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寬容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81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寬容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寬容讀書筆記

  寬容讀書筆記1

《寬容》是一部宗教的歷史,一部寬容與不寬容的歷史,也是一郜人性血腥與進步的歷史。在本書中,作者用生動睿智的語言講述了漫長的人類思想發展史,以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為依據,以社會和人是否寬容為標尺,用輕鬆的方式來揭示真理,主張寬容與和平,倡導思想解放。此書是關於寬容和自由思想的經典之作。

《寬容》一書出版於1925年,是房龍的代表作之一。亨德里克·威廉·房龍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

是荷蘭裔美國人,作家、歷史地理學家。著有《寬容》《人類的故事》《文明的開端》和《聖經的故事》等作品。當時作為通俗歷史學家的房龍在美國已是家喻户曉。他用手中那只有魔力的筆,生動地描繪了在西方文化最顯著的脈絡——在基督教文化的發展中,人類是怎樣一直與“不寬容”做鬥爭的。

在這本書裏,大多是關於“不寬容”的描述。人類因為固執、無知和利益而無法克服自身的恐懼,沒辦法進入一個真正多元、健康、完善的世界。這個書名恰好是對人類文明進程中一切“不寬容”的絕佳反諷,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對“寬容”最有力的呼喚。

這是一本時間跨度相當長的歷史類書籍。作者從蠻荒時代一直寫到了20世紀20年代,從尼羅河流域跨到了冰島,與其説這是一部西方宗教方面的簡史,我覺得它更像是一部關於人性與發展的思想史。在文明的進程中,寬容與不寬容始終在鬥爭,從未停止過。也許,恐怖是導致不寬容行為出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任何一個時代,統治者出於一種害怕不安的心理,便會將這種心理轉化成行動,頒佈各種不寬容的政策法規,來壓制他的臣民。其實政策也好,宗教也罷,我認為這都是一種手段。一種統治者希望達到自己目的所採取的行動。這種行動一旦開始,也就是“不寬容”的開始。本書的書名雖然是“寬容”,但作者的筆墨幾乎都在描述“不寬容”,已寬容為題,以不寬容為主體,這大概也是本書的精彩之一吧。這個題目也極盡諷刺意味。很顯然,我們需要寬容,寬容才能讓文明發展,讓社會進步,但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卻充滿了不寬容。

我們期待美好,期待寬容。為了那一天,我們可能要等一萬年,也可能要等十萬年。但是,只要人類戰勝自己的恐懼,這一天就不會遙遠。

  寬容讀書筆記2

房龍所著的《寬容》敍述的是關於人類的故事。他以寬容為線索利用文學的手法向我們娓娓道出從原始時代到一戰期間的人類思想的發展歷程。從書名上看,這本書似乎是要告訴我們關於寬容的歷史,然而恰恰相反的是,作者是要告訴我們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不寬容的歷史。

《寬容》是一部描寫人類思想發展史、暢銷近百年的通俗歷史讀本。房龍從人文主義的立場出發,從不同宗教派別的衝突中尋找背後的深層根源,揭示了一幕幕因為固執己見所帶來的悲劇,勾勒了一幅波闌壯闊的人類思想解放史。作者圍繞人類生存發展的最本質問題,向人類的無知和偏見挑戰,深入淺出地將知識和真理普及為人所共知的常識。其智慧的妙語和真知灼見讓人獲益匪淺

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能使人性情温和,消除許多無謂的矛盾,化干戈為玉帛。寬容的人,時時處處都會受到人們的擁戴,因為他能夠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能夠很快地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能夠融洽地與人合作,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是家裏的寶貝,在學校受到別人家孩子的欺負,父母就心疼得不得很多父母喜歡這麼説:“別人對不起你,你就對不起他;別人打你,你就打他。”這樣的教育方法很明顯是錯誤的。但是,很多的父母還是沿用這一方法來教育孩子。這種錯誤的教育方法會影響孩子以後的人生觀及處世態度。因此,教孩子學會寬容,不僅是為了孩子今天能處理好同學關係,也是為了孩子將來的幸福打基礎。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他人是自己的影子,要在生活中學會理解他人,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在生活中,不要過分計較自己的得失,能夠笑一笑,這就是寬容。

