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朗讀的技巧(15篇)

欄目: 科普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17W

朗讀的技巧1

文言文朗讀中的停頓規律 讀清句讀,正確停頓是誦讀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頓有兩種:一是句間停頓,就是根據標點符號來確定句與句之間停頓的長短,語調的抑揚;一是句中短暫停頓,它是以詞或詞組為單位,根據句子成分之間的內在關係來劃分的語氣停頓。 正確地進行句中停頓,是以把握句子裏的詞意和語法結構為前提的,因此解答這類題時可以先將句子翻譯出來確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結合緊密的文字,看成一個“意義單位”,“單位”與“單位”之間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頓;在分析語法結構時可先抓動詞,把跟動詞有關的前後各詞聯繫起來,觀察句子的整體,往前找主語,往後賓語,再旁及其它成分,這樣就可以確定句子的語法結構,依此確定句中停頓。 確定節中停頓有以下幾種方法:

朗讀的技巧(15篇)

一、句首語助詞、關聯詞後面應有停頓。文言文中有一些虛詞放在句子的開頭,強調語氣或領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蓋”、“故”、“惟”等,誦讀應稍加停頓,不能和後面的文字連接。

二、古代是兩個單音詞,而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複音詞的,要分開讀。如: ①故天將大任於/是人也。②可/以一戰。

三、根據語言順序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狀語—謂語”、“動詞—補語”來停頓,也就是説,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動詞和補語之間要作停頓(定語與中心詞之間一般不停頓),以使語意明顯。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永之人/爭/奔走焉。

四、充當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之間應連讀。若分開讀,就錯將狀語當成了主語,改變了句子的意思。如: ①其一犬/坐於前。(應為“其一/犬坐/於前”。)

五、停頓應體現句子結構分原貌。如: ①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黃昏之時,原句是主謂結構,如讀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讀出了另一種理解。) ②瞻餘馬首/可也。

六、節奏停頓要體現出省略成分。如: ①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七、對古代的國號、年號、官職、爵位、史實、地名要了解否則易導致朗讀停頓錯誤。如: ①虞山/王毅叔遠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遠”,姓王名毅字叔遠,“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八、“也” “乎”等語氣助詞用在句中揭示停頓,朗讀時在其後停頓。如: ①餘聞之也/久矣。 ②洋洋乎/與灝氣俱

九、轉折連詞之後應有停頓。 洋洋乎/與灝氣俱/而不知其所窮。 總之,相對完整的意義結構都需要相應的停頓。 知識是有系統性、規律性的,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運用科學的方法牢記所學的知識。例如:翻譯文言文時,要做到文通字順,但是在翻譯時,有的可以直譯,有的可以意譯,直譯是一句對一句的按語序逐詞逐句的對譯,意譯則是打破原來的語序,按意思翻譯就行了。一般來説,記敍文、議論文多用直譯,而描寫抒情的文章多用意譯。在翻譯時,那些專有名詞,例如:地名、人名、帝號、年號、官名等等就照翻不譯。這些規律性的知識,只要掌握了,那麼無論在哪篇文言文中都可以運用。因此在學習時就應該注意總結。對一些文言虛詞,詞性的活用等等。我們可以利用卡片來歸納整理。好的學習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以致用 ....古文教學一直是個難點,其關鍵在於其運用環境已經與當前歷史環境相脱節,我們如何才能彌補呢?就在於多讀多寫,培養較高的文言文閲讀素養。....文言文的語言是一套系統,掌握它不一定要句句翻譯,也無此必要,要深入其中,就必須用文言文理解文言文,因此,請多看集解。重點詞句,一定要仔細琢磨。

朗讀的技巧2

什麼是朗誦藝術

朗誦是文學閲讀與口語表達相結合的一門獨立的藝術,它以文學作品為材料,藉助有聲語言的豐富元素,用飽滿的情感加以表達。

朗誦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審美價值和羣眾基礎。朗誦容易,幾乎能説話就可以開口朗誦;朗誦好很難,它需要通過對豐富多彩的漢民族有聲語言要素的巧妙運用,讓文字作品“活”起來、“動”起來。

朗讀訓練

朗讀訓練可以使我們逐漸掌握漢語語法規律,培養敏感的語感,還可以使聲帶、發音、語氣、語調、語勢等得到全面鍛鍊,相聲情並茂的境界攀登。

朗讀訓練應採用循序漸進、由低到高的“五步法”有條不紊的進行。

第一步是基礎訓練。選用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讀。要求是:發音準確,聲音洪亮,吐字清楚,不添字,、丟字,不讀錯字,按標點符號要求進行恰當的停頓。

第二是過渡訓練。選用二、三百字的文章朗讀。在第一步訓練的基礎上,過渡到通順流暢,且能讀出陳述、疑問、感歎、祈使等幾種句子的不同語氣、語調。

第三步是鞏固訓練。選用五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讀,重點練習朗讀技巧,並結合聽範讀鞏固前兩步的訓練成果。要求在前兩步的基礎上能進一步讀出長句中的停頓和句中的輕重緩急,且依據文章的思想內容,恰當而自然地帶者感情去朗讀。

第四步是綜合練習。選用八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讀。將分項訓練中得到的各種技巧綜合運用到朗讀中去。要求語言流暢,語氣連貫,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第五步是發揮訓練。選用千字以上文章朗讀。着重在感情運用上下功夫,感情表達準確豐富,聲情並茂,使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與朗讀者的感情融為一體。

聲音技巧

1:“聲音美”的基本標準。

(1):正確清晰。

所謂正確,是指發音正確。一方面,不可讀別字。另一方面,不能用“直譯”方式將方言變成蹩腳的普通話。

所謂清晰,是指吐字要清楚明晰,不含含糊糊,有正確的停頓和適當的節奏,不要前言不對後語,或者結結巴巴,使人聽不明或弄不懂。

(2):明快清脆。

這既是指説話要開門見山,口到心到,心口一致,不故弄玄虛,快言快語,有什麼説什麼,又是指聲音要乾脆利索,爽利痛快,不拖泥帶水。

(3):圓渾清亮。

如果説“正確清晰”是要求聲音表達科學化的話,那麼,“圓渾清亮”則是要求聲音表達藝術化。其內涵主要指:聲音流暢自然,圓渾雄厚,悦耳動聽,有滋有味。

(4):富麗清新

這是指聲音既要富於變化,豐富多彩,又要清爽新鮮,生動活潑。

(5):堅韌清越。

堅韌,是指聲音堅實、耐久、有力、有始有終。清越,是指聲音宛轉悠揚,給人留下深刻的甚至是難以磨滅的印象。

朗讀的技巧3

朗讀,是把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創作活動,也就是朗讀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説明道理,再現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創造過程。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朗讀是對應試者普通話運用能力的一種綜合檢測形式。日常朗讀活動中,決定朗讀者朗讀水平高低、朗讀效果優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影響應試者成績的幾個主要因素,談談朗讀的幾個基本要求,目的是幫助應試人把握難點,在測試中減少失誤,更好地發揮水平。

一、用普通話語音朗讀

普通話朗讀是一門學問。它除了要求應試者忠於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外,還要求朗讀時在聲母、韻母、聲調、輕聲、兒化、音變以及語句的表達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話語音的規範。朗讀一篇作品,如果連普通話都讀不準確,甚至讀錯了,那就會影響聽眾對原文的理解,甚至會鬧笑話。要使自己的朗讀符合普通話的語音規範,必須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1、注意普通話和自己方言在語音上的差異。普通話和方言在語音上的差異,大多數的情況是有規律的。這種規律又有大的規律和小的規律,規律之中往往又包含一些例外,這些都要靠自己去總結。單是總結還不夠,要多查字典和詞典,要加強記憶,反覆練習。在練習中,不僅要注意聲韻調方面的差異,還要注意輕聲詞兒化韻的學習。

2、注意多音字的讀音。一字多音是容易產生誤讀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必須十分注意。多音字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注意學習。第一類是意義不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各個不同的意義,從各個不同的意義去記住它的不同的讀音。第二類是意義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不同的使用場合。這類多音字大多數情況是一個音使用場合寬,一個音使用場合窄,只要記住窄的就行。

