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活法》的讀後感14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9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法》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法》的讀後感14篇

《活法》的讀後感 篇1

《活法》一書,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先生對他的生命哲學的講述。書中句句都來自作者對生活的感悟,文字雖平實無華,但是撼動人心。

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競爭慘烈,節奏加快,信仰缺失,利益的驅使,使得一些人已忘記了人之根本。如何撥開迷霧,重塑自我,《活法》給了我們啟迪。稻盛和夫先生全書都在詮釋自己的“活法”,先生提出了“人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在於提升心性、鍛鍊靈魂”;“是為了做一個比降臨人世之初更好的人”。先生提出了“人生要怎樣才能過得更好,怎樣才能嚐到幸福的果實”-----先生給出了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並形象的給出了分數區間:思維方式分數區間:-100~100分,熱情分數區間:1~100分,能力分數區間:1~100分。先生把人生如何能活好這樣一個多少年來困惑了不知多少世人的問題,通過一個方程式,幾個因素分數區間及因素間的乘法的關係,很直觀的告訴人們每個因素在結果上佔得的權重。

與稻盛和夫先生的一次心靈交流,是一次心靈的洗滌。先生把心中所思所想毫無忌憚地全部説出來,從根本去探討生存與生命的意義,通過列舉一些工作生活中的事例及他的處理方式方法,向我們傳遞了一種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活法》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更加明確了做人做事的心態和原則。通過讀此書,我獲得了幾點感悟,總結出來與大家分享。

一是做人做事要有一個簡單的心態。一個實踐偉大事業的人,其實在心靈深處,有着最簡單的.人生觀。稻盛和夫認為,為人就是要堅持做人最基礎的原則,堅持行善。對身邊人,對社會,擴大到對整個世界心存利益之心,並且孜孜不倦、不畏艱難地去實踐這種善意。生命的價值就在這種實踐中展現。企業經營之道很簡單,“不是公司的利益或面子,而是對社會或人類是否有益”。儘管資金十分充裕,但是他拒絕投資房地產賺取浮財,因為“只有自己辛苦賺取的錢財才是真正的利益”。乃至大到國際事務,也是“大道至簡”。日本不能就侵略他國做誠實的道歉,就是因為帶了太多複雜的想法。做了罪惡,就應該真誠道歉,這是簡單又合乎最基本情理的表現。這樣直心去做,一切都很簡單。世界各國出現貿易爭端,那是因為有國界,於是有了在此基礎上的國與國的爭奪。如果統一貨幣和政策,整個世界成為一個國家,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稻盛和夫崇尚“化繁就簡”,這是禪意的表現。

二是要常懷感恩之心和利他之心。人之所以快樂,不是因為得到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心中常懷感恩之情,只有擁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得工作的滿足感,也只有“知足”才會“常樂”。 而擁有一顆利他之心,也是我們快樂的根本,佛説:“心裏有鬼,看見別人都是鬼;心裏有佛,看見別人都是佛”。予人玫瑰,手有餘香,愛人即愛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我們自己,用一顆博愛之心,擁抱世界,感到幸福的首先是自己。

三是要培養做人做事的恆心。把平凡化為非凡的是“持續”、把失敗轉為成功的是“堅持”,這是稻盛和夫先生總結出的道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我們童年時常説的“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只要你肯付出就會有所收穫,如果我們能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恆地去鑽研我們的本職工作,憑藉我們一股傻勁、幹勁去面對工作中的難題,相信就不會存在我們攻克不了的難關。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你肯付出就會有所得,持之以恆,堅持到底,你將收穫豐碩的果實。

四是要適當的給自己加壓。當讀到年輕的稻盛和夫在瀕臨倒閉的京瓷製造出了美國的大企業才剛剛研發出的新材料時,我第一個反應是先生真了不起,水平真高。不過我很快想到,稻盛和夫僅僅是水平高嗎?僅僅是技術好嗎?試問,在他試製這種新材料時,真的有人要求他一定要造出來嗎?我想除了他自己以外,誰要是提這樣的要求都是過分的。指望一個瀕臨倒閉的小作坊造出美國大公司投入巨資才研發出的材料,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只有稻盛和夫自己才清楚能不能做,怎樣才能做出來,真正的動力與壓力其實來自稻盛和夫自己,即使他當時做不出這種新材料,也沒有任何人可以指責他。對我們個人來説,真正對自己起作用的動力與壓力來自自身,我們要適當的給自己加壓。

五是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困難。工作中遇到困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能否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困難是影響快樂工作的重要因素。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需要憑着信心和勇氣,與困難正面交鋒,就算目標高到自己都覺得不可能,就算困難大到“前所未有”,也不必有絲毫的膽怯,只有勇往直前的努力到底,才能喚醒我們的潛在能力,讓我們展現出難以置信的力量。抱定這樣的態度,即使境況再惡劣,仍然不會影響我們享受工作本身的快樂。

合上書,稻盛和夫先生的思想仍在我的腦海中縈繞。我們匆匆的奔走在路上,不停的趕路,甚至模糊了我們前進的方向,亦或忘記了我們趕路是為了什麼?稻盛和夫先生提醒我們----正在趕路的人們,不妨且行且停,思考我們趕路為了什麼?我們活着為了什麼?我們怎麼活才具意義。欣賞一下身邊被我們略去的大自然的風光,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抖抖精神,重新上路。

《活法》的讀後感 篇2

在朋友極力的推薦下,拜讀了這本書。本以為此書乃着眼於人生觀,處世方法之類,原先,以闡述企業管理與運營方面知識和理念為主。此前,我並未讀過此類書籍,尤其是日本人寫的此類書籍。總是聽説,日本公司的管理模式很有一套,日本人的敬業精神也是相當之震撼。如今,從這本書中,略有感受,並且能夠理解為何日本能夠在二戰之後做為戰敗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迅速崛起。

老實講,我並未接觸過日本人,也從未在日本企業工作過,對於日本人的瞭解僅限於網絡,電視,影視。我對這個民族的感覺好奇多過崇拜或鄙視。無論從哪個渠道所瞭解的日本人,給我的感覺他們骨子裏都有種認真堅韌的品行,甚至在做一些我們看來不道德,不合理的事情的時候,他們由裏而外所散發出來的那種執着是很讓人佩服的。

《活法》我花了整一天的時間讀完,老實講,也許是語言翻譯問題,讀來相當之拗口,甚至感覺有些混亂,很多地方在我看來文筆相當之幼稚。可是,這不是文學,不需要過人文采。這本書的作者想必也並不會拿這本書去參加個什麼文壇評選之類的活動。這本書屬於純粹的市場需求,商業運作的產物。它之所以存在,必有其理由。用句俗了的話:存在即合理。所以,抱着這種與以往不一樣的心態讀了這本書。

貫穿此本書始終的是一種叫做信念的東西,我想,這也是我們很多人丟失很久,或是遺忘很久的東西。也許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如此相似,讓我們以為這便是生活,是什麼支撐我們日復一日的重複和輪迴,是所謂的慣性麼?是什麼讓我們甘心忍受孤獨寂寞,是所謂的無奈麼?是什麼讓我們從一次次挫折中站起,是所謂的本能麼?是什麼讓我們在成功時再接再厲?我想,就是這個看不見,但卻感覺的到的東西信念。信念能夠是個遙遠的目標,也能夠是個近期的計劃。無論它以怎樣的形式出現,它都有相同的作用,鼓舞人前進,給人精神上的支撐,是動力,是解決所有困難時力量的源泉。是對未來目標的強烈渴望和巨大信心。相信自我能夠也必須能夠實現的對於未來的完美計劃。信念相對於夢想,多了分信心,多了分意念。是人對於未來計劃的巨大信心和願望的集合。為了這個信念,我們努力,奮鬥,在此過程中迸發出超乎平常的勇氣和本事。

公司企業也好,家庭個人也罷,它們都不簡單是人羣的組合,經濟效益的產生體。它是有生命的,有着和我們每個人一樣的.生命,它會從嬰孩成長成少年,青年,壯年甚至老年。它會和我們一樣有夢想,有規劃,有挫折,有順利,甚至還有生老病死,天災人禍。這些,對於人的成長無可避免,對於企業同樣是必經階段。那麼,對於個人而言的信念,能夠幫忙一個遭受打擊痛苦的人支撐活下去,能夠讓身處絕境的人持之以恆。對於企業同樣重要。這個信念是團體人羣的共同信念,共同的精神支撐。在企業面臨困境時,信念能夠支撐這個企業頑強拼搏,大膽創新。這不由的讓我想到,為什麼在很多影視劇中都能夠看到日本人為了一個看似無所謂的目標堅持,堅持,再堅持。其實,正是因為他們有着一個信念,有着對結果的渴望和執着支撐着他們,讓他們走好腳下每一步,認真跨過每條阻擋前進的河流,他們相信經過一個又一個的小小的堅持必會到達那個看似遙遠的目標。無論這個和祖國一衣帶水的民族以往為我們帶來過多大的傷害,他們身上這種忍者的精神是令人折服的。也是我們所欠缺的。

