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必備]論語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9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論語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 篇1

通過晨會我們學習了于丹的《論語》心得,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于丹教授説:“《論語》教給我們很多處世的辦法,做人的規矩,這些道理有時候很樸素。《論語》不是板着面孔的一部書,它教給我們的辦法有時候透着一些變通,它告訴我們一種做事的原則和把握原則的分寸。其實我們今天總在説什麼事情是該做的不該做的,什麼事情是好是壞,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的判定不簡單是好壞之分,只是你是什麼時間做這件事,或者把這件事做到什麼程度。其實有很多事情應該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個提倡一味喪失原則,一味要以一種仁愛之心去寬宥一切的人。”

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可以説更近了,也可説更遠了,但無論如何,人際關係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孔老夫子説:過猶不及。在孔子看來,事情做得過頭了,和沒有做到位是一樣的效果,那麼,在現代生活裏,我們該如何把握為人處事的分寸?當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時,我們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自己親近的人,我們又該掌握什麼樣的原則?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怎樣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于丹教授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做過了頭,不是你應該做的事情,你就不要去做,否則得到的不是很好的下場。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把握分寸做事,是一個明智的人應該做到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做不該你做的事情,只要有分寸地把握住自己的過失也就可以了。

于丹教授告訴大家,要是有人對不起你了,你不要以德抱怨。要以直抱怨,要以你的耿直和公正來對待他,不要讓他感到你是可欺的,要讓他對你刮目相看,覺得你不是隨便可欺的人。以前我們總認為,即使人家對不起你了,你還是對他好。這樣長久下去,那個人總覺得你是可欺負的人,於是他便會變本加厲地欺負你,讓你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這樣長久下去,只能增長了那個人囂張的氣度,反而更加欺負你了。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人和事情,如果我們一味地遷就,一味地原諒、寬容,即使他到你的頭上來欺負,你還是忍受,還是對欺負你的人恭敬不已,那麼就加深了那個人欺負你的程度。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遇到這樣不如意的事情,如果我們有一個為人處世的好方法。能有一個教會你做人處世的經驗。對我們都是一個很好的借鑑.論語就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最好的為人初始的好方法。

對別人要保持沉默的關愛。孔子説:忠告而善告之,不可責之。當人家不喜歡聽的時候,要趕快停下來,好朋友不要做過分的事情,好朋友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遠離危險,讓我們以歡樂對待生活的人.人在不同的一生中,能結交到好朋友是一個人的萬幸。.

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與其怨天憂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做到,掌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自然就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

她告訴我們:先修煉好自己,戒之在鬥,不要聽信他人對你的鼓動,要結交有平常心的朋友,結交到淡淡的平和的朋友,她就是你最好的朋友。為人處世是有哲學道理的,只要你能多動腦筋,多問幾個為什麼,遇到什麼事情,不要過早地下結論,要多聽,多看,多聞,把人家走過的路,間接地警示自己。那麼你的人生路就會走得很好,也會走得很順暢。如果一個人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一些,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少苛刻別人,君子不抱怨別人,對自己每天都要檢點,那樣的人,才會做到慎言之.一個人尊從學問的人,才會讓自己成為有知識有教養,有能力,有抱負的人,才是最明智的人。

讀完于丹論語心得這本書,心靈有所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讓我領略到了一種獨特的智慧,一種正確的心態,一種融入到當今社會中理性的道德。

《論語》是一本記錄着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的語錄。記得讀中學時,我在語文課上機械地背誦着“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實並未真正讀懂。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獨到的視角,將這樣一本古老的書籍,用現代的眼光進行系統的解讀和闡釋,拉近了我們普通人和聖賢之間的距離。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可是現在,于丹教授將一般人艱澀難懂的《論語》和現在這個繽紛的世界聯繫起來,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合現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涵。其中,她的許多獨到見解,彷彿讓人欣賞到了一個個曲徑通幽的勝地,宛如久閉的心門打開了一扇窗,絲絲縷縷的陽光透進來,心裏明亮了許多;又如涓涓細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勝收。

于丹教授筆下的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出一種樸素、温暖的生活態度。正如易中天所説:“孔子只有温度,沒有色彩”。《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説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于丹〈論語〉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並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哲理。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談談《于丹〈論語〉心得》詮釋的“為人處事”:

(一)為人之道。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因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等問題,人們顯得越來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虛,很多人心態不平衡,怨聲載道。其實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于丹〈論語〉心得》告訴我們,要想讓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有意義,做一個有意義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於本職,獻於社會。

(二)處世之道。在社會交往中,無論是工作還是處世,人們都想找到一個法則,既對自己負責任,又要對他人負責任。《于丹〈論語〉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思就是説,一個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麼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越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謀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與人相處方面也要如此。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説人與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説人與人更遠了。因為通訊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是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對門的鄰居卻往往成了陌路人。記得顧城寫的一首詩《遠和近》:“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看雲時很近。”這首詩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講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與人之間,即便走得再近,也還是會有可能產生距離。如何與人和諧相處,于丹在《<論語>心得》中借用《論語》之語總結了與人相處的幾點原則:第一、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第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三、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從三點原則中我們可以悟出,相處之道的確是一門藝術,其前提是要保持一個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其關鍵是要把握好相處的尺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與人和諧相處。

(三)交友之道。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幾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誰會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手來幫一把呢?《于丹〈論語〉心得》中説,對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要保留一條界限,這樣朋友也才能夠交往得長久。可見,通過《于丹〈論語〉心得》,《論語》告訴我們的是一種交友方式:怎樣交朋友,交怎樣的朋友並要怎樣維護友情。

(四)理想之道。一個人應該有理想。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變通,與時俱進,內在心靈完美、富足。因為只有內心修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處事。通過《于丹〈論語〉心得》,我們知道了這是孔子對人生理想的總結,這也被後人奉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孔子説:“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軌跡,卻也成了後人的人生座標和價值體系。它就像一面鏡子,人們可以通過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軌跡。當然,人的年齡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但如果我們能在二三十歲時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並在內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價值體系,做到淡定從容,那這樣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義的生命。從《于丹〈論語〉心得》中,我讀到了這份人生的價值體系。

于丹教授對《論語》的感悟是快樂的、豐富的、給人啟發的。通過讀《于丹〈論語〉心得》,我學會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並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狀態中,才能尋找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安寧,也才能如孔子教導我們的那樣:快樂地生活!

論語讀後感 篇2

真正用心去讀《論語心讀》,會有很多的啟悟,與其説是我讓空軍隊讀思《論語心讀》,不如説空軍隊促進我更用心讀《論語心讀》。十一篇的感受,寫得最好的是何潤梅和鍾元香,真的能用經典和柳局教育智慧來反照自己的教育行為,思考怎樣去落實真正的素質教育。

《顏淵篇十二》也讀了多遍了,但是真正深入去讀,發現以前的閲讀真的有很多“漏網之魚”,真個是時讀時新。

1、“克己復禮”難在哪裏?

此篇第一章講的是顏回問仁,孔子告訴顏回是“克己復禮”,具體怎麼做才是“克己復禮”呢?孔子告訴顏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我記得這四個“非”有一個很經典的圖片:四隻猴子一個矇住眼睛,一個捂住耳朵,一個蓋住嘴巴,還有一個忘記動作了,就是形象表達孔子這“四非”。顏回真是聰穎,孔子説到這裏,他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我雖然遲鈍,也要照您的這話去實行。)顏回真是悟性高呀,孔子講到這個份上,他已經懂得怎麼做了,一般人根本無法做到。為什麼?首先要非常明確什麼是真正的禮,雖然孔子經常講“禮”,但是大家要注意,孔子從來不給學生“標準答案”的,他的回答都是活的,都是直指人性和生活給出的“個性化答案”,所以,要真正弄明白了“禮”在生活中的具體表現,還得需要一個“活思維”去理解,去敏鋭捕捉到才能去落實。所以我真的覺得顏回很厲害。回想我們現在很多人,習慣了固定化思維,習慣了標準答案,如果老師給出這樣一個“活”的問題,他們根本無法真正去落實,就像現在很多中國的優秀學生到了國外學習適應不了:國外給孩子的都不是“標準答案”的,當我們青睞國外教育的人性化和高明的時候,是否知道我們的老祖宗孔子早就是這樣做了。我們丟了自己的寶,還羨慕別人幹什麼?

2、因材施教之“問仁”:

孔子的因材施教在《論語》中多處呈現,“問孝”一個明證,這一篇的“問仁”也是,對顏淵,孔子回答的是“克己復禮”,對仲弓,孔子要求他恭敬而無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司馬牛,孔子要求他説話要謹慎。我們做伏羲教育的,真正落實素質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了解孩子,真正從孩子的角度、問題去選擇我們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但是能做到的極少,為何?因為抱住成人的我執太重,沒有真正放下自己,放下成人世界的種種人情世故,清空自己的成人判斷去看待孩子的問題。想做好教育,心要跟孩子一路,否則總是有隔。我想,孔子也是一個有童心的人(雖然孔子的學生年齡基本都是青年以上),“兩小兒辯日”就知道了,吳教授也是這樣的人,他們年齡再大,那顆童心依存。

“透過現象看本質”,這種慧眼不容易練就,孔子這雙眼太厲害,任何人在他面前都偽裝不了,做壞事的人怕孔子,記得我講“孔子三講”的時候就説過。現在我慢慢也懂得通過學生的表現找到他思想的根源從而引導,這都是因為伏羲教育給我成長的機會,回想以前做了十幾年的教育,何嘗有這樣的敏感度和智慧?都是孩子來成就我們的。所以,也是孔子的弟子成就了孔子,弟子三千,形形式式,性格各異,對於酷愛學習的孔子來説,天天都在捉摸這些學生,他能不厲害嗎?

人人皆為堯舜,人人也皆能為孔子,“摹人”就是了,但是要知道怎麼摹,《論語心讀》不是給我們很好的指引了嗎?

3、君子是最自在之人:

司馬牛問孔子什麼是君子,孔子告訴他君子“不憂不懼”,司馬牛的悟性真的差一點,他不懂為什麼不憂不懼就是君子。所以孔子還得告訴他“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問心無愧,有什麼可憂愁、恐懼的呢?)孔子的話,自己做到了就能真正體會到他的人生境界了。“君子坦蕩蕩”,“君子不憂不懼”,所以君子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獲得了心靈的真正自由,他真正為自己而活,世間萬物俗世價值觀影響不到他的選擇,如如不動。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甚至很多人覺得小人活得比君子輕鬆,時時要做君子,君子活得太累了。錯了,那是“假君子”,是修為不到的人,他們離真正的君子還很遠,覺得自己是君子,往往是小人:小人常慼慼呀!這在學傳統文化人方面最明顯,內心渴望成為君子甚至聖賢,用道德標準要求自己,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他們往往放不下自己的私心雜念,外求外責太多,容易生怨,“在邦無怨,在家無怨”,真正的君子不管外面外人怎麼對他,他都一笑過之,“無怨者真輕鬆”,怎麼能不幸福?

其實,《論語》就是教人如何做一個幸福之人,就看你願不願意跟着孔子的真正智慧去修行了。

4、什麼是明智和遠見:

我讀到“子張問明”這一章很震撼:“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像水潤物無聲那樣的暗中挑撥,像切膚之痛那樣的誹謗,在你那裏都行不通,證明你明智。暗中挑撥的.壞話和裸的誹謗,在你那裏都行不通,可以説明你有遠見。——真的敬佩柳局翻譯語言的精準和靈活)這個世界上心胸狹窄自私的人很多很多,一個真正想做事的人,想不遭受非議幾乎是不可能的。如何面對種種的非議和誹謗?孔子告訴你了。其實這一章聯繫上一章來認識更明白:君子坦蕩蕩,何懼人言?一個人為什麼容易被小人中傷?很簡單,因為在乎。你越是在乎小人的言行,小人就越得意,無形中縱容了小人的變本加厲。君子是“無我”的,無我者至剛,無欲則剛呀,我根本不在乎你説我什麼,我活出我自己的真風采,你小人説我什麼,我都不關痛癢,小人還有興致攻擊嗎?

我為什麼感受這麼深?就是因為我真的做到了:我能把個人的利益全部放下了,誰説我什麼壞話我根本不放在心裏,水過鴨背呀,所以我很自在,我很快樂。現在帶空軍隊也是這樣,他們還遠遠不夠強大,身邊的阻力太大,他們面對種種困難缺少一個強大的內心和智慧去解決,所以真的任重道遠呀!