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類推引起的誤讀。由於字形相近而甲字張冠李戴地讀成乙字,這種誤讀十分常見。由偏旁本身的讀音或者由偏旁組成的較常用的字的讀音,去類推一個生字的讀音而引起的誤讀,也很常見。所謂秀才認字讀半邊,鬧出笑話,就是指的這種誤讀。

4、注意異讀詞的讀音。普通話詞彙中,有一部分詞(或詞中的語素),意義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在習慣上有兩個或幾個不同的讀法,這些被稱為異讀詞。為了使這些讀音規範,國家於五十年代就組織了普通話審音委員會對普通話異讀詞的讀音進行了審定。歷經幾十年,幾易其稿。1985年,國家公佈了《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要求全國文教、出版、廣播及其他部門、行業所涉及的普通話異讀詞的讀音、標音,均以這個新的審音表為準。在使用《審音表》的時候,最好是對照着工具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來看。先看某個字的全部讀音、義項和用例,然後再看審音表中的讀音和用例。比較以後,如發現兩者有不合之處,一律以審音表為準。這樣就達到了讀音規範的目的。

二、把握作品的基調

基調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調,即作品的總的態度感情,總的色彩和分量。任何一篇作品,都會有一個統一完整的基調。朗讀作品必須把握住作品的基調,因為作品的基調是一個整體概念,是層次、段落、語句中具體思想感情的綜合表露。要把握好基調,必須深入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力求從作品的體裁、作品的主題、作品的結構、作品的語言,以及綜合各種要素而形成的風格等方面入手,進行認真、充分和有效的解析,在此基礎上,朗讀者才能產生出真實的感情,鮮明的態度,產生出內在的、急於要表達的律動。只有經歷這樣一個複雜的過程,作品的思想才能成為朗讀者的思想,作品的感情才能成為朗讀者的感情,作品的語言表達才能成為朗讀者要説的話。也只有經歷這樣一個複雜的過程,朗讀者才能以作品思想內容出發,把握住基調。無論讀什麼作品,這.案上的工作都不能少。

三、掌握朗讀的基本技巧

(一)停頓

朗讀時,有些句子較短,按書面標點停頓就可以。有些句子較長,結構也較複雜,句中雖沒有標點符號,但為了表達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暫的停頓。但如果停頓不當就會破壞句子的結構,這就叫讀破句。朗讀測試中忌讀破句,應試者要格外注意。正確的停頓有以下幾種類型:

1、標點符號停頓。

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停頓符號,也是朗讀作品時語言停頓的重要依據。標點符號的停頓規律一般是:句號、問號、感歎號、省略號停頓略長於分號、破折號、連接號;分號、破折號、連接號的停頓時間又長於逗號、冒號;逗號、冒號的停頓時間又長於頓號、間隔號。另外,在作品上的段落之間,停頓的時間要比一般的句號時間長些。以上停頓,也不是絕對的。有時為表達感情的需要,在沒有標點的地方也可以停頓,在有標點的地方也可以不停頓。

2、語法停頓。

語法停頓是句子中間的自然停頓。它往往是為了強調、突出句子中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或補語而做的短暫停頓。學習語法有助於我們在朗讀中正確地停頓

朗讀的技巧4

(一)心理的真切感受訓練

1.邏輯感受的運用 作品的邏輯關係主要指文章結構的安排和構思。把握文章邏輯關係,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段落之間的層遞關係,看看文章是如何開展的。

(2)句羣之間的關係,如並列、遞進、因果轉折等,主要從虛詞上入手。

(3)實詞的運用,尤其是主要動詞。

(4)修辭方法的運用。

2.形象感受的運用 作品中的形象指任務、事件、景物等。這些鮮活的形象不斷地刺激着我們的感觀。朗讀時,就需要調動起這些形象客體去感染聽眾,達到朗讀的目的。

3.情感感受的作用 朗讀時要抓住作品的感情線索,確定朗讀時的感情基調,還要引起聽眾的感情共鳴,這“三情”統一一致,就是成功的朗讀。

(二)語言的表達技巧訓練

1.停連 停連是指朗讀語流中聲音的暫時休止和接續,可以説它是有聲語言表達中的標點符號。一方面,停連是作品內容、情感表達的需要,在適當的地方利用停連,造成聲音的暫時間歇和延讀,幫助聽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思想內容。另一方面,它也是朗讀者生理上的需要。

(1) 停連的分類

停連可以分為語法停聯和強調停連兩類:

①語法停連

語法停連是反映詞句間的語法關係,顯示語法結構的停連。例如:

親愛的爸爸媽媽:/歡迎您!

親愛的爸爸:/媽媽歡迎您!

親愛的:/爸爸媽媽歡迎您!

可見,停連的位置不同,顯示的語法關係和結構也不相同。語法停連可分為兩種:

一是句逗停連。

標點符號是書面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口語中則用停頓來表示,其停頓時間的長短,一般由標點的類型決定。常用的標點符號停頓時間大致是:句號、問號、歎號>分號、冒號>逗號>頓號。例如:

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傾向江心,//彷彿就要撲跌下來,///而月光,//從山頂上,//順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隻瀉到江面。////……

標點符號雖是停頓的重要標誌,但也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據語意的表達和語氣的需要靈活處理。(斜豎線的多少表示停連時間的長短)

二是語組停連。

語組停連是指在沒有標點符號的地方,按照詞語法關係所作的停頓。語組停頓比句逗停頓的時間要短些。一般説來,主謂之間、動賓之間,修飾成分與中心語之間,都可以有停頓。例如:

/海/翻了個身似的/潑天的/大雨,將要/洗乾淨/太陽上的/白翳。

夕陽/把水面/映得/通紅,把天空/也染成/萬道影霞。

②強調停連

強調停連是為了突出某種事物或表達某種特殊感情所作的停連。它不受語法停連的限制,而是依據表情達意的需要來決定停連的位置和時間。它可表示某種特殊的語意,還可顯現出它前後連接部分的某種特殊的關係。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是表現語句中的區分關係:

伊/伏在地上;車伕/便也立住腳。他/對於/我,漸漸又幾乎變成了一種威壓……

在“伊”和“車伕”後面略有一頓挫,人物關係、動作更為明瞭,如在眼前。

二是表現語句中的呼應關係

在這叫喊聲裏,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表示連接)

這裏“烏雲聽出了”是呼,後面三個短語“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勝利的信心”是應。在“聽出了”後面要停頓明確,是後面三個短語之間要緊湊,如果機械的按標點符號停頓,便成為: 在這叫喊聲裏,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這樣朗讀就破壞了句子內部的對應關係,造成語義不清。

三是表現語句中的並列關係

用它/搭過蓬帳,用它/打過梭標,用它/當缶盛過水,當碗蒸過飯,用它/做過扁擔與吹火筒。

這一句話有四個並列短句,可以在“用它”之後略一停頓,顯示出它的並列感。特別是第三個短句:用它/當缶盛過水,當碗蒸過飯,中間要連起來,不能按標點停頓,否則就形成了五個短句,使語意散亂。

四是表現句中的轉換關係:

我便對他説:“沒有什麼的。走你的罷!//

車伕毫不理會,—或者並沒有聽到,

卻放下車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來,攙着臂膊立定……

在作品中,語句並不都是平鋪直敍的,隨着內容、情節的發展,在語句之間往往會形成語意的變化、感情的反差,上舉兩句之間的轉換性停頓,就把“我”的無所謂和“車伕”的關注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

(2)停連的方法 從語句的停連和連續來看,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

一是落停:即停頓時間相對較長,句尾聲音順勢而落,聲止氣也盡。這種停頓多用在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講完之後,句逗停頓中多用在句號、問號、感歎號處。

二是揚停:即停頓時間相對較短,停之前聲音稍上揚或持平,聲雖止但氣未盡,一聽便知是才説了半句話,還有下文。多用在一個意思還未説完,而中間又需要停頓之處。句逗停頓多用在分號、逗號、頓號處。

