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綠皮書》觀後感3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9W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綠皮書》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綠皮書》觀後感3篇

《綠皮書》觀後感1

很高興能與爸媽一起第二次看這部電影。《綠皮書》這部片子挺有趣的,又因為其對種族歧視問題的探討獲得了20xx年的奧斯卡頭獎。

就讓我直入正題。唐雪利博士作為一位成功的黑人音樂家,致力於改善美國白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現象。因此,他主動要求前往南部,這個種族歧視較為嚴重的地區,進行巡迴演出。這種精神是值得讚揚的,但在《綠皮書》這個故事的開頭以及先前,他並不能真正代表他所處的羣體:博士成年後與弟弟斷絕聯繫;在旅館以及農田邊與其他黑人的隔膜......這並不是冷漠,也並不是他在成名以後對自己族人的背離,否則博士後來就不會發生情感和價值觀上的轉變。這是一種困惑,是對自我身份認定感到的迷惘——可能他認為黑人被歧視,是因為大多數黑人都沒有良好的修養,是因為不夠優雅、不夠沉穩、成就沒有超過白人......他渴望掙脱歧視的枷鎖,但起初他認為自己所屬的種族是一種拖累。他厭惡他人用對待一般黑人的眼光對待他,於是這更使他疏遠自己的族人。雪利陷入了這樣的困境中,夜夜以酒澆愁。

他巡迴演出期間僱傭的司機託尼是拯救他的人。博士與司機間的拯救是互相的:託尼使雪利走出自我不認同的怪圈;雪利給託尼的生活增添了高雅情趣,更讓他認識到了修養和自尊的價值。託尼在整個旅程中,讓博士認清了他種族的現狀,並啟發博士對自己種族文化的全新思考。唐博士之前的行動雖然有用,但在堅硬的歧視牆壁前顯得蒼白無力。他需要理解他的種族文化並逐漸融入它——正如樹木紮根於自身所屬的土壤那樣——才能獲得認同感,而不是孤舟般飄蕩於黑人、白人間的界河上,才能改變社會對黑人種族的看法而不單單是對他個人的偏見。獨善其身可以改變單個白人的看法,如司機託尼,但想要改善黑人的處境是不能一開始就將自己排除於羣體之外的。正如託尼所説,別人説他應該也喜歡“意大利麪餅”,他並不會感到被冒犯。顯然博士起初對黑人文化的一味排斥是不正確的,幸運的是他在有託尼相伴的兩個月後走上了正確的、行之有效的道路。

因此我們看到,在本片的結尾,博士在黑人的酒吧找到了久違的家的温暖。你為自己的民族作出的奮鬥,族人會回饋於你。只有本族人才能給你無與倫比的歸屬感。按理説此時電影應當安排這樣的情節——博士興高采烈地登上舞台,立即演奏起黑人的爵士音樂,以表明他獲得了自我認同感與種族認同感。可在本片中,雪利博士鄭重地坐在那台很像兒時母親教他音樂所用的舊鋼琴前,先以最精湛的技藝演奏了肖邦《冬風練習曲》。

酒吧裏寂靜無聲。黑人顧客們認真地聆聽着。或許高雅藝術真的能夠到達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

博士自小受到古典音樂的薰陶,平生最愛李斯特、肖邦等古典作曲家,敬仰白人鋼琴家魯賓斯坦。我們會説,文化不分種族不分國界,但現實是博士演奏古典作品阻力重重。這使我聯想到白人説唱歌手Eminem,他在進入黑人佔據着的説唱音樂圈時同樣阻力重重。貝多芬的歡樂頌中唱到“四海皆兄弟”,我們在對待自己的文化時也不要排斥他人的參與,不要成為阻礙他人形成自我認同的高牆。

每個人的自我認同有兩部分,一部分是使你獨一無二的“異”,另一部分是與你所處羣體能產生共鳴的“同”。共同的部分會隨你所處的羣體發生改變,因為我們是社會動物,需要與集體有共同之處。雪利博士起初的處境,是“共同”部分的缺乏——白人因膚色將他隔離;他因嫌棄、無力等複雜的情感將自己與族人隔離。在他“共同”部分的認同改變之時,那部分獨特的“異”,就是他自小培養起的古典音樂修養,自使至終作為他生命的一部分。至此我們可以弄清結尾博士在酒吧彈奏兩部分音樂的寓意了:肖邦代表了博士自我的堅守,而後的爵士象徵他在温情之旅中獲得的巨大力量。

《綠皮書》使用了詼諧的敍事手法,以温情喜劇包裹苦澀的`種族歧視內核,具有積極的社會推動作用。聯繫16年的最佳影片《月光男孩》,我們可以看到奧斯卡正具有越來越強的政治傾向。