寬容是人的一種美德,是做人的一種風度和境界。生活中笑一笑,沒什麼大不了。

“有朝一日,寬容會大行其道。那時,不寬容就會像屠殺無辜戰俘、燒死寡婦、盲目崇拜書本一樣,成為一個神話。”這是作者寫在結尾的話,是美好的憧憬和願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畢竟是生活在上世紀初的作家,其思想難免會有一些歷史的侷限。其實,導致不寬容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作者的這種結論未免太過樂觀與武斷了。人類即便戰勝了自身的恐懼,寬容也未必會大行其道,又或者説,如果寬容真的大行其道,社會就真的會比現在美好嗎?

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社會任何團體要想得以生存就必須依靠某種法律(又或者是一些生存秩序),只不過嚴苛的程度不同罷了。既然善惡同在,那麼懲治措施便是必不可少的了。如果以此寬容大興其道,那麼前提首先是“只有善,沒有惡”,可是如此的大同世界離我們還是相當遙遠的吧。當然,作者在人類思想史方面的成果是顯著的。

最後,還是引用奧勒利烏斯。敍馬庫斯的一段話吧:

我們為何不應和平、和諧地相處呢?

我們仰望同一星辰,共居在同一個星球上,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之下。

每個人沿着哪一條道路尋求最終的真理有什麼關係呢?

生存之謎奧妙無窮,通向答案的道路不止一條。

  寬容讀書筆記3

房龍的《寬容》,初讀起來以為是講述歷史的小説,再讀一遍,又覺得像是哲學理論書籍,可是它的封面上卻赫然寫着文學名著的標籤。不管如何,他是一本人文社科類圖書。讀人文社科類圖書的特點是可以很隨意,發散思維強,一本書的閲讀會引發相關若干書籍的閲讀慾望,但也有一個限制條件,如果沒有比較豐富的人文學科知識背景,許多書根本讀不懂。

《寬容》中的大多數章節談論宗教的影響,着眼點放在了西方主流歷史上,對於中國歷史,似乎不是那麼回事,中世紀歐洲有宗教統治,由此產生了許多悲慘的事,人類總是相互折磨對抗難以寬容,看到房龍的客觀冷靜描述,才明瞭歷史上發生的許多事實是多麼殘酷冷血,而今日的文明進步則比往日有了多麼大的質的提升。

書中描繪了宗教在歷史上的許多罪惡,反諷的是宗教創立之初,其實正宣揚為了人們的救贖,為了底層人民的幸福,誰知最終自己卻成為了專制的代名詞,宗教所宣揚的自由、創立宗教王國的幻想成了工具,成了統治人的藉口,閲讀這本書,讓我能從更深入的本質中反思許多社會現象,用更加長遠的目光去看待歷史,看待當下發生的許多事,以史為鑑,今日的各種紛擾是如此的瑣屑。

書名《寬容》描述的卻是種種的不寬容,作者還是比較堅定的樂觀主義,他堅信未來,寬容一定會實現,也許是千年,也許是10萬年之後。

反思一下,寬容的態度何嘗不是我們所缺乏的?處於變化中的孩子往往通過各種錯誤來成長,可是我們大人卻往往對他們一丁點的缺點也不能寬容。

寬容看似容易簡單,實則太難!

二十世紀人類的兩次世界大戰,近代各種種族仇恨屠殺,想起看過的一部電影《野獸良民》也叫《美國x檔案》,人類真正成為寬容的那一天,真的離我們很遙遠。

作為教育者,讀了此書當有所反省,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同事以及身邊的社會。

寬容的背後是自信、無私和勤奮,我們追尋的目標應該是這三者,我們只有做到這些要求,方能真正擁有寬容之心!