我們的民族自古崇尚的是種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的順勢無為精神深深注入每個人的血液,我們崇尚灑脱,崇尚自然,嚮往的是閒雲野鶴,無拘無束。我們的精神世界是豐富的,高雅的,在山水之間領悟人生真諦。在談笑間把握時代的脈搏。我們苦苦追求的是如何讓原本勞苦的人生更加簡便,讓原本困頓的經濟在豐富的內心世界襯托之下顯的微不足道。我們的文化是修身的文化,是閒散遊園的文化。而大和民族則不一樣,他們更注重結果,更注重收益。他們用完美的結果不斷的給自我施壓,再將這種壓力轉化成克服困難前進的動力,再用這種動力激勵通往完美的結果。所以,他們的文化是激進的,是高壓的,是競技賽場的文化,是你死我活的文化。這種急功近利的文化不能夠簡單的説好或壞,異常是在注重結果的商場,講究的就是這種撕殺,掠奪的生存文化。很難想象如果將遊園文化帶到如戰場的商場會出現怎樣的局面。

當然,這本書的作者不僅僅表達了對於企業管理的理念,也闡述了很多人和人相處的觀點,以及自我親身經歷的歸依佛門的故事。作者的心路歷程如同所有從無信仰到有信仰的人經歷了人生完美的體驗,從困惑到頓悟,從強忍到豁然開朗,從悲觀到樂觀。這種變化是奇妙的,是令人愉悦的。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景仰的心,都有一顆謙卑的心,滿足的心,生活是必定是完美的,人和人相處也必是簡便的。

一個企業的成功或者説一個成功的企業必定有着其異常的文化,而所謂的企業文化的締造者往往取決於企業領導者的個人魅力,領導者通常倡導怎樣的處世方式,必定會要求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按照其方式處理問題,時間久了,便構成了一套屬於企業或者説是領導者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又反過來影響着它的每一個員工,員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潛移默化的按照企業所認可的方式工作,從而,更加鞏固和穩定了這種固有文化氛圍。所以,一個優秀的企業領導者需要有一個優秀的品質和德行,這樣,企業才可能構成優秀的企業文化,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反過來進一步影響員工,這樣就構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相輔相生。

《活法》的讀後感 篇3

我的感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抗拒階段。

開始瞭解盛和塾是通過孔繁鋒孔總的推薦,從一開始孔總就給我介紹了《活法》這本書,因為我從來沒有看書的習慣,也從來沒有真正看完過一本書。還有我是比較喜歡賴牀的那種,每天幾乎睡到自然醒,出於情面出於個人感情,我就勉強的接受了他的建議,給個面子先看看這本書吧。孔總還特別強調,稻盛先生創建了京瓷公司創建了KDDI公司,親手打造了兩家世界500強,在78歲高齡的時候還救活了日航這個破產的公司,並且在接手後不到3年時間又再一次上市。他也特別強調,稻盛先生是日本的經營之聖,也就是在這種半推半就的情況下慢慢的勉強的看完這本《活法》,剛開始真是為了完成任務似的。

第二階段:理解階段。

看完《活法》這本書以後就停不下來了,現在每天都要看稻盛先生的書籍。我突然覺得原來稻盛先生是這麼普通的一個人,只要努力按照基本的、作為人何為正確的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時刻都要提醒自己,要以六項精進為準則:一、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二、謙虛戒驕;三、每天反省;四、活着就要感謝;五、積善行,思利他;六、不要有感性的煩惱。我時常把六項精進放在嘴邊,逢人必説。六項精進的每一條都特別特別地貼近我們平時的生活,六項精進裏面沒有一個生僻字,也是這樣才讓我們這些沒有文化的人通俗易懂,能夠慢慢的去理解,然後一步一步融入到我們的生活,融入我們的工作,融入我們的血液,融入到我們的骨髓裏面。

第三階段,踐行階段。

六項精進的第一條,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我們自己也好,我們身邊很多成功人士也好,怎麼持續性,當我們沒有找到可持續性的原動力的時候,我們就沒辦法做到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於任何人的努力,我現在把六項精進當成了原動力。

第二點就是,要謙虛,不要驕傲。我覺得我自己的話,平時也不夠謙虛,經常身邊的人一誇尾巴就翹起來了,就有點飄起來了。那麼學了六項精進以後,我想我我現在飄起來的機率頻率已經減少了很多很多。

六項精進的第三條:要每天反省,每天檢點自己的思想和行動,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沒有卑怯的舉止?自我反省,有錯即改,這點呢也説得非常非常的好,就是現在每一天睡覺之前都會自我反省後才睡覺。

第四點就是活着就要感謝,活着就是幸福。培育感恩之心,滴水之恩,也不忘相報,這個也非常的強大,也就是説,我們要感謝身邊所有的人,感謝出現在我們生命裏的所有的人,感謝欺負我們的人,感謝陪伴我們的人,感謝鼓勵我們的人也感謝給我們打擊的人,所有所有的人都感謝他們。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我們多感謝,世界將變得無限美好。

六項精進的第五條:積善行思利他。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行善利他言行之間留意關愛別人,行善積德有好報,那麼也就是説我們做事情一定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那麼做生意也一樣,如果站在對方的這個角度,再考慮問題的時候,我們只要有盈利,只要在雙方盈利的這個基準點上面,就皆大歡喜。那也是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利他,那麼我們平時工作中也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壓軸的'也就是第六條:不要有感性的煩惱。不要老是糾紛不平,不要讓憂愁支配自己的情緒,不要煩惱焦躁。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貫注的投入工作,以免事後懊悔。我們平時生活當中的煩惱有80%的煩惱,都是來自於感性的煩惱。就比如説隔壁的小雞丟了,這個樓下的小孩子又在哭鬧啊,我們小區的這個阿姨又在跳廣場舞啊,等等。我們每天為這種小小的事情而煩惱的話,會導致很多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些不必要的小事上面而沒有生產力了,所以説自從學了六項精進的第六條——不要有感性的煩惱,我覺得每天都是比較樂觀了,活得比較輕鬆自在了,把煩惱拋之腦後了,平時也很多事情都看開了,我甚至把六項精進設置成了我的屏幕保護,生怕自己忘記。

加入盛和塾以來是給我感觸比較深的,還有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 *熱情 * 能力。這句話也對我影響頗深,就是説我們能力是天生的是父母給我們的基因,加上我們的學歷經歷加上我們的天賦。我們的熱情是可以培養的,熱情就是對事情的關注,對事情的熱愛程度。我們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可以從-100到+100之間,它都是隨着我們的“作為人何為正確正確的”的思維方式轉變的。所以回到我們作為人何為正確的基本原理原則,作為企業,何為正確的基本準則來定位。

以六項精進為原動力,以成功方程式為基準,以員工物質精神雙幸福為企業願景,以回報社會為目標。以上是我的個人感悟,謝謝大家。

《活法》的讀後感 篇4

稻盛和夫在《活法》這本書裏闡述了很多工作、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哲學原則原理,哪怕領會其中一條,也足夠受用終生,季羨林先生説:“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活法》的確是一部人生和心靈脩行的靈魂之書,是獨白式的關於人生在世苦修行,昇華靈魂的修行之道。在這裏,我就其中的幾條談談自己的感悟。

一、敬天愛人,人生的王道

所謂“敬天”,就是按事物的本性做事,“天”是指客觀規律,也就是事物的本性,也就是稻盛和夫一直強調的“作為人,何謂正確”的哲學原點,“做正確的人、事,正確的做人和事”,這與政府提倡的發展觀也是一致的。稻盛和夫的理念是堅持將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始終。

作為企業,其所生產的產品要順應社會、市場、客户的需要,要承擔起社會責任,作為企業裏的質量管理部門,要保證產品符合法律法規,符合養殖動物對營養的科學合理的需要,加工質量指標符合養殖動物採食特點,以便生產出符合消費者各種需求的動物蛋白。所謂“愛人”就是“利他”。對於企業來説就是“利他經營”,這個“他”是指客户,廣義的客户包括顧客、員工、社會和利益相關者。企業要從“企業本位”轉向“客户本位”,一切從顧客的角度考慮問題,滿足顧客的要求,特別是質量要求,這就是“原理原則”。

二、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就是“提升心性,磨鍊靈魂”

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説帶着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不懈的工作、紮實的行動、誠懇的修道,在這樣的過程中就體現了人生的目的和價值。現今社會,物慾、名欲、權欲充斥進我們的生活,人們感到累了,為名權財所累。但即使累了,卻不甘心的想去獲得更多的“欲”。殊不知“慾壑難填”,欲不會輕易的得以滿足,日日生活在痛苦的掙扎中。我們如果按照稻盛和夫的哲學思想,拋棄物慾、名欲、權欲,去提升心性,磨鍊靈魂,那麼大到社會、企業,小到個人,就充滿和諧,我們就會活得很輕鬆、滿足、快樂。

