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綠皮書》觀後感4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4W

看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綠皮書》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綠皮書》觀後感4篇

《綠皮書》觀後感1

今天看完了美國電影《綠皮書》,給我非常大的震撼,這是一部描述黑人音樂家雪利的故事,這位黑人音樂家不僅是音樂天才,他還取得了心理學和樂理學等博士學位,是一位兼具音樂天才和修養、學識的黑人,在美國享有很高的聲譽,他還是前美國總統肯尼迪的朋友。就是這麼一位出色的美國黑人,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故事是這樣展開的,他受公司的委託,要到全美巡迴演出,需要一位司機兼保鏢,公司為他選擇這樣的一個人真是煞費苦心,在面試了很多位之後,還是沒有讓他稱心如意。這時,一個意大利血統的美國人名字叫託尼,出現在他的眼前,於是,他讓人聯繫了託尼,並且對託尼進行了面試,當託尼走進雪利的辦公室時,他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這間辦公室堪比國王的宮殿,裏面寶物應有盡有,都是世界上一些奇珍異寶,如果説他是阿拉伯的一位猷長,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當託尼看到眼前是一位黑人時,頓時改變了主意,因為白人從來就瞧不起黑人,更別説為黑人開車了。但是,雪利得知託尼可以為他擺平很多事情,因其在業界小有名氣,所以雪利極力挽留託尼留下為他開車,並且答應了託尼提出的一切要求。

於是,託尼在合同上籤了字,雪利的管家給了託尼一本綠皮書,上面都是雪利巡迴演出的一些路線圖和所住的旅館名稱和地點。他們巡迴演出的路線是從紐約出發一路向南。在北方他們無需擔心什麼,但是,他們一路向南卻是令人十分擔心的事情。

因為當時,黑人解放時間並不長,他們別説在社會上有地位,能夠不受白人打罵已經很不錯了,而託尼在處理這些事情上面很有一套,這就是雪利非堅持要託尼擔任他司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一路向南,當走到印第安那州漢諾威市演出時,工作人員居然用一架破舊的鋼琴讓雪利演奏,鋼琴裏面全是垃圾,當託尼看到這種情形,讓工作人員換一架鋼琴時,工作人員居然説一個黑人哪有那麼挑剔,被託尼打了之後工作人員才換成了一架指定鋼琴。

他們走到肯塔基州路易斯威爾市時,雪利只能住在專門為黑人準備的旅館,而託尼卻可以住在環境和條件都比較好的旅館裏。雪利為了解悶出去喝酒,居然被一羣白人毆打,託尼趕到才解了圍;當他們在北卡羅來納州,雪利演出大獲成功,並得到很高的讚揚,但當其去廁所解手時,卻被工作人員攔下,因為他們在外面一棵大樹下用木板給雪利專門搭建了一個廁所,其實就是平時民工用的那種簡易廁所,雪利看到後拒絕使用,最後他們寧願推遲半個小時演出,也不肯讓雪利用他們的廁所解手。無奈之下,雪利只能回到自己居住那家旅館上廁所,這往返需要半個多小時。

在佐治亞州的梅肯市,託尼讓雪利買件西裝,雪利走進西裝店時,店主看到他是黑人堅決不讓雪利試穿衣服,非要雪利先買下來,如果不合適他們再修改。而白人客人卻可以先試穿再決定買不買;在密西西比州傑克遜市,因雪利是黑人居然無故被抓,在他和司法部長通電話後,才得以脱身。

雪利在台上倍受尊重,這是因為他的藝術才華,但是,他到了台下,人們並沒有把他當成藝術家,而還是把他當成普通黑人對待。他本可以在紐約市卡內基音樂廳拿着幾倍於巡演的工資,還不受白人歧視,過着優雅舒適的生活。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走出去巡演,以他的藝術天才來讓人們改變觀念。

託尼曾經問過同事,雪利為什麼非要受着屈辱,還要堅持演出。同事告訴他,天賦固然重要,但是,觀念的改變更為重要。雪利就是要和總統肯尼迪一同來改變美國對黑人的歧視,而雖然他很有錢,但是人們並沒有給他應有的尊重,他是用他的精湛技藝,和高尚的人格來感化這個世界,並最終獲得了人們的尊重。

