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論語雍也篇讀後感(3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7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雍也篇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論語雍也篇讀後感(3篇)

論語雍也篇讀後感1

子説:“冉雍這個人哪,可以但任握有一方統治大權的行政職務。”冉雍便向孔子問詢子桑伯子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説:“子桑伯子這個人也不錯,可惜不依禮樂。”冉雍説:“如果內心充滿着‘敬’而言行又表現為‘簡’,這樣的人來掌握一方統治大權,不也是可以的嗎?如果內心便充斥着‘簡’而言行也表現為‘簡’,這樣不是太過於‘簡’了嗎?”孔子説:“冉雍説的沒錯。”

當孔子評價冉雍時,並沒有具體指明,使冉雍可以“南面”的品格到底是什麼。但通過冉雍與子桑伯子的比較,我們便可以明確這一點了。但這個比較並不是孔子直接了當地説明的,而是通過冉雍的提問引出了孔子對子桑伯子的評價:“可”但卻“簡”。問題是,這一評價仍然十分模糊,於是冉雍對“簡”做了進一步的闡述和分析,而且得到了孔子的認可。

冉雍在分析中使用了兩兩相對的四個概念:居、行,敬、簡。我們可以看到,冉雍顯然是“居敬而行簡”,而子桑伯子則是“居簡而行簡”,則“居敬而行簡”正是冉雍得到孔子“可使南面”的評價的關鍵所在。那麼,“居敬而行簡”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孔子曾明確地説:“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讀得》14)又説:“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見本章後)相對於夏、商二代來説,孔子很明確地選擇了周的禮樂文化。在他看來,夏、商二代缺少“禮”對人的修飾(“禮”是周公旦制禮作樂的結果),因而人顯得“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缺少文化,是野蠻人。當然,孔子也不同意在以“禮”飾身時太過於強調“禮”,那樣的人顯得虛偽,後世理學時期所出現的“假道學先生”便屬於這一類型。孔子所要求的是“文質彬彬”,以“禮”合理地修飾自己的言行,既不能太矯情,也不能不對自己的言行進行修飾。

《禮記》開篇説“毋不敬”(《禮記·曲禮》),而其中所記載的各種對人的言行的規範,其最終的目的也在於使人做到“敬”,“敬”在“禮”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由此來看,“居簡而行簡”顯然缺乏對“敬”的堅持。那麼孔子為什麼又會認可“居敬而行簡”這種對“敬”的解釋呢?

首先,孔子已經説過要“文質彬彬”,“居敬而行敬”顯然太矯情,屬於“文勝質”的一面,“居敬而行簡”則做得比較好,既有內心的“敬”,又不張揚。

其次,孔子説“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衞靈公》),要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則所謂“居敬”正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而“行簡”則是對他人的寬容態度。《大學》説:“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這也是對自己嚴格要求的表現,同時還説明了只有經過嚴格地修身,才有可能達到“喻諸人”的目的,從而實現治理國家的最終理想,這與孔子因為冉雍“居敬而行簡”而認為他“可使南面”同出一轍。

“居敬”,不但是修身的目的,也是修身的方法,但即使我們做到了這一點,也不代表我們可以因此而炫耀於人(事實上,如果我們炫耀於人,那代表我們根本就沒有真正做到“居敬”)。“炫耀於人”實際上是內心的“敬”表現到人的言行時的一種錯誤態度:從大的方面講,我們不能因為我們自己做到了嚴格的要求而要求別人也能夠做到;從小的方面來講,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時刻都不忘記在別人面前故意表現一番。“居敬”只是對自己的一種要求,對自己的一種態度。能夠做到“居敬”的人,對內而言,能夠謹守自己的真人狀態,而不讓自己在孤獨的世界裏顧影自憐,對外而言,又能夠抵制各種各樣的誘惑(包括讚譽和挫折),而不讓自己在喧囂的世界裏迷失了方向。

論語雍也篇讀後感2

子説:“冉雍這個人哪,可以但任握有一方統治大權的行政職務.”冉雍便向孔子問詢子桑伯子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説:“子桑伯子這個人也不錯,可惜不依禮樂.”冉雍説:“如果內心充滿着‘敬’而言行又表現為‘簡’,這樣的人來掌握一方統治大權,不也是可以的嗎?如果內心便充斥着‘簡’而言行也表現為‘簡’,這樣不是太過於‘簡’了嗎?”孔子説:“冉雍説的沒錯.”

當孔子評價冉雍時,並沒有具體指明,使冉雍可以“南面”的品格到底是什麼.但通過冉雍與子桑伯子的比較,我們便可以明確這一點了.但這個比較並不是孔子直接了當地説明的,而是通過冉雍的提問引出了孔子對子桑伯子的評價:“可”但卻“簡”.問題是,這一評價仍然十分模糊,於是冉雍對“簡”做了進一步的闡述和分析,而且得到了孔子的認可.

冉雍在分析中使用了兩兩相對的四個概念:居、行,敬、簡.我們可以看到,冉雍顯然是“居敬而行簡”,而子桑伯子則是“居簡而行簡”,則“居敬而行簡”正是冉雍得到孔子“可使南面”的評價的關鍵所在.那麼,“居敬而行簡”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孔子曾明確地説:“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讀得》14)又説:“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見本章後)相對於夏、商二代來説,孔子很明確地選擇了周的禮樂文化.在他看來,夏、商二代缺少“禮”對人的修飾(“禮”是周公旦制禮作樂的結果),因而人顯得“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缺少文化,是野蠻人.當然,孔子也不同意在以“禮”飾身時太過於強調“禮”,那樣的人顯得虛偽,後世理學時期所出現的“假道學先生”便屬於這一類型.孔子所要求的是“文質彬彬”,以“禮”合理地修飾自己的言行,既不能太矯情,也不能不對自己的言行進行修飾.