三是直連:即順勢而下,連接迅速,不露連接的痕跡。多用於內容聯繫緊密,持續抒發感情的地方。一般與揚停配合使用。

四是曲連:即在連接處有一定空隙,但又連環相接,迂迴向前。多用於既要連接,又要有所區分處,常與落停配合使用。

請看下例:

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仙巖有三個瀑布,/梅雨潭最低。//走到山邊,/便聽見花花花花的聲音;/抬起頭,/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裏的,/一帶白而發亮的水便呈現於眼前了。//(//為落停、/為揚停、 為曲連、—為直連)

2.重音 重音是指朗讀時為了突出主題、表達思想、抒發情感而對於句中的某些詞語加以突出強調的音,它是體現語句內容的重要手段。在朗讀中,重音位置不同,語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例如:

我知道你愛看小説。(別以為我不知道)

我知道你愛看小説。(愛不愛看詩歌我不知道)

(1)重音的分類:

重音可分為語法重音和強調重音兩類。

①語法重音

語法重音是由語句的結構自然表現出來的重音,有規律可循。位置也比較固定。如一般在語句中,謂語、中心語的修飾成分,疑問代詞和揭示代詞都是語法重音。例如: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謂語)

我心裏,有着説不出的興奮和愉快。(定語)

這就是我—一個共產黨員的自白。(指示代詞)

②強調重音

強調重音是為了突出表達某種思想感情而把語句中的某些詞語加以強調的音,又叫“邏輯重音”。強調重音沒有固定的位置,它是根據表意的內容和需要來確定的。

一是突出話語重點,能表明語意內容的詞句。

二是表示對比、並列、照應和遞進等關係的詞句。

這十多個少年,委實沒有一個不會鳧水的,而且兩三個還是弄潮的好手。

三是表達某種強烈感情的詞句。

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着的中國。

四是比喻性的詞句。

會場裏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2)重音的表現方法

重音的表現方法有很多種,常見的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是加強音量。既有意識地把某些詞語讀的重一些,響一些,使音量增強。

這時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頂,一下子,把我甩在一邊,大聲説:“快離開我,咱們兩個不能都犧牲!……要……要記住革命!”

二是拖長音節。既有意將音節拖長一些,用延長音節的辦法使重音突出。

太陽像負者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的使勁向上升。

三是重音輕讀。表現重音,不一定非要增加音量,有時用減輕音量的方法,,將重音低沉地輕輕吐出,效果反而會更好。一般在表達極為複雜而細膩的感情時,多用這種方法。

風一吹,蘆花般的葦絮就飄飄悠悠的飛了起來。

我忍着笑,輕輕走過來。

四是停頓強調。在要強調的詞後面做一短暫的停頓。

再見了,親人!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

3.語勢 語勢指朗讀時聲音升降平曲、高低起伏的變化形式,它是通過控制聲帶的鬆緊來實現的。語調由平升高,高亢激昂,稱為“揚”,語調先平後降,低沉持重,成為“抑”;語調缺少變化,平緩舒展,稱為“平”;語調升降頻繁,起伏不定,稱為“曲”。

當年毛委員和朱軍長帶領隊伍下山去挑糧食,不就是用這樣的扁擔嗎? (上揚調,表示疑問)

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降抑調,表示肯定)

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花園,相傳叫百草園。→(平直調,敍述、説明)

這真是所謂“你不説我還明白,你越説我越糊塗了”……→(曲折調,揶揄語氣)

4.節奏 節奏是指朗讀過程中由聲音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而形成的迴環往復的形式。常見的節奏類型大體有:

(1)輕快型

這種節奏語速較快,多揚少抑,多輕少重,聲輕不着力,詞語密度大,有時有跳越感。多用來描繪歡快、詼諧的情志。例如:

我愛看天上的一片雲,那片白白的、會變的雲。瞧它一會兒變成只小黃狗,搖着尾巴,追着太陽跑;一會兒變成只小灰羊,在草原上撒歡兒跳高。

(2)沉穩型

這種節奏語勢沉緩,多抑少揚,多重少輕,音強而着力,詞語密度疏,常用來表現莊重,肅穆的氣氛和悲痛、抑鬱的情感。例如:

靈車隊,萬眾心相隨。哭別總理心欲碎,八億神州淚紛飛。紅旗低垂,新華門前灑滿淚。日理萬機的總理啊,您今晚幾時回?

(3)舒緩型

這種節奏語速較緩,語勢較平穩,聲音輕柔而不着力,常常用來描繪幽靜的場面和美麗的景色,也可以表現舒展的情懷。例如:

大海上一片靜寂。在我們的腳下,波浪輕輕吻着巖石。像朦朦朧朧欲睡似的。在平靜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劈開了一款狹長的明亮的雲汀,閃閃地顫動着,銀鱗一般。

(4)強疾型

這種節奏語速較快,多揚少抑,聲音強勁而有力,常用來表現緊張急迫的情形和抒發激越的情懷。例如: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捲集着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高傲的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着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衝向烏雲,它叫喊着,就在這勇敢的叫喊聲裏,烏雲聽出了歡樂。

以上四種節奏類型,只是大體的分類,每一種還可以再分小類,不再一一列舉。在實際的朗讀過程中,一篇作品的節奏不一定是單一的,往往隨着內容情節的變化,節奏也會相應發生改變。因此在朗讀過程中,節奏必須因文而異,切忌死板單一,一統到低。

朗讀的技巧5

朗讀基調的把握和角色體味

要朗讀好一篇作品,務必先完成對作品的'”基調把握”和”角色體味”。

1、作品的基調

就是作品的總的感情色彩和份量。感情色彩和份量,對朗讀、和朗誦的意義以及作用頗重要。這裏所講的基調問題是針對整個作品的感情色彩和份量而言的。

把握整個作品的基調,要從作品的創作背景、作品的主題上下手。如,高爾基的<海燕>,創作於1901年4月,當時正值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它一誕生就被廣大工人和革命羣眾所傳誦,被看作是傳播革命信息、堅定革命理想的戰歌。作品以象徵的手法,通過革命風暴來臨之前、暴風雨逼近和即將來臨三個畫面的描述,塑造了一隻不怕電閃雷鳴、敢於搏波擊浪、勇於呼喚暴風雨的海燕---這一”勝利的預言家”的形象。這篇文章的主題就是:海燕滿懷激情的呼喚着革命高潮的到來。那麼這篇作品的基調就是海燕對革命高潮的嚮往和企盼。

2、角色體味

把握了作品的創作基調後,進而進入作品的”角色體味”。作品的體味過程可以分為”進入角色、進入情境”兩個環節。

首先要進入角色。以葉挺的<囚歌>為例,”進入角色”就是朗讀時要把自己想象成”我就是葉挺,葉挺在我身上”復活”了。這樣經過體味和揣摩,朗讀時才能夠做到感情真切,抒發自然。

但是,僅僅是進入角色還不夠,還必須”進入情境”,也就是要進入作者創作時情境。這裏我們還以<囚>歌為例來加以説明。葉挺是在1941年”皖南事變”時被捕的,先後被囚禁在上饒、恩施、桂林、重慶集中營。囚禁中,除了遭受種種酷刑的折磨外,還曾經受到”高官”、”第六戰區司令長官”等頭銜的誘降,葉挺均以拒絕。因此深入體味,我們就不難把握,<囚歌>的主體風格是”內心獨白”式的,抒發的是”自己嚮往自由,但又深知如果自己不投降,就不可能再獲得自由的痛苦情感。其基調應該是”深沉的,鬱悶的,客觀地説還有一種”久居囚禁”的煩燥情緒,然而最終又必須迴歸到信仰的堅定上來。這樣朗讀這篇文章時,我們心中就更加有數。

把握了上面兩點,我們在反覆試讀時,再進行細部的安排和處理。注意”情感起伏設計”和”褒貶色彩的揣摩。首先選定作品的大高潮的部位,其次是以這個高潮部位為中心,逆向安排漸次升降的小高潮。這樣就能客觀的把握作品,避免出現”抒情過分”和”抒情不足”等情況。

