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教育方面的作文彙總(4篇)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3.03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方面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教育方面的作文彙總(4篇)

教育方面的作文 篇1

從朦朦朧朧記憶到如今長大成人做了母親,一切都來得是那麼的悄無聲息。有時總感覺自己還是個孩子。在無助的時候我會哭泣,我會拿起電話給我的媽媽和我的哥哥哭訴,説我的`委屈,我的無奈。不管每次問他是否解決,但我總能找到一絲安慰。如今我做了媽媽卻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好我的孩子,我怎麼樣教育他是對的。

昨天我象往常一樣下班,當我推開家門的時候,孩子從房間歡快的跑出來迎接我。我們照舊吃好飯做遊戲,做作業。一切都結束後孩子還記得我們前天晚上給他的承諾,今天晚上要給他吃西瓜。老公把洗好的西瓜一分為二,給孩子準備好了勺子,孩子就在那津津有味的吃起來。

一會兒,兒子對老公説:“爸爸,你把另一半西瓜放到冰箱裏吧,我明天晚上吃。”

老公説:“那一半是媽媽的,我們明天吃綠豆湯。”

兒子遲疑了半天,“爸爸,我要吃中間的肉,”

“你那一半夠你吃了。”老公説。

“哦。”兒子回答道。

我們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無形中讓兒子變成這種性格,是現在的一家一個孩子還是我們給孩子的愛太多了,多得讓孩子感覺我們對他的一切愛和關懷都是理所當然的。其實造成孩子今天這樣並不是孩子的錯,是我們當父母的沒有引導好。沒有交給他去關心別人,對別人的愛和幫助要學會回報。

教育孩子的任務真是任重而道遠。

教育方面的作文 篇2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這幅對聯説的是蘇洵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

蘇洵是唐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散文曾達到了“下筆頃刻數千言”的境界,被世人廣為傳頌。殊不知,我們這位文學大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教育名家。

相傳,蘇洵的兩個兒子幼時非常頑皮,不思進取,貪圖玩樂,蘇洵經常教育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然而,如此和風細雨式的説服教育收效甚微。儘管如此,蘇洵並未採取“棍棒教育”的方法,沒有對孩子進行強制教育,而是從孩子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出發,積極引導,誘其入門。每當孩子們玩耍打鬧時,蘇洵就躲在旮旯裏讀書,聚精會神,神采飛揚。當孩子們圍過來想瞧個究竟時,他又把書趕緊“藏”起來。孩子們發現了父親的這個怪現象,以為父親瞞着他們看什麼好東西呢,就趁父親不在家時,將書“偷”出來看,漸漸地,他們也喜歡上了讀書,而且,他們從中發現了閲讀的快樂和趣味。從此,他們的人生駛入了成才的正軌。以至於後來,蘇軾、蘇轍和他們的父親蘇洵並駕齊驅,被世人譽為“三蘇”,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成為中國文壇上並不多見的奇特景觀。

蘇軾之所以才識卓異、震古爍今,看來與其良好的家教不無關係,他的成功給了我們可貴的啟示。

興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蘇洵教子,就像大禹治水,善於引導,善於啟發孩子的興奮點,善於開發孩子的興趣。我們知道,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的成分,教育家贊可夫認為:“教學一旦觸及孩子的情感意志領域,觸及孩子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興趣是學習者成功的內驅力,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的靈感。蘇洵深切懂得這一點。

身教勝過言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植物的生長尚有自然規律,更何況是育人這長期、複雜、系統的過程,它更需要我們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時時處處做孩子們行動的榜樣。試想,蘇洵如果不是那樣痴迷於讀書,怎麼會引起孩子們的好奇和重視呢?正是他讀書時神采飛揚的`情景,才深深吸引了孩子,感染了孩子,引起了他們的探求欲,進而帶動了孩子們的讀書學習。“環境對人的薰陶太重要了,對孩子的教育要重視環境的選擇。”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話真正説到了要害上。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育方面的作文 篇3

