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曾國藩血祭的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9.17K

近日從圖書館借閲了唐浩明先生所著的歷史小説《曾國藩》三部中的第一部《血祭》。這部小説以豐繁的史料、富有湖南特色的語言真實地、藝術地再現了中國近代史上一位“中興名臣”——曾國藩。看完第一部後,心緒久久沉浸在書中那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急切的想要借閲第二部《野焚》和第三部《黑雨》一睹為快。第一部《血祭》主要介紹了曾國藩在母親逝世後,回家丁憂創立湘軍(此時還只能稱湘勇),並與太平天國起義軍初步會戰的經歷。

曾國藩血祭的讀書筆記

曾國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諡文正,湖南湘鄉人,少年苦讀,追求功名。他出生於耕讀之家,家境殷實,家風淳樸,耕田得以養家餬口,讀書則是為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其祖父曾玉屏雖少文化,但操持家業,閲歷豐富;父親曾麟書身為塾師秀才,熟讀詩書,曾國藩做為長子長孫自然受兩位的影響頗深。曾家以勤儉持家,受影響,曾國藩自小養成了勤快的習慣,不貪睡,愛讀書。6歲時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時能讀周禮、史記文選,並參加長沙的童子試,成績俱佳列為優等,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後來又去異地拜師求學,刻苦讀書。

在27歲時,他考中了同進士,從此之後,一步一階的踏上仕途之路。後來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在京十多年間,他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累遷侍讀,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職,曾國藩就是沿着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

位列二品官位期間,奉旨付江西擔任鄉試主考官時,母親逝世,曾國藩中途回鄉,為母丁憂。在丁憂期間,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係,曾國藩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軍。湘軍在曾國藩的帶領下,逐漸成為絞殺太平天國運動的中堅力量,並與朝廷的八旗、綠營,其他地方武裝,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此時,曾國藩也達到了他事業的高峯,奠定了他“中興第一名臣”的地位。

回顧曾國藩的一生,他能成為晚清中興之名臣,為後人廣為傳談的名人,與其的家庭、社會以及自身的修養、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是勤奮。曾國藩勤奮刻苦,不僅表現在其求學生涯,當其位居要職時,還堅持每日讀書,每日自省,修身養性,韜光養晦,終成大器。

其次能夠團結和籠絡一幫人,協助自己共成大業。曾國藩拜軍機大臣穆彰阿為師,後來又拜官文為師,為其仕途鋪平道路;結識劉蓉、郭嵩燾、胡林翼、羅澤南等朋友,又有李鴻章、左宗棠、塔齊布、曾國荃等人,為其出謀劃策,排憂解難、衝鋒陷陣。這些人,或老師,或同年,或學生,或兄弟,或朋友,曾國藩能夠團結起來,共赴大業。

合上書本,內心一遍遍地想:作為一個個體生命,曾國藩以病弱之軀在短短六十年裏,何以做了那麼多有意義的事?他的超常精力和睿智的頭腦從何而來,作為一個頭領,他白手起家創建了一支體制外的團隊,在千難萬險中將這支軍隊帶到成功的彼岸,他的本事在何處?作為一個父兄一生給子弟寫信數以千計,即便在軍情險惡時仍對子弟不忘諄諄教誨,他的這種非同尋常、不計功利的`愛心源於何處? 在中國歷史上做出大事業的人數不勝數,近代叱吒風雲的人物當以千百計,但為什麼曾國藩特別引起人們的興趣?

這是因為作為政治家,曾有着一個明顯區別於中國歷史上政壇上大人物的地方,這就是,他在事功建立的過程中,非常注重完善自己的人格修養,並以自己的人格修養的完善來促進事功的建立。作者唐浩明説,中國歷史上,很少有人自覺去這樣做,更別説做得好的。人格修養和事功同時建立,相互促進,這是他不同於一般政界人物的地方。這就足以敲打我們一些人的靈魂。

讀懂這本書,便感覺與胸中有着萬千溝壑的大人物心靈通了一次話。感覺擠壓在心底的困惑竟然輕輕化解了。第一遍讀得有點狼吞虎嚥,還沒完全讀透。好書不厭讀,待有時間再細細品味咀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