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國學

《國學》心得體會

欄目: 國學 / 發佈於: / 人氣:3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學》心得體會

《國學》心得體會1

我最愛的經典就是《三國演義》了。這本書的內容膾炙人口,人物栩栩如生,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在東漢末年,漢靈帝昏庸無能,過慣了“紙醉金迷”的生活,根本不理國事,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老百姓個個怨聲載道。這個時候便有很多的能人志士想要“起反”。其中的“黃巾教”,把當時的朝廷官兵打得狼狽不堪,這時結拜兄弟劉、關、張挺身而出屢力大大小小的戰功。可他們三個人的戰功,漢靈帝卻沒有好的獎勵賜予他們,只給劉備做了個“七品芝麻官”。他們三個和曹操等人看透了朝廷的昏庸和腐敗、宦官的“魚肉百姓”,最後把掌握大權的'董卓給滅了。在此之後,便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在這一段歷史中,有許許多多足智多謀、鬥智鬥勇的故事。比如:劉玄德三顧茅廬、趙子龍單騎救主、諸葛亮草船借箭······。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諸葛亮了。人稱“卧龍先生”的他,非但有高深的學識,而且很通情達理,被劉備請“出山”後,一心一意輔佐他的主公劉備,就連劉備逝世後,還不曾有自己做蜀國主公的念頭,仍兢兢業業輔佐劉禪。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這一章節中,諸葛亮雖然知道自己快要不在人世了,為保住先帝的江山用“七星燈”來增壽,寫下來著名的《出師表》。諸葛亮一生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國演義》這本書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説,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懂得在失敗面前要勇於承認,吸取教訓決不氣餒。

《國學》心得體會2

《國學經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閲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學有利於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現在就請你跟着我們一起進入這詩歌的世界吧!

通過誦讀國學經典文章,讓我在這很美好的春天裏感受別一樣的情懷。古代的詩人們也寫了不少讚美春天的詩呢!我知道不少呢!比如説《詠柳》、《早春》等等。《詠柳》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於春天的讚美之情,借柳樹來抒發春天的美。其中“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是把二月的春風比作了剪刀,多恰當的比喻啊!

我不僅瞭解了春天的詩歌,而且也學到了不少夏天的'詩歌呢!就説《小荷》吧,詩人把初夏到來的時候寫的惟妙惟肖。荷花剛開始的時候在詩人筆下變得更美了。“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是荷花剛剛開的時候樣子。

夜晚來臨,月亮也隨之出來。讓我們來看看詩人中的月亮是怎樣的吧。《中秋月》、《關山月》這些都是描寫月亮的詩歌。讓人感覺到空中皎皎明月的美麗。

總之,詩歌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意識絢麗的奇葩,他的無窮魅力值得我們長久而深入的探究。

《國學》心得體會3

今年寒假裏,學校里布置了一樣特殊的功課,讓大家背誦《三字經》,這是我第一次接觸。《三字經》內容十分豐富,而且能琅琅上口,象兒歌似的,十分有趣,又能啟迪心智,我被《三字經》這博大精深文字深深的吸引了。

《三字經》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如歷史故事、古今賢文、人生哲理等,《三字經》是一篇有勸學的.,有講道德的,有講做人的等等。它是每三個字一句、四句一組的詩歌,每一句所表達的意思都不相同,雖然只有三個字,含意深刻,簡潔明瞭,能讓我們一讀就懂。我讀《三字經》後,覺得它對我幫助很大,它不僅讓我懂得了許多人生哲理,知道珍惜時間,講文明懂禮貌,讓我在少年期走正確的成長道路。同時還使我的知識面擴大,特別一些歷史方面知識讓我懂得了許多。

文中還有許多經典故事,如孔融讓梨,讓我回想起尊老愛幼的好精神。《三字經》中還有激勵我們學習的典故,如頭懸樑、錐刺股,講述一個道理,一個人只有趁年輕的時候刻苦學習,才能長大成才,為國效力。從《三字經》中,我還明白了,一個國家或一個人,如不上進,則會後退,一個君主不明智,將會成為昏君,最後使國家滅亡……

《三字經》是古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學瑰寶,直到現在也不失為一本好書。《三字經》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國學》心得體會4

放寒假後,媽媽説中央十套百家講壇預告寒假將開播由上海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主講的《三字經》節目,媽媽説:這是我們國家的國學經典,你先讀讀,等開播後,咱們再一起學。