我們以大高潮定位,逆向安排小高潮,其目的在於通過情感的起伏發展,以及語言色彩的變化、節奏的張弛,使得朗誦更富有語言的魅力,以引導聽眾與朗誦者一起進入作品的情感境界,在處理這些時,仍然要圍繞作品的基調來進行,同時還要考慮朗誦者的朗誦風格、嗓音條件等,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把作品都給安排上同一模式高潮形式。不同作品的情感起伏設計是不同的,同一作品由不同的人來朗誦,其情感起伏設計也應該是有不同的。 褒貶色彩的情感揣摩,主要側重於”度”的把握。其依據則應是處處不離作品的主題和基調。以<海燕>為例,在主題表現上,海燕呼喚的、迎接的都是暴風雨,暴風雨是革命高潮的象徵,朗誦者在朗誦作品中關於暴風雨場面的描寫時,不宜帶有貶義色彩。而”海鷗、海鴨、企鵝”三種海鳥,在作品中是指俄國立憲黨人等,朗誦時情感色彩上應帶有貶義色彩。海燕與暴風雨處在主要位置上,三種海鳥只是塑造海燕的襯托,朗誦時貶義的語言份量不能過重,以使其處於”海燕不屑一顧的地位為宜。

朗讀的技巧6

朗讀議論文必須認真把握議論文的基本特點:

一般來説,議論文具有觀點鮮明,態度明朗,邏輯嚴密,語言準確有力的特點。朗讀時需要重點考慮:

要用清晰的重音突出文章觀點,並注意停頓。語速和語氣。

運用語調的挪騰跌宕表達文章內部各種複雜關係。如運用曲折的語調,較長的停頓,表達語意的轉折、因果、假設、選擇等關係;運用平直的語調、較短的停頓表達語意的並列、連貫;運用層層上揚的語調、較短的停頓表達語意的遞進。

運用重音突出關鍵的詞語,以堅定語氣顯示是非褒貶。表達肯定、贊同的態度,語氣堅定有力,節奏明快;表達否定、反對的態度,則語氣嚴峻,節奏沉鬱。總之,要做到涇渭分明、鏗鏘有力。

説明文的朗讀,要重點突出説明對象、順序及説明方法。整個説明文的朗讀,語調要平實自然,節奏變化不宜太大。即使朗讀帶有敍述、描寫成分的説明文,也要注意平實。

議論文朗讀訓練:

《海洋與生命》

生命在海洋裏誕生絕不是偶然的,海洋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使它成為孕育原始生命的搖籃。

我們知道,水是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動物組織的含水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一些海洋生物的含水量高達百分之九十五。水是新陳代謝的重要媒介,沒有它,體內的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學反應就無法進行,生命也就停止。因此,在長時期內動物缺水要比缺少食物更加危險。水對今天的生命是如此重要,它對脆弱的原始生命,更是舉足輕重了。生命在海洋裏誕生,就不會有缺水之憂。

水是一種良好的溶劑。海洋中含有許多生命所必需的無機鹽,如氯化鈉、氯化鉀、碳酸鹽、磷酸鹽,還有溶解氧,原始生命可以毫不費力地從中吸取它所需要的元素。

水具有很高的熱容量,加之海洋浩大,任憑烈日曝曬,冬季寒風掃蕩,它的温度變化卻比較小。因此,巨大的海洋就像是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牀。

陽光雖然為生命所必需,但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卻有扼殺原始生命的危險。水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線,因而又為原始生命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不同類型文章的朗讀技巧和朗誦要求

把握各類文體朗讀處理的“共性”,有助於我們從整體上把握作品。每一個作品又有其鮮明的“個性”,我們最終要根據具體文體的“個性”,靈活自如的運用表達技巧表現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詩歌

深知背景,明確目的。

運用想象,大膽設計,詩歌各具特色,但卻離不開形象思維,要大膽利於形象思維豐富自己的想象。

把握節奏,劃分語節。節律是詩歌的生命,它不但展現着意境美,而且顯示着韻味美。把握節奏離不開詩行語節的恰當劃分。劃分語節需要注意的問題:

格律詩,格律詩有不同的語節安排。如五言詩多從第二個字後劃開,分為兩個語節,如"花間/一壺酒"。七言詩多從第二和第四個字之後劃開,分為三個語節。如,"兩個/黃鸝/鳴翠柳"。

自由詩,自由詩的語節主要按語意來劃分,以不讀成破句為前提。長句一般分三、四個語節,特別短的句子一個語節。

朗誦、或朗誦詩歌時,語言一定要流暢,不能幹澀。還要特別注意吐字歸音,要求每個字的韻腹拉開發清楚,並且發音部位要到位。

語節裏包含的音節多少不同,語言表達時,注意語節的時值大體相當。因此,音節多的語節,要讀得緊湊些;音節少的語節要讀得舒緩些,語節間可用短暫的停頓或拖音來顯示。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是一種不拘於詩的格律,卻能創造出詩的意境的文體。它通過記人、敍事、寫景、狀物、動人以情,使人在情景交融中受到薰陶。語言表達時,要注意下面的問題:

深入理解、大膽想象

心臨場景,進入意境

挖出主題,誦出含義

戲劇

戲劇台詞的表達,是一種複雜性的藝術表達。主要的表達技巧有:

尊重原作,大膽想象。傳達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藝術美感。

靈活運用口語修辭手段,克服不符合生活的"臉譜"表達。

找出台詞的個性、心理依據。不但要了解角色説什麼,更要了解為什麼要這樣説。

戲曲台詞強調以聲音塑造角色。這就要求表達者必須有嫻熟和精湛的技藝,使自己的摹擬作品的音色、語氣,傳達出作品的的真情實感。

平實類文章

平實類文章主要包括説明文、議論文。這類文章,無須注入太多感情色彩的成份。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把握:

態度明朗,公正客觀。

論清楚、説明白。

語氣沉穩、重音堅實,語氣應肯定、平和、樸實。在重音表達上一般不使用加快、變輕、轉虛等方法,最常用的是加重並適當拖長音節。其音高和長度要看語氣的色彩和份量。

小説

小説有情節、人物、環境等的描寫,是一種需要多種技巧才能把握好的文體。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有三點:

抓住核心。不管什麼小説,總是圍繞一個核心,展開情節、刻畫人物,給人以形象的感染。因此一定要抓住核心,不要陷入一個個具體情節中去。

把握對話,塑造人物。語言表達時,要根據小説通篇對人物的介紹、描寫,設計出人物的基本語氣。還要注意人物語言的對象感、空間感、呼應感,對話人之間的關係,問答人之間的呼應,人物説話時的空間位置等等。要設身處地、情景再現,將其表現於聲音、傳達給聽眾。

把握基調,變化節奏。情節是小説的基本構成因素,小説的情節非常複雜,要想準確的表達,就必須抓住主流,準確的確定基調,一便有個統領全篇的感情和態度。

記敍文

記敍散文中,無論是記人敍事、寫景狀物的,很少有説教。朗讀、朗誦時,可以從以下四點去把握:

線索清晰,也就是抓住作品的發展線索、層次。記敍文的線索,有時表現在人、事、物、景的軸心上,有時則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貫穿作用為轉移。要特別注意作品的內在聯繫。

表達細膩,具體説:一是敍述要舒展,表達時不要結結巴巴。二是描寫要實在,朗讀、朗誦時不宜過分誇張,不要給人"極度"的感覺。三是人物要神似,不求形似。一定不要摹擬人物的音容笑貌。特別是人物對話,不應單純考慮用什麼樣的音色説話,人物對話要服務於立意。

立意具體,作品的立意就是作品的主題。

在聲音的運用上應當輕柔而明朗,聲音實而不硬,柔而不粘,節奏穩中有變,變換自如。不要高音大噪、粗聲粗氣,也不能虛聲虛氣,鬆散懈怠,應如小溪流水般清澈明快。

朗讀的技巧7

一、抒情散文、詩歌、戲曲

1、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是一種不拘於詩的格律,卻能創造出詩的意境的文體。它通過記人、敍事、寫景、狀物、動人以情,使人在情景交融中受到薰陶。語言表達時,要注意下面的問題

(1)深入理解、大膽想象

(2)心臨場景,進入意境

(3)挖出主題,誦出含義

2、詩歌

(1)深知背景,明確目的

(2)運用想象,大膽設計,詩歌各具特色,但卻離不開形象思維,要大膽利於形象思維豐富自己的想象。

(3)把握節奏,劃分語節。節律是詩歌的生命,它不但展現着意境美,而且顯示着韻味美。把握節奏離不開詩行語節的恰當劃分。劃分語節需要注意的問題

①自由詩,自由詩的語節主要按語意來劃分,以不讀成破句為前提。長句一般分三、四個語節,特別短的句子一個語節。

②格律詩,格律詩有不同的語節安排。如五言詩多從第二個字後劃開,分為兩個語節,如"花間/一壺酒".七言詩多從第二和第四個字之後劃開,分為三個語節。如,"兩個/黃鸝/鳴翠柳".

