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傅雷家書讀後感(精選13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6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精選1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傅雷家書讀後感(精選13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1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能夠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可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明白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所以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政治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此刻,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所以,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傅雷家書讀後感2

正式成為九年級學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這段時間內,我覺得使我收益最大的還是學習了《傅雷家書》這篇課文。傅雷不僅是一位慈愛的父親,更是一位人生旅途中的知己朋友,這讓我對他的兒子能有一位這樣的好父親而羨慕不已。

傅雷在給兒子的信中寫道:“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這段富有哲理的話告訴了我:要做一個成功的人,就必須經得起大風大浪的考驗,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面對一切。聯想到我自身的情況,我不禁有些慚愧,每當考試的前幾夜,我都緊張得睡不着覺,雖然我努力告訴自己要平靜,要放得開,試圖去入睡,可每次都失敗了。儘管我不斷地告訴自己:考試一定要認真,仔細,可等到考試時,我卻不能夠集中精力去答題。一方面因為我沒休息好;一方面由於我總想着考試的結果。這樣,最終導致了考試結果的不理想。這個問題非常令我頭痛,更令我擔心明年的會考會不會也遇到這樣的情況。

正當我擔憂時,我又看到了傅雷在信中寫的另一句話:“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從中,我懂得了:人要懂得調控自己的情緒。不由地,我想起了今年我市的文科狀元——以607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的秦婷婷曾説過的一段話:“我從來都不表現出大喜或大悲,不論每次考試成績如何,我都像諸葛亮那樣穩重,對什麼事自己都有底一樣……我每次放假期間是從來不拿筆的。還有就是每次考試前後,我都不再盯着課本,而是做一做別的事情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這段話如同傅雷的經典語句一樣使我深受鼓舞,我知道要想成功,就必須要有處世不驚的態度。

傅雷在家書中也曾要求兒子要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保持對藝術不懈追求與對生活的“赤子之心”。我的爸爸媽媽也常教育我:一定要對生活保持熱情,對學習保持激情。在教育孩子處世的態度上,傅雷與我的父母持同一觀點,這一點也正是我現在所努力追求的。

我想,假如今後我真的能擁有一種像《傅雷家書》中所説的處世態度,做一個處世不驚,懂得調節心態的積極的人,一個笑傲江湖的“俠客”,那麼這篇課文我才沒有白讀。

  傅雷家書讀後感3

隨手翻開《傅雷家書》,熟悉的字體映入眼簾,一封封深情的家書裏藴藏着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的感恩之情,這一切不知不覺流入我的心間。

書中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謹慎,禮儀要得體;遇到困難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跟國家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的、人格傑出的人。同時對兒子生活,傅雷也進行有利引導,對日常生活如何勞逸結合,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像良師益友提出見解倡導。拳拳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在兒子精神意志消沉的時候,傅雷張開懷抱,安慰傅聰:“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裏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傾訴向誰訴説呢?”傅雷用自己的人生經驗鼓勵兒子勇敢面對挫折,學會堅強,“戰勝苦難才是生活的強者”。在兒子在藝術成就達到高峯的時候,身為父親的傅雷感到驕傲自豪,喜悦之情流露信中:“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快樂,更莫過於欣賞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傅雷也不忘提醒兒子保持謙卑,勇於攀登藝術頂峯。傅雷在書信中給兒子的每一段話,我彷彿看見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教誨,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強烈的父愛。

俗話説:“可憐天下父母心。”我不禁想到了父母,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很平凡,但他們給我的愛卻無私深沉,事事為我着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我,自己捨不得,什麼都先僅我;他們雖然講不出深奧的道理,但平時小事中的教誨何嘗不做人的準則呢?當我不小心弄壞他人物品時,母親鼓勵我要勇於承擔責任;當我因朋友無意把墨水灑在我身上而氣憤時,母親開導我要懂得寬容大量;當我練習騎車想放棄時,父親教導我要明白凡事堅持不懈才能成功;當我因心情糟糕而撒氣在奶奶身上時,父親教育我要尊老······父愛似山高海深,母愛如細水綿長,給予我力量,激勵我前行。

合書,閉目,腦海中浮現出那個嚴厲慈祥的傅雷——他帶着一副眼鏡坐在身前的桌子上奮筆疾書,桌上摞着一疊疊整齊的文稿與傅聰的回信,也許他正在寫着家書,也許正書寫着稿子,也許······歲月和苦難在傅雷身上留下痕跡,卻依舊阻當不了傅雷對兒子深切的愛。

