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讀《堂·吉訶德》有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7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堂·吉訶德》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堂·吉訶德》有感

讀《堂·吉訶德》有感1

鄉紳阿隆索。吉哈諾因閲讀騎士小説入迷而萌發成為遊俠騎士,行俠仗義、助弱扶貧、揚名萬世的念頭,從而改名堂吉訶德,開始了他那令人啼笑皆非的大冒險。

初看這本書,頭腦裏升騰起來的第一個詞就是荒唐,那個自封為堂·吉訶德的遊俠騎士好似是世界上最荒唐的人。他把未曾謀面的村姑當做令他魂牽夢繞的公主,把路邊的旅店當華麗的城堡,把山羊當軍隊,把風車當巨人,把一切不幸之事歸結於魔法師的搗亂。在作者的極力渲染下,堂·吉訶德已經成了標籤式的詞語。但在為他的瘋癲而發笑的同時,我卻又為他偶爾清醒時字字珠璣的高談闊論而感慨,為他不顧一切飛蛾撲火般的想建立一個烏托邦而悲哀。

如果説堂吉訶德存在於阿隆索。吉哈諾所在的時代於其自身是一出悲劇,那麼他在終前的清醒則是對於我們所有人的悲哀。“去年的雀巢,今年沒有鳥。我過去是瘋子,如今頭腦已經清醒;我曾經是拉曼查的堂吉訶德;如今,只是好人阿隆索。吉哈諾。但願我的悔悟和真誠能夠換回諸位從前對我的尊重...... 。”堂吉訶德的這番肺腑之言出現在他生命的終點與其説是所謂的清醒卻更像是他對現實的一種妥協,這其中飽含了他所經歷的一切辛酸與淒涼,無助與無奈。當堂吉訶德的最後時刻終於到來時,他遺囑的公證人剛好在場。他説,從未在任何一部騎士小説中看到過任何一位遊俠騎士像堂吉訶德那樣安祥而平靜地死在自己的卧榻之上。但事實上,他卻是處於理想與現實矛盾的大漩渦中的最大受難者,一個最初熱衷於夢想但最終屈服於現實的冤魂。

每一個讀者都會因為堂吉訶德的不切實際而哈哈大笑,然而,堂吉訶德的故事不僅僅旨在令人發笑,其更有令人敬佩之處:唐吉訶德嫉惡如仇,總是正面向他的“敵人”發起勇敢無畏的衝鋒。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心中那唯一的理想:做一名行俠仗義,懲惡揚善遊俠騎士。他沒有為自己做一件事,他捱餓、受凍、捱打都是為了他人,沒有什麼能擊倒他心中的信念。正如屠格涅夫所説:“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有道德的人。”但是,堂吉訶德這種令人敬佩的品質,在塞萬提斯那個時代已經消失殆盡了。

《堂·吉訶德》意在諷刺騎士小説,但從作品的蛛絲馬跡中可以看出作者對騎士精神有幾分推崇的.意味。騎士精神,現在看來神聖得不真實,但這也確實只是人們心中的一種嚮往,一個純潔的願望。

在塞萬提斯所處的時代,文藝復興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與其他極力標榜人文主義的作家不同,塞萬提斯對這場歷史的洪流有着自己的思考。他一方面倡導騎士精神,卻又以堂·吉訶德的形象表達出這種精神的空想、荒謬、違背真實人性;他另一方面反對人文主義帶來的利己、庸俗,卻又以桑丘的不離不棄和神父等人的無私幫助體現了平常人性中的善良與温暖。到最後,堂·吉訶德清醒與病亡,映射了作者最終的想法:騎士精神終究難敵人文主義的浪潮,並在其中土崩瓦解。但是也許在作者的心中,更向往那個騎士的時代。

是的,騎士早已被熱兵器淘汰,騎士精神也被埋沒在歷史的塵硝之中,我們處於一個理性,進步的時代。但我仍希望,我們的心中可以為那個瘦弱、荒唐的堂·吉訶德留出一個角落,用於盛放他所代表的精神力量。哪怕不加以貫徹,也可用於瞻仰。

