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集錦15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01W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歡迎閲讀與收藏。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集錦15篇)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

學習如何表達憤怒對我來説特別重要。以前表達憤怒時,對親近的人會怒吼,因為我知道他們會包容我,他們知道我是“刀子嘴豆腐心”;對不太熟悉的同事同學,我通常會不理睬,橫豎看不慣他,也不敢表達憤怒,因為怕引起更大的衝突不好收場,只能敬而遠之;對於陌生人,在我的定義裏是“不道德、沒教養”之類的,我通常安慰自己這輩子可能遇不見了,息事寧人,就當沒看見或沒聽見。

不管是“忍讓”還是“發泄”,我都會在事後責怪自己“膽小怕事”或“衝動幼稚”,每次都在心裏默默的罵別人和自己千萬遍,仍不解恨,快憋出內傷了。

其實,憤怒的核心是尚未滿足的需要,與其指責自己和他人,不如靜下心來傾聽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有意識的用“我生氣是因為我需要”代替“我生氣是因為他們”。因為指責一個人時,絕大多數人都無法靜下心來把注意力放在對方的需要和感受上,我們的願望就更難得到滿足。

其次,我們也儘量不要給任何人貼標籤,這也會帶來暴力。負面標籤帶來的傷害,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正面標籤也是要不得的。我記得小時候,媽媽常對着別人誇我是一個上進心極強的孩子,一臉的驕傲,只因我有一次考試,數學考了98分,全班第二,爸媽都挺滿意。可我一看試卷,發現錯誤的那道題是馬虎錯的,要是認真檢查,我肯定是全班第一了,我心裏遺憾,難過,哭的稀里嘩啦的。從此我就被貼上了“上進心很強”的標籤。從此,不管大小考試,不管自己是否有遺憾,我都會大哭一場,因為我不想讓我媽媽覺得我“上進心強”這個“優點”是枉然,不想讓她失望。

説白了,充分表達憤怒,是在認真傾聽,用心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的基礎上,不帶任何指責的表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從而達到互利互贏、互諒互解的理想狀態。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光是在憤怒時強壓怒火,靜下心來就很難做到,也許“除了呼吸什麼也不做”真的能幫助到我們,這還是需要不斷練習強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加油,親愛的同學們!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2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我們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並清除地説出觀察結果。非暴力溝通並不要求我們保持完全的客觀而不作任何評論。它只是強調區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人們將傾向於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

觀察?評論?從沒思考過這兩者的區別。更沒想過若將二者混為一談,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我們大部分人的習慣對話是從評論開始的,“你不怎麼願意配合我的工作”、“你總是很忙,都沒陪過我”、“我看到你很不愛乾淨”、“你太粗心大意了”等等。你看,我所列舉的這些是不是我們日常中開口即來的話?我們習慣於這樣的表達方式,看到令自己滿意的或不滿的事,都會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這些往往是帶有評論性的語言。

看了本章內容,開始反思自我。很多時候,我們太習慣於用某些負面或正面的詞語給人貼標籤了。而這些標籤,往往錯失了我們全面瞭解一個人的機會。這讓我想起了一則泰國短片《媽媽!先別急的罵孩子》,廣告中的媽媽去接孩子放學,見到自己的孩子渾身髒兮兮的。

視頻中的大部分媽媽首先的反應是表現了自己的不愉快,而清楚了事情的緣由後,才發現孩子弄得髒兮兮是因為幫助了別人,這才發現自己孩子身上有着非常寶貴的善心。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3

非暴力溝通是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簡寫NVC)一詞的中譯,又稱愛的語言、長頸鹿語言等

作者通過該作品向我們闡述了語言的暴力,擴大了我們對語言暴力的認知範圍,同時作者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

第一章:讓愛融入生活

1.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2.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提醒我們藉助已有的知識,讓愛融入生活

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瞭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

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同時,它還促使我們仔細觀察,發現正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件並提出明確的請求

非暴力溝通培育彼此的尊重、關注與愛,使人樂於互助

3.非暴力溝通模式的要素:

①觀察,留意發生的事情

②感受,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而不判斷或評估——表達感受

③需要,説出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

④請求,明確告訴他人,我們期望他採取何種行動,來滿足我們

舉例:看到桌下的兩隻髒襪子和電視機旁的三隻,我不太高興,因為我看重整潔,你是否願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者放進洗衣機?

4.非暴力溝通過程

①什麼是我的觀察

②我的感受如何

③哪些需要(價值,願望等)導致那樣的感受

④為了改善生活,我的請求是什麼

5.非暴力溝通模式:

①誠實地表達自己,而不批評、指責

②關切地傾聽別人,而不解讀為批評或指責

第二章:是什麼矇蔽了愛

1.有些溝通方式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

2.對他人的評價實際上反映了我們的需要和價值觀

3.暴力的根源在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

分類和評判提倡的是暴力

比較也是一種評判

4.我們可以用負責任的語言代替迴避責任的語言

5.我們無法強迫他人按我們的期待生活

第三章:區分觀察和評論

1.非暴力溝通並不要求我們保持完全的客觀而不作任何評論。

它只是強調區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否則人們將傾向於聽到批評,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2.非暴力溝通是動態的語言,不鼓勵絕對化的評論,而主張評論要基於特定時間和環境中的觀察,並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

第四章:體會和表達感受

1.在表達感受時,示弱有助於解決衝突

2.非暴力溝通對錶達具體感受的詞語與陳述、想法、評論及觀點的詞語做了區分要區分

第五章:感受的根源

1.非暴力溝通強調,感受的根源在於我們自身,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致了我們的感受

2.聽到不中聽的話的四種選擇:

①責備自己

②指責他人

③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④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3.對他人的指責、批評、評論及分析反映了我們的需要和價值觀,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申辯或反擊。反之如果我們直接説出自己的需要,他人可能積極迴應

4.個人成長一般會經歷三個階段

①情感的奴隸:我們認為自己有義務使他人快樂

②面目可憎:拒絕考慮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③生活的主人:對自己的意願,感受和行動負完全責任

第六章:請求幫助

1.在發言時我們將自己想要的迴應講得越清楚,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迴應

2.瞭解他人的反應:對方此時的感受,對方的想法,對方是否接受我們的請求

3.一旦人們認為不答應就會受到責罰,他們就會把我們的請求看作是命令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而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繫

第七章:用全身心傾聽

1.分析妨礙了我們傾聽

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心全意地體會對方

2.有時我們可以主動表達我們的理解,來幫助對方瞭解我們在何種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交流過程中保持持續關注,為對方的充分表達創造條件

3.當我們痛苦地無法傾聽他人時,需要:

①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②大聲地提出請求

③換一個環境

第九章:愛自己

1.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用也許在於培育對自己的愛

2.主動根據需要和價值觀來選擇生活,深入理解我們行為的動機,並用選擇做代替不得不

第十章:充分表達憤怒

1.如果想充分表達憤怒,就不能歸咎於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直接説出我們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們的願望得到滿足

2.表達憤怒的步驟:

①停下來,除了呼吸什麼都別做

②想想是什麼想法使我們生氣了

③體會自己的需要

④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

有時在第③和④之間,我們需要先傾聽別人

第十三章:表達感激

1.在讚揚他人時,我們很少揭示內心活動,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讚揚也常常被人用來實現個人目的

2.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充分表達感激:

①對我們有益的行為

②我們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

③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後,我們是什麼樣的心情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4

聽到批評,你會有什麼反應?

