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散步》讀後感(彙編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2W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散步》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散步》讀後感(彙編15篇)

《散步》讀後感1

讀完《散步》後,我覺得這是一篇秀美雋永、意藴豐富的文章,是一曲真、善、美的頌歌,讓人充滿了無限遐想與回味。“爸爸揹着母親,媽媽揹着兒子,兩個人都慢慢的,穩穩的,走得很仔細。”這句話十分有畫面感,這幅關於家庭温馨的美好畫面是我對文章印象最深的一幅圖,它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裏,久久揮之不去。

這篇文章中,有一個令主人公兩難的場面,面對自己最慈愛的母親要走大路,而自己最疼愛的孩子想走小路,可以説是肩負着重大的抉擇,最後母親放棄自己的選擇聽從孫子走小路,看似平常小事,卻是尊老愛幼美德的體現,也表現出他們一家互相關懷,奶奶的選擇是表達的是對孫子的.愛,父親揹着母親,媽媽揹着兒子更是體現了愛的傳承和責任。

當然,作為作者的兒子或許還體會不到這種愛,但是終究他會明白這種大愛無私美德,對比作者對母親的孝順,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我又何嘗不像文中作者的兒子呢?處處只為自己着想,父母為了工作忙碌了一天,回家還要操持家務,而我卻連端上一杯水都做不到,這讓我和作者比起來自愧不如。平時,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很少幫助家裏做事情,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富足日子,有時還會發點小脾氣,現在想想挺慚愧的。我從小由爺爺奶奶帶着,如今,我長大了,他們身體卻越來越差,可我還沒有為他們做過多少事情,爺爺奶奶每天像寶貝一樣疼愛我,我是多麼幸福!我也應該時時刻刻為他們着想,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人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博大無私的,父母的愛與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説不完的,我們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茁壯成長,而父母也慢慢老了,如今,我要主動承擔起孝敬父母和爺爺奶奶的義務和責任,去報答這份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

《散步》讀後感2

每學期的家長會到來,我都懷着期待的心情提前來到培新國小。因為,這讓我感覺到:女兒在進步着。她在這裏學習有六個年頭了,每學期學校的面貌都在發生着變化,看到女兒燦爛的小臉在巨大的笑臉牆上眾多孩子照片中天真的笑着,學校大門上方LED屏裏播放着學校儀仗隊孩子們整齊有序的隊伍,指揮員就是英姿颯爽的女兒……真是慶幸當初為女兒選擇這樣好的學校。

教室門口,總能看到班主任張老師、數學老師呂老師正在熱情地迎接家長,這是兩位非常有責任心、有耐心的老師。由衷的感謝她們為孩子付出的辛勤勞動,我也更期待老師能教教我怎樣更好的教育孩子。

家長會開始了,程懷泉校長播放了一個視頻《牽着蝸牛去散步》。那唯美的畫面、輕柔的朗誦,一下子把我帶到了一個漫天繁星閃閃的夜晚,蝸牛和我迎着清涼的晚風散步,悠閒的賞着路邊五彩的野花,貪婪地聞着空氣中彌散的花香,聽着鳥兒、青蛙的鳴叫……我在醒悟着……女兒不就是那隻緩慢爬行的蝸牛?我就是那個總是嫌棄她走慢了的媽媽!我推她,我打她,我拉她,我罵她,我威脅她……結果,她用憂怨的眼神看着我,爬的越發緩慢!我心急如焚!孩子!你可知道我是如此希望你能爬快點,成為第一個到達山那邊摘到最大蘋果、看到蔚藍大海、在一個更廣闊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那個人!我是多麼希望你是那個勇往直前、自信、堅強、快樂的人兒!可是,我似乎太心急了,以至於你被鞭打一下走一下,什麼時候才能走到那個嚮往的山外呢?教室裏兩位傳業解惑的天使輕聲告訴我:別急,慢下來、慢下來,孩子的優點會如天邊的.星星,路邊的野花,一一展現在你的面前……我的心情忽然釋然了,我似乎聞到了花香,沁人心脾……我擁有着世界上最美的小精靈,享受着最大的幸福!可曾經,忙碌的腳步卻將幸福拋在一邊。總是抱怨、遺憾自己的孩子為什麼不是最好的那一個。殊不知,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透過她們清澈的眼睛和幼小的心靈,我們開始學着重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整個世界。

世界慢慢靜下來了,我要耐下性子學着做一棵樹,默默地站成一把傘,站成一把枴杖,靜等你的花開!

