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薦】讀《三國演義》有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7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薦】讀《三國演義》有感

讀《三國演義》有感1

自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後,就一起走向了投軍之路,他們一路上驚驚險險,幸好三兄弟齊心協力,打了不少勝仗。可是他們也有兵敗的時候,因為他們缺少一個軍師。劉備從司馬微那兒得知:得到卧龍、鳳雛先生二者之一就可以安定天下。於是劉備三顧草廬。終於請來了卧龍先生,他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因為他的得力相助火燒赤壁,草船借箭,七情孟獲……後來不幸的是關羽不聽勸導致敗走麥城遇難,張飛又因為自己的有勇無謀而送命。劉備又以兄弟為重不聽賢臣之勸出兵東吳,被陸遜算計以致兵敗。劉備因為年高也去世了。後來後主劉禪繼位,但他昏庸無能,不聽諸葛亮的勸言,在諸葛六出祁山兵敗逝卒之後,降於西晉。東吳因大勢已去也降於西晉。也應證了諸葛亮的話:天下三分,分久必合。

在這本小説中,我明白了:什麼事都要以大局為重,就算心中又恨,也要等待時機。

讀《三國演義》有感2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它讓我瞭解了古代英雄的雄才偉略,更讓我在從中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又名《三國志》,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三國演義》主要內容講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之間互相鬥爭的一系列故事。《三國演義》里約有200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謀的孔明、陰險狡詐的曹操、義氣深重的關羽,仁義愛民的劉備,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要數關羽了。

關羽身長九尺,鬢長二尺,面如重棗,脣如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關羽是《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最講義氣的人。他對劉備講義氣,他降汗不降曹、屯土山約三事、過五關斬六將等等……關羽他對敵人也很講義氣,華容道義釋曹操、義釋黃漢升等等……,從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關羽是十分講義氣。但關羽狂妄自信,十分大意,有一句諺語就是: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當時關羽既是劉備的二弟,五虎大將之一,坐據荊州,手握重兵,所以他對自己的實力很有自信,自以為可以牢守荊州,可他卻不知道羣英聚會,人才輩出,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最終是以失敗而告終為結局。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各有所長,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正確看待和認識最為重要。現在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更要古為今用,從中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好祖國的棟樑之才。

讀《三國演義》有感3

中國有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其中,我最愛不釋手的是《三國演義》。因為,《三國演義》不但寫得生動有趣,也讓我瞭解了一些道理。另我最印象深刻的道理,莫過於團結合作了。

當初赤壁之戰時,曹操率大軍二十萬,對外號稱八十萬,一路南下,揚言要滅了東吳。東吳國君孫權憂心忡忡。大將周瑜自信地説:“主公只要和劉備聯合起來,我只需三萬精兵,便可破操。“孫權覺得這是一條良計,便派使者勸説劉備與其合作。劉備聽了猶豫不決,諸葛亮耐心地説:”主公,雖然我們和東吳實力薄弱,但只要我們團結一心,互相支援。曹軍並非堅不可摧。“於是劉備派趙雲、關羽等大將領軍二萬,支援東吳。在劉備和孫權的緊密配合下,以五萬兵力擊敗了四倍於自己的二十萬曹軍。這就是團結合作的力量!

團結體現在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籃球比賽。有一次,我們籃球訓練時打了一場練習賽。我們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突然,我的隊友搶到了球,他的突破能力十分優秀,運着球一個靈活的轉身就晃開了第一個防守隊員。可第二個防守隊員馬上又上來防守,第一個防守隊員也立刻轉身防守。這時,我已經跑到了籃下並拍手示意。可他一意孤行,接着強攻。但一個人畢竟難突破兩個人,於是,他沒有成功,也沒有把球保護好,球被搶斷了。輪到對方進攻了,他們一起進攻,互相配合,擋拆、傳球、假動作……所有能消耗我們體力的招兒全部都用上了。我們一下子就感覺體力不支了,他們乘機突破我們的防線,上籃得分。就這樣,對方贏得了比賽。

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團結的力量是無窮的。團結會讓你在社會上獲得成功,有一席之地。

讀《三國演義》有感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當我讀到這一首詞,我的腦海裏就會浮現出《三國演義》中的英雄。