一般人都會條件反射式地申辯、退縮或反擊。

這是因為我們常常把“我”和“我的行為”混為一談,認為批評的聲音=否定的聲音。故被批評時,就覺得受到了他人對自己的否定,容易惱羞成怒。

但造成你不開心的原因,也許和他人的言行有關,卻並不是你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於你自身的需要。當被批評時,你失落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因為你看重他人的信任和認可。

如果打破習慣性防衞,開啟綠燈思維,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和需要,而不是下意識地進行反駁,我們便能對自己和他人產生新的體會。

同樣的,當我們試圖批評他人時,也要意識到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暗含了我們未被滿足的需要。

但如果通過批評來表達主張,對方的反應往往是申辯或反擊。如果我們直接説出需要,他人就較有可能作出積極的迴應。

聽了你的話,我彷彿受了審判,

無比委屈,又無從分辯,

在離開前,我想問,

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嗎?

在自我辯護前,

在帶着痛苦或恐懼質問前,

在我用言語築起心靈之牆前,

告訴我,我聽明白了嗎?

——《語言是窗户》魯思貝本梅爾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5

在我們的生活裏,特別是和親密的家人,先生之間,普遍存在着,冷暴力和語言暴力。逃避解決問題時採用“冷暴力”,一時氣上心頭不能自制時就會用狠毒的語言中傷對方。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具體溝通模式。

非暴力溝通的模式是:

1、觀察而不評判;這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犯的毛病,妄加判斷,添油加醋地加入個人主觀判斷,用自己的主觀意識給他人“貼標籤”

2、感受而非想法;直截了當地説出自己的感受,畢竟我們是有情緒的個人,允許有情緒,但直接表達就好,不必用過分偏激的語言或者行為來提醒對方我很失望、生氣、憤怒

3、個人的需要/價值觀念;靜下來捫心自問,是什麼樣的個人需求和價值觀念導致我會有現在的情緒,不去責怪他人的行為,而是將”矛頭“指向自己,是因為自己的某個需求,而導致會這樣看待他人的行為,是自己的需求和觀念導致了自己的情緒。

4、請求;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請求(而非命令),注意語氣委婉。女生愛玩”你猜猜猜“的遊戲,希望男生能明白自己的心思而猜出自己的請求,至少曾經我是這樣的,而男生的思考方式是直接了當的,因此會起很多不開心。直接地説出自己的需求。

這樣的一種溝通模式,實踐下來也會帶來思考問題方式的轉變,我們不會再怨氣沖天負能量地去抱怨指責他人,而是在自我觀察剖析之後,説出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需求。同樣,當他人在抱怨指責時,我們平靜地去傾聽他的感受,剖析他的需求,那麼爭論也能平息。

我想這本書將把我帶入一個新的世界,我期待着自己的轉變,和影響到別人。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優秀感慨4

是聽了同事的推薦買來這本書看。

相信讀了這本書的人都已經熟記: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至於講到非暴力溝通的各種作用,如果所有人都能心平氣和的,理智的來思考問題,那麼各種問題自然能夠被更加容易的解決。

我覺得有幾個問題:

1、是不能期待談話的對方會聽你在講什麼,每個人的教育水平和理解事物的方式千差萬別,別指望他們會配合你劇本。

2、是我在讀書的過程中會感受到諸如“聽起來,你有些不耐煩,你希望每個人的意見都能得到傾聽?”這類句子。聽起來只會讓我更生氣,因為説話者好像把自己放在一個很高的高度在俯視你。如果是在本就有矛盾的情況下,這種感受更會被放大。

3、是雖然人性是相通的,但中美文化有差異,中文和英文的表達方法也有差異。如何能用中文來表達出相同的意思是我們在應用非暴力溝通的最大障礙。如果按照文中直譯的表達方式,只會讓人以為在看譯製片。

我對書中所表達的關注他人和自身的感受和需要還是非常贊同的。

看完出到能運用,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希望能看到更多適用於本國文化的案例,從中體會。

這本書不是教人們從應用層面上利用他人的心理反應去實現自己目的,這樣的心理學書籍是我認為的好的心理書籍。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6

譯序

我很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更多的人安靜下來。使用暴力的人,其實是因為他們內心的寧靜遭到破壞,所以他們才會用暴力的方式維護或尋求心靈的和平。

前言

阿倫·甘地,聖雄甘地非暴力學會創始人和主席。

他在上個世紀40年代在南非度過了他的童年。因為他是黑人的緣故,受到許多欺凌,所以他的父母把他送到他的祖父那裏,跟他學習如何面對憤怒挫折歧視和恥辱。因此,他漸漸懂得何為暴力和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意味着讓愛融入生活。

語言是窗户,否則他們是牆。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無情的,那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造成這無情。我們的轉變與世界的狀態息息相關,而改變溝通方式是自我轉變的重要開端。

恐懼無法帶來和平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

第一章 讓愛融入生活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非暴力溝通讓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瞭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這樣我們都能聆聽到自己和他人心靈深處的呼聲。同時他還促使我們仔細觀察,發現正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件,並提出明確的請求。這個方式雖然簡明,但能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非暴力溝通不只是溝通方式,更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提醒,使我們專注於更可能滿足我們人生追求的方向,最大限度地傾聽自己及他人,培育彼此的尊重、關注與愛,使人樂於互助。

Tips:非暴力溝通的使用,並不需要溝通的對象熟悉非暴力溝通,或對我們心存善意。如果我們遵循非暴力溝通的原則,樂於互助,並表明那是唯一的動機,那麼他人也會加入我們,最終形成良好的互動。

非暴力溝通的要素

一觀察二感受三需要四請求

這些提醒、鼓勵我們專注於彼此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意相通,樂於互助。

非暴力溝通過程:

什麼是我的觀察?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或價值願望等導致那樣的感受?為了改善生活,我的請求是什麼?

第二章 是什麼矇蔽了愛?

溝通的過程當中,如果忽視了人的感受和需要,往往導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這些語言和表達方式,作者稱為“異化的溝通方式”。

對他人的評價實際上反映了我們的需要和價值觀。大多時候,這樣個人化的主張和評價會招來敵意。 我們常常將價值判斷與道德評判混為一談。如果我們從小就學習愛的語言,我們將會直接説出我們的價值觀,而不會指責他人。科羅拉多大學心理學教授O.J.哈維的研究課題,研究結果表明人類溝通用語中使用詞語涉及道德評判的頻率越高,暴力事件就越頻繁。

分類和評判提倡的是暴力。比較也是評判的一種形式。《讓自己過上悲慘生活》一書的作者單格林伯格建議讀者,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生活就去與他人作比較。【“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從這個角度來看是應景的:)】

法國作家喬治貝爾納諾絲的一段話:人類的滅亡卻是因為現代人唯唯諾諾、缺乏責任感,畢恭畢敬地服從各種命令。我們所看到的悲劇和馬上就要看到的更大悲劇,並非是世界上反抗的人、不服從的人增多了,而是唯命是從的人,聽話的人越來越多。

一旦意識不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就成了危險人物。

我們無法強迫他人按我們的期待生活,我們也不可能按照別人對我們的期待而生活。在那些專制的等級社會,不應該、應該和不得不這些表達方式,特別適合一個目的:人們越是習慣於評定是非,他們也就越傾向於追隨權威,來獲得正確和錯誤的標準。一旦專注於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們就不再是好奴隸和好屬下。

異化的溝通方式還淡化了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責任意識。此外,強人所難也會造成心靈的隔閡。

第三章 區分觀察和評論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要素就是觀察。當我們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的時候,人們傾向於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非暴力溝通是動態的語言,不主張絕對化的結論。他提倡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並清楚描述觀察結果。例如,他會説,“歐文在過去的五場比賽中沒有進一個球”,而不是説,“歐文是一個差勁的前鋒”。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

第四章 體會和表達感受

如果人們被鼓勵服從權威,而非傾聽自己,漸漸的我們將習慣於考慮“人們期待我怎麼做?”