《散步》讀後感3

莫懷戚先生的散文《散步》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寫的是散步,這樣一件小事,作者卻讓我們感受到了那份濃濃的親情。所以説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細節也滲透着濃濃的親情,真切感人的關愛,可見生活中時刻彰顯愛。可以説,閲讀這篇文章,讓人在對生命的感悟上接受了一次洗禮。

在散步時,作者的母親和兒子發生了分歧,因為作者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對老人來説是比較方便的。而作者兒子卻要走小路,因為走小路有意思,在路上也可以玩一玩。但是,作者畢竟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都得聽他的,作者考慮到母親體弱多病,應當順她的意。所以作者決定委屈兒子,因為作者陪伴他的.時日還長。作者便説:“走大路”。然而,出於對孫兒的愛,就決定走小路了。

從這件開始由意見分歧到因為作者對母親的孝心和母親對孫兒的愛而意見一致的事,充分説明了他們一家人是多麼和睦。是啊!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準則。

想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作者對母親是多麼孝順,而我呢?我母親40多歲,現在咳嗽咳了很久了,一直吃藥沒有效果,而且母親早出晚歸,原本光滑細膩的手變得粗糙無比,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家。每一次趕集,對於我想要的東西,不管是什麼,母親都會盡量滿足我,只是,這一次母親沒有滿足我的要求,因為失望,因為賭氣,我一連幾天都躲在屋子裏,當母親累倒時我連端上一杯茶都做不到,我實在是太慚愧了!

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裏的一盞燈,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因為生活中愛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身邊時刻彰顯愛,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愛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讓我們的家永遠洋溢着親情,讓我們的家永遠充滿愛!讓生活中時刻彰顯愛!

《散步》讀後感4

莫懷戚先生的散文《散步》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寫的是散步,這樣一件小事,作者卻讓我們感受到了那份濃濃的親情。所以説幸福的家庭是完美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細節也滲透着濃濃的親情,真切感人的關愛,可見生活中時刻彰顯愛。能夠説,閲讀這篇文章,讓人在對生命的感悟上理解了一次洗禮。

在散步時,作者的母親和兒子發生了分歧,因為作者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對老人來説是比較方便的。而作者兒子卻要走小路,因為走小路有意思,在路上也能夠玩一玩。可是,作者畢竟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都得聽他的,作者研究到母親體弱多病,應當順她的意。所以作者決定委屈兒子,因為作者陪伴他的時日還長。作者便説:“走大路”。然而,出於對孫兒的愛,就決定走小路了。

從這件開始由意見分歧到因為作者對母親的孝心和母親對孫兒的愛而意見一致的事,充分説明了他們一家人是多麼和睦。

是啊!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準則。

想到那裏,我不禁想到了我自我,作者對母親是多麼孝順,而我呢我母親40多歲,此刻咳嗽咳了很久了,一向吃藥沒有效果,並且母親早出晚歸,原本光滑細膩的手變得粗糙無比,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家。每一次趕集,對於我想要的東西,不管是什麼,母親都會盡量滿足我,只是,這一次母親沒有滿足我的要求,因為失望,因為賭氣,我一連幾天都躲在屋子裏,當母親累倒時我連端上一杯茶都做不到,我實在是太慚愧了!

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裏的一盞燈,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因為生活中愛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身邊時刻彰顯愛,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愛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應當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讓我們的家永遠洋溢着親情,讓我們的家永遠充滿愛!讓生活中時刻彰顯愛!