有人曾問稻盛和夫,企業經營成功的祕訣,他説“經營首先是由人來經營的,因此經營者的人性、人格至關重要。經營者必須要有高尚品德,如果沒有高尚品德,他就不可能展開很好的經營。經營者要有高尚的品德,就要提高自己的心性,提高心性,他的經營才能有所拓展。因此我經常説,經營的祕訣就是提高人性,這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作為一名部門主管,要想帶領好一個小團隊,同樣需要提升心性,磨鍊靈魂,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品德,並把這些思想傳播到下屬那裏,和他們一起去提升心性,磨鍊靈魂,去為企業經營成功努力“修道”。

三、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100~+100)×熱情(0~100)×能力(0~100)

“稻盛成功方程式”是稻盛哲學的核心,它簡練樸素而又精深博大,突出了人格、哲學、思想和理念對人生、對事業、對社會的作用,而且三要素中,只有思維方式可能是負數,即思維方式錯了,工作激情與能力再強都只能加重損失與失敗,“思維方式決定人生方向”。所以,我們要有正面的“思維方式”,我認為所謂正面的“思維方式”,就是堅持“敬天愛人”,“作為人,何謂正確”,“簡單是做人和做事的最佳原則”,“以利他利公之心生活”這些最基本原則。人生如同登山,經營企業亦如此,首先要確定應該攀登什麼樣的山,是把自己的目標僅僅定為小企業還是想創立一個大企業,企業要有社會責任感,才有可能基業常青。落實到自己工作中,就是先做人,後做事,積極向上,有創新性,有建設性,有感恩心,有協調性,有愛心,勤奮、知足、不自私、不貪慾等,這就是人生成功的王道。我們要在工作中使下屬樹立正面的“思維方式”、正面的熱情,進行必要的培訓、激勵,以激發他們的潛能,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績,一起為企業取得更大的發展努力。

四、考慮問題、解決問題的原理原則

“單純的原理原則就是不可動搖的人生指針”。“作為人,何謂正確”,做人準則是否正確,這是類似父母給子女言傳身教的那些簡單而樸素的教導,是人類自古培養起來的倫理、道德。如何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不隨波逐流,死守原理原則”,抵制住誘惑,守住“簡單的原則”,其實就是不簡單。

“思考至關重要”,“從努力工作中體味人生真諦”,若沒有強烈的願望,就“看不到”辦法,成功也就不會向我們靠近。首先需要有強烈的願望,這很重要。只有這樣,願望才能成為新的起點,最終一定能夠成功。無論是誰,人生就如你內心描繪的一張藍圖,而願望就是一粒種子,是在人生這個庭院裏生根、發枝、開花、結果的。所以,如果自己沒有成功,如果自己的工作沒有被認可,永遠不要去責怪他人,因為也許你本身就沒有強烈的願望,你的熱情沒有激發出來,你的潛力沒有釋放出來,我堅信“從人的頭腦中挖掘出的黃金遠比從地下挖掘出的要多得多”,應該自我反省、思考,從而作出改變,改變心態,改變精神狀態,改變行為習慣,順應企業發展需要。

“僅是知道不行,貫徹落實才有意義”,“每一天都極度認真”,“不在現場流汗什麼也學不到”,這些道理告訴我們,制度、文件規定、任務計劃,重在執行,重在我們這些中層主管去推動。“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們要沉下去,深入質量管理、生產管理現場,去發現問題,發現解決問題、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

《活法》的讀後感 篇5

稻盛和夫這個名字我是直到大學才知道,在我們做松下幸之助的案例的時候知道了他,他是和松下幸之助一樣的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之一,那個時候也是粗略的對他有一個瞭解,也沒有認真研讀過他,讀了他的《活法》之後才知道他是這樣一位有深度的經營者。他的經營之道被人們津津樂道,他的思想引人深思。現在這個紛繁的世界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多的人對這個世界感到困惑,然而《活法》這本書正好可以為我們答疑解惑。他從他經營的過程中總結出了點點滴滴,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生活的認知。我現在作為一名大學生對現在的生活也有很多很多的困惑,我和很多人一樣經常問自己人活着有什麼意義,我內心的看法就是吃苦受累,看了稻盛和夫的話:人生的意義在於修煉靈魂,是為了比出生時有一點點的進步,或者説是為了帶着更美一點、更崇高一點的靈魂死去。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讓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為此,不屈不撓地工作、勤勤懇懇地經營、孜孜不倦地修煉,讓我們不斷進步,在自己離開時帶着跟高尚的靈魂,這才是我們活着的意義,這樣我們人生才有目,才有價值。

稻盛和夫説,強烈的願望至關重要,這真的是對我們生活工作很重要的,我要是想要把一件事做好真的是首先要有這種強烈的願望,就拿我們的在課堂上做案例的時候舉例,我對待作業的態度有時候認真,有時候不認真,認真的時候我就特別想讓我們的作業能夠做到班裏的最好,希望得到老師的誇獎,老師的肯定,這種強烈的願望促使我對待作業特別認真,從任務的分配到資料的查找,從每個人資料的整合到作業呈現形式的完善,每個任務的進度控制,每個人演講的時間、語速、表情等等都會做到精益求精,我們會對這個案例多次潤色,多次修改,多次演講排練,這是我們才會把他呈現到課堂上,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可想而知,

我們的案例是非常精彩的。有的時候我們做好的願望就很低,就想隨便應付應付,只想儘快完事,可想而知做出來的東西是多麼的粗糙。在課堂上做案例和人生是一樣的,無論是誰,人生就如你內心描繪的一張藍圖,而願望就是一粒種子,是在人生這個庭院裏生根、發枝、開花、結果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從他的依原則思考一張裏我們可以得到很多關於學習生活的哲理性的話。他讓我們簡單做人,簡單做事。事情的本質是單純的,我們要把好自己的善惡觀,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這樣我們才不會迷失方向,堂堂正正做人做事,才不會出大的錯誤。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誘惑,我們要不為所動,堅持自己所堅持的,現在,你在進入就不賺錢了,不小心還會配的很慘,所以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自己,不被外界所誘惑,做出正確的判斷。人類原本是脆弱的存在,若不是特別有意識地約束自己,就終將無法抗拒慾望和誘惑。的確是這樣,對於我的學習來説,電視電影和小説是對我最大的誘惑,如果我自制力不強,我就會沉浸在這種誘惑力,學習自然就被耽誤了,考試的時候成績自然會很低,我的約束自己的能力還是需要加強的,不要老想着不要看電視小説,要好好學習,光説是沒用的,還要貫徹落實。稻盛和夫説要努力的過好每一天,這樣不斷積累,我們這一生都會過的很充實。儘管感覺厭煩工作,仍堅持再作一些努力,忍辱負重、積極向前,這將導致人生的根本大轉變。我在公司實習的經歷告訴我,不管我對我乾的工作有多麼的厭煩,只要我認認真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情,都是對我的磨練,我每一天做一點不起眼的活,我就會多學一點,這樣日積月累我就會有所沉澱。這一章裏我最感觸的是稻盛和夫對歷史問題的正視,他作為日本人,不像很多人那樣歪曲歷史,認為日本人侵略中國領土是不對的,日本侵略了別的國家,踐踏、蹂躪了該國國土,這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應該道歉的還是道歉為好,向被傷害的對方真誠地道歉。他是心中有自己的判斷標準,倫理道德的人。

稻盛和夫告訴我們,“總是客氣低頭、將功勞讓於人;得意之時,抑制膨脹的自我、一切淡然處之;優先考慮對方,相互謙讓”。這是告訴我們做人要謙虛,要謙讓,這樣我們生活的秩序才會更加的和諧。領導的“德”要高才“才”。我們將來很多人會做領導,這就提前給我們上了一課,現在很多的公司領導利用職務之便犯錯誤,為自己斂利益,很多人輕者被開除,重者就會經歷牢獄之災,所以説德要高於才。時刻準備好説謝謝。無論對何人、何事,順境的時候自不待言,身處逆境的時候也要説聲“謝謝”,努力做到儘可能正確的人生。對困難要説謝謝,對好運也要説謝謝,少一些抱怨,時刻保持感恩的心,時時就會有滿足的心,這樣我們才會活的更加快樂。

很多商人為了獲取自己利益,做了很多傷害別人的事情,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我們的商業秩序更加的混亂,另外你作為一個商人做出很多損人利己的事情,最終也會損害自己的利益,所謂害人終害己。稻盛和夫給出的回答是,既對他人有利、也對自己有利才是生意的祕訣。為社會和他人不妨犧牲一點個人利益,稻盛和夫作為一代經營之聖,他的思想就是高於一般的商人,他覺得多做有益於他人的事情,才會得到上天的庇佑,有這樣的動機才會獲得勝利。

稻盛和夫的思想和深度真的是夠我們研究上很長時間的,他的想法能夠發人深省,能夠讓人大徹大悟,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有指導意義,值得我們不斷去深究,不斷去學習。

《活法》的讀後感 篇6

近日,品讀了公司發的日本作家稻盛和夫作品《活法》。讀書時刻,心裏猶如春風拂過,清水潺潺,對靈魂是一次潛心的修煉,對生活是一次真切的回答,對未來是一次美好的冀望!