表達內心的感受,不僅可以促進親情,還可以改善工作。示弱有助於解決衝突、產生積極影響。

注意區分感受和想法/區分感受和判斷。當我們説“我覺得”,我們常常並不是在表達感受,而是在表達想法。把“我覺得”換成“我認為”,也許更恰當。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7

這周繼續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説實話,我很喜歡這本書,經常在讀書時不由自主的聯想到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

當今社會,人們可能習慣於圍繞個人利益去採取行動,往往忽視了他人的感受,條件反射式的語言暴力既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可能我們已經習慣了自己的説話方式,並不認為自己的説話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卻會引起他人和自己的痛苦。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就是心直口快,經常説話不經大腦考慮,一句無心的話就讓別人生氣了,自己還不知道咋回事。事後想想,一定是我的説話方式有問題,要不就是我説話語氣重,讓人覺得是在諷刺或批判。

再想想我的家庭,爸爸在世的時候是一個脾氣挺倔的人,説話也衝,經常一句話就把人噎住了,讓你不想再跟他説下去,因此媽媽經常氣的流眼淚。只要爸爸在家,我們都不敢大聲説話,更談不上歡聲笑語了,有事了也只去跟媽媽説。

如今我們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生活瑣事,自然也就有爭吵,情緒上來的時候會不加思索的説出一些難聽的話,發一頓火,但事實是對方並沒有因為你的發火而有所改變,還是無動於衷,最後還把自己氣的夠嗆。

前幾天姐姐和姐夫因為回家看老人的問題鬧彆扭。姐姐説:“上夜班要休息,不想去,又不是週末。”

姐夫説:“回家看爸媽還要挑時間啊?你就是不孝順。”

“我怎麼不孝順了?我給爸媽買的東西還少嗎?你憑啥這樣説我?”

就這樣兩人就吵起來了,姐夫打電話把我叫去了,我看着她們倆的樣子都有點苦笑不得,都幾十歲的人了,孩子都成人了還這樣。就跟他們説起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要學會好好説話,學會溝通,要學會傾聽和尊重對方,學會換位思考問題。跟姐夫説:“不能給姐姐貼上不孝順的標籤,會破壞她的情緒,肯定會跟你反擊啊,要冷靜,你們都用暴力語言也解決不了問題啊,只會傷害對方,有話好好説。”事後姐姐還開玩笑的跟我説:“咱家人説話是不是遺傳啊?咋都跟老爸一樣衝呢?也難怪你姐夫生氣,肯定是我説話語氣太重了,一點就着,跟個炮仗一樣,那個男人會喜歡啊!”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定要善用語言,愛自己,愛家人,把愛溶於生活。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8

隨意查讀者們的評論時,竟然看到不少人認為本書在弱肉強食的快節奏的商業等領域不適用。還有人説,普通人來讀此書,想看到的是乾貨,是如何剋制自己的脾氣,和別人好好説話,而本書脱離中國社會舉例不合適。

恰恰相反的是,我並沒有覺得這本書具有如此侷限性,我甚至覺得它是現在浮躁的中國社會極度需要的。即使在商業領域,也並不總意味着一定要強勢才行。現在社會為了鼓吹效率,甚至贊同或默許命令、懲罰、説教等充斥着工作乃至家庭,這恰恰需要非暴力溝通,來敲醒我們。如果僅僅只是想要看到乾貨,那只是學習溝通技巧而已。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

還看到很多讀書筆記,亦或思維導圖,把重點放在了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這僅僅是本書的前半部分。的確,這就像中國人學乘法都教背九九乘法表一樣,直接、有效。但後面的部分就像,背會九九乘法表後,還要懂得兩位數、三位數的乘法應用,這樣才能將原理廣泛運用。我花一個月時間,每次回顧後再續讀,這樣看完全書後,真的認為沒有一個內容是可以略讀快進的,我時常讀着讀着就發現自己被説中了。

總之,千萬不要被這本書的書名或者書評誤導,以為這是部食之無味的工具書。

本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或者刷新我認知的點整理如下:

一,先來看前文提到的“九九乘法表”,即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

1觀察 2感受 3需要 4請求

舉例來説,一位母親對她不做家務的兒子,使用非暴力溝通可以這樣説:

費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兩隻髒襪子和電視機旁的三隻(觀察),我不太高興(感受),因為我看重整潔(需要)。你是否願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放進洗衣機(請求)?

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不懂這樣客觀地表達:

1常常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如説,米奇花錢大手大腳,觀察應該是,米奇上週買書花了一千元);

2將感受和想法混為一談(如説,我覺得我吉他彈不好,這只是評價,但我們要表達的是感受,可以説,作為吉他手,我很鬱悶、失落、厭煩);

3在感受表達完後沒有表達與感受相關聯的需要(如説,你無法來吃晚飯,我很難過。並要加上我難過是因為什麼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因為我本來想和你聊一聊);

4提出的請求不夠具體明確(如説,我希望你經常做晚飯,不如説,我希望你每週一晚上都可以做晚飯)

二,但非暴力溝通,不僅僅只是談話技巧。

它真正指導的是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使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的反應,而是去明瞭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的使用語言。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三,注意到第二點了嗎?

它説的是非暴力溝通的作用只限於表達自己和傾聽尊重他人,不是我們用來改變別人,以使他們的行動符合我們的利益的工具。

非暴力溝通服務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繫,更看中彼此的感情,而不是一味達到自己的目的。通過非暴力溝通,對人們的改變和行動是出於對生命的愛。

常聽父母對孩子説:“你成績不好,讓爸爸媽媽傷透了心。”這種方式看似温和,實則也是一種暴力,利用的是孩子感到內疚,調整行為來迎合父母。孩子變得努力學習,僅僅只是為了避免自己內疚,並不是出自對學習的熱愛。

四,非暴力溝通非但不是用來改變他人的,而且往往首先被改變的還是自己。

比如我們總以為我們的負面情緒是因為他人,但其實,是由於他人的某些行為導致某些結果使得我們的某些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終歸還是我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比如第三點的例子,父母把不快樂歸咎於孩子的行為。父母如果與自己非暴力溝通會發現,可能是孩子成績差使他們的虛榮心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是説明他們的教育方法未奏效,使得他們的信心受挫。瞭解到真實的感受與需要後,就能知道也許需要父母正視自己的虛榮心,或者改進自己的教育方法。

五,我沒想到,非暴力溝通並不是用來説服自己學着順從什麼。

作者在35年前發現自己不喜歡寫臨牀報告,他與自己用非暴力溝通,發現他不得不寫臨牀報告是因為他想從中得到收入,瞭解了這一點,他居然就再也沒寫過一份臨牀報告!

