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電影《奪冠》觀後感(精選6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61K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電影《奪冠》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電影《奪冠》觀後感(精選6篇)

電影《奪冠》觀後感1

這個國慶假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既不是外出遊玩的快樂,也不是在家看書的安逸,而是觀看電影《奪冠》帶來的感動……

《奪冠》中有三個場景讓我感動得淚流滿面。

影片開始不久,老教練站在訓練場上,對新來的陪打教練和老女排隊員説:“中國女排是什麼?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我的心一顫,“我們”是誰?我帶着疑問繼續往下看。當我看到7號隊員負着腰傷上陣,為主攻手郎平贏得寶貴的休息時間時,這不正是“我們”嗎?當我看到面對日本對手遙遙領先,女排隊員凝成一股勁、咬牙死瞌、要球不要命、絕地反擊時,這不正是“我們”嗎?當我看到女排奪冠,大家都衝上大街敲鑼打鼓、搖旗歡呼吶喊時,這不正是“我們”嗎?我明白了,正是因為女排隊員心裏裝着“我們”,用五連冠一次次證明了“我們中國人行”,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在生活中更應該多想到“我們”而不是“我”。

影片放到2008年中美女排大戰,美國女排戰勝中國女排時,鏡頭拉近,椅子上球衣USA字母映入眼簾,美國女排教練郎平平靜地站起來,拿起球衣,背上球袋,緩慢地走出賽場,對身邊的歡呼聲、吶喊聲、怒罵聲充耳不聞,眼裏卻分明閃着點點淚光。這點點淚光啊,刺得我的心一痛,似乎感應到了她心裏的糾結、矛盾和哀傷。是啊,作為一名曾經的中國女排隊員,一名中國人,她當然希望中國女排再次奪冠,但作為一名職業的美國女排教練,她也希望自己帶的隊伍能奪冠啊。這“點點淚光”不正是我們中國人對祖國深沉的愛嗎?

鏡頭來到2016年中國女排備戰里約奧運會,新女排隊員狀態不佳,不明白“為了誰打球”、“愛不愛排球”,郎平教練把她們帶回當年老女排的訓練基地。一天深夜,曾經的陪打教練來到基地,摸着牆上的球印對夜宿球場的新女排隊員説:“這牆上的每個球印,就是以前那幫傻姑娘,一個球一個球給鑿出來的。”“我們那時什麼都沒有,但我們有‘這個’。”教練指着心口説。我的心一震,“這個”是什麼呢?當我看到新女排隊員迎戰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女排,她們拋下包袱,放開了打,豁出去了打,頑強拼搏,把比分一分一分咬下來,最後逆轉奪冠時,我明白了“這個”是什麼。要知道當時的女排處於低谷,排名下滑到世界第七,多少年沒站在冠軍領獎台了。“這個”不正是一代代女排不放棄、不言輸、竭盡全力奪冠的團隊精神嗎?“這個”不正是我們國家從貧困落後走向繁榮富強的精神源泉嗎?

看完《奪冠》,我明白了,我們每一個人,只要心裏想着“我們”、眼裏含着“淚光”、胸裏懷着“這個”,就都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奪冠”。

電影《奪冠》觀後感2

10月25日下午,我兒子説,你寫文章沒有題材能行,我們去看場電影吧!票己訂好,説走就走,我已二十多年沒看過電影,心情忽然特別激動。

由陳可辛導演,鞏俐出演女排英雄郎平,電影《奪冠》開始了,這是令我期待已久的體育片,這是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很喜歡看的女排比賽。整部影片回顧了中國女排振奮無數國民的奪冠之路,重温跨越幾代人的集體記憶,看《奪冠》讓人熱血沸騰,女排精神又一次被提起。對於這個詞,90後們尤其是95後或許不如我們那一代熟悉,然而就是這樣一幫90後為主力的女排隊員,在為第一代女排精神做代言人,在郎平教練的帶領下,將女排精神如火炬一般傳遞了下來。

隨着電影的播放,回顧這些年來中國女排在我心中的形象,跟隨12個女排健將的身影,他們身着中國紅的運動服,那神釆飛揚的情態簡直讓我羨慕,讓我鼓掌,讓我的心為之飛翔!