《綠皮書》觀後感2

剛剛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的《綠皮書》的故事,很容易讓人聯想奧利維那卡什和艾力克託蘭達聯合執導《觸不可及》,因為膚色和階級帶來的衝突與交融,讓尖鋭的人性泛起柔光。黑白膚色加司機的主僕情,更像是摩根弗里曼與傑西卡坦迪主演喜劇《為戴西小姐開車》,用一道黑色的純善,去打開驕傲的白色壁壘。

然而在我看來,《綠皮書》就是它自己。它有《觸不可及》和《為黛西小姐開車》的交互與融通,但兩部前作更多是個體命運的柔軟,而《綠皮書》不僅有膚色、階級、文化修養的衝突,還有對上層白人偽善的觸碰,以及各種穿越時空的種族和社會問題的醒思。

影片如果有幸引進,必然是要吃片名的虧,然而綠皮書三字,卻是這個故事的魂。1962年,白人至上和黑人民權運動空前高漲,黑人郵政職員維克多雨果格林為黑人出行編寫了一個類如旅行指南的小冊子,註明哪些旅館與餐廳可供黑人入駐和用餐,這就是史上被稱作黑人出行指南的綠皮書。

電影《綠皮書》的故事背景與小冊子問世同年,同樣有真人真事的依託,講述意大利裔美籍白人託尼受僱為黑人鋼琴家唐開車護航的故事。一個是白人江湖裏善於處理疑難雜症的底層老炮,一個是黑人世界高處不勝寒的天才演奏家,兩個不兼容的異世界人類組成黑白無常組合,以公路電影和巡演模式從紐約一路南下,上演了一出兩月時長的跨越種族、跨階級的戰鬥情誼。

之所以強調戰鬥情誼,而非《觸不可及》和《為黛西小姐開車》的友誼,是因為1962年的美國南部種族主義的大氣候,就我們華北平原冬季的霧霾,同一片天空下難有幸免者。兩人按照綠皮書指南出行,已經夠小心翼翼了,但各種危機和壁壘依舊如雨後的沼澤。

事實證明,不按照綠皮書手冊出行,是寸步難行的。唐兩次出離綠皮書指南軌道,一次去白人酒吧喝悶酒,一次去浴室尋歡,結果都捱了揍,險些不得脱身並斷送巡演。託尼一次開車走錯路,也陷入了白人警方黑人不得夜出的魔障,這一次是託尼對警察出手惹禍,唐為了脱身動用了總統弟弟的關係。

就算是在巡演規劃的路徑上,歧視也是無處不在。有錢人給他的演出報以熱烈的掌聲,但卻不讓唐用他家客用衞生間,而讓他去外面的簡易窩棚;伯明翰的接待經理表面友善禮節,唐的休息室卻是個逼仄的雜物間,且不讓他在演出的餐廳用餐。唐已經是多次在白宮演奏的大家了,卻曾因為演奏白人曲目當場被打。

影片採取雙男主的敍事,其實是個歧視者和被歧視者的雙重視角。藉着託尼之眼,我們看到了一個帶着有色眼鏡的美國南部世界,歧視涉及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全方位,而藉着唐之眼,我們還看到了以託尼為代表的美國白人階級社會的落差。唐尼不僅因為是白人世界的異類高處不勝寒,還因為與黑人世界的階層落差而孤獨。託尼其實歧視也是有色眼鏡的代表者,要不是一份高薪工作的誘因,他可能一輩子沒有機會走進黑人的內心世界,領略並接受他們的才華。而通過與唐的接觸,託尼的內心世界漸次打開,精神世界更上層樓。

按照唐三重奏搭檔的説法,唐的南巡也是自找苦吃之旅,他完全可以在北部輕鬆賺三倍的報酬。唐執意南巡的意圖影片沒有明説,但不明而喻。上世紀五十到七十年代,正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時期,影片所在的1962年,民權運動的火力正集中在反對長途汽車上的種族隔離和爭取南部黑人的選舉權上。作為黑人精英藝術家的唐,不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時值維克多雨果格林的綠皮書指南問世,南巡演出的可行性就差一位保駕護航的託尼。

《綠皮書》故事的次年,華盛頓林肯廣場二十五萬人聚集,同聲反對種族隔離,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髮表了他著名的演説《我有一個夢》,將民權運動推向高潮。聯繫歷史,我們再回看唐一路的隱忍,便可見他內心那團看不見的火種。在託尼的影響下,他終於向歧視並拒絕他用餐的餐廳説不,並用拒絕演出的方式給了偽善的白人一擊。