非暴力溝通是使我們致力於滿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長的需要。這樣即使艱難的工作也不乏樂趣,反之,如果我們的行為是出於義務、職責、恐懼、內疚或羞愧,那麼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會變得枯燥無味。

作者不是苦口婆心地説服自己,接受去做“應該”做的事。因為他可以用別的方式來獲得收入,不用寫無數的臨牀報告,他自己本身將獲得無法形容的快樂。

長期以來,我們強調通過教育來控制天性,這導致了我們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慮,以致不願去體會自己的內心世界,變成了好奴隸。非暴力溝通,幫助我們認識社會文化對個體的消極影響,一旦認識到社會文化的侷限性,我們就可能突破它的束縛。

六,非暴力溝通,還能夠治癒自我,學會不自責。

非暴力溝通是讓我們專注於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以及得到怎樣的滿足,我們更有可能從這樣的自我評價中獲益。反之,如果使用自責的自我評價,則是使我們羞愧並改變行為,我們也就允許自我憎恨來引導自己的成長和學習。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用在於——愛護自己,它使我們的改變是出於對生命的愛,而不是出於愧疚或內疚,這些具有負面影響的心理。

七,學會了愛自己,再學會如何用非暴力溝通對他人。

比如面對他人嘲笑,不要僅僅看作是羞辱或攻擊,因為這樣會使得自己過於惱怒或害怕,而無法傾聽對方。這時候應當停下來,可以換一個環境,除了呼吸什麼都別做,平靜下來,想一想是什麼想法使我們生氣了,瞭解並體貼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在表達前也可以試着傾聽理解他人。記得要大聲提出請求。

八,沒看這本書前,我不會知道,有效傾聽就能解決問題。

本書舉了一些有效傾聽竟然就能化險為夷的案例。那些非暴力溝通者之所以能成功使自己免於不可逆的傷害,正是因為他們用心體會即將施暴者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再主動表達理解,來幫助對方瞭解自己在何種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意識到我從前竟然不懂得什麼叫全身心的傾聽。當他人遭遇不幸時,我們要做的不是急於提建議、安慰,或表達我們的態度和感受。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心全意地體會對方。在交流過程中,我們保持持續的關注,給予反饋,給對方的充分表達創造條件。

甚至是心理醫生,都應該考慮學會傾聽,用非暴力溝通代替診斷。

我還學習到在生氣的人面前,千萬不要用“不過”、“但是”、“可是”開頭。

九,引發了我不少育兒方面的思考,比如懲罰的侷限性。

目前,至少中國社會認為需要適當的懲罰。作者再次給我敲響警鐘:懲罰加強了對方的敵意和牴觸心理,使雙方的關係更加疏遠。

很多時候孩子拒絕做一件對他們有益的事,只是因為他們不想在父母的壓力面前屈服。但急於求成的父母,選擇打罵孩子,這效果是立竿見影,但並不是唯一有效辦法,只是家長懶才選擇體罰的方式。孩子受到懲罰,想得更多的會是下次如何逃避懲罰,完全不是事情本身真正的意義。而且孩子會因為對體罰的恐懼而難以體會父母的愛,並同樣學着父母用武力來解決問題。

除了體罰外,指責或否定他人也是常見的懲罰,比如如果孩子沒有照家長的話去做,父母可能就會説他“自私”,“不尊重父母”等等。另外的懲罰是不給孩子某種好處,例如不給零花錢,在這種情形中變得冷漠,是一種強有力的威脅。

在實施懲罰前,請想一想:我希望他基於什麼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請試圖用非暴力溝通來使對方認識自己的需要。

總結

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1。觀察 2。感受 3。需要 4。請求,需要用客觀的表達方式。

但非暴力溝通,不僅僅只是運用以上四點的談話技巧。它真正指導的是我們轉變 談話 和 聆聽

的方式,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不是我們用來改變別人,以使他們的行動符合我們的利益的工具。

非暴力溝通讓我們專注於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以及得到怎樣的滿足。對自己,並不是用來説服自己學着順從什麼,而是學會愛護自己,不再自責。對他人,全身心地傾聽他人的需要,比急於分析判斷來得有效。

非暴力溝通知易行難,尤其育兒路上,要時刻提醒自己用非暴力溝通代替懲罰。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9

最近着重看心靈類的書籍,是因為看到了內心的問題。這本書教會我很重要的東西,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週六,健身房的跑步機帶着小電視,裏面正在播放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地震,夏季的墨西哥忽然出現深達兩米的冰,日本九州、鹿兒島的水災和上百萬的人被迫離開家去醫院、體育館等避難。地球在發脾氣,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地域會出現這樣的天災,或許也是一種人禍。心情也跟着沉了起來,還有多少人正在承受着這些痛苦,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我甚至覺得自己能活潑的長大也是一種幸運。

偶爾看到有些人嫌棄或者惡意的眼神,他們把內心的暴戾變成暴力,隔着兩米開外都可以感覺到那熊熊燃燒之火。

有一段時間我的心情很糟糕,覺得世界都是灰暗的,別人的笑聲都能讓我生悶氣,彷彿全世界都欠了我的。他們是揍了我嗎,還是和我有不共戴天之仇?都沒有,我才意識到原因在於我自己。有很多人對社會的仇恨,是因為自己的失敗,他們無法忍受承認這是自己的無能。但是又必須給自己一個活下去的理由,加上我們天生具備推卸責任的能力,畢竟沒什麼比把一切推給別人更容易了。前一陣川崎發生的鎖喉事件,人生只剩下失敗的一個人策劃了這起慘案,那大多都是孩子啊。失敗而且懦弱的人,才會選擇欺負比自己更弱小的羣體。

非暴力溝通讓我着重關注自己和別人的感受,所有的情緒其實都來自內心,找到撫平情緒的源頭。

先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做到了才能真正聽到別人的聲音。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0

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斷斷續續地看完本書,感覺自己對於本書的理解還有有許多有待加深的地方。

這裏就簡單地寫下自己看完本書之後的一些心得體會吧。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以充滿愛的方式去和他人溝通,加強聯繫。這其中離不開非暴力溝通的四個基本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這其中有幾個部分對我個人來説,是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是在溝通的時候要更多地關注自己以及他人尚未滿足的需要,這樣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不經意間所帶來的語言的暴力:二是注重傾聽的力量。很多時候,在和他人交流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建議、判斷等,但是也許他人需要的僅僅只是得到充分的傾聽,得到來自別人的理解和認可;三是要更多地關注自身。當我們表現不夠完美時,我們往往會陷入自責和內疚當中而忽略了對自己的愛。另外,如果我們只是出於內疚、羞愧的心理去做一些事情,效果通常比不上我們發自心底的出於對自己的愛,出於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目的去做的事情。轉變對自己評價的方式,讓生命之花綻放。

最後,非暴力溝通自己想要做到完全地理解以及日常工作生活的融會貫通,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但是,正如本書結尾所説的,值得做的事情哪怕做的不好也是值得的。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1

我們想好好溝通:

最近讀完了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對於溝通的認知完全是轉了一個方向。原以為認真的傾聽、誠摯的交談、平等的對話,達到交流信息和增進情感的目的,就是有效的溝通了。可是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溝通和交流卻並非如我們想象的那樣輕鬆自如。當遇到無法暢快溝通的對象,或者雙方都有溝通意願,溝通過程卻不愉快,甚至不歡而散。

我許多年前曾讀過一本《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的書,這本書介紹了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情感世界和思維方式的差異,以至於嚴重影響到了男性和女性之間的順暢溝通。男人和女人要想建立親密關係,女人需要讀懂火星的語言才能理解男人,男人也只有明白了金星的表達方式你才不會錯怪女人。

可見溝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麼為什麼會我們想好好的溝通卻總是詞不達意呢?如果説《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是一本偏理論性指導你更好地溝通的書籍,那麼《非暴力溝通》則是一本可以指導你去實踐的溝通練習手冊。

對“非暴力”的理解:

在打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為“非暴力”就是不運用武力來解決問題。“一言不合”就動手,這在生活中是常見的情形。你肯定也經常聽到父母在教育子女時常説的一句話:“你再不聽話,我就揍你了。”這些情形就是我理解的暴力溝通方式,但是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自己對暴力的理解太膚淺了。

除了我們所熟知的“身體暴力”外,還有一種“隱蔽性的暴力”是經常被我們所忽視的。這種隱蔽性的暴力對精神造成的傷害是不易察覺的,除非我們表達出來。隱蔽性暴力往往是暴力的根源,言語上的傷害可能沒有身體暴力那麼直觀,但它的累積效應往往以身體暴力的形式體現。使用暴力的人其實是因為他們內心的寧靜遭到了破壞,所以他們才會用暴力的方式維護或尋求心靈的'和平。有些話真的很傷人,但我們常常以一笑而過的方式將真實的情緒掩藏了起來。卻不知道傷害已經造成,只是我們採取了無視的態度而已。

當明白了隱性暴力才是暴力真正的根源,要想避免隱蔽性暴力對精神的傷害,我們需要修煉非暴力溝通的交流方式。那什麼是非暴力呢?

