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三顧茅廬》讀後感1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28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顧茅廬》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三顧茅廬》讀後感15篇

《三顧茅廬》讀後感1

讀了《三顧茅廬》,在讚歎劉備思賢若渴精神的同時,我又不免為諸葛亮擔心。值得慶幸的是,劉備第三次來拜訪了,如果,劉備不來,那諸葛亮這個人才不就埋沒了嗎?

諸葛亮是幸運的,他終於等到了劉備,使他的才華得以發揮,成為一代名人,沒有被埋沒在草廬中。但是世界上又有幾個劉備呢?又有多少人能像諸葛亮這樣幸運呢?假如劉備真沒有來,諸葛亮又會怎麼辦?恐怕只能過平凡的一生。如此看來,這種等待是多麼渺茫,有時多麼危險啊!這種等待的做法是不對的。

今天是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習慣不説,即使渴望自己的才能得到發揮,又不敢脱穎而出,結果都是使自己的才華得不到應有的發揮,而社會則失去了一些人才。記得我們五年級學過一篇文章,叫《毛遂自薦》,如果毛遂不自薦,那他的.才能幾時才能被大家認同呢?我們不能等待。

當時,昏窘當道,諸葛亮在等聖賢之窘,這種等待是可以理解的。而今天則不同了,今天我們生長在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在一個用人之秋,為什麼還要等待呢?讓我們主動出擊,去展現自己的才能,讓我們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吧!

《三顧茅廬》讀後感2

三顧茅廬讀後感三國時期,劉備因缺少人才,去拜訪了諸葛亮,想請他出山幫劉備打天下,三顧茅廬讀後感。前兩次,因為諸葛亮不在,落了空,第三次終於拜見到了這位卧龍先生,在劉備的真誠邀請下,諸葛亮覺得劉備是真心誠意的,於是便隨他一起出山,開拓了一片江山。出山後,兩人關係一直相互融洽,劉備常説:“我得到諸葛亮,就像魚兒得到了水啊!”·讀完《三顧茅廬》,我不禁掩卷長歎:真誠,是人與人之間溝通最好的橋樑。有了真誠,朋友就會真誠對待你,朋友就會成為我們最好的傾訴對象,成為安慰我們的貼心知已,成為我們快樂成長的夥伴,讀後感《三顧茅廬讀後感》。只要真心誠意地對待每一件事,成功就不會離我們很遠。劉備不僅對諸葛亮的真誠讓我感動,他愛才、尊才的品格也令我久久難忘。諸葛亮出山後,一生追隨劉備,而劉備對諸葛亮也處處尊敬,甚至在臨終託孤時,讓諸葛亮擔起復漢的重任。正是由於這份真誠,讓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們在學習成長過程中,要相互尊重、相互愛護,培養自己優秀的'品質,努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用真誠成就自己的一生。

《三顧茅廬》讀後感3

諸葛亮是一個家喻户曉的名字,他有膽有識、才智過人,是劉備的得力軍事家。但在劉備邀請諸葛亮的時候,就發生一件令我感動的事,那就是《三顧茅廬》。

三國戰亂時期,諸葛亮住在隆中,劉備十分敬仰諸葛亮。曾兩次到他家去拜訪,但恰好諸葛亮兩次都不在,當劉備第三次去諸葛亮家時,諸葛亮正好在午睡,劉備不急不躁,在諸葛亮家門口等了兩三個小時,直到諸葛亮醒了才去迎接。

第一次讀完這個故事,我就被劉備那種沉着冷靜的做事風格感動了。他沒有叫諸葛亮醒來,也沒有放棄請諸葛亮的.決心。我想:“諸葛亮之所以選劉備做他的都督,就是因為劉備有遇事冷靜、求賢若渴和虛心接受的優秀品質。”

從這以後,諸葛亮和劉備各顯神通,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起抵抗侵略軍。

《三顧茅廬》讀後感4

星期六,我讀了《三國演義》,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三顧茅廬》。

這篇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劉備、張飛和關羽想去請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成為他們的軍師,就到了諸葛亮居住的地方——卧龍岡。三人遇到了幾位農民,正在唱着動聽的歌謠,他們問:“農民,是誰創的詞?”一位農民回答:“是卧龍先生。”劉備聽到後,心裏增加了一些敬佩,三人到了諸葛亮門前,劉備輕輕地敲門,出來了一位童子,劉備從童子口中得知,諸葛亮不在家,過了幾天,有人説諸葛亮回來了,並回到了家中,三人再次來到諸葛亮的家,在門口聽見讀書聲,過了一會兒,一位先生出來了,可他並不是諸葛亮,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三人只好回去,又過了幾天,三人又去他家,看到諸葛亮正在午睡,就在院子裏等,過了很久,諸葛亮醒後見到劉備,劉備流下眼淚,請他出山,幫助他完成大業,他被劉備的誠意感動,就成為了劉備的軍師。