讀《堂·吉訶德》有感2

《堂·吉訶德》的主人公吉哈納紳士因讀騎士小説入迷,自號堂·吉訶德,並試圖用虛幻的騎士之道維護世界公平正義。他僱請農夫桑丘·潘沙作為侍從,把鄰村的一個擠奶姑娘想象成意中人。在他的行俠途中,闖了許多禍,鬧了許多笑話,吃了許多虧,但他一直執迷不悟,深陷其中,直到參孫學士裝成“白月騎士”擊敗了他,罰他一年內不許行俠,這才停止了他的行俠事業。死前他才幡然悔悟,立下遺囑,不允許自己的外甥女嫁給一個讀過騎士小説的人。

堂·吉訶德想要像騎士一樣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消滅一切邪惡和暴行,成就功業,名垂千古。有人説,他是個幻想家,在他的世界裏充滿了正義和勇敢,即使遇到困難,總有一個騎士會為你挺身而出。明月尚有陰晴圓缺,現實也不可能事事如意。

他從農夫手中救下一個孩子,並要求農夫把欠孩子的錢還清,他的本意是鋤強扶弱,卻不曾想到農夫會在他離開後變卦,把孩子吊在樹上毒打。他打傷押解人,釋放罪犯,反被欺凌。他把人們想得太簡單,別人卻把他當成笑話,客店老闆捉弄他,拿記馬料的本子當《聖經》,用刀背在他肩膀上着實打了兩下,又叫一個修鞋匠的女兒替他掛刀,以此為他受封。公爵派人扮成魔法師押着杜爾西娜婭,讓堂·吉訶德去解救她,只有桑丘鞭打自己三千三百下才能解除魔法。貴族階級的荒淫腐朽,視人命如草芥,執法不嚴屈打成招,使底層人民深陷痛苦和黑暗之中。因此,他拿上槍與劍,騎上駑馬,用一身正氣維護公平正義。他行俠的初心是為了人們的幸福生活,可他的過度幻想變得荒唐,不切實際,往往令自己受傷,鬧出許多笑話。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滑稽可笑,然後就是感動,被他的'執着感動。也許世界並不是你想要的樣子,但是你可以靠自己去改變世界,讓世界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或者是改變自己,讓自己融入這個世界。這個假期裏最火的一部電影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在小時候被視為魔童,在別人看來,他只會給鎮子上的人帶來麻煩,他認了命,乖乖呆在家裏不到處亂跑。漸漸的,鎮子上的人對他家越來越過分,甚至想用哪吒的命來換取他們的安全,認命的後果卻是父母被綁架,被人人欺負,所以他不再認命。劇中最震撼人心的是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由我自己説了才算。”堂·吉訶德的荒誕可笑是社會的可悲的呈現,人們在嘲諷他時,又何嘗不是在嘲諷自己呢?只因牧羊人深愛瑪賽娜求而不得去世了,人們就把牧羊人之死歸咎在瑪賽娜身上,片面地去看待這件事,“毒蛇不能因為天生具有可以致人於死地的毒牙而受責怪”,不是每一場悲劇都是毒蛇造成的。

抱殘守缺並不能改變什麼,不如精彩地活着,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世界,追求美好的事物,縮短現實與理想的差距,而不是讓彼此相距越來越遠。

讀《堂·吉訶德》有感3

這是一本劃時代的現實主義鉅著,流傳數百年仍光輝不減,這就是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本書創造出了一個荒廢家業,整天沉迷於騎士小説的人物——堂吉訶德,他自封為騎士,聲稱要遊遍世界重振騎士精神,可他一腔熱情卻陷入虛妄,不辨真假,帶着僕人桑丘做了很多的荒唐事。他們屢屢受到貴族的玩弄、戲耍、取笑,最終一事無成,經歷重大的挫敗後返回家鄉,抑鬱而終。臨終之前他才從騎士的幻想中走了出來,悲歎過往,為自己的一生劃下了令人哀歎的句號。