語節裏包含的音節多少不同,語言表達時,注意語節的時值大體相當。因此,音節多的語節,要讀得緊湊些;音節少的語節要讀得舒緩些,語節間可用短暫的停頓或拖音來顯示。

朗誦、或朗誦詩歌時,語言一定要流暢,不能幹澀。還要特別注意吐字歸音,要求每個字的韻腹拉開發清楚,並且發音部位要到位。

3、戲劇

戲劇台詞的表達,是一種複雜性的藝術表達。主要的表達技巧有

(1)尊重原作,大膽想象。傳達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藝術美感。

(2)找出台詞的個性、心理依據。不但要了解角色説什麼,更要了解為什麼要這樣説。

(3)靈活運用口語修辭手段,克服不符合生活的"臉譜"表達。

(4)戲曲台詞強調以聲音塑造角色。這就要求表達者必須有嫻熟和精湛的技藝,使自己的摹擬作品的音色、語氣,傳達出作品的的真情實感。

二、平實類文章

平實類文章主要包括説明文、議論文。這類文章,無須注入太多感情色彩的成份。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把握

1、論清楚、説明白

2、態度明朗,公正客觀

3、語氣沉穩、重音堅實,語氣應肯定、平和、樸實。在重音表達上一般不使用加快、變輕、轉虛等方法,最常用的是加重並適當拖長音節。其音高和長度要看語氣的色彩和份量。

三、記敍文和小説

1、記敍文

記敍散文中,無論是記人敍事、寫景狀物的,很少有説教。朗讀、朗誦時,可以從以下四點去把握

(1)線索清晰,也就是抓住作品的發展線索、層次。記敍文的線索,有時表現在人、事、物、景的軸心上,有時則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貫穿作用為轉移。要特別注意作品的內在聯繫。

(2)立意具體,作品的立意就是作品的主題。

(3)表達細膩,具體説:一是敍述要舒展,表達時不要結結巴巴。二是描寫要實在,朗讀、朗誦時不宜過分誇張,不要給人"極度"的感覺。三是人物要神似,不求形似。一定不要摹擬人物的音容笑貌。特別是人物對話,不應單純考慮用什麼樣的音色説話,人物對話要服務於立意。

(4)在聲音的運用上應當輕柔而明朗,聲音實而不硬,柔而不粘,節奏穩中有變,變換自如。不要高音大噪、粗聲粗氣,也不能虛聲虛氣,鬆散懈怠,應如小溪流水般清澈明快。

2、小説

小説有情節、人物、環境等的描寫,是一種需要多種技巧才能把握好的文體。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有三點;

(1)抓住核心。不管什麼小説,總是圍繞一個核心,展開情節、刻畫人物,給人以形象的感染。因此一定要抓住核心,不要陷入一個個具體情節中去。

(2)把握基調,變化節奏。情節是小説的基本構成因素,小説的情節非常複雜,要想準確的表達,就必須抓住主流,準確的確定基調,一便有個統領全篇的感情和態度。

(3)把握對話,塑造人物。語言表達時,要根據小説通篇對人物的介紹、描寫,設計出人物的基本語氣。還要注意人物語言的對象感、空間感、呼應感,對話人之間的關係,問答人之間的呼應,人物説話時的空間位置等等。要設身處地、情景再現,將其表現於聲音、傳達給聽眾。

朗讀的技巧8

當我們的眼睛看到作品的字詞時,當然要反映到腦子裏,而後再就字出聲。而每當讀出看過的字詞時,我們的眼光又會落到下一組字詞。在邊看邊讀、邊讀邊看的過程中存在着縱橫交錯、表裏合一的複雜情況。從縱向目的地,有字形、字音、字義的深化,也有字詞、句的深化;從橫向看,有見字連詞組句和讀字讀句的雙重軌道。這雙重軌道,是交叉重迭、先後錯開的,不是完全重合、同時並進的。在這縱橫交錯的雙軌行進中,我們不但要獲得形象感受,還要獲得邏輯感受,進而情動於衷,聲形於外,達到表裏合一。在“看、想、讀”的過程中,究竟看到哪裏才開始讀,讀到哪裏再往下看,是更為複雜的問題,它因人而異,也辦文而異。這裏,只能就一般情況略談一二。

1、標點符號問題。看到可以停頓的標點符號,一般發生兩種情況。一是不再向後看,等待讀完,甚至回味、遐想,然後再看下面的詞語;一是越過標點符號,繼續身後看。這兩種情況,同停頓的位置與時間,同停頓前後的銜接有關。回味遐想,用於較完整的意思之後,一般有較長的停頓。繼續向後看,用於詞語關係尚不明確、或雖明確但需緊連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在層次、段落、小層次之後,在回味遐想的句子之後,不要等到停頓時間已滿,應該馬上出聲音時再去看後面的詞語,否則,很容易造成思想感情上的空白。也不要在上文的思路還未展開,一定的感情色彩應稍延續時就急忙看下文,那樣,上文的思想感情的運動狀態就會受到某些提前進入腦際的詞語的干擾,甚至立即中斷、轉移,朗讀便可能出現急促、慌亂的語流。

2、由於聽者是從聲音上感覺作品的,所以要求看和想非常迅捷,而讀,就要從容。這就是“速看慢讀”的意思。“速看”包含着“速想”,並用“想”把看和讀化為有機的整體。速看,是一種要求,並沒有絕對速度。一方面,因人而異,有的人“字斟句酌”,有的人“一目十行”,不過,我們反對過細,也反對過粗。過細,影響朗讀的順暢;過粗,影響朗讀的深度。另一方面,作品的某部分需要快看,另一部分又需要慢看,因此,我們反對看的速度同一且無變化,那樣會造成脱離思想感情的運動狀態,忽視了看是為想、想中去讀的重要性,把朗讀的“看”同閲讀的“看”混淆了。即使是閲讀中,看的速度也不同一,雖然從總體上看,閲讀速度要快得多。

3、讀得從容,才能由己達人。“滾瓜爛熟”並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它缺乏與聽者的交流,即使自己讀自己聽也缺乏體味的過程。為了讓聽者聽清、感受、共鳴,“讀”一定要慢。當然這是就整體而言,比“看”要慢,但不可機械處理。一般情況下,按平均速度,五百字可以讀三分鐘左右。這個速度不是以每分鐘都讀同樣的字數得出的,也不能用這個速度去要求每一篇作品的每一句話的朗讀。這裏主要是説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朗讀的速度主要由作品的內容和形式來定,又受朗讀者水平的影響。但太快了,連滾帶爬,嘟嚕含糊;太慢了,渙漫散亂,黏黏糊糊,都會使聽者生厭。

