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精選1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W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精選15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

除了美食和親情之外,這一集電視片中還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後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為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為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為最後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台。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人們通過勞作獲取食物或自足或賣出以維持生存,其背後付出的汗水和辛勞在片中隱約可見一斑,觀者雖不至於“長歎息以掩涕兮”,但有良知者可能會發出“哀民生之多艱”的慨歎也不為過,這些都是在歌舞昇平的春晚類節目裏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系民生!

第一集一個讓我感動的情節是,漁夫楊世櫓捕捉彈塗魚的場景。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捕捉它需要花多年時間才能練就這一絕技。楊世櫓在捕魚的時間,在遠處觀望的女兒佩服地説:“爸爸,你老厲害咧。”楊世櫓不無驕傲地回答:“當爸爸的就要能幹的。”多麼樸實的話語,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爸爸帶着我和哥哥出去釣鱔魚的情景,其情其景何其相似,不由得讓我唏噓感歎。父親是家鄉農具廠的木匠,但也是釣鱔魚的高手。爸爸釣鱔魚一方面是為我們三個孩子補充營養改善生活,有多餘的時候也可以拿到集市上賣,換點零錢貼補家用。哥哥和我後來都成為捕魚撈蝦釣黃鱔的好手,也是跟着父親耳濡目染學習的結果。現在父親已逝,我們也都在養育着自己的孩子,靠專業知識和技能來為他們提供衣食住行,做孩子們眼裏“能幹”的父親也是我們的目標。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2

這幾天,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憑藉着高清的攝影技術,令人眼花繚亂,垂涎欲滴的美食,以及對熱愛美食的中國人的描寫,都令它狠狠地火了一把。作為一個小小的美食愛好者,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國”我不禁一陣感慨呀。在這裏,我就和大家談談我的心得。

食物,對中國人來説,一直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説:“民以食為天。”而美食,更是廣大中國人民所追求的,中國人對食物尤其是美食的熱愛恐怕可以居於世界之最。正因如此,無數的美食隨着地域,時間,空間的變化也不斷變化和改進。中國人所創造的食物之多,是不可數的。無論是湘菜,川菜,粵菜,閩菜,浙菜,徽菜,京菜都各有所長,都各有特色,有的以清新的口感,爽口的味道著稱,有的則以香辣的味道,火辣的感覺備受好評。每個人對食物的愛好是不同的,有人喜歡的鹹的,有的喜歡辣的,有的喜歡甜的,有的喜歡苦的,更有甚者喜歡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每個人都對各地的菜系有不同的看法,像我,一個湖南人,就只吃得慣湘菜那香辣,濃重的味道,我到了青島,北海那一帶吃味道較為清單的海鮮,就很吃不慣。我認為湘菜,川菜,京菜都挺不錯的,浙菜就不太對我的胃口了。但是,我同學就有很多喜歡浙菜和粵菜的。

食物,真可説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連性格都可以隨着食物變化,像川湘一帶的人,性格都如同川湘菜一樣火熱,開朗。食物,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國人的基因裏,用舌尖品嚐中國的飲食文化,食物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不可磨滅的記憶。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3

今天中午和may,Jin一起吃飯時,may問我你看了《舌尖上的中國》了嗎?

我很奇怪她問我這個問題,因為她知道我哪有時間看電視啊。尤其是國產的電視劇之類的,前一陣子Jin在吃飯的時候大談什麼甄嬛傳,我很不客氣要求她立刻停止,換個話題,實在要談電視也得談《downton Abbey》。

may説這是紀錄片,拍的很好,陳曉卿拍的,據説籌備了十年。

陳曉卿啊,這麼巧呢。昨天晚上我整理照片時還看到07年夏天我組織他和Heidi帶着三個孩子一起去法國的照片。

我們從巴黎到盧瓦爾河谷,然後一直到瑞士邊境的小鎮chamonix。他給我們拍了很多照片。

一路上都是他開車,我找路。很佩服他的記憶力,他不認識法文,竟然能記住路過的餐廳的名字。當我説東他説西時,往往是他對,然後他就説:“小陳啊,你真厲害啊。”

