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中秋的心得體會【熱門】

欄目: 中秋節 / 發佈於: / 人氣:6.76K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的心得體會【熱門】

中秋的心得體會1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在圍繞主題《中秋節》開展的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之濃令我至今難忘,在製作月餅的過程中熱情之高、氛圍之濃,活動效果之好是我未曾預料到的,尤其是在學習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時出現了一幕幕感人的畫面……

記得那次在學唱歌曲前,我講述了一位紅軍老爺爺的故事,老爺爺為了保護一羣革命者的後代,本該退伍的他毅然留了下來照顧這些可愛的孩子。為了能讓孩子們在中秋節那天吃上月餅,親自到山裏去擔水,不料被敵機擊中,身負重傷,但仍然支撐着受傷的身體與孩子們一起做月餅,直到月餅煮熟孩子們才發現他們的爺爺再也站不起來,永遠地離開了他們……故事講完了,教室裏一片寂靜,再觀孩子們臉上的'表情,個個顯得及其沉重,有的孩子眼裏竟噙滿了淚花。

看着這一幕我的心情也無比激動,緊接着,我便聲情並茂地將《爺爺為我打月餅》演唱了一遍,孩子們一下就明白了歌詞的意思,學唱兩遍就已基本掌握,看得出,他們演唱歌曲的時候充滿着對老爺爺的無限的深情,歌聲是那麼的動聽,孩子們的情緒感染了我,我也忍不住跟着他們一起唱了起來。

接下來是學習月餅,等一切準備就緒,就見小朋友將小手舉得高高的:“老師,我有話想對老爺爺説。”我看到她迫不及待的樣子,微笑道:“你有什麼話就説吧!”“我要對爺爺説,爺爺沒能吃上自己親手做的月餅,我要做出的月餅送給爺爺吃,還想説聲謝謝,他那麼愛護我們小朋友,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不會忘記他,他活在我們心裏。”“老師,我也有話想説,要是爺爺能在我們中間,我要為他捶捶背,對他説您辛苦了,快歇歇吧。”“老師,我也想對爺爺説,老師……”

多好的孩子啊!這次主題活動的成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這將對我以後的工作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秋的心得體會2

今年的九月十四日――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所以,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小時候在農村,每逢中秋節,母親會在院子中間設一圓桌,上擺月餅、蘋果、核桃、大棗等“獻月亮”,給屋中諸神焚香膜拜完畢,然後才准許我們姊妹三人吃月餅。那時我的爺爺還在世,母親會挑選掉渣少、最圓的月餅(水晶餅)最大的蘋果交給爺爺吃,我們三個“饞貓”會將剩下的吃貨一搶而空,各自帶着“戰利品”找一有利地形狼吞虎嚥起來,母親默默的將圓桌收回歸位,站在一邊樂滋滋的看着我們三個“消滅”吃貨。那時家裏比較窮,中秋節的.物品就這幾樣已經算很豐盛了,月餅就是水晶餅,雖然簡單的不能再簡單,可是我回想起來還是會流口水。

時過境遷。我們姊妹三人已長大成人,分別已跳出農門,在離家不到100公里的城市工作。又到中秋節,雖説兒子無人帶,但研究到父親一人在家,給母親準備了一些物品催促其回家與父團圓。母親臨行前千叮萬囑必須把小孩管好,讓我們不要亂花錢,她回家隨便有點東西帶回家就行,愛子之心讓人心酸。父親因腰椎不好做了手術,賦閒在家,天氣變化感覺極為明顯,但電話問候時一向説“好着呢”,偶爾回家探望時也拒絕我們給他的零花錢。此刻我也為人父,想起自我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父母無私的愛伴着自我一向至今。我上國中時父親還在公路上上班,每一天5點鐘起牀,給我做好飯後騎自行車就去上班。每一天是迎着朝陽去,伴着月色歸。雖然每月僅有30元工資,但會給我6元左右的零花錢,讓我想吃啥買點啥,生怕我餓了肚子。我上中專後,父親會足額給我生活費,還經常寫信鼓勵我好好學習,鍛鍊好身體,缺錢就給他寫信(那時沒有手機,家裏也沒有電話)。每臨節假日,他會提前買好多好吃的菜、肉,親自下廚給我做香噴噴的飯菜。收假之時,他不顧勞累,騎着自行車翻越溝坡16公里送我坐返校的火車……

又是一年中秋節,我和媳婦、兒子一塊在城裏過中秋節,父母在家裏肯定想起了兒女,而我們做兒女的是否會想起父母呢?想起來又讓人心酸。父母操勞一生養育我們成人、成家,我又為父母做了多少呢?作為家裏的老大,我會作出榜樣,讓父母下半輩子過得開心、幸福!

