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呼嘯山莊讀後感【共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5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呼嘯山莊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呼嘯山莊讀後感【共15篇】

呼嘯山莊讀後感1

親愛的迪恩太太:

您的身體可還好?上一年的冬天太過寒冷,希望沒給您帶來什麼困擾。那時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以及那片長滿石楠的荒原,一定是白茫茫一片,只剩下綽綽的輪廓,我想象着這些建築在黑夜、寒風中的影像,就像在它們之中發生的故事,那些人與事,都沉默着、寂靜着,憂愁地沉思着。

春天到了,沉睡的吉默頓從黑暗中甦醒,荒原上的植物都生長起來。迪恩太太,我想您應該去看看,在那青草的斜坡上,在那温和寬廣的`天幕下,三塊墓碑安靜地立着,長眠者安謐寧靜地沉睡,柔軟的吹來的風,吟唱着那些愛與恨哀歌。

您以一個管家的身份向新來的洛克伍德先生講述這個故事,我也在一旁默默聽着。這不過是一個關於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的往事恩肖家族和林頓家族因為這個往事而羈絆了兩代人,凱瑟琳恩肖與希斯克利夫,是小姐與家僕,是敵人又是情人,一切的根源,就是從他們之間引發。然而凱瑟琳有她的夫,埃德加林頓,希斯克利夫亦有他的妻,伊莎貝拉林頓,凱瑟琳之於希斯克利夫,是蜜餞,是毒藥,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在凱瑟琳因憤悲交加而病死後,希斯克利夫成了一個徹底的復仇者,他將自身的不幸強加到別人身上,為了復仇,不惜利用自己的親生兒子,只會讓宿敵埃德加遭受痛苦,因而造成埃德加之女小凱茜與小希斯克利夫之間婚姻的不幸,同時也毀了小哈頓的人生,只因為他的父親曾是暴戾地對待過自己。

但是,迪恩太太,我並不怨恨希斯克利夫,我對他只有深深的憐憫與痛惜。他在凱瑟琳生前曾粗暴地對待她,冷漠地回絕她的熱情,卻在她死後的十八年裏沒有一刻地不思念她,渴求她的靈魂回來糾纏他,所到之處全是她的身影,所見之人全是她的樣貌,他復仇,不過是糾纏和她有關的人和事,希斯克利夫是粗魯、兇狠、殘暴的,但他真實地愛着凱瑟琳,他曾午夜夢迴:“我夢見我躺在那個長眠的人身邊,也終於長眠在那兒了,我的心停止了跳動,我的臉和她的凝凍在一起。”

他們的戀情,與荒原上盛開紫花的石楠共生,渾然天成,粗礦奔放。凱瑟琳曾説過:“我愛他(指希斯克利夫)並不是因為他長得漂亮,而是因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他們同為荒原之子,他們野性十足,保持了原始的人性與感情,他們因封建禮制和世俗的羈絆未能在一起,但他們的靈魂是相依的,共同遨遊在荒原之上。

迪恩太太,你看那墓碑之下,靈魂在安息。

祝,

健康。

呼嘯山莊讀後感2

從來沒有一本書會讓我如此艱難地看下去20xx年買中英對照版我先讀完中文然後再看英文昨晚終於看完了五年時間看完一本書對我是從來沒有過晚上一個人看上幾頁特別是英文如果看不下去了睡意就會來臨睡覺前看書真有催眠作用。

要看一本書首先得了解作者(轉摘):

艾米莉·勃朗特生前寂寞和姐姐夏洛蒂一樣她是個沒見過多大世面英國北部小郡牧師家女兒憑着幻想與激情寫作她也用一個男性化筆名“埃律斯·貝爾”發表作品可是當她《呼嘯山莊》繼姐姐《簡·愛》問世後卻沒能像《簡·愛》那樣得到熱烈迴應相反它遇到了普遍冷淡和幾篇嚴厲貶抑評論有一篇刻薄評論甚至説:“是哪一個人寫出這樣一部作品來他怎麼寫了十來章居然沒有自殺?”這是一本可怕、令人痛苦、強有力而又充滿激情書這與它年輕作者本身性格與才華不無關係。

艾米莉自小內向緘默又總帶着幾分男性自居感誠如夏洛蒂所説;“她比男人還要剛強比小孩還要單純她性格是獨一無二。”在少女時代當她和姐妹們關在家裏“編造”故事寫詩時候她就顯現出一種內涵更深傾向收錄在她們詩歌合集(此書初版僅售出2冊)中艾米莉作品總是如同波德萊爾或愛倫·坡那樣困惑於惡這一問題在那純潔抒情風格之間總徘徊着死亡陰影。到《呼嘯山莊》動筆時這種困惑與不安變得急不可耐她迫切需要創造一個虛構世界來演示它把自己心底幾近撕裂痛苦借小説人物之口傾吐放在我眼前這一部《呼嘯山莊》顯得與眾不同:

它狂放不羈浪漫主義風格源自於人物“愛”與“恨”極端衝突而在希克厲和凱瑟琳這對曠世情侶身上極度愛中混合着極度恨失去凱瑟琳使希克厲成為一個復仇狂。加之作者把故事背景放置在一個封閉小社會——兩個山莊和開放大自然——荒原之中整個小説情境就格外地“戲劇化”陰冷而暴力神祕怪烈又隱含着神聖温情。

