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93K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

談起三國,有一個人不能不談,他就是劉備,一個被曹操認為除他自己外的唯一一個真英雄,雖然當時劉備怕被曹操看出自己的志向,若來殺身之禍,便給人留下一副碌碌無為的樣子,但他其實是胸懷大志,才有了之後幹出的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5篇

劉備在書中的形象是一個為人忠厚,好結交豪傑的漢子,書中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中敍述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成為千古美談,可見作者和讀者對劉備的評價之高。

“仁、善”是劉備的主要性格特點,有“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之志。“上報國家”這點是不難看出,不然他看到劉太守發出的榜文,就不會心中萬分感慨,長歎一氣了,他歎氣,只是因為家道落敗,沒有兵馬,只能看不能做。這個舉動,就足以看出他“上報國家”的決心了。

“下安黎庶”,這可是劉備的主要性格特點,他從不允許手下擾民。當陽撤退時,十幾萬百姓跟隨他渡江,雖然情勢緊急,但他決不棄民先行,博得百姓的愛戴。可是這樣的代價是什麼?是被曹操大軍趕上,幾乎使他全軍覆沒,也幾乎使他丟掉了性命。很多人認為收買人心,也許真説不定,可是,那種危險時刻不去保性命,而去博民心,似乎不太可能,可能他真的愛民如命。

説到收買民心,又把他摔阿斗的事情給牽出來了,為了一個武將,犧牲自己的兒子,容易嗎?這就説明對他而言,兵民是一樣重要的`,從長阪坡摔阿斗,到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再到關羽遇害,誓死復仇,必要伐吳都是如此。

當然,劉備也有弱點,他的致命弱點同樣也是仁愛,因為愛民,逃難不丟下百姓,結果差點全軍覆沒,因為重情誼,關羽被殺害後不顧軍事,將士的反對,誓去伐吳,結果被吳殺得大敗而回,自己也險些丟了性命,更使兵力嚴重受損。當然伐吳的失利還有一個原因,也是他的一個缺點,就是自以為是,以為自己學過點兵法就可以亂來,結果被人“火燒連營”,一敗塗地。

仁愛,現在後人對他的評價就僅僅如此,但是誰又想到,仁愛,也是他的致命缺陷。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2

三國指的是三個國家,分別是魏國、蜀國、吳國,它們之間互相打仗。最後,魏國滅了蜀國和吳國,並建立了晉朝。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發生在這三個國家之間的故事吧。

“桃園三結義”講的是三國時期的蜀國皇帝劉備在還沒有當皇帝之時,以賣草鞋為生,但他一心只想報國,於是便結識了張飛和關羽二人。他們在張飛家的桃花園結為三兄弟。然後各自打造自己的武器,最後招兵買馬,他們非常講義氣,不顧自己的生命,共同謀劃恢復漢室,保衞國家。

“三顧茅廬”講的是劉備,張飛、關羽請在蜀國大名鼎鼎的軍師---諸葛亮出山,劉備一共去了三次才把諸葛亮請出山。劉備第一次去請諸葛亮時,諸葛亮沒有在家。劉備第二次去請諸葛亮時,他還沒在家。劉備第三次請諸葛亮時,諸葛亮正在睡覺,於是劉備、關羽、張飛一直在屋前等候。最後,諸葛亮被感動了,答應與他出山。劉備為了能夠統一大業,屈尊求賢,不怕碰釘子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草船借箭”講的是諸葛亮三天借給東吳十萬支箭的故事。第一天諸葛亮沒有動靜。第二天,諸葛亮還是沒有動靜。第三天,諸葛亮才和魯肅去取箭,諸葛亮先在三十隻船上鋪滿稻草並插上稻草人,然後去曹營,諸葛亮讓士兵們敲鼓,曹操以為東吳來攻打,立刻下令放箭,於是船上的稻草人插滿了箭,最後東吳獲得了十萬支箭。這個故事讓我們學會了做事情考慮周全、安排周密、精益求精,才能把事辦好。

