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國學

關於國學經典作文錦集8篇

欄目: 國學 / 發佈於: / 人氣:2.58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經典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國學經典作文錦集8篇

國學經典作文 篇1

從三四歲時我們就被家長要求接觸詩詞和古代的一些《三字經》《弟子規》之類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信手拈來,隨便一背就是十幾首,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含義和意思呢?

我們上國小後就跟之前不太一樣了,不但要接觸更多的詩詞和文言文,並且還要求背誦,默寫和知道含義,比如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讓我們知道要愛國,懂得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楊氏之子》《兩小兒辯日》讓我們知道了遇到問題要沉着應對,並對他人的質疑進行機智又不失禮貌的回擊;《學奕》告訴我們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事都要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所有的國學都是古人用最精煉的語句在表達他的心境和想法,也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向我們訴説了一個又一個的人生哲理,為我們以後的認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上了國中之後我們對國學的認知又進行了一個昇華,我們要進行賞析,要知道詩人的寫作背景,還要學會體會這些寫作手法,並且學以致用,厚積薄發。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還要把中華民族的瑰寶傳承下去,讓後人知道我們中華人民獨有的瑰寶是多麼的絢麗多彩。

但是,更多的人將掌中的手機當做生活的一部分,而把國學冷落在一邊。讓信息快餐的讀圖時代取代着讀書時代,只知道在網上查,而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忽視了傳統文化。相反,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喜歡上了中國的國學知識,所以,所有的中華文化都值得我們去尊敬,值得我們去慢慢的欣賞,讓我們走進語文走進國學,讓國學知識瀰漫着我們的生活,用筆墨點染我們的一生。

國學經典作文 篇2

爸爸和媽媽都是老師,他們很喜歡讀書。受到父母的影響,我也喜歡上了讀書。

上三年級後,《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和我結下了不解之緣。課餘時間,我便取出《國學經典誦讀》來看。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便藉助書上的插圖和註釋理解書中的文句。《國學經典誦讀》中的“滿招損,謙受益”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句話出自《尚書大禹謨》,意思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虛並時時感到自己的不足,能因此而得益。”這句話讓我明白並改正了自己的不足。

因為我的數學成績一直很好,我對班裏的同學誇下海口:“學數學對我來説是小菜一碟。”於是我不再認真學習。當第一單元數學檢測成績出來後,我傻眼了,班裏好多數學考到了95分以上,而我只得了83分。這一切都怪我太驕傲了!

從那以後,我開始認真聽講、認真做題了,我的成績提高了一大截。我自己知道讓我學習態度發生改變的是“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話,這句話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謙虛的道理。

現在,《國學經典誦讀》已成了我的良師益友。在和《國學經典誦讀》相處的日子裏,我的知識面漸漸拓寬了,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今後,我會更加用心領悟《國學經典誦讀》中詞句的內涵,讓《國學經典誦讀》伴我成長。

國學經典作文 篇3

國學經典博大精深,當學生不斷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後,老師教給學生學以致用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將國學經典與作文教學有機融合,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讓經典詩詞更好地引領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當學生我手寫我心,表情達意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後,作文的有深度、有內涵就成為老師和學生們努力想達到的最高境界。那麼,如何把積累的國學經典知識成功運用到作文當中,提升作文的內涵呢?筆者在平時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入手,教給學生將國學經典運用到作文中的技巧,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一經典一故事法

在“百家講壇”上,于丹講《論語》時常常使用“一經典一故事法”。在作文中使用這個方法,可以成功地將國學經典運用到作文中。比如:謹銘同學採用于丹講論語的“一經典一故事法”,將國學經典運用到作文中——

《弟子規》裏講“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這讓我想起:有一次,我的筆丟了。找了我們的班長李永明,向他借筆,跟他説:“李永明,借根筆,我下午還你。”下午放學前,我及時把筆還給了他。過後不久,在一次單元考試中,我的筆寫了一半沒水了。我向李永明遞了張紙條借筆。趁着老師不注意,他偷偷地把筆借給我。考完試後,我向李永明説聲謝謝,及時把筆還給了他。《弟子規》講的真的是太對了:“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