《綠皮書》觀後感2

最近不知道為什麼感覺好像讀書已經無法深入進去,老是在看頁碼,好像是為了完成一本書的任務而去讀書一樣,實際上自己在欺騙自己,就像李尚龍説的,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看了相關的心理文章,沒有必要做給誰看,也沒有必要老是讓自己陷入不停的自責當中,應該通過一定的途徑來提高自己,靈魂是否真正得到救贖只有自己知道。

不得不佩服抖音,誰都無法抗拒,就像警察説毒品一樣,不過如果利用好了都是也能獲取一定的啟示,當然這點毒品不具備。某個小視頻提示應該看點好的電影,高曉鬆的大部頭《魚羊野史》提到的好多電影都沒有看過,甚至有的都沒有聽説過,我對外國人名字有點頭疼,尤其是翻譯過來的,受多年學習外語的影響,英文寫出的名字倒還是記得住,這可能就是慣性記憶的能力,正如我們的工作,看來人過四十不學藝從人體衰老的規律上是有一定道理的。

本來是想寫這個電影的,不知不覺中寫了不少與電影無關的內容,為什麼看這部電影呢?主要還是要從如何選擇做起,一個人必須要有思考的時間,這樣才會提高,我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裏,思考了一段時間,覺得還應該從奧斯卡獲獎最佳影片看起,於是就有了這部《綠皮書》,當時是我只是欣賞。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會讓你有點黑白顛倒的感覺,電影的內容非常的簡單,一句話就可以總結出來,一個白人司機載着黑人藝術家到處演出的故事,之所以能夠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就是因為他所表達的內容,一個矛盾接一個一個矛盾,讓你停不下來。

在我們的印象中高貴、優雅、受過高等教育的白人在電影中是一個社會底層、沒有文化、連情書都不會好好寫的KTV領班,説白了就是一個打手;而印象中一定是位於社會底層、素質底下、衣不蔽體,滿嘴污言穢語,靠出賣自己的體力生存的黑人在電影中是受過高等的教育、精通多門語言、獲得過三個博士學位,並且全國知名的著名鋼琴藝術家,正如郎朗,但一定別弄混了,他是中國人。

白人司機黑人老闆本身就充滿着諷刺意味,尤其電影所反映的是在那個上世紀70年代之前,美國到處充滿着種族歧視,黑人地位低下,不能同白人住同一旅館、一同就餐即使是上層社會的黑人也要承受着歧視,忍受着無法融入高層社會的痛點,正如華人在當今的美國社會一樣。

好的電影如品一壺上等好茶,一定要仔細品味其中的味道,讓茶香在脣齒間慢慢滲入,體驗茶水一點點流入咽喉時那種回甘的感覺,電影中的好多鏡頭值得仔細體味,任何一部最佳影片都有獲獎的道理,一次很難獲取全部的信息,尤其是對於這種存在語言障礙、文化障礙、信息障礙的電影,如有時間還需要多次品味,正如肖申克的救贖,每次看都體會不一樣,都會從電影中的某一個橋段想到某一個人,某一件事

一直到電影看完,也沒有弄明白的就是電影的名字,可能在看定影的時候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細節,那就是是男主出發前從朋友那裏拿到的一本書這就是綠皮書。這是一本專門為黑人定製的旅行手冊,裏面列出了哪些餐館和旅館是允許黑人進入的。通過電影中時間的推移,可以慢慢的體會到美國社會對黑人的歧視。

最近自己做了一件事真正的幫助了一個人,就是不知道對方是否真正能夠意識到,真正的朋友之間的友誼很多時候體現在一種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上,如果不能做到這點,就無法成為真正的朋友,所以好多人的一生中沒有真正的朋友,所有的人在他的交往中都是過客,真正需要的時候只有痛苦。

不管別人推薦的人生必看電影是什麼,我自己會把《綠皮書》歸到人生必看的電影系列中,它會讓我慢慢懂得如何把複雜的事情通過簡單的故事表達出來,懂得人性,懂得交友,懂得珍惜,懂得

《綠皮書》觀後感3

電影的背景設定在1962年,次年馬丁·路德·金做出了那個著名的演講“I have a dream”。不太瞭解美國曆史的觀眾,也能瞭解到當時黑人被白人隔離、歧視的情況。作為黑人,要依靠旅遊指南《綠皮書》,才能在旅程中準確地找到接納黑人的餐館和旅店。