我讀了一遍後,覺得讀起來雖然琅琅上口,還是有一些不太明白。

終於《三字經》開播了,遺憾的是,因為春節串親,有兩講沒聽。聽過的幾講中讓我最感動的有:融四歲能讓梨,雖然孔融讓梨的故事我很早就知道,但是經過教授系列的講解,我才覺得真是很值得我去學習,我們平時在家裏,吃好的穿好的,從不知禮讓父母和他人,不知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這種自私自利的性格比起孔融和黃香真是太慚愧了。還有朱熹寫“桃”字的故事,朱熹小時候練字,書寫“桃花潭水深千尺”的詩句時,不慎將“桃”字寫錯,父親看了後寫到:“心正則字正,心不正則字不正也”。朱熹看後自覺地把“桃”字重寫了1000遍,正是他這種認真對待錯誤的態度使得朱熹成了南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

現在,我已經喜歡上《三字經》了,我希望在學習《三字經》的過程中,不斷改變自己,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

我親愛的同學們,希望你們也讀一讀《三字經》,吸取中華民族古文化的精華,讓我們一起努力做祖國的棟樑之材吧!

《國學》心得體會5

《增廣賢文》是一本好書,它不但讀起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且故事生動有趣,以的形式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同時也是教我“做人的準則”。

《增廣賢文》中的許多精闢的格言警句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這些格言警句都藴藏着前人豐富的智慧。

讀了《增廣賢文》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百讀不厭。特別是:“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這則《賢文》讓我聽後肅然起敬。它的意思是小羊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時,小羊跪下來用乳汁餵養父母。小烏鴉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時,就將食物口對口地餵養年老的父母。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不僅是人類的美德,甚至連動物界也在奉行。羊與鴉就能如此何況人呢?總不能夠忘記自己的父母,它告誡我們要對長輩孝

《增廣賢文》教我學會了感恩,它能讓我樂於面對人生中每個階段面臨的每一個境遇;它能讓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能更多的影響身邊的人;它能讓我的人生旅途摧生出更多美好的回憶;《增廣賢文》教我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受人一把土,還人一座山;《增廣賢文》教我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已機會;《增廣賢文》教我學會感恩,贈人玟瑰,手留餘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時也會有人拉自已一把;《增廣賢文》教會我,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生活也會還你微笑。人人都需要一顆感恩的心。正因為有了它,所以愛才顯得偉大!讀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增廣賢文》這本書能豐富我的內心世界,使我在做人做事感觸良多,畢竟這本書也是人們經歷了千百年才感悟出來的。

《增廣賢文》這本書容易啟發我的思考,培養我的獨立意識;學而時習,一以貫之,經典的魅力讓我的心靈學會了感恩,也找到了學習自信,學習成績穩步提升。

《國學》心得體會6

收到《國學常識》一書也有一段時間了,由於放假外出,書評也就提交的有些晚了。

説實話,《國學常識》一書並沒有看完,裏面的東西太多,包含的知識太雜,可以説是中國的一本百科全書,也可以説是一本十萬個為什麼。書中講到了很多典故,習俗的來源,每個裏面都包含這中國上下五千年中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它包含了職官典制、法律文化、民生禮俗、衣食住行、體育娛樂、哲學宗教、語言文學、書畫藝術、戲曲曲藝、建築園林、中華醫藥等方面,可以説涵蓋了生活中得方方面面,好多問題可以毫不費力的在其中找到答案。

但是,我想説的卻是,這些文化,現在知道的人又有幾個呢,有幾個人會關注呢,社會是進步了,我們的知識面再不斷擴展,不斷的在接受新的知識,可是對於我們的`傳統,我們卻一直在忽視,茶道起源於中國,而現在卻流行於日本,韓國也在申請中秋節,而中國人在幹什麼,在過聖誕,過2.14,我並不反對洋節,但是在過洋節的時候,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難道就要丟掉嗎,你問問現在的80,90後,100%知道2月14情人節,但對於七夕知道的就估計不多了吧。當然這好像與本書無關,但至少從這個例子,我們能看出國人對於自己國家的知識是很缺乏的,是該補補的時候了。

這本書可以説是現在圖書市場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了,題目吸引,而知識點也很多,每篇都很短,茶餘飯後看上幾篇,很是愜意,非常感謝《好書搶搶看》欄目!