《活法》帶給我的是這樣:

好心態,好未來。稻盛和夫曾説“總是積極向前,有一顆感恩的心,樂觀的接受,充滿善意,有理想,不惜努力……”。積極的心態是非凡人生成功的起點,是生命的陽光和雨露,讓人的心靈成為一隻翱翔的雄鷹,馳騁於浩瀚的天際,消極的心態是失敗的源頭,是生命的慢性殺手,使人受制於自我的陰霾裏,畏縮在狹隘的角落。在我未進入海洋王前,我時而彷徨,時而迷茫,找不準人生的航向,不知道該幹什麼行業,高不成低不就。入司以後在公司李主任、李經理的指導和鼓勵下,漸漸地我發現自己的目標越發地清晰了起來,隨之胸襟也開闊了,心態也變得陽光了,凡是總往好的方面想,用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每日的朝陽,潛移默化中我的性格也變得大氣而開朗,隨之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業績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家庭也愈加和睦而温馨。我真切地發現,當我從浮躁而彷徨的心態日漸走向平和並對人生充滿希望時,心情已經融入到窗外明媚的陽光中,變得越來越輕盈,越來越清靜,越來越快炙,越來越燦爛起來。

“人生·工作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這簡單的方程式帶給我們的卻是人生大智慧。“思維方式”是我們人生座標的選擇,是正是負還是零,將決定了人生前進的方向和最後的結局,思路決定出路,方向不對,努力白費。熱情是沁人心脾的花朵,熱情是溝通人際的橋樑。對生活和工作有熱情,就有了無比強大的力量,它可以摧毀困住人們心靈的高牆,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就像太陽的光芒能溶化冰冷的凍土,讓持續的熱量温暖地傳遞,讓別人感知力量,讓自己成就希望。我們部門在鑽井隊移動燈具一直銷售的.不錯,可是固定燈具老是推不進,但我們並沒氣餒,主任給予了我們大量的指導,於後在部門李經理的牽頭下,我們一起制定了一系列的固定燈具推進辦法,在有了正確的思想指導後,便積極行動,熱愛工作,相信努力不會白費,不怕苦和累,積極到鑽井隊進行跟班,到井場、循環罐、井架等工作現場進行試燈,展示和演示我們的固定燈具和移動燈具,並及時有效地進行售後服務,“讓服務更好更快”,終於在不懈努力下,固定燈具的使用效果得到了客户領導的肯定和好評,於是我們建立了一個樣板隊,漸漸地我們的移動燈具和固定燈具在多個鑽井隊中輻射開來。我堅信,有了正確的思維方向就把握住了前行的航向,讓熱情洋溢,把能力釋放,我們人生·工作的結果終將燦爛輝煌!

“洋溢着滿腔的熱情、努力認真地過好現在每一分鐘。”如果你不能改變容顏,但你可以展現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稻盛和夫活法讀書筆記 ,但你可以把握自己;你不能預知未來,但你可以把握今天!我們不必希冀於未來,因為未來也是“今天”,我們要明白未來是由每一個今天組成。沒有燦爛的今天,就沒有光華的明日,沒有今天的點滴累積,哪有未來豐碩的收穫?有句歌詞如是唱到:現在才的關鍵,最重要就在眼前。所以在工作中,事先我都做好計劃與安排,竭力完成當日的工作,今日事今日畢,當天事決不留到明天,當想到一個好“點子”時就立即行動,並用陽光的心態努力將一件件事情辦好,完成得漂亮,逐漸地我得到了客户的接受和認同,自己也越幹越開心。“我要用全身心的力量來迎接今天!”只要我們把握好了今天,活出璀璨的分分秒秒,我們就一定能擁有美好的明天!

燃燒自我,照亮他人。“點燃激情的火把”。要成就一番大業,就必須能夠自我燃燒激情,成事者皆能自我“燃燒”,並能把熱量傳遞給周圍的人,這樣的人往往能率先行動,用積極的思想和行為向別人樹立起榜樣,時刻彰顯着積極的生活態度。海洋王讓我充分地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我也用我積極的言行和狀態去面對同事、客户、家人,每當我用正面的思想和行動鼓舞自己也鼓舞着他人時,我真切地感知到他們也正對我傾注希望,助我力量。也許我現在還不完全是一個能“自燃”的人,但是當我能“自燃”時我便充分地點燃激情,表露善意,發揮能力;當我不能“自燃”時我便靠近能“自燃”的人,嫁接火種,燃燒自己,温暖他人。

點燃胸中的激情,把自己燃燒起來,幻化出一束束聖潔的火光,讓激情的光輝照耀星空,瀑灑大洋,讓自信的能量温暖自己,為他人的天空帶去晴朗。

……

褪祛浮華,迴歸理性,讓激情燃燒,用理性護航,用努力去澆灌幸福的花朵,積極健康地生活、工作,讓天天快樂,分秒精彩,我們將活出燦爛的未來!

《活法》的讀後感 篇7

看了《幹法》《活法》這兩本書之後,我陷入了沉思。目前我的工作有點問題,怎麼樣尋找工作中的突破口,讓工作在自己手中做的更好,這也我想在這兩本書中尋找到答案。 “如果想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喜歡自己的工作、就強制喜歡上自己的工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全部潛力。”這是稻盛和夫在書中告訴我的,這句話是最觸動我心靈的話語。

仔細讀了稻盛和夫的《幹法》《活法》我的思緒被他點撥開來。這位有着“日本經營之聖”稱號的老人,將他至真至誠的工作真諦寫入《幹法》書中。

我被書中的問題所吸引:為什麼要工作?如何投入工作?怎樣才能出色的工作?兩本書中樸實的語言,把稻盛和夫老人的人生哲學勾勒出來。心態、激情、堅持、目標、創造!這些成就了他的傳奇一生。埋怨、煩躁、牢騷等等這些消積的情緒不能給我們的工作帶來幫助,只會讓我們意志更加消沉,平平庸庸度過每一天還不如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工作,抱着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工作,用自己的辛勤來給自己創造機會。讓自己從平凡到不平凡,也許就是那一瞬間的事情。

當工作遇到困難時,一定不能放棄,放棄了就等於前面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當工作進展順利時,就要直率地表達出工作中所獲得的歡樂;激勵自己繼續努力工作獲得更多的快樂;當工作做到有人表揚時,就要誠心的表示感謝。做前進路上的`精神糧食,繼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總要為自己設立一個高的目標,當目標實現後,以此類推孜孜不倦。要勇於創新,敢走別人走不通的路,要相信任何事物都可以有創新的階梯,充滿熱情對待身邊的每一件大事、小事,只要信念在,一切就有可能。

我在想,稻盛和夫先生的成功離不開他堅信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志,他認為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是要求我們鍛鍊自己的人性,磨礪自己的心志。

稻盛和夫熱愛工作,是用心真愛,是發自肺腑地喜歡。他説“只有這樣才聽到產品的聲音,才能用心觀察產品的細部,才能自然而然地明白問題和差錯的原因所在”。稻盛和夫説:成功要不斷樹立高目標並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要廢寢忘食,朝思暮想。創建一流本科院校,使我們的總體目標。為了這個目標我們無法投機取巧,也不能急功近利,我們只能反覆思考,不斷優化我們的辦學水平,不斷強化我們的核心競爭能力。提高學生滿意度是我們的具體目標,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放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稻盛和夫的活法很簡單,人只要堅持真理活着就很簡單,其實真理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深奧,我們牙牙學語的時候就有人教我們真理,“不説謊、不給別人添麻煩、真心誠意為別人、不貪心、不自私自利”,這就是做人的基本真理,這些看似簡單的道理確是指引着稻盛和夫成功經營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和令人稱道的生活和行事的準則。稻盛和夫每天捫心自問自己工作和行事的動機和目的,他堅信堅持真理是跨越困難、帶來成功的強大原動力。

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的通訊領域一直由國營事業的日本電電公社獨佔,日本的通訊費遠遠高於其他國家,當時政府已經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通訊事業,但是面對長期壟斷的強大對手,面對鉅額的投入,當時沒有企業願意進入。此時稻盛和夫也陷入了一場思考,每晚睡前他都在捫心自問“你真的是為全民着想,全然不帶半點個人利益嗎?