一封封家書,一份份情,傳遞着傅雷對兒子的鼓勵、期望與那苦心孤詣的愛;一件件小事,一個個道理,傳遞着父母對我的教誨和那深藏不露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4

“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磕磕碰碰,而這些坎坷正能磨鍊我們的意志,使我們的生活不會像死水一般平平淡淡,波瀾不驚,這種生活是無味的,也毫無意義可言。要保持極高的修養,平靜、坦然地面對,保持一顆達觀、向上的心。”

這是《傅雷家書》中的一段話,一封封書信,漂洋過海,傳達出難以割捨的父子之情。傅雷在信中這樣寫道:“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關於青年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做個警鐘,做面‘忠誠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以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一位值得欽佩的父親,他教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熱愛祖國的人,甚至讓兒子立下三個原則:不説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國籍。但他並不是古板地教育兒子,而是以身作則,循循善誘,在傅聰遇到挫折時,他通過鼓勵讓傅聰爬起來,勇敢地向前。在傅聰犯錯誤時,他並沒有發怒或者包容,而是告訴傅聰,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而當傅聰取得成就時,他會送上祝賀和讚美,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對傅聰音樂的教育上,他有時以父親的身份給他指導,比如先強調注重技巧,而後反覆要他真正領悟音樂本身,有時他又以朋友的身份跟他交流。我覺得他的教育方式是優秀的、是成功的。相反,中國的一些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過於迫切,卻又未採取恰當的`方式,他們有的盲目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有的採取“打壓式”教育方式,還有的盲目跟風……殊不知,這樣只會讓孩子飽嘗辱罵、拳頭的滋味,在恐懼的壓力下成長,我想這些人真應好好地讀一讀《傅雷家書》。

此外我也從這本書中學到許多人生道理,比如“一個又一個筋斗栽過去,只要爬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峯,超脱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鋭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是的,跌倒也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有爬起來的勇氣。

這樸實的家書,卻有着深邃的父愛,深遠的教育意義,實在讓人感歎!

  傅雷家書讀後感5

讀傅雷家書其實,是讓我有時能看到一點藝術的音信的。可是我手裏全全無藝術的素材,只能聽聽音樂,寫寫詩歌。或許詩歌就是一種最初的藝術吧,我很簡單的就掌握了它。

如果説羨慕的成分那是必然有得,可是我卻不能去對自己的父母要求過高。我很愛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一個健全的人格的成長,我相信自己如今的成長。他們只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們每天憂慮在自己的事業上,有時會讓我也去給他們搭把手,可是我卻越來越不想在哪兒,像是一種被束縛的。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走上了想要追求一種生命體驗的道路,就像藝術一樣的燃放。可是我的父母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我已經無法去給他們説出更多的話了。讀傅雷家書的時候,有時很羨慕,傅聰有一個可以和他聊在藝術興趣上追求的人,只有被理解的才是相互的朋友。當我愁悶時,給父母説我的想法與心情時,他們只能説我的眼前隔了一層紗,像是看不到我一樣。我是他們的孩子,我不可能再去説太多這樣的話,因為這麼多的話,不過是劃在他們心上的一把刀子而已。其實我寫的詩是和父母説過的,她只説了一句,她以前很喜歡這些句子。還説了我以前喜歡音樂,還有我喜歡畫畫。似乎很多人都喜歡過吧!可是我知道,我的生活卻從來沒有離開過這些感受。多少年來,我似乎若有若無的尋找到過,也在若有若無中失去了,直到大學因為自己的狀態失去了和別人的交流的時候,它們就彷彿成了渺渺不可見兮的聲音,纏繞了我的前世今生。我不是一個天才,我是一個在失去後才明白的尋找。我不可能從小就能得到這些體驗。

傅雷在信裏提到的做人,這是一個堅持的事。只有人格完整的人才能被更多的人接受。當然他的藝術也一樣,藝術是藝術家的生活心情感覺的表達。如果我們只是狂妄的追求藝術的感覺,其實那就只能不被別人理解吧。藝術家在藝術裏活的自由,可是我們國家的文化從開始就有一種對自我之外的一種關懷,這是一種沒有差異的對待,就是傅聰談到的藝術的平的感覺。梵音是唱給眾生聆聽的,基督擔待了世間的罪惡。藝術家在自己生命中的昇華,去送給了每一個人的自由的敞翔。人類文明在發展中只有慢慢的捨棄掉競爭的限制,只有在這樣不斷地昇華之中,我們才能一點點揭示生命永恆的藝術。理想的王國不斷地在思想與精神中構建,我相信我們的無窮無盡的想象力終究會成為我們現實生活最美好的對待。