《散步》讀後感5

《美學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書籍,可是裏面的思想卻熠熠發光。作者是宗白華先生,因為作者是個詩人,所以整本書的主要風格是詩意濃厚,閒適舒緩,令人讀起來非常有趣味,不會失於泛泛而談,但又不至於過於深奧難懂。

當你翻開這書時,便會想全心全意一氣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間會有任何間斷,因為在看的過程中經常會遇見令人拍案叫絕的美言好句。完整地研讀有助於對這本書裏的所有思想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對其中東西方文化碰撞有更為深入的把握。當我真的如飢似渴地將這本書狼吞虎嚥般讀完之後,還是手不釋卷。於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細細地將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所以我採用了通讀和精讀兩種方法。通讀只讓我對這本書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全書風格上講,文筆優美,行文如雲捲雲舒,自然而閒適。從其內容來説,交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學藴於其中,不會艱澀難通,但是你也不能馬上獲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處好景緻時,便要駐足細賞。《美學散步》這部書就是這樣的,行到思想靈光閃現處,要靜下心來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這一功夫是後來在細讀的過程中才慢慢體會出來的。

今還記得裏面有引用李麗對宗白華《美學散步》的評論,她是這樣説的:“‘散步’當中有古老周易演繹我們祖先‘天人合一’觀念的直觀、感知和體驗;有禪宗以淨的心去體悟觀照萬物的境界;有老莊、玄學追求的靈氣飛揚的思辨智慧;有亞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邏輯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經驗主義哲學中對感官體驗的重視;有康德把時空作為人類感知方式,把心靈作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見;有黑格爾否定的思考的辯證思維;還有在20世紀中西文化碰撞中為人們普遍運用的比較中見同異,同異中辨特徵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我非常同意李麗精警的評價,而且她表達的是那樣的緊湊。

《散步》讀後感6

《散步》這篇文章,它就像是一首扣人心絃的詩,一首感人肺腑的歌,弘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反映了我國文明家庭建設的巨大成就。文章在選材上頗有特色,作者懂得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光輝的道理,精心選材,以小見大。文章只是選取一個三代同堂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卻描述了一個重大的主題,就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在新的時代得到了發揚光大。

在這個三代同堂的家庭裏,“我”處於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每當家庭出現分歧的時候,“我”總是會主動站出來,消除分歧,維護團結,增進親情。“我”全家要到田野上去散步,可是母親不想去。因為母親老了,身體不好,好不容易才熬過一個嚴冬,走遠一點就會覺得累。母親的想法並非毫無道理,但是“我”不是消極的表示順從,而是積極地提出建議。“我”勸説母親,正因為體虛,才應該多出去走走。“我”的話飽含着重重温暖,飽含着對母親深切的愛。有利於母親身體的增健,有利於家庭温馨氛圍的營造。母親聽了“我”的話,感覺滿心欣慰,兒子敬愛母親,母親尊重兒子,家庭非常的和諧和幸福。

家庭猶如一口池塘,有時波平如鏡,有時波瀾起伏。在散步的過程中,這個三代之家就像平靜的水面湧起了波瀾。在岔路口,“我”的母親要走大路,“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順,便於老人行走,小路難行,可是景色優美。在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情況下,“我”決定舍魚而取熊掌。“我”認為,母親年邁,餘年不多,伴隨她的機會已越來越少,兒子還小,來日方長,陪伴他的機會還很多。讀後感·於是“我”就聽從母親的'建議,作出了走大路的決定。這個決定是非常明智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就在“我”作出走大路決定的時刻,母親忽然摸摸孫兒的小腦瓜,改變了主意,説:“還是走小路吧。”母親疼愛孫兒,瞭解孫兒的心思,知道孫兒喜歡小路旁邊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小路盡頭水波粼粼的魚塘,於是決定自己克服困難,滿足孫兒的心願。

小路不好走,母親對“我”説:“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着我。”到了一處難走的地方,“我”蹲下身子,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他們怕摔傷了自己背上那個最疼愛的人,因此都走得很慢,很穩,很小心。

《散步》讀後感7

《散步》描寫一家三代老小散步時的融融親情。課文讓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每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正確的言行教育引導孩子。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長期的,根深蒂固的。其成人後的種種習慣,很大部分來自父母早期的影響和教育。