“非暴力”是指,當一個人內心沒有暴力時,自然而然的友愛狀態。彼此感到的是尊重、理解、關注與愛。運用非暴力方式溝通,我們會去聆聽自己和他人深層的需要,通過對自己和他人的深度聆聽,讓我們發現自己對生命深深的愛。如果暴力代表黑暗和恐懼,那麼非暴力就代表光明和温暖。

是什麼矇蔽了愛?

是什麼讓我們難以體會到彼此心中的愛?盧森堡博士認為是一種異化的溝通方式使我們的語言和表達方式矇蔽了愛,淡化了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責任意識,造成了心靈之間的隔閡。

哪些是異化的溝通方式呢?

首屈一指的是道德評判。舉幾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覺就使用的道德評判句式:

“你太自私了。”

“你太沒良心了。”

“你太不負責任了。”

“你太沒擔當了。”

……

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他就會被我們看成是不道德的或者邪惡的。批評、指責、辱罵、歸類、比較以及評論等都是在評判人。這種評判方式中隱含着我們的價值觀及需要,但是卻難以使我們真實的願望得到滿足。如果對方出於恐懼或者內疚來迎合我們的評判,遲早會發現對方不再那麼友好。屈服於內在或外在的壓力,會心懷怨恨或者厭惡自己,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和温暖。

每個人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道德理論和價值判斷,不要將道德評判和價值判斷混為一談。對於不符合我們價值觀的行為,輕易地將其上升為道德評判,語言的暴力在無意識的行為中就產生了。

學會用愛的語言來溝通,我們可以直接説出自己的價值觀,但是不要去指責他人。

第二種異化溝通的方式是進行比較。比較也是評判的一種形式。如果想讓自己過上悲慘的生活,就去與他人做比較。

我們的生活中總存在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老公”……當你在做這種比較時,先捫心自問一下,自己真正的感受和需要是什麼——是關愛、是孩子的自律,還是其他被我們忽略的需求。不要讓比較掩蓋了我們的真實需求,卻將怨恨和責怪的雜草撒在了愛的田野裏。

第三種異化溝通的方式是迴避責任。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負有責任。可是,我們卻在廣泛使用“不得不”、“你讓我”等這一類短語。

比如説,“不管你喜不喜歡,有些事你不得不做。”

“你讓我傷透了心。”

這種説話方式在淡化我們的個人責任,其實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做出選擇的權利,對,我們有選擇的權利。那為什麼習慣這樣説呢,是為了推卸責任,不想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負責。

第四種異化溝通的方式是強人所難。許多人都認為,教育的職責是改變他人並讓他們循規蹈矩,如果不配合,就要受到懲罰。

大多數父母都會用各種各樣的規則來要求孩子,如果做不到就用懲罰來教訓他們。實際上,孩子們總會想出別的辦法來對付我們。我們最終還是無法強迫孩子們按我們的期待生活。

如果一個人有選擇的權利,且是為了追求幸福,而不是為了逃避懲罰,而選擇他想要的生活,或許他的行為就符合了大多數人的利益。

讓愛融入生活:

非暴力溝通模式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並清楚地説出觀察的結果。

非暴力溝通不鼓勵絕對化的評論,而主張評論要基於特定時間和環境的觀察。如果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人們將傾向於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説:“不帶任何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可見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説,觀察他人及其行為,而不評判、指責或以其他方式進行分析,是很難做到的事情。

可是區分觀察和評論卻是我們使用非暴力溝通需要具有的能力,不帶評論的觀察是我們開始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就像是打開那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窗。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是感受。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各種權威主張的“正確思想”引導着,個人的感受是無關緊要的。

體會不到自己真實的感受成了普遍的現象,我們常用“我覺得……”這個句式説出的並非是自己感受,往往是我們的想法。當接着追問真實感受是什麼時,我們茫然不知所措,真實感受去哪了,被我們忽略了。

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卻是我們敞開心扉與人順暢溝通的關鍵一步。在溝通過程中道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是在卸下保護我們免受傷害的鎧甲。

如何區分感受和想法?“我是一個沒有用的人”。你認為這句話是在表達感受嗎?不是,這是發言者的自我評價,他沒有説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我覺得我吉他彈的不好。”這一句同樣沒有表達出感受,而是用自我評價代替了感受。

想法已經習慣穿着評價的隱形衣卻以感受的角色擾亂了我們的生活,而我們卻不自知。我認為感受是真實實在的,想法是虛無飄渺,感受能讓情感流動,讓愛自然揮發。想法往往讓我們無所適從。

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是需要。感受根源於我們自身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

聽到不中聽的話時,我們可以有四種選擇:責備自己、指責他人、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自責會導致我們內疚、慚愧或者厭惡自己。責備他人常常會引起他人的申辯反駁,這兩種做法都不利於真實的需求被解讀。

批評往往暗含着期待。對他人的批評表達了我們尚未被滿足的需要。體會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並將它準確表達出來,其他人就有可能做出積極的迴應。

體會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們也會認識到所謂的將心比心,我們無法犧牲他人的需要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是請求。在表達觀察、感受和需要之後,我們要説出自己的請求。當我們與他人進行溝通時,總是期待有所迴應,對自己的需求認識的越深刻,提出的請求就越明確,越具體,這樣就越可能得到稱心的迴應。

在生活中,我們如果會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不想勉強他人,在表達自己的願望時會習慣使用請求而非命令的句式。

如何區分請求與命令呢?請求如果沒有被滿足,如果緊隨其後的就是批評和指責,那麼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疚來達到目的,也是命令。如果將他人的不順從看作是對我們的排斥,我們的願望就越容易被看作是命令。

一旦人們認為我們是在強迫他們,就越不願意滿足我們的願望,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相反,非暴力溝通重視每個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繫。

學會傾聽,傾聽自己或他人內心真實的感受和需要,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融入我們的生活,而非是指責、命令、內疚、自責、恐懼、強迫、無視等主導我們的生活。當暴力消退,自然流露的愛會使心靈的創傷痊癒。當發生矛盾和衝突時,專注於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讓傾聽和理解代替指責、命令和強迫,讓由衷的互助自發產生。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2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是美國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所寫。他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按照這種溝通方式來進行我們日常的談話與聆聽,能夠使人們溝通變得順暢,並且和諧相處。這就是被他稱之為的“非暴力溝通”。