《國學》心得體會7

古詩對於兒時的我來説,那就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句子。在低年級時,背古詩簡直比登天還難!可當我看過《國學小名士》後,實在讓我驚呆了!他們口中那一句優美的古詩,讓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可自從有了電腦、手機……這些高科技後,人們有什麼問題都會用它查詢,可以得到許多滿意的答案。正是因為這樣,人們才會變得很少通過書籍來查找資料。那就更沒有多少人會在乎詩的故事了。我通過看《國學小名士》對古詩加深了了解。古已不在是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了,古詩詞是每個中國人必須瞭解的文化,古詩詞有着悠久的歷史其中就包含了我們祖先的智慧。

小時候的我對文學的'認識都是因為我的爸爸,他會買很多書搬回家,其中就不乏古典詩詞,我喜歡讓爸爸念給我聽,他總是讀錯音,逗的我哈哈大笑,讀古文時一般都是他念着念着我睡着了。小時候喜歡童話故事,但是老爸總是給我念聽不懂的東西,想念經一樣,我是左耳進,右耳出,不當回事,長大後,我慢慢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讓我早接觸傳統文化,只可惜小時候不聽話懂得少。我認為應該多一些這樣的節目,讓大家更好的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將會更加努力學習,我們要保護好它們,珍惜他們,傳承他們!

同學們,讓我們向祖國的璀璨文化走去吧!讓我們向古詩詞的方向前進吧!

《國學》心得體會8

這幾天,我讀了《感動中國學生的100個真情故事》,這本書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我被他們深深地震撼了。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文章是:《購買上帝的男孩》這個故事。講的是:外國男孩邦迪很小的時候父母雙亡,從小就由叔叔帕特魯普帶大的,叔叔是建築工人,工作時不小心從腳手架上摔下了至今昏迷不醒。醫生説:“只有上帝能救他。”男孩邦迪就沿着大街一家一家的問您這有上帝買嗎?店主要麼説沒有,要麼嫌他在搗亂,都不由分説地把邦迪趕走。第二十九家的店主是個滿頭銀髮,慈眉善目的老頭。問他:“你買上帝幹嘛?”邦迪説:“我是個孤兒,從小是叔叔帶大的。”醫生説:“只有上帝能救他。”

老頭問:“你有多少錢”。接過硬幣,拿了一瓶“上帝之吻”牌軟飲料給邦迪,邦迪非常開心。回到醫院,第二天就有幾個由世界頂尖醫學專家組成的醫療小組來會診,然後治好了帕特魯普的.病。後來他收到一封信,信是那老頭寫的。他説“你能有邦迪這個侄子非常幸運,為了救您,他拿了一美元到處購買上帝.是他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記住,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

是啊,我們每個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有一顆愛心,在學校裏,當同學遇到困難,我們一定要用一顆愛心去幫助他,這樣,我們的學校這個大家庭才會更温暖!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充滿愛!

《國學》心得體會9

一、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身素養

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作為園長,我們除了在能力、知識方面外,還應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一個園長的權威,説到底就是"權力+人格"。儘管園長不是官,是教育家,是學者,但是園長要想管理好幼兒園,就要真正地為教職工辦實事,善於聽取來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

二、學習國學可以提升幼兒園的管理水平

“入則孝,出則弟”。孝敬父母,尊重兄長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説是首先應該具備的品質。為此,我鎮組織了對幼兒進行愛心、孝心教育的活動。包括聽父母的話,尊敬父母和其他長輩,關心體貼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勞動,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熱愛學習,與家人共同創造和諧快樂的生活。

首先制定了幼兒文明禮貌、愛心、孝心細則,併發放到家長手中,讓孩子在園在家對照執行。其次充分利用本土文化,營造“孝”的文化氛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供與教育相適應的,具有“孝”文化特色的、富有童趣的室內外環境,形成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氛圍。

《國學》心得體會10

20xx年x月起我校開展了學習《國學經典與教育》這門課,它分為四個教學視頻。原先我對國學僅僅是明白而已,經過此次的學習,讓我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感受到國學中的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經典理論,細細的反省一下,我感覺確實受益匪淺。

經典是漢語言文字的典範和精華,而且更藴含着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髮的深厚土壤,對民族精神的培育和構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學習《論語》的收穫是有的,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一向到了晚年還刻苦鑽研十分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説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完美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務必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樣瞭解自己,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論語》反映了孔子的師德涵養,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神貢獻於教育工作,敏而勤學,具有豐碩的實踐經驗,注重道德涵養