文中從初春陪母親、攜妻兒但不,到覺得“走大路”、“走小路”、“背起母親”、“背起兒子”等。無不表現出父親對母親的關愛呵護,母親對下一代的關心,對兒子是無言的教育和引導,與時下一些不承擔瞻仰老人義務的人對照,其對下一代的影響和引導是不言而喻的。

小時侯,家境不太好,可那份濃濃的親情卻無時不在,始終暖暖地包圍着我。記憶中,愛是母親那一針一線縫製成的布底鞋,愛是那騎在爸爸脖子上看露天電影時拍紅的`手掌,愛是那除夕之夜圍着灶台不停忙碌的身影……

生活的艱難,絲毫也不能影響我們一家人的快樂生活。

漸漸的,我和我的姐姐們都長大了,工作了,生活條件也一天天好起來了。可是,我們的父親——偉岸的父親卻因癌症在我女兒還不記事時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一生節儉的父親帶走了我們的歡樂,帶走了母親臉上燦爛的笑容。父親的猝然長逝成了我們家人心中永遠的痛。

工作的繁忙、生活的壓力,經常使得我心煩意亂,有時面對母親的絮叨的時候也會對她粗着嗓門吼幾句,看着她孩子般束手無策的樣子,我又覺得於心不忍,內心充滿了愧疚感。早就聽得母親在説,想讓我們帶她去某個地方玩去,而我也總是藉口一堆,讓姐姐們誰有時間帶她去。今日想來,她也並不只是想出去開開眼罷了。

“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當女兒給我這個作業時,當我仔細熟讀課文時,我的心中感到很温暖。是啊,忙忙碌碌,何時有空體會一下生活中那種責任以及所擁有的給我帶來的幸福呢?社會的繁榮和安定,給每個家庭帶來的美滿生活。我們不經意地擁有了一切。同時,社會,家庭和責任,也在我的背上揹着。生活是美好的但是要我們一起創造。老一代,我們這一代,女兒這一代。—“我過不去的地方,你就揹着我。”

文中母親的話,給了我信念,我們是一家子。我們背起整個世界的同時,我們擁有整個世界。

《散步》讀後感8

今天偉銘揹回了流動小書包,吃過晚飯,我們便好奇地閲讀起來了。

乍一看這本書,故事中的主角、色彩都有點簡單,但仔細讀完才發現這是本越讀越有味道的書。每一頁都固定的出現兩個主角,每一頁上都變換了不同的場景,每一頁上都呈現的不同的境況,讓讀者隨着情節,忽而緊張忽而開懷大笑。讀完第一遍的時候,偉銘沒有大多的反應,在讀第二遍的時候,我提醒他關注更多的細節,比方看狐狸在不同的心理下表現出來的貪婪的眼神、偷偷摸摸的動作、驚恐的表情、碰壁後的尷尬和滑稽的慘相……孩子受到情節的渲染竟情不自禁加上了他自己的想象,比如:讓狐狸掉進坑裏、讓他在跳起來時碰到樹枝砸着腦袋……我心裏很高興,孩子心裏有了他自己對“好”“惡”的評判,還知道站在“正義”這一邊呢!帶着這種收穫的喜悦,我們讀了第三遍,讀完後我在思考如何將書中的道理引申出來講給孩子聽,讓他能真正的聽懂。我對偉銘説:“我們都要像這隻昂首挺胸的母雞蘿絲一樣勇敢、自信。只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情,那些不好的事情是不會影響到我們的'。作為這隻存心想傷害別人的狐狸,不但不能得逞,反而因為他一心光想着害別人,忽略了周圍其他的東西和潛伏的危險,最終把自己害的遍體鱗傷,得不償失……”偉銘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我知道這些話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但只要我們長期不懈的堅持陪他閲讀,同他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心得,他的讀説能力會大有長進,也會明白更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感謝老師們這麼用心的為我們提供這樣好的讀本,讓我們大人們也得到了心靈淨化……

師語:銘銘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這與媽媽的悉心照顧是分不開的,只是孩子現在的年齡應該擁有更多的快樂,我們還不急於將繪本中滲透的道理提煉給孩子,好繪本帶給孩子的絕不僅僅是這個。那麼我們當前的任務就是和孩子一起把“閲讀”這件事情變的快樂起來,讓孩子真的愛上繪本,愛上閲讀。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孩子的觀察、領悟、表達變得豐富起來……

銘銘媽媽,讓我們一起加油好嗎?