  傅雷家書讀後感6

——他説的“做人”是那種意思,是“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那樣的人,是在最高意義上做一個精神上有所昇華的人。

——《家書》不過是用文字概括了我從小在父親身邊所感受到的一切。

從古至今,家書都是連通家人的情感橋樑,它有過“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也有過“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種種典故。《傅雷家書》始於1954年,傅聰——傅雷的長子出國留學波蘭,學習鋼琴演奏。父子倆情深意切的交談,貫穿在一封封家書中。而傅雷的家書中,卻不僅是親人的思念,我讀這本書,更是看到了傅雷一家對藝術的追求,對生活的感悟,對祖國的熱愛……

每個人心中,都暗藏着一個心靈的歸屬,可以在此,發自肺腑的與親人暢談。而從無聲的文字中,我似乎也看到了,不僅僅有傅雷與兒子的深厚温情,還有一種若有若無的熟悉。

這是一位嚴謹的父親對兒子耐心的指導。幾乎每封信中,都有父子倆對於鋼琴藝術的感悟。傅雷不僅關心兒子練琴的生活,還不斷強調各種曲調的情感,比較不同演奏者的不同。樸實的語句中更體現的是父親對於兒子的關懷,對於藝術的追求。

這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對兒子的教育。傅雷將自己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囑咐他堅定立場,待人謙虛,禮儀得體,心懷愛國之情。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含情脈脈的文字後,是遠隔兩岸的深厚情義。文字本無情,卻承載了愛的温情,似細水長流,滋潤乾涸的草地。在一個時代的孕育下,傅雷有力而堅決地告訴兒子,告訴我們每一個人“生活中困難重重,我們必須不斷自我改造,向一切傳統,資本主義的,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感情與習俗做鬥爭,我們必須拋棄所有的人生觀和舊的社會準則。”

傅雷對兒子的關心更多讓我看到了我的生活,我的家庭。沒有分離,沒有書信,但仍有那種熟悉的感覺,那種愛的關懷。父母對於我的幫助,也是無私的,他們教我感恩,細緻,對學習,對生活……家書記錄得,是我的生活,它教會了我懂得於珍惜。

我誕生在了一個與傅雷完全不同的時代,一直以來的幸福團聚讓我們缺少了書信的交談,但那份來自父母細緻的關懷,那些點滴的愛仍然熟悉在我的腦海裏,無論何時,無論愛的表達有什麼不同,從傅雷的家書中,我更看清了這份愛,我會在淡淡的清歡中感受愛,感恩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7

我感恩有你——《傅雷家書》。在你那無聲的悄然訴説裏,我茁壯成長。

封封家書,傳達的不只是技巧與禮節,更是深沉的父愛。“但若你缺少勇氣的時候,儘管來信告訴我,我可以替你打氣。倘若你心緒不好,也老老實實和我談談,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代你解決一些或大或小的煩惱。”我萬分感動於傅雷先生對子女的關愛。讀着《傅雷家書》,我想到了你——我的父親。

窗外,如濃墨般黑漆;窗內,如白晝般明亮。我正為數學題而煩惱,筆尖在紙上渲染着墨跡,然後再草草劃掉,反覆幾次依舊如此。我懊惱地搖了搖頭。“吱呀—”門悄然而開,父親來到我的身旁,默默坐下靜觀,然後對我説:“要靜下心來,細心、耐心!”此時我想起傅雷先生曾對傅聰説:“你在考慮這許多細節的時候,必須心平氣和,精神上很鎮靜,切勿煩躁,也切勿焦急。”我冷靜,再冷靜,執起筆開始再一次地驗算,終於,柳暗花明!我欣喜地望向父親,帶着些許自豪。父親的嘴角微微上翹:“凡事都要細心、靜心、耐心,就一定能成功的!”白熾燈靜立於桌上,散發着温暖柔和的光。