5、我的問題跟棘子成一樣:

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君子本質好就行了,追求那些表面紋飾幹什麼?)讀到棘子成跟子貢有關文與質的關係,我想到我自己:我曾經的思想跟棘子成一樣,覺得外在形式無關重要,本質最重要,本質好就夠了。子貢真有智慧,他一個比喻就把我點化了: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去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了毛的犬、羊皮一樣啊)是的,大家都知道虎豹比犬羊珍貴得多,區別虎豹和犬羊的是他們的毛,如果把毛去掉了,都是一樣的肉了,看不到差別了。這個給我什麼啟發?身為老師,光有內才不行的,還得要懂得説,有些知識分子只重視修煉內功,覺得自己有文化有底藴就夠了,不重視口才的鍛鍊,生怕沾染”巧言令色”,君子欲訥語言而敏於行呀,如果拿着孔子這話來貶低口才的重要性,那也大錯特錯了,孔子本身就是口才一流的人,他在《論語》裏説的話,都是針對每個人某些問題直指的“藥方”,有特指性的,如果把這種特質性看出普遍性,那就出問題了。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往往做出來的效果不理想,問題就出現在對“文”的不重視了。真的是“文猶質也,質猶文也”,相得益彰呀!

6、孔子的一陣見血:

很多人死認孔子的“温良恭儉讓”,在腦海裏想象的孔子就是那個低頭恭敬之人。但真正研讀《論語》,你會發現孔子的真性情,孔子看問題的精準、言辭的犀利,對於有問題的人,他絕對不會跟他客氣,不管是什麼官位的人。譬如季康子患盜,求教於孔子怎麼辦。孔子毫不客氣地説:“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如果您不貪求過多,即使獎勵偷盜,他們也不會去做的。)孔子這回答夠狠了吧,一切的根源都出在自己的身上,居上位者自己身不正,怪什麼風氣不好?這裏前後三章都是季康子問孔子的問題,孔子的思想核心都是一樣的:自己先做好,自己做好了,下面的人就能做好了。

一樣道理,現在伏羲老師所遇到的很多問題,不要想着外找原因,一切的問題根源都在自己身上,改變自己,其他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7、孔子的適可而止:

子貢請教孔子朋友之道。孔子告訴他:“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忠誠地勸告他,好好地引導他,如果他不肯聽從,就停止規勸,不要自取其辱。)孔子這“藥方”很重要,很多人做好人思想包袱太重,總是難為自己。其實孔子給的“幸福觀”中有一點很重要:愛自己!一個人只有真正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愛別人。孔子盡心盡力去幫人,但是他不會難為自己,自己誠心誠意去勸告朋友就對得起自己了,如果對方不接受,也不要勉強了。“不勉強”的人才真舒暢。就像家貞昨天跟我説的一樣,她陪吳教授去香港講課那幾天,就深深感覺到香港朋友待人之道就是讓他們感到很舒服很自在,熱情與尊重的尺度把握得很好,讓人舒服。想想很多時候接觸的學傳統文化的朋友,謙卑恭敬熱情過度,讓人渾身不舒服。其實,一個人,首先讓自己放鬆,讓自己快樂,才能有智慧去處理更多的事情。

感謝我們的孔子智者,感恩柳博士給我們的智慧引領,每週這樣讀讀《論語心讀》,也給我增長不少智慧呀!

論語讀後感 篇3

儒家學説的核心內容是仁義道德,一部《論語》,除了孔子宣揚自己的政治理想之外,剩下的就是這個了。綜觀孔子的一生,他遊説諸侯,宣揚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儒家學説,雖屢受挫折卻還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在混亂動盪的春秋亂世,他的思想和實踐閃耀着人性的光輝,昭示着個人人格的偉大魅力。《禮記·大學》雲:“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孔子以自己的身體力行,很好地踐行了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價值觀。

在孔子身上,隨地隨地自然流露的仁愛之心、君子風度、修己反省品質、待人交友之道以及平時的言辭等等,無不體現着社會的良知和天地間的正氣。他以其言其行向人們昭示:“仁者愛人”是人間正道,是做人的基準,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是君子的標準。所謂君子,必須能志道、據德、依仁,還要有義、有禮、有遜、有信,再學習一定的“六藝經傳”。在孔子的心目中,“君子”一詞的份量極重,因為儒家所倡導的仁義禮德的學説,其終極目標就是要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謙謙君子,這樣的社會才能有德有禮——人人周而不比、羣而不黨、和而不同。可見,修身對於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主題閲讀】

仁者愛人

“仁”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最基礎的部分,是社會基本倫理的準則。孔子一生周遊列國,積極入仁,明“知其不可”,卻仍然堅定地“而為之”,他提出的“德治”“禮治”包括這一課講的“仁義”思想,其終極目標就是要恢復周禮,使人各安其分,從而達到他嚮往的理想社會——大同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裏,人人有仁有愛,有禮有義,且君臣有分,父子有別。而周朝,則是這種大同社會的理想目標,孔子多次讚歎周代的禮制完美豐富,“鬱郁乎文哉!”也表達了內心的無限崇拜之情“吾從周”。而要達到有禮,有仁是最根本的,它是民眾團結、社會和諧的基石。孔子説:“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認為,做到“克己”就是仁,做到“仁”就能“復禮”,做到“復禮”則實現了其孜孜以求之的理想境界。因此,“仁”是一切問題的基礎,有了“仁”的“仁者”天下人都會稱讚他。孔子又進一步指出,行仁踐仁要靠自己,要自己親自行動,親自實踐,別人是幫不了忙的。一旦具備了仁,心中就有“博愛”之心——“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能問人,禮喪,導盲,愛物,最終做到兩個字——“忠恕”。“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待人忠恕,這是仁的基本要求,貫穿於孔子思想的各個方面。在這一課中,孔子説他的道是有一個基本思想一以貫之的,並且具體解釋了什麼是“忠恕”的問題。因此,正確理解孔子“忠恕”思想的含義,對於把握孔子的“仁愛觀”,是非常要緊的。

孔子喜歡在平時和弟子各自言志,交流個人道德修養及人為處世的態度等問題。作為仁者,孔子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真正的“愛人”——問人,禮喪,導盲,愛物,這是夫子身先垂範,身體力行。孔子對於周禮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麼人該行什麼禮,對於尊貴者、家有喪事者和盲者,都應禮貌待之,並且由人及物。孔子之所以這樣做,也説明他極其尊崇“禮”,並儘量身體力行,是要“克已復禮為仁”,以恢復禮治的理想社會。

君子之風

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是仁者,首先必須是君子。他具體提出了成為君子的標準與條件是:志道、據德、依仁、遊藝。就是説,一個人要想成為君子,要做到追求正道,堅守道德,心中有愛,遊習六藝。孔子進一步指出,君子應“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即要有義有禮有謙遜的態度和誠信的品質,做到了這些,才是“君子哉!”

有君子必有小人,《論語》中,孔子多次將“君子”與“小人”進行了對比闡述。君子能喻於義,志於道,甚至能捨生取義;小人卻喻於利,志於衣食,並且患得患失。孔子對這種小人是很討厭的,他把那些一心想當官的人斥為鄙夫,這種人在沒有得到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為此,他就會不擇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於不惜危害羣體,危害他人。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司空見慣的。當然,這種人是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的。他認為,君子當喻義棄利,捨生取義。這是君子的風度之一。相反,孔子認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是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對於有理想的人來講,可以説是樂在其中。同時,他還提出,不符合於道的富貴榮華,他是堅決不予接受的,對待這些東西,如天上的浮雲一般。這種思想深深影響了古代的知識分子,也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所以,孔子才會大加讚賞自己的學生——顏回的安貧樂道精神。

要成為君子,孔子開出的條件還有許多,重要的有三個方面:仁、智、勇。一個人成為了“智者”和“仁者”,那就不是一般的人了,而是有修養的“君子”了。孔子希望人們都能做到“智”和“仁”,只有具備了這些品德,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另外,孔子還認為,君子還要心胸開闊、意志堅毅,表裏如一。具備了這些風度,才能成為謙謙君子,才會“温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這才是真正的君子風度。

周而不比

如何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孔子提出的標準是:“周而不比”、“羣而不黨”、“和而不同”,並且要善於識人,正確對待別人缺點,正確認識朋友,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等。這是君子待人處世的原則。

“周”和“比”,都有與他人親近交往的意思。二者的區別在於:“周”有廣泛、普遍的意思,“比”有親密、狹小的意思;“周”是以一種大公無私之心進行交往,“比”是以一種結黨營私之心進行交往。“比”,原指社會保障體系中最基礎的一環,故有緊密、狹小義。孔子這裏所説的“周”和“比”主要是針對道德差異。在興趣上,每個人都應該各投所好,但在是非善惡上,人則不應該以自己的標準為標準,以自己的私心好惡為標準來衡量人、選擇人。這才是孔子這句話的本意。從這個意義上講“周而不比”其實是一種不斷拓展自我胸懷、跳出自我牢籠的修德過程。

【文化知識】

儒家學説中的君子觀

“仁”是儒家思想倫理道德的最高境界,但是,落實到個人的具體修養上,“君子”則是其理想的人格典範。曾參強調“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試圖以君子的成立來輔助仁的修養的實現或者是將仁的高標準落實到具體的實踐——君子人格上。要成為君子,必須具備兩個方面的修養:一方面是“仁”,是“質”;另一方面是“禮”,是“文”。“仁”和“質”是內在情感或品質,屬於個人的、自然的層面,“禮”是外在體制或風俗,屬於社會的、文化的層面。理想的儒家人格就是既要尊重個體的真情實感,又要符合一般的社會體制。用孔子的話來説,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

儒家的修身思想體系

儒家文化中的“修身”思想作為一種底藴深厚的文化現象,自身便具有完備的理論體系。這個體系以“人性論”為思想基礎,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判斷標準,以“修己”為基本模式,以“博學”、“正己”、“尚義”、“中和”、“多思”、“慎獨”、“重節”、“重行”為主要內容,以立“聖人之德”為最高精神境界,形成了既有堅實的'思想基礎、又有豐富的實際內容的文化體系。

【名人解讀】

儒家修身思想的核心和判斷標準

儒家的修身思想主要是圍繞“仁”來展開的,所謂“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孔子就強調:“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可謂仁乎?”(《論語·雍也》)“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論語·陽貨》)在孔子看來,博施濟眾,行恭、寬、信、敏、惠五者於天下,這就是仁德,也是修身思想的核心內容。孟子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以仁義核心的修身思想。他説:“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孟子·離婁上》)人心是仁,人路是義,內心修養達到了仁義境界,仁就會充塞於心中。

進入宋元明清時期,張載、程顥、朱熹、王夫之等人在孔孟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向前發展了以“仁”為核心的修身思想。張載提出了“民胞物與”的泛道德主義,強調以人心之“仁”泛愛天地萬物。程顥認為先秦儒家的仁學強調博施濟眾、克己復禮的道德修養,這還不是“仁”之體,而只是“仁”之用,道德修養應以“仁”之根本為重。明清之際的王夫之説:“‘立人之道,曰仁曰義,’在人之天道也。” (《思問錄·內篇》)仁義是聖人之德,人之修身主要是行仁義,不違天道,與天合德。

“仁”是一種主觀的道德修養,是一種內在的道德自覺,為仁由己不由人。但是這種主觀的道德修養何以可能?孔子認為要達到“為仁”的自覺性,必須把“禮”這種外在的約制,通過“仁”的德性修養,完全變成一種內在的、自覺的道德規範。“禮器,是故大備;”“制禮以節事。”(《禮記·禮器》)禮的功用是用來調節人的行為,使人修養成器,使人完備。要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人們的一切行為都要度於禮,立於禮,約之以禮,節之以禮,齊之以禮。這便是達到了仁。孔子要求治理國家是不但要“導之以德,”同時也要“齊之以理。”(《論語·為政》)孔子在教育弟子學習時,雖然首先要“博學於文,”但也要“約之以理。”(《論語·雍也》)在孔子看來,任何修養都必須以“禮”為規範,才能真正修成恰倒好處的德性,不然,這種德性就會轉化為偏執的過錯了。所以他説:“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論語·泰伯》)荀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將禮看作人們言行的標準,“禮者,節之準也”(《荀子·致士》),禮是“法之大分,類之綱紀”(《荀子·勸學》),禮也是治國之根本,“隆禮重法則過有常”,“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修身》)。

儒家認為“禮”是衡量一個人修養好壞的唯一標準。“人藏於心,不可測度也。美惡皆在心中,不見其色也。欲一以窮之,舍禮何以哉?”(《禮記·禮運》)一個人修養的好壞、內心的善惡,都只能以“禮”來衡量,除了“禮”,還能用什麼呢?《禮記》中還指出夏禹等六君子,“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常,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禮記·禮運》)這是説夏禹等六位國君無不謹慎地以禮行事,按照禮來彰明大義,考察誠信,明察過失,提倡仁愛,講求辭讓,向人們顯示做人的常道。

——陳曙光《儒家的修身思想體系探微》

論語讀後感 篇4

上了近一個學期的“中國傳統文化賞析”課,我覺得自身素質有所提高,並且真正發自內心的領會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對任何一部古代佳作都很感興趣,但在老師佈置的作業中我體會最多的還是《論語》。