在《三國演義》的眾多英雄好漢中,我最敬佩的就是劉備了。劉備雖然是皇室宗親,但他禮賢下士,求賢若渴。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三顧茅廬的故事吧。劉備第一次去請諸葛亮,碰巧諸葛亮出去遊玩,不在家;第二次去時,大雪封山,可劉備依舊去了,還是沒有找到;第三次去時,諸葛亮正在午睡,劉備就讓童子不要打擾,自己在外等了一個時辰。當時,張飛非常生氣,揚言要放火,被關羽制止了。又等了一個時辰,劉關張站得都腰痠背痛了,這時諸葛亮才醒了。後來他被劉備的誠意打動,終於答應出山幫助劉備。

劉備待人真誠,請了三次諸葛亮,最後一次還等了兩個時辰。劉備是真心要請諸葛亮出山,所以諸葛亮才會被劉備的誠意打動。如果劉備沒誠意,請了一次就會再也不去了,當然諸葛亮也就不會去幫助劉備,也就沒有後來的劉備奪天下了。其實這跟我們做人的道理一樣的,如果你對待被人真誠友善,朋友也會真誠回待你的。相反,如果你待人虛情假意,朋友們也都會離你遠去,換不來別人的真心的。

再聯繫到自己,平時我會對我的同學都很真誠,同學有困難也都會伸出手。誰有困難,我會在我的能力範圍內竭力幫助,所以我也感受到了同學們對這份真誠待人的迴應:有一次美術課上,我沒有帶彩紙,同學們都把剩下的彩紙給我用,幫我度過難關。看來,待人真誠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會招來許多朋友的相助。

《三國演義》是一部藴含着深刻道理的小説,它像一面鏡子,能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使我們受益匪淺。

讀《三國演義》有感5

此書作者羅貫中,全書主要講了蜀、吳、魏三國爭天下,隨着諸葛亮病死於五丈原,三國勢力漸漸減弱。司馬懿駕崩後,三國不久便被孫皓征服開闢了西晉王朝。

讀了這本書,我有許多感悟,最大則屬“驕兵必敗”和“不能對人太粗魯”。驕兵必敗的例子很多,如博望坡諸葛亮用計,讓子龍、玄德詐退。而夏侯惇以為他們不禁打,部下勸莫輕敵,可他就不信,只顧催軍緊追。致曹軍大敗,糧草盡失。關羽敗走也是自已以為很牛,才輕信諸葛瑾的。而張飛被範疆張達刺殺就是因為殘暴。我受益匪淺,我敬佩諸葛亮足智多謀,敬佩劉備仁慈,關羽重義、張飛英勇……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不少。

讀了三國演義,我不禁想到了水滸傳。水泊梁山上的好漢和三國演義的人多麼像!宋江似劉備,吳用似孔明,林沖似關羽,李逵似張飛……不愧都是名著,人物像,寫的也精彩!

讀完以後,我對這些傳世英雄感到敬佩,也為這個歷史故事感到驚奇。

讀《三國演義》有感6

今天,我在“悦叮網”上閲讀了名著《三國演義》,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小説描寫了東漢末年以來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其內容豐富,人物生動,因此成為了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小説中描繪了許多生動形象的人物,性格鮮明,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曹操、諸葛亮、關羽和孫權。

“奸絕”——曹操

曹操被後世稱為“奸絕”,而我認為不然。孟德從小即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且機智過人,做事果斷。至於疑心重,這一點不可否認,但回顧中國千年歷史,哪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會對部下保持絕對信任呢?從另一方面看,他十分愛才、敬才、惜才,這點不僅表現在“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豪情壯志上,更體現在實際行動中:官渡之戰時,“聞許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收得關羽,更是送赤兔,贈貂蟬,“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脱華容道之難後,痛惜郭嘉,大哭道:“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看戰績方面,當年若無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將是一盤散沙;若無曹操鞏固魏國實力,西晉江山也無法建牢;若無曹操滅呂布,平袁術,剿袁紹,天下更難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從各方面看,曹操毫無疑問地成為東漢末年以來最重要的人物。