中秋的心得體會3

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其中藴含着豐富的文化習俗。而團圓、統一、祭祀、和諧、禮儀等,就是這個傳統節日傳承的民族精神和氣質,也是中華民族生活常態的真實寫照。中秋文化傳遞的價值認同感,以其莊重的儀式感,堪稱為中華民族的“胎記”,這樣的形容恰如其分。

而“團圓文化”,即是中秋文化的核心,也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之一。月餅原本是中秋節的點綴,是拜月的一種祭品,加上水果、酒類、點心等,家家祭拜,人人祈求月亮神保佑,後來成為一種禮品。而在文化多元的環境下,月餅逐漸成了一種象徵,而後就有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憂傷,也成為團圓的象徵。

皓月高懸,光皎如水,思念叢生,期盼團圓。從古至今,中國人對月亮一直有特別的'情結,“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樣的詩句眾多。《周禮·春官》就載有“中秋,夜迎寒”。“夜迎寒”即在中秋之夜舉行祭月儀式,後來中秋拜月、賞月的風俗便源於此,一直以來從未中斷,至今而且將來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習俗。

“團圓文化”是中華民族走向世界的標誌。中秋是久別重逢的美滿,也是團圓的節日,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中秋節裏,團圓、和諧、平安、美滿、恬靜、憧憬……一切都是追求幸福和吉祥的意味。遠方的親人加快行程往家裏趕,共同歡度團圓在節日的甜蜜之中。“人月雙圓,闔家歡聚喜意濃”的美好景象,暖心又温馨。

中秋之夜,闔家團圓,品嚐月餅的同時,仰望天空賞月。賞月,觀賞的不僅是美景,更是團聚的心情。而品嚐月餅,品嚐的不僅是美食,更是團圓的親情。中秋月圓之夜,團圓的家庭享受着各自的幸福。而對於實在無法回家的遊子,也是“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心在他鄉思故鄉,或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而中秋文化“團圓”的更大意義在於,能凝聚人心,轉化為中華民族的大團圓,因此,中秋更該是家國情懷的傳承。無論時代如何演進,中秋核心文化孕育出的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到任何時候都無法改變。節日風俗其實就是一個民族的集體精神。“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由此,以中秋節為契機,畫好民族“同心圓”,就是為民族復興凝聚力量。

中秋節心得體會5

希望,希望。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到了。走在街上,花似乎更香了,草似乎更綠了,連鳥叫聲都特別悦耳。人們的臉上充滿了微笑。

我們一家人喝着飲料,在餐桌上吃着豐盛的晚餐,去小區中心吃着月餅賞月。我吃的是蛋黃月餅,很甜,一直甜到心裏。我坐在雙柱上,抬頭看着天上的月亮:今天的月亮真圓!嵌在天空像一個巨大的玉盤。嫦娥姐姐現在一定是坐在月亮裏的廣寒宮裏,抱着小玉兔吃月餅呢!對了,不知道遠方工作的表哥怎麼樣。中秋節快到了,她一定非常想念她的家鄉。

我的思緒插上翅膀,快樂地飛翔,但下面的噪音讓我回到了現實。原來有人在玩孔明燈籠!我迫不及待地買了一個,點燃了下面的鉛火,孔明燈籠馬上就亮了。我和姐姐拿着兩邊的孔明燈籠,踮起腳尖。我們一把抓住它,它就慢慢飄向遠方。我抬起頭,看着燃燒的孔明燈籠飛得越來越遠,就像一隻螢火蟲消失在黃昏中。我的心突然明亮起來:孔明燈籠,你是美麗的祝福,你是團圓和思鄉的象徵。願所有的遊子都能享受團圓的喜悦,願所有的中國人在這團圓的日子裏點亮一盞孔明燈!

