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合集10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3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合集10篇)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1

暑假我追的劇是侶行,索馬里一個半躺在地上的男孩綻放着燦爛的笑容面對着鏡頭。掀開蓋着黑紗的雙腿,一羣蒼蠅轟然作散。那幾近腐爛的雙腿會給人帶來怎樣的痛楚,他怎能還笑得如此燦爛?“至少我還活着。”他理所當然地説着。

暑假我追的書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這個又聾又盲的女孩用自己的意志和不懈地努力,在老師沙利文女士的幫助下打破了無邊的黑暗和死寂,掌握了書面語言後又學會了説話,並進而學會了法語、德語和拉丁語,和耳聰目明的女子一起從頂級的哈佛大學拉德克里夫學院畢業。

“至少我還活着,活着,真好……”海倫凱勒一定這樣想過,所以才有面對生活的`無比樂觀和熱情,才有對知識如飢似渴、鍥而不捨地追求,才有知難而進的信心和堅韌……

海倫凱勒那不屈服於命運的精神時時激勵着我。

記得暑假一始,我恨不得像憤怒的小鳥一樣離弦般蹦出去玩。但是媽媽總是在我耳邊嘮叨,既然報名參加鋼琴考級,就必須認真應對。老實説,那艱苦又枯燥的練習早已讓我對美妙的旋律十分漠然。於是坐到琴凳上謊稱手痛,可有一雙鋭眼的媽媽毫無表情地説,左手痛右手練,若兩隻手一直痛,學劉偉雙腳搬上來練。而我就一直呆坐着不摸琴鍵……見我的牴觸情緒,“居心叵測”的媽媽指指期末老師發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説:“那麼今天讓手休息,看會兒書吧!”

捧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便放之不下,字裏行間,無不洋溢着海倫.凱勒對生活的熱愛,她用熱情的態度勸戒世人應珍惜眼前享有的一切。她極具有健康心理,縱然是身體殘疾也不抱怨命運的安排,不渴求他人的憐憫,她憑着自己堅強的毅力到達了理想的彼岸……

在海倫的指引下,我不再耍小伎倆,我主動親近鋼琴了……考級的前一天,我自覺地坐到鋼琴面前,足足練了5個小時。媽媽一臉的竊喜,她當然知道有海倫凱勒陪伴着我,督促着我。然而感動我的不僅僅是海倫的奮鬥和成就,還有她那精靈般的心智和樂觀。在無邊無際無聲無息的黑暗中,海倫卻對生活充滿了7d3f美好的感受。她説,怎麼可能在樹林裏走了一個小時卻看不到值得注意的東西?樺樹光滑的表面或松樹粗糙不平的樹皮對她而言都是美到極致的可愛之物。她用她善良的心進行着美麗的遐想,做着璀璨的夢。

與海倫相比,我應該幸運多了。我擁有光明,可以飽覽萬千世界;擁有聽覺,可以傾聽美妙悦耳的歌曲;擁有聲音,可以説出柔和動人的話語……我是健康的、朝氣的、快樂的、陽光的,我有什麼理由在媽媽面前耍技倆?有什麼理由在書本和作業面前倦怠?我完全可以用自己健全的體魄,用充沛的精力,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來實現自己的價值。我在幸福的家庭中無憂無慮的生活,健康快樂的我是否更應該懂得珍惜和感恩?——感恩爺爺奶奶百般的寵愛;感恩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疼愛;感恩老師的循循善誘,諄諄教導;感恩夥伴們一起成長,一起歡樂……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2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自傳,海倫·凱勒失去了聽力、視力和語言能力,但她在莎莉老師的幫助下,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語言的作家。這本書不但記錄了海倫·凱勒的生活,更充滿她對生活的熱情和嚮往。

書中海倫·凱勒寫到:在第一天她要見善良、温和又有好的人們,應為他們讓她的生活變得不同而且有價值,特別是凝視安妮·莎莉文·梅西女士,感謝她教育她、叫她學説話······她要把親愛的朋友召集過來,感謝朋友們對她的幫助,體驗處朋友之間的友情。她不會看看她們家的小狗,它讓海倫·凱勒獲得了許多安慰。下午,她要在森林裏散步,感受大自然那美好的風景。返回的途中,看看田野耕作的馬兒,因為它們的生活是那麼的寧靜和滿足。晚上夜幕降臨時,享受燈光的雙重快樂。海倫·凱勒雖然眼睛是去了光明,但她的心中不是黑暗的,她感謝那些給予她幫助的人們,深深喜愛着帶給她許多安慰的小狗。她沒有因為眼睛失去光明而被打倒,她熱愛生活,熱愛生命,仍像一位正常人一樣活得光彩有力。