“智絕”——諸葛亮

孔明有經天緯地之才,留下無數功名為後人稱頌,如:隆中決策、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錦囊計,不愧為真正的“智絕”。相比之下,周瑜亦有大智,領導了整場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奠定基礎。可惜一代英雄敗在氣量之上,周瑜的嫉賢妒能,最終反而氣死於巴丘,英年早逝,僅活到三十六歲。諸葛亮心胸寬廣,足智多謀,正可謂“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只可惜劉禪即位,蜀漢衰落,諸葛亮已無回天之力,終留下一段“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故事令後人感慨。

“義絕”——關羽

關雲長之義乃三國裏無人可比。桃園三結義、身在曹營心在漢、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是關羽“義”之最好詮釋。此外,温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戰呂布,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毒,乃盡顯其智勇雙全。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剛愎自用、居功自傲的缺點在失荊州、走麥城時無不披露出來,而關羽本人也就此犧牲。可是,即便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義守着他對蜀漢的一貫忠心,寧死不降吳,終為後人世世代代所傳頌。我自作《念奴嬌》詞一首,並在最後一句中歎道:“英雄氣短,功名千古流芳!”

一代明君——孫權

孫權是三國裏最成功的國君之一,連一代裊雄曹操都曾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在三國,孫權頭腦冷靜、深謀遠慮,赤壁之戰以少勝多,大敗曹軍,奠定三國鼎立之勢;荊州之戰神出鬼沒,活捉關羽,攻取荊州戰略要地;夷陵之戰火燒百里,大敗蜀兵,使蜀漢政權元氣大傷。辛棄疾評價他“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確不假。

讀《三國演義》,品味其中“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韻味、熱情與豪邁,我心中豁然開朗。而在讀史的同時,我們更要以史為鑑,以古為鏡,反思歷史成敗之源,領悟人生的哲理!

讀《三國演義》有感7

《三國演義》我已經不是第一次看了,書中的大致內容我都瞭解了,去年的寒假我也讀了這本書,並且在那次的開學考試時我還得了99分,可見我對《三國演義》還是比較瞭解的。不過孔子曾經説過:“温故而知新”,再次閲讀《三國演義》以後我發現了一些新的東西。

我以前看這本書時,我曾經説過:“這本書講述了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羣雄混戰的故事,生動地再現了三國時期的歷史。”不過現在我知道了,它只不過是根據歷史改編成的小説而已,所以我不得不失望地説,《三國演義》與真正的三國曆史有出入,有很多像“過五關斬六將”這樣家喻户曉的故事都是羅貫中虛構的。但這就是小説的`魅力,《三國演義》因為有了這樣雖然虛構但是精彩的段子,它才會顯得跌宕起伏,驚心動魄,因而流傳至今還聞名於世。

我們知道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解放全中國並把它建設得如此強大,是因為我們的黨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支持是革命勝利和國家穩定的根本。那麼把這種觀點代入三國時期後,我們就會知道為什麼三個政權在建立時想盡辦法讓天下人信服,最後卻都沒能擺脱亡國的厄運。人民和國家領導人的理想是不同的,人民渴望和平的生活,而三國的統治者們都想吃掉另外兩國奪取天下,因此,儘管魏國有着最多的地盤和人口,吳國有厲害得使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殞命的領導集體,蜀國有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的諸葛亮,他們還是回天乏術,被淹沒在了歷史的滾滾洪流之中。

其實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民的支持都是革命成功和國家穩定的根本。三國之前,有商湯革命、武王伐紂、秦末亂世,這樣代表多數人利益的政權推翻失去民心支持的歷史事件,三國之後隋唐亂世、五代十國、元末大起義、明末李闖王、清末辛亥革命、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也在講述同一個道理。

我們經常説,少數服從多數,人民永遠是多數羣體,人民的利益永遠是領導人應服從的利益,我從《三國演義》中讀出了這樣一個大道理。

讀《三國演義》有感8

〈〈三國演義〉〉是一部名著經典,在羅貫中的筆下,敍訴了一個又一個的情節,塑造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在這些人物裏,我最佩服義薄雲天的關羽了。