舞台上,所有燈光匯聚一處,台下是密密麻麻的人羣,嘈雜喧嚷。我緊握竹笛的手愈發冰涼,緊張地不停顫抖。驀然,一隻温熱的手掌輕撫我背,雄厚的男音在耳邊響起:“不必緊張!練習了那麼多次了,就當再來一遍吧!你是在享受它,並不是演奏它。”抬頭,我對上父親深沉的目光。“看譜的時候不妨多哼,彈的時候儘量少哼,尤其在後來,一個曲子相當熟的時候只宜於‘默唱’,暗中在腦筋裏哼。”傅雷對即將上台演奏的傅聰也是這麼説的。我想,聽傅雷先生的,聽父親的,我肯定可以的!心中的緊張如冰融化。走上台,舉起竹笛,深呼吸,我開始用不一樣的方式,訴説着故事。人羣裏安靜無擾,唯有音符在大廳上方環繞飛旋,深沉而美妙。

《傅雷家書》,感恩有你,謝謝你教會我待人處事的道理,更明白父愛竟如此深沉温暖!父親啊,感恩有你,讓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勇敢踏出每一步,因為那每一步中,都填滿着你深沉温暖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8

在信息交流並不發達的年代,書信便成為與遠在他鄉的親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由於運輸技術的原因,很多時候,一封信難免需要翻山越嶺,消耗許多時間才能送到對方手中。讀傅雷夫婦寫給孩子的家書,感受字裏行間滿滿的愛。

與其説這是一本書,不如説是傅雷夫婦在與孩子對話,與我們對話。傅雷與孩子對話,對遠在他鄉的孩子深表掛念,像每一位普通的中國父母一樣,擔心孩子的近況,擔心孩子有沒有受欺負,錢夠不夠花。但卻又遠遠不止這些,更多的是傅雷憑藉自身在音樂方面的高超造詣,對兒子傅聰進行學術上的指導;有時會安慰、鼓勵,讓傅聰在失落,疲倦時能夠給足馬力,繼續前進。都説老話説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可見,兒子傅聰後來在人格和學術上那些閃耀的亮光,離不開作為榜樣的父親背地裏的悉心教導。

正因如此,《傅雷家書》也時常成為現代父母教育孩子的指明燈。書中飽含滿腔愛意的語言和一個個沉穩有力的人生道理,讓我們感受到親情的美好與温馨,或許這也正是這一封封活靈活現的家書能夠流傳至今,每一絲傅雷讓我們感受到的精神都能夠昂揚不滅的原因吧。

“一個人的修養是無盡的,不但在技術學問方面是無盡的,尤其在做人方面。説話與態度方面,也都是學不完的。”這是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要是把這句話放在以前,大多我只會把它當作一句前輩對於晚輩的教導便罷。時間是良藥,總會治癒身體和心靈的不足,也便是成長。人的成長,也便像那句話所説的,進無止境。

我們總歸得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雖然我們的父母不如傅雷那樣知識淵博,大多數也無法給予我們像皇帝般的生活。但無可否定的是我們的父母會用盡他們的全部心血和全部精力,目的永遠都只有一個,那就是給我們更好的生活。又或許所有的父母都會想,該怎樣才能讓我的孩子未來過得比我們更好。他們的生活開始變得周而復始,對我們的期待也日漸增加。有時,我們在成長路上得到的小成功,父母會比我們還要高興;要是跌倒,父母便會安慰、鼓勵,但誰也不知道,在夜深人靜時他們會有多心疼我們。

世間美好的情感莫過於親情、友情、愛情,但血濃於水,只有父母是無時不刻都在為我們着想,雖然有時忠言逆耳。我得感謝這本《傅雷家書》,它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親情的温暖與力量。我相信,父母永遠都會站在我的身後。

願所有的雛鷹都展開雙翅,終有一天,我們定在空中翱翔。

  傅雷家書讀後感9

經典的作品是最具有永恆的魅力,他們就像一位博學的智者、諄諄教導的老師。而《傅雷家書》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這個寒假我認真閲讀了《傅雷家書》,在書中,我國著名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傅聰的一封封飽含深情的家書,使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那灑在紙間點點滴滴的愛,深深的感動了我。

在書中,傅雷和兒子相隔萬里,只能通過寫信和兒子溝通交流。他嘔心瀝血地對兒子進行諄諄教誨,把兒子當成朋友,彼此吐露心聲、交流感想,聊起日常瑣屑,講起哲學藝術,甚至探討愛情問題;他把兒子當成書友,與兒子一起談論過李白、蘇軾、辛棄疾等文學大家;最重要的,他沒有忘記自己父親的責任,將生活經驗一一傳授,並且要求兒子要知道國家榮辱、藝術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一封封信中,無處不表達了他對兒子深切的關心,掛念,並以兒子為驕傲的真情實感。