我的安排不是非常令他滿意,我定不是三星的的酒店就是四花的城堡。他覺得我們可以在住的方面節省一點,省下的錢他需要給他當時的女友買包包,而我很不善解任意地把巴黎的購物時間縮短了,因為我自己沒有購物的愛好。

回國以後,他請我們吃了飯,還把所有的照片沖洗了出來,最讓人感動的是他還裝裱了一堆我們的照片。

我知道他是美食家,所以有時請客不知去哪裏時,會給他發短信,他總是給出不錯的推薦。

曬幾張他拍的照片吧,很感謝他的照片,他辛苦的開車。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4

這幾天,媽媽説一個片子叫《舌尖上的中國》,很好看,很饞人。也要給我下載看看。

一開始,我還以為《舌尖上的中國》是一些什麼新的理論呢。可一看才明白都是講一些香甜可口的美食。什麼螃蟹、魚、蝦、海蔘……反正大多數都是我的最愛。並且還有它們的生長以及製作過程。

一共有七集,每一集都有不一樣的美食:有酸甜可口的醃白菜;有濃香的糯稻;有噴香的烤鴨。異常是人家捉魚捉蝦的過程。那活蹦亂跳的魚和那些生長充沛的糯稻,還有在淺海海底摸海蔘、海膽、鮑魚的潛水員,彷彿就在我的眼鏡面前動着,讓我想跳起來抓住那些屏幕上的美食。

片子的場面很多都在廚房裏,上頭都是實際的`聲音。每當我聽到那些油在鍋裏發出的“嗞嗞”聲時,我就覺得肚子餓了。還有那些從地裏刨出來的筍,炒的時候鏡頭直接對準鍋,那些筍白白得像小孩兒一樣可愛。還有那大廚們神奇的刀功煮功。他們能夠把豆腐切成像頭髮絲那麼細的長條,還能夠半小時煮好一隻大肥豬。十分令我佩服。最好玩的就是樓頂菜園了。夏天一到上頭就是一個大涼篷,很壯觀。秋天結的小瓜一個就足以包一大盆水餃。我的菜園子還是自愧不如啊!

《舌尖上的中國》雖然增加了我們做飯的興趣,可是我一看見上頭的美食就不想吃我們家的飯了。説實話,我是實在想撲倒電腦屏幕上大吃一頓去的。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5

《舌尖上的中國》是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一部關於中國飲食文化的美食類紀錄片,由中國各色美食鋪陳開來,把空間和時間,將地理、歷史、人文等內容融為一體,用味覺享受與視覺審美展現東方價值觀與地理文化,既具濃厚的科普色彩,又有較強的可看性,並在渾然天成的講述中展示了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係。

《舌尖上的中國》的每一集都是以一個家庭的故事來進行展開的,要表現的就是隱藏在食物身後的人文關懷。身為江南水鄉養育的南方人,我為自家的美食而自豪;當看到陌生卻充滿誘惑的北方美食,我也忍不住吞吞口水浮想聯翩。同時,各地不同的日常生活場景也使我驚歎連連,大開眼界。不得不説,這部美食片不僅是我國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縮影,也是對我國廣闊疆土各異的地理人文的掠影。它將差異的地域和多樣的美食協調地組合在一起,不僅讓人們領略到不同食材在採集與加工中的獨特的魅力,也讓人們領略到了不同地理環境造就的不同文化。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實地向大家講述了食材最返璞歸真的做法,同時也折射出了當地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習俗。它把美食當做文化來寫,不僅僅停留在‘吃’這一表面現象上,更多的是揭示這方水土、這方人情,把它引伸到文化傳承的意義上來。

一番水土養一番人,東辣西酸,南甜北鹹。舌尖上的中國為我們帶來視覺的美味享受,讓我們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生活氣息,更展現人們利用不同自然條件,創造出各種美食所展現的智慧,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地理學科的神祕與人文自然的魅力。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

