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超越自卑讀後感(精選4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4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超越自卑讀後感(精選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超越自卑讀後感(精選4篇)
  超越自卑讀後感1

好久了,都不知道要寫什麼,因為根本就沒有讀懂,只是在王湖的提醒下,才瞭解了阿德勒的一些理論,説説對這些理論的理解吧。

1、合作與競爭:

阿德勒認為人的關係應該是建立在合作上的競爭,首先是合作,對於孩子來説,也是要先體會合作。

合作,我理解的,就像是拼圖,每一塊都有缺口,也有優勢,但是每一塊都可以發揮作用。每個人既可以在合作中實現自我價值,也可以在合作中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我們所受的傳統教育無疑與阿德勒是相違背的,是建立在競爭基礎上的。從小孩子們就在各種“比”中生活,媽媽們在一起的討論是哪個孩子説話早、哪個孩子長的高、哪個孩子學習努力……到了學校,更是顯而易見的競爭狀態。

競爭,如果不是基於合作的,帶給有優勢的人的,是一種覺得我比別人好的成就感,用這種方法來認同自己,這種感覺不是發自內心的,是來源於外部的;而對於沒有優勢的人,也是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的感受,是一種否定的,我沒有別人好的自卑感。

這種否定的感覺從我們小的時候就帶給我們很深的感覺,以致影響到我們的成長,我們的婚姻。很多時候,在婚姻中,我們在找一種強勢的地位,“我需要他愛我比我愛他多”“我需要我説的話他能照做”“我做了這麼多,他怎麼做的那麼少?”……

我們忘記了我們應該是一種共同生活的狀態,我們應該是合作的。如果丈夫擅長的不是細心的做家務,那麼放手讓他在工作中一展身手就是最大的支持;如果妻子擅長的不是與人交流,那麼給她一個安靜穩定的家庭來料理,就是給她一個最好的平台。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在爭奪權力,而沒有思考我們該怎樣分擔婚姻中的各種事務。

對於孩子來説,在成長階段,無條件的接納,幫助他們成為他們本身的樣子,就是一種合作,“順”着他們成長,讓他們強烈的感受到自己,他們就具有了一種內心的力量,擁有這種力量後,就更容易接受競爭了,並且不容易在競爭中迷失。

2、着眼於未來

一種心理學的觀點是,人在童年時期受到的傷害、忽視會影響到他的未來,如果想要未來不受影響,必須進行彌補。而阿德勒認為應該着眼於未來,不用回頭舔舐自己的傷口,只需要大步前行,讓自己更強壯。這也是《正面管教》中“關注於解決問題”的來源。

修復傷口的過程,也許對成長是有用的,但是追尋傷口的過程,卻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因為畢竟事情已經過去,不能重頭來過,即使找到原因,要麼是無法更改,要麼已經造成影響,都是一個否定自己的過程。何不積極關注於怎樣改善,改善的過程是一個思考的過程,也是一個建立自信的過程,是充滿希望的。

  超越自卑讀後感2

沙龍讀書會第二次討論《超越自卑》,我知道一定還會有第三次,這是繼《正面管教》之後又一本被我讀爛了的書。與之前磕磕巴巴、翻來倒去的閲讀過程不同,結合《被討厭的勇氣》和鼓勵諮詢的所思所學,這次讀起來一氣呵成、痛快淋漓!

關於“意義”

意義:即詮釋。你看到的世界並非世界原本的樣子,而是經過自己詮釋之後的樣子,被賦予了你的生活意義。

世界是如此,環境、現實亦如此。當一個孩子的執着在你眼中帶來的是麻煩時,你會將之認為是“執拗”,是缺點;若帶來的是便利,你會將之認為是“有主見”,是優點。其實,孩子還是那個孩子。伴侶的某個特點在戀愛階段被你看作是亮點,而在婚後被你看作是劣習,你總説對方變了,其實,他還是那個他,只是這一特點帶給你的意義變了。

我們總以為,因為世界是藍色的,所以我看到了藍色。其實,世界是藍色的,是因為我選擇戴了一副藍色的眼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有色眼鏡,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無關乎對錯,關鍵在於,長大之後的你是否能覺察到這副眼鏡,從而看見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花生媽媽沙龍的首期鼓勵諮詢小組課程進行到第二週,成員們分享説自己眼裏的老公竟多了許多優點,其實是誰真正改變了呢?