第二天,海倫·凱勒早上要看看黑夜變成白晝,正像她從眼睛失去光明生活一片黑暗,到現在眼睛可以看到光明一樣,她也想看看這一從黑暗轉成光明的奇觀。她要去看看自然歷史博物館,看看世界物質的一面。站在那裏,可以收益頗多。下一站,她要去藝術博物館,那裏展示的是人類精神的各個方面,海倫通過藝術來認識人類的.靈魂。晚上,她想去看劇場演出、電影等,她想親眼看到演員的神態、語言和鮮豔的服裝。雖然海倫已經知識淵博,但她任然對知識十分渴望,對讀書十分熱愛。許多事物海倫·凱勒都知道,但是她卻沒有親眼看到,她非常希望能有自己的親身體驗。

海倫·凱勒想在第三天過上普通人的一天,她從家裏出發到森林的郊區,它周圍被綠色草地,樹木和鮮花包圍了。她會抓緊時間登上帝國大廈的頂層,看着紐約是否和想象中的一樣。沒想到這一切完全來自另一個世界。她要周遊這城市,首先她會在繁華的街角看看行人,並瞭解他們的生活。她會從第五大街開始散步,環顧四周,看看瞬息萬變的顏色,成為一道道獨特迷人的風景線。以第五道為起點,將完成環城遊覽。她將會去公園大道、貧民區、工廠,還要去孩子們嬉戲公園。短暫的光明街輸了,她又要回到黑暗之中。

許多景物在海倫·凱勒眼裏都十分美麗,老師、朋友、親人,藝術館、科技館,我們生活的家庭和小區······這些景物在我們眼中都十分普通,但在海倫·凱勒眼中卻是五彩繽紛的。海倫·凱勒想看這些景物,但卻無法親眼看見。

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像海倫·凱勒那樣追求知識、熱愛讀書,不能取得一點成績就不學,學習時學無止境的。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別怨恨上帝對你不公平,只要你樂觀,熱愛生活,肯定能像海倫·凱勒一樣活出精彩。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3

“山嶺齊聲歌唱,樹木拍手歡呼”。只要堅持,萬事皆有可能。

——題記

我相信當一個盲人拄着枴杖在沿街乞討時,你肯定會伸出憐憫的手把若干硬幣輕輕投入他的碗中;我相信當一個聾啞人吃力地比劃着雙手,喉嚨裏發着渾濁不清的聲音時,你肯定會手足無措,只恨自己不能明白他到底想要表達什麼。那些身體上有缺陷的人,都是我們同情的對象,都是社會重點扶助的對象。可是有這樣一位又盲又聾又啞的女孩,卻是一個令所有知道她故事的人都會肅然起敬的人,她就是19世紀最富感召力的作家——海倫·凱勒。提起她,我想你的眼前肯定會浮現出安妮·莎莉文小姐在她手心裏寫着單詞,或是她在用手摸着安妮·莎莉的嘴脣不停地説話的情景。

暑假裏,老師推薦我們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當我閲讀第一章《封存在記憶中的童年》時便不能像以往閲讀其他一些文學作品一般,那麼輕鬆悠閒了,我時不時得停下來歇一歇。當我讀到幼年的海倫·凱勒因為患病而導致她又盲又聾又啞時,我便試着放下書,閉着眼睛從客廳走到書房,常常撞到牆角或者碰到門框。自己的家是何等的熟悉,我卻屢屢受挫,可以想象,一下子跌入黑暗深淵的海倫·凱勒是要承擔怎樣的精神壓力呢?當我讀到海倫·凱勒在安妮·莎莉的教育下學會説話時,我不禁納悶了:媽媽不是説要啞巴開口説話,那是不可能的嗎?平時我跟着電腦學英語,一邊聽,一邊跟讀,往往都要好幾遍才讀準確,有時一個單詞的讀音還需要媽媽幫我一起反覆糾正呢?可是海倫·凱勒是看不到也聽不到的.啊?當我讀到海倫·凱勒的求學生涯,最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時,我更不敢想象了!想想自己生平最怕的就是期末考試,每到那時就會覺得筋疲力盡,儘管我只要考幾門簡單的課程。海倫·凱勒要讀那麼多那麼難的課程,更何況她是有殘障的,這可是比憑着凡身肉體要闖上九重天都要難啊!可是她硬是挺過來了。有時候讀着讀着真是緊張得要為她捏一把汗,可是她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她真是一個偉大的人啊!