我很敬佩劉備誠心誠意、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三顧茅廬》讀後感5

《三顧茅廬》這篇課文向我們敍述了在天寒地凍的冬天,劉備三次騎馬去卧龍岡,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完成統一國家大業。

讀過這篇課文,讓我不由想起了一件發生在我家中的事情——幾年前,媽媽報考了全國執業藥師考試,在考前一個多月的時候,媽媽一下子就有了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勁頭。

在白天的時候,媽媽清晨5點鐘就起牀,在我和爸爸睡得沉沉的時候,她臉上架着一幅眼鏡,坐在電腦前,不斷地忙碌起來,有時她的眼睛盯着電腦,似乎在思考什麼;有時,她低下頭來在筆記本上記錄着什麼;有時,她仰起頭來,嘴裏不時地蠕動,似乎在背誦一些主要的內容……她一直就這樣忙碌着,直到時針和分針停留在7:50的那一刻,她才停下手中的'忙碌,去上班……

晚上,眨眼功夫時間到了8:00,我已經上牀睡覺了,可媽媽還坐在電腦前,不停地往腦子裏輸入一批一批的知識,媽媽在學習的時候,好像永遠也不知道疲倦似的……

現在想起來,覺得那時的媽媽和課文中的劉備還真有點相似。劉備可以説是求賢若渴,而對媽媽來説知識彷彿是一個口乾舌燥的人看見了一桶水一樣。

你們也能做到嗎?

《三顧茅廬》讀後感6

今天,我讀了《三顧茅廬》這個成語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東漢末年,天下羣雄四起,一片混亂,曹操趁機夾持天子,控制朝延。

一次,劉備聽説有位叫諸葛亮很有才幹,就帶上厚禮,與關羽、張飛起來到隆中的卧龍崗請教,想請諸葛亮上山,幫自己打天下,他們來到諸葛亮隱居的地方,不巧,諸葛亮已外出不在家。劉備等人只好掃興而歸,等了幾天,劉備的.人又冒着風雪。來到隆中,又撲了一個空。劉備只好給他留下封信,表明自己對他的景仰和希望讓他出山的願望,又過了一段時間,劉備與關羽,張飛第三次去拜訪的時候,諸葛亮正好在家睡覺,他們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等候,直到諸葛亮醒來才進了屋裏,劉備不辭苦勞苦,幾次拜訪時,諸葛亮大為感動,於是諸葛亮。輔佐劉備建立了蜀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執着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尤其當它用在積極向上一面的時候。

《三顧茅廬》讀後感7

放暑假了,我借了一本《三國演義》,裏面有篇《三顧茅廬》,深有感觸。

劉備有一位才智過人的軍師叫徐庶,在徐庶的輔佐下,劉備打了第一個勝仗。曹操因此設計讓徐庶離開了劉備,徐庶離開時像劉備推薦了諸葛亮,是位世外高人,堪比春秋名相管仲。提議劉備親自邀請諸葛亮出山。

劉備帶着關羽和張飛找到諸葛亮的住所,畢恭畢敬上門拜訪,可書童説先生出門遠遊,不知何時歸來。無奈,劉備悻悻而歸。沒過幾日,劉備又帶着二位兄弟整裝前往,可書童説先生前日去探訪朋友了,不在家。這下,關羽和張飛可沉不住氣了,認為諸葛亮一點也不尊重劉備,甚至要去把他抓來。劉備卻告訴他們不要莽撞。又過了幾天,劉備換上乾淨衣服又要去看諸葛亮了,關羽張飛只能不情願的一同前往。不巧的'是諸葛亮正在休息,書童想要叫醒先生,卻被劉備制止了,劉備他們三兄弟在門口等到諸葛亮醒來。就這樣,諸葛亮最終被劉備的誠心感動,答應劉備一同匡扶漢室。就是在諸葛亮的輔佐之下,劉備才通過幾年的擴張,和曹操、孫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通過這個故事,我更加理解了三顧茅廬的意思,也懂得了做事要堅持,盡心盡力,不輕易放棄。

《三顧茅廬》讀後感8

三顧茅廬這個故事很有趣,它講了:劉備因沒有一個好軍師十分憂慮,後來聽説諸葛亮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高人,便帶上自己的兄弟張飛、關羽,去請諸葛亮出山協助自己立國安邦。