中秋節,人們多麼嚮往它;中秋節,多麼想家。期待下一個中秋節的到來!

中秋的心得體會4

今日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月亮比較圓!象徵着團圓!所以,又叫團圓節!

由於爺爺奶奶家在山東,路途遙遠,我們沒法回去一齊過節。所以,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一齊去香爐峯,給爺奶奶祈福!

吃過晚飯後,我們一家去百花苑散步賞月。公園裏微風徐徐,桂花飄香,月亮把半邊天照亮了,圓圓的亮晶晶的,就像一個大圓盤。一輪明月,倒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在中秋節,我們一家人過的`很開心!

中秋的心得體會5

又是一年中秋時,幾家歡聚幾身單。不知有多少載此刻都是遊子的身份,也不知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止境。

隻身在外,總是身不由己;孤獨想念,卻又思緒難盡。總是想着多與家人聚會,可身為學子的我們此刻也只能是空對一輪明月。每一年算上去,與家人相聚的時刻屈指可數。做學子的我們尚且如此,任務後,成家後,那不是更力所能及。

有一個親戚前兩天打來電話,知道我國慶節預備回家,叫我到她那兒玩玩。總是以為見面時機多着呢的我突然想到,上次與她見面卻隔了整整一年。歎流年似水,更歎這似水流年中,我們成了匆匆過客,道一聲相逢卻相距甚遠。有些時分,我們走過,只因太匆忙,遺忘了應做的事情。而此刻,在這特殊的時辰,我們也該對着這中秋明月,從忙碌的世界中走出。

去年十一,我沒有回家,而中秋卻在此間劃過;往年十一,我計劃回家,而中秋已在今宵逝去。總是那麼的不巧合,但也只能是無法。其實,我不太看重節日自身。節日,這一早已被釘在日曆某處的特殊日子,不隨團體的志願而發作改動;節日,這一眾人歡慶的日子,只但是是營建一個非凡的氣氛,讓眾人覺得這一天非普通罷了。在這樣的日子裏做應有的習俗,確實是在過節,自己過,與眾人一同過。

每一個節日都有其特殊的含義,如這中秋,求的是與家人聚會。月半中秋,團聚會圓。但這樣一個被釘在某處的日子,卻難以都盡人意。遠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隻身在外,只能孤身過節,此刻的心聲,也許是怨這日子怎出如今今宵,也許是怨這生活將家人分離……其實,我們每一次與家人相聚的日子,其自身就非同普通,這自身就能夠算作一個節日,雖然過節的只要一家人。過了端午照樣能夠吃粽子,中秋事先異樣能夠吃月餅,由於有靈性的我們又何必只關注那一年中難得的,且又難今盡人意的日子。喜愛光陰似箭,每一天如過年普通渡過。

但,中秋終歸是中秋,看着他人聚會,自己難免有些孤獨。思念……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這時分有一個或一些人住進了你的心裏,而卻又無法擺脱孤獨這一形態。我這是想家了嗎?也許是吧!空對一輪明月,總期望能在此中看見某些人的身影,但是,餘輝之下,只要自己的影子伴已左右。

寫着寫着,中秋已過,但還是要將這份祝願送給遠方的家人,以及與我同為遊子的你,中秋節快樂!

中秋的心得體會6

年年中秋,歲歲中秋,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園,遊子之心看圓月。

月到中秋格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家家吃餅賞月,喜看中秋圓月。我墮入了深思……

“雲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燈。”

這是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總結出來的氣候閲歷,從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浪費145天左右的時刻,中秋這天的天氣至關重要,直接影響着今後145天的天氣變化和規律,中秋若不能見到月亮,元宵節下雨的機率就很大,影響着春節後第一個嚴重節日的歡慶氣氛。至少在南方的大局部地域是這樣的氣候規律,因此,人人都盼望着中秋圓月。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以前照古人。”

古人是沒有眼福來看明天的月亮的,當然就不知道明天的人的所作所為。可我們卻知道明天的.月亮以前照過古人,並從明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給我們中華民族發明的偉大成就。四大發明、唐詩宋詞……

中華五千年的絢爛都是明天的月亮照過的,我們看着這個以前照過古人的月亮,看着我們中華民族以前的輝煌,我們自鳴自得,引以為民族的自豪……

多少年以後;當我們也成為古人的時分,多少年以後;當我們的先人也在那時的月亮上看到我們時,我們也能讓我們的先人為我們去自豪嗎?我們又為他們都做了些什麼呢?