《散步》讀後感9

閲讀《母雞蘿絲去散步》的故事時,我一直都為母雞蘿絲擔憂,生怕它會被狐狸吃掉。可是她走過院子時,眼看狐狸就要靠近了,我猜想母雞恐怕要被狐狸當作美餐了,結果狐狸自己不小心,前爪踩到了釘耙,被釘耙的把子給打中了,我覺得很搞笑。

接着,母雞蘿絲繞過池塘,眼看狐狸就要捉住它了,我心裏別提有多着急了。結果,母雞悠閒自地走着,狐狸卻一頭栽進了池塘,喝了一肚子的水。我想,這隻狐狸可真是笨!

然後,母雞蘿絲越過乾草堆時,感覺狐狸就要撲向母雞了,我想,這回母雞可要死定了。沒想到,母雞還是悠哉悠哉的,而狐狸卻被幹草堆埋了起來,顯出一副很倒黴的樣子。我以為狐狸應該會放棄,結果它還是不甘心地跟蹤母雞。

母雞蘿絲經過磨坊時,狐狸緊跟其後,而母雞的爪子感覺要被吊麪粉的繩子纏祝我覺得母雞這次一定不會那麼幸運了。可是母雞碰巧拉動了吊麪粉的繩子,狐狸沒有在意從天而降的麪粉,結果又被埋進了麪粉堆裏。看到這裏,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覺得這隻狐狸真是太倒黴了。

最後,母雞蘿絲還是非常悠閒地穿過籬笆,而氣急敗壞的狐狸一躍而起,眼看母雞蘿絲就要被捉住了,但是,狐狸跳得過猛,一頭栽進一輛小推車裏,小推車順着山坡往下衝,撞上了許多蜜蜂房,憤怒的蜜蜂排成一長隊,向狐狸衝去,狐狸嚇得毛骨悚然,飛奔而去。而母雞蘿絲卻慢悠悠地從蜂房的下方走了過去,安全地回到了家。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覺得母雞蘿絲是世界上運氣最好的母雞,而那隻狐狸應該是世界上最倒黴的'狐狸。

粗粗看完《母雞蘿絲去散步》,感覺也沒什麼,回頭細細的又看了一遍,好像有點味道了。

我們不會像孩子看故事時那樣哈哈大笑,但在內心卻會會心的笑一笑,消逝已久的童心和童趣似乎隱約閃現。

可是成年人的想法總是不會那麼天真,我們可能會想,這隻母雞蘿絲在我們生活中應該是屬於性情超然物外的代表,她對生活中的困難甚至危險都熟視無睹,悠閒而有滋有味地生活着;我們還會想,也許母雞蘿絲是大智若愚,早已設計好種種機關,讓可恨又可憐的狐狸一次又一次的失手,最終狼狽逃竄……

我們是不是想得太複雜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像孩子一樣簡單而又快樂地讀這個故事。

《散步》讀後感10

作者莫懷戚選取一件平凡的小事,通過一家三代人散步——兒子背母親,母親背兒子等細節,以小見大,不經意間,寫出了一家三代人之間的濃濃親情,道出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好品德,讓人回味無窮。

課文讓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每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正確的言行教育引導孩子。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教師,英國教育家巴特勒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長期的根深蒂固的,其成人後的種種習性,80%來自父母早期的影響和教育。課文從初春陪母親、攜妻子散步,到決定“走大路”,“背起母親”等,無不表現出父親對母親的關愛呵護,以及對兒子無言的教育和引導。與時下一些不承擔贍養老人義務的人相對照,其對下一代的影響引導是不言而喻的。

