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夏山學校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92W
  夏山學校讀書筆記

夏山學校,創辦於1921年,被譽為“最富人性化的快樂學校”,“因材施教的典範”,充滿了無窮的活力。校長尼爾認為“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他用了60年時間,在夏山學校實踐了這個突破傳統教育觀念的理想。《窗邊的小豆豆》裏的“巴學園”便是以夏山學校為原型創辦的。

夏山學校讀書筆記

想起上大學時學習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教育內容之大,幾乎無所不包,我被教育巨大的包容所深深懾服。

然而,當我讀完《夏山學校》之後,當教育再次以如此美麗生動的生命形式展現在我面前時,我被如此活潑的教學呈現形式所深深折服。如果説我之前理解的教育還是有形的、可演繹的,夏山學校裏的教育似乎已經達到了“潤物無聲”的境界了。它讓我真正認識到:教育,可以無限大;教育,可以無限遠!

在夏山學校,實現了真正的民主、平等,一切有關學校和集體的事情,由學校自治機構——學校大會全體學生投票決定,校長也只有一票之權。在夏山學校,是否上課,由學生自己決定。學校裏有個叫默文的學生從7歲到17歲在夏山待了10年,一堂正式課也沒有上過,出校後同樣成了社會上的有用之才,擁有幸福的生活和温馨的家庭。

來到夏山學校的孩子往往都是厭學、自卑、叛逆的,是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問題兒童”;來到夏山之後,他們漸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能夠自發自覺、獨立自主地學習,充滿自信,愛己愛人,每個孩子的身心都得到了充分自由的發展。多年後,他們多數成為了傑出的藝術家、設計師、演員、科學家和數學家……

在夏山學校,要求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正如尼爾校長所説:“我們決定辦一所可以讓孩子自由發展的學校,為此,我們不得不放棄所有管訓、指導、約束,以及一切道德訓練和宗教教育。”尼爾用了60年的時間,在夏山學校實踐自己的信念,夏山學校被譽為“最富人性化的快樂學校”.

我由衷地佩服尼爾的辦學思想與辦學理念,夏山學校驗證了“自由發展”的教育是行得通並且是值得去做的。它將學生看成是完全自由發展的,不受任何約束,真把學校變成了學生們的自由天地。尼爾真的是一個勇於實踐、膽識過人的人物,自由發展的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享受教育的價值。在《夏山學校》裏讀的每一句話,都能讓我感覺到愛與自由的存在。“小孩對愛和讚許的需要遠超過對知識的需要。”尼爾的書中沒有過多提到“愛”這個詞,但我卻從每句話中到感受到他對於孩子的發自內心深處的愛。這種愛不簡單是父母老師對孩子的愛撫、關愛,他的愛是那種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真理的渴望。這種愛更高尚,更真誠,更可貴。沒有這樣愛的驅動是不可能給孩子各種自由的。

我在書中感受到的是校長、老師和學生們一起成長的快樂。這種教育,已經超出形式、技能乃至內容的層面,沒有固定模式與內容。它事實上已經超出了傳統教育的理念,而上升到一種哲學精神的境界。

曾經有位哲人説過,比海洋還要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要寬闊的是人的心靈。我把夏山學校的教育比之為心靈的教育,只有我們教師的心靈和學生的心靈自由交融在一起的時候,才能達到這樣一種“潤物無聲”的境界。當傳統的教育還在為課堂組織教學、道德教育、傳授技能等爭論不休的時候,夏山學校已經穿過了傳統教育的時空,實現了教育心靈的`交融和超越。《夏山學校》一書無限地拓展了我們教育想象的空間。

尼爾的一句名言便是:“與其培育不快樂的學者,不如培育快樂的清道夫。”讓我們合上書,從心靈深處回憶下自己學生時代的夢想的顏色,也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幫助他們繪出五彩的明天。雖然夏山於我來説是一種理想,但是,這些並不能阻礙我追夢的腳步,我會為着“夏山之夢”努力前行。

  夏山學校讀書筆記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愛意味着對孩子的肯定,這對任何學校都是極為重要的。假如你懲罰或責罵孩子,你便不可能和孩子走到一起。夏山的孩子們知道,他們是被肯定的。

讀這段話時,有兩個畫面迅速從的記憶中跳躍而出。一個是我曾在國小時被大部分教過我的老師無數次的懲罰和責罵,以至成年後任何細微的觸動都會使我迅速回到過去,這種對過去那一個個畫面深刻記憶和極度敏感,我明白那恐懼早已紮根於內心,生長出一輩子都無法擺脱的陰影,那些年我知道,我從未被肯定。另一個畫面就是當女兒犯錯時(也許本不是錯誤),我用很高聲調訓斥她,這使我常常陷入一種深深的自責。我知道不是知識緣故,似乎也不是完全可以用理性來解釋。恐懼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對外界特殊敏感的本能,常常會有不經大腦脱口而出的反應。兩個畫面以如此方式同時浮現,表明童年受教育的影響和生活環境與後來性格形成和教育孩子的方式有重要的聯繫,畸形教育必然會導致畸形人格的產生。“有時候學問本身不如性格來得重要。” 我對尼爾説的這句話深表認同。我的痛苦便是重複犯錯與重複自責。作為一個教育者,一個父親,我製造了恐懼,而常常又不能徹底擺脱內心的那份童年的恐懼,並不可避免地影響周圍的人。其實,在讀《夏山學校》時,因為我對恐懼有過徹底的體驗,所以我對恐懼有一種特別的情感和理解,我一直在思考並試圖深入孩子的內心重新去體驗“恐懼。我與女兒並不平等的方式加深了這種恐懼。身為成人,亦為人師,我們順口常言“平等”,但我們卻難以深刻的理解平等,更難真正做到像尼爾一樣如此徹底的平等。其實任何性格温順的人也會有發脾氣的時候,正因為成人難以做到真正平等與兒童相處,所以才會導致兒童對成人的恐懼。哪怕成人站立在兒童面前,高大的身形都會對兒童造成某種不安,我童年時期常常會有這種感受,當然更重要的是高大身體裏隱藏了高大權威自居的成人心理。“當你和孩子平等相處時,你對他發脾氣是沒有危險的。(P7)這表明如果我們心在一起,暫時的分離並不會影響彼此的感情,如果我們是站在一個立場,也允許有不同意見的存在。消除兒童對成人世界的恐懼,需要建立一個充滿信任的環境,需要成人真正理解平等並化為與孩子平等相處的言行。談到恐懼,也使我想起《第56號教室的奇蹟》,想起了想在無數的教室正被“害怕”所籠罩。因為害怕,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因為害怕,孩子不敢提問;因為害怕,孩子坐得一個比一個認真;因為害怕,孩子甚至不願意在學校上廁所……

也許我們無法完全逃離恐懼,但我們如果能更加重視恐懼對兒童成長造成的巨大影響,努力去一點點消除恐懼,孩子就會多一點自我,一個真實的兒童才會真實的顯現,否則恐懼就會將真實的孩子隱藏起來,恐懼就會促使生命畸形野蠻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