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烏托邦》讀後感範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8W

《烏托邦》讀後感範文

烏托邦作為政治學説與社會科學範圍內一個被廣泛使用的概念,正是從空想社會主義陣營思想家、文學家莫爾的小説《烏托邦》中產生的。

下面是《烏托邦》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對廣大讀者提供幫助:


範文一

“烏托邦”子虛烏有的地方,包含了人類的多少美好向往。從記事起我就聽到過“烏托邦”一詞,它是完美、空想、追求的代名詞。我就一直在想,烏托邦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國度?有人説它美,美到荒誕,那它究竟又是怎樣地虛幻美好、不切實際?如今,我有幸拜讀了莫爾先生的這部作品。

《烏托邦》語言優美流暢,字裏行間無不流露莫爾先生悲天憫人的情懷,讀來如飲甘露、如沐春風,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這本書敍述了一個航海家走進了一個奇鄉異國“烏托邦”的旅行見聞。《烏托邦》共分為兩個部分,在第一部分,莫爾借航海家之口斷言,私有制是萬惡的根源。如果私有制度仍然保留下來,那麼大多數人類,並且是最優秀的人類會永遠被壓在痛苦難熬的悲慘負重下。在書的第二部分,他描繪了烏托邦這個與世隔絕的幸福海島,財產共有是烏托邦的最大特點,物資取之不盡,家家户户可以免費領取所需要的東西,不受數量限制,卻也從來沒人多領。在烏托邦,所有的人都要參加勞動,並要學會至少一門手藝。每個城裏人都要先去農村住滿至少兩年,以種田為業。人們每天吃食堂,每天工作六個小時就足夠了。小孩兒必須上學接受知識與品德教育。烏托邦人沒有貧富差距,鄙視金銀,金銀被用來做馬桶和罪犯身上的枷鎖。島上人人平等,住房每隔十年抽籤調換一次,人人自由進出。烏托邦人追求精神的富足與心靈的幸福。

大約在500年前,有一個水手揚帆出海,去尋找這座傳説中的島嶼。他聽説,在那個兩頭窄中間寬的新月型海島上,那裏的全部財富為大家共有,沒有私有財產,金錢在這裏失去了意義,也就沒有了墮落和罪惡。這位水手找了三天三夜,差點兒被巨浪吞沒,最終也沒能找到這座海島。我又聽説大約在500年前,有一個水手揚帆出海,去尋找一座傳説中的島嶼。他聽説,在那個兩頭窄中間寬的新月型海島上,那裏的全部財富為大家共有,沒有私有財產,金錢在這裏失去了意義,也就沒有了墮落和罪惡。這位水手找了三天三夜,差點兒被巨浪吞沒,最終也沒能找到這座海島。

在人類智慧和思想的海洋上,有許多哲人像這位水手一樣揚帆起航。從古希臘柏拉圖的“理想國”到中國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無不在苦苦找尋着人類的完美世界。我不禁想起了電影《血滴子》裏邊的場景:所有的人穿着同一個顏色的衣服,人人勞作,人人有飯吃,病人能得到他們需要的藥草,小孩子開心地在水車上玩耍這安寧的美深深打動着我。

我不禁在想這位在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生活的作家是如何跨越時代潮流,懷着對廣大勞苦羣眾的深切同情寫下這本書的。於是我特意瞭解了一下作者莫爾。1478年,莫爾出生於英國倫敦一個貴族家庭。14歲時,莫爾來到牛津大學深造。當時的牛津大學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傳播中心。那個時代,麥哲倫和他的船隊剛剛用帆船證明了地球是圓的;哥白尼正在書齋中論證太陽是宇宙的中心;達芬奇拉斐爾和米開朗琪羅同時在世人的肉體的熱量和活力正從神祗的禁錮中釋放出來。莫爾如飢似渴地閲讀人文主義著作和古典作家的作品。他最喜愛的就是柏拉圖的《理想國》。很快,年輕的莫爾成長為一位出色的律師和國會議員。因為他剛直不阿、主持正義,無權無勢的人民被欺負都愛找莫爾律師。在為平民打官司的過程中,莫爾隱祕地覺察到一種前所未見的.壓迫,這種壓迫來勢洶洶,雖與温順的綿羊有關,卻格外暴虐、蠻橫。“綿羊本來是那麼馴服,吃一點點就滿足,現在據説變得很貪婪很兇蠻,甚至要把人吃掉。”《烏托邦》中的這段描述就是註明的圈地運動。馬克思説:“圈地運動使用血與火的文字載入人類編年史的”。

莫爾從各種描寫美洲新大陸的遊記中發現,尚處於原始社會階段美洲印第安人的那種共同擁有生產資料、共同勞動、平均分配生活資料的情景正是他的嚮往。他相信,自己發現了人類社會的奧祕,許多社會問題產生的根源是人類的私有制度。他嚴厲批評國王貴族的貪婪殘酷奢侈無度,深深同情勞苦大眾陷於水深火熱的疾苦,莫爾為拯救這些社會疾病開出消除私有制實行公有制的藥方。工人農民提出消除私有制實行公有制比如通過“打土豪,分田地”實現社會公正,我並不認為他們的多麼高尚,站在自己的利益上且堅持這就是公正那是勝利者的專利;這一主張卻是出自出身富裕而且是國家重臣的莫爾足見難能可貴。

