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15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3W

篇一:戰爭與和平讀後感1000字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1500字

有人説,托爾斯泰畫了一頭大象,少數人看到了鼻子,更多人啥都沒有看到。《戰爭與和平》就是這樣一部偉大的小説,而托爾斯泰也是個偉大而充滿魅力的人物。隨着年齡的增長,每次讀這本書,總覺能讀出新的東西,這也是名著的魅力所在吧。

在《戰爭與和平》中,作者展示了十九世紀初葉,在歐洲所向無敵的拿破崙,開始把他征服的目標指向俄國,以此背景引發的歷史事件和社會生活。

書中以博爾孔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以及庫拉金四大家族的際遇興衰投射到戰爭與和平的大背影中。托爾斯泰在描繪錯綜複雜的人物命運和歷史場面之餘,詳細刻畫了人物的內心世界的精神追求。這些人物的喜怒哀愁和生活瑣屑,充實了小説的骨架,編織成一個個生動逼真的歷史畫面。他把戰爭與和平,軍隊與社會,上流與下層結合起來,展現出了一副波瀾壯闊的時代風貌,人性和靈魂也在內外環境的雙重因素下不斷變化着。托爾斯泰在他筆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東西,包括這個世界上最為深沉的感情和悲憫,從而表達了更廣闊的精神與永恆。

他對自己這部作品的評價是:“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記事。《戰爭與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達和能夠在其中表達他所要表達內容的那種形式。”文字只是表現思想的一種形式,作為形式,它遠不如內在的靈魂重要。它帶給人的,往往包括萬物遵循的道理、人生的啟發以及心靈上的慰籍。

所以,看完了這本書,不僅看到了戰爭和民族的歷史,還看到了在戰爭與和平的轉換中活生生的人和他們的心靈。它傳達了人類探索生命的意義,乃至一次能夠帶來哲學啟示的精神活動。用生命本來的意義呼喚我們去面對自己內心的真實,思考而感受人生。

篇二:戰爭與和平讀後感1500字

《戰爭與和平》是俄國文學泰斗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的代表作,創作於1863-1869年間。

小説以1805-1820年的歐洲大陸為背景,在戰爭與和平的交錯中描述了博爾孔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和庫拉金等四個貴族家庭的愛恨情仇。幾個主人公在經歷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人生起伏之後,最終安德烈•博爾孔斯基在戰場上犧牲,皮埃爾•別祖霍夫和娜塔莎•羅斯托娃終成眷屬,而尼古拉•羅斯托夫和瑪利亞•博爾孔斯卡婭也組成了美滿的家庭,小説的敍事部分以兩個家庭的幸福家常收尾,令人倍感温馨。

主人公們生活在動盪期的歐洲,拿破崙治下的法國與亞歷山大一世治下的俄國是19世紀初決定歐洲命運的主要力量。托爾斯泰不僅以恢弘的場景描述真實的歷史事件,而且在行文中穿插了大量的評述。可以説,對歷史的探討是小説的一大基幹,其重要性甚至不亞於幾位主人公的命運沉浮。歷史如何被描述?推動歷史的決定性因素又是什麼?這些問題貫穿着小説的始終。

托爾斯泰以非常寫實的手段還原了眾多歷史場景,1805年的奧斯特里茨戰役和1812年拿破崙攻佔莫斯科是其中的核心事件。儘管托爾斯泰站在俄國人的立場上描述歷史,但如果你想從這部小説裏挖掘俄國的“愛國主義”,那恐怕就要略感失望了。在小説中,我們看不到“智慧”的俄國軍隊,也看不到“英勇”的俄國人民。儘管後人認為拿破崙進軍莫斯科是俄國軍民故意“誘敵深入”的結果,但托爾斯泰卻認為法軍得以長驅直入只不過是俄軍的內部矛盾和指揮紊亂造成的,而所謂“誘敵深入”之戰術只是後人的歌功頌德而已。恰恰是俄軍的作戰失敗在客觀上導致了拿破崙孤軍深入,並最終使他走向滅亡。歷史就是這樣,後人根據自己的利益和偏好刪減了很多東西,同時也捏造了很多並不存在的“輝煌”和“醜惡”。