是一位盡職的好教師,成為後世教師學習的.表率。《論語》中良多篇章都能夠看到孔子對師德涵養的相關闡述,帶給後世為師者莫大的啟迪。

1.立志有恆,加強涵養。

孔子強調立志在道德涵養中的主要感化。他説,“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成奪志也。”(《論語子罕》)。因此,教師不只要本身,還要教育學生確立高尚志向,樹立人生理想,作為個人勤懇的標的目標。

2.自省自克,悔改遷善。

孔子從意遇事要長於進行自我省察,這是道德涵養的主要方式。孔子教育學生隨時對本人的行為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覺問題,避免繼續犯錯誤,這樣就起到了自我監視的感化。孔子認為,道德準繩和規範是公共好處的表現,對個人起束縛感化,因此,需要剋制自我。長於自克是道德涵養的標識表記標幟。

孔子認為,現實中不具有不犯錯的聖人,環節是看待錯誤的立場。他説,“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他承認本人犯過錯,並認為,過錯被別人發覺,是本人的幸運。孔子要求“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見賢思齊,從善如流,知錯即改,不竭地完善自我,昇華自我。

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教師要盡本人的社會職責,應注重本身的學習涵養,節制博識的知識,具有高貴的道德,這是教人的前提前提。

4.身先士卒,言傳身教。

孔子對學生的教育,不只要言教,更注重身教。他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

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裏,以備意外之需。總之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艱苦奮鬥是我們黨不斷取得事業勝利的法寶。經過歷史的積澱,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已經成為一種精神品格和民族象徵。

國學課堂教學課程實驗已有一年多,對於國學課程的課堂教學怎麼教,有什麼教學原則,怎樣準確把握好課題實驗目標和教學策略?帶着問題和困惑,9月18日上午參加了全縣國小國學課堂教學研討教師培訓活動。”通過兩節公開課對比學習,專家與培訓者的互動等活動,自己受益匪淺,感受頗深。這是一次成功的培訓學習活動。

青口鎮中心國小韋惠華老師上的《論語百學不厭》,課上韋老師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比賽積分法,利用多媒體創設真實有效的教學情景,畫面精美,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一節成功的教學示範課。

印象較深的是陳學壯老師的《莊子北冥有魚》示範課。教學目標學生自主選擇,一節課學習整篇課文的全部教學內容,教學容量大,“能學多少學多少”。學生學習沒有壓力,沒有負擔,輕輕鬆鬆進入課堂。課上,教師面帶微笑,態度親切,語氣温和,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在教學中,陳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帶讀、齊讀、師生同讀、生生互讀、和着節拍讀等多種朗讀比賽形式,以讀為主線的教學方法。整節課,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容量大,教學效率高,是一節成功的國學課堂教學課。

學習《經典國學》,不是我們這一代的事,也不是這幾代的事,而是我們中華民族千秋萬代的偉業,《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得以傳承的基石。

《國學》心得體會11

自從我校掀起了“誦讀了《國學經典誦讀》”的活動,我也積極地參加活動並被《國學經典誦讀》裏的一樁樁,一件件動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別是馮異的謙遜把我給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稱為“大樹將軍”,他自幼好學,率領的軍隊有規矩,為人謙遜。特別是每次將軍們圍坐爭功領賞時,只有他從不居功自傲,總是隻身一人坐在大樹下思考戰鬥的經驗和教訓,正是因為他與眾不同的作風,才有了“大樹將軍”的美名。而劉秀髮現他的行為習慣與作風之後,就更器重他了。我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許多道理,如:“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道理不但使我學會了戒驕戒躁,而且還讓我學會了要厚物載德,更要有一顆赤子之心。

這本書不僅使我從一個“遊手好閒的小皇帝”,變成了一個勤勞的“忠僕”,還讓我明白了中國的.一句古語“百善孝為先”的含義:只有“孝”才能推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做一個讓人尊敬的人。現在我已學會了為勞累了一天的爸媽端上一杯清香的茶,為奶奶端上一碗熱騰騰的米飯,並且學會了做飯,洗衣等家務活,為父母減輕了一半的負擔。

《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使我與驕傲絕交,與暴躁斷絕,最後又讓我走上了正直、謙虛、誠實與愛國的人生征途,大家都來從這本書裏感悟真諦吧!