中秋的心得體會7

“希望人活得長久,一起度過千里”。自古以來,天空中明亮的滿月一直是神祕的,被人們背誦。人們總是對月亮充滿敬畏和想象,他們都認為滿月是團圓的象徵。中秋之夜總是在賞月聊天中度過,温馨、和諧、愉悦。

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一般來説,人們必須回家與家人團聚。全家一起吃月餅,意味着全家都會平安圓。一年中,除了春節,只有中秋節才能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有些在外奔波的人,名利、金錢、慾望太多,連對家人的愛都無法守住。也有一些遊子因為很多原因在中秋節不能回家。真遺憾!

我知道很多人在離開家之前都在父母面前許下了很大的願望,只等着有一天能穿着滿滿的.衣服回家,讓父母過上富足的生活,不用擔心自己。然而,他們忘記了,時間不多了,歲月不饒人。我們的父母變老了。他們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金錢。事實上,父母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需要太多的成功,也從來沒有想過從我們這裏得到什麼。也許我們的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個關心的眼神,就足以讓他們鬆一口氣。人生如此短暫,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等到孝順?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如果這點孝心不能兑現,那就太可惜了!

我們那裏有一個習俗。中秋節吃飯時,不能回家的人一定要給他留個座位,穿上他的衣服,以示心意。李白有句詩説:“抬眼看去,發現是月光,再往下沉,我突然想到了家。”

每當過中秋的時候,爸爸總是喜歡望着明月吟誦這首詩。不能與家人團聚,不能邀人共同賞月,身在異鄉的自己,只能給遙遠的家鄉打上一個遙遠的電話,聽聽家人熟悉的聲音,這種刻骨銘心的酸楚,爸爸體會得更深。現在,我們一般都會抽空回奶奶家。每次我們中秋一回去,奶奶的臉上就會洋溢着幸福的淚水,這讓我更加體會到團聚的重要性,體會到愛的重要性。

明月,寄託着我們的思念;中秋,預示着我們的團聚。在這特殊的日子,在這幸福的時刻,我真希望時間多一點,再多一點。

中秋的心得體會8

製作月餅、中秋詩會、朗誦比賽……在傳統節日中秋節到來之際,我市各學校充分挖掘中秋節的深厚文化內涵,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慶祝活動。

x月20日上午,市育才幼兒園開展“月明中秋話團圓樂賞創意品風俗”手工藝品展覽。來到一樓連廊,只見老師、小朋友和家長制作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手工藝品琳琅滿目,營造出濃郁的節日氛圍。x月21日上午,在操場上舉辦“詩韻中秋”經典詩詞吟誦會,同時主題為“共話中秋家園喜樂會”也在各班如火如荼地進行。小朋友和爸爸媽媽、老師、同伴圍坐在一起,通過説中秋、憶中秋、吟中秋、品中秋的方式,共同品味中秋佳節,感受團圓。

x月21日,xx幼兒園舉辦了“快樂中秋”主題活動,讓孩子們通過聆聽故事、欣賞歌曲等感受中秋的喜慶和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認識月餅、品嚐月餅等,學會分享,感受中秋佳節的美好。

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市很多中國小校也舉辦了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xx國小舉辦了製作月餅的活動。學生和老師一起動手製作月餅,感受勞動帶來的快樂,分享佳節帶來的歡樂;xx一中附屬國中團委開展了以“感恩·團圓·中秋”為主題的`系列中秋節歡慶活動。

各學校中秋節系列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們充分了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受到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也讓廣大師生提前度過了一個愉快、難忘的節日。

中秋的心得體會9

一、積極宣傳,氛圍濃厚

假期裏,學校進行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完善和更新,增設了傳統文化長廊,讓同學們在行走中瞭解歷史文化,掌握節日習俗。此外,學校廣播站也會以校園故事屋的形式,宣講美德故事、傳統節日習俗由來等,學生在每日的耳濡目染中漸漸走近傳統文化,喜歡傳統文化,營造出濃厚的節慶氛圍。