影片中中國女排於1981年在世界盃上首次奪冠,讓全國人民都為之振奮。之後,中國女排又在幾年的時間裏締造出五連冠的偉業,成就了中國體育界的奇蹟,學習女排精神,振奮中華,成了中國人民的共同口號。

這部電影不是歷史,更不是紀錄片,它是屬於我們全體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看到老女排隊員的艱苦訓練再現,我感動啊!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嗎!天呀!上世紀70年代,老女排就是在條件非常艱苦的土地裏訓練,在粗糙的地板場上進行防守訓練,姑娘們身上受傷,血水把衣服染紅了,看後讓人心痛。訓練完畢,大家相互包紮傷口。

據説至今,在福建漳州訓練基地的博物館裏,人們依然可以看到當初老女排隊員訓練時的舊球衣和護膝,上面還有血印和泥土。

這部影片的特點之一就是著名播音員宋世雄老師的解説聲,它讓我激動振奮,我好象又回到七八十年代。

還有就是現役中國女排球員走上銀幕演出自我,但令人震驚的是她們的演繹已經超越了演員,真實再現了她們自己。特別是朱婷演自己,來自農村的他,其實內心比較自卑,剛進國家隊,就是不愛説話,在場上更不會招呼隊友,興奮不起來。郎平不斷鼓勵朱婷在場上要大聲地説話,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在隊裏都一樣,尤其是郎平問她你為什麼打排球,朱婷終於説話了,為了我爸媽,為了和你一樣優秀,你滿意了吧!朱婷放聲痛哭!

她痛哭的表演,完全超越自己。現在朱婷已成為了中國女排隊長,成為了世界頂級球星,這在影片中真實再現的過程,讓我們扼腕感歎,太難了,真不容易啊!

這真實的往事,給我們以啟迪,我們要時刻學習女排健兒們頑強拼搏的精神,面對問題困難,永不言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我們的民族復興也需要這樣的女排精神,然而它又不僅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建設力量,對個人,對民族,對國家而言,猶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砥礪前行。

觀影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電影《奪冠》觀後感3

中國女排的故事幾乎家喻户曉,電影《奪冠》力求從更深的層面對細節進行發掘,力求展現中國女排為奪冠而經歷的艱辛歷程。影片同時也提出了女排精神是否過時的疑問。

據説當初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後,人類幸好還保留了一件東西,那就是希望,正是希望讓人們堅持向前。中國女排低谷時期,臨危受命的郎平説過,她只是給人們帶來暫時的希望。話雖這樣説,郎平卻竭力把這希望發揮到了極致,最大程度激發隊員藴藏的能量,她更想要的是一支積極陽光的中國女排,看重的是樂在過程以及精神的永存,並不是寄全部希望於奪冠。在與實力相當的巴西女排決賽中,理性地説勝負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退其次了。事實上,不管曾經幾連冠,長勝不敗是不可能的。

你為什麼打排球?這個問題並不是可以簡單回答,甚至都無法用語言來確切表述,但又是一個不得不回答的根本問題。朱婷打排球最初就是為了能夠離開農村,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但在老一輩女排精神的激勵下,她將自己的目標擴展並逐漸得到昇華,成就了球隊以及自己人生的輝煌。奪冠路上每個隊員的人生中,都具有類似的昇華過程。當然能有中國女排這樣的平台,她們是幸福的。

郎平率領女排奪冠的經歷再次證明,解決思想問題是首要的。到了一定年齡才能體會到,快樂和解放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是件多麼難求的事,但它又會激發出多麼大的能量。推及我們每個人正在做的大事小情,都可以問自己是為什麼,可以嘗試在心底回答一下。

其實每個人都有着追求的天性,追求更多精神的愉悦,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用社會學專業名詞來表述,就是具有自我實現的欲求。但追求是要付出的代價,就如同看電影《奪冠》要花錢買票一樣。每個人欲求的目標應該是無上限的,就看你願意付出多麼大的相應代價,這可不是説説那麼容易,更不是電影所能夠完全展現出來的,例如朱婷深夜裏的獨自痛哭。越高的目標越容易產生灰心的情緒,因為難度等級會讓你對正在和將要的付出產生懷疑,從這個角度説,對影片中自願退出發隊員,應該是可以理解的,誰又不曾知難而退呢?做不了英雄不可怕,只要心中依然敬慕英雄。

雖然個體的目標最初往往顯得私人、零碎、渺小,但當心往高處的時候,普通人的大事小情足夠昇華出意義。如此,對自己的存在便少一些懷疑,不再糾結是否身體殘疾,不再糾結能力大小,最大程度地享受人生就好。精神昇華了,付出大約等於收穫的公式也就容易成立了。這不是雞湯,是切切實實的事實。

不可否認,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觀眾正是被女排精神召喚走進影院的,試圖尋找某種東西。推薦觀看《奪冠》,在觀眾的潛意識裏,必然能夠得到某種激盪,作為一名辛勞的普通公民,不斷的激盪也許是不可少的強心劑。女排站上領獎台,國歌響起,你是否油然而生出莊嚴和激動呢?往大了説,家國多事之秋,恰恰最需要振奮的女排精神,電影《奪冠》正當其時!