我慢慢合上書:是什麼讓她成為大作家的呢?是什麼?恍然間,我明白了,是堅持!

我呢?

我因為怕麻煩,沒有認真學扎小辮子,當頭發像變戲法似的在我手裏逃來逃去時,我沒有信心再堅持下去,至今也不會扎小辮;

我因為怕累,每次媽媽讓我寫作文,我都磨洋工,從沒有一氣呵成寫成一篇文章,於是我寫作文的速度總是慢吞吞的;

我還因為怕疼,旱冰鞋買了好幾雙,但是最終因為摔過幾次,到現在只有看別的小朋友瀟灑穿行於人羣的份……

不過,堅持也讓我高興過。記得上半年學校舉行運動會的時候,我報名參加了400米比賽。為了迎接比賽,只要一有空,我就拉着媽媽帶着我到學校操場練習跑步。正式比賽開始了,我跑啊,跑啊,漸漸地,漸漸地,手臂擺不動了,腿也邁不開了,喉嚨好像在冒火,我真想停下來啊,可是我沒有放棄。我堅持着,咬緊牙關,擺起手臂,加快了腳步衝向終點。終於到終點了,我一下覺得兩腿發軟,一屁股癱坐在地上。讓我欣慰的是儘管我是和四年級的同學一起比賽的,但是我也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

我想:只要對自己有信心,不放棄,就能像海倫·凱勒成為全世界有名的人。因為——堅持,萬事皆有可能!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4

上週日的下午,天陰沉沉的。我坐在陽台上,翻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來細細地品讀。

當我讀到海倫·凱很小的時候就因病而讓她的世界變得無光,無聲又無肋。從此,她就和廣闊的綠色家園、蔚藍的天空、青翠的草木和爭奇鬥豔的鮮花告別了時,我的心情就像窗外的天空一樣沉悶起來了。我為上帝對她的命運安排不公平而難過。當我又讀到海倫在家庭老師安妮·莎莉文·梅小姐的幫助下,她竟學會讀書和説話時,我不禁為她欣喜。當我讀到海倫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名校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名學識淵博,能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着各作家,併為許多殘疾人的'前途和幸福到處奔波時,我不禁為她感到嬌傲、自豪。我非常敬佩她,因為她面對人生的困境,面對茫茫黑暗的世界時,她用超出一般人的堅強毅力,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她把目光投給要幫助的人們,把愛的光芒灑向了整個世界……

德國大詩人歌德説過:“讀一本好書,就等於和一位高尚的人對話。”我覺得真的不假,我彷彿看見海倫就在眼前,我感受到她時時刻刻都在激勵着我,一個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人都能戰勝困難,創造出奇蹟,而作為一個健全的人,如果不好好學習,因為一點點困難就放棄,我們在海倫面前能不處處自慚形穢嗎?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5

她依然奮飛,因為夢賜予她期盼和力量!

——題記

合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回眸這位在無光、無聲的孤獨歲月中度過88個春秋的弱女子,我不由得感歎:生命帶給我的震撼,唯獨只有她——海倫凱勒!

在一個花草叢生的美好季節,一場高燒伴隨着一絲絲春風帶走了海倫的聽覺、視覺,也悄然帶走了她的歡笑和精神支柱!從此,她與絢麗的世界隔絕了,面對她的,將是一片寂靜,還有別人異樣的目光!

直到家庭教師安妮莎莉文老師的降臨,小海輪的世界才開始放出光芒!莎莉文老師帶着海倫去接觸外界奇妙的事物。第一次,海倫感覺到水是那樣的清涼、觸不可及,它是那樣的不可思議,毫無顧慮的駛向前方!從此,海倫慢慢地開朗起來,她有一個卑微的慾望:去接觸更多奇妙的東西!