在桃園三結義之前,張飛和劉備認識了關羽,他説的一句話使我感慨萬千:“快拿酒來!別誤了我去投軍!”這説明了關羽是個有血性的漢子,願站起來為國家,為百姓做點事。

在曹操正為華雄而苦惱時,一個雄渾的聲音便喊道:“我願意出去斬下華雄的人頭!”那就是關羽。在袁紹看不起關羽時,關羽卻無所畏懼,並立下軍令狀,説如果不勝華雄,甘願被砍頭。不出所料,在曹操為關羽斟上熱酒等待那會兒,酒還未冷,關羽便提着華雄的人頭走了進來。這也是關羽的“義”。

劉備徐州戰敗之後,關羽被困,曹操看重關羽,他馬上派張遼去勸降。可關羽是個有血性的漢子,寧可頭斷,也不屈服。可他為了兩位嫂嫂,也只能忍辱負重。他的做法也可以説是“義”。雖然曹操給關羽許多金銀、美女,關羽也無動於衷,全部交給兩位嫂嫂。曹操給他新戰袍,他也把新袍穿在裏面,仍把劉備送的新袍穿在外面,説看到舊袍就彷彿看見兄長劉備了。真是個義氣人士。

和關羽相比,呂布就“不義”了,他貪圖美色,本是董卓的義子,司徒王允為了保住大漢的江山,就必須剷除董卓和呂布。於是他派出舞女貂禪,讓他們為貂禪而爭起來。最後,呂布聽從王允,殺死了董卓。真可稱之為小人。

如今,人們已對這個“義”看得

很輕,經常為一些小利而出賣朋友、民族、國家的利益。我想,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講個義與誠信。中國人一向以誠信為本嘛。一個人如無小“義”,絕難成大氣候。

讀《三國演義》有感9

在這個炎炎夏日,我讀了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書,它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小説,那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這本書描寫了漢末、三國時期複雜的軍事和政治戰爭,以及給人名的苦難,再現了這一歷史風貌。在這個故事中還有很多英雄人物,列如:“五虎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他們為蜀漢立下了赫赫功勞、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奸雄”曹操、“小霸王”孫策。等上百位英雄人物,令世人讚歎,人物刻畫栩栩如生。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當然是那“常山趙子龍”(即趙雲)是也!只見他在《長阪坡》這場戰役中,斬殺敵將五十多人,砍斷帥旗十多面,在完全可以投降的情況下,還忠心於劉備,他的威風令世人讚歎,嚇得曹軍抱頭鼠竄

在《三國演義》,我認為刻畫的最好的是關羽,他的英雄事蹟可多了!他的忠義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一,就拿《白馬坡》、《千里走單騎》來説吧!自從關羽暫時投降曹操以後,曹操對他十分好,甚至連赤兔馬也送給了關羽,可是,關羽天天想着大哥——劉備。報答曹操,關羽打敗了袁紹,最後又千里走單騎,離開了曹操,還把所有的賞賜留在了住宅裏令曹操和其他武將驚奇不已,曹操還送了關羽一件戰袍。可是,關羽卻把新的戰袍穿在裏面,把舊的戰袍穿在外面,曹操一問,才知道,舊戰袍是劉備送的。

關羽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忠義思想。他的忠義剛好和中華文化相吻合,這也是《三國演義》流傳至今的主要原因。

讀《三國演義》有感10

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今年寒假,我們依然哪兒都去不了,只能乖乖待在家。“行萬里路”是難了,但“讀萬卷書”還是可以實現的。在書裏,我可以穿越古今中外,可以到達任何想去的地方。之前,我看完了《湯小團漫遊中國歷史系列》。其中,三國那部分的故事使我深深着迷。於是,趁着假期,我打開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在這本書裏,我認識了許多了不起的人物,有:大義凜然的關羽、勇猛善戰的張飛、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書中的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長,都很厲害,但劉、關、張若沒有“桃園三結義”,劉備若沒有“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那他們的故事可能就沒有那麼精彩了。正是他們的相互幫助,取長補短,才有了一次次的成功。

就説劉備吧,他是一個顧全大局、有耐心的人。為了統一亂世,使老百姓們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他知道諸葛亮有着傲視羣雄的才華,不厭其煩,三請諸葛亮出山。哪怕是他的手下都看不過去了,他卻依然執着堅定。事後證明,劉備的這份堅持是有意義的,機智過人的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他一生為了劉氏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張飛和關羽也為劉氏江山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們就像是一組黃金搭檔,一路披荊斬棘,一路相互扶持,一起取得成功。