不要找任何理由打罵孩子.不少父母都有打罵孩子的習慣,而且在打完孩子之後還要為自己找一些理由:比如,孩子不聽話;孩子太淘氣;孩子不好好學習;孩子太懶;孩子愛説謊……有的父母還不錯,打完孩子之後也做一點自我批評:比如,脾氣不好;讓孩子氣得沒了辦法;完全是為了孩子好;哪有時間跟他講道理……也有的父母對打孩子始終持一種贊同和支持的態度,而且還有點理論: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才是害;棍棒下面出孝子;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屬核桃的,非砸着吃不可……

我絲毫沒有排除父母對孩子的刻骨銘心的愛,我也不否定父母對孩子的高度責任心,我更不能説父母都不懂教育孩子。但是,我應當説,打罵孩子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是不應該的,或者説都是沒有理由的。

我們先不説打罵孩子符合不符合教育學、行為學和有關法律的要求,我們只説打罵孩子在孩子的心靈上造成的巨大創傷,就可以發現打罵孩子的父母的確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有一天,我從一所國小門口經過,看到一位母親領着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去上學。當走到學校門口的時候,這個小女孩説什麼也不進學校的大門,母親無論怎麼説都無濟於事。大概母親急於上班,或急於做生意,她看了看手錶,一下子提高了嗓門:“你去不去,再不去我非打你不可!”小女孩還是不動身。母親急了,彎腰從地上揀起一根一次性筷子,態度十分嚴厲地威脅道:“你説,到底去不去!”説着,把筷子高高地舉了起來。就在這一剎那,我看到了孩子內心深處的'傷痛像泉水一樣湧流出來。她雙臂緊抱,縮成一團,渾身發抖,彎着腰,併發出了撕心裂肺地尖叫聲。母親在一旁繼續咆哮着。大約持續了三分鐘,小女孩像發了瘋似的跑進了學校。

看到這驚心的一幕,我的心裏很不是滋味。雖然母親舉起的筷子並沒有落在孩子身上,沒有給孩子造成任何肉體上的傷害,而且只是一根一次性筷子,即使落在了孩子身上,也不至於損傷孩子半根毫毛。那麼,為什麼孩子會渾身發抖,併發出撕心裂肺的尖叫呢?通過孩子那一瞬間的表現,我敢肯定地説,這個小女孩心理上的傷害是很深很深的。我猜測,這個小女孩可能經常受到父母的這種威脅和恐嚇,甚至經常遭到父母的打罵,以致使她在這種恐嚇來臨的時候不由自主地瑟瑟發抖,聲音淒厲。我們可以想見,這個小女孩的心理是多麼脆弱,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她能承受得了什麼壓力?

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教育孩子時千萬不要採取懲罰手段,因為它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給孩子帶來巨大的精神傷害。這種傷害如果太深,很長時間很難癒合,有些甚至是終生都無法治癒的。

父母可能不這樣認為,因為他發現自己的孩子就吃這一套。是的,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孩子犯了錯誤,痛打一頓,孩子認錯,父母高興,既教育了孩子,也證明了自己方法有效。但是,在孩子心理上留下的創傷父母是絕對看不到的。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有時一個人躲在一個角落裏哭,有時一個人把自己埋在被子裏哭,有時一個人在廁所裏哭。

我接觸過一箇中學生的父親,他含着熱淚向我講述了他和孩子中間的一段感情糾葛:

晚上,孩子已經睡覺了,他還在那裏批評孩子,孩子很不高興地叮了他幾句,一下子點起了他的滿腔怒火,他揭開孩子的被子將孩子通打了一頓,並叫孩子“滾”,孩子爬起來只穿着一個小褲頭就跑了出去。夫妻倆嚇壞了,趕快開車去找,直到凌晨兩點多鐘才把孩子找回來。

回到家裏一句話也不説,似乎變了一個人。父親發現自己錯了,馬上向孩子承認錯誤,可是孩子用被子把自己埋的嚴嚴實實,一句話也不説,從孩子的被子抖動的情況看,父母知道孩子在痛哭。第二天,孩子到了學校,從此他就再也不回家了。父母找到學校,也看不到孩子,因為孩子怕父母來找,便不回宿舍睡覺,直到很晚,估計父母不會來找了,才回宿舍睡覺。