《禮記》開篇説“毋不敬”(《禮記·曲禮》),而其中所記載的各種對人的言行的規範,其最終的目的也在於使人做到“敬”,“敬”在“禮”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由此來看,“居簡而行簡”顯然缺乏對“敬”的堅持.那麼孔子為什麼又會認可“居敬而行簡”這種對“敬”的解釋呢?

首先,孔子已經説過要“文質彬彬”,“居敬而行敬”顯然太矯情,屬於“文勝質”的一面,“居敬而行簡”則做得比較好,既有內心的“敬”,又不張揚.

其次,孔子説“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衞靈公》),要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則所謂“居敬”正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而“行簡”則是對他人的寬容態度.《大學》説:“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這也是對自己嚴格要求的表現,同時還説明了只有經過嚴格地修身,才有可能達到“喻諸人”的目的,從而實現治理國家的最終理想,這與孔子因為冉雍“居敬而行簡”而認為他“可使南面”同出一轍.

“居敬”,不但是修身的目的,也是修身的方法,但即使我們做到了這一點,也不代表我們可以因此而炫耀於人(事實上,如果我們炫耀於人,那代表我們根本就沒有真正做到“居敬”).“炫耀於人”實際上是內心的“敬”表現到人的言行時的一種錯誤態度:從大的方面講,我們不能因為我們自己做到了嚴格的要求而要求別人也能夠做到;從小的方面來講,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時刻都不忘記在別人面前故意表現一番.“居敬”只是對自己的一種要求,對自己的一種態度.能夠做到“居敬”的人,對內而言,能夠謹守自己的真人狀態,而不讓自己在孤獨的世界裏顧影自憐,對外而言,又能夠抵制各種各樣的誘惑(包括讚譽和挫折),而不讓自己在喧囂的世界裏迷失了方向.

論語雍也篇讀後感3

讀完《論語》,我的心中充滿着一種淡淡的`感動,因為《論語》總是用最簡單的話語告訴我們真正的道理,讓我們的心靈歸於平靜之中。讀完了《雍也篇》,也令我從中獲益匪淺。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但是,最令人感動的永遠都是最為簡單而真摯的東西。

《論語·雍也》中最令我感受深刻的是孔子對於顏回所作的3次評價話語。可以説,孔子弟子凡三千,有名者七十有二,但孔子首推顏回,從這三句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窺看一二。

第一句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從這一句,我們就能看出顏回的好學不倦,孔子的弟子三千,一定不乏勤奮好學者,孔子卻説顏回死後再也沒有好學者了,可見顏回品德是勤奮好學,而且在失敗時不會遷怒於人,只會從自己身上找差距,而不是為自己的過錯和失敗找出無數的藉口和退路,並且他在求學的過程中不犯重複的錯誤,這樣才是真正的求學態度,只有不遷怒,不貳過,才能獲得真正的進步,成就大事業。

第二句是: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樣看來,顏回不但勤奮好學,而且不為生活艱苦所困,是一個大賢者。他即使居住在簡陋的地方,食物僅可以勉強果腹,對於這種情況一般人是無法承受的,但顏回卻自得其樂,悠哉遊哉,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不以物質的貧乏為意。人不堪其憂,所有人都會被此困擾,為自己所處的情況所抱怨的時候,而顏回從來不改變他那種樂觀的態度,所以孔子才會説賢者回也,又感歎一聲這才是真正的賢德。因為這是在什麼樣的物質環境下都不改變心境的那種坦然和安寧。在現今時代,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是十分困難的,儘管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了,但是又有誰能夠真正做到如同顏回一般的安貧樂道呢?

第三句是: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仁愛是儒學的核心精神,而這句話正是孔子對於顏回的仁愛給予的高度肯定,這句話的意思是“顏回這個人的心可以在長時間內不離開仁德,其餘的學生則只能在短時間內保持這樣”。即使在艱苦的日子裏,他依然奉行着孔子的教導,並且“其心三月不違仁”。從此,我想到了世上的事情難就難在這“恆心”二字。換句話説,叫做“貴在堅持”。世上事幾乎無不適應這一規律。而仁心的修養也不例外。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不難的是“日月至焉”,難的是“三月不違仁”。我由此想到了近段時間的中國如同捲入了災難的漩渦之中,先是乾旱,接着又是玉樹的地震,不幸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牽動着人們的心絃。大家開始呼籲捐款捐贈物資,但是與此同時,我又想到了,每當災難到來的時候,人們都會十分重視公益事業,但是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是否會有那麼一刻想起公益事業,想起身處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呢?我不得不承認,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特蕾莎修女,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於公益慈善事業,我想説的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只是在災難發生之際,我們才開始關心弱勢的人們,在平常的日子裏,也需要我們有所盡力,我曾聽過一個很生動的比喻,愛心就像用柴草點火一樣,只要有火,柴草就容易被點燃。而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只要有“仁”的引導,就容易被感動。要保持柴火不斷地燃燒下去,那就得不斷添加柴草。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説,要麼缺柴草,要麼懶得添加,所以很少有能使火焰長久不熄的。只有像顏回那樣的人,才能夠做到一直不斷地添草加柴,使火焰熊熊燃燒。

讀《論語》,就如同是與聖人在對話。其實聖賢的價值就在於千古之前,他們那些有價值的人生經驗可以穿越千年的滄桑,走到今天,讓我們仍然覺得温暖;而他在千古之前緘默地微笑着,注視着我們仍然在他的言論中受益而已。

Tags:讀後感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