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時候需要團結協作。比如,在打籃球比賽時,前鋒、中鋒、後衞各有自己的職責,需要相互配合,才有可能進球得分。或者在跳長繩時,負責甩繩的同學要做到高度、力度適中,負責接力跳的同學要又快又準,那麼連續跳的次數才會越來越多。還有在小組做實驗時,我們不能只顧着自己,要以小組的利益為先,相互幫助,才有可能順利完成實驗,獲取最準確的實驗結果。

總之,我們只要學會取長補短,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讀《三國演義》有感11

《三國演義》改編自《三國志》。主要講了蜀國、魏國和吳國三國羣雄紛爭,爭霸王,最後卻被司馬炎統一天下的故事。在三國時期,誕生了許多英雄豪傑: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心耿耿的關羽,才華橫溢的曹操

上面的人物,我最喜歡的就是曹操。他才華橫溢,作出了: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這樣優美的詩句。但他太多疑了,以至於最後因為殺死了華佗,無法治頭痛而死。

一提到曹操才華橫溢,我就想到了我的鄰家小哥哥大奇,他的繪畫技術就好比曹操作詩的才華。即使他並沒有學習過繪畫,但他畫出來的東西都像真的一樣。有一次我去他家玩,他給我看他畫的幾把槍,當時我驚訝的都説不出話來,就呆呆的在那望着他手上的畫。我心想:如果把這幅畫掛在牆上肯定都以為這就是真的槍,真的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我看着這幾條筆直的線條,對他説:這幾條線,你肯定是用尺畫的。當然沒有啦,這幾條線是我自己一點一點描出來的。看着我臉上半信半疑的表情,他決定在我面前示範一遍。只見他的手輕輕在紙上描繪着,來不及多想,一把槍就從他的手上流了出來。正在我驚訝時,他告訴我:其實我剛開始線條也畫的歪歪扭扭,只是一天天的練才畫的這麼好。

小哥哥讓我明白了:所有的成功不止靠天賦,還要靠後天的努力和堅持不懈。就像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一樣。

帶着一顆堅定不移的心,前進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12

提起曹操,無人不曉,人們總會習慣性地稱他為“奸臣”,而我卻對這個看法抱以懷疑:他是一位多麼傑出的一位軍事家!文武雙全,膽識過人!那時,不過是因為帝王的昏庸,使得國家腐敗,曹操站出來反抗,只是出手相助,挽回國家滅亡的危機罷了。難道因為這一點,就有必要讓他永遠戴上“奸臣”這頂黑帽嗎?

都説劉備重義氣,桃園三結義後,他便和張飛、關羽一同出生入死,並肩作戰。他用自己的寬容贏得了關、張兩弟的信任,以致於張飛、關羽死後,他曾萌發過不想活的念頭。但曹操也有得一比,智取關羽後,他並沒有殺害他,反倒好言相勸,使關羽歸順自己。金錢、地位、名譽,哪一樣是曹操沒有給他的?關羽知恩圖報,一舉拿下顏良、文丑兩員大將。但當關羽聽説劉備的下落後,執意要走,曹操苦留不住。雖然他已經意識到了關羽回到劉備身邊對自己不利,但他並沒有食言,反而“放虎歸山”。結果,曹操落在關羽手中時,關羽想起當

曹操對自己的恩德,放了曹操一馬。正因為“義氣”二字,曹操既剷平了袁氏後患,又為自己博得了一條“生路”,正是滴水之恩換取湧泉相報啊!