其次女作家放棄了那種從頭説起原原本本敍事手法19世紀女作家像她姐姐寫《簡·愛》奧斯丁寫《傲慢與偏見》都採用是這樣一種易於為大眾接受傳統手法艾米莉則為了講清楚發生在兩代人身上覆雜故事別出心裁地採用了當時少見“戲劇性結構”借用了一位闖入呼嘯山莊陌生人洛克烏先生之耳目從故事中間切入這時候女主人公凱瑟琳已死去希克厲正處於極度暴虐地懲罰兩家族第二代時候這就設置了一個巨大懸念使讀者急於追索事情前因又時時關注着人物未來命運。當然對於當時讀慣古典小説人們來説接受這種敍事系統是有些吃力以致於有人指責此書“七拼八湊不成體統”。

呼嘯山莊讀後感3

“我對埃德加的愛像是樹林中的葉子,在冬天變化樹木的時候,時光便會變化成葉子;我對希刺克厲夫的愛則像樹下而永恆不變的巖石;雖然看起來它給你的愉快並不多,可是這點愉快是必需的,永久的。”當我讀艾米莉·勃朗行的《呼嘯山莊》後,深深地被這段話所吸引,感受到了作者猛烈的情感,感受到了男女主人公激盪着的感情

小説描寫的是錯綜複雜的人際矛盾,主要是圍繞棄兒希刺克厲夫報復展開的,而作者是用激越的詩情,獨闢蹊徑的構思來處理這愛情和復仇的題材的。鉅著除了文字外,更是揪人心肺的情感,那是人對不平等的強烈的報復,沒有誰是誰非,有的只是斑斑的血和淚,黑暗和火焰。

希刺克厲夫是書中的主人公,是倍受譴責和爭議的一個人物,歷來褒貶不一,有人稱他為反抗資產階級社會的英雄,也有人把他斥為惡魔。在我看來,他無疑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而非瘋狂報復的惡魔,他是海底深處最堅硬的礁石,忍耐得越久就反抗得越厲害。勿庸置疑,希刺克厲夫所處的那個社會是一個階級對立,冷酷無情的社會。

所有的人都戴着一副有色眼鏡去看待周圍的'人,這種不平等就像我們所必需的空氣一樣,我們雖然看不見,但它卻時時刻刻地存在着,縱觀希刺克厲夫的一生,他的愛和恨,復仇以及死亡,無不滲透出斑斑血淚,無不犁刻着資本主義社會殘酷的印跡。他是他所生活的那個“文明”社會的受害者,又是自己瘋狂復仇結果的受害者。在他完成了自己的復仇計劃後,希刺克厲夫卻並未感到滿足,反而覺得空虛寂寞。從哈里頓身上,希刺克厲夫望見自己昔日的影子;從哈里頓和小凱蒂的眼神中,他聯想到了凱瑟琳鬼魂的呼喚,這使他終日不得安寧。終於,他離開了人世,去尋找與凱瑟琳鬼魂重逢的歡愉。

《呼嘯山莊》中另一個貫穿全書的關鍵人物就是凱瑟琳。她既是希刺克厲夫受*的非人生活的見證人,也是資本主義虛假文明的受害者。她把粗獷、陰沉的呼嘯山莊和幽美、安謐的畫眉山莊,把自己一代和下一代都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凱瑟琳的一生是悲劇性的,她沒有在暴力面前低頭,卻經不起金錢、門第的引誘,背叛了自己為之驕傲的愛情。她的反抗、背叛、悔恨和死亡,集中地提示出道貌岸然的資產階級文明道德的殘酷性和虛偽性。

而書中的老恩蕭無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想營造一種平等。他想把自己的愛多給予那些可憐的人。這是一個多麼可愛可敬的人物形象!對於一個撿來的孩子如此關懷,甚至甚於他自己的孩子,他是多麼喜歡希刺克厲夫,不想讓他受到一點點傷害,倡他又能保護他多久呢?他明明知道希刺克厲夫在他死後會受到傷害,可是,他又能怎樣呢?對於這一切的一切,他都無能為力。

呼嘯山莊讀後感4

今天讀完了《呼嘯山莊》,這是讓我流眼淚的第四部作品。心情隨着情節起伏波動,時而平靜舒緩,時而揪心難過。

最近越來越覺得,世間的每個人都好像是一樣的。無論是你現在的貧困還是眼下的富有,一方面的優勢必定會有一方面的缺失。世世代代,永永遠遠。

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讓我痛苦,還記得那是高中的一次語文早自習,淚水並沒有隨着下課鈴聲結束,連衞生紙都是借來的。可能是被母親那種想幫助卻又不知所措的無奈所感動,或許讀作品的`時候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我能感受到母親的小心翼翼與無可奈何,同時還有殘疾人傳達出的對生命的絕望。從那之後,我便再也沒有讀過史鐵生的作品了,並不是它不好,而是我並沒有那麼強大的內心。

第二部作品是《石評梅傳》,看完之後被石評梅和高君宇那生生死死的愛戀感動,但又為石評梅的“獨身主義”惋惜,當她就要妥協,願意拋下一切,那個人卻再也沒有生命去等她。29歲與26歲,兩個年華正好的人都葬在了陶然亭,三年裏,石評梅畢生的淚水都灑在君宇墳前,從此生死兩人,陰陽相隔。

餘華的《活着》很悲苦,我相信世界上不會存在福貴那樣的人,沒有一個人連一個親人都留不住,那樣殘酷的孤寂的冷清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如果硬要我相信人活一生到頭來只能與牛相伴,我是怎麼也不會相信的。

第四部作品,就是今天剛讀完的《呼嘯山莊》。它包含了兩代人的恩恩怨怨,我也不清楚為什麼對希思克利夫怨不起來,恨不起來。反而會涕泗橫流。他是一個讓人憐憫的人,世俗的冷眼旁觀、殘酷、無情、嘲諷、戲謔、拋棄一步步把他逼上覆仇的深淵。在亦舒的小説《我的前半生》裏有這樣一句話:最佳的報復不是仇恨,而是打心底發出的冷漠,幹嘛花力氣去恨一個不相干的人。我想能這種報復真的是太“偉大”了,對於希思克利夫來説,他根本做不到。面對世俗的嘲諷,拋棄,不堪,戲謔,辱罵,苟且,他便再也不會一再忍受。