最早接觸到《論語》,是國小五年級語文課本里的《兩小兒辨日》,接下來是七年級課本中的“論語十則”,那時,根本不懂其中含義,卻能夠將其熟背,小時候媽媽對我的學習要求特別嚴,電視是絕對不允許看的,直到科教頻道播出的由於丹老師主講的《論語心得》,那段日子,在我完成了自身的作業後,唯一的放鬆,便是看《論語心得》,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才真正對《論語》有了初步的領悟。

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段段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編纂,後來記成了《論語》。

有人説《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裏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

我們都説孔子是聖人,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孔聖人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裏面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

在孔夫子這個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內心傳導出來的飽和力量。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強大。這是一種力量,我們如果學會了提取鍛造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夠獲得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十分莊嚴。因為其中有一種力量——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信念的人。

大家知道,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一個字就是“仁”。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仁?孔子只回答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樊遲又問什麼叫智?孔子説:“知人”。瞭解別人,就是智。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是這麼簡單。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這裏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説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説:“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着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着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着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着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着明確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能寶典,當我們閲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師教育孩子要耐心”,我們經常這樣説。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

“誨人不倦”四個字簡簡單單,但藴含的是教師的愛心。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着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着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着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着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着明確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能寶典,當我們閲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論語讀後感 篇5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打開《論語》,穿越幾千年的時空隧道,看到了一位充滿智慧的古人正向我們走來——孔子,一個春秋末期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一個影響中國兩千年教育文化、社會禮儀、文明道德的偉人,一個儒家思想的創始人,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被後世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儘管他的思想言論尚不全部與當今所處的時代完全吻合,但可成為一面鏡子,供後人們照出自己的面貌。

《論語·交友之道》:“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在現代社會中,交往,特別是“綠色交往”是一種符合時代發展要求、體現道德行為規範的新型人際交往關係。在美學意義上,綠色意味着蓬勃的生機、旺盛的活力與綿延的生命,意味着理解、寬容、善意、友愛、和平與美好。“綠色交往”就是摒棄了庸俗化、功利化的交往觀,杜絕了鋪張浪費、腐化墮落的利益關係,富有生機與活力、可持續的人際交往,是一種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諧友愛、互相促進、整體動態和諧的人際關係。作為機關公務人員只有學會“綠色交往”,不斷提高交往能力和交際質量,才能使自己的生活環境健康純潔,使自己的工作氛圍清正和諧。

一是擇友有標準——多而不濫。社會越發展,交際越廣泛。“多個朋友多條路”,越來越成為大眾認同的交友觀念。朋友越多越好嗎?孔子的看法是肯定的。孔子講過人生“益者三樂,損者三樂”,其中有益的一“樂”,就是“樂多賢友”。可見,孔子是提倡廣交天下朋友的。朋友多了,學習、工作、生活等諸方面都可以得到有益的幫助,當然不失為人生一大樂趣。特別是公務人員,通過“綠色交往”,充分利用友情資源,加強橫向聯絡和上下溝通,拓寬信息渠道,促進個人進步,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有益之處頗多。不過,孔子提倡的是多“賢”友,不是濫交友。“無友不如己者”,姑且不論不與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對不對,孔子的真實意思是強調擇友的標準要高一點、嚴一點。對不如自己的'人,可以“容”,但不一定“交”。“交”和“容”是兩碼事,並不矛盾。現在,社會上認為朋友越多路越寬的人不在少數,甚至出現了“職業交友者”,整日遊走於官場商界,上下其手,左右逢源,遇事幫人穿針引線,鋪路搭橋。當然,其中也不乏順手牽羊、撈取好處者。一些公務人員因交友不慎,被所謂的朋友模糊了視線,熱衷於和“老闆”、“大腕”稱兄道弟,成天與他們吃喝玩樂,堂而皇之地出入聲色場所,毫無顧忌地享受奢侈“服務”,腐蝕了思想,甚至陷入圈套,可以説就是被“朋友圈”給“圈”進去了。因此,交友還是要像孔子説的那樣,堅持一定的標準,有所交,有所不交,最好是多而不濫,賢而有益。

二是交友有目的——偲而不侫。為了什麼交朋友,交了朋友幹什麼?孔子有一句很著名的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交朋友是為了互相借鑑,共同提高。“綠色交往”而結成良好的朋友和珍貴的友誼是事業發展的“助推劑”。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就是説,朋友在一起,應當有高尚的目標,做高雅的事情。如果“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聚在一起只是東拉西扯侃大山,張長李短嘀咕人,甚至曬人私密、傳播小道消息,那就是庸俗的朋友關係。孔子慨歎這些人真是“難矣哉”。他還説:“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損矣。”特別是對於“侫”,孔子最討厭,堅決反對“巧言令色”、“巧言亂德”,並且直説“焉用侫?御人以口給,屢僧於人”。現在,一些人對朋友淨説好聽的,甚至在領導面前逢迎獻媚、奉承恭維、巧言令色。什麼“頭呀”、“老大呀”,領導者如果對朋友的好聽話不加分析,全盤笑納,就會被捧得飄飄然、暈乎乎,發現不了缺點,掌握不了實情,實際是收了“語言賄賂”,最終可能被花言巧語擊倒。孔子把這些沒有原則標準,只會四方討好、八面玲瓏的人稱為“鄉愿”,説他們是“德之賊也”。孟子稱孔子“惡侫”、“惡利口”、“惡鄉愿”。朋友有了缺點、失誤乃至錯誤,到底應該怎麼做?孔子也有明確的表述。他説:“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就是説,朋友之間要互相切磋琢磨、監督鼓勵,兄弟之間要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朋友和兄弟相處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兄弟講快樂和睦,朋友講勉勵監督。敢於批評、直言缺失,才是真正的良師益友。

三是親近有原則——周而不比。朋友志同道合,互相之間親近一些是很自然的事。但親近到何種程度?孔子説:“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強調人要合羣,但不能勾結,不能因為是朋友關係,就無原則地拉小團體,搞宗派主義。一些機關公務人員以老鄉、同學乃至姓氏等為紐帶,結成所謂的朋友關係,遇到諸如民主評議、幹部選拔、績效考核等問題,事先謀於密室,統一意見,干擾測評結果,謀取團伙私利,有時甚至依仗人多勢眾左右領導意志,影響領導決策,成為機關工作正常運轉的“絆腳石”。對於公務人員來講,要“綠色交往”,交朋友要心胸寬闊,待人要五湖四海而不拉幫結派,處事要出於公心而不囿於私利。孔子還有與“周而不比”意思十分相近的一句話,叫“羣而不黨”。做到“羣而不黨”,對公務人員來講尤為重要,也更不容易把握。在思想見解、政治利益等方面,一部分公務人員容易結黨而爭。歷史上諸如晚唐的朋黨之爭、北宋的新舊黨爭、明朝的東林黨與閹黨之爭等,表面上看是為國為民、大義凜然,但實際上都把集團利益、個人恩怨、權力爭鬥摻雜其中,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大到國家、小到機關,領導者如果“黨同”,羣眾就會“黨附”,最終都會發展成為“黨爭”。所以,孔子提倡“矜而不爭,羣而不黨”,其借鑑意義至今仍然十分深刻。朋友之間的“周、羣”與“比、黨”問題,實際是個親近的程度與團結的原則問題。究竟該如何正確把握?正如朱熹在詮釋孔子這一思想時所説:“然究其所以分,則在公私之際,毫釐之差耳。”朋友是朋友,公私當分明。淨化“交往圈”,管好“生活圈”,要始終把是否“綠色交往”、是否“出於公心、為了公事”作為團結與處事的原則,只為事業而合力,不因私利而結夥。

四是幫忙有分寸——誠而無過。朋友之間互相幫忙是應該的,也是必需的。孔子提倡“信於友”,處朋友要誠心誠意,幫朋友要盡心盡力,不能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光説好話、不使真勁兒。但同時他也強調幫朋友要適度,要恰到好處。《論語》中記載了關於孔子“幫忙”的兩則故事。一是説孔子最心愛的學生顏回去世,顏回的父親顏路想請孔子把車賣了給顏回買槨,孔子覺得顏路的要求有點過分,所以不答應。二是説孔子的弟子公西赤出使齊國,另一個弟子冉求為公西赤的母親向孔子支借糧米,孔子認為公西赤出使齊國“乘肥馬,衣輕裘”,家裏並不窮,給得夠用就行了,結果冉求擅自提高標準,由八斗八升漲到八百鬥,超了近百倍,孔子便很不高興。不答應幫顏路的忙,是因為孔子覺得他的要求有點“越規”,不合禮數;不贊同冉求的做法,是因為孔子認為他做得有點“過分”,幫忙失度。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孔子主張幫助朋友要講究尺度,把握分寸,盡力而不過頭,合理而不違規。孔子説“君子周急而不繼富”,實際上就是提倡為朋友雪中送炭的事一定要做,錦上添花的忙未必去幫。朋友有了困難,要真誠地伸出援助之手,盡力幫忙,但也要辯證、理性地看,不能過分強調“為朋友兩肋插刀”而意氣用事,不顧一切。對於公務人員來講,特別要注

意“綠色交往”,不能用手中的權力違法幫忙、幫違法的忙。孔子還強調要提升助人的境界。孔子説:“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顯然,孔子認為,僅在物質利益上為朋友提供一些幫助是低層次的,要通過普施仁愛,創造老少皆安、老少皆怡的理想境界。由此看來,公務人員的助人之心要更加寬闊、更加厚重,注重“綠色交往”,跳出狹隘的“友情圈”,把眼光和精力更多地放在單位的進位與爭先上、放在社會的進步與和諧上,盡力推動和實施人間大愛。

五是往來有疏密——淡而不數。朋友需要天天在一起嗎?需要有事沒事都湊到一塊兒嗎?孔子認為:“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意思是説,如果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看起來很親近,但離自己招致羞辱也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朋友處在一塊兒,看起來親密,但離疏遠也就不遠了。這就像老百姓平常所説的:“好得很,臭得準”、“有一好必有一惱”,無論對朋友還是對領導,都要掌握好往來的次數,保持一定距離,不能天天泡在一起,吃喝玩樂不分家。要本着理性的態度,堅持“綠色交往”,彼此之間留一點空隙,留一點餘地。保持一種純美理智、恰到好處的距離感。正如禪宗所推崇的那種境界:“花未全開,月未全圓”。花全開了,面臨的就是凋謝;月全圓了,迎來的將是缺損。有所缺憾,就會有新的期待,新的憧憬。上下級之道,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無不如此。最知心的朋友,應該是內心親近而往來適度的朋友。做到“三不”:一不矜持,登門拜望,交心談心;二不弄虛,理解支持,排憂解難;三不自恃,未面虛襟,學而不厭。平時交往淡一些,關鍵時候能夠想得到、用得着,有了心事,敞開心扉説一説,有了難事,真心實意地幫一幫,還是那句話:“君子之交淡如水。”

論語讀後感 篇6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于丹

尋找心靈的快樂

——讀《于丹〈論語〉心得》有感

孔老夫子的《論語》成書於戰國初期,在流傳的2500多年中,它的經典語句,每一箇中國人耳熟能詳。但一直以來,我們也認為孔夫子的《論語》高不可及,晦澀深邃。今天,于丹手捧《論語》,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告訴大家《論語》的真諦,就是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捧一杯綠茶端坐枱前,輕輕翻開書頁,彷彿感覺孔子已穿越前年的滄桑,靜靜地坐在我們面前,他是那樣的樸素、那樣的從容不迫。此時,他不再是我們須仰視才見的聖人,而是一位温和的教者,在跟我們商榷怎樣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快樂生活。

怎樣才能尋找心靈的快樂呢?在我看來,孔老先生已經用最簡單的四個字進行了闡述——仁者不憂。

何為“仁”,仁者愛人,就是要有寬大的胸懷,其實我們想一想,人的一生中,可能面臨職業的波折、情感的背叛、親人的離去、錢財的散失,凡此種種。我們姑且把它當成生命中一寸長的口子,人人都可能遇到。但是相同的客觀境遇,在不同人心靈上帶來的傷害與反響是不同的。這取決於我們的內心是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還是一個豪放的大小夥子。所以,那種不憂不懼的境界是我們心之神往的,只有達到內心的安詳、坦然、鎮定,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仁者愛人,除了有寬大的胸懷,還畢竟學會寬恕。學生問孔子,説:老師你給我一個字,讓我終身行之乎。孔子跟學生講:“其恕乎。” 這個世界上如果真有一個字讓你一輩子受用,就記住一個寬恕的“恕”字,也就是説,以忠恕之心去看他人。那又何謂寬恕呢?孔子的解釋,八個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的事情,就不要強加給別人了。用對自己的心去對待他人,也就夠了,説説就如此簡單,卻很難做到。

仁者愛人,我們還必須擁有愛的能力。對於我們新世紀的女性來説,愛別人的同時更是要學會愛自己。所以我們在把精力投入到事業和工作的同時,也應追求高品質精神生活。有一個禪理故事説,一頭驢子,從小拉磨,日復一日,唯一的動作是兜圈子。一天,它老得拉不動了。主人説:你工作一輩子,現在該退休了。從今天起你每天就躺在這裏吃草、睡覺、呼吸新鮮空氣。可是,這樣的日子驢子活不下去,它每天還是繞着樹

兜圈子,依然日復一日。所以説如果我們每天只顧着埋頭工作,而忽視了健康、親人、朋友、理想等等,那我們與這隻驢子何異?