二、道德講堂,道德實踐

學校以中秋為契機,在五六年級開展了“中國夢?孝心”道德講堂,通過道德放歌,齊唱公民道德歌;學習經典,瞭解古代聖賢的孝老敬親之道;道德感言,填寫孝老敬親學習單等活動,引導學生尊重傳統,敬愛老人,爭當文明志願者。

三、情寄中秋,共度佳節

在暑期,學校製作暑期生活手冊,讓學生通過閲讀、走訪等方式瞭解中國傳統文化,併成立假日雛鷹小隊,到鵝嶺百歲敬老院慰問,到國際村社區打掃衞生,到鵝嶺街道做文明勸導員,開展“啄木鳥行動”。九月第一週,在班級少先隊活動課上,各班分別反饋了假期裏的`活動情況,師生慶中秋話月圓,詩歌、小報、故事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中秋的心得體會10

天涯遊子,獨在異鄉,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的夜晚,走在市民廣場,看着潔白的月亮,思緒如潮,銘記心境。

月是故鄉明。城裏的月光,把夢照亮。可是,此刻望着月亮,我迷惑,我的夢是什麼,人們苦苦追求的又是什麼城裏的月光高懸在城市的上空,倒影大湖,但由於路燈和建築物上燈光照射出的強光,相反到把月光那種如水的温柔和靜謐削弱,廣場上人們輕歌曼舞,一幫年輕人,放起一個個孔明祈禱星星點燈,將城市的夜空點綴的更加明亮。此時的夜晚,不禁會想起家鄉的月亮,我的家在大別山區的一個小山村裏,哪裏羣山環繞,一條美麗的小河蜿蜒前行,終極巢湖,中秋的夜晚,家鄉的`月色十分的明亮,勤勞善良的父老鄉親,此刻也必須和我一樣,欣賞着如夢的月色。我時常想,一樣的月光,卻照着世間萬物,眾生百態,而每個人對此夜的月色感觸也必須各有思緒,但如果單純從欣賞的角度看,鄉下的月色更加嫵媚,更加恬靜。因為,鄉下的夜空底色單純,在鄉下過春節的人們都明白,夜晚鄉下放的煙花會更加爛漫,一旦你看過這爛漫的煙花,在城市無論煙花如何的綻放,都抹不去你記憶中鄉下煙花的絢麗。

佳節倍思親。而立之年,社會給予我們的壓力太大,人人也許都想過上一種逍遙的生活,但誰又能如願總有或多或少的牽絆,年逾古稀的父母需要我們去盡孝道,天真爛漫的子女需要我們去用愛呵護,相濡以沫的配偶需要我們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齊長大的兄弟姐妹需要我們用心牽掛,同學、朋友、夥伴以及同事需要我們用情去聯繫,人的社會性,註定人需要負職責,以往的仗劍天涯,笑傲江湖,在歲月翻過痕跡的時候,留下的只是夢想,而這種夢想在心底一向不曾揮去。

紙包的月餅。小時候,生活清苦,中秋夜晚,家中兄弟姐妹圍繞一塊用油紙包的大約有中秋之夜的月亮一樣大小的月餅,等待父母用刀切開,姐姐是老大,那個時候,她總説,我喜歡吃月餅的殼(麪粉做的),把剩下的月餅瓤子留給我們,那時的月餅中間有冰糖,每當有人吃到冰糖,微笑發自內心。此刻想一想,姐姐喜歡吃月餅殼,和媽媽喜歡吃魚頭有着一樣的意境。姐姐國中沒上完,就和家鄉的人們一道出去打工,為人善良又聰明好學的她在温州一家工廠從事質檢工作,我和哥哥的學費大部分都出自她那雙勤勞的雙手。記憶中,出生在70年代的農村人們,那時候的生活艱辛和清苦僅有我們自我一路走過來,才會有深深的感觸,我以往將姐姐吃月餅的故事講給我的朋友聽,我的朋友深表同感,因為這個故事讓朋友想起了自我的父母,想起了過去的痛苦和歡樂。

