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孔明借箭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9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孔明借箭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孔明借箭讀後感

孔明借箭讀後感1

歷史上最懂天文曉地理,有知識,有膽量計謀,而且又知人心的人是誰?不用猜,肯定是三國時代的'諸葛亮!草船借箭就充分説明了這一點。

東漢末年,諸葛亮到周瑜陣下助援,周瑜看他有才能,每個戰術都比自己強,就十分不服氣,想找一機會置他於死地。一次機會來了,他以與曹軍水上,交戰來陷害諸葛亮,命諸葛亮十天只內造十萬只箭,可諸葛亮卻説,三天就可以。周瑜以為諸葛亮上了他的套,實際上,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的作法,暗地裏已計劃出一套借箭方案,只等那一天取箭了。

經魯肅的一手幫助,在第三天早晨,諸葛亮便開始了取箭計劃。他的預料是那麼準確,一步也沒錯。到了天亮後,霧散了,船也回來了。在周瑜面前,有十萬餘箭擺在周瑜眼前,周瑜驚訝極了,連連稱讚諸葛亮,説自己也比不過他,神機妙算,天下第一!

葛亮確實是天下第一,讀後我們都十分認同這個觀點。周瑜是那麼心胸狹窄,為了自己聰明,千方百計陷害諸葛亮,但幸好沒被他得逞。諸葛亮的品質、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學他做事認真仔細,多觀察思考,有計劃謀略,不能馬大哈,不細心!

孔明借箭讀後感2

今天,我讀了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對諸葛亮所用的計策欽佩不已。感觸頗深。

卻説諸葛亮在周瑜面前立了軍令狀,要三天之內趕造十萬只箭,別人都認為這是常人所不可能完成的,這是因為他們都是死腦筋,只會想一個方面,諸葛亮卻充分利用了眼前的幾條船,再在船上撲上蘆葦,做好假人,等第三天,大霧瀰漫,把船劃到江中,只打戰鼓,曹操趕快叫人放箭,結果十萬多隻箭都射在了船上,眾人凱旋而歸。

諸葛亮善於運用眼前的現有事物,改變一種方法,使自己的設想成真。這正是我們普通人所容易忽略的。

在實際生活中,我看過一篇人人應該都看過的'小短文,兩個人賣傘,他們在平時的時候傘都能賣一半,下雨頻繁的時候能全部賣光,但是這一年卻是大旱,兩個人都很失望,但是等到兩個人又碰到一起時,甲的傘已經都賣光了,乙很奇怪,就問甲:“你是怎麼把這些傘都賣光的?難道你有什麼特殊的方法。”甲點了點頭,説:“傘還是那些傘,只不過我把這些雨傘都説成陽傘了,銷量仍然很多啊!”乙這才恍然大悟。

同學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如此,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用平常的思路看似是無法完成的,但是如果你該換一種觀念,結合現在的自然氣候,你將會完成常人所無法完成的任務,戰勝常人所無法戰勝的困難。

孔明借箭讀後感3

小心行事,派前去射箭。

讀到這裏,我不禁為諸葛亮拍手稱快,為他的神機妙算而鼓掌。“呵!看來,孔明和曹操也是一對老冤家了。曹操心裏想什麼,諸葛亮都知道。真是“知人心”,“知天文”呀!

話説,曹操派射箭,箭如雨發。“恐怕這時,曹操還矇在鼓裏,在向一個個稻草人射箭呢!”我默默一笑,“啊!不愧是諸葛亮,這樣的妙計都能想出。”

很快,船的一邊射滿了密密麻麻的利箭。孔明有令人將船掉頭,頭東尾西。

“這一掉,可是神奇。”我讚歎不已,“掉一頭,不僅可以使船上的箭射的更多,能達到十萬餘枝。而這一掉更使船隊順水而行,直回大營。”“看來,諸葛亮還是一個‘曉地理’的神人呀!”

當然,孔明順利的將箭運回大營。不但不費一工一料還又蒙炸曹軍十萬枝箭!