電影的主角,一個是著名黑人鋼琴家唐·雪利,他需要往南部巡演,而越到南部人們對黑人的歧視就越嚴重,為了保證演出的順利進行,他需要一個活泛的人做他的司機;另一個主角是白人混混託尼·利普,失業在家的他需要一份工作養家餬口,於是他來應聘這個司機的職位。在一番糾結後,託尼·利普接受了這個工作,於是這段向南巡演的“冒險”開始了。

唐·雪利有兩個身份,一個是被當時白種人不恥的黑人身份,一個是被當時上流階層引以為貴賓的藝術家鋼琴家身份。這兩個身份,使得他的遭遇是分裂開來的,一方面他能在演出台上獲得熱烈的掌聲與恭維,另一方面在台下,他又是被歧視、被隔離、被侮辱,甚至是被毆打的對象。黑人身份,使得他被白人隔離,這也使得他對黑人身份下意識地排斥,拒絕聽黑人音樂,拒絕吃黑人喜歡的食物炸雞,拒絕玩黑人喜歡玩的遊戲,這導致了黑人羣體也把他當成異類。這使得唐·雪利非常孤獨,既不屬於白人,也不屬於黑人,同時造成他對自我認知的偏離。

而託尼·利普就比唐·雪利簡單多了。他是意大利人,是一個白人混混,身上有不少毛病——聒噪、行為粗鄙、貪小便宜、同時受環境影響與生俱來地歧視黑人。但他同時也是一個温和的丈夫慈愛的父親,並且他總有一種能力能夠很好地解決問題。

兩人剛上路的時候,其實是互相都有些瞧不上對方的。託尼·利普瞧不上黑人,甚至他的親戚認為他一定幹不了一個星期就會跑路的;而唐·雪利也隱隱不喜託尼·利普的市儈和無賴的樣子。

在觀看了唐·雪利的第一場演出後,託尼·利普就折服於唐·雪利的才華下的,他讚賞唐·雪利對於音樂的天賦;而唐·雪利在託尼·利普的嘮嗑中慢慢打開了自己的心房,讓他看到自己的孤獨、疑惑與憤懣。

在南下一路上遇到的各種意外事件,使得兩人交心,兩人都因為彼此成為了更好的人。

電影的高潮,在最後一站如約而至的到達了。在最後一站中,唐·雪利被禁止去演出地的餐廳吃飯,被羞辱的唐·雪利決定不進行演出。餐廳的管理員想要賄賂託尼·利普説服唐·雪利,被託尼·利普一拳頂到了牆上。這裏體現出託尼·利普成長的完成,如果是從前那個貪財市儈的託尼·利普一定會收下賄賂後勸服唐·雪利,就算沒有賄賂,他也應該會攔住唐·雪利的,畢竟若是沒有完成所有演出,他是收不到尾款的。

然後倆人去了提供黑人用餐的橘鳥餐廳,在這裏,唐·雪利完成了他的演出,體現了他成長的完成。他不再排斥黑人的食物,不再特立獨行地下意識與自己的同胞隔離,不再在意鋼琴是不是施坦威,完成了自己對黑人身份的認可。

電影看到結尾,放了幾張老照片,説這段故事源於真實事件,倆人在之後的歲月依然維持着友誼,直到20xx年倆人雙雙離世。看完電影的時候,就在想這份友誼是多麼得珍貴與不易啊,兩人身份對立,階級對立,卻能相識相知,並將這份友誼維持到死去。

不過後來看背景資料的時候,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倆人就是普通的僱傭關係,甚至唐·雪利還開除了託尼·利普,倆人之後也沒有什麼聯繫。唐·雪利的親屬對這部電影表示了不滿,説這部電影的構思主要取決於託尼·利普的敍述,而沒有怎麼參考唐·雪利的角度,甚至醜化了他。