幸福在哪裏人們追尋很久什麼是幸福,但一向沒有精確的答案,是物質生活的富裕、同堂幾世的天倫還是心靈深處的滿足呢人們都無法準確描繪。我以往問過我的長輩,他給我舉過一個例子,炎炎夏日,正是農村“雙搶”(搶收搶種)的關鍵期,那個時候,人們要頂着烈日,佝僂着腰身,雙手不斷的將一棵棵秧苗趕在立秋到來之前移栽完畢,他説,大家都一齊插秧,你能夠第一個將這一壟秧苗插完,你就能第一個上岸,坐在田埂上,喝上一口大碗茶,看看你剛插的秧苗,你就會感到滿足,感到幸福。我覺得長輩的話很有道理,但這種道理僅有我們這代人經歷過才能懂得,幸福應當是一種內心深處對生活的滿足。如今,社會愈發提高,樓高了,路寬了,人胖了,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遠了,很難感覺到那種發自內心的幸福,這是為什麼一首《春天裏》風靡大江南北,源於此。

中秋的心得體會11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周圍的環境十分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境!

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所以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那裏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詹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向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於今日又聚集在了一齊,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鄉的遊子常年在外這使得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唱!許多遊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此刻不也是有大多數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

月餅也是團圓的象徵.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見當時的月餅已經是具有必須意義的"餅"和"月"了.

中秋節的來歷也有人説是當時老百姓們為推翻元朝的暴虐統治把"殺靴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放進月餅裏互相傳遞!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們推翻了.也許我們此刻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説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們體驗享受豐收的喜悦與高興吧!

中秋節是歡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充滿喜悦的象徵,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中秋的心得體會12

讀過了洋洋大觀的《紅樓夢》,在其眾多的詩詞中,基本上是即讀即忘,唯有一首並不很起眼的小詩卻被我牢牢地記住了。詩曰:“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清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這是一首詠中秋佳節的詩。説它是詩,我卻更願意將它當作一則富有詩意的謎語,或者説就是一首“謎語詩”。這首詩並沒有直接寫月,而是從側面予以烘托,使得每一句詩都可以覓得“月”的影子。“時逢三五便團圓”寫出了月圓的確切時間;“滿把清光護玉欄”寫出了月色的皎潔迷人;“天上一輪才捧出”則是專指八月中秋之月,因為在一年當中只有中秋的月亮最圓最亮;“人間萬姓仰頭看”寫的是中秋之夜人們賞月的情景。

傳説中秋節的夜晚,天上會有月華出現,那是一種十分好看的景象,並且只有在中秋節的夜晚才會出現,看到的人就會一年好運到頭。

“月華”到底是如何的美麗呢?我沒有見過,或者説是沒有完全欣賞過。

小時候,每到中秋節,鄉下人都會早早吃罷晚飯,聚在院子的大曬場上。這時的曬場簡直有如一個大雜合院,擺滿了凳子、涼牀、草蓆,還有人從家中搬出了桌子、茶几。凳子、涼牀、草蓆上或躺或坐滿了人,桌子和茶几上則擺滿了瓜子、花生、西瓜和月餅,還有自家釀的燒酒和小孩子裝了螢火蟲的玻璃瓶子。

中秋夜晚十二點鐘以前的節目,主要是大人們談古聊天,小孩子們的打鬧玩迷藏捉螢火蟲,當然他們還要搖蒲扇吃東西。十二點以後則是睡覺賞月數星星。就是在每年的中秋夜,我知道了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吳剛伐桂,銀河鵲橋,天狗吃月,還有孫悟空大鬧天庭、聊齋志異,等等神話傳説和奇異可怕的怪鬼故事。當然我還知道了中秋夜,天上將有好看的月華出現的祕密。

中秋月華是很神祕的。中秋當晚不能説它,連提及都不能,一旦犯忌,月華就不會出現,即使出現了也會立馬消失。所以中秋夜晚,每當小孩子們耐不住好奇和熱盼的心剛要作聲詢問大人們時,都會遭到一大幫人的'“噓”聲——他們將紛紛伸出右手,屈下四指,唯留一根微微彎曲的食指,在嘴脣邊來回地晃,嘴裏發出一聲長長的“噓”聲,予以制止。現在想來,其實那一片“噓”聲很美妙,那其中包含了我們對生活多少的美好向往和企盼呀。

現在每到夜晚,家家都是閉門看電視,農村人也難得有曬場集會的樂趣了。即使是中秋佳節,也是再難以聽到村人們昔日那般的“噓”聲大合唱了。每每想到此種憾事,心中油然生出一種唏噓之情……