看完故事,彷彿我的眼前又浮現出了孔明神機妙算。諸葛亮是那樣的機智,他做的一切彷彿都是那樣的神奇。而這神機妙算不是靠空名得來的`,只有我們有着諸葛亮勤動腦的可貴精神,一些簡單的小問題是容易解決的。而往往,我們總是覺得事情遙不可及時就不做了。哪像諸葛亮,神機妙算將這十萬枝箭“借”回。

孔明借箭讀後感4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因為周瑜很妒忌諸葛亮的才華,所以周瑜要諸葛亮在三天時間內造好十萬支箭。諸葛亮向魯肅借了船和要佈置好船上的工具,並且還不能告訴都督聽,這些魯肅都答應了。在頭一,兩天諸葛亮沒有動靜,第三天四更的`時候,他叫上魯肅一併去取箭.船開到靠近曹軍水寨時,軍事們擂鼓吶喊,因為那時霧大,所以曹操沒敢派兵出來,只叫弩手朝他們射箭。天差不多亮了,軍士們駕着五,六千支的船開走了.周瑜交給諸葛亮的任務也完成了。

讀完這篇文章我最欣賞諸葛亮,因為他又聰明,又懂地理,還懂天氣,也懂人心.好象什麼事情都難不到他.相反我最不喜歡周瑜,因為他的妒忌心太強了,覺得好象是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目中無人.他還很看不起人,還真象狗眼看人低呀!

我覺得諸葛亮不但聰明而且還會顧全大局,他明知道周瑜是有計有謀,可是他一樣照着周瑜的吩咐去做,為他趕造十萬支箭,不會當場揭穿周瑜的計謀。

我想我應該學習諸葛亮的那種顧全大局的精神,不應該學周瑜的那種陰險奸詐的手段去陷害他人。

每個人都有妒忌心,至於你的妒忌心強不強,那就在於你的一念之間了。

孔明借箭讀後感5

今天,我懷着敬佩的心情讀完了<<用奇謀孔明借箭>>這篇文章,深有感觸。

我們大概都很熟悉這篇文章了。諸葛亮領了周瑜的軍令狀,保證三天內取得十萬只箭。可是孔明第一,第二日連個動靜也沒有。到第三天大霧,諸葛亮與魯肅駕二十隻船徑往曹操水寨,船上佈滿稻草人,布幔等物。靠近水寨時,孔明讓軍士擂鼓吶喊。曹操因為大霧不敢出軍,只能往擂鼓之處射箭。霧散,孔明令收船急回。操追之不上。十萬餘隻箭不費半點之力便拿到手。

我在文章開頭提到自己是懷着敬佩的心情讀的。那麼,我敬佩的'是誰呢?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想出這個計謀,而且還算定三日之內必有大霧,這不是別人能做到的。況且,辦這件事還需要足夠的勇氣,孔明只帶魯肅,六百多名軍士,就深入重地,要是我,再借八百個膽也不敢想他這樣。

世界上所有的難事都是這樣的,如果只計劃好,但卻沒有勇氣去實行,就算計劃的天衣無縫也沒有用。所以,在按照計劃辦事的時候,一定要放開膽子,因膽怯而不敢盡全力很容易導致事情失敗。就像練武術時做高難度動作一樣,不敢做往往會受傷,因為自己畏懼,而不敢盡全力做,會導致直接受傷,還不如放開膽子,拼全力去做。

我們應學孔明,在辦事時不慌張,有膽量。

孔明借箭讀後感6

大家好,今天孔老師給我們講了《孔明借箭》這一課,我對裏面的孔明有很大的感悟。

魯肅領周瑜的命令前去試探孔明,孔明對他説:“這個計謀只能對付蔣幹,時間久了曹操必然發覺。”説完後魯肅回到周瑜帳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他 。周瑜説:“此人決不可留。”意下就決定把他殺了。

第二天,周瑜讓諸葛亮來他的營帳之下,周瑜讓他監督十天完成十萬只箭,諸葛亮説只要三天就能完成,那時我真想鑽到書裏告訴諸葛亮這是個陷阱。

之後諸葛亮叫魯肅來對他説:“你看你我叫你不要告訴他你偏説,現在好了吧我如果造不出來我就要死了。”魯肅説:“那我怎麼幫你呢?”諸葛説:“你給我備好20條船每船30個士兵和千餘數稻草就行了。”

最後一天深夜,孔明和魯肅一起朝曹操大本營出發。長索連船、擂鼓吶喊······據説在真正的三國演義裏魯肅還被他的稻草救了一命呢!

最後孔明終於在規定的時間內“造”好了10萬之箭。我也要學習孔明敢去曹營借箭的'勇氣和聰明才智還有那周瑜提出讓他十日完成的任務,他竟然只要三日那過人的信心才行呀!