課文還揭示了另一個問題:社會和諧的動因。人是組成家庭、社會及人類世界具體的表現形式,人間的親情,家庭的和睦,社會的完美和諧,都離不開人的責任——對生命,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每個人都是要老的,而老人是需要贍養的,是需要情感與安慰的',但更需要對生命的珍重和人格的尊重。但這一任務需有誰來承擔?他的兒女們。孩子是家庭的成員,是未來和希望,他們需要呵護,需要教育引導和健康成長,而父母就是鏡子,就是導師。因此可以説,尊敬長者,愛護子女,同時有責任心地完成社會所賦予的使命——如果每個家庭都若此,社會就會和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融洽,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在一切向錢看,為了金錢利益父子成仇,夫妻離異,兄弟反目成仇等等違反親情、人倫、道德的現象司空見慣的情況下,家庭美德,人間親情還有無存在的必要?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文明的向心力。中華民族要發展,要實現偉大的復興,沒有人間親情,缺少家庭和睦以及社會的穩定和諧,是萬萬不能的。

因此,每個家庭必須從現在,從自身做起,摒棄功利思想,從尊老愛幼、教育好下一代入手,發揚傳統美德,以責任心、愛心為建立和睦家庭、和諧社會出一份力。我呼籲每個家庭,到了春天,都和家人一起散散步吧。

《散步》讀後感11

讀到這篇文章,一種莫名的感動湧動心頭,參雜着淡淡的憂傷,不由想起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我的工作不就像牽扯着蝸牛去散步嗎?那些孩子與蝸牛多麼相似!我總是嫌孩子的學習速度太慢,成績提高不快,於是我就在後面不停地催促。我拉着他,扯着他,責備他,呵斥他,也許他已經盡了力,可我仍然嫌他慢。他們的學習就像蝸牛爬行,特別是那些成績較差的孩子學習跟蝸牛簡直就沒兩樣,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他還是隻關進那麼一點點,於是怒氣充滿了我的心田。可我卻沒有想過,也許孩子已經竭盡全力,但他還得忍受着我的責備甚至呵斥繼續往前趕。“我們看不到孩子燦爛的笑臉,聽不到孩子清脆的笑聲,更顧不到孩子無瑕的童心,當孩子流着汗甚至流着淚拼命往前趕不上的時候,我們時常看不到他的汗水,更看不到他眼眶裏滿是委屈的淚水。好不容易放假了,老師留的假期作業要寫,家長還要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補習班,因為我們總盯着孩子的成績,唯恐學分落後。其實我們心裏都知道,如果拋開成績,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愛的。

我想,如能換一種眼光看待孩子的學習,換一種心態面對孩子的成績呢?就當孩子是蝸牛,老師就是那個牽扯着他去散步的人,於是我們放慢腳步,聞一聞路邊的'花香,聽一聽林間的鳥叫和蟲鳴,還有那溪水的歡唱。要知道有些風景也許我們一生只能看到一次,童年屬於孩子也只有一次,童年的快樂只屬於童年,很多東西童年沒有學會,以後還有很多學習的機會,把培養和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放在第一位,豈不是一位啟迪智慧的最佳引領者嗎?多看看孩子燦爛的笑臉,多聽聽孩子無邪的笑聲,然後我們會發現:原來上帝是叫孩子牽扯着我們去散步!

每個學生都是一株幼苗,我們不能渴求所有的幼苗都開出美麗的花朵,但是隻有把愛的陽光和雨露撒向每一個學生,才有可能迎來“春色滿園”的美景,老師就是要用愛的行動和語言使園子裏綻放盡可能多的“花朵”。

《散步》讀後感12

感謝老師,如果你不佈置這個作業,我想我很少會去看莫懷戚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很短,也很平實,但細細讀來,仔細品味,它包含了很多的信息,觸動了我們內心世界裏最温暖的部分:家庭的責任和親情。

文章一開始就讓我倍感親切:因為我們也是這樣的家庭結構: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可我努力回想:我們家有多少時間沒有一家人一起散步了?好像好久了,我真的記憶模糊,不能記得我們全家一起散步的樣子。非常慚愧。是不是繁雜的一切擾亂了我們享受生活享受親情的時光?!