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説:看,是迴歸自我,所以準備得越成熟、修養越深,速度就越快,想得也越準備、豐滿。讀,是由己達人,要根據有聲語言及於耳、入於心的過程,根據聽者的水平,根據作品的包容量、語言的通俗程度,就要慢些。朗讀者的經驗和修養,直接關係到看和想的速度和深廣度,當然更關係到讀的質量。對文字的視覺掃描,不僅與文字學、語音學、語法、修辭等密不可分,同邏輯、哲學、美學也直接相通。這些,在語言鏈條上會建立起,發展為多種“染色體”的固定信息,高明的朗讀者具有豐富的“染色體”的信息網,使朗讀如“千里江陵一日還”,中間的誤讀會及時發現,立即改正;稍有表達上的不自如也會立刻調節。在朗讀較不艱深的作品時,即使一遍也沒有看過,也能產生“他鄉遇故知”的感覺,並馬上進行新的“染色體”的綜合,組織興奮中心的新的溝通、新的系列,邊讀邊想,邊想邊讀,毫無生澀、迷離之處。因此,要正確處理“看、想、讀”三者的關係,首要的是實踐,是全面加強文化素養。

朗讀的技巧9

上週五,我和幾個同事有幸參加了區教育局組織的教師朗讀能力與技巧培訓,讓我受益匪淺。

杜老師的課我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去年我也曾聽過她的關於教師朗讀技巧的講解,但是這次,更讓我掌握了很多誦讀的技巧。首先是打開了思路,專家提出的觀念讓我對朗讀課文教學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現場的朗讀讓我感受到了自己與大師之間的差距,在深受啟迪的同時,也有所反思,深感當前教學任務的艱鉅。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如何使語文朗讀教學工作煥發新的光彩,是我要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後的語文朗讀教學中,針對自己的教學的薄弱環節與不足之處,以名師為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與教學思想,為我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努力提升語文教學朗讀水平。

這次學習我體會最深的的有以下三點:

一、發揮想象,配以肢體語言指導朗讀

每次朗讀,都要啟發學生想象,要變文字為圖畫,要眼睛看文字,腦海中要展現出相應的畫面來,從而入情入境。例如讀《所見》時要把自己當成文中的人物,是你在喜、在憂,有了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像演員一樣扮演好各種角色,再配以相應的神態、動作就能讀得有味而傳神。

二、老師的範讀,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在平時裏,我喜歡從投影機裏放出朗讀,我以為只要他們能讀準音就行了,而今天杜老師站在我們中間精彩的範讀,以聲傳情,形神兼備,則更能使我感到貼近也更能打動我,不僅使我對課文內容產生感情,還使我受到感染。因此她每次範讀我幾乎都能把我帶到文章的情境中,使我聽得如痴如醉,情感也隨之跌宕起伏,這時的階梯室異常安靜,隨着顧老師的朗讀情感,我們的心和作者的心碰撞在了一起……很多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跟顧老師一起讀起來。同時讓我明白在耳濡目染中,範讀不但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可以觸及學生的內心,使學生及時把握住了文章的感情基調,基本掌握了感情朗讀的金鑰匙。老師的範讀很重要,可以把學生帶入文章情境,激發學生朗讀興趣。相比之下投影裏傳出的聲音聽起來很遙遠。

3、激情引導,傳承經典

湖北省已經啟動了中國小生的誦讀經典的活動,所有學校都在蓬勃的開展誦讀經典的活動。在杜老師的課上,我們更是為自己今後在引導學生進行經典誦讀活動掌握了方法,奠定了基礎。

杜老師播放了武昌區經典誦讀的優秀節目視頻,精彩的編排,多形式的誦讀,孩子們聲情並茂的表演,讓我們為自己今後的教學與多形式的展示提供了思路。

此次培訓使我們全體語文教師受益匪淺,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讓教師們清醒地認識到自身是專業成長的主體,只有教師自身具有不斷學習的動機和需求,並且不斷地付諸於行動,不斷地自我學習,主動積極地參加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並能在實踐中進行反思、分析、總結,這樣才能使自身的專業素養得到提高。

朗讀的技巧10

課文朗讀技巧

1,濃:

大致適合表現深沉多慮、周到細密、感慨歎服、關心注重、老氣橫秋等心態和密集濃烈、朦朧厚重等情狀。讀時往往配合鼻腔共鳴。

2,淡:

大致適合表現輕蔑忽視、冷淡恬然、寂寞無聊、灰心失望等心態和模糊虛無、微薄淺淡等情狀。

3,剛:

大致適合表現堅定不移、果斷自信、乾脆直接、斬釘截鐵、憤怒譴責、驕傲自恃等心態和稜角分明、堅固粗硬等情狀。

4,柔:

大致適合表現温柔委婉、謙虛恭敬、平和順從、和藹善良、小心服帖等心態和輕柔細膩、綿軟纖巧等情狀。

5,隱:

大致適合表現隱蔽深藏、私密不露、保守內向等心態或情狀。

6,現:

大致適合表達突出外顯、高大突兀、光明外現、不藏不掖的心態或情狀。

朗誦技巧有哪些

朗讀需要事先做準備。準備工作分為四步:理解作品,產生願望,引發心動,調配技巧。一個人若做多做熟了,這個過程會於片刻之間快速完成。

(一)理解作品

也許人人都會遇到這樣的遺憾,就是當你讀完一篇作品後,有一段不短的時間,心裏總纏繞着一種莫名的情感,令人不快不安也不能釋懷,就好像夢魘般想動卻動彈不得,又像是付了點小錢卻無意間拿走了人家昂貴的物品,雖然沒人前來討要,自己卻怎麼也不能心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在反覆被一篇作品拽着重讀後,終於明白:當朗讀超前於理解時,這種朗讀會因太不到位而受內心的指責。

(二)產生願望

朗讀的再創造活動需要由朗讀願望來驅動。朗讀願望強烈與否、實在與否、端正與否直接影響朗讀效果。

(三)引發心動

引發心動是指由作品激起朗讀者情感和思維的積極運動,朗讀需要有這種內在運動作為依託。心動主要表現為感受活動和潛語活動。

1.感受活動:與説話的由想到説過程不同,朗讀的過程是由看作品到理解、到感受、到發聲,這其中感受是關鍵。感受如果不活躍敏鋭,便容易使朗讀變為機械讀書、有口無心。而要讓感受活躍起來,就要啟用全腦。形象的想象力和抽象的理解力對感受一樣重要,不可缺少。

2.潛語活動:有些作品,它某處的字面意義與整體的內涵意義之間有某種不同,要想把這類作品字裏行間豐富的含義挖掘並體現出來,就必須準確地找出暗含其中的潛語。潛語又叫內在語,在戲劇藝術中又叫潛台詞。潛語能量很大,在言語下流動,隨時賦予語言以根據和生命。只有把握住潛語,朗讀才有深度,也才會迷人。

(四)調配技巧

朗讀需要的發音技巧很多,不只需要一種。所以,既要根據內容從自己已經掌握的所有技巧中選出適用的,又要將入選的幾種進行巧妙的組合安排。技巧的合理搭配對朗讀效果也是至關重要的,搭配不同則表現力強弱不同。

朗讀的技巧11

選材種類不同。朗讀的選材十分廣泛,詩歌、散文、議論文、説明文等各種文章都可以讀;朗誦在選材上只限於文學作品,而只有辭美、意美、膾炙人口的文學精品,才適合朗誦。

應用範圍不同。朗讀是一種教學宣傳形式,主要用於課堂學習和電台、電視台播音;朗誦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性較強的語言口頭表述活動,是對文學藝術的延伸,多在舞台、在文娛活動中使用。

現形式不同。朗讀的口語形式平實、自然,可以依照作品邊看邊讀,目的在於準確表達原作的思想內容,感情真實,但不能有誇張、表演的痕跡,聲音只求神似,而不能採用角色化地語言。一句話,“讀而不板,説而不演”。朗誦的口語形式生動優美,一般是脱稿成誦,目的在於通過藝術表演,使聽眾受到細想感情薰陶,獲得語言美的享受。朗誦要求語音動聽悦耳,表情動作具有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感情充沛而誇張。為增強表演效果,朗誦往往還需要化粧、配樂,使用舞台燈光、背景等手段。

朗讀的要求

普通話測試對朗讀的要求:在測查應試人普通話聲母、韻母、聲調讀音標準程度的同時,重點測查連讀音變、停連、語調及流暢程度。錯、漏、增讀一個音節扣0.1分,聲母、韻母系統性語音缺陷扣0.5-1分;語調偏誤扣0.5-2分;停連不當扣0.5-2分;不流暢(含回讀)扣0.5-2分。