是不是基於想受人矚目、出風頭的想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他徹底想明白了,他完全相信自己不帶雜念,從而堅定信念要進入通訊領域,着手創立KDDI目的是為了讓全民享受費 率減低的好處, KDDI成立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當別人問起成功的原因時他回答總是:只能歸功於一個為國民盡力、毫無私心的動機。

從這個故事中,聯想到我們的工作,當工作遇到這個事情能不能做,要不要做時?我們也捫心自問一下我們的動機。在我們的日常管理中,我們是不是站在學生的角度着想?學生是不是認同我們的做法?學生有什麼問題,我們沒有考慮到。接到學生的電話是不是第一時間幫學生解決問題。

我想只要我們發自內心的真誠去對待學生,我們的事業也一定會蒸蒸日上,學生的滿意度也會逐漸提高。真理是永恆的定律,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人生的活法有很多,但最簡單也是最正確的活法就是追求真理,堅持為學生服務,為學校服務的理念。

《活法》的讀後感 篇8

通讀《活法》這本書,“追求做人的正確準則”貫穿全書,也貫穿稻盛和夫的一生。書中以下內容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人生的意義在於磨練靈魂

稻盛和夫在序言中就明確提出“人生的意義與目的就是提升心性,磨練靈魂”。通俗來説,就是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不懈的工作、紮實的行動、誠懇的修道,在這樣的過程中就體現了我們人生的目的和價值。

磨練靈魂需要不斷自省和反思,專注於學習和工作,從努力學習和工作中體會人生的真諦。原因在於在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中,會不斷遇到問題,通過想辦法解決問題,能夠促進我們成長和進步。同時,稻盛和夫認為,勞動對人具有崇高的價值和深遠的意義。勞動具有剋制慾望、磨鍊心志、塑造人格的功效。其目的不只是簡單地獲得生存所需糧食,還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因此,聚精會神、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每一天的工作,就能磨練靈魂、提升思想境界。

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稻盛和夫在書中反覆提及他所遵循的的人生方程式: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公式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思維方式”,因為能力(也可以説是才智、智商),多半是先天的資質,包括健康以及擁有運動神經等;熱情是指工作的幹勁和努力的程度,這是後天的要素,可由自己的意志來掌控。這兩者都可以從0分到100分幅度內打分。然而思維方式有正負,它可以低於零分,可以從負100分到正100分範圍內打分,由於三者是相乘的關係,如果一個人能力強,熱情高,但“思維方式”的方向錯了,結果就會出現一個相應的負值,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思維方式”決定了人生的結果。

既然思維方式如此重要,那麼正確的思維方式有哪些呢?書中進一步列舉到:總是積極向上;有建設性;有感恩心;有協調性、善於與人共事;性格開朗、對事物持肯定態度;充滿善意、有同情心、關愛心;勤奮;知足;不自私、不貪慾等等。乍一看,這些詞彙似乎都是老生常談,是簡單的倫理觀、道德律。但正是這些,才是絕對不可忽視的真理,我們不僅要用頭腦去理解,而且要讓它們佔據我們的心靈,變成我們的血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既然思維方式決定人生結果,實際工作中,如果我們每個員工在處理工作時,都能站在主人翁的角度,以管理者的思維來解決問題,那麼工作將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值得我們投入身心去完成的事業,帶着這樣的心態,我們的職業生涯也必然更加精彩。

只要思考達到每個細節,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稻盛和夫結合自己在人生的各種經歷中體驗的事實指出:事先能夠清晰看到的事物,最後一定能以“完美無缺的狀態”出現。相反,事先形象模糊的事物,即使做出來,也達不到“完美無缺”。也就是説,想要做成某件事,首先要把它變成強烈的願望,一直思索到能清晰地“看見”這件事成功時的印象為止。因為你想要做某件事,產生這種願望本身其實就是一個證據,證明你具備將這種願望變為現實的潸在力量。人們不會去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不會產生超越自身能力的、不切實際的願望。

結合公司平時的農化服務工作,我們在向經銷商推廣一種新的農資產品時,不僅熟練掌握產品的`生產工藝、特徵特性、使用方法,甚至對於在不同作物上不同天氣條件下不同時期的使用效果,注意事項等各種細節都瞭然於胸,產品推廣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在現場流汗,什麼也學不到

稻盛和夫説:“成就偉大事業的智慧只能從經驗的積累中才能獲得。只有親身參與的體驗才是最寶貴的財富”,這就是説在知與行的辯證關係中,行重於知,我國南宋詩人陸游也曾説:“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體驗重於知識”。《尚書》裏説:“所知非艱,行之惟艱”,意思就是知易行難,理學大家朱熹説:“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這些都與稻盛和夫的觀點一致。

在工作期間,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實踐出真知”。追根溯源,知識都是人們在體驗中總結出來的。只有在現場反覆試驗的過程中才能逐漸把握其中的要領。凡事都需要知識加上經驗才能“會”,在實踐之前只不過是“知”。“知”和“會”之間有一道鴻溝,只有靠現場經驗才能填補。這就像作物栽培管理,許多理論上的栽培管理要點我們的農化人員都是瞭解的,但是要保證作物高產優質,就要求我們要有足夠的實踐經驗積累特別是我們農資經銷行業,天氣情況多變,栽培方式複雜,不同作物栽培管理要點不同,時刻要求我們要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積累經驗,才能更好地指導農户種植。

拼搏在當下這一刻

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在規定的期限內,緊緊把握自己生存的每一分每一秒,拼命活在當下這一刻,才使渺小的生命得以延續。比如,北極圈的凍土地帶,眾多植物,趁着短短的夏季一起發芽,儘量多開花,多結果實,讓短暫的生命活得精彩。為此,它們在漫長的冬季裏拼命儲備,努力把自己的生命延續給下一代。真可謂無雜念、全心全意活在當下這一刻。非洲乾旱的沙漠每年也會下一兩次雨,每逢天降甘霖植物也是迅速發芽,急急開花,就在短短的一兩週內結子留種,然後就一直在酷熱的沙中忍耐,等候下一次的降雨,讓新一代的生命繁衍下去。

花草尚且如此,我們人類豈能落後?沒有一人一物是偶然來到這世上,這世上也沒有任何東西是多餘的。如果把珍貴的人生過得碌碌無為,不僅是對生命的糟蹋,而且違背了宇宙的意志。所以,我們必須抓緊每一個今天,極度認真的對待自己的人生。與其莫名其妙為明天而煩惱,與其苦思冥想去制定長遠的計劃,還不如全力過好今天這一天,這才是實現理想最切實的方法。

《活法》的讀後感 篇9

在朋友極力的推薦下,拜讀了這本書。本以為此書乃着眼於人生觀,處世方法之類,原來,以闡述企業管理與運營方面知識和理念為主。此前,我並未讀過此類書籍,尤其是日本人寫的此類書籍。總是聽説,日本公司的管理模式很有一套,日本人的敬業精神也是相當之震撼。如今,從這本書中,略有感受,並且能夠理解為何日本能夠在二戰之後做為戰敗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迅速崛起。

老實講,我並未接觸過日本人,也從未在日本企業工作過,對於日本人的瞭解僅限於網絡,電視,影視。我對這個民族的感覺好奇多過崇拜或鄙視。無論從哪個渠道所瞭解的日本人,給我的感覺他們骨子裏都有種認真堅韌的品行,甚至在做一些我們看來不道德,不合理的事情的時候,他們由裏而外所散發出來的那種執着是很讓人佩服的。

<活法>我花了整一天的時間讀完,老實講,也許是語言翻譯問題,讀來相當之拗口,甚至感覺有些混亂,很多地方在我看來文筆相當之幼稚。不過,這不是文學,不需要過人文采。這本書的作者想必也並不會拿這本書去參加個什麼文壇評選之類的活動。這本書屬於純粹的市場需求,商業運作的產物。它之所以存在,必有其理由。用句俗了的話:存在即合理。因此,抱着這種與以往不同的心態讀了這本書。

貫穿此本書始終的是一種叫做信念的東西,我想,這也是我們很多人丟失很久,或是遺忘很久的東西。也許我們每天的生活都如此相似,讓我們以為這便是生活,是什麼支撐我們日復一日的重複和輪迴,是所謂的慣性麼?是什麼讓我們甘心忍受孤獨寂寞,是所謂的無奈麼?是什麼讓我們從一次次挫折中站起,是所謂的本能麼?是什麼讓我們在成功時再接再厲?我想,就是這個看不見,但卻感覺的到的東西信念。信念可以是個遙遠的目標,也可以是個近期的計劃。無論它以怎樣的形式出現,它都有相同的作用,鼓舞人前進,給人精神上的支撐,是動力,是解決所有困難時力量的源泉。是對未來目標的強烈渴望和巨大信心。相信自己能夠也一定能夠實現的對於未來的美好計劃。信念相對於理想,多了分信心,多了分意念。是人對於未來計劃的巨大信心和願望的集合。為了這個信念,我們努力,奮鬥,在此過程中迸發出超乎平常的勇氣和能力。

公司企業也好,家庭個人也罷,它們都不簡單是人羣的組合,經濟效益的產生體。它是有生命的,有着和我們每個人一樣的生命,它會從嬰孩成長成少年,青年,壯年甚至老年。它會和我們一樣有理想,有規劃,有挫折,有順利,甚至還有生老病死,天災人禍。這些,對於人的成長無可避免,對於企業同樣是必經階段。那麼,對於個人而言的信念,可以幫助一個遭受打擊痛苦的人支撐活下去,可以讓身處絕境的人持之以恆。對於企業同樣重要。這個信念是集體人羣的共同信念,共同的精神支撐。在企業面臨困境時,信念可以支撐這個企業頑強拼搏,大膽創新。這不由的讓我想到,為什麼在很多影視劇中都可以看到日本人為了一個看似無所謂的目標堅持,堅持,再堅持。其實,正是因為他們有着一個信念,有着對結果的渴望和執着支撐着他們,讓他們走好腳下每一步,認真跨過每條阻擋前進的河流,他們相信經過一個又一個的小小的堅持必會到達那個看似遙遠的目標。無論這個和祖國一衣帶水的民族曾經為我們帶來過多大的傷害,他們身上這種忍者的精神是令人折服的。也是我們所欠缺的。