《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這讓我想起:在一個風雨交加的下午,剛好放學,陳明同學沒帶雨傘,便向身邊的林紅同學借了一把紅色雨傘,因為林紅的媽媽正好開車來接她。過後,在放學的時候,我經常看着他們開心地一起從校門口走出來。我想:借傘的人一定是個善良之人,因為善良的人才值得深交。果然,又有一次,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狂風暴雨。在校門口,我又偶遇了這兩個人,這次是林紅沒帶雨傘,陳明同學看見了,就連忙撐着傘走了過來,和她共用這把雨傘。《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我認為是正確的:世上還是好人多。我也要做這樣善良的人。

二、對話法

在對話描寫中融入國學經典也是國學作文的一個絕招。比如:楚瑩同學採用“對話法”將國學經典句子運用到作文中。文章開頭描寫了媽媽與我的對話,並由經典帶出了一件事,結尾又用“明白了一個道理”帶出經典,首尾呼應——

有一天,媽媽摸了摸我的臉,輕聲告訴我:“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你怎麼理解呢?”我歪着腦袋,對媽媽説:“公物雖小,也不能佔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就會讓父母傷心。”媽媽聽後,微笑地拍着我的肩膀説:“小鬼,學了國學,你可懂得不少啊。”我不禁心裏想起了這樣的一件事……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火辣火辣的太陽無情地烤着大地。地面就像被烤熱的鐵鍋一樣。我和媽媽到牛排店吃牛排。我拿水果時看見一個人賊眉鼠眼,像只小老鼠似的。只見他到處打量一番,見沒人注意到他,就打開放刀叉的櫃子,偷偷拿了兩副刀叉藏進口袋裏。此時,半路殺出了個程咬金。他的行為被服務員發現了,服務員皺着眉頭:“請問先生為什麼要拿走我們的刀叉?”那人火冒三丈地對服務員吼道:“你們飯店怎麼這麼無理,連客人的東西都説是你們的。這刀叉是我自己帶來的。你不知道嗎?”他的脖子頓時爆出了青筋。他的叫聲就像老虎在吼叫。最後,餐廳叫來了110,他被警察叔叔帶走了,現場他的家人看了,傷心不已。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國學中的“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的做人道理。

三、線索法

在作文的開頭設計“題記”,在作文的結尾設計“後記”,然後在題記、行文、後記中三次出現主題一致的國學經典句子。這條國學句子做線索可以使文章有內涵而且中心突出。比如:下面的陳栩妍同學在文中採用“線索法”成功將國學經典句子運用到作文中——

讀《論語·為政》隨想

冷空氣南下的一個星期天早上,下着陰冷的雨。我仍然堅持誦讀國學,從中我學到了: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出自《論語·為政》。意思是:子夏問:“怎樣是孝道?”孔子回答:“對父母和顏悦色,是最難的。難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幫助老父母操勞,有了酒食先讓老父母吃,這就是孝子嗎?不是的!對父母發自內心地、和顏悦色地愛,才是真正的孝順!”這讓我想到了兩件事情——有一次我考了90分,那是我考得最差的一次。回到家中,媽媽邊炒菜邊開心地問我:“寶貝你考了多少分啊?”我垂頭喪氣地説:“我考了90分。”媽媽大驚失色地説:“你居然才考90分!”她停下手裏炒菜的活兒問:“這是怎麼回事啊?是不是又粗心啦!”那天我沒有跟媽媽頂嘴,一直靜靜地虛心地聽媽媽説。因為《弟子規》教我們:“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又有一次,我在鄰居小花家和她一起寫作業。她媽媽聽到她考了80分,就一直責備她:“你這是怎麼回事啊!”她不耐煩地説:“又怎麼了!我考80分,你會死呀!”她媽媽氣得臉色發紫,差點要打她。我想:她這樣氣媽媽,媽媽真的會被氣死的。孔子説:“對父母和顏悦色,是最難的。”但是我們要努力做到,這樣父母才能開心長壽。因為我愛我的爸爸媽媽。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四、聯想法

國學作文的第四個技巧是“聯想法”:從一本國學書聯想到相關的事情。比如:坤元同學在國學作文中不僅運用了“線索法”,還成功運用了“聯想法”:從一本國學書聯想到相關的一件事情——

讀《弟子規》隨想

在一個春天的早晨,我繼續捧書誦讀國學,讀到了《弟子規》中的這樣一句話:“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這句話讓我知道了先學做人很重要。只有知識,卻不懂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是華而不實的人。

這讓我聯想起去年的一件事情:那是一個細雨濛濛的午後,雨聲“沙沙沙”,像一曲好聽的歌謠。一箇中學生揹着沉重的書包在小路上走,手裏還捧着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着,一看就是學霸模樣。腳上鋥亮的皮鞋像大理石地板反着光,格外引人注目。

