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呼蘭河傳讀後感(彙總14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6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呼蘭河傳讀後感(彙總14篇)

呼蘭河傳讀後感 篇1

“那粉房裏的歌聲,就像一朵紅花開在了牆頭上,越鮮明,就越覺得荒涼。”合上《呼蘭河傳》藍黑的封面,蒼涼感在心中鬱結。這部蕭紅在自己的生命盡頭為故土呼蘭河城所作的傳,筆力所觸之處盡見生之掙扎與死之漠然。小城裏的每一個生命,都像那漏粉草房裏含着眼淚的歌聲,卑微、孤苦、淒涼。

與小城中熙攘悽清的死亡圖景截然不同的是,蕭紅家裏的後花園是蓬勃盎然的生命綠洲。在這裏,“一切都活了”——它們活得有色彩:蝴蝶是白的、黃的、大紅帶金粉的,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活得有生氣,花像“睡醒了似的`”,鳥像“上天了似的”,蟲子就像“在説話似的”;活得有自由,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黃瓜願意開花就開花,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後花園中的一切,無不展現着原初生命的自然樣態:生動,活潑,肆意汪洋。

掩卷沉思,這部為呼蘭河城所作的傳,又何嘗不是蕭紅為自己所作的傳呢?蕭紅終其一生尋找的,不過是尋常人家的愛與温暖,平常生命的獨立與自由。不幸的是,“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蕭紅藉助自己手中的筆,描畫了如真如幻的後花園中的生命意象,讓自己回返童年,無法掩抑的是她對愛與生命的憧憬和追求。

呼蘭河傳讀後感 篇2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最近,我喜歡上了被作家茅盾高度評價的蕭紅的《呼蘭河傳》,因為它,我慢慢走進了蕭紅小時候眼中的家鄉,位於黑龍江省的一個偏遠小城-——呼蘭河。

女作家蕭紅就出生在黑龍江省的呼蘭河畔,她半生漂泊,命運多舛,年僅31歲就去世了。但她寫下了許多讓後人讚不絕口的著作。寫於1940年12月的小説《呼蘭河傳》,是她的最後一部著作。

在這本書裏,蕭紅介紹了家鄉呼蘭河的`景色、習俗和自己小時候的生活。呼蘭河的景色優美,習俗很多,像跳大神、唱秧歌兒、放河燈等,都讓人感到十分稀奇。

蕭紅的童年,雖苦多樂少,但也和童心未泯的外祖父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像後花園和儲藏室,都是小蕭紅的“天堂”。在這裏,我們能感受到小蕭紅的活潑、淘氣和快樂,也能感到慈祥的外祖父對她的愛。在她不幸的童年中,這種温暖是十分可貴的。

《呼蘭河傳》這本書,不僅讓我知道了呼蘭河一帶的風土人情,“看”到了童年時期可愛的蕭紅,更讓我瞭解了偏遠地區人們的迷信以及各種陋習的可怕之處。

我喜歡《呼蘭河傳》這本書。

呼蘭河傳讀後感 篇3

蕭紅,民國時期女作家,有許多感人肺腑的經歷。這位女作家筆下的《呼蘭河傳》,使我感觸很深。這是一本書,一本不普通的書,它的韻律似一首歌,跌宕起伏,連綿不絕。開始時,它給人以愉快的感受,但,越來越久,你就會發現它是一串悽婉的歌謠。

我們先從蕭紅的生平説起吧。

她出生在一個地主制的家中,她的父親是位官吏,具有濃厚的封建化思想,他對蕭紅冷漠無情,只有祖父疼愛她。她的母親在她年幼時病故。祖父張維禎是一個很好的老人,她經常和祖父去小園玩。

所以蕭紅的後期作品《呼蘭河傳》是以她和祖父的回憶為題材。我記得有這麼一段:

我家有個大園子,這園子裏蜂子、蝴蝶、蜻蜓樣樣都有。蝴蝶有黃蝴蝶、白蝴蝶。這些蝴蝶太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嗡嗡地飛,胖圓圓的和一個小球似的,落到一朵花兒上不動了。