這幾天,媽媽説新出了一個片子叫《舌尖上的中國》,很好看,很饞人。也要給我下載看看。

一開始,我還以為《舌尖上的中國》是一些什麼新的理論呢。可一看才知道都是講一些香甜可口的美食。什麼螃蟹、魚、蝦、海蔘……反正大多數都是我的最愛。而且還有它們的生長以及製作過程。一共有七集,每一集都有不一樣的美食:有酸甜可口的醃白菜;有濃香的糯稻;有噴香的烤鴨。特別是人家捉魚捉蝦的過程。那活蹦亂跳的魚和那些生長充沛的糯稻,還有在淺海海底摸海蔘、海膽、鮑魚的潛水員,彷彿就在我的眼鏡面前動着,讓我想跳起來抓住那些屏幕上的美食。片子的場面很多都在廚房裏,上面都是實際的聲音。每當我聽到那些油在鍋裏發出的“嗞嗞”聲時,我就覺得肚子餓了。還有那些從地裏刨出來的筍,炒的時候鏡頭直接對準鍋,那些筍白白得像小孩兒一樣可愛。還有那大廚們神奇的刀功煮功。他們可以把豆腐切成像頭髮絲那麼細的長條,還可以半小時煮好一隻大肥豬。非常令我佩服。最好玩的就是樓頂菜園了。夏天一到上面就是一個大涼篷,很壯觀。秋天結的小瓜一個就足以包一大盆水餃。我的菜園子還是自愧不如啊!

《舌尖上的中國》雖然增加了我們做飯的興趣,可是我一看見上面的美食就不想吃我們家的飯了。説實話,我是實在想撲倒電腦屏幕上大吃一頓去的。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7

中國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無論是習俗還是食物。如今,我們的技術越來越先進,生活中充滿了科技之氣。也許,我們會感覺很幸福,但這樣真的好嗎?古老的職業和悠久的傳説,正被機械們一茬茬收割殆盡。

就連美食,也沒有從這悲慘的命運中逃脱。原本故鄉親切、熟悉的味道,轉化為了陌生而高貴的山珍海味。成百上千的人發瘋似的品嚐着這些華而不實的“人間珍品”,而不起眼兒的家鄉菜,卻被人們漸漸遺忘。只是因為家鄉菜的樣子並不華麗、美觀。但他們哪裏知道,越是珍貴的美味,看起來越是平常無奇。也許,當人們終於醒悟時,當他們再想品味家鄉的味道時,那親切、熟悉的香氣早已隨着時間,消失在這人世上。孩子的不捨,老人的落寞。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兩個鏡頭。他們要的不是富貴,而是能和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圍在一起,吃着團圓飯。但這真的是太難太難。這個願望是多麼地樸素,但樸素,卻充滿了力量,卻又是那麼的遙不可及。美味、習俗、文化……難道真的要隨着科技的發展,而“葬身海底”嗎?五千年啊,也同樣經受不住風風雨雨的考驗嗎?

無論怎樣,昨天已記入歷史,散發着或喜或悲的光芒;但明天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與非,對與錯,全都要靠自己去編寫。

但我們必須明白: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天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8

自然,主食,轉化。中國人在本身所處的自然條件下,馴化改良出了各種不同的主食,儘管主食的來源只有很少的幾種,但是中國人還是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智慧改進製作方法和手段,創造出數不盡的美味食品。中國人的主食是靠天吃飯,這磨礪着中國人的性格,你永遠不知道明天的天氣如何,所以中國人習慣於接受現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人懶就沒人給他錢”,老人家説的就是中國人在骨子最為篤信的真理。中國人其實是最愛抱怨的,但也是最不把抱怨的事當心頭事的,因為為了生存,為碗中舌尖的一口飯食,還是得振作精神,安慰自己,然後繼續付出自己的努力。

努力永遠不會白費,中國人在自然所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的改善和創造一切有利於自己的食物,把豆子做成百味不爭的豆腐,把稻米做成可以宴飲的米酒。中國人在於自然共處的過程中幾乎利用了自己一切的智慧,為的只是把自然能給予人類的事物發揮到最極致的狀態;為的只是在自然允許的條件下,薪火相傳,留給後代自己所有的生活智慧,然後樂然得看着自己的子孫有如一季一季的菽麥稻穀,連綿不絕。

今年過年我回家祭祖,當把將餃子和酒倒進祖先墓前燃盡的紙灰時,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也許祭祀祖先的真正意義在於感恩祖先,不是他們所謂的陰靈庇佑,而是他們將世世代代生存生活的智慧延綿不斷流傳下來的努力。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9