我們的民族自古崇尚的是種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的順勢無為精神深深注入每個人的血液,我們崇尚灑脱,崇尚自然,嚮往的是閒雲野鶴,無拘無束。我們的精神世界是豐富的,高雅的,在山水之間領悟人生真諦。在談笑間把握時代的脈搏。我們苦苦追求的是如何讓原本勞苦的人生更加輕鬆,讓原本困頓的經濟在豐富的`內心世界襯托之下顯的微不足道。我們的文化是修身的文化,是閒散遊園的文化。而大和民族則不同,他們更注重結果,更注重收益。他們用美好的結果不斷的給自己施壓,再將這種壓力轉化成克服困難前進的動力,再用這種動力激勵通往美好的結果。因此,他們的文化是激進的,是高壓的,是競技賽場的文化,是你死我活的文化。這種急功近利的文化不可以簡單的説好或壞,特別是在注重結果的商場,講究的就是這種撕殺,掠奪的生存文化。很難想象如果將遊園文化帶到如戰場的商場會出現怎樣的局面。

當然,這本書的作者不僅僅表達了對於企業管理的理念,也闡述了很多人和人相處的觀點,以及自己親身經歷的歸依佛門的故事。作者的心路歷程如同所有從無信仰到有信仰的人經歷了人生美好的體驗,從困惑到頓悟,從強忍到豁然開朗,從悲觀到樂觀。這種變化是奇妙的,是令人愉悦的。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景仰的心,都有一顆謙卑的心,滿足的心,生活是必定是美好的,人和人相處也必是輕鬆的。

一個企業的成功或者説一個成功的企業必定有着其特別的文化,而所謂的企業文化的締造者往往取決於企業領導者的個人魅力,領導者通常倡導怎樣的處世方式,必定會要求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按照其方式處理問題,時間久了,便形成了一套屬於企業或者説是領導者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又反過來影響着它的每一個員工,員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潛移默化的按照企業所認可的方式工作,從而,更加鞏固和穩定了這種固有文化氛圍。因此,一個優秀的企業領導者需要有一個優秀的品質和德行,這樣,企業才可能形成優秀的企業文化,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反過來進一步影響員工,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相輔相生。

《活法》的讀後感 篇10

拿到這本書,看到名字《活法》。第一感覺就是好奇,這裏面會有什麼樣的內容,好奇使我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翻到底。這本書講的關鍵內容就是作者的活法,作者稻盛先生是一位功成名遂,德高望重的老人,每次到中國來卻總是那麼謙虛、親切、平易近人、處處為周圍的人、包括會議的義工們着想。讓接觸過他的中國人無不為之感動。

稻盛先生的成就舉世矚目,稻盛先生的哲學深刻動人,讓廣大的中國企業家們刮目相看。對於“活法”書中描述了曹岫雲思考的“活法”,也就是我的人生觀,立足於做人最基本的倫理觀合道德觀。具體來説,就是正義、公正、公平、誠實、謙虛、努力、勇氣、博愛等等。它就是萬般皆通的“原理原則”。

這也讓我突然想到這樣一句話:“有的人死了,他卻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卻如死一般。”雖然記不起這句話是從哪裏聽來的,但卻讓我印象深刻。雖然他形容的是兩種極端的人,但確是真正存在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也不例外!有時候我會在想,怎麼樣讓自己活得精彩,活的不枉此生。我想,在這本書上,我有了更好的答案。我活着,不只是為了延續生命,而是讓自己的生命因活着而有意義有價值。

書中説到:“追求做人的正確的準則”就是成功的理由。所謂“做人的正確的準則”,就是正直、勤奮、謙虛、堅強、節制、自利利他等等,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虛偽、懶惰、傲慢、卑怯、貪婪,不能騙人,不能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等等,這些簡單的做人準則就是人類長期培育的智慧的結晶。讓自己擁有一顆純潔美好的心靈,發揮自己天賦的才能,傾注自己全部的熱情,這就是人生獲得巨大成果的祕訣,就是人生成功的王道,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人生真理在勤奮工作中領會。勞動對人具有崇高的價值和深淵的意義。勞動具有剋制慾望、磨練心志、塑造人格的功效。勞動不僅是為了生存、為了温飽,它還陶冶人的情操。

習勞知感恩,人只有勞作了,嘗試體驗了才知道原來做這件事情的辛苦。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也在努力的去引導孩子們參與勞動,學會感恩。在幼兒園裏,每位小朋友都是值日生,都有自己的值日任務,如:擦桌子、掃地、收拾餐具、整理書架、整理衣櫃、疊被子、整理小牀等等。在家裏,引導孩子們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裏的事情幫忙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體驗父母的辛苦,從而在勞動中學會感恩。

在書中還有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埋頭於本職工作,不斷鑽研,反覆努力,這意味着珍惜上蒼賜予的生命中的每個今天、此刻中的每個瞬間。“極度認真”地過好每天每日,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虛度。”

我從事教育工作已經11年了,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個十年。還記得我從第一年的一無所知,到慢慢的摸索,學習,研究,再到今天,雖然我只是個幼兒園教師,但我以此為榮,我對幼教事業有着滿腔的熱情。正因如此,我認真的對待工作的每一天,每天都已全新的自己去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努力做到魏書生先生説的:“不攀不比,超越自己。”讓自己每天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不虛度光陰。

在工作中,我每天都用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因為我是孩子們的`模範,要給他們起好帶頭作用。在實現理想中的心態決定命運這一篇中説道“改變自己心態的瞬間,人生就出現了轉機。”心態決定命運我也深有感觸,相由心生。

還記得20xx年4月份,中原大地誕生了一所以“自然生長教育”為理念的學校,我得知後立刻參與了面試,第一輪第二輪通過,第三輪也順利通過,讀後感這是一件多麼令人開心的事情,雖然當時學校還沒有落成,雖然當時我工作在路旁的漫天風沙之中,雖然當時親朋好友都不斷勸我,説:“你這樣繼續下去你就是在浪費時間!”但我內心的聲音告訴我自己,我知道我在幹什麼,我知道現在是這樣的狀態,但明天一定不是這樣,我一定要相信我的選擇。

於是,9月份,我們“開學”了,我成了一名幼兒教師,每天都會被孩子們團團包圍,一句“王老師,你累不累,休息會兒吧,”一句“王老師,你喝點水吧,”一句“王老師,我喜歡你,”一句“王老師,什麼時候還來我家家訪啊?”孩子們一句句暖心的話不斷的在我的耳邊迴盪。這更加堅定了我繼續前進的動力,就是這樣,一干就幹到了第八個年頭。四年帶一屆孩子,現在帶的是第二屆孩子,在19年6月也即將畢業。我曾經無數次感慨,為何時間過得如此之快,之前的那些年我每天都在忙碌些什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何讓我們的過往留下印記,今年5月份,在校領導、園領導的帶領下,我也開設了自己的公眾號,每天不定時都會發一篇當日的感想或是記錄,到今天整整半年了,我不敢想象,當我去翻看那過往的記錄時,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每時每刻都盡顯眼前,我突然感覺之前的那些年是不是都白活了,但是,細細想來,也並不是,自己在每個時段所成長的和收穫的也不盡相同。

未來的日子,我會繼續不斷的學習,願我帶着現在的努力、堅持、精進,成長的越來越好,活出自己該有的樣子。

《活法》的讀後感 篇11

知道稻盛和夫是聽翟鴻燊老師的視頻,提到做人、做事、做企業,説到稻盛和夫的《活法》和他的兩家五百強企業----京瓷和KDDI,如此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依舊每年託缽修行。

而後找這本書一直沒找到。再後來,一次財經頻道請稻盛和夫做客經濟論壇,是他第二次參加這個節目,也是我第二次聽到和他有關的信息。電視上看到的他,謙遜有禮。提到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哲理,以及如何挽救瀕臨倒閉的日航。當時不太明白,不確定他提到的那麼簡單的哲理,就可以挽救一家看似沒救的企業,而且是他從未涉及過的行業。節目最後,老先生送給財經頻道兩個中文字‘至誠’,讓人印象深刻。據説第一次作客財經,送的四個字是‘敬天愛人’。越發的,《活法》和他的作者在我的心裏神祕起來,那本書裏,究竟藴藏着怎麼樣的人生哲理。

如今,第二遍讀完這本書,像從未讀過一樣,只因為這些哲理和做人做事的方式,在現有浮躁的社會裏太難看到。自己好似也被麻痺一般,屢屢忘記書中最簡單至誠的道理。

坐在這裏一行行碼下自己的心得,秋日明媚的陽光正照着窗台的花花草草和牀上的被褥。平靜美好。我想,很多事,都不必太着急了,如同書中所説,精心過好今天即可,自能看到明天,精心過好明天,自能看得見未來。