  寬容讀書筆記4

著名作家房龍的名著《寬容》,是一部描寫人類思想發展史、暢銷近百年的通俗歷史讀本。作者從人文主義的立場出發,從不同宗教派別的衝突中尋找背後的深層根源,為我們展示了一幕幕因為固執己見所帶來的人間悲劇,勾勒了一幅幅人類因為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發展場景。結合原著,寬容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奢侈品;寬容是對文明的唯一考驗,也是對文化的最大考驗。這是一部人類思想的解放史,房龍用手中那支有魔力的筆展示人類尋求自由的漫長過程。

何謂寬容?《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而我在閲讀了房龍這部用文藝性筆法敍述了自中世紀以來人類反抗無知、偏執和暴虐的歷史作品後,對寬容的理解更簡單明瞭。寬容即寬恕和包容,就是用一顆寬大、包容的心去對待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這絕不是無原則地一味遷就,也不是懦弱無能地委屈忍讓。不是軟弱無能,而是一種智慧,一種風度,一種氣量。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是成熟的一個標誌。能夠寬容別人是尊貴的,是高雅的。寬容是一種美德,能夠理解別人是一種智慧,能夠理解自己則是一種豁達。寬容是人類至高無尚的美德,放射人性獨有的光芒。因為寬容包含着人的心靈,因為寬容可以超越一切,因為寬容需要一顆博大的心。

然而遺憾的是,一説起寬容,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寬容了別人,會讓對方感到我是軟弱無能的,軟弱的人只會被別人欺負!

其實不然,寬容不是軟弱,不是無能,而是一種修養,一種風度。它可以使人際摩擦減少到最低限度,甚至可以化衝突為祥和,化干戈為玉帛,一個懂得寬容的人,他的天地一定廣闊,精神一定充實,心靈一定純潔,靈魂一定美麗!

寬容是一種人生的修養。我們稱頌為人厚道、寬以待人,我們鄙夷尖酸刻薄、苛求於人;我們欣賞相逢一笑泯恩仇,我們不齒冤冤相報無盡休。作為修養,寬容就是肯定自己也承認他人;就是國人謙遜真誠,待人禮讓大度;就是能夠寬恕別人無意間對自己的傷害……換言之,它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境界。在寬容的背後,藴含的是愛心和堅強,是挺直的脊樑,是博大的胸懷。寬容是一種做人的原則。人只要在社會中生活,就必須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寬宏大度者,能夠允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甚至尊重、悦納與自己志趣不投,抑或格格不入的人或事。面對非議、誤解,過多的爭辯和反脣相譏,只能事與願違,惡性循環。相反,如能冷靜、忍耐、諒解,容時間作證,最終可以冰釋前嫌,握手言和。當然,它還必須具備一個前提,那就是不違背憲法和相應的法律。大度者,能夠以德報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從這個意義上講,寬容教會人們為人處世,教會人們和平共處,也教會人們合作與共同發展。寬容也是一種思維方式。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一些人向另外一些人爭取自己的權力,或者批判對方的觀念、堅持自己的學説,他們總是指責對方的專橫為不寬容;而當他們一旦擁有了權力,一旦自己的學説被承認後,便多以不寬容的態度來對待那些批評他們的人。我們説,寬容既不是

一種武器,也不是一面旗幟,更不是一番説辭,而一種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所產生的思維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人們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視野,也可以使人們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如果對於一切新事物都不採取寬容的態度,那麼,社會也就無法進步了,人類也就只能生活在愚昧、黑暗、弱肉強食的野蠻時代。

怎樣做到寬容呢?

要做到寬容別人,首先要學會寬容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摔上幾跤也在所難免。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人不理解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其次要寬容地善待他人。沒有必要和他人斤斤計較,沒有必要和他人爭強逐利。俗話説:“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冤冤相報何時了,與其去記恨和報復別人,不如去理解和寬容別人。給他人讓一條路,就是給自己留一條路。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如果我們都善於設身處地替他人着想,沿他人思緒斟酌一番,人與人之間也許能相互寬容,諒解。忘記昨日的是非,忘記別人先前對自己的指責和謾罵,時間是最好的'止痛劑。學會忘卻,生活才有陽光,才有歡樂。