仁者愛人,從我們教育的角度出發,更應該要學會怎樣愛孩子。曾經有一個女學生送給於丹一幅十字繡,上面繡着一個優雅的女人,彎着腰拿着一根針,下面是一個髒兮兮的小孩,舉着胳膊,女人抓着小孩的胳膊。起初于丹並沒看懂這副繡品表現的是怎樣一種意思,後來發現背面竟夾着一張女孩的字條,上面寫着:“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們來到地上是因為翅膀斷了,在他們還沒有忘記天空的時候,他們一直在尋找為他們縫補翅膀的人。”所以我想,在孩子的心裏,我們老師就是這個可以為他們縫補翅膀的人。面對着孩子們的青澀、莽撞、唐突,我們要做到包容他們,用真心愛他們,鼓勵他們。

在這個複雜多變的社會裏,怎樣才是真正的愛呢?于丹提醒我們,千萬不要走進愛的誤區。在書裏,她告訴我們一個概念:愛,不一定意味着瞭解。所以説,愛必須建立在瞭解的基礎上,而這裏我們首先面對的應該是自己的心。這對於今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為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惑。

有一個故事説得好。弟兄兩人,白天出去遠遊,晚上回來走在自己家公寓門口,哦,突然想起來,電梯檢修,這一天過了12點不再運行。站在這裏要爬樓了。那家住在多少層呢?在公寓80層上。那怎麼辦呀?總要回家呀!好在年輕,怕什麼呀,揹着雙肩揹包邁開大步嘩嘩就往上走。

走個五層六層十層八層,問題都不大。走到20層,實在是太累了。兩個人商量説,這樣好了,我們把揹包先存在這裏,等有了電梯再回來取。放下行囊自然又步履輕鬆了,又往上走。

再走個20層,那就沒有揹包也舉步為艱。心裏一急就難免抱怨,互相指責;這個説,你為什麼不提醒我早回來?那個説,你為什麼不想起今天停電?總而言之都覺得對方對不起自己,一路吵吵鬧鬧相互指責,又走了20層。

走到60層呢,連吵架的勁又沒有了,想想反正離得也不遠了,就拖着疲憊的步子,緩緩慢慢悠悠逛逛,終於來到80層。

站在80層門口,兩個人面面相覷,覺得忘了點什麼東西。一想,鑰匙忘了。鑰匙放哪兒呢?放在20層的揹包裏??

其實回過頭想,這就是一個人生的寓言。我們每一個人少小成長,老師、家長,鼓勵我們荒廢了多少青澀的願望,那些勇敢的、荒唐的、充滿浪漫迷思的童話般的心願,

被我們一個一個地扔進行囊,揹着他就上路,覺得人生還長,讓我們慢慢去實現。

但是走到20歲是什麼時候?讀完大學,要走向社會去接受規則的制約了。一個新新人類,突然之間要上崗受到考核,才發現自己的少年的憧憬多麼不切實際。所以大家會想説,唉把這個心願存在校園門口吧。有一天終於可以成名立業了,在社會上可以調動資源了,我們再回過頭來實現它也不遲。

這樣輕裝上陣,新新人類去打拼,20歲、30歲,大家沒什麼可比。其實大家也沒什麼積累,也停頓不下來。只有到40歲的時候,大家看一看,彼此之間的差別出來了,心裏不平衡了??所以人到中年很容易抱怨,這就是所謂借支在斗的時候,心裏不平衡嘛。那這種不平衡就會演變成相互攻擊,吵吵鬧鬧。

走到60歲,一看,要退休了,覺得打打太極拳吧,練練劍吧,散散步吧,節奏放緩了。悠悠逛逛走到80歲門口,回頭一望,當你回顧所來盡蒼蒼橫翠微的時候,才驀然驚覺,你20歲的那個夢想,其實一天也沒有真正伴隨過你,你把它存在的那個門口,其實是一條不歸路,你已經回不去了。

我們的遺憾,往往就在於不瞭解自己真正想要的,而在你瞭解的時候,才覺察丟失了最早的鑰匙。

那除了瞭解自己,我們又瞭解別人多少呢?譬如説:我們瞭解過孩子嗎?我們瞭解他們內心渴望擁有的真正的快樂嗎?有一個美國的小故事,講到週末的晚上,一個小男孩讓媽媽換上一身嶄新的衣服,媽媽在廚房裏準備一頓精美的晚餐,全家人想要過一個很浪漫的週末夜晚。這個時候外面下起了滂沱大雨,這個小男孩一頭就衝出去了,然後就在泥水裏滾啊、玩啊,全身像小泥猴一樣,可孩子還一邊啪嗒啪嗒地往高台跳,一邊隔着窗子喊,説媽媽我要跳到月球上去了。

媽媽會説什麼?反正中國的媽媽十個有八個會揪着耳朵拎回來飽揍一頓,這個晚上誰也別想過好。但這個媽媽就隔着窗子淡淡地説了一句:那好啊,別忘了從月球上回家吃晚飯。

這個孩子,後來成為1969年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他從月球飛行器,邁出左腳踏上月球表面之前,從上面給自己的左腳拍了一張照片,他提了很驕傲的一句話。他説:“這對於我個人來講,只是一小步,但對於人類,卻是很重要的一大步。”

就是這個替人類邁出一大步的宇航員,他回到地面上,所有的媒體衝上去採訪,説,此時此刻,你要對大家説什麼?他對着鏡頭淡淡地説了一句話:“媽媽,我從月球上回來了,我要回家吃晚飯了。”

這是個很温暖的故事。卻值得我們反思,我們的文化教育,是不是給了孩子太多有用的東西,而忽略了這種快樂?我們是不是用一些有用之才的教誨,使得他們的`一生變得急功近利?而這到底是不是孩子真正所需要的呢?

還有個小故事很有趣,一對漁村的夫婦,兩個人少年結髮、恩恩愛愛。這個妻子從結婚那天起,就把這個魚收拾好,每天把魚的中段整整齊齊地打理出來,或者紅燒、或者清蒸,做得很美味給他丈夫端去,她自己再廚房胡亂吃點魚頭魚尾就算了。

日子一過幾十年。等到兒女長成,老夫妻暮年相對,一輩子沒有紅過臉。老先生很惆悵地歎了口氣。他説:“這一輩子我也沒跟你提過什麼願望,我現在再不提我估計就晚了。”他説:“你什麼時候能給我做頓紅燒魚頭啊?”這先生説,你看哪,我從小就愛吃魚頭,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從娶了你以後就再沒見過魚頭。

太太一聽,眼淚就下來了。太太説:“我從做姑娘的時候最愛吃的就是魚肉。我一直認為魚肉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所以我就是因為愛你,我每天都把魚肉給你吃了,我吃了一輩子我不愛吃的魚頭。但從來沒想過你是愛吃魚頭。”

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親人、朋友、子女,往往是以自己的方式愛他們,不見得是以他們要的方式。

我們給自己的親人買過多少他們不喜歡的禮物?那時因為我們喜歡。買得很昂貴,他如果不穿戴的話他怕你不高興,但他用了他自己真不喜歡,是因為你並不瞭解他。父母都會愛孩子。我們經常在孩子選擇志願的時候告訴他説:嘿男孩子怎麼可以學文科?沒有出息!去報建築系吧,或者學物理吧!言外之意就是説,孩子,一定要聽爸爸的話,爸爸告訴你魚肉是世界上最好的,你怎麼能選擇魚頭呢?兒子也不好意思説:爸爸,我這輩子就是喜歡魚頭。

所以説,知者不惑,才能做到仁者不憂,這當中又包含了多少的哲理人生呀!大家都希望擁有幸福生活,而幸福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尊重、瞭解每個人的思想,把微笑給自己,給家人,給朋友,給愛人,給同事,給每個人。因為人生苦短,珍惜擁有。

不管世人對於丹如何評價,我還是感謝于丹,把灰色的孔子鏈接到多彩的世界來,奼紫嫣紅的世界,因為有了思想的高貴純粹,紛繁的世界才不至於俗不可耐!感謝于丹,讓我們以這樣的方式解讀《論語》,並從中獲得心靈的快樂和生命的從容淡定。

論語讀後感 篇7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與其他的語錄沒什麼差別。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有關修身(內聖)、治國(外王)的思想流連於語錄的字裏行間。

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

就我看來,人的一生中秉懷着許多有關生活的觸動,只是很多時候,這些觸動沒有點燃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而使我們困窘地活着。于丹的《論語》心得中,雖然從其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解讀《論語》。但畢竟是一種頗能為大眾認可的個人獨特的對於《論語》的感悟。每個人要是想要在《論語》中找到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還需自己到論語中慢慢尋覓。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人們對父母的付出視之為必然,孝道在逐漸褪色。對現在的人們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 “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為人子女,做讓父母為你擔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們認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條件就是孝,而對父母們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聽從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但父母們真正需要的就是這些。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

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惡人之有禍也;生心之所不能已1也,非求其報也。故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所謂的仁,是説其從心底裏欣然地去愛別人;他喜歡別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歡別人有災禍;這是從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報的情感。所以説:“那上面的與人相互親愛有所作為而不有心於作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也就是"恕"這個字的本意。這句話現在看來,有其現實意義。其中包含相互體諒的意思。遇事如果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改變已有的不正確做法,這樣就會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對立,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我對孔子的仁愛之道尤為觸動,孔子曾經説,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愛離我們遠嗎?我想要仁的時候,念頭一動,斯仁至矣,仁愛就來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愛充滿了。

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備,便是修身的理想結果。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務。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説的是,先要懂得“孝悌”、“謹信”、“仁愛”,然後“學文”,這就明白告訴我們,應以修德為先。論語中,修德之道無處不在。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已是家喻户曉的至理名言。莊重、寬厚、誠信、勤敏、慈惠,人之“五德”。至於修智,《論語》不僅指明瞭學習知識“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為學之道和“舉一隅”而“三隅反”的學習方法。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治學與做人,“做人”乃“治學”之本,德才兼備方能至於至善。“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虛浮而學,德才具不兼備。

在現在社會中,孝道、仁愛、修身和治學,每每被人忽視,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為學之道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于丹論語心得 讀後感 讀完《于丹〈論語〉心得》這本書,心靈有所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讓我領略到了一種獨特的智慧,一種正確的心態,一種融入到當今社會中理性的道德。《論語》是一本記錄着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的語錄。記得讀中學時,我在語文課上機械地背誦着“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實並未真正讀懂。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獨到的視角,將這樣一本古老的書籍,用現代的眼光進行系統的解讀和闡釋,拉近了我們普通人和聖賢之間的距離。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可是現在,于丹教授將一般人艱澀難懂的《論語》和現在這個繽紛的世界聯繫起來,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合現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涵。其中,她的許多獨到見解,彷彿讓人欣賞到了一個個曲徑通幽的勝地,宛如久閉的心門打開了一扇窗,絲絲縷縷的陽光透進來,心裏明亮了許多;又如涓涓細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勝收。于丹教授筆下的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出一種樸素、温暖的生活態度。正如易中天所説:“孔子只有温度,沒有色彩”。《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説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于丹〈論語〉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並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哲理。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談談《于丹〈論語〉心得》詮釋的“為人處事”:(一)為人之道。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因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等問題,人們顯得越來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虛,很多人心態不平衡,怨聲載道。其實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于丹〈論語〉心得》告訴我們,要想讓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有意義,做一個有意義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於本職,獻於社會。(二)處世之道。在社會交往中,無論是工作還是

處世,人們都想找到一個法則,既對自己負責任,又要對他人負責任。《于丹〈論語〉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思就是説,一個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麼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越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謀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與人相處方面也要如此。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説人與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説人與人更遠了。因為通訊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是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對門的鄰居卻往往成了陌路人。記得顧城寫的一首詩《遠和近》:“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看雲時很近。”這首詩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講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與人之間,即便走得再近,也還是會有可能產生距離。如何與人和諧相處,于丹在《<論語>心得》中借用《論語》之語總結了與人相處的幾點原則:第一、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第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三、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從三點原則中我們可以悟出,相處之道的確是一門藝術,其前提是要保持一個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其關鍵是要把握好相處的尺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與人和諧相處。(三)交友之道。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幾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誰會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手來幫一把呢?《于丹〈論語〉心得》中説,對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要保留一條界限,這樣朋友也才能夠交往得長久。可見,通過《于丹〈論語〉心得》,《論語》告訴我們的是一種交友方式:怎樣交朋友,交怎樣的朋友並要怎樣維護友情。(四)理想之道。一個人應該有理想。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變通,與時俱進,內在心靈完美、富足。因為只有內心修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處事。通過《于丹〈論語〉心得》,我們知道了這是孔子對人生理想的總結,這也被後人奉為人生理想的指南。(五)人生之道。孔子説:“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軌跡,卻也成了後人的人生座標和價值體系。它就像一面鏡子,人們可以通過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軌跡。當然,人的年齡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但如果我們能在二三十歲時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並在內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價值體系,做到淡定從容,那這樣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義的生命。從《于丹〈論語〉心得》中,我讀到了這份人生的價值體系。于丹教授對《論語》的感悟是快樂的、豐富的、給人啟發的。通過讀《于丹〈論語〉心得》,我學會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並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狀態中,才能尋找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安寧,也才能如孔子教導我們的那樣:快樂地生活!