敬天愛人----稻盛和夫在受邀後最常送人的四個字,敬畏上天、關愛眾人。這四個字源自日本近代史的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其中西鄉隆盛對中國王陽明的陽明學説有深刻的體會。王陽明是一個非常清正廉潔、清心寡慾的人,他常説:如果是位於人上施政的話,必須是那些不貪錢財,不求回報甚至能夠舍卻生命的人。陽明學的核心是‘致良知’,西鄉隆盛主張學習陽明學應‘自得於心’,也就是‘知行合一’,如此,才能達到敬天愛人的境界。

陽明學歸納起來,就是著名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最喜歡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也像三字經裏的‘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最純潔的良知,它像24小時工作的哨兵,隨時偵測意念的動向。與人為善自不必説,即使是做盡壞事的人,其實他的心底也會有起碼的良知。違背良知所以做錯事,但不代表他就沒有良知。為什麼會違心做自認為不對的事,書中也有解釋‘只是物慾遮蔽:良心在內,自不會失,如雲自蔽日,日何嘗失了。’也想聖經裏對愛的定義,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賜,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害羞的事,便是良知指引不對的事。對己,要自律,物質上的匱乏終會過去,但精神上的不一樣,會如影隨形跟隨自己一輩子,不必因為物質,而迷失自己該有的良知。對人,聖經上也有指引‘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書中對於做人的態度也有個清晰的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100-100)*熱情(0-100)*能力(0-100)。一個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沒有熱情也是萬萬不可的,所以有了能力,也必須愛上自己的事業。然而最最重要的,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我覺得思維方式和一個人的道德觀、價值觀、人生態度是密不可分的。所以這個方程式裏,熱情和能力都是零到一百的分值,唯有思維方式是付一百到一百的分值,三者又是相乘的關係。所以一個人的熱情和能力即使再好,若是沒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也只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則,你心中描繪怎樣的藍圖,決定了你將度過怎樣的人生。

道理簡單,人們總喜歡複雜,而摒棄簡單的真理。心有所想,你總會成為你想象中的那個人。勇於思考未來,基於現實不逃避,實現心中所想。

夢想很重要,要靜下心來在心中勾勒,勾勒出它的`輪廓、細節、背景、再為其描繪美麗的顏色,讓它在頭腦裏行程清晰的印象,那麼,你看到的東西就能做成。

‘你想要做某件事,產生這種願望本身其實就是一個證據,證明你具備將這種願望變為現實的潛在力量。人們不會去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不會產生超越自身素質的、不切實際的願望。所以,如果你自己能夠描繪成功的過程和情景,那麼你的成功概率就極高。閉上眼睛想象成功的景象,如果它在你頭腦裏能形成清晰的、符合邏輯的印象,那麼你就一定能成功,你的願望就一定能實現。’

書中處處藴含着做人做事的哲理,每段話都發人深省。核心思想就是,遇到要抉擇的事情時,需要當機立斷。當機立斷的依據就是‘作為人,何謂正確?’再深層次的矛盾,個人、團體、政府、國家之間,看似複雜的矛盾,都可以迴歸到‘作為人,何謂正確’。

天堂秀這部電視劇裏,蘇繡界的師祖對天堂秀迷失海外而深表遺憾,但退後一步來看,天堂秀不論在那個國家,都不影響這個曠世之作的偉大,無論在哪裏,人們看到它,自會嘖嘖稱奇,它始終代表蘇繡業,代表中國,代表世界,代表人類文化在某個領域的一次飛躍。所以,它在哪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

繞的有些遠,《活法》這本書需要反覆揣摩,僅僅看了兩遍就寫書評,難免太過倉促。我的格局和視野,還很難對這本書有個完整的概括,只是邊邊角角的説些自己的心得罷了。這本書,每一次看都會有新的啟發,無論你是一個家庭主婦,一個工人,一個職員,一個學生,一個父親,一個企業家,一個管理者,一個政客,一個醫生,只要你是一個人,通讀這本書,總會汲取到你當下最需要的。

《活法》的讀後感 篇12

這兩天長智齒了,疼得慌,吃不好也睡不好的,整個人彷彿都散發着一種頹喪的氣息,隱隱作痛,做自己的主人 ——《活法》讀後感。有朋友建議説拔掉,可問題是他還沒完全長出來呢,沒有辦法,只能讓他時刻的跟隨着我,吃飯、上班、睡覺,無時不刻。一月初的時候公司給每人發了一本書《活法》,要求三個月內讀完並寫一篇讀後感。書是早就看完了,只是這讀後感卻一直沒寫。不是不願意寫,只是一直沒想清楚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語氣來講述“活法”這一無比嚴肅的話題。如今,差不多是三個月的最後期限了,不只是交差,也是時候給自己這將進三個月的思緒與矛盾畫上一個句號了。翻看着之前看書時寫下的隨記,口中不斷默唸着:活法,活法,活法······腦海中流竄的卻不是書中講述的種種哲學與道理,而是父親無限期盼的面容。其實我不是一個很會做規劃的人,也未曾細想過要以怎樣的方式度過我的一生。只是每當我遇到挫折或偶感世事的無奈時,耳畔中總會想起父親用滿是心疼的語氣對我説:開心點,開心點,不不要想那麼多!那是01年夏天的一箇中午,從來都是佼佼者的我第一次考試失利了。

恰逢父親來學校看我,在看到父親的那一瞬間我不由自主的撲到父親的懷裏失聲痛哭。父親的大手緩緩的拍着我的後背輕聲安慰着我,原話我忘了,大概意思就是:“人的一生難免會有一些磕磕碰碰影響着你的心情,他們或許很小,也可能很大,但這些都不應該成為左右你人生的主要因素,他們還不夠資格。你的人生,你的心情應該是由你自己做主的,只有你才是你自己的主人。”父親只有國中文化水平,他的話很樸素,絮絮叨叨的一大堆,但是卻像一盞明燈,指引着我前進的方向。父親一直是一個很樂觀的人,他最經常跟我説得話便是:“開心點,不要想那麼多,開心就好!”或許是女孩子的原因吧,父親並不期望我成就多大的事業,只是希望我能夠一輩子過得開開心心、無憂無慮,讀後感《做自己的主人 ——《活法》讀後感》。我一直牢記父親的教誨,做事往往忠於自己的內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自己時刻都能多開心一點。《活法》中有一個“找準定位”的話題,我很感興趣。書中的觀點主要是提倡人們要實時的'審視自我,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以更好的規劃人生。對此,我認為作者將定位的條件給侷限了。

定位的目標是為事物確定一種最佳的、最適合的存在方式或狀態。這個尋找的過程應該是全面的、客觀的,不應只是從錯誤中得到正確的啟示,還應該綜合各人的個性、所處環境、喜好等等進行綜合分析。同時,定位的目的也不應侷限於改變自己,而應該以一種對自己負責的態度,為自己尋找一種適合自己、讓自己的生命真正得到飽和的活法,做自己的主人。前面有講到我希望讓自己能夠時刻都多開心一點,其實這也是我對自己的人生定位的一種表現。只是,很多時候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無奈,很難保持心情的愉悦。08年看《十全九美》的時候學到了一個詞:淡定。沒有真正的學會,只是在思緒起伏或情緒波動比較大的時候,會不斷的跟自己説:“淡定,淡定!”生活中的很多事,套用現今網絡上很流行的一句話:你接受或者不接受,他就在那裏,不增不減。既然如此,何不靜下心來候梳理一下,坦然的面對與接受呢?《活法》的最後一章講述的內容是:絕不放棄。在此,請允許我東施效顰一下,也用“放棄”這個話題來結束我這雜亂無章的隨想。只是,稻盛和夫説的是“絕不放棄”,而我想要説的則是“學會放棄”。

是的,沒錯,我要説的是“學會放棄”,放棄痛苦、放棄失敗、放棄錯誤、放棄那些讓我們極度不愉快的人和事······因為放棄有的時候也是一種收穫。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是在逃避,是懦夫的表現。只是,當這些的痛苦、失敗與錯誤已經開始不斷擴張他的範圍、滲透你的世界的時候,是不是讓你的人生也變得蒼白呢?就像我的智齒,他不但長歪了,還嚴重影響到了其他牙齒的正常生長,甚至我的工作和生活亦深受其害。這個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拔了他,一勞永逸的同時亦讓我的心情重新變得舒適、愉悦!生活,其實就是由一道又一道的選擇題組合而成的,既然如此,何不忠於自己的內心呢?可以的時候,努力讓自己多開心一點;躁動不安的時候,對自己説一聲“淡定”;極度痛苦的時候,讓自己學會放棄。對自己負責,為自己做決定,做自己的主人!