結果第一次劉備沒能見到諸葛亮。第二次,劉備不顧張飛、關羽二人的阻攔,冒着紛紛大雪,前去茅廬拜見諸葛亮,可是還是沒能見到諸葛亮。第三次,劉備在茅廬等了好久才見到了諸葛亮。

這顯示了劉備是誠心誠意請諸葛亮來協助自己完成抱負的。三顧茅廬説明劉備註重以誠待人、以仁待人,這令我時分敬佩。劉備為了能夠統一國家大業,不怕路途遙遠,不怕天氣惡劣,不顧個人顏面,不計地位懸殊,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懂禮儀之人必定會得到大家的`支持,取得最後的成功。我們無論什麼時候,待人接物一定要有禮貌,不能莽撞。遇到困難,要有恆心和不屈不撓的毅力,絕不能輕言放棄。

《三顧茅廬》讀後感9

最近,閲讀了《三顧茅廬》這篇文章,讓我感受很深。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劉備聽説諸葛亮很有才華、學識,就去隆中請諸葛亮輔佐他的故事。第一次去請,諸葛亮出去了,第二次又去請,他又外出閒遊去了,第三次再去,諸葛亮在家,終於相見。諸葛亮看劉備誠心求賢,就答應輔佐他成就大業。

在我眼裏,劉備是很謙虛大度,有毅力和恆心的人。他很珍惜、尊重人才,為此,不辭勞苦,“三顧茅廬”,最終求得了經世之才,為建立蜀國奠定了基礎。

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四年級之前,我的字寫得非常難看。雖然看起來是整齊的,但寫的`是歪的,瘦長瘦長的,而且沒有筆鋒。直到四年級,跟書法老師練了一次,很好看,當時我都很驚訝,心想:這是我寫的字嗎?這時,我才下定決心,要好好練字。開始,是練字打卡,現在我每天練一首古詩,寫的字與以前比起來,感覺完全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通過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我認識到: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麼艱難,只要我們有毅力,有恆心,堅持不懈,最終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三顧茅廬》讀後感10

三顧茅廬的故事發生在三國時代,茅廬的意思就是茅草蓋的房子,三顧就是三次拜訪。合起來就是三次去茅屋拜訪。

劉備想要請住在降中卧龍崗茅屋裏的孔明當自己的軍師。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沒有遇到,第三次終於遇到了,可是孔明先生正在茅屋裏睡午覺,劉備就來到院子裏耐心等待,最後,諸葛亮被劉備這種執着的精神與誠意所感動了,諸葛亮醒後就請劉備進來,劉備還很有禮貌的送上帶來的禮物,恭敬的説了聲:“請先生多多指教。”從此以後,諸葛亮就一直在劉備的身邊為他統一天下出謀劃策,並在諸葛亮的帶領下建立了三國時代中的.蜀國。劉備在諸葛亮的帶領下也如魚得水,心裏茅塞頓開了。

這篇文章主要寫出了劉備三次親自到隆中拜訪諸葛亮,邀請他出山的故事。文章重點表現了劉備對賢才的渴求,同時也看出諸葛亮的確是一位曠世奇才。從這文章我也能看出劉備很有禮貌、耐心,這正是我要學習的精神。

《三顧茅廬》讀後感11

三國時期,劉備因缺少人才,去拜訪了諸葛亮,想請他出山幫劉備打天下。前兩次,因為諸葛亮不在,落了空,第三次終於拜見到了這位卧龍先生,在劉備的真誠邀請下,諸葛亮覺得劉備是真心誠意的,於是便隨他一起出山,開拓了一片江山。出山後,兩人關係一直相互融洽,劉備常説:“我得到諸葛亮,就像魚兒得到了水啊!”

讀完《三顧茅廬》,我不禁掩卷長歎:真誠,是人與人之間溝通最好的橋樑。有了真誠,朋友就會真誠對待你,朋友就會成為我們最好的傾訴對象,成為安慰我們的貼心知已,成為我們快樂成長的夥伴。只要真心誠意地對待每一件事,成功就不會離我們很遠。劉備不僅對諸葛亮的真誠讓我感動,他愛才、尊才的品格也令我久久難忘。諸葛亮出山後,一生追隨劉備,而劉備對諸葛亮也處處尊敬,甚至在臨終託孤時,讓諸葛亮擔起復漢的重任。正是由於這份真誠,讓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我們在學習成長過程中,要相互尊重、相互愛護,培養自己優秀的`品質,努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用真誠成就自己的一生。

《三顧茅廬》讀後感12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主要講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之間的戰爭最終晉國奪取天下的故事。