論語讀後感 篇8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的語錄體散文,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記錄整理而成的一本書。整本書共分20篇,分別是《學而》、《為政》、《八佾》、《里仁》、《公冶長》、《雍也》、《述而》、《泰伯》、《子罕》、《鄉黨》、《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衞靈公》、《季氏》、《陽貨》、《微子》、《子張》、《堯曰》。該書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著作。同時,該書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 對於《論語》,我也只是大概地讀了幾遍,沒有去深入地考察研究,但即便是這樣,也在字裏行間被孔子的言行深深地感動,為他的寬宏仁愛的胸襟和超人的智慧折服!也許會有許多現代的年輕人對於這本老祖宗留下來的書不屑一顧,覺得都已經是21世紀了,那種老朽的思想早已經不適合我們現在了。其實正好相反,生活在物質欲盛行的年代的我們越是應該靜下心來好好讀讀這本《論語》,聽聽我們的老祖宗給我們講講仁愛、孝順、誠信、和為貴等的為人處事的道理。這樣我們才不會被無盡的物質慾望衝昏了頭,離我們的本真越李越遠。

其次,論語裏面的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等,到現在看來還是很有實用性的。當然,畢竟是那個時候的著作,裏面的一些思想在現在我們看來是片面的或者完全是錯誤的,所以,我們要用批判的眼光去讀這本書,取其精華,取其糟耙。對於這本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我們現代人是很有必要一讀的。下面我就大概地講下我讀這本《論語》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要善於學習,虛心求教

《論語》裏面雖然大都是講中國倫理道德和我們民族傳統的文化思想,但也有些孔子關於學習方面的經典論述,這些論述到我們現在看來都是非常有理的,都是值得我們去好好學習的地方。例如,《論語》裏面講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這些告訴我們現在應該抓住機會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以後進入了社會才能遊刃有餘,才能有所作為。學習首先要勤奮,其次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勤奮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方法,就是要勤學、勤記、勤思,“温故而知新”,從以前學過的內容裏面再發現新的知識。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和才幹,就必須認真讀書和思考,兩者不可廢,要養成經常思考問題和總結自己的習慣。

孔子很重視學習的.態度,不僅要求我們要“敏而好學”,還強調我們要終身“好學不厭”,要有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同時他提倡我們“不恥下問”和虛心求教,鼓勵我們時刻反省自己,及時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然後加以改正。孔子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裏的“三人”當然不會都是強於自己的人,大多時候是我們身邊無數的普通人。對於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的“善者”之處,我們就要及時吸收借鑑過來,進而提升自己:對於“不善者”之處,我們要引以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點。這裏指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因為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優點,都有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這些看似很簡單的幾句話,卻道出了我們學習的最重要的方法和態度,很值得我們現代人去好好品味和學習。

二、要對人仁愛,孝順守禮

孔子説:“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我們知道“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的觀念和價值。孔子認為“仁”是君子的本質所在,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正直誠信的君子,首先必須要學會仁愛。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意思是指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時,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現代人一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他本人首先卻沒有做到對別人給予關愛和應有的尊重,這種事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問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提倡仁愛,提倡我們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要先學會去關愛他人,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關愛。

其次,孔子對孝道和禮節非常注重。《為政》裏有句話孔關於孝道的話,即“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這段話的意思是講:“父母在世的時候,我們要依禮服侍他們;父母不在世了,我們要依禮埋葬他們、依禮祭祀他們。”《論語》裏對孝的語錄是比較多的,這也説明了我們這個國家歷來是重視“孝道”的。從這段話裏,我們還是看出了孔子在各種各樣的孝道里提倡的以順為主的思想。再如,“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即説如果對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愛戴的話,僅是物質上的奉養,又與犬馬有什麼區別呢?這些話就告訴我們要多關心長輩,常回家看看,而不單只是給點錢給父母就算了。不過,孔子對“孝”的有些闡述在我們現在看來是不合理的,例如孔子説:“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三、要正直誠信,廣交良友

孔子很提倡正直誠信的品格,經常提起君子這個名稱。孔子認為,君子主要是用來指有道德、有修養的,具有完善人格的和高尚的情操人。在我們現在看來那也就是一個正直而誠信的人。對於君子所具有的正直誠信的品格,孔子有很多的論述。例如,他説:“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認為君子的生命是向上發展和延伸的,小人的生命是是向下發展和延伸的,孔子道出了君子一個正直上進的品質。孔子又説:“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在他看來君子應該是正直的,光明正大的,是沒有什麼見不的人的東西的。孔子很重視人的誠信問題,他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可見誠信對於我們是多麼重要,一個人不講信用,就像大車少了輗,小車少了軏,車子還怎麼能走呢?孔子教導我們,無論是個人的修身養性還是待人接物,無論是做學問、教學生還是治理國家,誠實守信都是一個應當遵守的基本道德準則。 《論語》裏寫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可見孔子對朋友之間的交往是很看重的,在他看來朋友有時也是良師,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當我們要實現自己的某種崇高的價值或理想時,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幫助是不可缺少的。當然,孔子擇友的標準很嚴格的。“無友不如己者”,告訴我們交友必須交優秀的人,德才兼備的人。對於與人交往時,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從人際交往來説,“和”指與不同類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與氣息相投的人交朋友。朋友相交重在一個“信”字,論語裏説:“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我覺得這是人與人交往的基本前提,沒有“信”根本不能交往,何來朋友。孔子告訴我們要廣交良友,誠信交友,因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需要朋友的相伴,那樣我們才不會孤獨和無助,我們的人生才更加地順暢,更加地有多彩。

四、要自然平和,泰然處世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泰然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論語裏的一則讓我記憶深刻,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孔子所謂的人生更高的境界是什麼呢?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這種自然、平和、泰然處世的心態絕對是值得生活在當代的我們去追求的。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隱含着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在我們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是前提,不追求我們做的工作要多麼偉大的,只要跟我們的實際能力相符合就可以。

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是《論語·先進》“侍坐”。孔子和他的幾個學生談論他們各自的理想。在孔子的其他學生都説出自己的“遠大”理想後,曾皙卻對孔子説自己的理想是,“暮春者,春風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霧,詠而歸”。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匆匆忙忙周而復始的工作節奏中,我們內心深處的心靈的聲音則恰恰被遮蔽了。正如於丹老師所説,理想和行動的關係,就如同引線和風箏的關係。這個風箏能飛多遠,關鍵在於你手中的線。而這條線,就是你的內心願望。你的內心越淡定,越從容,你就越會捨棄那些激烈的、宏闊的、張揚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靜的、內心的聲音。

這會使你走到社會角色中的時候,能夠不失去自我,能夠有擔當,能夠做到最好。也許不同於“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那樣的沉重,它卻是所有那些人生大道社會理想得以實現的內在基礎。 論語對於我們來説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論語》從多種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徵,作為兩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們今人依然有許多共同之處。對於生活在充滿物質欲的21世紀的我們,其中的許多思想是我們的精神楷模,是我們應該去追求和學習的。 對於論語給我們的啟示,許多人都各有各的看法。于丹在《論語心得》中闡明:“《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我最欣賞的,就是于丹教授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所以,有時間就去讀一讀《論語》吧。

論語讀後感 篇9

一、“為己學”主張獨立思考精神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荀子勸學篇雲:“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後漢書桓榮傳諭曰:“為人者,憑譽以頌揚;為己者,因心以會道。”

“故知人之為學於藝、學於文,抑學為人之道,雖其所學同,而其所以學之用心,則有為己、為人之別,此誠不可以不辨。學知為己,即知所以為據德之學矣。

又有“此始純粹是一種為己之學,即在自己德性上有期望,有到達,故謂之據德之學也。”

“為己學”是追求自己內在的成長,期望自己有所提高,而非對外進行張揚和炫耀。進一步,為己學之時,不同的人有快有慢,每個人所達到的程度各不相同,這就是完全憑着每個人自己的特點以及他能領悟的程度,孔子對學生因人施教也常常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以及所處的學問的階段進行點撥,能不能領會完全在自己。所以,孔門之學是相當的重視獨立思考,並且尊重每個學生的天賦、領悟程度以及成長速度。

“為己學”不是為了取得頌揚和外界評價

倘若為人學,就免不了被外界的意見以及聲音、需求左右。這裏面的頌揚和評價當然也包括自己的老師。

一個人不會獨立思考,恰是因為過於相信他人的思考的結果,過於在意他人的意見,均落在了為人學的框架裏。雖然看上去更傾向於解釋是為了自己成長,還是為了外界評價而學,但深一步的體會會感覺到,孔學深深尊重體悟在個人,每個人因心以會道的這種獨立思考的精神。我們以往對傳統文化存在的偏見裏,其中就有一條,認為傳統文化太刻板,完全遵從教化、摒棄了人之為人的獨立精神。經過這一“為己學”帶來的思考,我認為孔學本質上是提倡獨立思考精神的,偏見是對孔學的不瞭解和想當然。看到這一點,深深的鬆了口氣,“為己學”完全在乎個人。

顏淵季路侍。子曰:“蓋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孔子、顏淵、子路三人之志,即三人之所願學也。此三人之志全屬自己一種內心境界,故稱之為“為己”之學。

朱子謂:“三人之志,皆與物共,特有小大之差。”此所以稱之為“為己”之學。

程子曰:“古之學者為己,其終至於成物。今之學者為人,其終至於喪己。”

為己之學,所願只在己。其所求完成者,即其一己之心德。而其一己心德所能到達之最後境界,乃為一種“物我一體”之天氣氣象。

可見跟隨自己的心願,獨立思考,獨立探求,最後方能到達物我一體的最後境界;假如學為人,最終喪失了自己,更無法到達境界了。

二、“好學”在於不斷的學習與提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以前對這段話沒有什麼感覺,看了《孔子與論語》,才明白這句話的深意,以及帶給我很大的啟發和鼓舞。孔子在我們眼裏是完全的聖人啊,我們就會當然的認為,聖人與我們是有着很大分別的,聖人天生就不一般。像佛陀樹下多少天就頓悟了一般,好像人是一下子成聖了。如果自己遠遠到達不了他們的境界,應該是天份和悟性不足吧。但看到孔子十五歲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等等,是一個逐漸變化、不斷昇華的過程。

“孔子之立、之不惑、之知天命,皆循序而可見。孔子之下學上達,正宜如是參之。必博文、約禮,乃始知有立。有立焉而上達於不惑,又上達於知天命,而據德、志道之學亦胥在是矣。”

孔子也是在一個階梯一個階梯走上來的,於是給我們呈現了一個人修為客觀發展的下學上達的過程,原來聖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了學問、達到了至高境界的,都是不斷的學習與提升一點一點達到的。這也為自己的成長積澱帶來了很大的信心,以前看到他人那樣的知識淵博、知見那麼深、境界那麼高,常常覺得自己是沒機會達到這樣的程度了,常常以“沒文化”來調侃自己,實際是在眾人中間有點自我放棄的意味了。然而,看到孔子的境界都是這樣一點點累積起來的,我又能比孔子高明麼,當然也要一點點累積起來啊!只學習孔子的好學就可以了啊。從這個角度看,孔子果真是偉人啊,還是以身效果的偉人,他只説自己好學,實在向人們昭示一個達到更高層次境界的唯一道路。能把自己的不同階段呈現出來,亦向人們昭示了一個聖人亦要經歷的過程。反過來想我們自己,如果想讓眾人覺得自己是聖人或者神人,定要呈現個“吉人天相”、天生如此啊,天賦異秉之類的,而孔子不為聖而聖,是一個真境界啊!這也不得不讓人恭敬反思,為學修行是否急功近利、總懷着一蹴而就的心態。

書中載:“至其由下學而互通層累以漸躋於上達之一境,此則為孔門教學之所以異於夫人之學者。然亦由乎夫人之學而以通以累,而始更有其上達之一境耳。固非無此下學,而徑可躋此上達之一境也。”

孔孟性善的不同也可見此等意義。但二者不同的是:

孟子曰:“聖人與我同類者。”凡同類者皆相似,因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此則成為全稱肯定語,又規格太高,遂使後人疑問爭辯。