《活法》的讀後感 篇13

在團日活動的推薦書目中選擇了《活法》這本書,認真閲讀後,收穫頗豐。《活法》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被譽為日本21世紀勵志第一書。這本書除了介紹人的生活需要具備的品行之外,企業和國家,甚至社會、全人類的生存之道也包括在《活法》所闡述的範圍之內。

這本書讓無數人在迷茫時代找到活着的意義,修煉靈魂,保護美德,瞬間激發自身潛在的偉大力量。讀了這本書之後,有以下三點特別深的感悟,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示,相信對我以後的生活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態度決定一切

好心態,好未來。稻盛和夫曾説“總是積極向前,有一顆感恩的心,樂觀的接受,充滿善意,有理想,不惜努力。”積極的心態是非凡人生成功的起點,是生命的陽光和雨露,讓人的心靈成為一隻翱翔的雄鷹,馳騁於浩瀚的天際,消極的心態是失敗的源頭,是生命的慢性殺手,使人受制於自我的陰霾裏,畏縮在狹隘的角落。

“洋溢着滿腔的熱情、努力認真地過好現在每一分鐘。”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正值年輕,應該有一個積極的心態,面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努力為以後的工作積累資本。而不是像部分大學生那樣虛度光陰,毫無目標和計劃,對未來失去希望很信心,日子得過且過,到頭來一無所獲。

今天的態度決定了今天的行動,也決定了明天成功與否。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態度,積極面對生活,充分利用時間,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涯,學有所成。

工作是修行是提高靈魂層次的有效途徑

前一段時間我在學院的品牌策劃推廣大賽中擔任策劃部的部長,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更好地面對自己的工作,並從中得到收穫和快樂。讓我發現原來工作不是一種負擔,也可以是一種對性格的修行,是提高靈魂的有效途徑。

在京瓷同事的`紛紛離職的情況下,稻盛和夫並沒有辭職,其實他選擇留在公司倒不是説他對京瓷多麼的忠誠,而更多是因為無奈,他沒有過硬的文憑,沒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年齡也不小了,所以即使他離開京瓷,也沒有什麼可以去的地方,對這樣的局面,27歲的稻盛和夫第一次體現出他在職場上與眾不同的一面:既然如此,不如停止所有抱怨,紮根京瓷,老老實實的在京瓷做下去,並且拼盡全力做到完美。這是一種勇氣,是一種性格的修行。

稻盛和夫之所以能在困境面前沉住氣,正視困難,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不僅僅將工作視為養家餬口的獲利手段,而是作為人生的修行。僅僅將工作視為獲利手段的人,在職場上容易急功近利患得患失。

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困難。工作中遇到困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能否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困難是影響快樂工作的重要因素。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需要憑着信心和勇氣,與困難正面交鋒,就算目標高到自己都覺得不可能,就算困難大到“前所未有”,也不必有絲毫的膽怯,只有勇往直前的努力到底,才能喚醒我們的潛在能力,讓我們展現出難以置信的力量。抱定這樣的態度,即使境況再惡劣,仍然不會影響我們享受工作本身的快樂。

以利他利公之心生活

現在社會上出現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商家為了求利不顧人的生命安全,《活法》這本書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作者稻盛和夫老先生反覆強調他的企業之所以成功,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利他思想”。他不是隻為自己創建企業,他還為了員工;他不只為員工創造企業,他還為人民大眾。他的企業不是以追求利潤為最高目的,而是以有利於人民羣眾為使命。他沒有很高深的理論來指導管理企業,只有最簡單最樸素的小孩都知道的社會倫理道德規範。

企業家也是人,做一個企業家首先是做人,而做人的核心要務就是成就高尚的靈魂。這樣的思想似乎與現在講求迅速獲利,以小博大的經營觀念格格不入,但實際上卻更具有智慧。雖然每個人不必成為像稻盛和夫那樣卓越的企業家,但也應該成為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益,順應一切宇宙自然法則的人,做到這一點,人的一生才沒有虛度,在臨終之前才可以安詳的閉上眼睛。《活法》不是一本着重教人如何成為優秀企業家的書,而是告訴大家如何成為社會中一個優秀的人,公司中一名優秀員工的書。因為只有做到這兩點,才有可能成為像稻盛和夫那樣出色且受人尊敬的企業家。

人不能為物質而活,為物質而活就會為物質所累。當人僅僅是為了獲利而工作時,或者説單純以獲利為工作的目的時,那麼只要能獲利,人往往什麼事情都乾的出來。

就讀工商管理的我,以後也會踏進企業,這本書讓我知道一個企業人也要是一個社會人,擔任起社會的責任,多做利他利公的商業活動。

看似是一本關於如何經營企業、怎樣獲得成功的商業書籍,其實是一本關於如何做人、怎樣活着的人生指南。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並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練心智、提高人格,這些就是稻盛先生教給我們的“活法”,努力做到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正是人生的意義之所在。

《活法》的讀後感 篇14

生活中的我們,有不同的情緒表現和情感表達,有開心時的手舞足蹈,有難過時的潸然淚下,有憂愁時的悶悶不樂......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往往總會忽略一種最重要的情感表達,那就是感恩。跟着一位姐姐做了一段時間的感恩分享,就是記錄生活中你想感恩的事情或者人。在這個過程中我每天都在回憶一天所發生的事情,哪些是讓我覺得我應該感恩的事情,也讓我漸漸發現了生活中往往被我忽略的事情,那些我習以為常和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往往被我忽略,發現了這些事情,會讓我感覺一味地接受不那麼理所應當,我感覺付出人的辛苦,以及想表達的關心與愛。例如會感謝媽媽做的飯,感謝朋友的幫助,感謝親人的陪伴與關心......正是無數這樣的小事構成了我們的生活,平凡地在生活中發生,讓我覺得習以為常,並不會注意,反而把一切當做理所應當,然而生活就是這樣,有發現有觀察才能有所感悟從而有所行動。我要用行動表達我的感恩之心,所以我在媽媽做飯時幫她摘菜,飯後主動去洗碗,媽媽會誇我懂事;我在朋友需要幫助時,力所能及地提供幫助,朋友會感覺欣慰;我在和家人一起的時候,放下手機,主動交流,聊一些生活瑣事,家長裏短,家人們會感覺家人的相互陪伴與家的獨特和温暖......生活中的小事,在懷着感恩之心去做和一味的接受當做理所當然的日常,所收穫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在這個過程中收穫的是更深的生活體驗,彷彿覺得一切都變得有價值,我發現了即使在曾經你覺得無聊透頂的事情,覺得實在浪費自己時間的事情,因為抱有感恩之心,頃刻間都消失不見,會在細節中發現其價值,會努力去做好,因為心態的改變,這些事情就變成了我自覺認為我應該去做的事情,因為我想在所做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情感,體現自己的價值,不僅帶給對方更帶給自己美好的體會。

之前在這位姐姐的推薦下有幸讀了《活法》這本書,感恩的這個過程中使得我更加理解了稻盛和夫在《活法》一書中傳達的利他思想,稻盛和夫先生曾在書中描述:“利他”之心,在佛教就是“與人為善”的慈悲心,在基督教就是愛。“利他”這個詞,聽起來似乎有點嚴肅,其實“利他”很平常,根本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比如,想給小孩好吃的東西,想看到妻子開心的笑容,想讓辛苦的父母生活舒適等等。任何行為,只要是出於對周圍人的關愛之心,就已經是利他了。為家人努力工作,幫助朋友,孝敬父母......這些樸實的,小小的利他行為,久而久之,就會擴展到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的大範圍的利他。我覺得現在我們做的,就是心懷感恩去做好樸實的,小小的利他行為,這種思想會像種子一樣在我們的心間發芽,慢慢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發展得更加美好,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我被稻盛和夫先生樸實而富有哲理的語言所打動,讀完本書,我也對自己的生活有了小小感悟,想在這裏與大家分享:我很贊同稻盛和夫先生的觀點,我認為讀這本書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長久以來,我一直循規蹈矩的生活着,走着我被灌輸的'應該走的路,我不知道我的喜好是什麼,只知道我要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努力完成學業,找一個好工作,未來有一個好歸宿。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知道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因為我應該做而去做,不是因為我喜歡而去做,我可能丟失了我的興趣,所有是在為了完成而完成。我也覺得人生是一場修行,在時間的磨礪中,終究學會成長,然而,只知道去向前生活,去面對各種考試,去循規蹈矩伴隨時間走入自己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卻忘了應該停下來去思考,思考怎樣把事情做得更好,怎樣做人,怎樣去實現自己的目標與價值。我不應該在考試失敗後抱怨運氣不好,在事情進展不順利的時候,抱怨老天不公。我應該在所做的事情上培養我自己的興趣。事實上,我需要的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做事的態度,正如稻盛和夫先生在《活法》中所説,正確的做人,以利他之心,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去做事情,靜心養性,面對任何困難,都應有正確的態度面對,正確的做人,即使一輩子庸碌無為,但在死亡時的靈魂比出生時有昇華,那麼我的人生也就是有價值的。不論現在我所做的事情我喜不喜歡,我都應全力以赴,這是我生存的意義,雖然可能做不出成就,得不到讚賞和榮譽,但是隻要我去做,終有收穫,抱有利他之心,終究的所有一切都在利己。

閲讀完本書,會有那麼一刻心裏忽然恍然大悟,又有些釋然,原來那些你所痛苦的,你求而不得的,你迷茫的,似乎都找到了答案,讀完我受益匪淺,事實上的真理就是那麼簡單,只是我們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忽略了其本質,被其外表的繁華所迷惑。擺正心態,心懷感恩,望前路,縱遙遙路遠,亦淡然自若,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路,即使到達不了那成功的遠方,也收穫了一路的風景與美好。

Tags:讀後感 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