《烏托邦》果然是美得荒誕。組合家庭怎麼能有血親家庭來得親切自然?具有着佔有基因的人類怎能拋棄這一本性?男女相親時怎能一絲不掛?烏托邦有奴隸的存在是否説明莫爾還保有奴隸社會中奴隸主思想的殘餘?也許烏托邦人從小就在接受這樣一種文化,對這些習以為常,也就沒有什麼。烏托邦雖也有它的非現實性,但跟當時的歐洲比起來制度似乎更加優越,人民生活更加和諧,烏托邦儼然已經美好了太多。它在當時更多地充當了現實的麻醉劑和社會的反面映射。

然而跨時代的遐想自然是荒誕的。莫爾看不到勞苦羣眾有改變社會制度的力量,更不能設想無產者有朝一日作為一個階級將是革命的主力並是一切革命力量的領導階級。《烏托邦》作為空想社會主義學説的開山之作,雖然有些不切實際,卻引起了空想社會主義思潮,對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正因為有了烏托邦,才有了後來活躍在美洲和歐洲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才有了馬克思的結合實際深入思考,創造了更加成熟的社會主義,造就了社會主義體制的國家。

關於烏托邦,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有人對它的狂熱崇拜,也有人對它的嚴重排斥。總之,對於21 世紀的人類來説,正確認識烏托邦的空想主義,有效利用烏托邦意識和精神,必將對個體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產生巨大促進作用。而我認為,烏托邦空想主義必須與現實理性相結合,既不能把它抬得太高、視作萬能的所在,同時也不能忽視它對人類積極的一面。唯有善用它,才可以促使人類和整個社會向更高、更廣的方向發展。

範文二

《烏托邦》是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哲學家、政治家莫爾寫的。在書中,莫爾借一位海外遊人拉斐爾希斯拉德之口,來談自己對現實的思考和對未來的設想。莫爾在書中首次用“羊吃人”來揭露罪惡的“圈地運動”,並提出了公有制,討論了以人為本、和諧共處、婚姻自由、尊重女權等與現代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揭露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種種弊端,第二部分則是關於烏托邦新島形象的全面描述,他系統地為我們描述了理想社會烏托邦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社會生活、宗教、對外關係等方面的主要特徵。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對15、16世紀的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作了辛辣的諷刺與批判,對封建的君主專制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他深刻地認識到君主制國家是壓迫人民的工具,而法律只不過是“把他們的陰謀規定成大家必須遵守的東西”。莫爾借一位外國旅遊者希斯拉德之口一針見血地指出正是私有制造成了種種社會罪惡,這也是他對數千年私有制社會的歷史總結

第二部分

《烏托邦》第二部分,莫爾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空想社會主義的理想國畫卷。與柏拉圖的“理想國”不同的是,莫爾的“烏托邦”不是一個消費性的共產主義,而是一個人人勞動、按需分配,財產公有,消滅私有制,消除了剝削的共產主義社會。在這部分裏,莫爾用了八個不太引人注目的標題,系統地為我們規劃了理想社會烏托邦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社會生活、宗教、對外關係等方面的主要特徵。

莫爾在烏托邦中提出了許多先進的教育思想。超出了不同時期的人文主義者。例如莫爾主張普及教育,教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終身學習與終身教育,用本族語教學,重視自然科學知識,男女教育平權等等。他的教育思想中有許多合理、進步的成份,為以後的科學社會主義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一些有益的養料,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由於時代與階級的侷限,莫爾雖然認識到了資本主義的罪惡,但卻未能找到理想社會取代現實社會的任何途徑。這也是以後空想社會主義者們共同的無法克服的缺陷。正如恩格斯所説:這種“共產主義思想的微光”只可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而不可能付諸社會實踐。因此,“這種新的社會制度一開始就註定要成為空想的,它愈是制定得詳盡周密,就愈是要陷入純粹的空想。”

以上可以看出,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莫爾,不僅深刻地洞察和揭露了那個時代的各種矛盾,對當時剛剛興起的,將私有制歷史地發展到了最高頂點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給予當頭一棒;而且還富於天才性地為人們描繪了人類理想社會的美好圖景。莫爾也正是以這些天才性的設想而被世人公認為西歐第一位偉大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他當年的很多設想已經變成了今天的現實,有些至今仍是我們不斷努力追求的目標。然而,作為一位生活在十六世紀的人文主義者,受其所處特定歷史條件和他本人思維方式的影響,莫爾又有很大的侷限性。