記得小時候,我一直是一個樂天派份子,不論是考試失利或是與朋友鬧彆扭,我都像一個沒事人一樣,彷彿這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能讓我變的不開心的事情。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隨着學習和工作的壓力,我慢慢地溶入了多愁善感的人羣,讓自己憂傷的事情越來越多,快樂的事情越來越少,直到後來,彷彿只有沉醉在街舞與音樂的海洋裏的時候才會快樂,只有和朋友交流心事的時候才不會寂寞。真的不知道自己怎麼會變成這樣。現在想想,也許是因為我自己也已迷失了寬容的心境吧!倒不是説自己無法容忍他人的錯處與誤解,而是自己對快樂的定義下的過高了。其實,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當你從不同的角度上去看的時候,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親情、友情、愛情也是如此。也許,樂觀的人看身邊的事物都會是多彩的,而悲觀的人看身邊的一切都是灰色的。

寬容對於自己來説是無比重要的。更何況一個國家。但是,國家講究的是“不寬容”。

在面臨全球化經濟的今天,一個國家要想站穩腳跟,就必須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國家內部的改革、對外的開放必不可少,一個個舊企業面臨停產甚至倒閉,一批新興工業正在迅速崛起,市場經濟來不得一絲一毫的寬容。緊抓實效,落實方針,適時調整,抓準機遇,迎接挑戰。一個國家只有對自己不寬容,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看完這本書,腦海中時常會浮現出奧斯卡電影“撞車”中的種種片段,不同種族之間相互的碰撞、摩擦,誤解、猜疑和不信任讓人們互相傷害、彼此受傷。其實,歸根結底,是人們心中的恐懼感在作祟。因為害怕受傷,所以跌跌撞撞。

作者結尾寫道:但是它會到來的,它將緊隨着人類第一個真正的勝利——對人類自身的恐懼的征服——而到來,歷史將記下這一切。的確,寬容兩個字,聽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這和做人一樣。無論是大

學還是將來工作,我們都要慢慢懂得去欣賞,去接受。身邊總是美好的,活着就是美好的事。或者我們也可以從房龍的《寬容》裏提取點東西來,“他相信對於世界的拯救要靠每個人的共同努力,要想改造好世界,首先得改造好每一個人。”這句話是否也可以這樣改寫:“要想拯救別人,首先得拯救好自己。”

學會寬容,做一個聰明人。

  寬容讀書筆記5

寬容是一時的忍讓,寬容是一種力量,寬容也是一種美德,更是成長的綠蔭。這就是我今天讀完《寬容》後的感想。

《寬容》主要寫了作者生病住院,一位年輕的護士為作者扎針,可是打了兩下也沒扎中,妻子非常惱火,就叫她請她們的護士長過來,可作者卻沒有責備她,反而鼓勵她,讓她再扎一針,最後護士用力插入血管,終於一針見血。

作者待人如此寬容,而我常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和作者比起來,我真是慚愧不已。記得有一次,小明在交作業的時候,因為跑得太快,不小心撞到了我的鉛筆盒,只聽見“砰”的一聲,我的鉛筆盒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我頓時氣得火冒三丈,一下子站起來,手指着小明的鼻子大聲地説:“你幹嘛跑那麼快呀,你看,我的鉛筆盒都被摔壞了。”“我…我…我不是故意的,對不起。”小明支支吾吾地説。“對不起有什麼用,我的鉛筆盒都壞了,你賠給我。”我氣勢洶洶地説。頓時小明漲紅了臉,低着頭不説話。第二天,在我的桌子上出現了一個新鉛筆盒,比我原來那個更精緻,可我卻怎麼也樂不起來。從那以後,我們再也不説話了,總是覺得有堵牆把我和小明的友誼給擋住了。

讀了《寬容》這篇文章,我豁然開朗,他讓我明白不能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要像文中的作者一樣學會寬容。即使別人犯錯,我也要原諒他們,這樣才會得到更多的朋友。難怪紀伯倫曾經説: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

寬容是冬日和煦的陽光,會融化了你心中寒冷的冰塊;寬容是夏日裏的一陣涼風,會帶給你無限的涼爽;寬容是夏日裏的一層綠蔭,會幫你遮住刺目的日光。我決定了,明天就帶着歉意和鉛筆盒,去拾起我和小明丟失的友誼。

Tags: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