受盡了世人的冷眼旁觀,嚐盡了人生的淒涼悲苦,活成了惡魔般的人,十八年來一直在仇恨中活着,他很可悲!她愛凱瑟琳卻要忍受十八年日夜四年之悽苦,想要把呼嘯山莊和畫眉田莊的財產想盡一切辦法收入囊中,但是仇恨矇蔽的心靈並不快樂。越是實展着自己的復仇大記,內心就越接近地獄。

慶幸的是希思克利夫選擇絕世而死,艾米麗勃朗特也選擇讓他的靈魂接受了《聖經》的洗滌。人世間的生離死別也都在一路坎坷之後選擇了寬恕。小凱瑟琳最後遇上了那個對的人,就好像《紅樓夢》最後巧姐嫁給了板兒,一個輝煌家族落了幕,故事也就此完結。

呼嘯山莊讀後感5

從來沒有一本書會讓我如此艱難地看下去20xx年買的中英對照版的我先讀完中文然後再看英文昨晚終於看完五年時間看完一本書對我是從來沒有過的晚上一個人看上幾頁特別是英文的如果看不下去睡意就會來臨睡覺前看書真的有催眠作用。

艾米莉·勃朗特生前寂寞和姐姐夏洛蒂一樣她是個沒見過多大世面的英國北部小郡牧師家的女兒憑着幻想與激情寫作她也用一個男性化的筆名“埃律斯·貝爾”發表作品可是當她的《呼嘯山莊》繼姐姐的《簡·愛》問世後卻沒能像《簡·愛》那樣得到熱烈的迴應相反它遇到普遍的冷淡和幾篇嚴厲貶抑的評論有一篇刻薄的評論甚至説:“是哪一個人寫出這樣一部作品來他怎麼寫十來章居然沒有自殺?”這是一本可怕的、令人痛苦、強有力而又充滿激情的書這與它年輕的作者本身的性格與才華不無關係。

艾米莉自小內向緘默又總帶着幾分男性自居感誠如夏洛蒂所説的;“她比男人還要剛強比小孩還要單純她的性格是獨一無二的。”在少女時代當她和姐妹們關在家裏“編造”故事寫詩的時候她就顯現出一種內涵更深的傾向收錄在她們詩歌合集(此書初版僅售出2冊)中艾米莉的作品總是如同波德萊爾或愛倫·坡那樣困惑於惡這一問題在那純潔的抒情風格之間總徘徊着死亡的陰影。到《呼嘯山莊》動筆時這種困惑與不安變得急不可耐她迫切需要創造一個虛構的世界來演示它把自己心底幾近撕裂的痛苦借小説人物之口傾吐放在我眼前的這一部《呼嘯山莊》顯得與眾不同:

它狂放不羈的浪漫主義風格源自於人物“愛”與“恨”的極端的衝突而在希克厲和凱瑟琳這對曠世情侶身上極度的愛中混合着極度的恨失去凱瑟琳使希克厲成為一個復仇狂。加之作者把故事背景放置在一個封閉的小社會——兩個山莊和開放的`大自然——荒原之中整個小説的情境就格外地“戲劇化”陰冷而暴力神祕怪烈又隱含着神聖的温情。

其次女作家放棄那種從頭説起原原本本的敍事手法19世紀的女作家像她姐姐寫《簡·愛》奧斯丁寫《傲慢與偏見》都採用的是這樣一種易於為大眾接受的傳統手法艾米莉則為講清楚發生在兩代人身上的複雜故事別出心裁地採用當時少見的“戲劇性結構”借用一位闖入呼嘯山莊的陌生人洛克烏先生之耳目從故事的中間切入這時候女主人公凱瑟琳已死去希克厲正處於極度暴虐地懲罰兩家族的第二代的時候這就設置一個巨大的懸念使讀者急於追索事情的前因又時時關注着人物未來的命運。當然對於當時讀慣古典小説的人們來説接受這種敍事系統是有些吃力的以致於有人指責此書“七拼八湊不成體統”。

呼嘯山莊讀後感6

無意間在一本雜誌上看見了《呼嘯山莊》的簡介。於是我走了好多家書店去尋找這本書,那時侯自己也説不清為什麼會那麼渴望得到它,或許只是出於好奇。

在孤寂被遺忘的世界裏被人發現,得到了家與愛情的幸福,在還沒來得及細細咀嚼這幸福時,又被狠狠的推入深淵。在那無盡的黑暗中,他也許呼喊過,卻沒有一個聲音迴應他,沒有一雙手把他拉上來。他失望了,他憎恨這個世界,用極端的報復來彌補自身的創傷。在生命即將耗盡的日子裏,終於有一絲陽光擠進了他黑暗的心房。

當我合上書躺在沙發上,感受着主人公希克歷的一生,與其它小説相比,艾米莉.勃朗特這樣安排主人公的人生,似乎並無特殊之處。但《呼嘯山莊》卻在字裏行間中打破了這種平庸,讓人在同情和痛恨希克歷的同時,深深的為他對愛情的執着而感動。就是這種感動,打破了一種人們的習慣思維,那就是愛,不僅存在於好人與善良人的心中。無論什麼樣的人,,即使他的心靈扭曲,即使他的人生被凍結,只要他還有思想,那麼在他靈魂的某個深處就會有一份毫無雜質的愛,這或許是愛情,或許是親情,或許是……

《呼嘯山莊》所刻畫的希克歷便是這種人中的一個。不是因為財富,不是因為外表的美麗,只是因為他深深的愛着卡瑟林。無論是生,是死,他的心裏永遠都留着一方淨土,那裏永遠是卡瑟林的.天堂。

一個偉人,一個被公認的好人,在一生中所做的任何事情不會件件問心無愧。相反,一個被世人所唾棄的壞人就不會做一件仁慈的事嗎?後者所做的事,也許到死也不會被眾人所察覺,但誰又能否認他從來沒有做過呢?

