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華】中秋節的作文1300字3篇

欄目: 中秋節 / 發佈於: / 人氣:3.18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1300字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中秋節的作文1300字3篇

中秋節的作文1300字 篇1

1、潮式月餅

潮汕地區有自己獨有的傳統月餅,潮式月餅屬酥皮類餅食,主要品種有綠豆沙月餅、烏豆沙月餅等。潮式月餅身較扁,以其香甜、脆軟、肥而不膩而馳名海內外。

潮式月餅主要有二種:一種拌豬油稱作?U餅;一種拌花生油稱作清油餅。在潮汕地區,傳統潮式月餅早已不僅僅只是一種食物,它更寄託了人們對親人的祝福以及美好願望。潮汕地區的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之俗,還有相互饋贈月餅之舉。

2、盪鞦韆

潮汕地區還有着一個獨特的習俗——盪鞦韆。中秋之夜的盪鞦韆,要預先在空曠的草地上搭起高達兩層樓的單雙座鞦韆和“十”字鞦韆,然後在棚頂四周拉起一道道繩子,掛滿五顏六色的綢花彩帶。

當銀盤樣的月亮升上中天,穿着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鞦韆前,女的不能盪鞦韆只能觀看,能大顯身手的就是小夥子們了,他們爭着盪鞦韆,比賽誰蕩得高,轉得快。在圍觀者的歡聲笑語中,單座和雙座鞦韆向月娘拋出一道道彩虹,“十”字鞦韆騰空飛旋箍着一個個花環,蕩得最高轉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從而獲得她們的愛情。

3、吃芋頭

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今天,潮汕仍喜用蒸熟的芋頭拜月,以個大肉疏鬆,皮有裂痕者為佳品,即潮俗稱芋“笑”。祭拜之後全家便剝皮食芋,好好享受一番樂趣。

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説: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4、拜月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裏、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

就在女人“拜月娘”時,男人們便約上幾位好友,到陽台上或登上高處,擺上工夫茶具,煮水沖茶,一邊品茗,一邊賞月,一邊品嚐月餅。

5、吃糕仔

在潮汕地區,過去每逢中秋佳節前夕,家家户户都會製作一些糕點供奉月娘,當地人叫糕仔。糕仔多用加工熟的糯米粉或綠豆粉為原料,以糯米粉為原料的叫米糕,以綠豆粉為原料的叫綠豆糕。

其做法一般是先用白糖加適量的水及豬油煮至粘稠放涼,將糯米粉或綠豆粉配上準備好的糖漿拌勻,再用製作糕點的模具將糕粉擠壓成形。在這個過程中,還可視個人喜好添加諸如剁碎的花生仁或芝麻等餡料。

6、燒塔

燒塔,部分地方又稱之為燒塔仔,是潮汕地區在過中秋節時開展的一項民俗活動。據傳燒塔起源於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舉火為號傳衍至今已成為燒塔民俗,並且多表達“中秋節是豐收的節日,通過燒塔表達收穫的喜悦,祝福生活像聖塔火焰一樣紅紅火火”的含義。

瓦塔形狀有“圓形塔”、“方形塔”、“多角形塔”等等,且各有其吉祥寓意,如圓形塔寓意為“中秋月圓人也圓”,一般有親人旅外的人家多砌設圓形塔、方形塔狀似田丘,成四方形,寓意四通八達;多角形塔寓意生財多道,生意興隆。

7、水果節

柚子也是中秋必不可少的節日食品,品種有金柚、蜜柚或水晶柚。柚子外形渾圓,象徵團圓,剖開之後,滿屋瀰漫着清香,而且每人分食一塊,和吃月餅一樣,有全家分享的幸福感。同時,“柚”與“佑”諧音,有希望月亮護佑的意思。

入秋之後,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紅梨、菠蘿、香蕉、林檎、龍眼、楊桃、紅柿、牛心柿等競相上市,琳琅滿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節又被人們稱為“水果節”、“齋節”。

8、降神

降神活動也是中秋夜一個神祕有趣的活動。據説,一到中秋,諸神也都出遊賞月。因此,這一天,人們只要通過特殊的降神儀式或咒語,就可以使神?顯靈。於是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搞降神活動,主要有關戲童、請籃姑等等活動。

此外,潮汕地區的中秋節,還有“遊月娘”、“落阿姑”等習俗。

中秋節的作文1300字 篇2

小時候,我家住在一個小縣城裏。那時家裏的經濟條件不好,平時沒有什麼好東西吃。最盼望過節了,除了春節外,就數中秋節呀!