這個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故事之所以讓我們看得如此鮮活,是因為,不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世界範圍內,種族歧視依舊無處不在,我們無時不刻深陷歧視者和被歧視者的雙重鏡像,種族融合的使命尚任重道遠。

《綠皮書》觀後感3

這可能是最接地氣的一部奧斯卡最佳影片

頂着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光環,《綠皮書》在國內搶鮮上映,縱觀奧斯卡近十年來的最佳影片,《綠皮書》都稱得上是最接地氣的一部,它沒有太高的觀影門檻,也無需太多嚴肅的解讀,對普通觀眾來説可算是非常友好了。

很少有一部喜劇電影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因此當輕鬆幽默的《綠皮書》戰勝了充滿史詩質感的《羅馬》,影評人們多少還是有些意外。而《綠皮書》的輕鬆,恰恰是其獲獎的最大優勢。眾所周知,種族平權的主題,是近幾年奧斯卡青睞的對象。僅今年的八部提名作品中,就有三部直指這一主題。《黑豹》是首部黑人超級英雄電影,也因此在北美地區颳起一陣觀影和口碑狂潮,但它終歸是一部帶着幻想的娛樂片;《黑色黨徒》也是通過喜劇手法探討種族議題,但導演斯派克李在結尾突然把鏡頭對準了現實,讓觀眾直面種族主義的抬頭,發出一聲沉重的吶喊;而《綠皮書》中,既沒有對未來非洲的高科技幻想,也沒有觸目驚心的社會現實,它迴歸到了質樸、簡單的故事中去,通過一黑一白兩個主人公的南部巡演之旅,講述了一段放下偏見的故事。它不尖鋭也不説教,而是讓觀眾自己去體悟,哪怕只是在笑聲中收穫了一些温暖,就已足夠。所謂四兩撥千斤,大概就是《綠皮書》的價值。

《綠皮書》的故事雖然簡單,但劇本紮實工整、演員表演出色,為我們完美示範了好萊塢的成熟功力。它首先推翻了以往種族題材中慣常的人物設置,黑人音樂家高雅文明,白人司機粗魯沒文化,而這種顛倒又醖釀出不少新的笑果。另一方面,公路片一定要是在旅程中完成人物的成長和昇華的,《綠皮書》為此一路鋪陳了很多細節,讓主人公的轉變自然可信。比如,白人司機從一開始會偷偷扔掉黑人修理工用掉的杯子,到為深陷困境的鋼琴家大打出手,再到不計報酬地支持鋼琴家罷演,你可以説這是一個白人放下種族歧視的過程,也可以説,他是為了朋友在改變。而這樣的友誼,也慢慢讓黑人鋼琴家敞開心扉,走出孤獨,甚至開始試着吃炸雞、彈爵士,逐漸找回真實的自我,不再為外界的目光而活。

雖然維果莫騰森在《綠皮書》中爆肥40斤,出彩地演繹了一位油嘴滑舌、誇誇其談的意大利裔司機,但阿里馬赫沙拉的角色更有難度。他表面優雅傲嬌,內心卻極度自卑,儘管在舞台上收穫無數掌聲,卻無法得到社會真正的尊重與認可。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兩人在雨夜中吵架的戲,那是鋼琴家唯一一次的情緒爆發:如果我既不夠白,也不夠黑,甚至不夠男人,那告訴我,我是誰?隔着黑暗的雨幕,我甚至看不清阿里臉上的是淚水還是雨水,卻為他的表演深深震撼。也正是這樣的剋制,讓阿里再度捧起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讓觀眾們念念不忘的,還有電影裏的不少金句。世界上那麼多孤獨的人,因為他們都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光有天分是不夠的,改變人們的觀念需要很大的勇氣;我父親曾經説過,無論做什麼,都要百分之百地做,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飯的時候要像最後一頓;暴力永遠不會取勝,保持尊嚴才會取得真正的勝利即便拋開種族歧視的主題,這些台詞也能觸動大洋彼岸的我們,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普世價值,也是好萊塢電影能夠持續輸出的文化內涵。

事實上,《綠皮書》在美國上映後也受到了不少質疑,主要是針對故事的真實性。該片根據真實人物改編而成,編劇之一就是白人司機的兒子,但影片卻遭到了黑人鋼琴家家人的指責,認為電影對唐謝利的塑造是以白人角度的臆想,並不真實,兩人甚至只是僱傭關係沒有所謂的友誼。如今兩位原型人物都已經去世,真相很難探究,但或許正是這種不真實,才使得電影擁有了一個所有人都樂於見到的圓滿結局。説到底,《綠皮書》只是一部電影,只是編劇借真實人物講述的一個故事,相比《黑色黨徒》的鮮血淋漓,大概觀眾們更希望在影院裏感受片刻的包容與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