看過《呼嘯山莊》之後,我發現這個世界還有另一種愛與感動。它可以不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化蝶相依的愛情,它可以不是餘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的友情,只要能有一份純淨的愛,哪怕只有一點點,哪怕它被黑暗所掩蓋,我們也不要拿所有的錯誤與缺陷來抹殺它。因為這份愛在期待,期待着迸發的一剎那散發出畢生的熱量,即使它的主人是一個平庸的人,甚至是我們眼中的壞人。

一部好書,它不在於文字的優美,不在與它能讓人流多少淚水,更不在於它的作者多麼有名氣,只要它能喚起沉睡的心,只要它能安定徘徊的靈魂,只要它能得到美與愛的昇華,它就不愧於一部好書,他就值得被人們所喜愛。這正如《呼嘯山莊》,那深處的愛,深處的感動。

呼嘯山莊讀後感7

其實從凱瑟琳開始精神分裂起,我就已經有些受不了了。

作為一個見證整個故事發生直至結束的目擊者和參與者,內莉在裏面的形象是最複雜的,她最直接地影響了她的好多位主人的死生。她熱忱而又虛情假意,她盡職盡責而又自以為是,她善良而又自私自利。而其他人的善惡就顯得分明得多。林敦前期的形象一直是軟弱的,但是到妻子臨死的期間,在女兒成長的日子裏他一直是一個温柔而有君子之風的紳士,一舉一動都飽含着修養的氣息。凱瑟琳在書中一直被冠以任性的描述,然而我認為她真誠而善良,並且把這個優點在女兒身上完完全全地展現出來了。小凱茜天真美好,在我眼裏就像森蝶一樣,她被囚禁在呼嘯山莊以後的刁蠻撒潑都是令人難過的,倒不是因為形象的毀滅,而是為她的環境而痛心。小林敦一開始就是一個令人嫌惡的形象,虛假軟弱任性自私驕蠻,不善即是惡的幫兇,可以説是導致小凱茜不幸的直接源泉。他的媽媽也是,從一開始不聽勸阻我行我素到後來和希惡臉相向,從小家碧玉到黃臉婆,看了不覺得可惜卻覺得十分反感,可以説是自作自受了。而希身為整部小説的主人公,從一開始的形象來看他不能算是反面人物,但是直到他多年後迴歸,直到他和凱瑟琳見面,直到恩肖讓他去呼嘯山莊住下,才突然發現一顆從小便被壓抑的可怖心靈,一張硬朗的臉皮下的冷酷兇殘,一個因為痛苦的愛情而扭曲的暴虐人格,而他最後幾天裏詭異的笑容和呆滯的目光,相信他是見到了凱瑟琳,凱瑟琳的亡靈來找他了,這點是不言而喻的。書的`末尾,“我”認為這些墓碑下的亡靈並沒有得到安寧,凱瑟琳依然與林和希並挨,這是一場延續到死亡的搏鬥,希認為他成功地復仇了,他把之稱為幸福,並傾其一生。結尾的小凱茜和哈里頓的新生活又讓死氣沉沉的呼嘯山莊重新接納了希望的氣息,彷彿冰雪消融後迎來了初春的新綠,這不得不説是十分令人寬慰的。“呼嘯山莊”從一開始便是淒涼、悲冷、壓抑的色調氛圍,狂風吹過那些樹,也是凱瑟琳精神分裂時的具體寫照。那些狂風真的令人害怕,不知道住在山莊裏的人怎麼不覺得毛骨悚然。想起了莫扎特的《魔王》。畫眉田莊則給人輕鬆歡快安寧幸福的感覺。

這可能也是作者在命名上有意而為之。總而言之這是因愛而激起的矛盾與報復,從一代延續到下一代,從生前糾纏到死亡,無休無止就如窗外的狂風呼嘯,永無絕期。

呼嘯山莊讀後感8

如果把這本書分成兩部分,中間的節點應該是希斯克利夫聽到凱蒂與管家的談話後離開呼嘯山莊準備復仇。讀前半部分時我只覺得很吵鬧,似乎隨便翻開哪一頁都混雜着孩子的哭聲、器皿的破碎聲、狗吠聲和主角之間的謾罵聲,似乎每一頁都有一個角落藏着希斯克利夫充滿仇恨又自卑的雙眼。

當希斯克利夫回到山莊,終於有能力證明他不再是粗鄙的孤兒時,故事的走向卻不是我所想象的乾淨利落的復仇,取回他童年缺失的被剝奪的東西然後永遠離開這片滿是仇恨的土地,而是又一次陷入泥潭——每個人原本都想逃離黑暗但只能越陷越深。這一次不再吵鬧,因為接下來是病痛、死亡等種種無聲的折磨,這樣的折磨就像一把利劍刺入胸膛後留下瞬間的靜默和永久的悲愴。

我難以想象這樣扭曲複雜的故事僅僅發生在兩個家族之間,發生在遠離城市的英國邊遠鄉村的兩棟宅子之間。所有的角色都緊密聯繫,父輩與晚輩的經歷乃至性格都交織。當我為一個角色的處事方法咬牙切齒的時候,他們父輩的性格、他們成長曆程中遭受的'不幸都成了我又一次理解他們的理由。