“你的彈琴成績叫我們非常高興,對自己父母不用怕自吹自捧的嫌疑,只要同時分析一下弱點,把別人沒説出而自己感覺別的短處也一起告訴我們。”對兒子取得的成績,傅雷是自豪的高興的。他在祝賀的同時,也要求兒子反思分析,與自己交流收穫,因為這樣才能鼓勵兒子不自滿,去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我在讀書時,十分羨慕傅聰,因為他有傅雷這樣一位父親,總愛以朋友之間交流勸告的口吻與他通信,而不是命令的話語。仔細回想一下,我的父母平時不也是這樣用平和的心態與尊重的態度和我交流的嗎?他們這樣做,不僅能讓我感到輕鬆愉悦,還能讓我願意敞開心扉,把心裏的話説出來。而父母的意見,我會更欣然的接受,這對我的成長十分有益。通過交流讓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父母對我的愛與關懷,讓我倍感幸福。

父母的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傅雷教他的兒子做人,做學問,愛國,言傳身教,影響着兒子的一生。而我們的父母也用他們的愛他們的言行舉止感染着我們,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父母的話,我們要用心去聽去體會,因為他們是世界上最愛我的人。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傅雷家書》可以使我們更好的提升自身修養的一本好書,在風雲暗湧的年代裏,傅雷通過書信親子愛子,傳達出一種高尚的品質。

愛子之情本是人間常情,而傅雷卻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把親情放在第二。讀了《傅雷家書》,可以看到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藝術造詣高深,在生活對朋友愛惜尊重,政治上關心國家發展,又如益友、知己般與兒子平等探討藝術的多個方面的個性特徵,並且還能從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中獲得做人的道理,讓孩子體會父母之愛。可能如傅雷那樣,對我們有着一顆期盼之心,希望我們成人成才,有一份濃濃的、毫無保留的愛。明白了父母的愛心,我們就會努力學習、成人成才。

這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術修養讀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我們可以像傅雷一樣從中體會做人、學習的道理。

認真品味這本好書,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親情世界,理解不懂得的人情世態。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愛人買回《傅雷家書》已有一年多,我一直沒有看。覺得父親給兒子寫家信,無非是一些説教,應該沒有什麼好看的。最近兩週因為沒有新書看,順手從書架上抽出此書,隨便從中間打開看了幾眼,不覺被信的內容吸引住了,於是,從頭開始,一字一篇的開始看起來。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

這裏我記錄一些初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接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是這種態度和作風。還有,傅雷先生由於自己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啟發。

書中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其中貫穿始終,我以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做人、修養以及學問的關係實為一體的思想。在我看來,這就是重視和強調“一般修養”的重要。在其他信中,這種思想都有出現,比如關於去博物館、去森林等建議,便是希望通過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養,而不是一味練琴、搞音樂。對我的啟發則是,讀書只是修養途徑之一,另外還應有其他。即使讀書,也不應僅限某某學科。一般修養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學藝術,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諸領域都需閲讀。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關於感情(激情)和理智的關係,應當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侷限性,等等,皆為真知灼見,無不閃耀着理性的靈光!以上便是一讀《傅雷家書》後的一些感想。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讀後感只能記錄我的一部分收穫,更多的則寫不出來,而是要融入身體。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建議,各位老師、父母認真一讀。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有一本書,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傅雷家書》!

在書中,有一句話寫得特別的好,那就是——長篇累續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説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意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這段話寫的極好,有許多的做人道理在裏面!

這本書可以教會我們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有多麼大和做人的道理,希望大家都去看一看!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藝術學徒的修養讀物”。講如何教育孩子的一本書,《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批評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

傅雷是一個真誠的人,能有這樣一個父親,我想當子女的應該是榮幸的,因為他把子女看成是獨立的個體,有錯就認,而且非常真誠。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户,很好地為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其實,傅雷只是這千千萬萬的父母之一而已,同時他也是這千千萬萬的父母的代表之一。他擁有着這世上最普通,最平常的愛,同時這也是這世上最偉大,最聖潔的愛,但其實我們的父母也和傅雷一樣擁有着如此偉大的父母愛。

讀完這本書然我懂得了,父母愛子女是天性。自己做了母親,也真切體會了“心疼”一詞的滋味,自以為母愛熾熱,而知不足。與一些有“責任心”的家長一樣,對待孩子不是溺愛,就是期望值過高或急於求成,我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與孩子時常心與心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