關於“整體性”和“目的論”

心靈與肉體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就像我們在課堂上頻繁提到的“想法、感受、決定”也是一體的。它們相互影響,不過“舉動永遠受制於意義”。

“每一種身體或心靈的表現都是以天生的材料為基礎,但是,我們的注意力卻在於如何應用這些材料,以獲取既定的目標。”“個人的感情主要是由個人的目標和他的生活方式決定的。”我們的最終“目標”都是安全感,或者是歸屬感與價值感,但是在獲取這個最終目標時,不同的人選擇了不同的途徑,有些人選擇的是錯誤的途徑。選擇什麼樣的途徑便與個人的生活意義和生活方式有關。

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與之對應的情緒和行為習慣早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間就已固定下來。決定我們的並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所以應該説這是我們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當然這種選擇通常是無意識的行為。這也是“原因論”和“目的論”的區別所在。

那麼,雖然過去的經歷已經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重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即為過去的經歷賦予新的詮釋。

這正是我選擇學習個體心理學的重要原因,因為這一觀點帶給我勇氣和力量。挖掘潛意識中的私人邏輯,這也是我們在鼓勵諮詢課程中的主要功課。

關於“自卑感”和“優越感”

在我看來,“自卑感”只是一種感受而已,既然是感受,就沒有對與錯、正面與負面之分,它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也需要像其它所有感受一樣被看見、被接納。追求優越感也不是問題,這“是所有人的通性”。

需要注意的是“自卑情結”與“優越情結”,前者是以自卑感為藉口逃避所有問題,後者則是藉由人生謊言來追求虛假的優越感,自我麻醉。二者沒有孰優孰劣,都是對真正的問題避而不談,根源都是很深的自卑感。

那麼,如何才能正確面對自卑感或者以恰當的方式追求優越感呢?這就需要擁有正確的生活意義,即奉獻、社會興趣、互助合作。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所説的“他者貢獻”和“共同體感覺”,這也是超越自卑的關鍵所在吧!

“如果一個孩子想要集中全力來克服他的困難,則在他身外必須有一個他要全力以赴的目標,這個目標是以他對現實的興趣、對別人的興趣,以及對合作的興趣為基礎的。”

在讀書會中我還結合自身的例子分享了一點,社會興趣不等於外向,後者只是一種表現形式而已。

關於“鼓勵諮詢”

鼓勵諮詢課程中有很多關於早期記憶的研究,通過再次閲讀《超越自卑》,我對於這部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記憶的重要性在於“它們被‘當做’何物、對它們的解釋以及它們對個人現在和未來生活的影響”。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記憶是否真實其實並不重要。

鼓勵諮詢課程本身,正如個體心理學,不是為了治療一種病症或一種單獨的表現,而是通過挖掘我們的生活方式、私人邏輯和行為模式,找出根源所在,從而賦予我們解決生活問題的勇氣和方向。

關於親子教育

在閲讀很多書的時候,我們都習慣於從書中搜索教育方針,並以此為指導來糾正自己的教育誤區。然而,孩子是在觀察中學習的。我們決定不了孩子的私人邏輯,也偽裝不了自己的生活意義,與其向外尋求糾正,不如向內尋找自己,看見完整的自我,活出正確的生活意義。

比如,關於母道,關於孩子對父親的興趣,等等,都不是刻意引導或訓練出來的,真正的關鍵在於,我們自己對於伴侶是否發自內心地欣賞和尊重?我們在家庭中形成的氛圍是權威還是合作?我們自身對於母道有着怎樣的理解、踐行和能量狀態?

想起一件趣事。某天晚飯後,花生要我陪他一起玩,我自然而然地説:“媽媽收拾桌子,爸爸現在去陪你玩。”話音剛落,想起了權威和合作,立馬心虛地加了一句:“爸爸,你覺得這樣可以嗎?”哈哈,所以説,生活意義不是説教或偽裝出來的,而要落實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超越自卑讀後感3

他們總是想逃離人羣、逃離與人協作、逃離自己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他們把自己侷限在一個很小的環境裏,在這個環境裏,還要感受到自己能夠主宰,否則會越縮越小。

讀完這段話,你覺得自己是這樣子的人嗎?你有沒有曾經試過想盡辦法去逃避某些問題,或者不肯承認自己的某些錯誤,甚至想出一大堆的理由來封閉自己以逃避面對現實呢?