原來,可憐的人不值得同情,變得判若兩人的背後是仇恨做激勵,殘害親生骨肉的劊子手曾守着他唯一愛人的屍骨在荒郊野嶺度過一整個寒夜。

有的讀者不能接受這部作品,我想大概是由於作者刻畫的人物太極端。希斯克利夫小時候被迫承受周遭的鄙夷,被辱罵,被關禁閉,親耳聽到心愛的凱蒂説嫁給自己就是自降身份,導致他成為只想復仇的冷血惡魔。凱蒂雖然身份高貴,但她清楚的知道希斯克利夫與她是真正的同類人,如她所説:“他比我更像我自己”。

但她最終還是選擇了身份,屈從於階級,並願意為此改掉乖戾嬌氣的大小姐作風成為淑女,即使那已經不是她自己。在階層與靈魂伴侶二選一這道選題面前,她與她的女兒小凱瑟琳截然不同。小凱瑟琳勇敢、果斷、愛恨分明,身處絕望時去改變處境而不是被仇恨湮沒。希斯克利夫臨終之前是否也被小凱瑟琳所觸動,是否也在想,如果他和凱蒂都更加勇敢和堅定,那些所謂不可逾越的鴻溝也終能被填平。

我喜歡這本書所暴露的極端的人性。自私、孤僻、偏執、恃強凌弱,這些缺點無一不被淋漓地展露出來,戲劇性的衝突彷彿距離我很遙遠,但人物塑造的立體感又彷彿每一個主角就在我身邊。他們真實、鮮活,他們的故事連成一條線,我像是提線木偶被來回拉扯,有時是讀者,有時是戲中人。

呼嘯山莊讀後感9

這篇名為《呼嘯山莊》的小説出自著名小説家艾米莉勃朗特之手,講述了一段略帶傷感的愛情故事,讀來委婉動人,彷彿能感受到來自呼嘯山莊的陣陣冷風。

故事以洛克伍德的經歷為線索,通過艾倫迪恩之口,道出了西斯克利夫、凱瑟琳歐肖和艾加林頓之間的感情糾葛。儘管最終他們的後代走到了一起,但故事中的幾個愛情悲劇卻令我在同情之餘,不由思考起悲劇的禍端從何而來。

首先不能忽略書中主人公所處的社會背景,一種深厚的等級觀念毒害着一代又一代人。比如文中的歐肖和林頓兩家對於希斯克利夫這樣一個深色皮膚、黑色頭髮的吉卜賽人自然是分外的瞧不起,加上他又深受亨德雷歐肖父親的寵愛,使得亨德雷對希斯克利夫不單單是蔑視、厭惡,幾乎可以算作恨之入骨,成為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愛情的一大阻撓,並且亨德雷為了報復希斯克利夫,把他變成了一個性格怪異、粗暴無禮的`僕人。這又拉開了兩個人之間的距離。

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一點,重要的是相愛雙方不能不放棄。可此時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內心出現了變化。凱瑟琳雖然深愛着希斯克利夫,可是由於自己的高傲自大、自私任性,沒有理會希斯克利夫的感受,對他説了一些傷害他自尊心的話。並且凱瑟琳也並不喜歡希斯克利夫的窮困和枯燥乏味,成天髒兮兮地不注重儀表。而林頓正好與之相反。

另一方面,希斯克利夫的自尊心在作怪,他不願受眾人的奚落,尤其不願凱瑟琳和自己格外親近。也許是害怕她知道自己的弱點,覺得自己和她在一起很自卑,而倘若凱瑟琳和自己在一起,自己亦不能給予那種她所向往的幸福生活……

於是,這種種原因導致了這場愛情悲劇的發生。而仔細咀嚼本文又不難讀出作者對那種忠貞不渝的美好愛情的嚮往以及對當時社會等級觀和世俗觀的不滿,同時還希望所有相愛的年輕人能衝破一切阻撓,真正得到幸福。

而在現實生活中,那種等級觀念仍普遍存在着,由此被拆散的戀人並非沒有。然而令人高興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了“人人平等”的觀點,使人與人之間少了一份鬥爭,多了一份和諧,使更多戀人得到了幸福。話又説回來,如今的年輕人和前人相比,更為理智,更為現實,懂得幸福要自己去爭取。

想到這裏,我再也不覺傷感,更明白了成功要靠自己去努力爭取,不是嗎?

呼嘯山莊讀後感10

一本散發着油墨香《呼嘯山莊》很快就讀完了。看着它靜靜地躺在我面前,竟欲罷不能。再重讀,卻又是滿懷遺憾地合上了書本,不論我再讀多少遍,卻都是同樣遺憾地合上書本,恨不得自己為主人公鋪設一條完美幸福之路。

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愛情是起於平淡之中,又在瘋狂中謝幕。可是,一曲終了,站在一旁謝幕只有希斯克利夫一個。當舞台上顯示全劇終時侯,希斯克利夫在縈繞着凱瑟琳氣息環境中合上了他雙眼,而一對小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甜蜜愛情又再一次上演。

也許,只是在狂風暴雨中愛情才夠激烈,才真正令人難以忘懷,可是平淡中甜蜜又何嘗不夾雜着淡淡哀愁與彷徨?身份懸殊,主人阻撓,希斯克利夫難以與自己相愛人過自由和無拘無束生活。如果不是變故,如果不是愛情挫傷,如果不是這仇恨力量,希斯克利夫又怎麼會生長到這般強大?