電影《奪冠》觀後感4

北京時間8月17日中午,里約奧運會女排四分之一淘汰賽焦點戰,中國女排苦戰五局,以3比2逆轉東道主、衞冕冠軍巴西隊,晉級四強。在小組賽曾遭三場失利的陰影下,中國女排在淘汰賽第一場,能夠戰勝兩屆奧運冠軍,確實非常不容易。

但是就像足球盃賽的淘汰賽,小組墊底的幹掉另一個小組第一,其實也很正常。我們會説:這就是足球。但是中國女排不一樣,它已經被嚴重的符號化了。所以當勝利的消息傳來,很多媒體用了“女排精神歸來”這樣的標題。更有些媒體用了一種在體育比賽報道中,已經不再多見的慷慨激昂文風,恨不得連續感歎號地對此大加稱讚。彷彿一場女排比賽,改變了一切。

“人活着,憑的就是一口氣,有信念,才會有鬥志,才會泰山崩於前色不變,才會化腐朽為神奇,創造賽場奇蹟。”“奧運賽場對運動員而言就是戰常是戰士,就不能沒有昂揚鬥志,不拼怎麼能贏?”順帶着,大概是對我們這屆金牌不多有所不滿,文章作者竟然直言不諱地指責“和中國女排相比,有些中國奧運選手在這屆奧運賽場上,精神不振,鬥志欠缺。”相比國內觀眾的淡定,不得不説,以金牌論定一切的記者心態,實在有些落伍。

其實,中國女排是很驚險地以小組墊底出線的,如果這一場沒有贏巴西,這位記者還會對中國女排如此大加讚揚嗎?“不論是誰,奧運賽場上只要丟掉了拼搏精神,為國爭光的信念,鬥志就會渙散,精神就會萎頓,潛力就無從激發。”這句話是不是就要用到中國女排的頭上了?競技比賽當然要爭輸贏,但是簡單以結果來論定拼搏精神,贏了就是有精神,輸了就是沒精神,這樣的記者觀點再次落後於普羅大眾的觀念。

對於勝利,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顯得很平靜,她對着現場的中國記者們説,“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這番話顯示出一位卓越的業務型主帥異常冷靜的頭腦,也贏得媒體記者一片掌聲。

比賽贏了就大談精神,比賽輸了就是鬥志有問題,這樣的説辭對運動員是不公平的'。記者這些寫寫很簡單,但是競技體育,缺少鬥志或許不行,光有鬥志一樣不行。競技體育輸贏都很正常,雖然我們對於大球非常看重,但是所謂女排精神,不應該成為女排姑娘們的包袱和壓力。看起來大讚女排精神是表揚稿,可是之前女排姑娘小組賽戰績不佳,咋就不見也來誇一誇呢?下一場,如果女排輸了,女排精神是不是就又丟了?

要知道,剩下的四強,敲全部來自同一小組,而且中國女排小組賽都曾負於對手,輸掉比賽是很有可能的。倘若輸球,是不是該取個標題:女排精神曇花一現?郎平説的非常對,女排精神一直都在,誰都想贏,但是你要知道,你的對手同樣想贏。比賽比的不光是鬥志,還有技術,還有真實的水平,也還有運氣。只要輸了比賽就是“精神萎頓”,只要贏了比賽就是“女排精神歸來”,這樣的表揚稿只會無謂地增加包袱,體現的依舊是過時的金牌至上觀。

一贏比賽就談女排精神,這是一種病,該治。

電影《奪冠》觀後感5

你不可以改變過去,但是你可以左右未來——

2008年8月,天空萬里無雲,陽光燦爛,在炎熱的夏日裏,歡呼和加油聲充滿了大街小巷。大家都坐在電視機前觀看着,期待着運動員為國爭光,為祖國喝彩。

那日北京奧運會女排比賽正式開幕。坐在美國隊的教練席上的郎平面無表情,一絲不苟,而中國隊的教練望向郎平,曾經的戰友,眼裏充滿着複雜和深意,電影也是從這一幕展開了中國女排艱辛而偉大的歷史……

《奪冠》這部電影雖然很多人説主角是朱婷,但我卻和少數人一樣認為是郎平,像是整個故事是以她的一個視角貫穿中國女排三十幾年來的所有輝煌和低谷。而朱婷在片子中就像是另外一個郎平,讓郎平從中看到了以前的影子,看到曾經熱血的她。

看完電影我除了十分感動,也覺得她們身上有許多罕見的優秀品質。其中她們的努力值得我們去學習。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來,她們的汗水浸濕衣裳,當別人出門遊玩時她們在訓練,當別人在和家人團圓時她們在訓練,當別人在戀愛時她們還是訓練。她們將青春獻給了排球,獻給了為國爭光的長遠道路上。