到底有不有所謂的月華呢?又到底能否在中秋賞月之夜提及月華呢?現在想來,這其中很有包含着一個善良而美麗的謊言的可能。也許天上根本就沒有月華一景,只是前人們在苦難之中,將對生活的美好向往用比天上七彩長虹還要美麗的色彩進行編織,於是便有了月華多彩、朦朧、神祕的想象之象,為了不打破這種虛擬的美麗,人們便自覺地將它當作一個共同的祕密三緘其口,不願也不敢去揭穿。我想不唯我沒有見過月華,恐怕我的大人們,更有數千數萬年前的先人們也是沒有見過吧。

沒有見過,才能始終在心中存留一份企盼。記得小時候,我守候到半夜,還是有幾次真的看到皎潔的圓月周圍,套上了一圈圈朦朧得若有若無的色彩。儘管我們早就知道不能提及“月華”二字,但還是有人忍不住帶着雀躍地喊出來。果然靈驗異常,慢慢地原來的朦朧消失,真切漸漸顯現。不過消失的是原有的月華幻影,顯現的是圓月的皎潔,一場虛驚的美麗加美好而已。於是所有的人一下便找到了不見月華的原因,紛紛責怪起不守規矩的壞事者:“唉!月華讓你喊沒了!”

沒了!沒了月華,沒了我的少年、青年時代!也沒了昔年那份中秋夜晚賞月的樂趣!那聲悦耳的“噓”也變成了一聲長長的歎息……

中秋的心得體會13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大家都沉浸在吃月餅的笑聲中。雖然外面很黑,但每棟房子都燈火通明,霓虹燈照亮了整個城市。

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這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中秋節又稱中秋節、團圓節和八月節,是中國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我們家還買了很多新鮮的月餅,我們得到了各種各樣的月餅,比如元祖雪月餅、北梅香月餅、蓮子椰子月餅、寺廟裏的素食月餅、一代麪包店的月餅等等。中秋節,我在想:如果有這麼多月餅吃,那我們就可以邊吃邊賞月了。這個時候,我身邊的.兩隻胖乎乎的小狗好像要吃月餅了。

今晚中秋節我們吃了一頓很好的團圓飯,沒多久我的胃又響了。我媽問我:“你這一天怎麼吃這麼多?”我説:“可能我在想月餅吧!”媽媽笑着點點頭。然後我對媽媽説:“你能幫我買些雪糕嗎?”母親欣然同意。過了一會兒,我媽從冰箱裏拿出來。我們拿着月餅和椅子在外面的陽台上賞月。賞月的過程中,我邊看邊唱。我的性格就是哥哥唱歌又大聲又好聽。不一會兒,我的詩歌繁榮起來,寫了一首小詩。小詩是這樣的:中秋有月餅,我月餅最多。月牙裏有嫦娥,月兔多。我們直到晚上九點才進屋。我真的受不了這個美好的中秋之夜!

我過了一個非常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的心得體會14

今天是中秋節,是吃月餅的日子。

上午,我在家裏認真地寫作業。到了中午快該吃飯的時候,爺爺開着車把我和媽媽接到五區吃午飯。飯菜非常豐盛,有好吃的土豆炒肉絲,還有我最愛的蝦仁和糖醋排骨。

吃完飯後,爺爺又開車把我們送回了家。回家後,我和媽媽睡了一小會兒,就起身去俱樂部看電影《唐山大地震》。

剛坐下,電影就開始了。先是演了一些電影廣告,真正的電影開始了。大地震的`震前,蜻蜓等動物都發生過異常現象,但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接下來的時間內,大家都還生活得很好。

到了晚上,大家差不多都已經睡着了以後,地震發生了,所有人都被巨大的震動給震醒了,人們爭着往樓外跑,希望能夠活下來,但是電影中的姐姐方登和弟弟方達不知道應該怎樣逃出去,被壓在了同一塊石板下面。他們的爸爸為了要救他們,被倒下的房屋砸死了,只有他們的媽媽在外面沒有被壓住。最後,人們發現了他們,但是有人告訴媽媽只能救一個,媽媽不停地喊道:“兩個都要救!”到最後,媽媽只好説:“救弟弟。”