這本書中刻畫的個個都是英雄豪傑,但書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劉備。《三顧茅廬》中劉備三次去請諸葛亮。第一次,劉備帶着禮物來找諸葛亮。恰巧這天,諸葛亮不在,劉備失望而回。正值隆冬時,劉備又去請諸葛亮,半途中下起了大雪。張飛讓劉備等雪停了再走,劉備説:“頂着大雪去正是想讓諸葛亮知道我的.誠意啊。你要怕冷就先回去吧。”於是他們繼續趕路。到了卧龍岡時,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説:“我二哥被朋友邀去遊玩兒了。”劉備無奈,只好留了一封信,告辭了。不久,劉備就來拜訪諸葛亮。童兒説:“先生在家,但還在午睡。”劉備就一直等到諸葛亮睡醒和他暢談天下大事。

這個故事使我懂得了只要不放棄,不氣餒,堅持到底就可以獲勝。

《三顧茅廬》讀後感13

最近,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裏面的故事十分生動有趣。其中劉備三次請諸葛亮出山的誠意,令我看了深受感動。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羣雄爭霸,逐鹿中原。劉備為了匡扶漢室,平定天下之戰亂,帶着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三次拜訪卧龍諸葛亮,想請他出山幫助自己完成大業。

第一次去,沒有遇上諸葛亮。

第二次去,依舊沒有遇到諸葛亮,但是遇到了諸葛亮的哥哥諸葛均,於是劉備留下一封信,讓他幫忙代轉給諸葛亮。我以為他會放棄了,沒想到並非如此。

第三次,諸葛亮正在睡覺,劉關張三人就站在草廬外邊等着諸葛亮睡醒。這時,天上飄起鵝毛般的大雪,過了許久,諸葛亮終於醒了,請劉備進屋坐會。最後,諸葛亮被劉備的仁慈和憂國憂民之心所感動,決定出山幫助他。

看到這一幕,我心想: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真是誠懇啊!世上沒有做不成功的'事,只要堅持到底就一定行。

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隻蜘蛛,它正在織網。第一次被風吹斷了,可是它依舊不放棄,反覆進行了幾次,終於在第五次時成功織好網了,蜘蛛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學生呢?

在生活中遇上困難不能放棄,只要堅持到底就一定可以成功。

《三顧茅廬》讀後感14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的第十章《劉皇叔三顧茅廬》。讀完之後感慨萬分,對劉備這個人物更是刮目相看。

劉備深信徐庶推薦的諸葛亮是個賢才,便想準備些禮物,和關羽、張飛一起前往隆中拜訪。三人來到了諸葛亮的草廬前,説要拜見先生。小童説,先生不在。劉備無奈,只好回去。隆冬時節,天氣寒冷,劉備帶着關羽和張飛第二次來到茅廬。聽小童説諸葛亮先生已經回來了,便又去拜訪他。結果回來的並非諸葛亮,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劉備只好留了一封書信給諸葛亮,便告辭了。第三次,終因劉備的真誠打動了諸葛亮,請出了這位隱居山林的'卧龍先生諸葛亮。

我認為,劉備身上還有一種最難能可貴的品質就是鍥而不捨、三顧茅廬、堅持不懈,他的誠意打動了諸葛亮。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我們都要向劉備一樣,堅持不懈,遇到困難決不氣餒,你將會離成功越來越近。《劉皇叔三顧茅廬》講的是一段歷史,説的是一個故事,它讓我深受啟發,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顧茅廬》讀後感15

相傳在春秋時期,劉備因上了曹操的當所以把“古城”給丟了,自己又是跑到了一座高山裏面。

……在之後的日子裏,劉備聽説在這座山裏有一位高人,所以,劉備先去找了自己的二弟和三弟,然後再去找那位高人。……劉備找到了關羽和張飛,就去找那位高人了,第一次去的時候一位書童走出來説:你們幾位找誰呀?劉備説:我們幾位找你家先生。書童説:哦,找我家先生啊。劉備説:是啊,請問你家先生在不再家?書童説:不好意思,我家先生不在家,請三位改日再來吧。説完,書童關上了門,劉備説:這可怎麼辦呢?關羽説:大哥,要不我們改日再來。劉備説:好吧。説完轉身就走了。……,又過了幾天,劉備第二次去哪位高人家,…不一會兒,他們就到了那位高人家,還是那位書童出來了説:你們幾位還是找我家先生的'麼?劉備説:是啊,請問你家先生在不在家?書童説:我家先生是在家可是今早又出去了,今天可能不會來了,還是請你們改天再來吧……又過了幾天劉備實在等不及了,他第三次去哪位高人家,…書童又走了出來説:這次我家先生在家,你們進來吧。…劉備好不容易等諸葛亮醒來……。從這個故事裏面我知道了,做什麼事情要把這件事情做到你想到的那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