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道德教育專題講座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89K

20xx年仲夏的xx,七場關於“道德教育”的專題講座,讓德育沙龍的成員們有了與省內乃至全國教育界大咖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幸福的感覺,如沐春風;收穫的喜悦,如夜雨漲秋池;警醒的反思,如潮水般層層湧來。下面,僅從“師生關係”這個角度,結合多位專家講座的內容引發的思考,對自己過往的一個教育故事做個梳理。

道德教育專題講座有感

馬克思説:“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而德育,作為人的教育,處理好關係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李子勛老師擅長的領域之一是“親子關係”,在他的《陪孩子長大》一書裏,他用上百個諮詢案例來證明:良好的關係勝於教育。當然,他的案例大多指向親子關係,可是我覺得這句話引用來闡述師生關係也很貼切。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就是對良好師生關係的解讀。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與經營可以通過許多方法與途徑,譬如無微不至的關愛、譬如與孩子站在同等高度的尊重、譬如帶同理心的換位思考等等。可是今天我分享的這個教育故事,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解讀。

有個孩子小名叫夏果,就要升九年級,因為出生在夏天,家長給他取名“夏天的果實”。他的母親曾經是我的同事和好友,我説“曾經”,是因為她的生命終結在她36歲的七夕節,從確診為胃癌到離世,前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夏果9月份來到我的班上,國小裏他是年級裏的佼佼者,可進了國中兩個月就跟不少任課老師鬧了矛盾,包括地理、歷史等國小科。他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稍不順心就捶桌子,跺腳,喉嚨裏發出嘶吼聲,撕書本,書桌上用三角板或筆芯劃出一道道傷痕。

每當任課老師來告狀,我就認真地聽,儘可能理解並接納他們的憤怒,可是對這個孩子,總是心存“袒護”。我心裏明白,夏果處在一個心裏創傷的應急反應期。對於一個13歲的男孩,媽媽突然就沒了,他的世界一夜之間坍塌了,可是又沒有力量去進行災後的重建,他的`無助與悲傷無處發泄,所以以上種種異常舉措都是創傷性應急反應。他需要心理疏導,可是我連單獨約談他都不敢,因為我怕自己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反而給他烙下更深的傷口。

曾經向我的心理專業老師求助,老師説:這個孩子你最好不要輕易去“碰觸”,因為你跟他母親的關係,會面臨兩重風險,一是你可能無法把控自己的感情,二是你對這個孩子很難保持一箇中立、公正的判斷。所以在我覺得我還沒有準備好的大多數時候,我只是遠遠地觀察他,無條件地選擇信任他,而不是不斷地去批評他或干擾他。

終於有一天,生物老師把他直接“請”到我辦公室,沒有迴旋餘地了,正好辦公室沒有其他人,我決定試試,去嘗試觸碰他心底的東西。沒有問他剛才的課上發生了什麼事,只是問:“你是不是想媽媽了?”立刻,他的眼淚就下來了。我果然沒有控制好自己,陪着他流淚,哭過之後他跟我談起媽媽在醫院裏交待他的話,談到媽媽曾經想送他去外縣市讀國中的打算,以及很多關於他媽媽的事。那一刻對這孩子唯一的感覺是心疼,不是嘴上不説,就是心裏不痛。我靜靜地聽,偶爾站在他媽媽好友的角度給出一點建議。這樣的談話持續了不到5次,他好像忽然長大許多。

當然,夏果畢竟只是一個13歲的孩子,此後,還會有情緒控制不住的時候,可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不愉快越來越少,任課老師都説夏果變了,同學們也感覺他變化很大。今年5月份地生會考,夏果考了地理A生物B的成績,為此他糾結了許多天,他怕生物是B的成績會影響他想要讀通州高中的志願,我安慰他地生成績可能只作為參考。記起董卿説過:“真正的強者,是含着眼淚也永遠在奔跑的人”。而夏果,就是那個含着眼淚拼命奔跑的孩子,真的很堅強。

回顧我和夏果的師生關係,我覺得自己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保持信任和耐心,相信他自己有力量走出生命的廢墟,成功地進行災後的重建。此次研訓中,我心裏再次升起那重疑惑:在夏果到我班上最初的兩個月裏,如果我能成功地建議學校或其家長,在他失去母親的第一時間裏請心理專家為他進行心理疏導,他經歷的內心掙扎是不是就能輕微得多?而我受經受的擔心吊膽是不是也能輕微得多?

江蘇省德育研究所馮建軍所長在“新時代中國小德育體系”的專題講座中,再次濃墨重彩地提到“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政策時,我一直在想,對軟硬件相對薄弱的農村中國小來説,這真是一個福音。目前,農村中國小大多沒有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少有人重視這方面的工作,許多時候孩子的不遵規守紀不完全等於品行不佳。如今既有專家的高站位觀點,相關制度若用行政手段去推動落實,則讓我們這些農村中國小的班主任,平添了一份勇敢走下去的信心和力量。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