在感情色彩上,我們看不到作為侵略者的法國人有多麼“可惡”,也看不出抗擊侵略的俄國人有多麼“崇高”。托爾斯泰的對整個戰爭過程的描述是中立的,也是真實的。“侵略”和“反侵略”,“正義”與“非正義”之分不能説完全不存在,但這種區分更多時候只是“政治產物”,是人類為自己的可怕行為尋找正當理由的遮羞布罷了。當這些事件的政治意義被剝離,當一個個平凡的人走上戰場去殘殺同類的時候,不管你是進攻的一方還是防守的一方,都是罪惡的、也是值得憐憫的。

尼古拉在追擊一個法國軍官的時候,因為他的“狼狽相”而心生憐憫。皮埃爾本來打算留在莫斯科刺殺拿破崙,卻陰差陽錯地救了一個法國軍官的命,他還懷着“負罪感”和那位法國軍官徹夜暢談。俄國人是他們的同胞,這沒有錯,但種族和國別的區分畢竟是人為的、相對的。一個天然且絕對的事實是,同樣作為人類的一員,法國人更是他們的同胞。儘管人類總是給戰爭冠以“正義”、“反侵略”等名號,但這些政治意義難道能改變同類相殘的悲劇本質嗎?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在紀念某一場戰爭或戰爭中的某個事件。但是,我們要紀念戰爭裏的什麼呢?在中國,“9.18”、“7.7”、“南京大屠殺”每年都要被紀念,可是大家除了“日本鬼子侵略過中國”之外又記住了什麼呢?戰爭對普通士兵意味着什麼,對一個個普通民眾又意味着什麼(包括日本人),這些基本上被我們忽略了,大家不去從人性的角度去反思每一個珍貴的人類個體在戰爭中的'遭遇,而是都去關注政治意義了。於是,人們一邊高呼南京大屠殺的真相,卻除了“30萬”這個注了水的統計數字之外一無所知。

在史書和歷史教材中,平凡的個人只不過是政治巨浪中的一滴水,或者是一大串統計數字中的分子或分母,人性近乎被泯滅了。歷史題材的文學作品正是在這一方面有着無可比擬的優勢,它還原了那些被所謂的政治意義泯滅了的最樸實的個體生活,而恰恰是那些個體生活才能反映人類最真實的一面。托爾斯泰在評價拿破崙是否偉大時説到:“哪兒沒有純樸、善良和真實,那兒就沒有偉大。”是的,脱離了善惡標準的“偉大”不過是另一種“渺小”罷了。我們的史書和教材可能是為了“普及常識”,有意無意地誇大了那些渺小的“偉大”,卻恰恰忽略了“偉大”的立足之本——人性與善惡。

最後,有必要談一談托爾斯泰歷史觀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回想一下托爾斯泰那個年代的史學,“神的意志”決定歷史的觀點已被拋棄,偉人意志決定論還在大行其道,客觀規律決定論(階級鬥爭啦、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什麼的)剛開始被大眾接受。托爾斯泰把主要的筆墨用在反駁當時還比較強勢的偉人決定論上,否認歷史的車輪掌握在拿破崙、亞歷山大一世或庫圖佐夫手中。

一個社會就像一艘巨輪,而作為統治者的行政長官們就像飄在巨輪前面的小木舟。長官們誤以為是他們在小木舟上划槳才使巨輪前進,但事實上,真正讓巨輪運動起來的是波浪。在驚濤駭浪來臨之時,巨輪的抖動可以輕而易舉地把小木舟掀翻。在一個羊羣裏,總會有一兩隻羊被養得膘肥體壯,其他羊不明真相,於是把那一兩隻肥羊視作“天才”,它們就是拿破崙和庫圖佐夫們。但事實上,特意把它們養肥的是牧羊人,目的無非是最先屠宰。

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行事,但都在無意中充當歷史的工具。19世紀初的歐洲貌似由拿破崙、亞歷山大一世和庫圖佐夫主宰,但他們又何曾使歷史的進程和自己的意志相吻合呢?人之外的要素構成了“必然性”,它和人的自由意志一起幹預歷史進程,世上沒有絕對的自由,亦無絕對的必然。托爾斯泰將兩者間的互動稱之為“法則”,至於這個法則如何理解,恐怕要見仁見智了。是黑格爾所説的“絕對精神”?是唯物史觀中所説的客觀規律?還是“上帝的計劃”與人的意志之間擦出火花?這是一個有待思考的問題。

如果説《戰爭與和平》的時代背景和故事背景主要喚起歷史觀方面的思考,那麼小説的情節則更多地體現出信仰因素。關於這一點,將在這篇讀後感的信仰篇中有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