這本書的前言是印度聖雄·甘地的孫子阿倫·甘地所寫,他在文中有這樣兩句話。

由於缺乏瞭解,我們常常認識不到自身的暴力。除非從我做起,我們的夢想就不可能實現。不幸的是,我們總是希望別人先開始改變。

説到暴力二字,我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刀槍劍戟,打架鬥毆,甚至於戰爭。可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語言常常充滿了暴力,但是我們卻並不自知。然而,就是這樣的語言對我們身邊的人卻造成了很多傷害。

比如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的話,甚至於我們自己也會説出這樣的話。

父母會對孩子説:你這次考試考得這麼糟,太讓我傷心了。

戀人之間會説:你一點兒都不愛我,你從來都不關心我,你能不能對我好點兒。

類似這樣的話我們已經司空見慣,聽上去也並不覺得奇怪,可實際上這些話語裏充滿了語言暴力。

有句古話説:話有三説,巧説為妙。那麼,怎麼巧説呢?盧森堡博士總結出了非暴力溝通方式的四個要素。

盧森堡博士首先深層次地剖析了暴力產生的來源,並針對根源發現了這種溝通方式。《非》這本書中把非暴力溝通總結了一套標準化的方式,它分為了四要素。

那麼,什麼是暴力產生的來源呢?換言之,非暴力溝通的核心是什麼呢?

非暴力溝通的核心就是當一個人受傷的時候,都是因為內心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所以這個時候不是發泄情緒的時候,而是尋找需求的時候。

那麼,我們可以想一想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説過的話。比如,“你這次考試這麼糟,太讓我傷心了。”這就是一句典型的暴力語言。

孩子沒有考好,和你傷心是沒有直接因果關係的。但是在生活中,許多父母早已把“因為你沒有考好,所以我傷心”看作是理所應當的邏輯關係,這是極其錯誤的。

實際上,你傷心的原因是你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那麼你的需求是什麼呢,是你希望孩子考試成績好。當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你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時你就會發泄你的情緒。

然而,情緒是個雙刃劍,它既傷人又不解決問題。

比如,我們在指責孩子沒有考好,或訓斥或生氣時,孩子通常會有相反的兩種反應。

一種情況是,孩子也許會覺得很內疚,他為了不讓你生氣,他願意去好好學,但是最終他都不是在為自己學,是為了取悦你而學。另一種情況是,有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反正我怎麼樣你都不高興,那就無所謂了,破罐子破摔,徹底不用心學習。

所以説,發泄情緒是雙刃劍,它傷的是雙方,而且一點兒也不解決問題。那麼,非暴力溝通應該怎麼做呢?

一、講事實

首先,我們要講事實,而不是去評判。那麼如何講事實呢?比如,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夫妻之間因為丈夫晚歸時妻子的牢騷。天天這麼晚回來,你別回來算了,家就是你的旅館,等等等等……然而這樣的話貌似事實卻不是事實,而是妻子的情緒和評判。

那麼正確的溝通方式應該是怎樣的呢?是隻講事實。你可以羅列出最近一週丈夫晚歸的次數和時間。比如,這一週丈夫已經三天都是晚上十點以後回家,有一天甚至12點才回家。這些是事實。

我們常常用貌似客觀的語言表達自己,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判斷和評價。講事實就是講出發生的事情而已。

二、講感受

第二步,講感受。妻子總是隻顧連珠炮似地發泄情緒,會越説越生氣。常常會出現這樣的話語“這樣的日子有什麼過的,我覺得真沒意思。”這些話看似她的感受,其實依然是她的情緒。而感受指的是高興、開心、幸福、生氣、傷心、緊張、焦慮、失望、鬱悶、孤獨等等,這樣的詞彙表述的是感受。

那麼針對上面的例子,妻子正確表述感受的話應該是“老公,你一週已經三天都十點以後才回來,我很難過,一個人呆在家裏也感到很孤獨。”我們應該明確地告訴對方我們的真實感受,而不是一味地發泄情緒。

三、講原因

第三步,講你會有這種感受的原因。“我不希望咱們家像旅館,我希望晚上能夠和你一起吃晚飯,我也擔心你總是這麼晚歸會影響你的身體健康。”

這是你因為他晚歸這個事實造成的你難過並孤獨的這個感受的原因,要明確地告訴對方,不要讓對方去猜你的心思。這是女性常常會犯的錯誤,總是希望自己不説,男人就能猜中自己的所思所想,其實這是令許多男人都很頭疼的一道難題,也是造成戀人之間或夫妻之間種種誤會的根源。

我們應該真實地感受自己內心的需求,並客觀地説出之所以有這種需求的原因,再開誠佈公地告訴對方,這是滿足內心需求最切實可行的辦法。

四、講要求

第四步,講你的要求,而這個要求一定要清晰,明確,而不是抽象的。

比如説“老公,我知道你很忙,但是你一週可不可以保證至少三天在家吃晚飯。”或者説“老公,你晚上不能按時回家時提前給我打個電話,給我説句好聽的”。甚至你要求老公每次晚歸時給你帶件禮物,這都是可以明確提出的要求。切記不要説“你隨便”,“你自己看着辦”,這種既不明確又暗藏威脅的話。

以上是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隨時用這四點來提醒自己與對方溝通,我相信會讓我們的溝通變得越來越順暢。

那麼,我們以往的生活中,常常出現的暴力溝通又是怎樣的一些表現呢?暴力溝通,通常也有四種表現。

一、道德評判

道德評判就是我們習慣性地下定義、貼標籤,卻不講事實。

正如上面丈夫晚歸的例子,説丈夫不關心這個家,把家當旅館等等這樣的語言就是一種道德評判。

又如生活中,我們常常把一些不文明現象上升到道德層面,對一個亂扔垃圾或闖紅燈的人會很容易地説成沒素質,這就是典型的道德評判。

想象一下,你對一個隨手扔垃圾的人説“你把垃圾扔在地上了,旁邊就是垃圾桶,你方便扔到垃圾桶裏嗎?”“你這人怎麼這麼沒素質,上學老師沒教你嗎?不能亂扔垃圾!”哪一種溝通會更有效呢?

我們不要將價值判斷與道德評判混為一談。什麼是可貴的品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二、進行比較

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比較估計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的老公”,“別人的老婆”。

作者丹·格林伯格在他的《讓自己過上悲慘生活》一書中,詼諧地揭示了比較對我們的影響。他説,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生活,就去與他人作比較。這句話發人深省。

三、迴避責任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説到“不得不”這個詞,似乎許多事都不是出於我們本心,而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其實深層挖掘這個詞的背後,是一種迴避責任、推卸責任的行為。

例如,許多對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的父母,口口聲聲説“我不得不為他做飯,他什麼都不會,我不給他做飯,他就得捱餓”。其實父母並不知道,孩子的理解和父母的理解往往天差地別。

我們常常把自己扮演成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事實上並非如此。尤其是在父母子女之間,父母常常以為孩子離不開他們的照顧,其實孩子們往往認為父母的照顧是一種羈絆。

因此,盧森堡博士建議將“我不得不…”改為“我選擇…”變被動為主動,“我不得不給孩子做飯”變成“我選擇為孩子做飯”,因為不得不做的事一定會讓人不開心,而我主動選擇做的事是我願意承擔責任的事。

我們常常會看到一種場景,拉長着臉的母親氣呼呼地給全家人做好飯,然後把碗筷重重地放在桌上,再加上一句厲聲的“吃吧”,這時你還能愉快地吃飯嗎?