朗讀的教學要求:語音規範(吐字歸音、口齒清晰),語氣自然(以氣帶聲、聲情合一),語言流暢(技巧得當、自然和諧。做到“七不”,即不讀錯字、不添字、不丟字、不顛倒、不重複、不中斷、不拖腔),語義明晰(理解準確、表達生動),態勢得體(上下交流、真情互動)。

朗讀的技巧12

一、為激發學生朗讀興趣,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學生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

2、教師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學生朗讀的慾望。

3、採取激勵機制,抓住學生在朗讀時表現出來的成功之處進行表揚,使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4、經常進行各種朗讀比賽。

二、打好朗讀基本功

要讀好課文,首先要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打好朗讀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複,不唱讀,不讀破句子。學生讀書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學生能達到正確朗讀,也就初步形成了讀書能力,那麼把課文讀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範讀領路,摹仿入境

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範讀。摹仿是兒童的天性,範讀能使學生很快入境,有的學生摹仿出來的一點也不亞於老師的“原汁原味”。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識積累,那麼讀書的能力也就形成了。教師的朗讀水平高,才能正確地指導、點撥學生、感染學生。教師的表情豐富了,學生才可能做到聲情並茂。所以作為語文老師,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範讀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講前範讀。二是講中範讀。三是講後範讀。

四、遷移體驗,感情朗讀

儘管學生的生活經驗並不豐富,但也不是一張白紙。如果我們啟發學生將生活中已有的表象再現,將已有的某些生活經驗轉移到我們所指導的課文朗讀上來,必定會使學生產生同感,從而化難為易,自然地進入創設的環境,融入自己的感情。

五、掌握技巧,靈活運用

要使朗讀獲得生動感人的效果,就必須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

1、停頓合理。停頓是語調的組織要素,在朗讀中有調節氣息,顯示句意,突出重點的作用。朗讀時在什麼地方停頓,應停頓多長,除了標點符號外,還要根據語句結構,感情表達的需要來確定。

2、抑揚頓挫。在朗讀中語調高低升降的變化,可以表示不同的語氣,不同的感情態度。

3、快慢適宜。朗讀時,音節相連有長有短,有快有慢,長短快慢的反覆交替,形成了一種自然節奏。掌握快慢變化,要根據文章體裁,思想情節,人物形象而確定。

4、詞語的連貫性。朗讀時應該一個詞語一個詞語或一個短語一個短語地讀,讀出節奏感。當碰到“着、了、過、在、的”等字時,一定要讀得輕快,定不能讀成重音或拖長單調。

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技巧之後,應該淡化技巧,張揚個性色彩地朗讀,要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同樣是一句話,同樣是有感情朗讀,但每個人的感受不同,語氣和語調也各不相同,但都能讀得有滋有味,表達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當我們潛心探索,因文因人而異,把“有感情地朗讀”真正落實到每一課的教學之中時,學生就可以讀出情趣,讀出思想,讀出境界了。

拓展:朗讀的技巧有哪些

(一)心理的真切感受訓練

1.邏輯感受的運用

作品的邏輯關係主要指文章結構的安排和構思。把握文章邏輯關係,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段落之間的層遞關係,看看文章是如何開展的。

(2)句羣之間的關係,如並列、遞進、因果轉折等,主要從虛詞上入手。

(3)實詞的運用,尤其是主要動詞。

(4)修辭方法的運用。

2.形象感受的運用

作品中的形象指任務、事件、景物等。這些鮮活的形象不斷地刺激着我們的感觀。朗讀時,就需要調動起這些形象客體去感染聽眾,達到朗讀的目的。

3.情感感受的作用

朗讀時要抓住作品的感情線索,確定朗讀時的感情基調,還要引起聽眾的感情共鳴,這“三情”統一一致,就是成功的朗讀。

(二)語言的表達技巧訓練

1.停連

停連是指朗讀語流中聲音的暫時休止和接續,可以説它是有聲語言表達中的標點符號。一方面,停連是作品內容、情感表達的需要,在適當的地方利用停連,造成聲音的暫時間歇和延讀,幫助聽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思想內容。另一方面,它也是朗讀者生理上的需要。

(1)停連的分類

停連可以分為語法停聯和強調停連兩類:

①語法停連

語法停連是反映詞句間的語法關係,顯示語法結構的停連。例如:

親愛的爸爸媽媽:/歡迎您!

親愛的爸爸:/媽媽歡迎您!

親愛的:/爸爸媽媽歡迎您!

可見,停連的位置不同,顯示的語法關係和結構也不相同。語法停連可分為兩種:

一是句逗停連。

標點符號是書面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口語中則用停頓來表示,其停頓時間的長短,一般由標點的類型決定。常用的標點符號停頓時間大致是:句號、問號、歎號>分號、冒號>逗號>頓號。例如:

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傾向江心,//彷彿就要撲跌下來,///而月光,//從山頂上,//順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隻瀉到江面。////……

標點符號雖是停頓的重要標誌,但也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據語意的表達和語氣的需要靈活處理。(斜豎線的多少表示停連時間的長短)

二是語組停連。

語組停連是指在沒有標點符號的地方,按照詞語法關係所作的停頓。語組停頓比句逗停頓的時間要短些。一般説來,主謂之間、動賓之間,修飾成分與中心語之間,都可以有停頓。例如:

/海/翻了個身似的/潑天的/大雨,將要/洗乾淨/太陽上的/白翳。

夕陽/把水面/映得/通紅,把天空/也染成/萬道影霞。

②強調停連

強調停連是為了突出某種事物或表達某種特殊感情所作的停連。它不受語法停連的限制,而是依據表情達意的需要來決定停連的位置和時間。它可表示某種特殊的語意,還可顯現出它前後連接部分的某種特殊的關係。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是表現語句中的區分關係:

伊/伏在地上;車伕/便也立住腳。他/對於/我,漸漸又幾乎變成了一種威壓……

在“伊”和“車伕”後面略有一頓挫,人物關係、動作更為明瞭,如在眼前。

二是表現語句中的呼應關係

在這叫喊聲裏,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表示連接)

這裏“烏雲聽出了”是呼,後面三個短語“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勝利的信心”是應。在“聽出了”後面要停頓明確,是後面三個短語之間要緊湊,如果機械的按標點符號停頓,便成為:在這叫喊聲裏,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這樣朗讀就破壞了句子內部的對應關係,造成語義不清。

(三)是表現語句中的並列關係

用它/搭過蓬帳,用它/打過梭標,用它/當缶盛過水,當碗蒸過飯,用它/做過扁擔與吹火筒。

這一句話有四個並列短句,可以在“用它”之後略一停頓,顯示出它的並列感。特別是第三個短句:用它/當缶盛過水,當碗蒸過飯,中間要連起來,不能按標點停頓,否則就形成了五個短句,使語意散亂。

朗讀的技巧13

一,激發興趣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前提。

二,訓練紮實的基本功

要讀好課文,首先要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打好朗讀基本功,即做到五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複,不讀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讀書也不例外,就這點來講,最好從國小一年級抓起,嚴格要求,學生讀書時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學生能達到正確朗讀,也就初步形成了讀書能力,那麼把課文讀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必要的技巧練習

朗讀教學中進行停頓、重音或語調等技巧性的指導非常有必要。

在指導停頓時,我特別注意了標點的停頓,詞語的停頓,情感的停頓。課文中每一個標點都對正確停頓有明確提示。

一般而言,句號、問號、感歎號分號,冒號逗號頓號,而自然段之間的停頓最長。

至於重音、語調方面的指導,那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技巧性的指導一般在課堂教學中略加滲透,通過不斷練習鞏固,學生的朗讀水平定會有大幅度提高。

四,恰當的評價

主要採取的方法有:自讀自評,學生互評,教師點評,以此喚醒學生的靈感,激勵創造,關鍵的時候還要扶一把,注意扶要扶得精巧,要扶在學生的疑處、難處,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最好的發展,最後實現不是讀會而是會讀的目標。