論語本章,僅言大類大多數如是,不説盡人皆然,此則爭辯較少。又僅説忠信,不言仁、義、禮、智四端,其間大有分寸。孔子教人,一面守其易遵之禮,一面企其難及之智,雙方配合,走上仁道。仁道人人可能,但亦少人能及。孔子似在人之最後成就上,並未明白主張人人有平等之可能。只是天生本質相近,如忠信,而別立人生至高標準,如仁與智。

孟子教人為堯舜,乃曰:“非不能,是不為。”意存責備。

孔子則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是孔子並不自居為聖與仁。

孟子把教人標準提高了,不免説得容易。

孔子把教人標準放低,待人做到高處去,則自見困難。

孔子自己,只以“學不厭、教不倦”自負;稱最稱賞的顏淵“好學”而已;自説,他忠信與人同,好學與人異。我們學孔子,亦要學孔子與我們的異處,即是學孔子的“好學”呀。

三、學應當求真義,杜絕執一理而偏

《孔子與經史之學》的部分,展現了孔子為學的過程,以及後人是如何延續繼承的,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偏重,到了清朝更是完全偏離了孔子本義,使得現在很多人不認識、不承認經典的妙處,真是令人痛心。這一章的內容較多,羅列變化過程可以使大家更明白整個過程,但也需要時間功夫。我就只談自己的感想吧。

想到我們平時讀書,哪得從歷史上的發端站在高處一直看到現在的呢,多是拿到一本書,看到一個句子,用自己的理解覺得不錯,就深以為然。隻言片語,或者是隻某個作者的書籍與思想,便推祟倍致。看到這部分內容將整個孔子之學的演進、偏重、曲解説的如此詳細,不覺得也是冷汗直冒的感覺,倘若是我讀書,讀到這個偏的、曲的,是斷然分辨不出來呢!即使讀到正的,又怎麼能分辨出是正的呢!既驚歎錢穆先生治學的細緻,也驚歎在現代的老師可以帶領我們看到這本錢穆先生的書。

假如又是走到一個偏的、曲的境地,倒是如何是好呢?

想到讀書思考志學上,我們研究一個學問義理,是否也會受到當今現代的需要的影響,而不顧真理大道了呢?

聯想到平時讀書,有多少人在讀經典,又有多少人在讀功用之書、專業書籍,而且在此基礎上到處都是幾天學會個什麼,迅速怎麼樣,完全是被功用帶着走的狀態呢!

便何況要研究、要考據,在一個亂法時代裏面,真正能夠不被時代帶偏、不被形勢帶走,堅持中正真理的又有幾個呢?

這就給了我以後學習或研究一個很重要的啟發,就是:

第一,要有辨別,如果自己沒有能力辨別,請比你強的人辯別,在自己的時代裏選擇最可信最接近真理的書去讀;

第二,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時刻保持正心,尋求真義,而非被自己的.偏見或者需要給帶偏;

第三,儘可能多的去讀經典,去對比、去思考和領悟;

第四、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近代社會種種演變,已逐漸激成兩大潮流。“一曰‘個人主義’,一曰‘集體主義’,而莫不從功利觀點起步。‘個人主義’形成資本自由,‘集體主義’形成共產極權。所爭各為財富,而所失則在人性。人生無不好羣居共處,既不願一味封閉自我,擺脱大眾;亦不願專為供奉大眾,犧牲自我。孔子所主張之仁道,即為求人、我各得,羣、己兩遂。我們遇到的多數問題,必當從人類自身內心之忠信、仁智求解決。忠信本於先天,仁智成於後天。兩者合一,乃可為人類永久向前指點出一條仁道之路。人類今日種種現象,已非遠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之所知。因此亦不復能即憑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當時之所學,解決當前人類之諸問題。然斷不能謂當前人類,已非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當時之人類。‘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孔子時如此,今日人類如此,更復兩千五百年後,人類亦如此。認定了“人性”,知加以尊重,乃始可以言“學”。由“尊德性”而斷之以“道問學”,只此是一條不變之大道。一切謀財害命之奇技淫巧,皆所當禁。一切背情傷義之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亦所當絕。一切大思想、大理論、大發明、大創造,莫要跑得過快過遠,先要照顧着十室之邑、愚夫愚婦、人所同然之“忠信”本質。惟此乃是人之所以為人之基本。”

特別抱歉,完全原文打上來了,這一段讀來真是振聾發聵 ,激動萬分。把一個目前思想中個人主義、集體主義,自我與羣體之間的關係闡述得如此清晰、符合根本!我們的偏見裏面以為,只要是中國的古代的東西,就是主張集權的,就是集體主義的。從未想過,這個世界面臨的一些問題,竟然在孔門思想裏有答案!

從“人性”出發,人既有好羣居的特性,又有不願犧牲自我的特性,人我之間,如何取捨,也自人性當中的“忠信”而來。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最近發生的一件小事兒。一個特別喜歡哲學的朋友,臨時爽了約,還拿自我自由來説事兒,我認為她就沒有分清自我和與他人的關係(即羣體)的分別。個人自由無可厚非,但是假設你與別人產生的聯繫,與羣體產生了聯繫,還堅持“自我”,背離最基本的“忠信”,這個是如何説不過去了,對吧?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在一個場景、在一個合理的度。

錢穆先生的這本《孔子與論語》所載內容的準確、詳盡、視野胸懷的廣大,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和預期。早知如此,定當早些努力讀書,前面慢慢讀、讀不懂、不想讀,後面突擊讀,發現了這本書的好,卻覺得如果再多些時間細細品味就更好了。另一感想是,我們現代人對孔子的誤解、對傳統文化的誤解,實際上在這本書中已經完全得到了釋疑,如果本書的內容以一種大眾樂見喜聞的方式不失本義的呈現出來,使更多的人知道孔子與論語的真實情況,使更多的人喜歡上傳統文化與經典。真正的把能提升自我成長的學問推廣發揚出去,對解除現世所面臨的很多問題、解決每個人所面臨的問題,都有一個很大的幫助呢。

我為此前不學感到羞愧。以後,定要好好讀書,做一個“好學”的人。一步一步提升自己,更加接近真理,更加存養智慧精神。

論語讀後感 篇10

簡潔而經典的語句是中國古詩文的特點,正因如此,中國古詩文以其獨特的魅力倍受矚目。我認為,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中,《論語》便是其中精品之一。 論’理論,理論人生,理論人生滄桑百態,理論孔子儒家思想,《論語》是儒家學派的著作之一,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斷斷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彙集編纂,後來就成了《論語》。我們會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裏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主要講了兩個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及態度的;二是講思想修養方面的。這十則教給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 我如何處世待人以及。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較大的影響。他認為一個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在學習上常犯的四種心理表現,即廣泛而不精、知識面過窄、把學習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難情緒。只有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給予幫助、補救。就是説,學生心理的差異性,決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學上,孔子還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互相啟發,以收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間互相問對、討論的情況。如子路、顏回和子夏就是這樣做的。性率直而魯莽的子路,出於對孔子的愛護,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孔子也很關心、愛護子路,對他的批評也能接受,當有的學生對子路不太尊重時,孔子對他們説:子路的學問是不錯的,只是還不夠精深罷了。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但由於顏回從未對孔子提出過疑問和批評,孔子曾不滿意地説過:顏回不是對我有所幫助的人,他對我的話沒有不喜歡的。有一次,子夏引《詩經?衞風》上的詩句,向孔子請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論語?八佾》意思是,《詩經》上説:有酒渦的臉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轉得真叫人喜愛呀,潔白的底子上畫着花卉呀。這幾句詩是什麼意

思呢?孔子回答説: 先有白色底子,然後畫花。子夏接着進一步闡明説:那麼,是不是禮樂的產生在仁義之後呢?孔子高興地説:卜商呀,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進一步討論《詩》了。孔子敢於承認比他小44歲的子夏在學問上對自己有啟發,説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學習的勇氣,其精神可敬佩!

治學方面,孔夫子曾經説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説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説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納包容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因着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能寶典,當我們閲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

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鑑意義。

自古文學家孔子,受萬民敬仰,成立儒家思想,得意門生隊排長龍。自然理論乎,名言乎,不少矣。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是,就如孔子説的,快樂的事有很多:學了又時常温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説的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這以後才能知道松樹柏樹是最後凋謝的。我們正應像松柏一樣堅韌不拔,無論何種境地都應堅貞不屈、高風亮節。文天祥面對着敵人提出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誘惑,義正言辭地加以拒絕,忍受着敵人殘酷的嚴刑拷打,寧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國。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表現得大義凜然,毅然地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應當像他一樣堅貞不屈,不畏艱險的環境,保守自己的節操!我們應勇於挑戰困難,像松柏一樣在寒風中挺立!

我的課外英語輔導班老師曾經給我們講過一個有關她的學生的故事。那個學生學習很好,很受同學與老師們的歡迎,但是卻有同學發現那個學生偷同學們的筆和錢,從此,那名學生開始被同學們排斥,最終不得不轉學。 這正驗證了孔子的一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説:“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道德永遠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沒有德與孝不行。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有人説過:“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

這些便是給我感受最深的語句。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智慧,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嚐這暖暖的心靈雞湯。

結合區教育局和學校開展“品讀好書共鑄師魂”讀書徵文活動,我利用短暫的寒假仔細閲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這本書,讀後雖不能大徹大悟,但感觸頗深,給人一種心靈的觸動,心中頓生一份感悟。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論語難懂,給人一種枯燥的感覺。而於丹教授卻用通俗易懂、樸實無華的語言和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對《論語》中孔子的一些為人處事作了經典的詮釋。使我們對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個再認識,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們的眼中變得清晰、親切而温暖。對我的生活觀、為人處事觀、教育教學觀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論語讀後感 篇11

論語是中華文明階梯的重要典籍,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生。于丹曾説過孔子只有温度,沒有色彩。論語記錄的孔子的點點滴滴,它為人們構架了一道完美的道德殿堂,我們需要這樣一位灰色孔子。

當品讀“學而第一”時,我似乎能感受到先賢的治學之道。時光飛逝兩千年,我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學子,接受現代化的教育,細想之下,古今之間的治學之道有同有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自己不是生下來就瞭解很多事,只不過是對古代文化、對古人所經歷的事非常感興趣,而且能夠孜孜不倦,一直認真學習。在當代,我們更應努力學習,像孔子一般,好的學習是指導行為改變的學習。“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一個人如果只學習而不思考,那也只能是一具軀殼;一個人如果只思考而不學習,那就像一台急速運轉的工具,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最終只會讓自己精神崩潰。所以應該一邊學習,以便提出疑問,並用自己的所學去解決,把有限的知識放大到極限的學習方式。“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如今國中生活讓我有些喘不過起來,甚至有些迷茫,不知該如何下手,當捧着《論語》事,心中泛起陣陣波瀾,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活力,使我在學習的道路中奮起直追,有了好的學習方法如獲至寶。“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我認為這對於考試是至關重要的,俗話説“臨陣磨槍,不快有剛。”但如果對知識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那麼也終歸徒然。莊子的《逍遙遊》中説道“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局勢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斯已矣。”顧名思義,當滿世界的人都在誇你時,你不會因為這種鼓舞而多往前走一步;而當全社會都在指責、非難你、説你做錯的時候,你的內心並不泄氣,依舊會堅持你認定的想法。所謂成長是內心在歷練中的逐漸強大。所謂人生的歸位是把外在的東西變成內心的能量,讀論語讓我們成長,品孔子讓我們感悟人生。

古時,人們可以黃燈白卷,從小就苦讀聖賢書,筆耕不輟。他們學習的第一課是—怎樣做人。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儒家的仁和禮,道家的清和靜,墨家的節儉和和平;黃香温席的孝,孔融讓梨的悌,尾生抱柱的信,都是古人學習的必修課。只有通過了這關,才有繼續學習的基礎。有子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無學,吾必謂之學矣。”可見,學做人對古人治學有極大重要性。然後,讀諸子,通經略,破萬卷書,行萬里路,下筆如有神,出口成文章。古時有“士大夫三日不讀書,便覺説話無味”之説。文學修養是古人學習進修之法。作文寫賦,是全社會普遍之事,一致有“橋頭窗口門扉處處處貼對聯”之景。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

論語讓我在書之海洋中自由遨遊,使我有了無比快樂、充實的感受,在論語的光芒下,我學到了許多關於學習的方法、道德的修養、交友的樂趣,我不斷地成長。在論語的伴隨下,我會踏上自己那成功的舞台,與論語共吟,其樂無限也!