最近《舌尖上的中國》很受歡迎,很多朋友都在推薦,作為崇尚中華美食的饕餮,我也興致勃勃地在網上看完了整整7集的紀錄片。看完後,覺得在感動之餘,更耐人尋味。

感動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自己身在異國他鄉,看到祖國的美食,那些熟悉的和以前並不知道的美食及其相關的文化習俗,讓我倍感親切。然而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的是,紀錄片並不是以很系統的方式來介紹中國的美食,而是從一個更特殊的角度來介紹——美食與最普通的勞動人民的關係的角度來寫,挖藕人站在滿是淤泥的池塘邊,抱着剛挖上來的藕,充滿成就感的微笑;雲南邊陲藏民冒雨上山挖松茸,及在之後拍賣松茸時充滿焦慮的眼神;陝北大叔,騎車三輪車賣黃饃饃時,充滿勞動自豪的話語。因此紀錄片所寫的美食,並非都如藝術品般的精緻,而是從食物最本質的功能出發,着重了食物與勞動人民的緊密聯繫。這部紀錄片並不旨在全面地介紹中國的美食,而是想借美食來歌頌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其對食物的淳樸的追求,與當今中國充滿食品安全事故的現狀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就象是一種最終幻想,或者紀錄片策劃者想借此來喚醒人們心底最根本的良知?看到紀錄片又介紹了很多雲南地區少數民族的食物,我又想,策劃者可能還想借此來團結全國各民族?

不管如何,這部紀錄片的出發點是美好的,表達方式除了新穎,更重要的是讓人感動,那種從最心底處,對誠實勞動的讚美、對大自然提供的食物的感恩及人與大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嚮往與呼喚,看到在紀錄片裏出現的那些淳樸而善良的人們,我希望這一切都是真的,能感動到更多的人,還原食物及大自然本身所應包含的滿足與真實。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

我覺得《舌尖上的中國》是拍給大多數普通的中國老百姓看的紀錄片,它表達的是在中國傳統美食和人民生活之間温情和樸實的傳遞。

就我個人而言是從中看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地方。

首先,我發現在每個地區城鎮,最當地的美食貌似在城市中難以吃到,那些最自然和淳樸的美味都隱藏在小地方中。目前我只看了三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可能在山中或偏僻處只存在短暫時期的食材,如果你不是當地人並且生活在城市中,那麼你可能一輩子都吃不到那種美味。

描述養蜂人的那個,養蜂夫婦一年有十一個月在外遊蕩,為了養家餬口,但在他們看來,這也算是一種不需要受人束縛的自由,很佩服。離鄉背井的苗家父母,半年回家團聚半個月伴隨家鄉美食的飽腹和與家人團聚的温暖後,又要踏上南下的打工路程。

其中有一段是説中國古老的麥客,也就是割麥人,工業化的進步人工勞動力已日漸消失,一天下來兩雙手在稻田裏的揮舞和大汗淋漓的呼吸,在東家吃頓樸實鮮辣的晚飯補充能量。出來一趟十幾天四個人賺不上一千。

就中國這麼多的人口來説,大多數人的追求真的不是那什麼生活品質,豪車名牌,旅遊散心,老百姓們沒看過什麼外國紀錄片,看美劇英劇就算有字幕恐怕都看不懂。

在他們看來,這個紀錄片有觸動到內心,描述的是樸實的美食令當地人感歎對就是這樣。這樣,就是對他們口味的紀錄片了。

對於大多數人就想活着過日子生活温飽的中國社會,希望我們這些不過是念了些書看了點東西肚子裏有點文化的會註冊豆瓣的人,不要非去鑽那個牛角尖。美食紀錄片嘛,看着是那麼回事就好。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1

《舌尖上的中國》以其獨特的視覺,濃濃的生活氣息和草根氣息,是它在眾多的美食節目中脱穎而出。不同以往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講述的是勞動者如何捕獵、採掘、加工和製作自然饋贈的食材。整個節目夾雜着勞動者為生活、為生存而流下的汗與淚。