用負責任的語言代替迴避責任的語言,用“我選擇”代替“我不得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四、強人所難

例如,在上述丈夫晚歸的例子中,當妻子提要求時,如果不能清晰明確地提出客觀現實的要求,而是説“你隨便”、“你看着辦”或者“你應該怎麼怎麼樣”,這些話都是一種變相的強人所難。它暗含着威脅,如果不配合,對方就會付出代價或者受到某種懲罰。比如,妻子會給丈夫冷臉,會幾天不理丈夫,甚至不許丈夫親近等等,這些行為都是一種懲罰。

我們許多人使用的語言都是傾向於評判、比較、命令和指責,而不是去耐心認真地傾聽彼此的感受和需要,這正是導致暴力溝通的根源。

在我們的日常溝通中,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出現這四種暴力溝通的表現。牢牢記住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我相信我們最終一定能達到書的封面上講的那句話。

當我們褪去隱蔽的精神暴力,愛將自然流露。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3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讓我們既表達自己,又關心別人。不妄圖改變他人,而是重視每個人的需求,幫助我們在誠實與傾聽的基礎之上與另一個生命建立聯繫。”——《非暴力溝通》

最近實習事情多,閲讀的進度有點緩慢呀。舔着老臉又來更新了,哈哈哈哈。不過我還是要試圖辯駁一下的,主要這書講在了我的心坎上,讓想起了很多以前或成功或失敗的溝通,引起了很多共鳴,花好幾個小時可能才看了一兩章。

感覺透過本書,讓我試圖想通了一些以前沒有想明白的事情,比如為什麼突然聊着聊着對方就生氣了;為什麼你明明説了很多次,對方卻仍然無動於衷;你竭盡全力去做了,對方卻沒有任何迴應……接下來,我向大家分享我思考到的幾個點。

首先,透過這邊書讓我想到的是:原來我以為的,和你以為的差距是如此之大。很多時候,與人發生矛盾的根源在於:每個人的主觀評價準則、觀念、期待以及想法,甚至由此經過大腦主觀加工後看到的客觀事實都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矛盾的發生以及發生的程度取決於產生的差異的大小。

明白了這一分析路徑就可以知道:同一事物,不同人看到的是不一樣的;看到一樣,但是主觀的觀念不一致之後導致產生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我們都處於紛繁複雜的世界的漩渦之中,都如盲人摸象、秉燭夜行,上下求索而不得其全貌。明白這個,更讓我覺得對人更不能亂下定論,儘可能全面客觀,長期的進行觀察,得到較為可靠的結論。

觀察

這便引出了書中講的第一個要點“觀察”。觀察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自觀”,觀察體會自身的看到的,感覺到的,產生這種感覺的思想、心理過程,通過了解自身讓自己變得“通透”,以挖掘自己更深層次的需要和期待,為溝通做好準備,感覺這和王陽明的心學似乎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是“觀他”,雖然我們不是他人,更沒有讀心術,但是我們可以往常的溝通經驗和對對方大致的瞭解作出推論和猜測,去猜測對方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有了充分的觀察,使得溝通變得有目的、更高效、平和。通過不斷的提問,友好、友善的猜想,漸漸磨平兩方存在的理解鴻溝,達到非暴力溝通上的第一步即雙方對於溝通的對象沒有太大的理解差異,或者説,我看到的、理解的客觀實在和你看到的、理解的客觀實在是一樣的。

感受

其次,透過作者講述的第二個要點“感受”,點明瞭我一直以來感到困惑的事情。很多時候能用直接説明真實想法來解決問題與誤解,我們卻為什麼不願意將自己的感受,向對方和盤托出來表達自己的當時的感受與體會,反而是選擇隱忍,繼而考驗自己的耐心,最終可能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突然爆發導致不可逆的暴力衝突?

通過讀書產生的疑問,我不經意在一次籃球場上體會到了這樣的心理活動。午後時分,我一人獨自在籃球場上進行投籃練習,周圍的人漸漸多的可以進行一場籃球賽。我對他們是完全陌生的,只能從他們的嬉笑聲中明白,知道他們是一夥的,互相都是熟悉瞭解的。比賽開打,我明顯感覺我被孤立了(注意這是我的感覺,並不能就説他們故意針對我,僅僅是從他們的觀念來看要提高得分率,那肯定是把球傳給熟悉的人會更好些),但人就是這樣,知道很多道理,可感性是不講道理的,一種孤立,落寞,不開心的感覺就湧上心頭。我該怎麼做呢?是開口向他們説,“我感覺不太開心,因為你們上場比賽中沒有傳一個球給我,我感覺到你們並不是很信賴我,我也很強,希望請你們相信我,我們一起打配合,如果你們有好的傳球機會時也能把球傳給我,我們一起加油。”可現實呢,我並沒有這樣説,反倒是更加鬱鬱寡歡,除了被動的防守,我毫無進攻慾望,使得他們加深了更不能把球傳給我的觀念,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第二場打完之後,我就氣呼呼的,提出説我不打了。內心更是在暗暗揣測,如果沒了我看你們怎麼打的報復心理(現在的我,覺得當時還是很幼稚的嘛)。其實,從他們的角度,來看我,可能僅僅是以為我有急事要離開罷了,我所謂的“報復”僅僅是我自己給我自己加戲,傷害的僅僅是我自己一人。可我當時,為什麼就沒有説出口?為什麼就這麼懦弱?對方僅僅是一個我毫無利益衝突並不認識的陌生人罷了,如果面對熟人、朋友那我可能就更不會説了。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我,難開“尊口”,陷入自我情緒的內耗?

我想這個可能一方面和父母一直以來的教育有關。我所瞭解到的傳統中國家庭式教育是帶有封建色彩有着一定的等級壓迫的(防槓啊,笑哭)。父母對於孩子的説教是帶着命令色彩的,刻板地按照父母自己的想法對於孩子進行“改造”,並不會很顧及孩子的心理感受,似乎孩子只是他們的附庸。當然我並沒有説我的父母不好,只不過我感覺有些時候,比如回想起他們曾經處理我青春叛逆期的做法並不是很好,當然,他們也很民主,也很支持我,不過不經意間還是能看到這樣的影子。這讓我想到古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倫理綱常,要知道在封建社會中,雙方的溝通地位並不是平等的。自然,命令式的溝通話語,會壓迫人不敢輕易吐露自己的感受想法,如此內斂。傳統中國講究要“忍”、“內隱”、要“以退為進”、要“和氣生財”、要“寬以待人”。如果貿然吐露自己的感覺、感受似乎,這樣就顯得自己在“挑事”、太“矯情”、過於“冒犯”別人,只要沒有侵犯自己的核心利益,“唉算了算了”,怕是總會有這樣的想法。

另一方面,我覺得可能是可能和我的性格有關,我可能是傾向於“內化”的人,好多想法,或好或壞的想法都會被自己仔細揣摩,理清自己情緒的由來,理順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最後自己將負面情緒消磨殆盡,不過這可能也需要一段時間。每當我感覺自己心情不舒服,忍不住要説的時候,總會有一隻手掐住我的喉嚨,彷彿在説也沒什麼大不了,自己想想就好了。或者,也擔心怕説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後,遭到別人異樣的目光。

最後還有一方面,可能就是客觀條件上了,很多時候,我們溝通的對象可能是與自己地位不平等的人,公司上級、老師、你有所求的人,會擔心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吐露之後,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有很多顧慮,那就更不會説出口了。可能,我的想法還是有些粗糙,還需要慢慢體悟。