論語讀後感8

于丹在《論語》心靈之道中推介了好多個小故事,用來説明心靈的強大力量。濃縮于丹心靈之道的主題就是,心靈中至為美好的一面是積極的心態、自信和勇敢。當然,似乎有人以為這是在勵志,因為在世界知名的勵志學家,如卡耐基和拿破崙希爾還有安東尼·羅賓斯的書中,充滿對這三種力量的喚醒和訓練。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

——“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以約失之者鮮矣。”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方,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首先肯定的是,作為一篇勵志的小散文,這個演説是成功的。上面那些是于丹老師摘自論語中的原話,構成了演説的論點,這些論點我們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但是,與論點比起來,我倒是覺得文中的三個小故事讓人印象深刻,並且和勵志的主題更加接近一些。批評于丹老師假借論語之名行其它主題的演説和出書甚至出名之實,這樣的話,一向對於美好的事物都持支持態度的我説説不出的,也就是想想而已。呵呵。

話説回來,于丹老師還是一個富含哲理意味、平和而通達的智者。上篇文章也説過,各人讀歷史各取所需,下面摘一些于丹老師此篇中較為美麗的文字。

一個有風骨的驕傲,在外在一定不是張揚的,這就是所謂“泰而不驕”。——于丹老師

“我曾經看到過鈴木大拙在他的書中記載了一個日本江户時期的故事。當時有一個著名的茶師,他跟隨着主人去京城裏辦事。碰上了一個浪人挑釁身着武士服防身的茶師比劍。這茶師只好老老實實地説我就是個茶師,我不懂武功。這個浪人就得寸進尺,説你既不是一個武士,你穿着武士的衣服,你就有辱尊嚴,那我就更應該跟你比,你就更應該死在我的劍下了。茶師一想,就説你容我幾小時時間,今天下午我跟你還約在這個池塘邊見。那個浪人想想就答應了,説那你一定來。

這個茶師就走了,他直奔京城裏面最著名的大武館,求大武師教給他一種作為武士最體面的死法。武館的主人當時就驚詫了,他説來我這兒所有的`人都是為了求生,你是第一個求死的,你是為什麼?

他説我是個茶匠,我就只會泡茶,但是我今天遇到了這麼個情形,我不能不跟人家決鬥了,我想死得有尊嚴一點。

武館的主人説,你是這麼著名的一個茶師,那好吧,你再為我泡一遍茶。

茶師想了想,很傷感,説這可能是我在世界上泡的最後一遍茶了。所以他就做得很用心,他很從容地看着山泉水在小爐上燒開,很從容地把茶葉放在裏面,洗茶、濾茶、然後一點一點地把茶倒出來,捧給這個武館的主人。

這主人就這麼一直看着他這個過程,看完了以後他喝了一口茶,他説:這是我一生中能喝到的最好的茶,但是在這個時刻,我可以告訴你,你已經不必死了。

茶師説:哦?你要教給我什麼嗎?

他説:我不教你,你只記住,你用泡茶的心去面對那個浪人,我就告訴你這一句。

這茶師就回去了。回去他看見那個浪人已經在那等他了。浪人很囂張,當時就拔出劍來,説:你回來了,那我們來開始比武吧。

茶師就老在想着那句話,説我心泡茶的心面對他。所以他就不着急,他笑笑地看定了對方,然後從容地把自己頭上的帽子取下來,端端正正放在旁邊,然後解開身上寬鬆的外衣,一點一點疊好,壓在帽子下。他還笑笑地看着對方,拿出綁帶把自己裏面的衣服袖口紮緊,再拿出綁帶把褲腿也紮緊,他從頭到腳,一點一點地在裝束自己,一直氣定神閒。對面這個浪人就越看越惶恐,越看越惶恐,因為不知道他武功有多深,就被他的眼神和笑容給嚇得內心心虛起來。

等到這個茶師全都裝束停當,最後一個舉動就是拔出他的劍來,欻,就揮向了半空,然後棒喝一聲,停在了那裏。因為他也不知道再往下該怎麼用了。

他停在那以後,這個浪人噗通就給他跪下了,説我求你饒命,你是我這一輩子見過最有武功的人。”

畫外音:

這個小故事再次告訴我們,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我們往往感到無力應付,其實只要我們自己有一顆從容鎮靜的內心,有一種心靈的勇敢,我們就可以變得堅強,就可以表現出勇敢,所以毫無武功的茶師憑藉內心的定力能夠戰勝囂張的日本浪人。

潮生結束語:這是一個崇尚張揚餞行淺薄的年代,深刻和深刻有關的東西被打上“不合時宜”的烙印。但與千百年前相比,我們何其有幸的是,這也是崇尚個性復甦,崇尚自信乃天賦人權的年代,這個年代的心靈的力量主要來自於自信,來自於對自我的認知、遵循和發揚。所以,註定帶有濃烈的張揚的意味。不從容,不鎮靜,但篤定,而堅信。

論語讀後感 篇12

《學而》是《論語》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蓋諸多方面的資料,從學習到道德修養,從孝悌到忠信,從君子到君主其實講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雖為學而,但並不僅僅侷限於學習知識,更多的是強調個人品德的修養。在孔子看來,知識在於其次,最重要的在於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別人不理解我,但我並不怨恨、惱怒。因為別人的不瞭解而憤憤不平,爭吵不休,實際是缺乏氣度與自信的表現。別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諷刺,我不與之爭,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堅持,如此而已。要做到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這樣的超然與堅持。人不知而不愠,不僅僅是一種大度,更是一種對自身所堅持之道的自信與堅守。

“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悦色的樣貌,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學説的核心,儒家崇尚質樸,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説話應謹慎留意,説到做到,先做後説,反對説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説不做,停留在口頭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視人的實際行動,尤其強調人就應言行一致。但是,當今社會,狀況卻往往不是這樣,巧言令色、長袖善舞的人,越來越多,人們似乎早已習慣了這樣一種浮誇的表現方式,漸漸將中華民族傳統的踏實、質樸的精神拋諸腦後,“仁心”則更不必説。在我們誇誇其談的背後,藏着的究竟是難填的欲壑還是真心誠意?撕下我們掛在臉上的面具,摘掉強作的笑顏,一張張疲憊而冷漠的面孔背後,還有一顆空洞的心。我們在這天讀《論語》就就應拋開塵世煩擾,摒棄花言巧語,尋找生活在當今社會中的我們所漸漸喪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且不説要我們以竭心盡力、誠實可信、學而時習之來要求自己,當今的我們,又有幾人能夠每一天沉心靜氣,思考自己一天的作為?忙碌似乎是沒有時間反思自己的最好藉口,我們看似每一天在為理想奮鬥,但其實卻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謂的忙碌中虛擲了青春。我們是不是就應問問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順應內心的?這天,我們也許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們至少就應在腳步匆匆之際,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調整一下忙碌的方向,讓自己的目標更明確。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貧窮而不諂媚需要無盡的骨氣及傲氣,富有而不驕傲自大則只有真正謙虛的人才能做到,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做到這兩點已屬不易,更何況安貧樂道、富而好禮?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像顏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的又有幾人?在如今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我們是否能夠耐得住寂寞,不趨炎附勢、沽名釣譽?我想,這些都是我們在閲讀《論語》的過程中就應反思、拷問自己的問題。

“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為謀,與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夠激發我們實現目標的.動力。自己有了過錯,首先想到的不就應是紋飾、狡辯,而是改正。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過錯不是沒用無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體現。只有能正視錯誤並勇於改正的人,才能夠尋找到生活與學習的真諦。

“夫子温良恭儉讓”。温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讚譽,這五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到如今雖然表面上還在被大家讚譽,但其實很多人的內心並不以為然,認為此刻還這樣是會吃虧的。但我覺得,這五種品德,體現了人的本性之美,不論到什麼時候都是我們修身養性的標準,是我們就應繼續傳承下去的美德。

《論語》學而篇的十六章每一章都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我們此刻更側重於知識學習而忽視品德修養的時代,更能給我們帶來啟示。我們就應靜心沉入其中,遠離塵囂,返璞歸真,尋找聖人留給我們的生活、學習之真諦。

論語讀後感 篇13

這一學期,我們學校老師的共讀書目是《論語》,對於論語,可能最現認識及熟的時候,就是上學的時候學習過,論語的一些精華,到目前最會背的幾句也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等等,都是在學校時語文課堂上學過的幾句。但是在看過三字經之後覺得,不管是《三字經》還是《論語》還是《道德經》的相同之處,都是圍繞我們中華民族最注重的.禮儀、道德、仁義,誠信之事所寫。

論語的學而篇第一總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歡的就屬裏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説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翻譯過來是:曾子説:“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盡心盡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有沒有做到以誠相待了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有沒有經常複習了呢?”

從這章裏面我明白,一個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條件,自身修養,就務必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書中説的是我每一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對,一個人如果每一天都從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養必須會逐步提高。“為人謀忠乎?”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就應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對什麼人都就應盡心經力的去幫忙她。“與朋友交而不信乎”,這是我們現代社會每個人讀最需要反省的。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就是誠信待人,以誠信為主,而這一句就是教我們做人必須要誠實,誠實是金嘛!誠實的同時還要守信用,就就應應那句信者,誠也嘛;“傳不習乎”。這句話翻譯過來是老師傳授的學業有沒有經常複習呢!我覺得我做的有點欠佳,因為我不是一個自覺地人,對待什麼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恆。

看完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個人的先天條件有多好,必須要做到每一天反省自己,要誠信待人,要學以致用,要温故而知新,才會讓你的先天與後天條件更加完美。繼續堅持讀這本書,相信自己必須受益匪淺,必須會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論語讀後感 篇14

人生需要感悟,有感悟的人生才是睿智的人生。先哲的人生不能複製,但可以創新;先哲的智慧不能抄襲,但可以借鑑。生命,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創新和借鑑之中延續、發展。

19xx年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會議上宣佈:“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要回到25xx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這一宣佈可看作是一家之言。但同時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當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説要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究竟有哪些智慧呢?

孔子的智慧,可以説集中在《論語》裏面。《論語》是記載孔子和弟子言論、行為的一部總集。它囊括了孔子的全部思想精髓。用於丹的話説,“《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但不同的人讀它,卻會獲取不同的感悟。政治家讀它,能夠讀出為政以德、以人為本的治國安邦之道;哲學家讀它,能夠讀出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天人和諧之觀;教育家讀它,能夠讀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倫理學家讀它,能夠讀出見利思義、博施濟眾的道德情操;有修養的人能夠讀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人文關懷,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能讀出“逝者如斯、不捨晝夜”的心得體會。我悟性極差,沒有能力讀出《論語》的“廬山真面目”,但我也讀出了一個屬於我自己的鮮活的孔子:他超越時空,閲歷豐富,一生見過許多人,君王、大臣、英雄、美女、農夫、商人、智者、愚者、狂者、隱者、君子、小人,什麼人都見過,這些人如同一把鋒利的刻刀,剔除了他不需要的,加固了他所追求的,豐富了他所沒有的;他主張發家致富,但必須採取正當手段,鄙棄那種靠不正當競爭發家致富的人,“不義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體察民生,興辦教育,收費非常低廉,只是十條肉乾而已,自古至今,可説是我國民辦教育的第一人;他繼承文化,也創新文化,他的創新是在堅實繼承基礎上的創新;他嚴肅生活,也享受生活,他的享受是在生命意義和高雅情趣基礎上的享受;他嚮往古典,但也浪漫,他的浪漫是在對生活大徹大悟基礎上的幽默和超越;他胸懷寬廣、目光睿智、性格慈愛、態度豁達,以他永遠的智慧和包容關照歷史、關照人類!