帶着好奇,我今晚觀看了這個節目的第一集,《自然的饋贈》。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們在享用自然饋贈的同時,仍然想着留着後續使用,卓瑪挖掘松茸後,都會用土把菌種埋起來,阿亮挖筍時,會小心翼翼,不破壞竹子的根莖,石老頭捕魚總是會補五年以上的魚,他們自制的網會人為的放生小魚,從而確保年年有魚。他們的淳樸和對自然的感恩是我們該學習的。物以稀為貴,他們並沒有為昂貴的價格而心動,他們依然遵循着自然的規律。

這和身在經濟發達的地區的我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無限制的採掘自然資源,為了一己私利,亂砍濫伐。現在甚至很多人,在人們常用的藥品,實物加入化學藥品,嚴重危害人來健康的東西,前段時間的毒膠囊、紅燒肉添加劑、橡膠豬耳朵、工業鹽充當食用鹽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問題,讓廣大民眾汗顏。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人們的良知何在?

這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美食節目,它應該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持,節目中的勞動者的淳樸和勤勞村託了現在社會中那些為了私利而違背良心的人無恥,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我們大家應該思考的,為什麼這些違法的東西會頻頻出現?除了人們的道德需要提升以外,相關監管部門是否也要真正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呢,把民眾的健康放在心上?

希望這個節目能給現在的人們敲響警鐘!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2

《舌尖上的中國》打動我們的不僅僅是各具特色的美食,更是那些美食背後藴含的趣事和情感。不少的“私家大廚”不僅在節目中學到了許多美食的做法而且還增添了許多(領略了)“語言”(的)魅力。

瞧,海洋的媽媽正一邊看着《舌尖上的中國》的節目,一邊在照着節目炒菜。終於完成了一道美食。海洋興致勃勃的夾了一口,然後帶着哭腔説:“媽,菜太鹹”。海洋媽拍拍他的肩膀説:“那就讓時間沖淡它吧!”多麼幽默的媽媽啊!

説起吃,中國上下五千年有着太悠久的歷史,但是,有一道家喻户曉的美食不得不説---餃子。它也是我的最愛!

總聽父母説,他們小的時候,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一頓餃子。可是現在的吃貨們是何時想吃就何時包煮。我作為現在的中國吃貨而倍感幸福!

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媽媽包的小白菜餡的餃子。先説説餃子的形狀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小巧玲瓏”。一個個又圓又小的餃子整齊的排列在面板上,真可謂“濃縮的都是精華!”煮好後的餃子更是漂亮,那餃子皮幾乎都是透明的!透着小白菜嫩嫩的綠,輕輕地咬一口,餃子餡的熱湯(清香)便溢在(滿)嘴裏,享受着湯中濃濃的美味!怎麼樣,有沒有垂涎三尺的感覺呢?這就是我家餃子的與眾不同。媽媽告訴我,這用來做餃子皮的面都是精挑細選的。而且和麪也有講究,要揉得有勁道,這樣包出來的餃子餡鮮皮薄才真正好吃。

媽媽的餃子常常讓我回味無窮,因為我知道餃子不僅味美,還包着對兒女無限的愛!

每個吃貨都有自己最愛的美食和最難忘的故事,那麼你是吃貨嗎?你最喜歡中國的那道菜?把你的故事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3

前幾天,我們一家人去了中國的西北部。那裏的飲食習慣與蘇州大不相同。比如每頓飯都會有白饅頭,老酸奶,還有西北人愛吃的皮囊和糟醅。我真的不習慣吃。為什麼人在不同的地方吃的不一樣?我媽跟我説這叫飲食文化。

回到家,我媽打開電視讓我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食物,主食,轉化,儲存,烹飪,調配,生態.一共七集紀錄片,我居然一口氣看完了!在廚師的“魔手”上,酸、甜、苦、辣、鹹的味道一個個出現在我面前,讓我“流口水三千尺”。我彷彿聽到了那些美食的呼喚,真的希望電視上的美食能立刻飛到我身邊。