孔明借箭讀後感7

最近,剛剛學完了五年級語文下冊28課《孔明借箭》,我禁不住拍案叫好,忍不住一寫為快。

課文主要講了周瑜因嫉妒諸葛亮的出色才能,一心想陷害諸葛亮,想以“十天內造不出十萬支箭為由”把諸葛亮公道斬之。但諸葛亮不慌不忙,暗中同周瑜鬥智,利用魯肅給予的船隻,趁着漫天大霧,向曹營“借箭”,巧妙取得“勝利”。

通過這篇文章我們不僅看到了周瑜心胸狹窄、妒賢嫉能的本性,也看到了諸葛亮的“通天文,曉地理,知人心”的'神機妙算。

當我看到周瑜大言不慚地説:“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軍中正缺箭用,敢煩先生監造十萬支箭,以為應敵之具。此係公事,先生幸勿推卻。”時,一面為周瑜的奸詐——為了除掉諸葛亮而不擇手段,竟振振有詞地説些什麼“公事”,以防諸葛亮委婉拒絕,一面又為諸葛亮暗暗擔心,害怕他會真的中了周瑜的計謀。當我讀到“孔明促舟前進,果然是好大霧”時,又不禁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而驚歎。

我真佩服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拯救天下黎民,就放棄了平靜的田園生活,陷入了鬥智鬥勇的生活。我還敬佩他大公無私,為漢室江山鞠躬盡瘁的精神品質。

我覺得做人就應該像諸葛亮這樣,做到知己知彼,大公無私,但是不能像周瑜那樣因嫉妒而生害人之心,這樣最終會害人害己。(王延紅)。

孔明借箭讀後感8

讀罷課文《孔明借箭》,我禁不住為文章才細節的精彩描寫拍手叫好,又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讚歎不已。

我是一個十足的繪畫迷,尤其喜歡國畫,國畫中我最擅長“葫蘆”、“葡萄”等寫意畫。可我有個粗心大意的壞毛病,畫葫蘆忘了勾葫蘆葉的筋,畫葡萄忘了畫臍,畫牡丹忘了畫蕊......總之,一幅畫總要少些什麼東西。在生活中我也是這樣,比如老師讓籤午休條,我明明午休了卻忘了籤;美術老師讓拿國畫材料,我都準備好了卻忘了拿......啊,粗心大意,這個壞毛病總是伴隨着我。

我的粗心大意和諸葛亮的`重視細節比起來,真有着天壤之別呀!我從中悟出:凡是重視細節的人,做事更容易成功。

諸葛亮如果不瞭解魯肅,就借不到船,怎能成功?如果不瞭解曹操,怎敢只帶六百軍士來曹操水寨,何談借箭?在借箭的船上,他如果不和魯肅飲酒,怎能看出船的傾斜程度,假如船一面的箭太多,船就會沉下去,和談成功借到箭。這個道理和我的繪畫是一樣的,在畫葡萄時,看得就是葡萄的臍,如果臍就沒有點,和談是一幅好畫。在畫葫蘆時,看得就是葉子上的筋,如果筋就沒有勾,何談事一幅成功的作品。因此,我以後也要做個重視細節的人。

讀完《孔明借箭》,不僅讓我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敬佩不已,更讓我明白了凡事都要注重細節,不能粗心大意,只有這樣才能成功。這就是注重細節才能成功。

孔明借箭讀後感9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草船借箭》,印象十分深刻。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周瑜羨慕諸葛亮的才幹,想要設計陷害他,諸葛亮將計就計,用巧妙的方法取得了10萬隻箭。周瑜自歎不如。而是懷着嫉妒心,不折手段地區陷害人家。三國時期的周瑜就是這樣的人:看看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高自己一籌,便像瘋狗一樣想咬諸葛亮一口。讀到這裏,我非常敬佩諸葛亮,他能用自己的神機妙算得到10萬隻箭,並且讓周瑜自歎不如。真不愧是一代才子!

今年暑假,我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其中令我感興趣的是《孔明用計草船借箭》這一回。

這一回主要講了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但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結果是箭按時交給了周瑜,讓周瑜輸得心服口服。

在這一回裏,在同周瑜的鬥智鬥勇中表現出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其實,諸葛亮的聰明不是一時的,而是平時日積月累的'結果。他懂天文和地理,才能算出天氣;又算準了那天有大風,藉助大風勢順水推舟,可以很快把他們送回來;他懂人心,打心理仗,也算好了人,知道魯肅忠厚守信,特向魯肅借船,知道曹操生性多疑,所以假裝攻打曹營。幾方面綜合因素讓諸葛亮的借箭計劃得以成功。諸葛亮的成功是經過長期的苦讀,潛心研究才能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