就像文章裏的母親,我們家裏奶奶也是什麼都為我們着想,什麼都依着她的小孫子,在她眼裏:家裏所有一切就是她的世界,她的全部。為此她可以心甘情願為兒孫們做她所能做的一切,無怨無悔。雖然有時有些嘮叨,但孫子每次離家去學校都總是會與奶奶擁抱告別,每次回家會與奶奶大聲説:“奶奶我回來了!”而孫子每次回家就好像帶來了歡樂,奶奶她臉上始終會盪漾着暖暖的笑。

家庭是每個人温暖幸福的港灣,好的`家庭是最放鬆最自由的地方,我們在那裏休息,感受親情的撫慰,享受天倫之樂,它讓我們遮風避雨,每個人的情商最初都是來自各自的家庭的。温暖的家庭讓人能為了它而奮發向上,當你再苦再累時想到自己的家庭,你就能振奮精神,“我想有個家”不只是歌裏唱的那樣,是每個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所為之奮鬥為之不斷努力的。美好的生活不止是物質財富的滿足,更主要的是家庭精神財富的富足。和諧和睦的家庭她一定是有負責任的丈夫和妻子,和藹慈祥的老人和活潑可愛的孩子所組成的,那樣的家庭是始終充滿笑聲和歌聲的地方。在那樣的家庭裏,沒有走不過去的“小路和池塘”,因為我們會相互牽手,相互“背”着過去,前面一定是陽光,一定是春的田野。

《散步》讀後感13

語文課上,我們學習了《散步》,文中那一家人温馨和睦的場面讓我深深地感動了。學完課文,我忽然思考着——家庭是什麼?家庭意味着軟弱時的依靠;絕望時的希望;痛苦時的力量源泉!——家庭就是這樣,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港灣。

家人又是什麼?家人,意味着悲傷時的輕柔安慰;寂寞時的'一陣温暖;成功道路上的默默支持!——正是家人,使自己不再害怕和恐懼;也正是家人,組成了一個完整快樂的家庭。因此讓我們的心中充滿甜蜜。

那是上箇中秋節,我們一家團圓,其樂融融。奶奶做了一大桌好吃豐盛的飯菜,撲鼻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在每個人的餐盤裏都放着一個精緻的月餅。“開飯了!”奶奶大聲叫着,頗似《家有兒女》中劉梅叫喊三個孩子的情景。首先跑出來的是我,看着色、聞着香,垂涎三尺。接着爺爺、外公、外婆、爸爸和媽媽也都走了出來,一起圍坐在桌邊品嚐起美味佳餚——即沒有什麼特別的規矩、也沒有飯前的客套話,就不約而同地嚐了起來。邊吃,邊開始聊起了家常。我知道,其實這個時候,談天比吃飯更為重要。邊説邊聊,還不時發出一陣陣的笑聲,每個人都笑得那麼開心、那麼爽朗,在那個全家團圓得月圓之夜……

夜幕降臨,我一看時間,晚上六點半了。“嘿”我提議道,“大家到樓頂看圓月,如何?”接着,我們便到了樓頂,只見明亮的月光灑向大地,皎潔的月亮還在慢慢地爬上來,偶爾被幾縷輕紗似的微雲遮住……最終,它終於高高懸掛在了夜空之中,而此時它夜變為了銀白色,夜空中的幾顆星星也俏皮地眨着眼睛,好一派月朗星稀的景象,或許,月亮和星星本來就是一家吧!

我們在夜空下站了很久,也聊了很久很久……現在回想起來我似乎突然明白了什麼:這不正是《散步》中那濃濃的温情嘛!朋友,請讓我們一起珍惜我們自己遮風擋雨的港灣,珍惜我們的家人吧!

