十年代進京演出,受到周總理熱情讚譽並題詞。

聽着輕快歡樂的音樂,看着輕盈優美的舞蹈,隨着觀眾陣陣的歡笑和熱烈的掌聲,場外的鞭炮聲,還有綻放空中的朵朵燦爛的煙花,濃濃的節日氣氛,,讓每個人連上掛着喜悦的表情,沉侵在節日那喜氣盈盈的氛圍中。

到了正月十六,人們都早早吃完早飯,來到馬路兩側等待文藝大軍的到來,全真的鄉村,學校,工廠等所有的團體單位,都會獻上精彩的節目。

我們的鎮上有一座大廟,每年的這時候,文藝大軍都要先去朝拜列為神靈,祈禱平安,九點來鍾,拜過神靈的文藝大軍浩浩蕩蕩的開過來了,前邊鞭炮開道,兩個人打着的橫幅,上寫着<歡度元宵》,後面是兩輛拖拉機拉着大鼓大剎,幾位帥氣的年輕小夥,身穿大紅,腰束綵帶,雪白的毛巾紮在頭頂,鑼鼓打得有板有眼,震耳欲聾。緊接着舞獅隊,在人們的印象中,獅子是百獸吉祥至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平安,尤其在重要的節日裏,舞獅表演,意示人們對吉祥,平安,幸福的渴望。舞獅人頭戴大頭佛面具,下穿花燈褲,身披着一塊彩色的獅被,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

後邊又過來一個人身穿長袍,要系綵帶,手中高高舉起大大紅紅的繡球,緊追繡球的是一條張大嘴巴,被十幾個身穿綵衣,頭上扎着白色毛巾的人上下舞動的的長龍,它代表着華夏民族的精神,它是中國神話中的一種奇異動物,它善於變化,能翻雲覆雨,吞雲吐霧,元宵節舞龍,以示人們祈福本年風調雨順,喜獲豐收的美好願望。

在後面是高蹺隊,腰鼓隊,大秧歌,抬花轎,旱船隊,等等數不過來,每一個隊都會在燈棚旁邊耍上一陣,也叫祭燈棚,那些化粧醜大姐的男人,時不時向周圍的觀眾飄灑眉眼兒,玩兒個鬼臉兒,逗得人們哄場大笑。

節目結束,已是下午兩點多,這喜慶的節日裏,在娛樂烘托的氣氛中,人們忘卻了飢餓和疲憊。

Tags:元宵節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