在幾年的時間與磨練中,海倫學會了摸盲文,拼單詞。而且已10歲的她,想説話的慾望愈來愈強,父母看出了海倫的心事,從盲啞學校請來了薩勒老師叫海倫發音。海倫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終於,她會説話了!當她第一次開口,叫了聲:“爸爸,媽媽!”全家人那藴藏在眼眶中多時的淚,“譁”地落了下來,那份寂寞、孤獨的世界裏,從此多了份光彩,是多麼令人高興啊!

海倫就是這樣,好比一隻“笨笨”的小蝸牛,在陡峭的山崖上,慢慢爬行。跌倒了,再站起來,從頭再來!時隔幾年,這隻小蝸牛一步一個腳印,終於,她抬頭,看到了藍天深處,那璀璨的雲端,美麗的彩虹,潔白的雲朵,希望的頂峯!她擦了擦滿腦袋的汗,繼續爬行,因為她知道:希望就在眼前,我,就要站起來了!

現實是可怕的,它帶走了一切美好的幻想,把你從夢中拉回現實。是的,身體上的殘缺是一塊無法補救的傷口。也許,過了一段時間,傷口漸漸小了、小了……但是,埋藏在肉體更深處的傷痕依然清晰可辨!一不留神,觸碰了一下傷痕,就好比電影放印機,曾經的一幕幕仍然記憶猶新,那些傷,那些痛,讓你覺得像烙鐵在內心深處刻下了一個烙痕,委屈而刺心!但是,我們應該抱持希望,不斷奮鬥。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失去了,就再也沒有了!我們似乎從未想過,每日懶懶地生活,懶懶地工作,遇到困難就怨天尤人,抱天不公。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間如流水飛逝,過去的日子不再重現,當某一天,忽然記起,我們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留戀?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燈,那是一盞很亮、很亮的燈,自信的人心中的那盞燈是永不磨滅,而失去自信的人心中的那盞燈是很飄,很飄,似乎只要哈一口氣,那最後一縷光也將慢慢消逝。

海倫凱勒用自己的.一生來向世人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她用行動證明自己的生命是一個奇蹟!身體上的殘缺並不可怕,唯獨一個人的內心“殘疾”了,這個人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殘疾”了!那時的我們,將會感歎,海倫是殘疾人嗎?不!她是一個堅強的人!一個創造奇蹟的人!

“再回首,恍然如夢,再回首,荊棘密佈。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

精神的支撐是跨越未來,穿越時空的!海倫凱勒在黑暗中度過了一生,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了自己身殘志不殘!向世人宣告自己譜寫了一首生命的讚歌。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6

她是一個生活在黑暗、無聲世界裏的弱女子,生活的艱辛我們可想而知;她擁有一般人所沒有的毅力,堅強對她來説猶如依靠。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帶着希望活下去的人。然而今天當我再次閲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時,吮吸着其中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淺:凱勒不屈服於命運的不公,也不怨天尤人。她接受了命運的挑戰。一個既看不見又聽不見的人的世界是一個封閉的世界,但是她以永不言敗的精神,走想了成功的道路。

她那堅強面對生活、永不言敗的精神,促使我也要樂觀面對生活!然而故事的精彩仍在繼續着!

這本書主要講了海倫·凱勒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病而奪去了雙眼、聽力與語言表答能力,但她靠着自己的才智與努力想方設法與人交談。後來,他遇到了安·沙利文老師。經過沙利文老師的深刻嚴格、極其廣泛的訓練,使海倫·凱勒收穫不少知識,並學會了語言表達,慢慢的能夠試着聽,因此考上了哈弗大學,交識了許多朋友,最終走向了成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海倫·凱勒希望久久的凝視着沙利文老師的臉;第二天凱勒要看黑夜變成白天的這個奇蹟,看看太陽是如何來喚醒沉睡的地球、又是如何構成的萬千宏偉的景象;第三天她要在當今的工作世界裏、在忙於各自生計的人的常到之處——紐約度過這天。作者對光明的渴望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她對生理缺陷上樂觀的態度,使我懂得了:生理上的殘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的殘缺,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殘缺。唯有讀書,才能喚醒我們的心靈。