以上是國小生朗讀技巧介紹的介紹,指導學生朗讀能力的方法很多,教學時也要富於變化,避免單調乏味,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其信心,那麼學生朗讀能力自然會提升了。

朗讀的技巧14

1.輕讀:適用於讀到小心謹慎、安慰勸阻、提醒暗示、孤獨無助、虛弱衰微等心理狀態和輕微靜謐、零星細碎、稚嫩小巧等事物的情況狀態。

2.重讀:適用於表現肯定無疑、莊重沉着、強調堅持、鼓動激勵、命令禁止、凜然難犯、批評責備、冷酷兇惡等心態和宏大遼闊、雄偉壯麗、洶湧澎湃、磅礴震撼等情狀。重讀有強調突出的作用,在朗讀中運用的比較多。

3.緩讀:適用於在心情惆悵、猶豫、悲傷、慚愧、內心淒涼、回憶追思、等心態的時候。

4.快速:適用於內心的感情是焦急、迫切、興奮、喜悦、緊張、熱切的心理狀態下,語速應該是快速的,以突出表達內心的情感。

5.虛聲讀:適用於內心感到害怕膽怯、懷疑迷惑、猜測試探、躲避閃爍、虛偽矯飾、投機欺瞞、狡猾奸詐等。

6.實讀:適用於對別人的誇讚表揚、感動敬佩,語氣、聲音也是真實情感。

7.濃:大致適合表現深沉多慮、周到細密、感慨歎服、關心注重、老氣橫秋等心態和密集濃烈、朦朧厚重等情狀。讀時往往配合鼻腔共鳴。

8.剛:大致適合表現堅定不移、果斷自信、乾脆直接、斬釘截鐵、憤怒譴責、驕傲自恃等心態和稜角分明、堅固粗硬等情狀。

9.柔聲:大致適合表現温柔委婉、謙虛恭敬、平和順從、和藹善良、小心服帖等心態和輕柔細膩、綿軟纖巧等情狀。

10.現:大致適合表達突出外顯、高大突兀、光明外現、不藏不掖的心態或情狀。

朗讀的技巧15

關於朗讀的技巧與方法

1.形象感受的運用

朗讀者的形象感受,來源於作品中的詞語概念對朗讀者內心刺激而引起的對客觀事物的感知、體會、思考,是“感之於外,受之於心”而形成的。

朗讀者要善於抓住那些表達事物形象的“實詞”,透過文字“目擊其物”,好像“看到、聽到、嗅到、嚐到、伸手即可得到”一樣,使作品中的情、景、物、人、事、理在朗讀者內心“活”起來,形成“內心視象”。朗讀者自身的經歷、經驗和知識積蓄,是形成“內心視象”的重要條件。朗讀者要善於發揮記憶聯想和再造想象的能力,以增強有聲語言表達的強烈感染力。

2.邏輯感受的運用

在朗讀時,應會將作品的主次、並列、轉折、遞進、對比、總括等“文路”,在邏輯感受過程中轉化為朗讀者的思路,進而形成內心的“語流”,以增強有聲語言表達的征服力。

朗讀時,作品中的概念、判斷、推理、論證,以及全篇的思想發展脈絡、層次,語句之間的內在聯繫,在朗讀者頭腦中形成的感受,就是邏輯感受。

3.內在語的運用

內在語是為朗讀目的服務的,沒有內在語,有聲語言就會失去光彩和生命。朗讀時,內在語要像一股巨大的潛流,在朗讀者的語言底下不斷滾動着,賦予有聲語言以根據、以生命。內在語的潛流越厚,朗讀也就越有深度,越有味兒。

作品中的某些詞語和句子,有時並不服從其直接含義或表面意思。用“懇求”的語氣來命令,用“命令”的語氣來勸告;“親愛的”一詞也可以表達“恨”,“你真壞”一句,也可以是“你真好。”

4、語氣的運用

語氣,從字面上理解,“語”是通過聲音表現出來的“話語”,“氣”是支撐聲音表現出來的話語的“氣息狀態”。運用於朗讀,語氣則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既有內在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份量(也稱“神”),又有外在的快慢、高低、強弱、虛實的聲音形式(又稱“形”)。所以説,語氣是朗讀中“話語”的“神”與“形”的結合體。

語氣運用的一般規律是:喜則氣滿聲高,悲則氣沉聲緩,愛則氣緩聲柔,憎則氣足聲硬,急則氣短聲促,冷則氣少聲淡,懼則氣提聲抖,怒則氣粗聲重,疑則氣細聲粘,靜則氣舒聲平。朗讀實踐告訴我們:只有感情上的千變萬化,才有氣息上的千姿百態,也才有聲音上的奼紫嫣紅。當然,感情的引發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受着朗讀目的和語言環境制約的。

各種文體的朗讀

1.詩歌的朗讀(講語調時再一塊講)

2.小説的朗讀

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説的三要素。小説的特點是通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

一般的説,在朗讀時要儘量把小説中作者敍述的語言和人物交際的語言區分開來。朗讀故事內容時聲音可略低一些,朗讀人物語言時聲音可略高一些,並且注意既要使二者有別,又要使二者自然的銜接起來。

要讀好人物的對話。人物的語言是人物的“間接形象”,各個人説的話,同各個人的身份、思想、性格以及在當時情節發展中的態度有密切關係。朗讀時要特別注意每個人物的個性,要處理好人物對話間的銜接,能夠從這個人物很快轉到另一個人物,把不同人物逼真的顯現出來。

但是,朗讀畢竟不同於演戲。朗讀人物的語言,主要是強調人物説了些什麼,而不是強調人物是怎樣説的。我們處理人物的對話,要挖掘語句的實質和目的,以我們自己的語言為基礎,表達出話語的內容,不必改變聲音去扮演人物。

3.記敍文的朗讀

記敍文,無論記人、敍事、寫景、狀物,總要給人以啟迪。記敍文的朗讀,首先要抓住作品的發展線索。其次,還要看記敍文的立意。

朗讀記敍文還要注意朗讀技巧。敍述的語氣要自然、平淡,使文章實實在在的呈現在聽眾面前,不能去摹擬人物的音容笑貌,方言土語。敍事時,如果是層層推進,朗讀速度可一層比一層快;如果説是穿插曲折,就要運用高低快慢、強弱等,讀得波瀾起伏,如果有倒敍或插敍,就要用明顯的停頓把起點和止點交待清楚,銜接自然。尤其要處理好敍述的重點或矛盾的高潮;朗讀結尾不能嘎然而止,應該暗示聽者深入理解主題。

4.議論文的朗讀

議論文要説明、論證某個道理、某個觀點,所以論點、論據、論證是很重要的。議論文的朗讀,必須透闢地“有的放矢”的把握作品內在的邏輯關係,把概念、判斷、推理融會貫通,明確內涵、作用,並以切身感受,鮮明的態度,直言不諱,用具有邏輯“鉗力”的有聲語言表達出來。

態度要明朗。在議論文的朗讀中,態度必須鮮明,是非曲直要求直露;態度明朗,就是要肯定、果斷、從容、大度,還要講究分寸、火候。

重音要堅實。論點也好,論據也好,語氣要肯定,朗讀者的態度要莊重。重音的表達要紮實確切,一般不使用加快、變輕、轉虛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加重並延長音節。有時,為了表示語氣的深沉,還會同時並用低、重、長的方法表達重音。

引用語要注意。在議論文中,論點、論據、論證,經常引用別人的話,或為經典警語,或為名人名言,抑或是某種錯誤言論,可統稱為引語。一般情況下,引語要用平穩的語氣、肯定或否定的態度表達出來。正面引語的表達,要鄭重、較慢,份量要與上下文有區別,引語前後要稍有停頓;反面引語的表達,要注意抓準反義性重音,較快,與上下文相關聯。

5.説明文的朗讀

説明文是介紹、説明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研究和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性質、特點及規律的文章,朗讀説明文應注意説明的方法(如分類、定義、舉例、比較、數字、比喻、圖表等)和説明的種類(如闡述性、記敍述、介紹性、文藝性、實用性説明文等),以便有根據和有針對性地確定朗讀的基調和具體方法。

Tags: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