也許是上天造化弄人,讓這對熱戀中情侶因誤會而分開,卻又在近似痴狂愛與恨中艱難地找尋着對方愛痕跡。希斯克利夫用自己自私愛毀了凱瑟琳,毀了自己至愛尤物,也毀了自己苦苦想要找尋愛足跡,毀了他用愛構築起仇恨而堅定信念。他想向凱瑟琳復仇,但是,當凱瑟琳軀體漸漸冰冷時候,在他心裏,是寧願她痛苦地醒來。他驀然回首,愛人已悄然遠去,儘管明知生也不能在一起,因為她已是別人妻子,但卻遠比天人永隔來更好些。活着時候,像刺蝟一樣豎起了全身刺想要傷害對方,卻在天人永隔那一剎那選擇原諒。對將死人來説,死是一種多麼大解脱,死了,所有愛和誤會都不存在了。可是她有沒有想過,死是對對方一種最大自私。而他啊,在她死了之後,沒有頑強抗擊,永遠只能寂寞地品嚐着相思味道,卻永遠無法觸到自己愛人。

這愛情啊,究竟是誰犯了錯,當一切阻隔都黯然退去時候,又不敢相信,這才是真正愛情結局。愛像狂風來襲,湧入心底;恨卻像驟雨,把夢擊碎了一地。愛情,不在乎誰是誰非,誰對誰錯,一切,都像是上天安排。再強烈抗擊也無法撼動既定事實,歲月是最好磨合劑,能夠漸漸撫平人內心憂傷,癒合傷口,但卻永遠消不了心中那塊疤,到恰當時候,它還是會慢慢地裂開,給人以徹骨痛。

可是,這都是為愛情所受傷。儘管受傷,希斯克利夫還是不能放下對凱瑟琳愛,可能這就是沉醉入迷愛吧,唯有真愛才能做到如此。有人説,為愛情所受傷都是甜蜜而難以忘卻,可能這就是希斯克利夫不斷想着凱瑟琳,尋找着凱瑟琳,深受着它折磨卻始終不肯也不捨得放手原因吧。

呼嘯中,愛與恨交織,卻,緊拉着不肯放手。

呼嘯山莊讀後感11

一本散發着油墨香的《呼嘯山莊》很快就讀完了。看着它靜靜地躺在我面前,竟欲罷不能。再重讀,卻又是滿懷遺憾地合上了書本,不論我再讀多少遍,卻都是同樣遺憾地合上書本,恨不得自己為主人公鋪設一條完美的幸福之路。

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的愛情是起於平淡之中,又在瘋狂中謝幕。可是,一曲終了,站在一旁謝幕的只有希斯克利夫一個。當舞台上顯示全劇終的時侯,希斯克利夫在縈繞着凱瑟琳氣息的環境中合上了他的雙眼,而一對小的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甜蜜愛情又再一次上演。

也許,只是在狂風暴雨中的愛情才夠激烈,才真正令人難以忘懷,可是平淡中的甜蜜又何嘗不夾雜着淡淡的哀愁與彷徨?身份的懸殊,主人的阻撓,希斯克利夫難以與自己相愛的人過自由和無拘無束的生活。如果不是變故,如果不是愛情的挫傷,如果不是這仇恨的力量,希斯克利夫又怎麼會生長到這般強大?

也許是上天的造化弄人,讓這對熱戀中的情侶因誤會而分開,卻又在近似痴狂的愛與恨中艱難地找尋着對方愛的痕跡。希斯克利夫用自己自私的愛毀了凱瑟琳,毀了自己至愛的`尤物,也毀了自己苦苦想要找尋的愛的足跡,毀了他用愛構築起的仇恨而堅定的信念。他想向凱瑟琳復仇,但是,當凱瑟琳的軀體漸漸冰冷的時候,在他的心裏,是寧願她痛苦地醒來。他驀然回首,愛人已悄然遠去,儘管明知生也不能在一起,因為她已是別人的妻子,但卻遠比天人永隔來的更好些。活着的時候,像刺蝟一樣豎起了全身的刺想要傷害對方,卻在天人永隔的那一剎那選擇原諒。對將死的人來説,死是一種多麼大的解脱,死了,所有的愛和誤會都不存在了。可是她有沒有想過,死是對對方的一種最大的自私。而他啊,在她死了之後,沒有頑強的抗擊,永遠只能寂寞地品嚐着相思的味道,卻永遠無法觸到自己的愛人。

這愛情啊,究竟是誰犯了錯,當一切阻隔都黯然退去的時候,又不敢相信,這才是真正的愛情的結局。愛像狂風來襲,湧入心底;恨卻像驟雨,把夢擊碎了一地。愛情,不在乎誰是誰非,誰對誰錯,一切,都像是上天的安排。再強烈的抗擊也無法撼動既定的事實,歲月是最好的磨合劑,能夠漸漸撫平人內心的憂傷,癒合傷口,但卻永遠消不了心中的那塊疤,到恰當的時候,它還是會慢慢地裂開,給人以徹骨的痛。

可是,這都是為愛情所受的傷。儘管受傷,希斯克利夫還是不能放下對凱瑟琳的愛,可能這就是沉醉入迷的愛吧,唯有真愛才能做到如此。有人説,為愛情所受的傷都是甜蜜而難以忘卻的,可能這就是希斯克利夫不斷想着凱瑟琳,尋找着凱瑟琳,深受着它的折磨卻始終不肯也不捨得放手的原因吧。

呼嘯中,愛與恨交織,卻,緊拉着不肯放手。

呼嘯山莊讀後感12

一本散發着油墨香的《呼嘯山莊》很快就讀完。看着它靜靜地躺在我面前,竟欲罷不能。再重讀,卻又是滿懷遺憾地合上書本,不論我再讀多少遍,卻都是同樣遺憾地合上書本,恨不得自己為主人公鋪設一條完美的幸福之路。

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的愛情是起於平淡之中,又在瘋狂中謝幕。可是,一曲終,站在一旁謝幕的只有希斯克利夫一個。當舞台上顯示全劇終的時侯,希斯克利夫在縈繞着凱瑟琳氣息的環境中合上他的雙眼,而一對小的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甜蜜愛情又再一次上演。

也許,只是在狂風暴雨中的愛情才夠激烈,才真正令人難以忘懷,可是平淡中的甜蜜又何嘗不夾雜着淡淡的哀愁與彷徨?身份的懸殊,主人的阻撓,希斯克利夫難以與自己相愛的人過自由和無拘無束的生活。如果不是變故,如果不是愛情的挫傷,如果不是這仇恨的力量,希斯克利夫又怎麼會生長到這般強大?