路上一個清潔工老人正冒着小雨掃地,大掃把在地上發出“唰唰唰唰”的聲音。中學生邊走邊看書,從他身邊走過,大掃把“唰”地掃過來,正好碰到了中學生的皮鞋,鞋子上頓時粘上了一堆黃色泥漿。中學生火冒三丈,厲聲呵斥:

“老頭,你把我新買的皮鞋弄髒了!你賠!”粘上了泥漿的皮鞋不再鋥亮,泥水在皮鞋上畫出了一張扭曲變形的鬼臉。

老人連忙説:“對不起!”並俯身用手要去擦中學生的皮鞋。中學生將身一扭,腳躲開了老人的手,用更刻薄的話吼叫:“髒手別來!越擦越髒!今天真是倒黴!”然後轉身跑了。

留下老人執着大掃把僵在原地,皺着眉頭,一臉茫然。空氣中留下了幾聲中學生皮鞋與水泥地碰撞的“咔咔咔”的聲音,像鋸木聲尖而刺耳,與沙沙的雨聲極不和諧。

周圍的人看到這個情景,紛紛搖頭,對中學生的行為表示強烈不滿。一個老婆婆走到老人旁邊,對老人説:“別理這孩子!父母太沒教養孩子了!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又有什麼用!”

我看到風夾着雨灑在老人花白的頭髮上.讓人心疼。

《孟子·梁惠王上》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學生將平時的誦讀國學與作文有機融合在一起,許多學生的“國學作文”在《薌城薌訊》刊物上發表,反響熱烈,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再次證明了國學作文的魅力無極限!因此,我認為:大力研究如何將國學經典與作文教學有機融合,不僅可以使孩子們愛上國學經

典,還可以讓學生寫出與眾不同、富有深度的滿分作文。

國學經典作文 篇4

國學,是那醇美的香茗,令人回味無窮;國學,是那神聖的階梯,引領人們攀登至高無上的寶座。《國學經典》裏一句句簡短深刻的詩句,讓我受益匪淺。

記得有一次語文測試,媽媽叫我將以前學過的知識好好地複習複習,我不耐煩的答應了,可我拿着書本翻了幾頁,趁媽媽在客廳做家務,就開始玩那些小玩意,一會摺紙,一會兒給布娃娃穿衣,根本沒認真地複習。第二天,我拿着卷子就有好幾個生字不會寫,詞語不會組。這時我想起了《國學經典》裏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現在才明白,學過的知識要經常去温習和練習,温習學過的知識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人而無信 ,不知其可也”這句話也讓我深深體會到一個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有一次,我玩電腦,當時我向媽媽保證只玩半小時。可是,當我坐在電腦跟前玩着精彩刺激的遊戲時,早就將時間與諾言拋到了九霄雲外。“已經超時了。”媽媽提醒我。我隨口答應道:“馬上。”一動不動的在電腦跟前津津有味地玩着遊戲。 “啪”的一聲,媽媽將電腦電源關了,生氣地説:“下次不能再玩了。你背的‘人而無信 ,不知其可也’在哪裏去了。”這時我才明白一個人一旦許諾,就一定要做到信守承諾,這樣不僅能夠得到別人的信任與尊重,還能使自己內心獲得快樂。

我還有一個不好的習慣,也是我最大的缺點,遇到問題不去動腦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明白了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經過大腦的思考。如果凡事不動腦筋,就成了一個“木頭人”。所以,我在一天一天的學習過程中慢慢學會了善思,精思,學會了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國學經典》讓我收穫人生智慧,踏上絢麗多姿的人生之旅。

國學經典作文 篇5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菜根潭》……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裏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着一個偉大的名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真人,教會我們分清美醜,明辨是非。國學使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位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典總是引領我們不斷領悟到生命的意義,端正青少年正確的人生態度。

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

《論語》使我們修身養性,德行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張“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仁人。《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峯,怎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菜根譚》囊括了5000年中國處世智慧的奇書。”這是世人對它的評價。“雲中世界,靜裏乾坤;冷靜觀人,理智處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這樣,要能夠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尋到快樂的因子,要能夠在榮譽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學會堅持。《菜根譚》,它充滿了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無窮趣味。我覺得《菜根譚》它真的看懂了這複雜的社會,教會了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人生。

《道德經》是我體會最深的,它總能用一句短小而精闢的話把我們領到另一種美妙的境界,那裏都是真善美。這就是國學的力量,在國學中一旦看懂人生,便會使生活昇華到另一個水平線——不計較得失,無論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去看待,以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看輕人生的權勢名利,看穿世間的繁華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諦,超然物外,你就會別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這句話,就是真善美的境界,這句話也是老子一生的堅守。權勢名利都看輕了,世間就安靜了。

品讀國學,就是在品讀人生。

懂得國學,你就懂得了人生!