《超越自卑》到底是一本怎麼樣的書呢?在本書中,阿德勒用通俗生動的語言描寫了人們如何從自卑感出發,去爭取優越感,從而獲得成功的。他特別強調每個人在童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自卑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種正常的感覺狀態,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奮鬥的的源頭,它非但不是弱點或異常,反而是創造的動力。

讀了《超越自卑》,我有很深的感悟和思考。對自卑這種人類內心的情感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地位優越,所以一直處於向上和改進的狀態,因此,一般都會有不同程度上的自卑情結。而在個體心理學上是這樣定義自卑情結的:一個人對自己無法應付的問題表示出他的無能為力,這種表示的情緒就是自卑情結。

由自卑情結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自卑的人總是在不斷地爭取優越感,雖然這種爭取不是針對解決真正的問題,而是避開問題,以此來緩解自己的緊張。他們的`爭取總是顯得很虛無,他們限制了自己的活動範圍,一直努力的是避免失敗,而不是想要去爭取成功,在困難面前,他們總是那麼猶豫、彷徨、退卻。但是,正如阿德勒所説:由於身體缺陷或者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感有可能會摧毀一個人,並讓人從此自甘墮落或者是導致某些精神疾病。但從另一方面來講,這也會促使人奮發圖強、振奮精神,用來彌補自身的弱點。所以來説,自卑並不是變態的表現,實質上它是人們在追求更高地位時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在生活中,很多的事情和事物都有兩面性,只是,我們應該如何才能控制好自卑這個因子,如何避免被它的負面效應所導致不良的影響,如何才能正確引導、充分發揮出它的正能量呢?

拿神經症患者做比如,他們為自己築起了微型城堡,把自己關在裏面,只是望着外面的風、陽光、雨露。根據自己的經驗,他們會在自己的城堡裏通過各種方法滿足自己的控制慾,而且會嘗試很多種方式,直到選擇那種最簡潔有效的方式為止,他們會不斷地變化方法,總之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不會偏離一個目的,就是獲取優越感。如有一些人,他們不敢去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連一個愛情的問題都不敢主動去面對,不敢去正視,總是想法設法通過種種理由去逃避現實的問題。這樣的人,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是永遠也難得到真正的愛情的。但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生活是現實的,感情是多變的,我們可以轉換一種心態去面對我們所遇到的事,換個角度看問題,鼓足勇氣走出自己的城堡,去接受陽光雨露,接受風雨的洗禮。用一種健康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問題,面對自己的缺陷、不足與錯誤,敢於正視自己本來的面貌,用積極的方式方法去彌補自己自卑的空洞。

又如另外有些人,恰恰相反,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遇到他時,並不會覺得他是一個自卑的人,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細節的東西發現到他自卑的影子。比如説,有一個皮膚比較黑的孩子,站在比較白淨的孩子身邊時,她穿着得比較保守,把能遮住的地方都遮住,但是她在談吐的時候卻説話多表情多動作多,因為她想讓別人知道,她是好的,優秀的,儘管她的膚色很黑。其實她心裏是自卑、怯懦的,但是為了掩飾這個因膚色所引起的自卑與怯懦,她選擇了表現自己,讓自己在其他方面比其他孩子要優秀。

沒有人能長期地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會使他採取某種行動,來解除自己的緊張狀態。而成熟的補償行為可以讓我們的自卑情結得到昇華,幫助個人的發展,成為前進的目標和動力,讓個人更趨向完善和成熟。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的內心力量很薄弱是一件可恥的事,當他通過幫助他人的方式、為社會奉獻的方式來獲得平衡,來獲取優越感,那麼他就不會覺察到自卑。

從某種意義上説,自卑它也正是使我們向前進步的動力。比如説,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都是弱小的,我們是被動的羣體,我們對周圍的世界一無所知,我們沒有能力控制這一切,但是,我們在不斷地長大,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到人類的種種情感,並在此過程中不斷地發現不一樣的自己。有一句話這樣子説的:世界為你關了一扇門,它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所以無法控制和改變的現實,有時並不是無奈的,我們可以嘗試去挖掘自己身上別的地方,激發自己的潛能,或者會發現更優秀的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卑的存在,這是無可避免的,但是不代表就是壞事。

《超越自卑》是一本很好的書,細讀,你會發現很多的閃光點,而每一個閃光點便是一個智慧的精華,作家思想的靈魂。它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而我覺得,它是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它涉及了我們的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成長,在多個方面對自卑作出了不同的詮釋。無論怎麼樣,自卑是存在的,超越自卑才是我們最應該努力去做的,我們要正確認識到自卑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種正常的感覺狀態,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奮鬥的的源頭,它非但不是弱點或異常,反而是創造的動力。只有正確認識自卑,省察自己的生活風格,尋求適合自己的超越之道,才能持續地邁向更高的精神層次。