記得那次——400米考試。一聽到這幾個字,我便有些膽瑟,400米畢竟不是我的強項。但是,一想起海倫·凱勒的一句名言“人生最大的災難,不在於過去的創傷,而在於把未來放棄。”因此我坦然接受了命運的挑戰。只聽老師一聲令下,大家便猶如一支離弦的箭,爭先恐後的跑去。一開始,我遙遙領先,心裏一直唸叨着:“不懷希望,不論什麼事情都做不出來。”它成為了我心中一根堅定不移的支柱。而後來,大家便紛紛趕了上來,有的甚至超過了我。這時我早已累的筋疲力盡,沒有力氣再埋頭苦幹了。可是,自尊心強大的我似乎學到了海倫·凱勒那種永不言敗的精神,心想:為什麼海倫·凱勒做得到,而我卻不行。海倫·凱勒做得到的事我也一樣能做到。就抱着這種心態,我奮不顧生的向前跑去,兩手擺動着,雙腿拼命地跑着,似乎比以前更賣力了!就這樣我已堅持不懈的精神、堅強面對生活、樂觀的心態戰勝了困難!這是我的心裏又説不出的激動。不管結果如何,必經過程是那麼的飽滿、充足,令人無比嚮往。 人的一生有不少坎坷,但是像海倫·凱勒這樣堅強、勇敢的活下去的缺少的可見。正如這句名言一樣“殘忍的命運擋住了入口,我會不甘願地質問命運為何作這樣專橫的宣判,因為我的心尚未馴服,仍是狂熱的;但刻薄無情的話到口裏,我的舌頭卻沒有説出來,像還未落下的淚,又流回我的心中。”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7

她很不幸,19個月大時因生了一場大病,從此失去了視力和聽力,是安妮·莎利文小姐,她的家庭教師,教會了她寫字、閲讀和説話。經過不懈努力,她20歲時進入哈佛大學,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她就是海倫·凱勒——這本書的作者,也是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人類永遠的驕傲!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一本自傳,書中她寫到:“假如上帝給了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温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有視覺的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蹟……第三天,我要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作為盲人的海倫,最大的願望就是用眼睛去體會萬物的美好,親眼感受這豐富多彩的世界。那種強烈的想法,如同折翅的雄鷹願能再次飛翔;枯萎的鮮花願能再次綻放;失色的星星願能再次閃亮。

雖説只是“假如”,並未能重見陽光,但她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海倫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其他同樣為不幸人帶去了希望。即使有很多家人朋友給予她關愛與幫助,但更多的是她自己背後的付出與汗水。她從小就體會了別人沒有過的絕望,但她還能展翅高飛,自然綻放,無比閃亮,她的心靈是多麼善良,意志是多麼頑強,可她僅僅只是一個“殘疾人”啊!

為什麼她就能做到那麼多平常人所做不到的一切呢?為什麼呢?比起海倫,我們擁有的太多太多了,我們可以看見星空和晨曦,可以聽見歡聲和笑語,所以我們更應該懂得珍惜,更應該拼搏和奮鬥。我們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還要有像海倫一樣明確的規劃,因為人生本就很短,沒有那麼多時間給我們浪費,我們需要做的是在奮力前進的同時還得有明確的目標。

海倫·凱勒,這個名字,讓人想起的不只是她很不幸,更多的是那些美好品質。如果一生只是碌碌無為,你甘心嗎?為了我們的未來沒有這麼多的後悔與不甘,為了你潛意識裏也不想自己成為那種沒有為這個世界,為同胞姐妹們做出哪怕一點點貢獻的人。是的,可能我們都會在想,憑什麼別人能做到我不能呢?憑什麼呢?既然這樣,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向海倫學習,她也許某個方面不如我們,但她的“心靈”比我們強大,她做到了,那一刻她就是偉大的,就是和我們一樣的。她沒有比任何人差,甚至比部分人成功,因為她幫助了更多人,她不僅成就了自己,也給更多人帶來了幸福,想到這點,在我心裏她就是優秀的。