人們來到弟弟那邊用槓子把這邊的石板撬開了,結果石板向姐姐那邊壓去,弟弟被救出來以後,姐姐也被弄了出來。媽媽揹着弟弟去解放軍機場時,姐姐醒了,原來姐姐並沒有死。姐姐走着走着被一個解放軍發現了,把她帶到解放軍住的地方。在一次看電影后,她被兩個解放軍收養了,並離開了唐山,在別的地方上了學。姐姐在這邊一天天成長,弟弟在那邊也一天天地長大,但是因為他的左胳膊被壓壞了,所以戴了一個假肢,最後他們姐弟在汶川大地震的救援現場神奇地相遇了……電影不停地演下去,我都流眼淚了呢!

走出電影院,我覺得自己的生活比電影裏的人們幸福多了。

中秋的心得體會15

一年又一年,我們轉眼間長大了,伴着我的中秋夜,也在發生着變化,一年勝似一年,記憶中很清晰,前幾年快到中秋節時分,家家忙着打月餅,特別是我奶奶家。那時候,奶奶到加工廠裏打的月餅,我吃起來很香很甜,雖然僅僅是瓜子白糖麪粉的。

我記得,我們那邊每家都會自己做月餅,如果鄰居家先做好了,就拿來給我們嚐嚐鮮,不管是一塊還是兩塊。我看到後,歡歡喜喜的樣子,拿一塊放在嘴裏吃着,還不停地問:“奶奶,我們傢什麼時候打月餅啊?”

中秋節,蘋果和梨是必有的。我經常抱起一大個梨,吃的不亦樂乎。晚上,全家人居在一起賞月,談論着家長裏短。我是快快樂樂的,心裏總想着,月亮上會不會有嫦娥。時間過的多快,我已走過了16箇中秋節了,有時候想想,還真的很喜歡以前的中秋。和以前不同,今年的中秋,總感覺來的有些快。

今天,吃完早飯,開始學習,並沒有感覺到中秋的不同。中午,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餃子,吃月餅。可吃完午飯,媽媽就去玩了。爸爸去午休了。屋子裏空落落的,好清靜的.中秋節啊!晚上,期盼已久的中秋晚會來臨了。邊吃着月餅,月亮從窗外灑來一束束皎潔的幽光,正好照在我身上。看着晚會,感覺一點意思也沒有。人呢,也沒有了以前的歡快勁兒。

這時候,若有若無地聽見了一聲鞭炮的嘹亮聲,有些鎮耳朵,我緊緊地捂了起來。外面,屋裏,還是和平常沒什麼兩樣,只是多了月餅的芳香味。看完晚會,就上牀睡覺了。

望到只有在中秋節才能見到的最明亮的月光,撒下了一片銀色的朦朧。有樹枝遮去了一塊,忽明忽暗的,宛若少女羞答答的臉龐。月光還是和以前一樣,澄澈,明亮,唯獨月光下的人變了,變得不一樣了。

中秋節,和農曆新年一樣,是一個家人大團圓的佳節。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月色也最皎美。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餅等食物擺在院子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賞月一面吃月餅,正是“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今天,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下午五六點鐘,我和父母已回到老家應縣。爸爸媽媽在一間屋子裏與奶奶聊天,而我則再另一間屋中聽爺爺講中秋節的傳説:

齊國時期,有個女子陰差陽錯地被選入宮中當妃子,但因為不漂亮,沒法得到皇上的寵愛;八月十五這一天,這位女子在院中賞月,帝王經過時,發現這位女子在月光下竟顯得格外美麗,於是開始寵愛與她,後來還成了皇后。從此,這便傳為佳話,中秋賞月也被廣為流傳……

不知不覺中,夜幕已經悄悄降臨,圓圓的月亮不知何時蹦了出來,而供月台上也不知什麼時候擺上了月餅,石榴,西瓜等水果。我們一個一個的虔誠地拜完月後,坐在院中一邊吃香甜的月餅,一邊賞月。今天的月亮真圓哪!遠遠望去,好像月亮婆婆露出了笑臉;也好像嫦娥與后羿在月球上相望,中間站着可愛的玉兔;又好像吳剛在砍伐身邊的兩棵大樹,真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哇!月亮真是變化萬千!

啊!這真是一個快樂的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