也許是上天的造化弄人,讓這對熱戀中的情侶因誤會而分開,卻又在近似痴狂的愛與恨中艱難地找尋着對方愛的痕跡。希斯克利夫用自己自私的愛毀凱瑟琳,毀自己至愛的尤物,也毀自己苦苦想要找尋的愛的足跡,毀他用愛構築起的'仇恨而堅定的信念。他想向凱瑟琳復仇,但是,當凱瑟琳的軀體漸漸冰冷的時候,在他的心裏,是寧願她痛苦地醒來。他驀然回首,愛人已悄然遠去,儘管明知生也不能在一起,因為她已是別人的妻子,但卻遠比天人永隔來的更好些。活着的時候,像刺蝟一樣豎起全身的刺想要傷害對方,卻在天人永隔的那一剎那選擇原諒。對將死的人來説,死是一種多麼大的解脱,死,所有的愛和誤會都不存在。可是她有沒有想過,死是對對方的一種最大的自私。而他啊,在她死之後,沒有頑強的抗擊,永遠只能寂寞地品嚐着相思的味道,卻永遠無法觸到自己的愛人。

這愛情啊,究竟是誰犯錯,當一切阻隔都黯然退去的時候,又不敢相信,這才是真正的愛情的結局。愛像狂風來襲,湧入心底;恨卻像驟雨,把夢擊碎一地。愛情,不在乎誰是誰非,誰對誰錯,一切,都像是上天的安排。再強烈的抗擊也無法撼動既定的事實,歲月是最好的磨合劑,能夠漸漸撫平人內心的憂傷,癒合傷口,但卻永遠消不心中的那塊疤,到恰當的時候,它還是會慢慢地裂開,給人以徹骨的痛。

可是,這都是為愛情所受的傷。儘管受傷,希斯克利夫還是不能放下對凱瑟琳的愛,可能這就是沉醉入迷的愛吧,唯有真愛才能做到如此。有人説,為愛情所受的傷都是甜蜜而難以忘卻的,可能這就是希斯克利夫不斷想着凱瑟琳,尋找着凱瑟琳,深受着它的折磨卻始終不肯也不捨得放手的原因吧。

呼嘯中,愛與恨交織,卻,緊拉着不肯放手。

呼嘯山莊讀後感13

一本散發着油墨香的《呼嘯山莊》很快就讀完了。看着它靜靜地躺在我面前,竟欲罷不能。再重讀,卻又是滿懷遺憾地合上了書本,不論我再讀多少遍,卻都是同樣遺憾地合上書本,恨不得自己為主人公鋪設一條完美的幸福之路。

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的愛情是起於平淡之中,又在瘋狂中謝幕。可是,一曲終了,站在一旁謝幕的只有希斯克利夫一個。當舞台上顯示全劇終的時侯,希斯克利夫在縈繞着凱瑟琳氣息的環境中合上了他的雙眼,而一對小的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甜蜜愛情又再一次上演。

也許,只是在狂風暴雨中的愛情才夠激烈,才真正令人難以忘懷,可是平淡中的甜蜜又何嘗不夾雜着淡淡的哀愁與彷徨?身份的懸殊,主人的阻撓,希斯克利夫難以與自己相愛的人過自由和無拘無束的生活。如果不是變故,如果不是愛情的挫傷,如果不是這仇恨的力量,希斯克利夫又怎麼會生長到這般強大?

也許是上天的造化弄人,讓這對熱戀中的情侶因誤會而分開,卻又在近似痴狂的愛與恨中艱難地找尋着對方愛的痕跡。希斯克利夫用自己自私的愛毀了凱瑟琳,毀了自己至愛的尤物。也毀了自己苦苦想要找尋的愛的足跡,毀了他用愛構築起的仇恨而堅定的信念。他想向凱瑟琳復仇,但是,當凱瑟琳的軀體漸漸冰冷的時候,在他的心裏,是寧願她痛苦地醒來。他驀然回首,愛人已悄然遠去,儘管明知生也不能在一起,因為她已是別人的妻子,但卻遠比天人永隔來的更好些。活着的時候,像刺蝟一樣豎起了全身的刺想要傷害對方,卻在天人永隔的那一剎那選擇原諒。對將死的人來説,死是一種多麼大的解脱,死了,所有的愛和誤會都不存在了。可是她有沒有想過,死是對對方的一種最大的自私。而他啊,在她死了之後,沒有頑強的抗擊,永遠只能寂寞地品嚐着相思的味道,卻永遠無法觸到自己的愛人。

這愛情啊,究竟是誰犯了錯,當一切阻隔都黯然退去的時候,又不敢相信,這才是真正的愛情的結局。愛像狂風來襲,湧入心底;恨卻像驟雨,把夢擊碎了一地。愛情,不在乎誰是誰非,誰對誰錯,一切,都像是上天的安排。再強烈的抗擊也無法撼動既定的.事實,歲月是最好的磨合劑,能夠漸漸撫平人內心的憂傷,癒合傷口,但卻永遠消不了心中的那塊疤,到恰當的時候,它還是會慢慢地裂開,給人以徹骨的痛。