國學經典作文 篇6

經典如黑夜中的一顆明星,點綴了夜空,他又如沙漠中的一顆小草,點染了沙土,而在當今,他似一個知識庫,點亮了我們的心靈。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雅客無不沉浸在這經典中,不能自拔……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覆舟倒海蕩起人生的信念,以春意的盎然引燃前行的火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狂風呼嘯高吼人生的信念,以滄海的壯闊泛起執着的海浪……這些詩句中藴含着的是詩人心中的苦樂,哀歡。

詩詞伴隨着我們的成長。兒時駱賓王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是歡樂;後來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責任;長大了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珍貴……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作為這古老中華的一員,應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將這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傳承下去。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只要每個人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就會積累成一大份。將國學經典傳承下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它如最璀璨的一顆星,照亮了中華文明。

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裏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着一個偉大的名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真人,教會我們分清美醜,明辨是非。國學使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位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

品讀國學,就是在品讀人生。懂得國學,你就懂得了人生!所以多讀國學經典,讓國學經典陪伴我們成長吧!

國學經典作文 篇7

我從來不知道,在我牙牙學語時,媽媽教會的第一首古詩就是漢語言的精華;我也不知道,獨自玩耍時,媽媽播放的碟片就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我更不知道易學好記的百家姓原來也出自於中華的傳統文化。後來,在老師那裏,在課外書裏,在電視裏,讓我明白,媽媽,為什麼在我懵懂的世界裏便播下文明的種子;老師,為什麼在我學習的路上讓我們又誦讀又實踐。這些言簡意豐,言少意深的文字深深地影響着我。

我從小喜歡誦讀經典,我和其他同齡的孩子便有了幾分不同,老師們都誇獎我是最懂禮貌、最善良的好孩子。當同學們在下課盡情嬉戲的時候,我會捧着一本散發油墨香的書靜靜的讀着;當他們因為一件小事而爭得面紅耳赤時,我會笑着去勸慰他們;當他們因為我遊戲做得不好而埋怨斥責我時,我會一笑置之;“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當他們有了困難而需要幫助時,我會挺身而出,毫不猶豫。因為我不會忘記: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點睛之筆。當村裏的孩子們守在熒屏前時,我會神遊於故事中的精彩世界,當天色已晚,月光朦朧時,我還不忘手捧一本《增廣賢文》漸漸沉入夢鄉。因為喜歡讀書,在無意中我的積累量多了起來。精彩紛層的語文課堂,總是我施展才華的好地方。不得不令其他同學瞠目結舌。老師提問“花有重開日”的下一句時,我會脱口而出“人無再少年”,他們哪裏知道,在課餘時間,我早已把《弟子規》《三字經》《增廣賢文》《百家姓》等當成了我最好的夥伴!”

是的,與經典為友,伴幸福同行,經典是我成長的道路上最好的朋友。讓我們一起背誦經典詩文,讓經典詩文瀰漫實驗二校,飄逸到雅正校園吧!

國學經典作文 篇8

經典如黑夜中的一顆明星,點綴夜空,他又如沙漠中的一顆小草,點染沙土,而在當今,他似一個知識庫,點亮我們的心靈。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雅客無不沉浸在這經典中,不能自拔……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覆舟倒海蕩起人生的信念,以春意的盎然引燃前行的火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狂風呼嘯高吼人生的信念,以滄海的壯闊泛起執着的海浪……這些詩句中藴含着的是詩人心中的苦樂,哀歡。

詩詞伴隨着我們的成長。兒時駱賓王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是歡樂;後來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責任;長大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珍貴……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作為這古老中華的一員,應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將這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傳承下去。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只要每個人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就會積累成一大份。將國學經典傳承下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它如最璀璨的一顆星,照亮中華文明。

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裏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着一個偉大的名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真人,教會我們分清美醜,明辨是非。國學使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位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

品讀國學,就是在品讀人生。懂得國學,你就懂得人生!所以多讀國學經典,讓國學經典陪伴我們成長吧。

Tags:錦集 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