太陽在園子裏特別大。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怎麼樣就怎麼樣,要做什麼就做什麼。都是自由的。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謊花就開一謊花,願意結一黃瓜就結一黃瓜。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願意長上天去也沒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從牆頭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牆頭飛走一隻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

呼蘭河傳讀後感 篇4

今天,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它的內容也令我感觸猶深。

《呼蘭河傳》這本書講述了三四十年代呼蘭河旁一個小鎮的風土人情,真實地再現當地人貧窮而又落後的精神。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感染力,向我展示着一幅又一幅令人感動和同情的畫面。

文章剛開始的.鏡頭便令我感慨萬分:東二道街有一個大泥坑,曾經差點淹死過一隻馬,一年之中抬車抬馬,在這泥坑上不知抬了多少次,有的人説拆牆,有的人説種樹,説將土坑填平的一個人也沒有。在他們看來,大泥坑帶來了太多的不方便,想盡了各種方法去對付它,卻沒有人去徹底消除它。而認為不能違抗天命,這不能不是他們的悲哀!深刻地揭示出人們的無知與愚昧!

住在蕭紅家的有二伯,性情真古怪。如果有東西不給他吃時,他便會罵起來。若給他送上去,他就説:“我不吃,你們拿去吃吧!”不過他很喜歡和動物聊天,除此之外他就沉默寡言了!我認為:有二伯不喜歡和人交流,但是喜歡和周圍的事物説話,其實是自言自語,一種古怪的表現!而他的罵其實反映出內心的極度不平衡。身處底層的他無家無業,他的罵,他的古怪正是他內心扭曲的一種折射和發泄。

看完這本書,讓我體會到了作者坎坷的人生歷程,記憶中的童年,抒寫了她的温暖的回憶,教育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呼蘭河傳讀後感 篇5

《呼蘭河傳》這本書講述了蕭紅住的這座小城呼蘭河和蕭紅童年的故事。

蕭紅,原名張乃瑩,另有筆名悄吟、玲玲、田娣,黑龍江省哈爾濱呼蘭人。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呼蘭河傳》讓我們看到了蕭紅的童年生活。文中字裏行間體現對童年的眷戀,回憶。在那精彩的語言中,看出童年是那樣美好,使人嚮往。

我記得有一段特別有趣,講了;我;在後園裏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知道,還説:;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祖父非常幽默,非常疼愛我。

作者出生時祖父都已經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歲時,祖父快七十了,七十歲的祖父非常愛作者,他們爺倆在後園笑個不停。祖父的後園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一切都是自由的。

蕭紅童年是有趣的、快樂的,可是蕭紅寫《呼蘭河傳》的'時候心境是寂寞的。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其實,蕭紅那時在香港幾乎可以説是;;的生活,在一九四零前後這樣的大時代中,像她這樣有理想並與黑暗勢力做過鬥爭的人,都會對這樣的生活與束縛不理解,而且從讀過她的著名小説《呼蘭河傳》便知道了她的童年是多麼令人嚮往和愉快,但瞭解以後才知道或許她都是以好的方面去想,證明了她十分樂觀。

雖説蕭紅的童年看似有趣但其實又無趣,我們必須要向蕭紅那樣善於觀察、發現!

呼蘭河傳讀後感 篇6

《呼蘭河傳》這本書是著名女作家蕭紅寫的一本長篇回憶小説。蕭紅在這本書裏回憶了她的童年生活。她讓我們彷彿看見了她幼年時的天真可愛與頑皮。蕭紅的寫法別具一格,她把她在呼蘭的`所見所聞用一些有趣的筆調描寫下來,用戲謔的口吻,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讓讀者在讀這本書時,完全沒有感受到她那時感情的痛苦和病痛的折磨。

書裏面有一句話記憶猶新,“逆來順受,你説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為很得意。不得意又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這句話是蕭紅在描寫住在傾斜房子裏的採蘑菇人的內心感受。當蕭紅夾雜在戰爭的驅趕和病痛的折磨時,卻樂觀積極地去面對。從“不得意又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就能看出來。