生活是美好的,生命也是美好的,可轉瞬即逝,但不能放棄,我們要堅信,像海倫那樣的殘疾人那麼不幸的人都能那麼堅強,我們就一定能。我們應該像海倫·凱勒一樣去好好珍惜和使用它,而不是虛度光陰去浪費它。我們要活得精彩,活得漂亮,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也不要輕言放棄,像海倫·凱勒一樣做個堅強勇敢、充滿愛心的人,像她一樣做個成功的人吧!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8

“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那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然而人利用時間和享受時間卻是有限的。”讀了她的這句話,內心波瀾起伏,海倫·凱勒在她剛出生在這個世界時,便被無情地賜予黑暗和無聲,她沒有怨恨任何人,她以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勇敢的方式震憾了世界。

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世界,對這個無情的世界,她多的不是憤恨而是感恩。

感恩是人的天性,當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上,什麼都還沒來得及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享受前我帶給我們的物質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這就是提醒着我們每一個人,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學會感恩是學會做人的起點。首先要對自己的父母感恩,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血脈的延續,父母給了我們全部的愛,把我們撫養成人,讓我們享受到了人世間的.親情和幸福,因此,我們要感謝父母。其次,要對大自然感恩。因為大自然是萬物賴以生存的基礎,人的生命活動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它。太陽,讓我們獲得温暖;江河,讓我們擁有水源;大地,讓我們擁有生存空間。我們人類的衣食住行等都是從大自然中獲得的。因此,我們應該感謝大自然。再次,我們要對祖國感恩。祖國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源。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的生存家園,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因此,我們應該感謝祖國。當然,我們還要感謝老師。老師是我們成長的領路人,是我們的朋友,老師尊重和愛護,理解我們,他們教給我們知識,引領我們做“大寫的人”,他們言傳身教,讓我們受益非終身。老師為我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因此,我們應該感謝老師。還應該感謝同學。同學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同伴。同學間互相鼓勵,互相幫助,共同戰勝困難與挫折,共同分享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因此,我們應該感謝天天與我們相伴的同學。除此,還應該感謝學校。因為學校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讀書環境,是我們鍛鍊的場所,健康成長的樂園。因此,我們應該感謝學校。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緊感激和懷念那些有恩於我們卻不言不回報的每一個人。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快樂。常懷感恩之心,便仍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便能對有困難的人們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

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就會少一份挑剔,而多一份寬容。朋友,如果你曾感動於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聲祝福、一句勸勉,如果你曾感動於一抹曙光、一片綠葉、一顆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部感動於乳羊跪母、雛鳥反哺、落紅護花、落葉歸根,那麼請拿起你的筆,去記錄你的情感歷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生活中的美。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滴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加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朋友,讓我們學會感恩,像海倫凱勒那樣去珍惜所有,去努力拼搏,讓我們一起在感恩中成長吧!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9

再次翻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卷,其中依然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事件。但卻又一次深深地打動了我。的確,海倫凱勒那“不平靜”的人生及她與命運抗爭的歷程鼓舞了我,給了我奮鬥的力量,作為正常人的我們很難想象一個雙目失明、雙耳失聰而且又失語的人,可以用心去感知天地萬物,海倫就是用心靈去傾聽着世界上最美的聲音,看見了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海倫凱勒原來是位健康活潑的小女孩,在19個月大時,因一場疾病導致失明、失聰和失語。從此小小的海倫凱勒變得暴躁、任性和孤獨,直到7歲,她在莎莉文老師費盡心思的引導下,走出了黑暗於孤寂,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祕,領悟出了知識的神奇。從此,海倫凱勒求知若渴,憑着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聾盲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將仔細端詳自己的莎莉文老師、親人、朋友,還有環視自己生活的環境;到森林進行一次遠足,放縱一下自己的眼睛;到博物館對世界的歷史與未來、人類進步的奇觀作匆忙一瞥;看看黎明時由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到劇院或者電影院享受色彩、優美和動作的完美結合;瀏覽城市中令人敬畏的建築藝術;漫步在大街、公園,瞧瞧萬花筒般五光十色的景象……“我的眼睛不會輕易放過一件小事,它爭取密切關注它所看到的沒一件事物。