《國學》心得體會12

今晚又是一個吸收新知識的時刻到了,我又帶着我的記錄本早早的坐在培訓室等待 ,這已經是第八次的培訓了,今晚的培訓師,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女老師,她叫燕子老師!真是人如其名一般活潑靈巧。

一口齒伶俐的標準普通話,高雅端正的北京人氣質,已經吸引了我。今天她所要給我們講解的是《國學經典》,這對於我真的是很有幫助了,因為我就是教小朋友這門課程的,可見是雪中送炭吶。

她整個的局面控制的非常穩,她的思路也清晰明瞭,從最基本的`給我們做講解,課程的流程,時間的把握,該注意的細節,幼兒的感受。古詩詞要求:讀 誦 吟 唱 舞,常規活動的經典問候,還有簡單風趣的小律動,真是所謂為幼兒園小朋友,量身打造 (邊做動作邊念):國學經典 大聲的讀 國學經典 有感情的誦 國學經典 放聲的唱 國學經典 翩翩的舞 ,別看小小的一個律動,可以活躍小孩子的氣氛,從而讓他們隨着老師的腳步,學習今天的國學經典內容,這也是作為一個良好的導入工作。

講了上課的常規活動,她又細細的與我們分享圖畫閲讀,引導幼兒完整的觀察圖畫內容 (以上到下 從左到右)切記不要指着圖畫説 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什麼呀?那是最沒有教學意義的做法,小朋友只會説 太陽 月亮 海…… 這時候可以引導幼兒説完整的話 例如:我看到了海 我看到了大海 老師指導:在這副圖畫中,我看到拍打着沙灘的美麗壯觀的大海,就是加修飾詞,讓是句子變的更完整,生動,這就是引導幼兒説完整的話。

對於上課的幾點要求,也做了較詳細的解説有七個:

1.語言清晰

2.減少無效性的手勢

3.引導幼兒説完整的話

4.注重細節的引導

5.圖畫內容總結

6.整體欣賞

7.文字閲讀。

還給我們分享了,她所遇到的一些普遍性問題,很多老師呢,講了圖片,下面準備導入主題,這個時候孩子們有點鬧哄哄的,他們有點坐不住的感覺,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老師沒有銜接語,所以一定要保證句子的連慣性,而不是東一句西一句的,那樣不能夠給孩子吸引了,才從而容易造成那種情況。

先後又給我們介紹了 識字遊戲, 誦的基礎 形式 和要求,吟的方式方法包括需注意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我都記在了腦海裏,這樣子的經典講座我真的很想多聽幾次,很合我的胃口,很高興自己學到了這麼有益的知識,從這一次的培訓我告訴自己,不單單總是照着別人打好的例子來做,那樣永遠得不到進步,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有自己的話可説,有自己的話可談,有自己的見解。

《國學》心得體會13

現代化帶給人們更多的物質享受,卻並沒有帶給人們更多心靈的快樂,反而帶給人們的是更大的空虛和壓力。面對這煩躁的社會,許多人的生活失去了方向,心中少了那份寧靜與自然。當全社會都只是以追求物質的享受為樂,而精神卻變得一片荒蕪時,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我們不要只在那裏感歎現代社會“道德淪喪”、“世風日下”……,現在已經到了該我們靜下心來,研讀先哲的教誨的時候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我們炎黃子孫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靈家園。國學經典則是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中國人的文化根基,是中華生存、發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讀讀我們國學經典中的語句吧,我們祖先早就通曉關於學習、事業乃至人生的簡單而深刻的道理:“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當,“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道理直到今天,一樣的適用。

因此,國學經典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培養文義通曉、才華擅長、經書熟習、學問通徹的博學之士,更是要培養行誼謹厚、立品端正、品行端方、敦品勵行的謙謙君子。歸結到一點,就是要既博又雅。

從老師這個角度來講,高尚的職業道德則是“以德育人”的基本保證。******在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議上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我國,人民教師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學生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因而,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人格修養,樹立師表形象。德高為師,身正為範。教育是一種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業,潛藏在教師的言行之中的高尚人格形象,就是一部好的教科書,高尚的人格無聲無語地具體化、日常化於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一笑一顰、一喜一怒之中,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所起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巨大的、深遠的。孔子曾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必須時刻檢點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為人處世和言談舉止時刻置於學生的監督之下。在思想上,要實事求是,表裏如一;在工作上,要愛崗敬業,科學嚴謹,認真求實;在為人上,要胸懷坦蕩,光明正大,誠實守信;在生活上,要先人後己,廉潔奉公,端莊穩重,平易近人。知識要豐富,語言要準確生動,儀表要清潔整齊,舉止要文明和諧,以實際行動感召、帶動和影響廣大學生。