需求

然後,第三個要點是發現自己的“需求”。我想只有懂得自己內心活動的人,才會明白自己情緒波動之後的內心需求。無緣無故的生氣、失落,自己卻道不明説不透,沒有訴求那就自然無法從根源上解決產生的矛盾問題。需要別人不斷的猜測你的需求,那會增加溝通的難度,那樣反過來,你面對一個並不明白他自己需求的人,那就需要我們通過各種溝通的技巧,引導他們。但是我感覺其實大多數人可能也並不是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往往發泄一會,產生爭執最後表面平息,循環往復。我想如果再當一段親密的關係中,某方生氣卻從不告知原因,僅僅表達感受卻不知道自己的需要和訴求,一個勁的讓另一方去猜測,去哄;我想是難以長久的。有個異性朋友曾告訴我女生是用來哄的,我當時懵懵懂懂,差不多信了,現在回頭來看,怕是隻能解決一時的情緒問題,更深層次的發掘出對方的需求和對另一方的期待和訴求怕是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感情難得也珍貴,卻空耗在從長遠看,沒有太多必要的猜字謎中,不禁還是感到可惜。

請求

最後,第四個要點是採取平和的語言來表述自己的“請求”、“期待”。這是我覺得很考驗溝通技巧的一部分。請求和類似命令的口吻是完全不一樣的,前者使人有選擇,後者使人感到強制,不舒服。這是形成雙方溝通閉環的重要一步,只有落實到實際行動上的要求,才能解決爭端與問題。我想人應該活在以理性為主導的感性裏。理性對應着生存,感性對應着生活(生命的更高層次的需求)。

溝通是什麼?

當看完全書之後,我試圖給溝通按照我的理解下一個定義:在雙方共同確立的客觀實在的框架下,探求雙方由觀念的差異所引起感受與需求的不同,採取一系列溝通技巧以達成最大可能的共識,取得雙贏的局面。冥冥之中,我似乎明白了到作者所講的“對生命的愛”。

那是種怎樣的愛?我想這是一種非暴力溝通的態度,是一種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核心。這也呼應着我國古代哲人的為人處世的思想:“以己度人”、“仁”、“道”、“非攻”等等。當你意識到對方和你一樣是一個完完全全有着自己獨特想法的生命個體,你們一樣會呼吸,會思考,會哭、會笑,有夢想、有價值、有自己的需求……你們其實沒什麼不同。我現在深刻的感覺到,當你深深地理解了自己的感受、想法、需求之後,其實在你的眼裏他人或許就是另外一個自己——在生命的光譜下,你的投影。

合上書,彷彿多了層理解,窗外陽光嫵媚,如此,甚好。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4

説到暴力這個詞,相信每個人都能理解,也同樣覺得這個詞和自己無關,由於缺乏認知,我們通常認識不到自身的暴力。在我們眼中打人、殺人、武力才算是暴力行為,但如果我説“冷暴力”這個詞,你還覺得陌生麼,你有沒有跟身邊的任何一個人冷戰過?有沒有在生氣時口不擇言?如果有,我相信你能理解這句話:情緒和語言也可以很暴力,並且傷人於無形。

這就是本書的主題:非暴力溝通。

我們通過話語表達情緒,大多時候説話是一種條件反射式的反應,而非暴力溝通主張明瞭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的使用語言,以達到溝通的最佳結果。

它是有跡可循的,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分別是:

①留意發生的事情。

②表達感受。

③説出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

④提出具體的請求。

假如我有個作息不規律的室友,我睡覺了她還在玩遊戲,她打擾了我休息,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説就是:你玩遊戲的聲音很大聲,我有些煩躁,因為現在已經×點了,我明天還要早起上班,你能不能明天再繼續?

這種方法更注重人的感受和需要,它的溝通過程是:

①我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的觀察是什麼。

②我的感受如何。

③哪些需要導致了那樣的感受。

④為了改善現狀,我的請求是什麼。

我相信比不經大腦的説“你還讓不讓人睡覺了”,結果一定更令人滿意

但很多人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非暴力溝通”的存在,而傾向於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疏遠和傷害。作者將這種溝通方式稱為“異化的溝通方式”。

我們常做的行為有:

道德評判。

簡而言之,不符合我們價值觀的就是不道德或是邪惡的。批評、指責、辱罵、歸類、比較以及評論都是在評判人。

“你太懶了!你太自私了!你太笨了!”這些都屬於道德評判,它擅長將人分類,好人或壞人、正常人或不正常的人、聰明或愚蠢等。

這樣很難讓溝通得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甚至還會召來仇恨。就算被批評的人做出讓步,接受批評,也不會是心甘情願的,而且長久來看不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

進行比較。

丹·格林伯格在《讓自己過上悲慘的生活》中建議讀者: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生活,就去與他人做比較。

都説人比人氣死人,人無完人,身處比較之中,總有被比下去的時候。而一旦陷入比較的坑裏,我們的關注點就變成了“我沒有什麼”,而不是“我已經擁有了什麼”。其實已經擁有的東西,反而最珍貴。

迴避責任。

為什麼我們要每天準時上班?為什麼要按老闆要求完成工作?相信大多數人會回答:有些事不得不做。但事實上,這絕對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行為。現在仔細想一想,我們準時上班、滿足老闆的要求是為了什麼?

難道不是為了保住工作?為了升職加薪?所以歸根結底,這是我們為了達到目的而履行的責任。

我們要意識到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我們的一切行為都是因為自己想要,從自身出發,能避免很大程度上的庸人自擾。

強人所難。

這是強者常使用的手段。比如父母、老師、老闆,許多人認為這些人的職責就是改變他人,讓他們循規蹈矩。他們的常用台詞是:如果你不這樣做,我就怎麼樣。

但在這種情況下,選擇變成了逃避懲罰,而不是追求美好生活,一旦有機會他們就會選擇敷衍了事。 回想一下國小做暑假作業時,是不是極盡敷衍之事?

非暴力溝通歸根結底是關注自身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再考慮為了達到這種需要,我應該採取怎樣的方式。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

一、《重獲生活的熱情》

傾聽內心的聲音,解決內心的衝突。生活中,有時我們會感覺沮喪,是因為一個人處於激烈的內心衝突中,無所適從,沮喪意味着我們不瞭解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以及如何滿足願望。運用非暴力溝通,我們不再苛責別人,而是用心去感受自己的需要,這樣我們的內心就會變得逐漸平和。一旦我們發現自己心底深處的願望,並採取積極行動,我們將重獲生活的熱情,原來激起對生活的熱愛這麼簡單。只要捫心自問,我到底要的是什麼?然後積極行動起來。

所以,別人説什麼不重要;所以,外界什麼樣子不重要;所以,誰對誰錯不重要。關鍵是,我想要什麼?我要怎麼樣?我自己內心的需求什麼?我要變成什麼樣子?明瞭了這些問題,我就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去行動,行動起來,我們就有了生活的熱情。

二、《表達感激》表達感激的方式:

A、對方做了什麼事使我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B、我們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

C、我們的心情怎麼樣

表達感謝我們往往説:“謝謝,太感謝了!”、“真是太感謝了!”如果我們聽到別人口中説出:“謝謝你,你這麼忙還把我送回家,讓我及時看到了孩子,沒再為孩子擔心,太感謝你了!”這樣的感謝和一句“太感謝你了!”心裏的感受一定是不一樣的。

是的,我們渴望別人在表達感謝時把事情的經過説的詳細一些,説明他們真心的在感謝我們。那我們在感謝別人的時候,為什麼羞於説得如此詳細呢?我們總是羞於表達自己,不擅長髮現自己真實的感受——這大概是根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