  超越自卑讀後感4

“不管有無器官上的缺陷,兒童的自卑感總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事實。”“自卑感並不是變態的象徵,而是個人在追求優越地位時,一種正常的發展過程。”因此要正視自卑,承認自卑感的存在,看到它對個人生活的影響。要消除自卑感對我們信念、生活態度、人生目標等的不良影響,先要找出引起自卑的原因。小到一個眼神、姿態,大到行為、人生目標、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能反映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當發現自己的人生態度出現偏差,應該進行徹底的自我反省。自卑感和優越感是相對存在的,之所以一個人會努力追求某方面的優越感,正是他在那方面不夠自信。

“經驗並不是成功或失敗之因。我們不會被經驗過的打擊所困擾,我們只是從中取得決定個人目標之物。我們被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決定了自己,當我們以某種特殊經驗,作為自己未來生活的基礎時,很有可能就犯了某種錯誤。意義不是被環境所決定的,我們以我們賦予環境的意義決定了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看到某種情緒很明顯地引起了困難,而且違反了個人利益,只想改變這種情緒是完全沒有用的。它是個人生活方式的正當表現,只有改變其生活方式,才能將之斬草除根。”阿德勒把所有問題的解決歸結於奉獻與合作。首先我們應該對自己負責,要讓自己走正道,並且積極向上,做對他人有意義的事。目標是很重要的,沒有目標的人,像是沒有靈魂。如果把一個人比作機器,沒有目標的人,好比沒有動力的機器,怎麼也運作不起來。但是,目標從何而來?這是個大問題。説到目標,一定與價值觀有關。

那麼一個心灰意冷的人,如何能讓他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如果把一切問題的解決都歸結於對他人的興趣,又要如何去操作?如何讓一個自暴自棄的人,認識到她的墮落不是超凡脱俗,而是由自卑感帶來的過分自尊?又如何去糾正他年深月久的陋習與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如何改變他對這個世界以及他自己的錯誤定位,而使他從毫無意義的自我折磨與荒廢光陰的深淵中解脱出來?當然我相信發展對他人的興趣,提高社會感覺,增強合作能力,會有所助益,但是要如何做到那些確是一門學問。那些不善交際的人,該如何得到勇氣?所有的人,都按照他所認為的生活意義行動。當一個人以錯誤的方式生活是隻指責他的行為,或單純的試圖讓他放棄這種生活方式,都不會有什麼效果。問題在於他在經驗的積累中所形成的生活意義。而這個意義,雖然他自己不一定認識到,但卻是他人生經驗的濃縮,是人生的根本,是信念的支柱,要改變它談何容易。

一個人為何會選擇那種生活方式,支持這種生活方式的生活意義從哪裏來?要解決問題,就要找到引起問題的原因,這是一定的。從一個人一貫的行為表現,思想、感覺、姿態、眼神等之中,瞭解他的人格。阿德勒認為,早期的記憶很重要。早期的記憶“顯示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最簡單的表現方式。阿德勒認為:“罪犯可以兩種主要類型——醜陋而被輕視以及英俊而被寵壞。”這種劃分方法的科學性姑且不論,這兩種人的心理易產生偏差是一定的。由於被輕視或過度寵愛,都容易讓人轉而關注自己,而對他人失去興趣,不利於合作精神的培養。他們因此產生對世界錯誤的看法,自己被隔離在外或所有人都應圍着他們轉,所有事情都應該滿足他們的要求,如此就陷入了誤區。

追求優越感的方向的錯誤,用錯誤的方法解決問題,損人利己或損人不利己,都是他們缺乏社會感覺與不合作的態度造成。自我中心的人不易於合作。罪犯的的失敗的源頭在於自身經驗引起他們對世界和自己錯誤的解釋和定位。我們這些正常人也常常因為對世界和自己的解釋和定位的偏差,引起生活意義、生活目標、生活態度的錯誤,而造成困擾。這裏可以看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個人生活的重大影響。而造成錯誤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生活事件,我們必須把它揪出來,重新定義。

當然觀念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我們只是對有代表性的事件,如存在腦海中印象深刻的事件和我們現實的表現來認識自己的觀念。在改變生活方式之前,必須改變觀念。而要改變觀念,必須先對此人的觀念認識到位。也許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但是如果他沒有認識到他錯在哪裏,就不可能徹底改掉陋習。錯誤的方式可能會換一個新面目出現。

《超越自卑》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奧地利着名心理學家A.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品。此書被西方人視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教科書,起到了《聖經》起不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