周瑜,這位鼎鼎有名的大都督,不僅武藝超羣,更兼擁有不同凡響的智慧,正是曹操的“天敵”。可是,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周瑜惟一的缺點便是氣量小,心胸狹窄。正是被諸葛亮抓住了這個把柄,三用妙計,活活氣死了。而曹操卻有着和他截然不同的一面:赤壁之戰,由於曹操的一時疏忽,將船連在了一起,與吳兵交戰。諸葛亮瞅準時機,巧妙地借東風放火船,使得曹兵無路可走,無法內外接應,致使曹兵遭遇慘敗。死裏逃生後,曹操抄小道逃跑,卻被諸葛亮連埋暗兵,險些丟了性命。在這種情況下,他非但沒有自暴自棄,反而仰天長

笑:“兵敗乃兵家之常事,我曹操定會捲土重來,重整士氣!”頗有大丈夫的氣概。正是曹操的大度,並不把輸贏放在心上,贏了再接再厲,輸了毫不氣餒,使得他勇冠三軍,最後成了戰場上的“常青樹”。

從忠臣到背叛,從興起到慘敗,從失敗再走向成功,曹操不平凡的一生塑造了一位不屈不撓的千古名人。曹操的勇與謀,義氣與大度,是我們現代人的身上所缺少的。讓我們摘掉曹操頭上的這頂“黑帽”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13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下面我最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孔明一生鋪佐明君,為國家着想,任勞任怨,從來沒有過什麼要求。他常常協助使自己的國家打了勝仗,是一個出色而又盡心盡力的軍師。

其實,《三國演義》中的大人物、大豪傑、大英雄還有很多很多,多得觸手可及。這些人物很值得我們學習。

《三國演義》真是一本讓人受益匪淺的好書呀!

讀《三國演義》有感14

草船用箭燒赤壁...所有這些故事都來自一本書三國演義。

這本書講的是東漢末年的故事,因為政府的腐敗無能,世界上很多英雄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原。世界上這一批人有過人的才華,比如曹操,他會不惜一切代價去贏得勝利;劉備,平易近人,深受百姓愛戴;為了證明自己比哥哥孫策更強大,更有責任心。這三個人在亂世這羣人裏取得了勝利,分別佔據了很多位置。曹操佔領中原和河北,是領土上最強大的力量。劉備佔據了益州和荊州的一半,劉備疆域雖小,但在靖宜人才濟濟。孫權則佔據江東、膠州、荊州半壁江山。

在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的故事是《看貓》。這個故事講的是劉備為了找到一個合適的軍師,在新野附近拼命尋找。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人是最合適的,一個是司馬懿,一個是趙旭。但是都不同意,都推薦了一個人。他就是號稱卧龍的諸葛亮。劉備第一次拜訪他的時候,他不在那裏。我只見過他哥哥諸葛俊第二次。自助者天助,劉備終於第三次遇到了。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終於可以在這個亂世立足了。

如果你沒看過,不妨看看。你肯定會受益匪淺。

讀《三國演義》有感15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吧!《三國演義》可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裏面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比如説“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三英戰呂布”“草船借箭”……書中還刻畫了許多有特色的人物。接下來,就聽聽我心目中的《三國演義》之最吧!

最聰明的人——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他有一個特點,就是料事如神,比如“草船借箭”的時候,諸葛亮就把所有的事情算得一清二楚,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算準了那天會起東風,真了不起!

最貪酒、最粗心的人——張飛。張飛,字翼德,他身強力壯,武功高強,但是很貪酒。説起張飛貪酒,誰也比不過,有一次張飛喝酒喝醉了,把荊州給丟了,還把劉備的家眷也丟了,難怪劉備不放心他。

最會哭的人——劉備。劉備,字玄德,大家叫他劉皇叔。劉備的哭真有用,把諸葛亮哭下了山,哭得子民忠心耿耿,把孫尚香哭回了蜀國,把阿斗哭成了皇帝!

最講義氣的人——關羽。關羽,字雲長,他忠肝義膽,一心一意跟着劉備,曹操對關羽那麼好,關羽一樣過五關、斬六將,千里單騎去和劉備相會。

最帥的人——趙雲。趙雲,字子龍,他是蜀國五虎大將中活得最長的。趙雲可是使槍的祖宗,到老了還銀鬚飄飄、銀槍瀟瀟,白馬白袍,力敵三少!簡直帥爆了。

最奸詐的人——曹操。曹操,字孟德,他有一句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曹操的奸詐讓他膽大包天,竟然挾天子以令諸侯,難怪有人説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除了這些人物之外,還有最傻的阿斗、最美的貂蟬、最小氣的周瑜……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書中的人物,就去看看《三國演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