看來故事終究是故事,現實還是太真實了一點

《綠皮書》觀後感4

很高興能與爸媽一起第二次看這部電影。《綠皮書》這部片子挺有趣的,又因為其對種族歧視問題的探討獲得了20xx年的奧斯卡頭獎。

就讓我直入正題。唐雪利博士作為一位成功的黑人音樂家,致力於改善美國白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現象。因此,他主動要求前往南部,這個種族歧視較為嚴重的地區,進行巡迴演出。這種精神是值得讚揚的,但在《綠皮書》這個故事的開頭以及先前,他並不能真正代表他所處的羣體:博士成年後與弟弟斷絕聯繫;在旅館以及農田邊與其他黑人的隔膜......這並不是冷漠,也並不是他在成名以後對自己族人的背離,否則博士後來就不會發生情感和價值觀上的轉變。這是一種困惑,是對自我身份認定感到的迷惘——可能他認為黑人被歧視,是因為大多數黑人都沒有良好的修養,是因為不夠優雅、不夠沉穩、成就沒有超過白人......他渴望掙脱歧視的枷鎖,但起初他認為自己所屬的種族是一種拖累。他厭惡他人用對待一般黑人的眼光對待他,於是這更使他疏遠自己的族人。雪利陷入了這樣的困境中,夜夜以酒澆愁。

他巡迴演出期間僱傭的司機託尼是拯救他的人。博士與司機間的拯救是互相的:託尼使雪利走出自我不認同的怪圈;雪利給託尼的生活增添了高雅情趣,更讓他認識到了修養和自尊的價值。託尼在整個旅程中,讓博士認清了他種族的現狀,並啟發博士對自己種族文化的全新思考。唐博士之前的行動雖然有用,但在堅硬的歧視牆壁前顯得蒼白無力。他需要理解他的種族文化並逐漸融入它——正如樹木紮根於自身所屬的土壤那樣——才能獲得認同感,而不是孤舟般飄蕩於黑人、白人間的界河上,才能改變社會對黑人種族的看法而不單單是對他個人的偏見。獨善其身可以改變單個白人的看法,如司機託尼,但想要改善黑人的處境是不能一開始就將自己排除於羣體之外的。正如託尼所説,別人説他應該也喜歡“意大利麪餅”,他並不會感到被冒犯。顯然博士起初對黑人文化的一味排斥是不正確的,幸運的是他在有託尼相伴的兩個月後走上了正確的、行之有效的道路。

因此我們看到,在本片的結尾,博士在黑人的酒吧找到了久違的家的温暖。你為自己的民族作出的奮鬥,族人會回饋於你。只有本族人才能給你無與倫比的歸屬感。按理説此時電影應當安排這樣的情節——博士興高采烈地登上舞台,立即演奏起黑人的爵士音樂,以表明他獲得了自我認同感與種族認同感。可在本片中,雪利博士鄭重地坐在那台很像兒時母親教他音樂所用的舊鋼琴前,先以最精湛的技藝演奏了肖邦《冬風練習曲》。

酒吧裏寂靜無聲。黑人顧客們認真地聆聽着。或許高雅藝術真的能夠到達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

博士自小受到古典音樂的薰陶,平生最愛李斯特、肖邦等古典作曲家,敬仰白人鋼琴家魯賓斯坦。我們會説,文化不分種族不分國界,但現實是博士演奏古典作品阻力重重。這使我聯想到白人説唱歌手Eminem,他在進入黑人佔據着的説唱音樂圈時同樣阻力重重。貝多芬的歡樂頌中唱到“四海皆兄弟”,我們在對待自己的文化時也不要排斥他人的參與,不要成為阻礙他人形成自我認同的高牆。

每個人的自我認同有兩部分,一部分是使你獨一無二的“異”,另一部分是與你所處羣體能產生共鳴的“同”。共同的部分會隨你所處的羣體發生改變,因為我們是社會動物,需要與集體有共同之處。雪利博士起初的處境,是“共同”部分的缺乏——白人因膚色將他隔離;他因嫌棄、無力等複雜的情感將自己與族人隔離。在他“共同”部分的認同改變之時,那部分獨特的“異”,就是他自小培養起的古典音樂修養,自使至終作為他生命的一部分。至此我們可以弄清結尾博士在酒吧彈奏兩部分音樂的寓意了:肖邦代表了博士自我的堅守,而後的爵士象徵他在温情之旅中獲得的巨大力量。

《綠皮書》使用了詼諧的敍事手法,以温情喜劇包裹苦澀的種族歧視內核,具有積極的社會推動作用。聯繫16年的最佳影片《月光男孩》,我們可以看到奧斯卡正具有越來越強的政治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