中秋節的上午,家家都張羅着買面、韭菜、紅糖、肉、芝麻……,買回來後,就聽到從各家各户的窗內傳出的“咚、咚、咚”的切肉聲。還未到上學年齡的小孩有的圍着桌前轉圈,有的跑到外面歡叫着:“過節了、過節了”!下午,因中秋節的到來,學校往往會提前放學,我們便飛快的跑回家,嘗一嘗家裏現做的“三翻餅”。有甜餡的、韭菜餡的,餅的做法可講究呢?爐中火候不能大,但也不能太小,用適量的菜油塗在平底鍋的表面。麪皮做成圓圓的,中間薄、邊緣厚,包上事先做好的餡料,然後平放到鍋內,通常翻三次就可以吃了,因此得名為“三翻餅”。當然在我們的小縣城裏,平日傍晚時也有賣“三翻餅”的,但總沒有自家做的餅好吃!我最愛吃的是芝麻、紅糖做成甜餡的“三翻餅”,當咬上第一口,感覺略有點燙,但非常鬆軟可口,咬破餅皮時,首先會聞到一股芝麻的香味,吃到嘴裏,甜而不膩。這時,奶奶一邊煎餅,一邊唸叨道:“小心燙着,慢點吃!”,我們可顧不了那麼多,吃着手裏的一塊餅,還看着鍋裏的另一塊。

最盼望的是中秋節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可以坐在院子裏賞月,桌上擺放着點心、月餅、茶等等,抬起頭看着遠方的月亮,很美很美。有時,奶奶會指着月亮,對我們講嫦娥的故事,説:“很久以前,嫦娥的丈夫后羿帶回兩顆仙丹,告訴她在月圓之夜,一起服下,便可飛到月亮上去。可是后羿還未回來時,嫦娥不小心把兩顆都吃了。於是,她只能帶着小白兔飛到月亮上,小白兔也就變了月兔……”躺在奶奶的懷裏聽着聽着,不知不覺就會睡着了!

傳説,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它們輪流出現。但有一天,十個太陽一齊出現,人們炎熱難忍,痛苦極了。 這時,有一個叫后羿的射手,射下來了九個太陽,替人們消除了災難。於是,人們擁立他為皇。后羿當上皇帝后,整日花天酒地,亂殺無辜,變成了無惡不作的暴君。他希望長生不老,跑到崑崙山偷取王母娘娘的不死藥。他的妻子嫦娥怕他永遠不死,百姓就會長期受苦,於是把不死藥偷吃掉了,就獨自飛上了月宮。 後來,人們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宮裏的嫦娥遙祭。

中秋節由此而來。

還記得兒時,每逢中秋,我就會異常興奮。到了中秋的晚上,院子裏的小夥伴們就拿了自家的月餅、水果、餅乾等等,一邊哼着歌一邊跑出家門,聚在操場上舉辦篝火晚會。女孩是從來不敢碰火這玩意兒的,燒火這件事就由男孩們來做。等到草堆裏燃起了火苗,我們就把桌布鋪在草坪上,拿出自己的食物,就開始圍着篝火蹦啊跑啊跳啊唱啊,好不熱鬧。記得我們唱過《小毛驢》,詞兒只依稀記得幾句:“我有一頭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還有《捉泥鰍》、《小紅帽》……現在想想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了。

有一年,萍萍的爸爸帶來一盒牛肉月餅。因為那時我們只吃過豆沙、水果或是別的甜味月餅,都吃膩了。對於這鹹的牛肉月餅,當然是倍感稀罕。萍萍拿了一塊牛肉月餅給我們吃,並囑咐我們每人就輕輕地咬一小口,要不然就不夠吃了。我接過月餅,咬了一口,牛肉汁兒立即充滿我的嘴,美味極了。於是我又將嘴湊過去,想再吃一口,坐在我右邊的小默就等不及了,他急忙搶了去,我立即給他幾個白眼。然後大家就哈哈大笑。

現在,我扳扳指頭算算當年的小夥伴還剩下幾個,算着算着心情突然變得沉重。有的因為父母調動工作離開了,有的因為疾病悄然而去,還有的`因為學習去了外地。就連我,都離開了。

在去年中秋節的前幾日,就有大盒小盒的月餅送上門來。或是親自送來,或是郵寄。我望着滿櫃的月餅發呆。沒有人同我一起分享這些月餅,再好吃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把月餅一盒一盒地拆開,驚喜地發現其中有一盒牛肉月餅。我急忙拿出來,像從前那樣輕輕咬了一口。“啊苦的!”我大叫道。媽媽慌張地跑過來,説:“八成是過期了,我丟掉吧。”説完她嚐了一口:“咦?不苦啊!”我歇斯底里地喊着:“是苦的!拿去丟了吧!”