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悲涼和無奈之感……我彷彿穿越歷史長河,認識了孤立無援的堂吉訶德,他不被理解,獨自一人,站在孤獨的黑暗中,終其一生,也沒能延緩甚至改變騎士文學的消亡。歷史的洪流不斷前進,一個時代也只是一個瞬間,這樣無奈的現實時時提醒着我們,只有改革、創新、鋭意進取才能追上時代的前進和變遷。

在悲涼中唯一的一絲温暖便是堂吉訶德和他的僕人桑丘奇怪而感人的友誼,所有人都認為堂吉訶德瘋瘋癲癲,唾棄他,欺侮他,而桑丘雖然理解不了他,卻願意相信和陪伴他,即使經歷了很多波瀾,也沒有離開堂吉訶德。堂吉訶德的.一生是可悲的,但幸好始終有另一個“瘋子”用特殊的關懷温暖着他。

這是一本笑中帶淚的文學作品,在每個時代都有各色的解讀,讀者也有不同的見解,英國詩人拜倫讀完《堂·吉訶德》後,感慨道:“這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它越令人發笑,則越使人難過。”願我們都有為理想奮不顧身的神采,也能找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那根平衡木,穩紮穩打地走到夢想的彼岸。

讀《堂·吉訶德》有感4

我認為作者所描述桑丘這一人物形象十分成功,唯一不足便是桑丘以媲美福爾摩斯的智慧取得總督的職位,這一點顛覆了他原先呆傻蠢笨的性格,與前文顯得格格不入,十分突兀。

書中有一段描述堂吉訶德和桑丘為尊嚴請村長為他們出具聲明的橋段“…堂吉訶德和桑丘非常高興,覺得這個聲明對於他們很重要,似乎他們的言行還不足以證明兩個堂吉訶德和兩個桑丘之間的差別似的。”雖然他們的言行與常人相比,有着一定的距離,但他們卻懂得捍衞自己的尊嚴,當今社會,“乾爹”“男寵”“公關”等特色職業屢見不鮮,為愛情摒棄尊嚴的也比比皆是,為生計,更有人賣“祖”求榮(這裏的賣“祖”求榮可以理解為背叛等一類毫無骨氣的意思,切莫望文生義。),試問各位看官,也試問下自己,真的比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和桑丘強麼?

風車之戰,顯現出他堅定的毅力,獅子騎士,又冠以他極高的勇氣,公爵極具盛情的邀請(雖然他充滿了羞辱)給了他自認為不可一世的榮譽。阿爾東薩?洛倫孛,亦可稱“託波孛的杜爾西內婭”,一位普通的農家農婦,一段假意中的愛情,雖然這段“愛情”充滿了騎士道的`味道,但也表現了堂吉訶德無限的忠誠,每打敗一位對手,都要對方承認曼恰的杜爾西內婭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FIR樂團有一首同名歌曲《唐?吉訶德》,歌詞中對堂吉訶德的這份感情給與了很高的評價“…不可悲,像堂吉訶德浪漫還有誰?”關於愛情,我不想談太多,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我寫過的一篇文章《所謂愛情》,我也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廢話太多。

在隨堂吉訶德追逐夢想的途中,堂吉訶德答應讓桑丘當一座島嶼的總督,儘管笑料百出,儘管困難重重,但桑丘還是當上了他夢想的總督。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他踏上過自己的夢想,可能凌駕於某種境遇都會有思想上的昇華,桑丘在臨走時道出了兩段極具內涵的言論。

書中出現的神甫、理髮師、參孫?卡拉斯科學士等好心人,然而,正是這些好心人,讓曼恰的堂吉訶德鬱鬱而終,正是這些好心人,毀了一位英雄的夢想,堂吉訶德應該戰死沙場,這樣才會更顯得有尊嚴,更有男子氣概!這段話的意思我也就不説明了,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自知,説多了,傷人傷己。

讀《堂·吉訶德》有感5

如果説一個人對生活抱有過度理想化、完美化的希望,那麼這個人的命運必定是坎坷的。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在走一條路:平穩、安定地生活,我們所遇到的,林林總總幾乎都是一些在形式上不一樣但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人。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大熔爐,在同一個熔爐裏的人都只會想着過安逸而風平浪靜的生活,思路是一致的,就像列車行駛的軌道一樣,通向的是同一個終點站。但要是有人“脱軌”了呢?