”“此後,我摸到每一件物品,我的記憶都將鮮明地反映出那件物品的樣子。”“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風險給我有生命和無生命的朋友;第二天,我要看人與自然的歷史;第三天,我將在當前的現實世界中度過。”這一段話是又盲又聾的海倫.凱勒寫的語段。這個語段深深打動了我,每次翻開這本書我的腦子裏就會浮現出這三句話,時刻提醒自己珍惜現在美麗的時光,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能像海倫這樣不服輸,不因自身殘疾而跟命運抗衡,從而改變了命運。

我想起2年前我初看這本書時發生的一件小事。……“妹妹,我給你講海倫.凱勒的故事吧。”“海倫.凱勒!哪國明星呀?”“不是,她是個又盲又聾又啞的偉人。”“那有什麼好講的啊,你還是講講Jay最近的消息吧!”……從沒有遭遇過災難,從沒有體驗過不幸,甚至從未領悟過挫折的弟弟妹妹當然不會思考人生,他們只有享受快樂,他們是那麼的美麗、年輕、聰明,令人羨慕,沉浸在快樂中,在一覽無餘的光明中,我們失去了對現有事物的感恩,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彷彿人生一路輕歌慢舞,精彩世界任我逍遙。

再回首,恍然如夢,再回首,荊棘密佈,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再回首,一切都在昏暗中消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知道哪一天會突然離開這個世界,所以我們要時刻充滿感恩之心,用充滿感恩的心去接受一切,觀察一切,那時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是如此美好。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10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生命都是一個奇蹟!——題記

快樂地活着,是對生命的點綴;堅強地活着,更是對生命的熱愛。每一次打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就為海倫而感動,為生命的堅強而震撼。

翻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直到最後一頁,我的心一直不曾平靜,感慨萬分。這本書是海倫·凱勒的自傳體小説。海倫由於小時候生病導致聾、啞、瞎等疾病,她也曾因這個現實而暴躁過,對上帝的無情而忿忿不平。但後來,她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樹立了樂觀向上的態度,依靠非人的毅力,竟奇蹟般地取得種種成就,她以自己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美國哈弗大學,又在美國進行巡迴演講,成立了美國盲人基金會民間組織,還寫了《我生活的故事》、《石牆之歌》等書。

記得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温曾説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是啊,海倫·凱勒在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歲月裏,被磨鍊成一個如此勇敢、堅強的女子。一個正常人簡簡單單做到的事,她幾乎要花幾倍的努力才能做到,有時甚至怎麼也做不到,可她卻不氣餒。她渴望光明,渴望聽到那些美妙如詩的聲音。這些是對於我們來説,很容易,但對於海倫這個殘疾人來説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異想天開。海倫還有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就是希望上帝能給她三天光明。第一天,她想看看讓她生命變得有價值的人;第二天,她想看看光的'變化莫測和月出;第三天,她想探索與研究。這個夢想對於海倫來説是難如登天,而們們擁有的是無數個三天的光明,我們都用來幹什麼了呢?我們對生命充滿感恩了嗎?我們用明亮的雙眸去看四季的花開花落了嗎?我們用靈敏的耳朵去傾聽潺潺地流水,清脆的鳥鳴了嗎?我們沒有!

海倫告訴我們,命運是可以用雙手去改變的,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生命本身就是最大的恩賜。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珍惜。

海倫讓我學會了勇敢和堅強。記得那次我帶領校籃球隊去縣裏參加比賽,在一場比賽中,我的腳有三處地方受傷了,可謂是傷痕累累啊!痛得我講不出話來,但我想起了海倫,於是,我堅持,我勇敢,繼續上場打比賽,我自己勇敢的表現而欣慰。

多數時候,對於人類來説,需要的並不是權力,並不是地位,需要的是意志上的頑強,不能向命運屈服,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要有樂觀向上、敢於創造奇蹟的精神!

其實,不僅國外有這樣生命的奇蹟,中國也有,就像汶川大地震,有些被困者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竟奇蹟般的活了下來!有一位小朋友叫林浩,他被爸爸救了出來,他爸爸拉起他就走,但小林浩卻説:“爸爸,我不能走,因為我的同學們還在裏面呢!”他跟大人們一起救出一個又一個同學;還有一位被困者,為了活命,竟然把自己的尿液拿來解渴,為生命贏得一線生機;有些人甚至在廢墟里埋了八、九天還活着……這些,都是對生命最高的禮讚,這就是生命的奇蹟!

讓我們像海倫一樣用心去擁抱未來,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