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上養成崇尚真理、刻苦鑽研、富於開拓、耐心細緻的風氣,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上養成敬重師長、誠懇禮貌、遵紀守規、舉止典雅、樂於奉獻的風氣。

《國學》心得體會14

這幾天,我讀了《感動中國學生的100個真情故事》,這本書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我被他們深深地震撼了。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文章是:《購買上帝的男孩》這個故事。講的.是:外國男孩邦迪很小的時候父母雙亡,從小就由叔叔帕特魯普帶大的,叔叔是建築工人,工作時不小心從腳手架上摔下了至今昏迷不醒。醫生説:“只有上帝能救他。”男孩邦迪就沿着大街一家一家的問您這有上帝買嗎?店主要麼説沒有,要麼嫌他在搗亂,都不由分説地把邦迪趕走。第二十九家的店主是個滿頭銀髮,慈眉善目的老頭。問他:“你買上帝幹嘛?”邦迪説:“我是個孤兒,從小是叔叔帶大的。”醫生説:“只有上帝能救他。”

老頭問:“你有多少錢”。“一美元”。男孩羞澀地説。老頭接過硬幣,拿了一瓶“上帝之吻”牌軟飲料給邦迪,邦迪非常開心。回到醫院,第二天就有幾個由世界頂尖醫學專家組成的醫療小組來會診,然後治好了帕特魯普的病。後來他收到一封信,信是那老頭寫的。他説“你能有邦迪這個侄子非常幸運,為了救您,他拿了一美元到處購買上帝.是他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記住,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

是啊,我們每個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有一顆愛心,在學校裏,當同學遇到困難,我們一定要用一顆愛心去幫助他,這樣,我們的學校這個大家庭才會更温暖!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充滿愛!

《國學》心得體會15

孔子,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雖然他距離我們比較遙遠,但他的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中,他的啟發式教學對中國教育的.發展貢獻巨大。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是孔子介紹了他在教育方面的體會,他並不覺得一個老師一言堂地給學生灌輸就能有好的教學效果,而是覺得關鍵在於怎樣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讓老師替學生去舉一反三、反覆列舉,而是啟發學生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持一個原則:不要輕易地把答案告訴學生,也不要過多地替學生思考,更不要給學生灌輸標準答案。就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推導一樣,啟發學生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以前學習過的長方形,讓學生經歷這個推導過程,那麼往後知識的學習就會水到渠成,而不是簡單粗暴的直接告訴孩子們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這樣不僅不會讓學生學習,反而會帶給他們很多困惑。

教育要循序漸進。啟發式教學符合新課改的要求,與當今新課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一脈相承,可以更好踐行“一切為了學生”的宗旨。啟發式教學,就是要實現“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應時刻做到把握適當時機、因勢利導,且循序漸進。因此,要上好一堂課,教師不僅要備課充分,更應結合新課標,把科學的教法運用到教學中,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國學》心得體會16

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孔子,孔子的因材施教,啟發與誘導式教學以及他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並在課本中都學到的知識。

自認為自己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已經很透徹了,只要在工作中實行就行。説説容易,做做難。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我卻對自己滿懷信心,覺得自己努力這些都不是問題。一定會碰到難以“馴服”的學生,以及會遇到叛逆的學生。對教師的教育會視而不見,完全忽視。對待不同的叛逆期學生能夠因材施教。可真正遇見的時候自己就開始茫然失措。

當現在的我翻開這本書時,讓我對孔子的觀點有了新的認識。因材施教,並不是説根據學生的缺點或不足進行解決學生的問題,而是發現學生的各種品格優點。儘管要根據學生的專長來培養放在現代是不可能的.,現代社會要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可是並不是所有科目只有規定的範圍,所有科目之間都有所聯繫。本冊書中的説明文就與科學息息相關,如果科學好,或對科學興趣濃厚的學生就可以抓他本單元的學習,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對啟發與誘導式教學也存在一系列認識的偏差。曾經的我以為啟發與誘導式是一種教學的方法,其實並非只是如此。反而想告訴人們不要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更重要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們的叛逆無非只是不願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覺得作業太難。然而大部分問題都是上課時已經分析完成的問題,由此可見孩子們的聽課效率並不高,對學習的內容沒有興趣,也因此失去了積極性。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做好導入新課的任務,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的學習課文。