她們的堅持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或許最開始好像並沒有那麼熱愛,只是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不讓教練失望,甚至也想放棄,但沒過多久又會重新振作起來,踏上旅程。一次次的波折或許也讓她們更加堅定內心的想法和選擇。她們或許從沒想過,後來自己的喜怒哀樂都與排球有關。她們會因為勝利開心,喝彩卻不會驕傲自大,會為了失敗沮喪,沉寂卻不會否定自己。我想排球已經是她們生活的一部分了。她們知道,既然沒人可以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努力去左右未來。

通常人們看完或許多少都會覺得有些不切實際,現實裏誰又會這麼努力的為夢想奮鬥呢?要不是我身邊有這樣的例子我也不會相信,這部片子也不會感動到我。

她是我的一位國中同學,從國小習鋼琴。和電影中描寫的一樣一開始並不熱愛,甚至因為母親的強迫讓她對鋼琴開始厭惡。然而一年後這份厭惡卻在一位新的鋼琴老師的出現後慢慢消失了。她説,他很有趣,有趣到讓她開始熱愛鋼琴,從最開始的敷衍變為了認真。一開始我以為她只是因為喜歡老師而努力,但當她接着講下去時,我才明白她真正熱愛的是音樂。她期待每天的鋼琴課程,每天的練習時間,就算期間有過失敗但她沒有放棄。最後鋼琴成為了她的夢想,也和電影中一樣鋼琴成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因這相似的人生經歷,我認為《奪冠》是真的一部很真實、熱血的電影。它讓我覺得除了完成夢想,找到夢想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你必須經歷不同的事情才能找到它,因此也讓我覺得有夢想的人很厲害。當然也讓我明白了,人生的路到底有多遠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分每秒用在我們所熱愛、所追求的事上,併為此感到幸福。

電影的最後也講述了她們成功,而中國女排的故事還未完待續……

電影《奪冠》觀後感6

大年七年級,電影《中國女排》上場。這是由陳可辛執導,鞏俐主演的劇情片。2016年8月22日,里約熱內盧。時隔12年,中國女排再度殺入奧運決賽。惠若琪的一記探頭球,讓全場屏住呼吸。一個高速旋轉的排球,勾連起幾代排球女將的熱血與青春,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被緩緩打開。

提起“女排精神”,就如郎平所説:不是勝利就有女排精神,輸了就沒了,它是恆久存在的。“女排精神”是一種力量,一種不服輸的勁頭,一種默默付出頑強到底的精神,是我們中國精神的一個縮影。不管是比分落後,還是稍稍領先,或者不相上下,我們的女排姑娘們都體現出每球必爭的決心,詮釋出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女排精神”“拼搏精神永遠是中國競技體育之魂”,這種不放棄、不拋棄的拼搏精神,不僅能夠喚醒大國夢想,也足以振奮13億多中國人民。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有刻骨銘心的集體記憶、共同情結,對中國人來説,中國女排就是集體記憶、共同情結。新一代中國女排在里約的偉大勝利,又在中國年青一代中延續和強化了對這支隊伍和“女排精神”的認知和情感。我們要繼續弘揚學習女排精神,學習她們團結奮進、一致向前,永不言棄、敢於拼搏,逆境奮起、不驕不餒,愛國情懷、大國風範,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傳承意義之處。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很多優良的傳統美德,有很多意志品質,現如今,女排精神也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從世界盃冠軍到世錦賽,再從奧運會到亞錦賽,中國女排的運動員們用自己的努力和實力證實了我們頑強拼搏、奮勇前進的精神。在諸多采訪中,令我不禁淚目的就是郎平指導那一句:“只要穿上帶有中國國旗的衣服參加比賽,我們的目標就是升國旗、奏國歌。”升國旗、奏國歌,這不是簡簡單單的行為,這是在向世界證實我們中國的實力,中國女排不以自己奪冠作為目標,不以奪冠為利益,升國旗、奏國歌,女排的運動員們這是把國家同自己相連。這是女排精神,一切以國家為重。

女排精神還有紮紮實實,勤學苦練;女排精神還有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女排精神還有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女排精神還有刻苦鑽研,勇攀高峯。

世界上沒有唾手可得的勝利,所有的競技體育沒有紮實的本領、刻苦的訓練,都是無法突破的。我相信每一個運動就有他們所擅長的技能,但是,從小練習,日復一日,面對傷痛依舊頑強拼搏,這些才是每一位體育健兒能走到今天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精神。排球作為一項團體運動,必不可少的就是團隊精神,回望上世紀,中國在設備基礎設施不好的條件下,女排團隊也用自己的合作與團結戰勝了種。種困難,無論是硬件設備上,還是自身實力上,女排人有着釘子一般的精神,團結一心,像一隻手,手指雖然單獨有自己的長短,但是團結起來,緊握起來就是重拳,是能達到一切的重拳。

中國女排,世界第一!但是她們的的世界第一不是簡單而來,而是有着精神支撐,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激勵我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