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推薦】製作船作文

欄目: 生活範例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7.99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製作船作文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製作船作文

製作船作文 篇1

現在是21世紀,“模型船”早已是不少兒童愛不釋手的一種玩具,我也不例外。

今天中午,我閒着沒事,找到兩根導線,一個馬達和一個電池夾,一對電池,一個長方形的泡沫,並拿來小刀、剪刀等工具,準備做“模型船”。

找到這些材料後,我就認認真真地坐了起來。我先把長方形泡沫用小刀小心地裁成遊艇的形狀,接着,我將馬達和電池夾、電池、導線連接起來裝進船的底部,可是裝不進去,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直打轉。

我再三檢查模型船,發現裝馬達和電池中央的位置不夠大,於是我把位置掏大,把電池夾和馬達連好了以後,一起裝進船的`底部。

看!披着一身白色西服的遊艇出現在港口,我放下船身,扭動開關,只見我的遊艇拖着雪白的水浪線,像無聲的箭一樣向水池另一邊開過去。

啊!不好了,遊艇開了一會兒便往下沉,我急忙把遊艇拿上來,再查看資料後才知道,裝馬達時要斜着裝,於是我把馬達和電池夾拿出來,把馬達側着裝了進去。

我把重新改造後的模型船放下水,只見船像一條破浪的大魚,分開水,在水面上奔馳着。

看着我的模型船在水面上飛馳着,我高興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在這笑聲中我感受到了苦中有樂的感覺。

點評

文章詳敍了小作者製作模型船所使用的材料、製作過程、結果等。在試運行過程中,小作者及時發現問題,重新改造,最終將模型船製作成功。最後,小作者表達了苦中有樂的感受。

製作船作文 篇2

今天老師佈置了一項需要完成的手工作業——製作一條小木船。回家後我心想:不就是做一個小木船麼,那能有多難,看我三兩下搞定!於是,我跑下樓去,找了幾根木棒就回到了家,三下五除二的就把它粘在了一起。可一看,結果做了一個四不像,哎!只好請老媽幫忙了。

老媽一過來就對我説,這是做的什麼呀?給我下樓重新再找材料。老媽説完就飛身而出,我也緊隨其後,在樓下精心挑選了一個多小時,終於找到了幾根大小相同的木棒,終於湊齊了材料趕快回家做。

回到家,看見媽媽拿着材料開始琢磨。還別説,前面的還挺簡單,不一會兒,小船的框架就已經出來了。我以為就這麼簡單,所以硬要和媽媽一起做,可是到了最後一步,我怎麼也把它們拼湊不到一塊,我的士氣一落千丈。這時媽媽卻鼓勵我説:“這一次不行,再試一次,也許下一次就成功了。要多嘗試,總有一次要成功的。”聽了媽媽的話,我靜下心來仔細的研究着,嘗試着。終於我成功了!我高興的'歡呼起來,媽媽也在一旁為我鼓掌。

通過這次做小木船的經歷,我體會到: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遇到挫折不能氣餒,否者就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

製作船作文 篇3

“吱、吱、吱……”一聲聲鋸木聲從我家陽台傳出,這是在幹什麼呢?是不是在裝修呢?不是的,原來是我在做小制呢!可是,這到底是在做什麼東西呢?告訴你吧,我做的是一隻船,它的樣子十分的像馬槽,所以我給它起了一個很特別的名子——“馬槽船”。來看看我是怎樣做的吧。昨天,我在未開始動手之前,想了整整一個下午,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什麼事也沒做,後來到了晚上我才有了做船的想法,於是我就開始動手了……首先,我就開始找做船的材料,可是沒有找到做船的必需品——木板。

後來是爸爸在陽台的角落裏找到了一塊三夾板,就這樣我和爸爸開工了。我先在木板上畫好了圖,接着就開始鋸木板了。我先鋸掉那些多餘的木條,接着就用小刀把木板割成四塊梯形和一塊長方形,再在梯形的兩邊分別割去一小塊,用砂紙將每塊的邊磨成斜邊,然後就將這五塊磨好的木板用強力膠組合起來,這樣就做好了船的一半了——船身。接着爸爸在他的辦公室又找來了一塊防水泡沫,我用小刀切下了一塊即比船高又比船小的`泡沫,先用電線把馬達和開關連接在一起,在兩根電線的一頭裝上繞好的鐵絲,再在泡沫的上面用小刀挖出一個電池大小的洞,最後在馬達上安裝好一個風葉,這樣我的“馬槽船”就做成了。當我大功告成的時候,我便開始欣賞這隻精製的“馬槽船”,可是總覺得這隻“馬槽船”小了點什麼。噢!原來這隻“馬槽船”少了條尾巴——旗子,接着我便找到了一面小五星紅旗,並將這面小五星紅旗插在了“馬槽船”的後方。

看,這隻“馬槽船”多麼精製啊!

製作船作文 篇4

我的書桌上擺着一艘漂亮的小輪船,它是我上二年級的時候製作的',每當提起它,我就感到很自豪。那是兩年前的一天,我望着書本上逼真的遠洋輪,突然心血來潮,想自己做個小輪船。於是,我翻箱倒櫃,找出了一張硬紙板、一張紅色彩紙、一根小棒和幾個大大小小的廢紙盒。製作就開始了。先要糊船身,它可沒我想象的那麼好做。因為船身前面要做成斜面,而後面要做成長方形,所以很難。好不容易做成了,可是粘貼又成了問題:剛塗上膠水,過一會兒又開了。就這樣,開了又粘,粘了又開,好一會兒才不開了。克服了製作船身,接下來就比較容易了。我把大紙盒放底下,小紙盒放上面,粘在一起。然後貼在船身上。我又在大小兩個紙盒上畫了很多窗户,真有趣!我又動手做了瞭望台,貼在船身前部。接着,我又把小棒插在小紙盒頂部,又剪了一面精緻的五星紅旗貼在小棒上。望着小輪船,我覺得差不多了,可又覺得缺了點什麼。對了!船身光禿禿的,太難看了!於是我又給船添畫了花紋,並取名為“曙光號”。真是太漂亮了!