但蕭紅短暫的一生還是寂寞的。在《呼蘭河傳》的尾聲中,祖父去世了,她也就無依無靠了。但那些美好的記憶還存留在她的心間。“忘卻不了”“難以忘卻”。

打開這本書,進入蕭紅的別樣人生空間,就能感受到她的一生是多麼寂寞了。還是那個老房子,還是那個舊園子,如今已物是人非了。但我們唯一能記得的,還是蕭紅那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讀後感 篇7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做《呼蘭河傳》,讀着讀着,我彷彿被蕭紅帶回了呼蘭河,彷彿看到了胡家無緣無故地打小團圓媳婦,彷彿看到了雲遊真人利用人們的迷信心理騙錢,彷彿看到了跳大神的人在那兒瞎擺弄,又彷彿看到了小團圓媳婦在滾燙的熱水中的掙扎……與其説小團圓媳婦是被燙死的',還不如説是被封建迷信思想害死的!比如説街中的大坑吧!人們和家畜不管在晴天還是雨天都會遭殃,這個坑淹死過豬,淹死過貓、狗、雞、鴨,甚至有人掉進裏面也很難出來。遇到這種情況,大家的第一個想法肯定就是:把坑填上不就好了麼?但是他們的想法卻五花八門——什麼拆牆讓路啦,種樹攀爬啦,但就是沒有想到這個最簡便、最直接的方法!

茅盾曾經説過:“呼蘭河傳裏的人物都像最低級的植物似的,只要極少的水分、土壤和陽光就能夠生存了,磨官馮歪嘴子是他們中生命力最強的一個——強的使人不禁想讚美他。”這本書不但形象生動,還有一定的諷刺意義,希望你有時間也去看看。

呼蘭河傳讀後感 篇8

在明亮的燈光下,我打開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漸漸地,內容情節像塊磁鐵似的把我吸引住了,我專心致志地讀了起來。

《呼蘭河傳》是蕭紅在香港病逝前的最後一部著作,那時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她的生活也陷入了極度的困惑與迷茫之中,於是她以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生活為原型,創作了這部傳世之作。

呼蘭河小城的生活環境封閉窒悶,死氣沉沉,除了老胡家的大孫子媳婦“跟人跑了”和有二伯提及的“俄國毛子”這一出一進外,基本上是與外界處於完全隔離狀態。呼蘭小鎮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簡簡單單的,他們物質生活是簡單的。

小説從不斷給人帶來災難的東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為起點,然後展開了對呼蘭河人日常生活的描述。整個小城的人們,掙扎地生活。被風霜雨雪吹打着,卻又麻木困循地生活着。在看似漫不經心、童稚浪漫的字裏行間,流露出舊中國扭曲變態的社會現實。作者鞭答那些愚昧保守、苦中作樂的勞動農民,而歌頌着他們當中那些善良淳樸、勇敢追求幸福與光明的人們。

在作者描述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但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動也就是後院的大花園。在這座大花園裏,作者和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幹活,童年的生活充滿了樂趣。這也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它説盡舊社會的黑暗;説盡蕭紅童年的快樂;説盡四十年代呼蘭河畔發生的故事。

呼蘭河傳讀後感 篇9

《呼蘭河傳》是蕭紅寫的一本小説。小説內寫的是作者的故鄉。

作者將小説分為了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講的是呼蘭河城的總體格局,並且具體講述的是十字街東二道街,西二道街以及幾個小衚衕體現了當地人民以及這個小城的普通。

第二部分講的是城中一些封建迷信,有娘娘會跳大神唱台子戲,放河燈以及唱秧歌等活動,體現了當地人民的風土人情,讓我們對呼蘭河這座小城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第三部分寫的`就是作者家裏了。並且重點寫的是“我”的祖父以及我們每天都去那裏玩的菜園子那裏有着“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也有祖父的身影,祖父是“我”最愛的親人。他給予“我”的不僅是陪伴,更多的是對“我”的教誨,教給了“我”很多大道理,讓“我”變得很好。

