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關於法定節日的黑板報資料

欄目: 黑板報 / 發佈於: / 人氣:3.1W

國慶節:

關於法定節日的黑板報資料

我們全校師生歡聚一堂,共同為祖國祝賀節日,同學們穿着豔麗的服裝,用輕盈的舞姿,表達心中的激情,用真摯的話語為我們祖國送去祝福。

66年了,我們的祖國走過了一段輝煌而又長遠的歷程,我們展望未來,回味古今!

雖然我們生在和平的年代裏,但是飲水思源,歷史不容忘記,我們今天享受的一切都是先輩們用努力,用汗水甚至用生命換來的,曾經日本對我國的侵略,雖然早已畫上了一個句號,但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心中都多多少少含有對日本的憎恨。

滔滔長江水,淹不盡浩浩的中華魂。滾滾黃河浪,擊不退深深的愛國情。當台上的同學舉起:“保衞祖國是我們的責任”“祖國節日快樂”等號召時,我們激動的全體起立,拍手叫好。

作為祖國下一代的接班人—青少年,我們有義務努力學習,將來為國服務。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新世紀的航道上,前進的巨輪即將起航,現代化的大路上,奮鬥的樂章已經奏響。讓我們懷着對祖國深深的愛,努力學習,努力奮鬥吧!

五一勞動節: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產主義小組成員鄧中夏等人創辦的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裏,工人們學唱《五一紀念歌》。其歌詞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熱血,為他犧牲,要把強權制度一切掃除淨,記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紅旗飛舞,走光明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貧富貴賤,責任唯互助,願大家努力齊進取。”這首雄壯有力的歌,是由長辛店勞動實習學校的教員和北京大學的進步學生共同創編而成的。

這個黑板報配色簡單內容豐富,“勞動”的圖畫與“勞動節”幾個字顯眼,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清明節: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着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説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説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麪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説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在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俗話説:“清明粽子穩牢牢。”清明前後,螺螄肥壯。俗話説:“清明螺,賽只鵝。”農家有清明吃螺螄的習慣,這天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挑青”。吃後將螺螄殼扔到房頂上,據説屋瓦上發出的滾動聲能嚇跑老鼠,有利於清明後的養蠶。清明節這天,還要辦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沒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孫們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餚,葷以魚肉為主,素以豆腐青菜為主,酒以家釀甜白酒為主。浙江桐鄉河山鎮有“清明大似年”的説法,清明夜重視全家團圓吃晚餐,飯桌上少不了這樣幾個傳統菜:炒螺螄、糯米嵌藕、發芽豆、馬蘭頭等。這幾樣菜都跟養蠶有關。把吃剩的螺螄殼往屋裏拋,據説聲音能嚇跑老鼠,毛毛蟲會鑽進殼裏做巢,不再出來騷擾蠶。吃藕是祝願蠶寶寶吐的絲又常又好。吃發芽豆是博得“發家”的口彩。吃馬蘭頭等時鮮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Tags:黑板報 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