垃圾桶裏躺着一盒牛肉月餅。既而我的心裏一陣失落……

中秋節的作文1300字 篇3

在我兒時的記憶裏,中秋節是吃團圓飯的日子。因為我有幾個同族長輩人在外地工作,他們每年八月十五,總要回來與家人團聚,我也總是能享用點他們遠道捎回的“仙物”。那時,每當中秋節來臨,在外地的人總會從四面八方趕到家,最遲也是中秋節晚上與家團聚。在這月圓風清之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做些愛吃的飯菜,擺上月餅,回味着古老而久遠的嫦娥神話,有有滋有味地吃上一頓團圓飯。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我國社會生產力還很落後,大多數人還生活在為果腹而奔波的日子裏。人們總是把當時所謂好吃的食物放在過節時用,所以節日是人們能食飽美食的日子。為此,人們串親訪友也總是帶些食物,這些習慣不少人到現在還在繼續着。

那時,到了中秋節期間,當年結婚的閨女要回孃家,要給孃家人帶些吃的,主要是兩樣食品:油條和大月餅。到時候要炸些油條,用籃子送到孃家,條件一般的人家,用一個挎籃裝滿油條,提着送到孃家後,再分給近門親人。條件好些的,孃家有多少家近門親人就裝多少籃子,裝油條的籃子,或用扁擔挑,或用自行車、人力車垃。不過這些力氣活,不用新郎新娘操心,要找些人村裏青壯年男人承擔,叫做“駕禮”。駕禮人數一到兩三個不等,駕禮人一般可以提前先走,新郎新娘隨後,到孃家村附近時再聚合。裝油條的籃子,是用去了皮的柳條編制的,乾淨輕巧,很有工藝品味道,這種籃子幾乎家家户户都有,以備串親訪友之用,自己家的不夠用時可以相互借。往籃子裏裝油條時,一般不用布料東西墊蓋,布料易招油灰塵。所以,人們總會用些荷葉、麻葉、蓖麻葉、蘆葦葉等墊在下面,或遮在上面,不但乾淨,而且美觀。到孃家村後,新郎新娘要同駕禮人一塊,把禮物一户户分送,並問寒問暖,拉拉家常,稍後就離開到下一家親戚,等到禮物全部送完,再回到孃家等着親戚們送籃子,誰家收了禮物,送回籃子時裏面要放個紅包,內裝五角或一兩元人民幣,以示對駕禮人的感謝。不過如果這家親戚有準備,當時就可以騰空籃子,把紅包放進去讓駕禮人帶回。

閨女給孃家送的大月餅,也叫千層餅,都是各家自己做的,不用買。出嫁閨女的婆家做的大月餅,送到孃家後,一般都要送給近鄰親友品嚐。因此,誰家的閨女手巧,做的千層餅厚,日子過得好,對娘有孝心,本村家家户户都知道。所以,只要有條件,大家都比着做,看誰做的好,做的厚實!大月餅,是用麥面發酵後加餡蒸制而成。首先,是用面加酵母后和成麪糰,再用麪杖把麪糰擀成大小厚薄適當的圓形麪皮,上面放些餡,餡的種類多樣,有葱肉的,有韭菜雞蛋的,有豆醬的,有芝麻的,有花生的,有糖的等等。總之,什麼好吃就放什麼,放一層餡,加一層面皮,甜、鹹、辣、香,層層交錯,最多的能達到數十層,厚度高達幾十公分,直徑可達百多公分。當然,這要根據鍋和蒸籠的大小而定,重量有幾斤到幾十斤不等。做好後開始生火上籠蒸,一般要蒸三四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出鍋後,放在陰涼處降温,第二天一大早,就往孃家送。

進入九十年代後,絕大多數農村人走出了家門,開始打工、經商、辦企業,人們不再為食物而奮鬥,中秋節日也很少有人送油條和大月餅,取而代之的是水果、雞、鴨、魚、肉、蛋或土特產等副食品。跨進二十一世紀以來,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質量的同時,開始涉足豐富的精神生活領域,不少人隔三差五,就會邀上親朋好友,出入酒店、茶社、娛樂城。更有結夥駕車,去遊山玩水,悠哉遊哉,其樂融融……。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秋節讓遠方遊子思鄉之意更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中秋節讓恩愛之人情更切!

中秋節,自古迄今,是維繫我國社會和諧的大平台。近年來,隨着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感情的培養,不再侷限於食物的饋贈和走親訪友問寒暖的傳統模式,尤其是現代化信息的應用,人際的交往和親情的溝通,全憑通訊和網絡工具,一些傳統的方法已經擱置。然而,不論社會如何變遷,也不論時代會賦予人類多少新的元素,而古老文明的中秋節日,那種初始的,樸素的,真實的,面對面的人際交往方式,是維繫人類和諧的基礎,它所達到的效果,是任何形式無法替代的!(丁銀良)

Tags:中秋節 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