莫爾寫作《烏托邦》的目的在於規勸當時的統治者進行社會改良,他的基本立場還是維護當時的社會統治秩序。《烏托邦》原作採用的是拉丁文,這便是決定了它只能在上層社會傳閲,而不會對下層社會造成什麼影響。這與當時自下而上興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首先是由莫爾所處的社會地位決定的。莫爾在十幾年的為官生涯中,屢任王室祕書,王室請願裁判長、樞密院顧問官、副財政長官、下議院議長、蘭開斯特王國首相、大法官等要職,他始終忠心耿耿地維護現實的社會法律宗教秩序。其次,是由於莫爾的英雄史觀。人文主義時代的思想家們幾乎普遍將他們的理想建立在一種天真的、超階級的人類理性和信仰的基礎之上,期待着賢明的國君來啟迪人們的理性,喚起人們高尚的信仰。作為一位人文主義者的莫爾,也沒有能夠擺脱這種侷限性。這點在《烏托邦》一書中,處處可以得到印證。莫爾將烏托邦的開國者烏託普國王視為偉大君主的典範,幾乎烏托邦的所有優良習俗都是由他倡導並由後人繼承下來的。

總之,莫爾筆下的烏托邦是一個和平,美好的國家。或許有些地方不太合理,但是,這是莫爾甚至於很多人心中所向往的桃花源。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很多在烏托邦中的美好制度都在現實中被實現了,這是一個很值得高興的事情,希望這個世界有一天能在合理的發展下變成一個大烏托邦。

範文三

《烏托邦》是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哲學家、政治家莫爾寫的。在書中,莫爾借一位海外遊人拉斐爾希斯拉德之口,來談自己對現實的思考和對未來的設想。書中,莫爾首次用“羊吃人”來揭露罪惡的“圈地運動”,並提出了公有制,討論了以人為本、和諧共處、婚姻自由、尊重女權等與現代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揭露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種種弊端,第二部分則是關於烏托邦新島形象的全面描述,他系統地為我們描述了理想社會烏托邦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社會生活、宗教、對外關係等方面的主要特徵。

在烏托邦,人們過着健康向上的生活,相互之間平等、互助、融洽、友愛。大家都在公共食堂吃飯,很少人會自己單獨從市場上買回食物。“烏托邦人是不允許自己的公民從事屠宰業的,因為他們認為這會逐漸消滅人性中最可貴的惻隱之心”。從這可以看出,烏托邦人是很善良淳樸的,他們不希望自己的人民變成充滿暴力跟殺戮的人。烏托邦人是很懂得互相尊重的,他們以侮辱丑角而感到羞恥。他們覺得人是不可能達到很完美的,只要珍惜天然的美就好了,同時,他們認為塗脂抹粉是一種很不光彩的事情。在我們今天,塗脂抹粉卻是很多女性的特點,或是為了掩飾自己的不足,或是為了在交往上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有的時候也是出於對對方的尊重。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很愛惜自己的天然美的,不過,有的時候人們對於長得不太好看的人以及扮演丑角的人卻無法像烏托邦人民一樣懷着一種尊重,甚至在其面前表現出厭惡以及暗地給他們起外號。

在烏托邦人眼中,家庭倫理的意義重大,尊愛愛幼是永遠不變的傳統,他們每個家庭人數限制在16口人以內,並由父親管理。妻子侍奉丈夫,子女侍奉父母,年輕人侍奉年長者。在烏托邦,不允許一夫多妻,也不允許離婚,除非有通姦或者難以忍受的反常現象發生,可以由國家接觸婚約,並允許受害者另行婚配。但是犯有罪行的人是不允許再婚的。這也是他們制度的一個侷限。在烏托邦,女性與男性是平等地參與各項社會活動的,並對社會的發展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這些都跟我們國家今天制度大同小異,都是支持男女平等的。

烏托邦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徵是民主,即除奴隸之外的全體烏托邦人當家作主。烏托邦有一套完備的官員制度,高級行政官員必須從博學多才的學者中挑選。烏托邦並沒有律師,人人都能用法律來保護自身的利益和民主權利。

烏托邦人注重提高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規定,不論男女都必須經常閲讀,而且要作為終生的習慣。這個跟我們現在提倡的終身學習差不多。同時,他們也很注重外來文化的學習。

在烏托邦人眼中,金錢就如糞土,國家實行財產公有,農業是經濟結構的基礎。他們認為“金錢被取消了,和金錢相關的欺騙、盜竊、搶劫、騷亂、叛亂等罪行也就不會發生了……一旦金錢廢除,貧窮也就馬上減少以至於消失了。”但是在我們今天,沒有金錢被認為是萬萬不能的。而且沒有貨幣,沒有商品流通,國家就無法得到發展。

總之,莫爾筆下的烏托邦是一個和平,美好的國家。或許有些地方不太合理,但是,這是莫爾甚至於很多人心中所向往的桃花源。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很多在烏托邦中的美好制度都在現實中被實現了,這是一個很值得高興的事情,希望這個世界有一天能在合理的發展下變成一個大烏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