這裏的所有人物中,我最喜歡諸葛亮,他足智多謀,聰明過人,運籌帷幄而且他還是一個忠臣,他對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並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識淵博。

我喜歡《三國演義》這本書。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眾所周知這是三國演義的主題曲。三國演義是我最喜愛的圖書之一,被列為四大名著。其中《千里走單騎》是我的最愛。

故事《千里走單騎》主要講了曹操愛慕人才,一心想要收服關羽,對他十分厚待。但是關羽不忘劉備,在得知他的行蹤後,立即掛印封金,離開曹營,前往投奔。曹操知道留不住他,便贈給棉袍、路費,親自送行。關羽經過五處關隘,斬了六員攔路的曹將。在古城會了張飛,終於與劉備相遇。

這個故事中關羽為了與兄弟相遇,捨棄了自己的榮華富貴。這讓我看到了關羽的忠誠、勇敢、俠義的精神,我很受感動,深深覺得關羽是值得我們敬重的一位大英雄。

但是在當今社會裏,許多人都為了金錢,名利不擇手段:詐騙自己的朋友、父母、同學.......比如一些小店鋪為了使賣的食品更誘人,賺更多的錢,便往裏面加入添加劑,色素,讓食品變得更香,但因此卻讓吃這個食品的顧客的身體變得差,他們卻全然不顧,這些人完全辜負了顧客對他們的信任!很少會有人像關羽一樣,這一點讓我大失所望,我希望社會裏會出現更多正直,誠信的人。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4

三國演義是用歷史改編的小説,作者的名字叫譚旭東,主要是講漢朝末年劉備、張飛、關羽三人結拜為兄弟後決心幹出了一番大事業,並統一中國,但曹操、孫權等人和劉備等人的理想一樣,結果他們分成了三大勢力,這就是所謂的三國時期。

這裏面最精彩的莫過於赤壁之戰,就是周瑜把黃蓋在曹操面前打的皮開肉綻,使了苦肉計,然後讓黃蓋去投降曹操,結果曹操大為驚喜,然後魯肅又去和曹操説:“你的士兵是北方的,不如把船都連到一起。”曹操大怒道:“好你個魯肅,到時候,你們拿火一燒,我們就要全軍覆沒了。”魯肅道:“就算放火,這是西南風,燒不起來的。”蜀軍與曹軍打仗的時候已近是是夏季了,黃蓋乘着快船來放火,曹操感到不妙,但曹軍船已經被連起來了,火一燒曹軍就覆沒了,曹操就只好帶着殘兵敗將回北方了。

三國演義這本書非常的好,它向我們現代人知道三國時期所發生的事,講述了中國人,在那個時期是在戰場上是怎樣戰鬥的,講出了古代軍事的強大。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5

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在烽火連天的世界裏,卻引發一個又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那正是在羅貫中筆下的着作《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內容豐富,成語眾多,雖然看起來比較麻煩,但是能讓我們真正領會作者的藝術才華。

在這本書裏面我最喜歡的是被評為“治世之能人,亂世之奸雄”的曹操以及才華橫溢的諸葛亮。

曹操是一位縱橫捭闔的政治家。曹操參與的大小戰役有許多。如破黃巾,斬劉闢、黃邵,攻下邳,絞呂布。特別是官渡之戰,曹操以“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的情況戰勝“眾十餘萬”的袁紹。他的勝利是僥倖嗎?不,絕不是!這説明了曹操過人的軍事才能。有人説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卑鄙。但我不這樣認為。曹操處在一個羣雄角逐的年代,英雄們四處割據,四處擴張,在這樣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年代,“挾天子以令諸侯”正説明了曹操有高超的政治手段。

我想,若無諸葛亮,劉備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蜀國,諸葛亮的才華可謂是深不可測。他考慮周到,而且不講私情。他最喜歡用火攻。想當初,諸葛亮的隆中對,巧借東風,寫出師表,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智退司馬懿無不體現了諸葛亮的機智才華。就連他死了的時候也機關算盡。正是因為如此,我深深的敬佩這一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