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生活安全經驗分享案例

欄目: 生活範例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1.08W

導語:日常的生活或工作中,由於人的因素、物的變化以及環境的影響等,從而產生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缺陷、故障、苗頭等不安全因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生活安全經驗分享案例,歡迎閲讀。

生活安全經驗分享案例
  生活安全經驗分享案例一

晚上,3歲的子儀一個人在客廳玩耍,父母都在廚房忙乎,子儀跑過來,將一個空藥瓶交給媽媽:“媽媽,把它扔到垃圾桶好嗎?”媽媽吃驚地問:“寶寶?裏面的藥片呢?”子儀得意地笑了,指指嘴巴:“媽媽,我都吃下去了。”這下可不得了,驚慌失措的父母趕緊帶着孩子去醫院檢查、洗胃了。

  反思:

由於孩子年齡小,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差,當他們由於新奇而去嘗試一些事情時,卻不料危險已經悄悄來到身邊了,雖然多數家長經常擔心孩子會發生意外傷害,但對於某些能夠引起意外傷害的家庭環境因素卻不夠注意,不少家長不注意保管好家裏的藥品,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他們想不到由此可能會導致孩子在家庭中發生藥物中毒。

  生活安全經驗分享案例二

在中班幼兒的一次手工活動中,某老師為了教育孩子們注意用剪刀的安全,就告訴孩子們:“大家剪時要小心,今天這些剪刀都是新的,很鋒利,不能剪到小手,。也不能剪衣服。”結果是,一名幼兒悄悄剪了小手指上的表皮,雖然沒有流血,但也很危險,另一個幼兒則把同桌一女孩的羽絨服剪了一個小口。

  反思:

這是一位工作不久的教師在課堂上發生的事件,這位老師有基本的安全教育意識,卻由於沒能運用正確的安全教育策略而導致一節課發生兩次意外事件。幼兒年齡小,好奇心強,對於一切新鮮事物都樂於去嘗試,可是卻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有的'家長或教師喜歡用禁止式的方法,例如:告訴幼兒“不玩火”“不把手指插入電插座的孔內”“不用繩索套在頸項上”“不探身窗外”“不拿滾燙的東西”等。禁止其實是一種消極的做法,很可能帶來不良的效果:幼兒原來並沒想到要做的事,經成年人一提起,反而刺激了他們的好奇心,想嘗試一下,這就弄巧成拙了。

  延伸閲讀:生活安全小知識

1、安全用電知識

(1)不要用硬物,特別是金屬物摳插座插孔。

(2)學會看安全標誌。紅色,表示禁止、停止的信息,遇到紅色標誌注意不要觸摸;黃色,表示注意危險,如“當心觸電”等;藍色,表示指令、必須遵守的規定;綠色,表示指示、安全狀態、通行。

(3)金屬製品是導電的,千萬不要用這些工具直接與電源接觸。水也是導電的,電器用品要注意不要沾上水,不要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用濕布擦電器。

(4)明確電器電源總開關的作用和位置,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關閉總電源。發現有人觸電時,要設法及時切斷電源,千萬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5)在上班時,特別注意路邊的電線是否有脱落,見到一定要躲開。

(6)雷雨天氣,千萬不要站在樹底下避雨,以免遭到雷擊。

2、生活安全知識

(1)不要在樓梯上停留,特別是樓道擁擠時必須靠右走。

(2)不要在上下樓梯時撥打或接聽電話,以免注意力不在腳下,容易踏空。

(3)不要在陽台護欄向外探取東西,特別是擦窗户時不要將身體探到窗户外面。

(4)不要在建築工地上逗留,地上雜物較多,容易扎傷腳,樓房上面隨時可能掉磚瓦砸傷頭。

(5)不要在啟動的汽車後面行走,防止碰撞。

3、外出時,最好能做到以下幾點

(1)告訴親屬、好友自己去哪裏,大約什麼時候回來,與誰一起。

(2)單獨外出時儘可能結伴而行,要走人多的地方。

(3)夜晚外出時,要帶手電筒等物品,要走燈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不走小路。

(4)不搭乘陌生人的順路車。

Tags:案例 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