第四部分是講的家裏出租出去的房子里人們的生活。總共講了四部分,一是養豬的,二是漏粉的,三是拉磨的,四是趕車的。

第五部分講的是小團圓媳婦,作者以天真的孩童的角度説出小團圓媳婦沒病的真相,但是人們都要給她治病,直到把小團圓媳婦之死了,他們才收手。

第六部分講的是有二伯有二伯,是一個稀奇古怪的人,他有着自己的特點。

第七部分是馮歪嘴子,他是一個卑微的人物,雖然他的生活十分困苦,但他並沒有絕望悲傷,而是繼續堅強的活着。

全書不僅是作者對家鄉的一個懷念,也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是一部很優秀的作品。

呼蘭河傳讀後感 篇10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關於蕭紅在呼蘭河的童年的有趣故事。可見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很自由的,無憂無慮的,快樂的。它向我們展示了上世紀初呼蘭河的風景和人物,並瞭解了作者的童年背景。

參考歷史背景,不難發現蕭紅的《呼蘭河傳》創作於1940年12月。她遭受了日本侵略者的刀口大火和疾病,他們互相攻擊,比她童年的生活還要糟糕許多倍。她寫這本書是為了表達她對自由與和平的嚮往。

《呼蘭河傳》告訴我們,蕭紅的童年是孤獨的。她每天住在一個小院子裏,裏面有黃瓜和大瓜,每年都和蝴蝶、蚱蜢、蜻蜓呆在後花園裏。她善良的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侶。呼蘭河這個小鎮,孤獨,刻板,單調,無色。人們每天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刻板生活。呼蘭河也是一個善良的地方。吵架了,就和平解決,沒有任何惡意。蕭紅生活在這樣一個孤獨的環境中,深深地烙印在她的靈魂中。

雖然這本書的內容是零零碎碎的,不像小説,它記錄了蕭紅童年的真實寫照,但她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受到了日本人的限制,她多麼想回到童年啊!這樣一本真正的書怎麼可能不被人感動?

呼蘭河傳讀後感 篇11

兜兜轉轉中間停了好久終於在昨晚看完了呼蘭河傳。

蕭紅可以説是我最期待的女作家之一了,區別於張愛玲的驕傲與沉淪其中的虐人虐己,蕭紅有鄉村文學的質樸與自然,想想卻一直沒有正式看完呼蘭河傳也是挺不該的。

讀的時候一個個的故事看過去我彷彿陷入了一種認為它永遠不會完結的漩渦,祖父和我到團圓媳婦到有二伯…我心裏好像總是暗暗地認為,呼蘭河住了這麼多人,哪有説的.完的時候呢。馮歪嘴子的章節看完後便直接來到了尾章實在是令我一時間難以接受,原來,也就只能寫到這裏了啊。

紀實的文學作品最易感受也最令人悲傷,紙上的文字每一個都紮根在那座小城裏,然後生長於我的眼前。用當年孩童時期的視角來呈現也最能讓讀的人體會她提筆寫下時的感覺了吧。在祖父呵護下的蕭紅好像很不懂事也不敏感,卻把這些事記了這麼多年,直愣愣的童言無忌再回首時又會有多少複雜的感情呢。

淡然的風格讓我明明是昨天剛看完現在卻好像也忘了其中的一些細節,特別是時間隔得更久遠的開篇。但這樣也很好,這樣我可以再過幾年重新拿起來看一遍。現在就只記得坐在祖父的後花園,雨後濕噠噠的地上放着小板凳,旁邊藤蔓纏繞着架子上掛着雨水滴濕的黃瓜倭瓜,有蜻蜓有蝴蝶,肯定還有螞蚱和昆蟲,我坐着發呆,等啊等,好像時間是永遠浪費不完,好像我永遠不會知道以後和現在能有多大的區別。

呼蘭河傳讀後感 篇12

説起《呼蘭河傳》,上過國小五年級的同學,一定不陌生。書中的一篇文章還收錄到我們的語文課本里了呢!