温故而知新,古人的話能流傳至今自然有他的道理。一開始學課文的時候並沒有很好的理解這些話,看完這本書後不僅學到了更多的東西,還掌握了教育學生的小技巧。

《國學》心得體會17

最近,我書包里斯本又多了一份重量,是我最珍惜的國學經典讀本,雖然它個很小,頂多就A4的2/3那麼大,可講述的道理卻非常適用。

比如,什麼季文子行儉,講述的是季文子非常樸素,而仲孫它卻很瞧不起季文子的做法,便去譏諷他,而季文子仍認為他的做法是正確的,經過一番對話之後,季文子把這一件事告訴了仲孫它對的父親孟獻子,孟獻子聽了很生氣,於是讓仲孫它閉門思過七在,最後勤工作仲孫它受到了教育,並以季文子為榜樣,季文子便説:“知錯改錯,才能有所作為啊!”不久,仲孫它被升為大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不要愛虛榮,或是炫耀自己還有就是去奢侈,反而相互一點他的為人更高尚。

再教育比如毛遂自薦,就是説平原君要帶20個賢能之士去向楚國求救,可只選了十九人,這時毛遂走了出來,他告訴平原君,他也願意去,而平原羣認為沒有人稱讚過他,如果是賢能之士他自己就會在口袋裏發現錐子一樣快,而毛遂卻認為平原君不有將他放進口袋裏,於是平原君很是驚奇,便帶他去了,果然,毛遂立下了奇功。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敢於推薦自己,自己才能有更多的機會去表現自己。這本書講的雖然都是些小故事,可是它們告訴我們的.卻是大道理,我不僅會讀書避的故事,還會試着去理解文言文,我們應該多讀一些古文,因為古人真的很聰明!

《國學》心得體會18

最近學校給我們推薦了一本書名叫《國學經典》。我雖然才讀了一半都不到,但我深感受益匪淺。

《千里送鵝毛》這個故事是《國學經典》裏的第二個故事,它説得是在唐朝時,雲南一少數民族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緬伯高在過沔陽河時,他想給天鵝洗個澡,從籠子放出來時,天鵝展翅飛向天空。緬伯高伸手去抓,只抓住幾根鵝毛。禮物飛走了,緬伯高想了一個辦法,將一個精緻的綢緞小包敬獻給了唐太宗。太宗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覆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説:“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我,它讓我明白了,做人應該誠實守信,象緬伯高那樣,天鵝飛走了,只剩下鵝毛,就誠實的將鵝毛敬獻給了唐太宗,送給別人的禮物,重要的是情意,而不是禮物本身。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真誠相待,要想別人真誠待你,你就應當首先主動真誠的去對待別人。你怎麼待人,別人也會怎樣待你,你與人為善、真誠待人,別人通常也會如此待你。就如莊子在《莊子。漁父》中寫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國學》心得體會19

國學是一歷史悠久的學問,如果把知識比作聚寶盆,那麼,國學就是一顆璀璨奪目的一顆明珠,我非常喜歡《》這本國學書。

《弟子規》這本書,是根據至聖先師孔夫子倫理思想編寫的。我第一眼看到《弟子規》就被它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住了。《弟子規》教了我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同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每當我讀到“尊長前,聲要低。”時,我的心裏總是覺得有些沮喪,記得有一次,媽媽拿着我的試卷,語重心長地對我説:“你看!這道題真不應該錯,應該,這麼、這麼.....”媽媽還沒説完,我卻不耐煩了,時常忍不住大叫:“好了!好了!煩不煩,真是喜歡嘮嘮叨叨、你怎麼總是沒完沒了地喋喋不休!真是的!”説完就走到別的地方去。

等我把整個《弟子規》讀完了,我深感歉疚和慚愧。古人都能這麼孝敬父母,努力學習,兄弟友善。而我們呢?我看到報紙上刊登了這樣一條新聞:一位老人的老伴很早就死了,這位老人的倆個兒子是白領,但誰也不肯照顧這位可憐的老人,把她扔到了一個小破屋裏,就走了。老人為了維持生計,就只好挖點野菜賣點錢,後來被收留到敬老院。

現在,很多表面冠冕堂皇的偽君子們,真是應該好好讀一讀這本《弟子規》,當一個有孝心的孩子、一個有優良品德的好人!你們説,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