我要説的正是書中的主人翁堂吉訶德。他愛上看騎士小説,而且“中毒”很深。他把自己強加進了書本的世界,抱着對騎士生活的美好幻想,踏上了人生的路途,但由於他是活在自己思維“捏造”的世界裏,他與正常人的思想“脱軌”了,顯得格格不入,鬧出了不少笑話。其實這種人的內心是痛苦的,他心裏是多麼希望理想可以實現,他還為此而日益興奮、激動,他把自己的全部精神都寄託在上面了。或許是因為現實生活真的與理想相差太遠了吧,他的內心很空虛,所以借騎士小説再次點燃他對生活的渴望,就不顧一切地追求這種理想的境界。

我之所以感觸甚深,是因為我覺得自己有幾分與他相似。記得國小的時候,天真爛漫的我整天都在幻想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幻想我以後的人生像彩虹一樣是七彩的,美麗的,耀眼的,人生是有很多事是可以期待的,正是這種期待推動着我生活。我每看一次動畫片,就會強硬地把他們搬進我的生活。就像我國小二年級的時候,我看了一部叫“Do Re Mi”的動畫,就覺得自己有可能是魔女,於是我就和好幾個班裏面的同學扮演動畫裏的角色,每天一下課就衝出教室,圍着一個花壇在那裏新編劇情。一會兒對着花壇裏的雜草説到;“魔力之果啊,你要快點長出來,我只要吃了你,我就可以有更強的魔力了,我要運用魔力去幫助有困難的人,拯救更多在苦難之中的人。”嘿,別看我那時還小,但很有正義感的!然後就舉行祈禱儀式,大夥兒一起雙手合攏,閉上雙眼,有模有樣的誠心祈禱着:“聖母瑪利亞啊,感謝你在萬人中挑選了我們去完成拯救人類的使命,我們一定會盡力完成這個巨大的使命的。”在那臭美好久。可是你知道嗎,在那時我渾身上下都是勁,像是了充電一樣,一種強烈的喜悦包圍着我,使我興奮不已,好象體現了自己存在的價值。我想堂吉訶德也是這種心情吧。

可是到後來我經過了多次的碰壁,開始心灰意冷。慢慢才發現自己原來一直想得到的,到頭來只會是一場空。開始變得害怕受打擊,對任何事都不會抱太大的幻想,於是慢慢也跟上“大隊伍”,走上“軌道”,心裏想着還是清醒點吧!人還是順勢比逆勢好,這樣會比較快樂,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痛苦。但我發現太現實也並不快樂。當我看到堂吉訶德那種為理想而執着,固執不輕易放棄的精神時,我真的感動了,發現自己與他相比,根本就是一個膽小又沒點勇氣的人,竟然因為幾次碰壁就怕成這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管怎樣,走極端是永遠都不會快樂!總結一下堂吉訶德,他的執着精神是值得學習的,勇敢地去嘗試也是他的優點,因為他與大眾的思想脱軌了,所以最終以悲劇收場。但他在臨終前卻清醒過來了,這也算是他對現實的一種妥協,這裏面也有着不少的辛酸、淒涼與無奈。

其實人生活在世上是不能與現實作鬥爭的,最好的辦法還是與大眾一起走在“軌道”上。但是,你也可以在這種條件下去改變現狀,比如別人用走的,你就用跑的,或者是飛的,雖然通向的終點是同一個,但在過程中你的視野更廣,收穫更大。這樣便可以謀求最大限度的理想生活與快樂。

我理解,這樣在現實中交織着理想與奮鬥,兩者兼備,才是最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