《散步》讀後感14

親情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今天讀了《散步》一文,體會更加深刻。

《散步》一文主要寫了作者、老母親、妻子和兒子一同出去散步的事。在散步的過程中,體現了他們一家的其樂融融、互相幫助、互相關懷,更説明了親情無價。

《散步》一文中,開頭寫作者的老母親因為身體不好而不想出來散步,但最後還是出來了。看到這裏,我們都會以為作者的母親是被作者強迫拉出來的.,其實作者本意不是這樣的。俗話説:“生命在於運動”,作者也是想讓多病的母親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鍛鍊一下身體,這對老人來説是有好處的。從這兒我也體會到了作者對母親的敬愛。

在散步時,作者的母親和兒子發生了分歧,因為作者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對老人來説是比較方便的。而作者兒子卻要走小路,因為走小路有意思,在路上也可以玩一玩。但是,作者畢竟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都得聽他的。作者考慮到母親體弱多病,應當順她的意。所以作者決定委屈兒子,因為作者陪伴他的時日還長。作者便説:“走大路”。然而,出於對孫兒的愛,就決定走小路了。

從這件開始由意見分歧到因為作者對母親的孝心和母親對孫兒的愛而意見一致的事,充分説明了他們一家人是多麼和睦。看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作者對母親是多麼孝順,而我呢?當母親累了時連端上一杯茶都做不到,我實在是太慚愧了!

從老母親對孫兒的疼愛,不禁讓我想起了《荔枝》一文。這是作家肖復興寫的,文中主要是講作者給母親買了一些荔枝,但是母親捨不得吃,卻給了她最心愛的孫子吃了。

種種事蹟都表明,親情是多麼珍貴。我們都要去愛我們的親人,因為他們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其實,我們的親人都深愛着我們,我們也應當愛他們,如果你沒有愛,請從現在開始,愛你們的親人吧!

我們都要記住“親情無價”,並好好珍惜!

《散步》讀後感15

這個是應老師之邀寫的作業,時間緊任務重,交予孩子他爹完成,。當提到交一篇讀後感時,堯爸就想起了這本書,這是一本讓我們感動的書,我聽到推薦在書店讀到這本書後就毫不猶豫的買了下來,給堯堯講了一遍,堯堯沒啥感覺,也許這種感覺只有做了父母之後才能深刻的體會到吧,也可能是因為他的年齡太小還不能理解罷,於是這本書被堯爸帶到了學校給他的孩子們看,而其中的故事讓堯爸也深深感動着。堯媽希望,在堯堯的成長中也有這種時刻,讓愛與堯同行。有愛同行這是一個父親和兒子散步的故事。書中每一次的散步都隱喻着生活中父子關係的不同階段。每一次,母親都在遠處注視着他們:最初是父親帶着孩子散步;兒子大了,開始拒絕與父親親近;再後來,兒子反過來帶着、揹着已經佝僂的父親散步。

歲月流逝,他們散步常去的森林變成了公園,樹邊的.鳥兒換成嬉戲的兒童。但父與子的衣服卻從未變換,這也暗示着父親與孩子以及作為觀察者的母親之間永遠不會磨滅的親情。我們品一品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對此書的評論——讀這本《和爸爸一起散步》,我讀得很慢。我一邊誦讀文字,一邊欣賞畫面。有時我只看畫面,猜想它表達的是怎樣的意思;有時相反,我讀完了文字,再去看看畫面是怎樣豐富了文字的。這也許是賞讀圖畫書的一種方法……

讀這本書,我好像也在和書中的“我”一起散步,聽他娓娓道來,暢談他成長中的心路歷程。我們一路交談着,一路欣賞着身邊的景色,移步換景,景與情會,給心靈帶來靜謐,讓靈魂得到淨化。雖然書中的“我”在敍述中有嬉戲,有歡欣,但也不無愧疚。他的真誠,參透着道德與睿智,他的生活最終臻於幸福的境界。當我讀到:有一次我問爸爸:“你還願意陪我嗎?”爸爸睜着明亮的藍眼睛,愉快的説:“當然!親愛的。”我哽咽了。“一個懷有愛心的人,是不會感到沉重的。”這是真的。和爸爸一起散步,一路上有你...有一天,我們也會變成他...這淡雅,簡單的故事傳遞一個亙古不變的愛的軌跡:成長路上,與愛同行,親情不僅是人生賴以生存的支柱,也是需要履行一生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