可是,這都是為愛情所受的傷。儘管受傷,希斯克利夫還是不能放下對凱瑟琳的愛,可能這就是沉醉入迷的愛吧,唯有真愛才能做到如此。有人説,為愛情所受的傷都是甜蜜而難以忘卻的,可能這就是希斯克利夫不斷想着凱瑟琳,尋找着凱瑟琳,深受着它的折磨卻始終不肯也不捨得放手的原因吧。

呼嘯中,愛與恨交織,卻,緊拉着不肯放手。

呼嘯山莊讀後感14

我看的這個版本的標編者做了一篇很長很長的序,三十幾頁。我看書之前很喜歡認真地看序到底説了什麼。因為我一直覺得如果序做得好書的內容頁不會差到哪去。於是認真地看了,可是我不喜歡劇透啊劇透啊,編者幾乎在序裏就把整個故事講了。

《呼嘯山莊》是英國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説描寫吉卜賽棄兒希克利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

由於編者的觀念先入為主,所以我一進入文章就開始找希克利到底壞在哪裏。頭三章他只是一個脾氣古怪的老人。文章用的是插敍和倒敍的寫法,所以在第四章開始,希克利就是一個壞小子了。《呼嘯山莊》出版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遭到評論屆的猛烈譴責,一直不被世人所理解,是一部“奧祕莫測”的“怪書”。可是我實在對希克利這樣的壞蛋恨不起來。相反的,從我一開始看他從一個孤兒來到一個陌生的家庭,在所謂的兄弟姐妹的蔑視和欺辱下長大,(當然,他長出了一個扭曲的人格)和相愛的人遙遙相望而不能在一起,我只是覺得這是一個可憐到塵埃裏去的人。他其實永遠都沒有擺脱碼頭小混混的身份,他永遠都在追尋得不到的東西。

其實希克利就像人們心中的野獸,之所以不認同他是因為你知道別人也不會認同你,希克利只是把這頭野獸放出來了,恨的淋漓盡致。

英國當代著名小説家及創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 Eset Maugham,1874—1965)⑾,在一九四八年應美國“大西洋”雜誌請求向讀者介紹世界文學十部最佳小説時,他選了英國小説四部,其中之一便是《呼嘯山莊》,他在長文中最後寫道:“我不知道還有哪一部小説其中愛情的痛苦、迷戀、殘酷、執著,曾經如此令人吃驚地描述出來。《呼嘯山莊》使我想起埃爾·格里科⑿的那些偉大的繪畫中的一幅,在那幅畫上是一片烏雲下的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雷聲隆隆拖長了的`憔悴的人影東歪西倒,被一種不是屬於塵世間的情緒弄得恍恍惚惚,他們屏息着。鉛色的天空掠過一道閃電,給這一情景加上最後一筆,增添了神祕的恐怖之感。”

在本書初次出版近半個世紀之後,人們才發現,艾米麗遠遠走在人們前面。原因在於它一反同時代作品普遍存在的傷感主義情調,而以強烈的愛、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無情的報復,取代了低沉的傷感和憂鬱。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詩,字裏行間充滿着豐富的想象和狂飆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呼嘯山莊讀後感15

寒假期間,我終於將呼嘯山莊完完整整地讀了一遍,準確的説是兩遍。第一遍像讀一般小説一樣,囫圇吞棗,雲裏霧裏,不解其意。第二遍只得無奈的重新讀過,一句一言,仔仔細細,這才讀出了其中的滋味。

小説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列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全篇充滿着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鬥爭精神,又始終籠罩着離奇、緊張的浪漫氣氛。

呼嘯山莊通過一個愛情悲劇,向人們展示了一幅畸形社會的畫面,勾勒了被這個畸形社會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種種可怖事件。整個故事的情節實際上是通過四個階段逐步鋪開的:

第一階段敍述了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朝夕相處的童年生活;

第二階段着重描寫凱瑟琳因為虛榮、無知和愚昧,背棄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畫眉山莊的女主人;

第三階段以大量筆墨描繪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絕望中把滿腔仇恨化為報仇雪恥的計謀和行動;

最後階段儘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卻突出地揭示了當他了解哈里頓和卡西相愛後,思想上經歷的一種嶄新的變化——人性的復甦,從而使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愛情悲劇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希斯克利夫的愛——恨——復仇——人性的.復甦,既是小説的精髓,又是貫穿始終的一條紅線。

我認為在這部小説裏面更能夠體現愛的地方是哈里頓並沒有因為希斯克利夫對待他與他的家而對他有恨有怨,更不可得的一點失他不願你聽到其他人對希斯克利夫的批評與壞話。

這個故事情節同樣是我們現在社會中所存在的某些情節,其實愛與恨只是一念之隔,人生常存善念會讓自己活得更加精彩與美麗。

通過讀這部名著,我明白了正是因為有了挫折人生才會顯得更加完美,正是因為有了挫折才會使我們成長得更快,正因為有了挫折才會使我們感到彼此的珍貴,更因為有了挫折才會讓我們更加努力地豐富自己,我們不要因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放棄自己放棄希望,也不要因為“敵人”的打擊一直活在恨之中,其實人都是在挫折中長大與生存的,正是因為這些挫折才會讓我們感到生活有太多的樂趣,在我們心中沒有完全的敵人,最大的敵人其實是我們自己。

呼嘯山莊真的是一部沒有被時間的塵土遮沒了光輝的傑出作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