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作者蕭紅:

蕭紅原名張乃瑩,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河縣的一個封建地主官吏家庭。因為她的作品具有獨特的魅力,所以被人們稱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和“民國四大才女之一”。1940年,她創作了影響深遠的《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中出現的最多的正式人物,便是“我”的祖父。彷彿“我”和祖父在一起的時光都是歡樂的,都是自由的`。這些歡樂對蕭紅來説,是一種回憶,是值得留戀和渴望的.這突出了小時的她,有祖父的疼愛,非常幸福。

文章向後發展時,出現了小團圓媳婦這個人物。她的出現,使我們認識到封建制度的殘酷:原本應該健康成長的女孩居然被買去當童養媳,被婆婆任意打罵,最終得了“病”,被人們善意地害死了。

後來作者又介紹了許多人物:賣 涼 粉的、賣 糕的以及長工有二伯……這些人物個性鮮明,身上有顯著的特點,讓人難忘。

啊,《呼蘭河傳》真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讀後感 篇13

“一篇斜事詩,一片我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作家茅盾曾經這樣評價過蕭紅的長篇著作,那就是——《呼蘭河傳》。自從看過《我和我祖父的園子》之後,我就一直想看蕭紅的作品《呼蘭河傳》了。我正好趁這次放暑假的機會看完了它,並且寫下了這篇讀後感。

看這本書時,我彷彿被蕭紅帶到了她的`那個時代。這本書,一共被分為七個大章以及結尾。它主要寫了呼蘭河這個小鎮幾個重要的地方以及重要的習俗,她用平凡而樸素的語言描繪了她眼中的小鎮。在她的書裏,她的父親對她很兇,祖母更是對她不好。她唯一快樂的時光就是在祖父的園子裏了。在那裏,她很快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祖父也很慈祥,永遠不會對蕭紅髮脾氣,就和《我和我祖父的園子》中寫得一樣。因此在我的眼中,她的童年生活是比較開心快樂的。

相比之下,小團圓媳婦的命運就比她差多了。她十二歲就被送到呼蘭河中名聲很好的老胡家。可誰想到才剛剛接過來,她婆婆就讓她早上天天拉車,晚上還得被婆婆抽打,弄得渾身是傷,加上週邊人的冷漠,使她婆婆更加嚴厲,最後,她早早地就死去了。她的死並沒有換回婆家的良知,最終人丁興旺的老胡家從此慘遭滅門。

再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真是十分幸福,我們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寵着;有父母保護着;老師教育着;同學幫助着。和呼蘭河中的孩子們比起來,我們的生活不知比他們的豐富了多少倍,但我們仍然不知道珍惜,讓我們好好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快樂幸福地生活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 篇14

在清明放假的期間,媽媽帶我去書店看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呼蘭河傳》。

這本書是蕭紅的名著,裏面大部分都是寫呼蘭城裏發生的事情。

那裏很冷,把大地都凍裂了,大家在家裏用掃帚掃着冰溜。呼蘭城不怎麼繁華,只有兩條街,一條從南到北,一條從東到西,而最有名的是十字街。街上有很多大泥坑,每年會有好多人,一不留神就掉進泥坑裏,許多動物也是這樣。還有兩個學堂,一個在南頭,一個在北頭都是國小。除了這些在道街上,還有幾個小衚衕,不過衚衕裏面,又冷清,又寂寞。要是有一個賣燒餅的,從衚衕的東頭喊,到西頭,也沒有幾個人買,只是把頭探出來問問價錢,然後去摸一摸是不是熱的。等問過,摸過,然後就放下,反正也不買。

這本書寫的最好的是她和祖父的故事。他寫祖父的院子裏有蝴蝶大紅色的,帶一點金粉;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蜜蜂嗡嗡地飛着,滿身絨毛。裏面還寫到她最不喜歡祖母,因為祖母有潔癖,總是罵她。她們家的窗子都是四邊紙糊的,她喜歡用小手指在窗子上多捅幾個洞,祖母就用針刺她的手。

這本書還寫了許多故事,把童年寫的是多麼的美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