簡單的説,《論語》的真諦是教人們如何得到真正的快樂;它的精華則在於教我們做人的心態。這本書從仁愛之道、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學習之道、誠信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等七個方面闡述了《論語》中所藴藏的智慧及其對現代生活的啟示。細細品味過這七個方面,也同時折射出了我自己的影子。

第一,仁愛之道。

仁愛是在孔子的論語中提到最多的一個詞,我們常常説讓世界充滿愛,然而這個簡單的愛字説起來簡單,其中卻藴含的太多太多的道理。孔子認為仁愛是做人的根本,他不僅是仁愛的一個宣傳者,也是一個仁愛的實踐者;于丹認為仁愛不僅是一種人格情懷,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具體的行為方式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補足來不斷的提升和完善自己。而我認為仁愛其實貫穿整個人生,正所謂只有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人世間的愛情、親情、友情無不充滿愛,愛情中,我寬容,彼此珍惜,對愛人和自己的親人一樣;親情中,首先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因為他們同樣是我們最親的人;友情中,友愛、友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他人的面容永遠是我們表情的一面鏡子,因為你對別人怎麼樣,別人就會以同樣的態度對待你。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被仁愛充滿,我們自己跟這個世界都會變得更好。

第二,孝敬之道:“百善孝為先”。

我們從父母身上索取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父母付出的是人間最寶貴的愛,平時經常説"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當了父母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不容易。也許因為我還沒有為人母,對於孝敬父母上,一直不知道如何做起。從讀書到現在好多年了,每次回家都是空着手回的,看到同事朋友常常大包小包的拿着東西時,總覺得沒有必要,都是一家人,何必那麼見外呢?回到家中,也從來是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就在我上大學,重讀了論語後,從心裏上感覺到了對父母的虧欠,我開始回報,儘管我們能做到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小到幫忙洗衣、做飯,買一些吃喝用品,但我能深深感受到他們的喜悦。

第三,智慧之道。

我一直很崇拜古人的智慧,它們條件沒有當今社會的優越,卻能留下驚人的文化和遺產,比如秦始皇修建陵墓、長城;歷史上的草船借箭、完璧歸趙;唐詩宋詞等等這些無不流露出古代人們超人的智慧,都令我們現代人敬仰崇拜。《論語》裏面,自始至終充滿着智慧。有一句諺語説得好,人生的真正成功不在於你憑運氣抓了一手好牌,而在於你抓了一手壞牌,但是你能把它打好。人生交往的真正成功不在於你僥倖一路走來遇到的全是君子,而在於你遇到有些不能成為君子的人,當然不一定就是小人,能不能因為從跟你的交往中看到人性中的温暖、善良,看到你對他的體諒、包容,而讓他美好的一面更多地表現出來。在於智慧方面,我自己還是非常欠佳的,常常只是羨慕這方面做的好的人,以後需要不斷學習。

第四,學習之道。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每個人從哇哇墜地起就開始學習語言,學習走路,到長大以後學習知識、學習做人,一直到老,都有學不完的事情,真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説到學習,就離不開教師和學生,孔子是一位很好的老師,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然而他之所以流傳到現在兩千多年,自然有它獨到的教書之道。當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幾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這不僅體現了他的謙虛,而且説明他的好學。在我們生活中,也應該有這樣的精神。

第五,誠信之道。

孔子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可見誠信在一個人的生活中所佔的分量。如今社會中,很多企業品牌靠的都是誠信和信用,比如一個新的產品,必須有特別好的口碑才能夠立足;一個單位的領導也要講信用,才能贏得員工和下屬的信任,假如作為上司整天不講信用了,可想而知結果會怎樣了;集體是這樣,而小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個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想,應該在工作上一絲不苟,認真對待;在家庭對父母、愛人、孩子要坦誠相待;對同事朋友説到做到,不能有欺騙行為,總之,從《論語》出發,結合今天的現實,以《論語》中的誠信來引導今天的生活,走好我們人生的路。

第六,處世之道。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儒家傳統道德中,一個人要達成完美的人格修養,智、仁、勇是非常重要的.三個方面,缺一不可。孔子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具備這三德,成為真正的君子,進而達到成為聖人的目標。“知”在東方文化裏並不是知識,書讀得好,知識淵博,這是知識,智慧不是知識,也不是聰明。孔子説的“知者不惑”的“知”,等同於佛學中智慧的“智”,而不是聰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什麼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會迷惑。“仁者不憂”,真正有仁心的人,不會受環境動搖,沒有憂煩。“仁”也是神舟電腦的文化內涵之一,公司強調員工應有仁愛之心,同事之間應當互相友愛,上司對下屬尤其應當多一些關愛,要把體貼和關懷下屬當成份內的工作,儘量為下屬排憂解難。“勇者不懼”,真正大勇的人,沒有什麼可害怕的。但真正的仁和勇,都與大智慧並存的。孔子明確指出:智的最高修為是不惑;仁的最高修為是不憂;勇的最高修為是不懼。雖然成為聖人是極高的境界,不易達到,但是仍可透過修行達成。因為,當一個人要是真正明白做人的真正目的時,他便會因為生活中的自我要求而心性提高、破迷開悟、心生智慧,進而坦然面對人生的喜樂,不庸人自擾,也能鍛煉出大無畏的真勇氣去面對遭遇的困頓與考驗。

第七,君子之道。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明確提出了義利問題。孔子認為,利要服從義,要重義輕利,他的義指服從等級秩序的道德,如果一個人一味追求個人利益,就會犯上作亂,破壞等級秩序。所以,能不為利所動,能夠見利而先思義,便是君子;見利而忘義,一味追求個人利益,拋棄人生原則,便是小人。作為一個君子,不管是自己喜歡或不喜歡,只要是符合道義的時候,符合仁義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不符合的,即使自己喜歡也不能做。在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能夠盡職盡責地按照自強不息的精神去做事了,那麼,利也就在其中了。最大的利是使我們活得心情舒暢、問心無愧,而不是富貴,富貴不是人們想求就必然能夠得到的,也不是得到之後就永遠能擁有的。

在當今社會這樣的競爭壓力下,我們有理由不提前成熟嗎?“只爭朝夕”這句話用在今天是再合適不過了,一萬年太久,七十年也太久。

學習《論語》,學習任何經典,所有古聖先賢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儘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能夠符合社會道義標準,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於社會崗位,都有一種無愧的交待。

我想聖賢的意義就在於,他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而後世的子孫或矇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一個民族的靈魂。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圓潤地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大概這就是《論語》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

論語讀後感 篇15

世界歷史上燦爛的文明有很多,但綿延數千年而不絕的,只有一種,那是華夏文明。幾千年間、無數自然災害肆虐蹂躪、紛繁戰亂干戈洶湧橫生,華夏文明的子民遭遇了數不清的磨難、承受了數不清的摧殘。數千年的時間裏,什麼都有可能發生、萬事都不可控。可是,中華文明就是戰勝了天地的無情、抵禦了外敵的入侵、承受了朝代的變更,不但沒有被分裂、沒有被摧毀,反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吸納同化了所有試圖征服它的人。一種文明得擁有多大的力量和胸懷才能既抵禦住外來的侵犯又同化了外來的文化呢?這是一個奇蹟!為什麼這樣的奇蹟發生在了中華民族?因為中華民族有一種大一統的文化,這種文化世代相傳、深入人心、融入血脈,成為了中華魂、華夏魄,這種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始自孔子,而記述其言語論説的《論語》更成為了締造二千年中華文明的淵源。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活躍的價段,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説家、縱橫家、兵家、醫家……各種思潮繽紛出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什麼是儒家,而不是其它學説成為了國教?予以為是因為孔子學説飽含"以人為本、心懷天下"的博大胸懷與英雄氣概。

孔子認為,修身乃立世之本,"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即,修身先以學文,成為一個具備孝、悌、信、愛眾、親仁等良好道德修養的良人君子是重中之重,先中之先,源中之源、本中之本,然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論語》中,孔子就對人君的胸懷修養要求進行了多次闡述,顯得濃墨重彩。"為政以德",所謂:"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恥且格";"以身作則",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遵禮守分"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也……簡而言之謂之"仁",謂之"禮"。要以"仁"制國、以禮待人。則君仁臣忠、上正下效,民風歸淳,天下歸於大治矣。

整部《論語》,君子一詞出現了107次之多,對士人君子的立身之規、行世之則更是進行了360度立體的論述。"學道則愛人"、"文質彬彬""周而不比"、"和而不周"、"成人之美""喻於義"、"坦蕩蕩"、"求諸已"……君子仁人歷為治國之中樑砥柱,對這些原則的踐行追求,塑造了中華文人的錚錚鐵骨與謙謙風度,使中華文明保存了浩然與雍容氣度。

在處世觀上,相對於道家的強烈出世傾向,儒家是積極入世的,所謂"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昌也。學習是為了出仕造福黎民,造福百姓的同時要不斷學習。而通過系統的學習,儒者既具君子之風(不具備也認可),又具治國之策,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是也。

制國之策上,相對於法家的嚴刑峻法,儒家講究仁義道德,一個剛絕凜人,一個悲天憫人。百家思想爭鳴,可用於制國者寥寥無幾。而貫穿其間的,對掌權者仁、義、禮、智、信方面的要求,溯了本清了源,使其具備了清正廉潔、為國為民的理想(不具備,也知道此為正道)。

孔教宣揚的制國終極理想。不同於法家立圖建立嚴管苛制的政體、有異於道家追求思想的超脱圓融、更是與其它學説倡導的軍事制國、陰謀擁主截然不同,儒家嚮往並立志建立的家國天下,是以"仁"治、以"禮"束的昇平盛世,其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友信民愛。況開國者或者需要法家、需要兵家,需要武將,因為金刀戈馬、開疆拓土要的是英勇、是陰謀,是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豪情壯志。可治國者,需要的是文人、是治士,因為國平後,君王追求的是民安。孔子曰:"治大國如烹小鮮",要的是穩、是平。民淳方能家和,家和方能郡治,郡治方能國平。倡導"温、良、恭、儉、讓"、注重道德教化的儒家成了必然的選擇。

孔子之後,歷經孟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陽明為代表的歷代思想家的發展,經由統治階層的推崇,越來越完備、越來越系統的政治體制、倫理體制、宗法體制得以確立併成為穩定的政治及思想統治方略。這使得中華歷史跨躍朝代更迭而不斷、使得中華文明經歷外來文化衝擊而不變。更是潤物細無聲的塑造了中華子民的思維模式、行為規則,並最終促成了獨特而偉大的華夏文明的形成。

《論語》為代表的孔教學説與其説是一種學説,不如説是一種信仰與理想。有了理想才會有希望、有信心、有前進與堅持的力量。這個理想,便人君有了世代可以統治的幻想;這個理想使學子臣屬有了永遠可以追求的境界;這個理想使尋常百姓有了樂天知命的氣質;於是,雖歷劫難,中華文明屹立不倒、雖遭創傷,華夏血脈綿延有絕。

前世自"以人為本、心懷天下"始。今世及後世,予以為一切並不會變。以人為本,注重個人修行,方能成為良人志士,只造萬世之福,不涉毀世之事;心懷天下,培護浩然之氣,方可成就大邦強國,保得疆土無虧,圖得民治久安。

讀論語有感13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人生經驗和智慧的高度濃縮,是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在我們中學的語文學習中,都存在對論語的學習。在高中時甚至有一本單獨的書讓我們學習論語。由此可見,儘管論語歷經瞭如此長的歲月,但卻依然被世人所借鑑與推崇。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對論語進行了剖析,把論語的內涵與現時代的精神結合在一起,《論語新解》就是其中的經典之一。《論語新解》所以取名新解,非謂能自創新義,掩蓋前儒。實亦備採眾説,折衷求是,而特以時代之語言觀念加以申述。此書寫於1963年,作者錢穆曾被評價為在史學領域高舉現代新儒學旗幟,維護中國歷史文化精神的第一人。錢穆一生中的著作有許多都是關於論語的解讀,更體現了他對論語的獨特見解。

翻開這本厚重的`書卷,一字一言都細細的詮釋着中國流傳千年的儒家哲學。樸素的言語中處處藴含着一種信仰,一種情懷,一種社會擔當。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學習就是邊學習、邊思考,要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化為己有,聯繫生活,並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這是一種學習的態度,所以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總是提醒自己不斷地思考,學習學的就是一種興趣,為滿足自己而感到滿足。“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根據錢穆先生的解釋,弟子在家則講孝道,出門則盡弟職,言行當謹慎信實, 對人當泛愛,而親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餘力,再向書本文字上用心。這更適合運用於如今的生活。在如今教育狀況下的學習,我們都注重書本上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道德仁愛修養的提高。因此,多看書是永遠適用於現在的我們的。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錢穆先生解釋為——品德不加意修養,學問不精勤講習。聽到義的,不能遷而從之。知道了不好的,不能勇於改正。這是我的擔憂呀。孔子擔憂他以及他的學生做不到這些,不僅僅是在當時,現在我們也存在着這些問題,歷史傳統文化正在流失,人們的道德水平也跟着時代發展而被消磨。新聞報道的那些老人該不該扶,外國景點的中文提示都表示了深深的擔憂。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這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一句話。培養堅強的意志,樹立遠大的目標,並要以堅持不懈的恆心努力奮鬥。百折不回的毅力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也是奮鬥過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個真正的有責任的人,必須具有堅韌的意志,現在的我們不需要説一定要為國家做出多大貢獻,我們需要的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的道德傳統。孔子不僅提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而且認為“民無信不立”,這都表明我們要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樂亦在其中——這是我曾經最耳熟能詳的課文之一。君子之所以被稱為君子,不僅僅是因為他擁有的才華,更是因為他所具備的“氣質”。無論我們身處怎樣的環境,都能不被其所影響,甚至更好的利用周圍所給予自己的一切。君子飲食不求飽,居處不求安,敏疾地做事,謹慎地説話,又能常向有道之人來辨正自己;君子 “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 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弟子為學,當重德行。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

學習錢穆老師所寫的《論語新解》,讓我再次重温經典,讓我彷彿穿越了時間的隧道,身臨夫子教導的場景,感悟到了經典的平凡智慧。通過對這本書的閲讀,感受到了論語的從古至今深層含義,也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修身正己,勤勉自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是我以後生活與學習的目標;與此同時培養堅強的意志,讓書中的知識真正實踐在生活中。學習並不僅僅是為了知識,還有的是對態度的培養,氣質的養成。才所謂德才兼備,堪為君子。

Tags:讀後感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