製作船作文 篇5

星期六上午,我寫完作業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動手製做我已構思好的小船,準備參加班裏五月舉辦的《我有一雙巧巧手》的活動。

我快速地找齊了材料,動手做了起來。我想先在礦泉水瓶身上剪出一個較大的.長方形的槽,可是瓶體又硬又滑,很難剪開。我急的抓耳撓腮。突然,我靈機一動,連忙拿來刀片在瓶體上輕輕一劃,果然瓶子被劃透了。劃好長方形的槽後,我在瓶子裏貼上彩紙裝飾好船身,然後把一塊長方形的泡沫塞入瓶中,以便固定一會做好的桅杆和船帆。

做桅杆的材料我選了冰棒棍,因為它木質不僅柔軟,也很容易劈開。我小心翼翼地劈好桅杆後,發現桅杆很粗糙就找來砂紙反覆的打磨起來,經過我細心打磨後,桅杆摸起來就像鏡面一樣光滑。

為了省時、省力又美觀,我選用了牙籤做橫木。開始把橫木固定在桅杆上了,這是最難的環節。為了能固定牢固,我讓媽媽幫我把牙籤中間削平,讓平面緊貼桅杆,然後我拿來綵線,使勁把桅杆和橫木綁在一起。等我把一根根橫木固定好,發現手指都被綵線勒出了印子。

最後,經過我認真的測量和裁剪,卡紙做的船帆也被我固定到了桅杆上。當我把桅杆插在船身上並綁好彩色的帆繩後,我便迫不及待的去試航了。

我把小船放在水面上,只見它在水面上穩穩地航行,我高興的手舞足蹈。

雖然這條小船沒有商店裏的美觀、漂亮,可是,我對它愛不釋手,因為它是我親手做成的。

製作船作文 篇6

今天,我們要上一節有趣的情境課——製作浮力帆船。

工具有:剪刀、硬紙板、三個易拉罐、一小捆毛線、四個橡皮筋。

首先,用雙面膠把易拉罐粘好,然後再用筷子和橡皮筋把船身固定好。首戰告捷,我不由得沾沾自喜,可是好景不長!我遇到一隻攔路虎,它張牙舞爪像是在説:“想過我這關可不容易啊!”我想用筷子紮了個洞,沒想到竟把整張紮了個大洞,筷子漏了出來。我用剪刀在中間的易拉罐紮了個不大不小的洞,把筷子放進去。

最後,成敗在此一舉了,我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把毛線剪下一小段,先纏在筷子上,繞幾個圈固定好了之後,把一個頭子纏一個筷子頭上繞幾圈再打個死結又繞一圈再打一個死結,另一個也一樣。

看着自己做的帆船穩穩地浮在水面上,我的喜悦之情難以形容,如同一位大師在欣賞自己完美的作品一般。

我願我的.“流浪號”在人生的大海上四處闖蕩,乘風破浪。

製作船作文 篇7

前幾天,老師讓我們做一個小製作,我和媽媽冥思苦想,不知道做什麼,媽媽只好在網上搜了一些小製作的圖片,當時我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腦想:該做什麼呢?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一艘"空氣船"上,這船又好做又好玩,於是我決定做這艘船。

我首先準備了材料:小馬達、雪糕棒、電池盒、空礦泉水瓶、方木棒。這些材料備齊了,接着就開始製作了。我先把雪糕棒橫着粘在方木棒上,裝上馬達和電池盒,看似很簡單,但我在粘雪糕棒時一不小心把雪糕棒粘歪了,我只好拆了重做,汲取了第一次的教訓,這次我非常小心粘好了,然後把兩個礦泉水瓶連在一起,最後我把做好的兩部分拼到一起,在我們的努力下,"空氣動力船"終於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到水裏去試驗,呀!怎麼船倒着跑,我一看插着的`電線,便對媽媽説:"一定是電線插反了"。我們把電線的位置互換了一下,問題果然出在這裏。爸爸、媽媽都誇我聰明。

通過這次的製作,我明白了做什麼事都要勤動腦、勤動手。

製作船作文 篇8

星期天下午,我看了一本課外書,看見書上的一個小朋友正在做一艘小船。我想:我也可以啊!於是,我拿來了一個空的礦泉水瓶,在礦泉水瓶的底部用剪刀挖了一個洞,又在瓶身上剪了一個大大的口。這時候,爸爸提議説:“要是把我們這艘船裝上發動機就更好了。”我就從家裏“電子百拼”材料盒裏拿出電池板、小發動機、葉片和導線,我把發動機安在船尾,再把葉片套上去,用繩子紮緊。接着,我把電池板安在船身,用導線把它們連接起來。果然,發動機旋轉起來了,而且,轉得越來越快。我覺得自己製作的小船已經成功了,就迫不及待地要爸爸陪我去東洲公園的小河裏試一試。

爸爸同意了。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小河邊,我們把小船輕輕地放到水面上,打開開關,果真小船在水裏遊了起來,我很高興!但是,小船在水裏總是不停地打圈圈,我問爸爸:“小船為什麼一直打圈圈呢?”爸爸説:“是小船沒有方向盤來控制才導致的。”原來,我做的`小船還要進行改裝。我盼望着星期天早點來到,我可以好好地改裝我的小船了。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