之後我的心就靜不下來了。我問了所有看過這部紀錄片的朋友,他們都説看完餓了。一開始我是這麼想的,但是冷靜下來想想。真的只是為了讓我們瞭解食物嗎?恐怕不行!就像那些在烈日下勞作的農民,也許他們沒有讀過書;也許,他們的條件並不比我們優越;也許,他們沒有英俊的外表.但是,他們有勤勞樸實的面孔,堅韌幹練的雙手,善良樂觀的心!其實播出這部電影的真正原因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勤勞頑強的性格,造就了我們偉大的中國的各種飲食文化。

“誰知道中國菜難吃。”從小到大每個人都會背這首詩,但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它的含義?每次看一集,都會默想內容,看着碗裏桌子上剩下的米粒。我總是感到羞恥。

我們要感謝大自然的美食,感謝那些把它擺上餐桌的人。我們要珍惜碗裏的每一粒米,每一道菜,讓美味不僅留在舌尖,還能滲透到我們的心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4

自古以來就有“民以食為天”這樣的道理,吃對中國人還説不僅僅是填飽肚子這麼簡單的事兒,它更像是一種儀式。

舌尖上的中國的主題不僅僅侷限於向你介紹一種美食,更加深入到通過食物認識當下的中國人如何糾結於傳統以及如何驚慌的面對發展。我在看第一季的時候餓了,第二季的時候直接哭了。這部紀錄片的內容可能不算創新,因為拍攝美食的紀錄片數不勝數。但是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侷限於八大菜系,而是紀錄每一個普通家庭對食譜的古老傳承,體現出農業大國對家庭文化的重視以及對自然的敬畏與尊重。

舌尖上的中國每一個鏡頭質量都非常高,這是央視第一次用高清機器拍攝的紀錄片。陳曉卿團隊拍攝了近千個鏡頭,每一個鏡頭所選取的時間不過幾秒,有一次為了拍攝一個要做4小時的菜,整整拍了28小時。頻繁剪輯與精緻的特寫畫面結合,使得整個影片非常的美,色彩斑斕,食物背景虛化的非常好。抖動的鏡頭更能突顯紀錄片的真實感,跟拍的形式使觀眾們身臨其境。

舌尖上的中國這部影片的解説詞十分簡練。很多氛圍都用音樂和音效烘托了起來,給觀眾很多想象與思考的空間。其實很多人類的情感並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説出來的,100個人眼中就有100種哈姆雷特,人類的情感需要觀眾自己去領悟。這是一種藝術手法,這個片子沒有意識形態的捆綁,正因如此,才把這個片子推向了國際化,這種不狹隘的創作手法才能被全世界認同與欣賞。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5

《舌尖》在眾多飲食節目中脱穎而出,靠的絕不只是饕餮的美食,他一方面把美食深埋進最平凡的鄉野民間,一邊把食物上升到民族性和文化的高度,讓觀者不自覺的在舌尖上展現出作為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性。

為了給弟弟上大學湊學費上山挖靈芝和天麻的藏族小夥白馬,東奔西走從事辛苦的養蜂行業的老譚夫婦,以船為家、奔波在東海上討生活的漁民、行走在秦嶺北麓平原的職業麥客,山東農村製作煎餅的老夫婦……較之上一季,《舌尖》用情感更為充沛的鏡頭,再度瞄準了這塊土地上最可愛的勞動人民和食物間的質樸聯繫,讓人們無法不仰視這些尋常人的身影。

節目播出中,網友不斷表達着自己的理解:“《舌尖2》第一集和《舌尖1》相比美食顯得不是那麼主要了,突出的是人們的一種情感。”()在第一集中,食物的採集者、生產者、加工轉化者都是由人來完成,故事加深了以人為主的敍事習慣,讓人看到更為豐沛的人文氣息,從這個層面上來説,《舌尖上的中國》似乎更應該叫做《舌尖上的中國人》。

但也有觀眾認為《舌尖2》不及《舌尖1》的渾然天成,反倒是多了幾分刻意:“完全沒了第一季淡然鄉愁的感動滋味,刻意煽情糾結人情鄉味,素材太多展開太廣,有些凌亂。”還有觀眾更加直白的指出該片缺點:“編得像走基層,形在意無存,主題之外承受了太多強加的信息和主觀設計,畫面夠好,剪輯節奏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