晚上,下着濛濛細雨,父親一個人開着車來到學校,他怕孩子會躲着他,便專門從黑暗的樹陰裏走。晚上十二點多鐘,他來到學校的操場上,他發現孩子一個人在操場上漫無邊際地溜達。他的心縮緊了,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他不顧一切地衝了上去,拉住了孩子的手,但是孩子甩脱了他,很快逃走了。他怕孩子出意外,沒有回家,仍然在校園裏轉悠。凌晨兩點多鐘,當他來到學校的舞台上的時候,他發現孩子孤零零地一個人躺在舞台上睡着了,凍得縮成了一團。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了,一下子衝上去跪在了孩子面前,可是孩子還是掙脱了他跑開了。這位父親一個人在學校的操場上呼天搶地地痛哭了一場才慢慢地回家去了。

可以設想一下,這個孩子在離開父母以後他精神上能很愉快嗎?他就不思念他曾經擁有的那個温馨的家嗎?他就不想愛他疼他的父母嗎?他那孤獨鬱悶的生活能使他快樂嗎?假如你是他的父母,你看到他一個人在雨中漫步的時候,你的心理好受嗎?當你看到在淒冷的雨夜,一個人躺在舞台上縮成一團的時候,你的心裏感到舒服嗎?

知道經常懲罰孩子的父母能不能聽到孩子的哭聲,如果他們聽到了孩子的哭聲,他們的心裏是怎麼想的,會不會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從孩子的感受去替孩子想一想。

我們仔細地觀察一下那些經常受到懲罰的孩子,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表情是呆板的,他們的臉上不會有燦爛的笑容,有時,他們會不由自主地咳聲歎氣,或者暗自神傷。總之,他們缺乏少年兒童應當具有的天真和歡樂。這樣的孩子,不可能成為一個快樂的孩子,不快樂的孩子精神上總是揹着沉重的包袱,而這個包袱是抑制孩子的心靈,扼殺孩子的智慧,扭曲孩子的人格,摧毀孩子的情感的最可怕的“殺手鐗”,是一種慢性的高效“毒劑”。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警惕,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痛快而給孩子帶來終身的傷痛。

教育方面的作文 篇4

在我們家屬院裏有這麼三個孩子。首先,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她們:第一個女孩叫作爽爽,第二個女孩叫做玲達,第三個女孩叫做恬恬。她們今年都五歲了。而且都十分的漂亮。

爽爽是我嬸嬸家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妹妹,在家裏叔叔嬸嬸都慣着她,寵着她。不過唯一好的是嬸嬸的教育方法是在自己什麼地方摔倒的就在什麼地方爬起來,她不會去幹涉。而且嬸嬸十分的要強,總是想讓自己的女兒得第一。

玲達是我爸爸朋友家的孩子,她十分的懂事乖巧,聽父母的話,不過她的父母雖然愛她,並不是像我的叔叔嬸嬸那樣溺愛自己的孩子,不對的地方,就給予批評教育,讓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讓她變的更加完美起來。父母對她的要求很簡單,就是讓她快快樂樂的成長慢慢的學習各種知識,並不要求一步到位。那樣的孩子會感到壓力。

第三個女孩我認識的比較晚一些,不過我可以看出,這個孩子是很懂事的,而且從中我可以感受到女孩的柔弱的.美。我比較欣賞她也許是我們倆個的性情比較相似吧。

她們三個一開始玩的很好。尤其是爽爽和玲達更是形影不離,但是從那次:玲達正再脱輪滑鞋,她正站着脱,爽爽推了她以下,差一點摔倒,大家都剛開始學如果摔倒了後果就不堪設想啊,玲達也是出於害怕感,所以擰了她一下。爽爽就不幹了。跑去了她媽媽那裏你看她媽媽一看到她的孩子被別人欺負了,好像是拉了她的一塊兒肉似的,對她的女兒説:“以後不要和她玩了,説這便怒氣衝衝的上樓了。”

玲達看到這種情況,她氣哭了,恬恬跑過去説:“別哭了玲達,我們不和她一般見識。”玲達説:“恬恬你真好,我謝謝你以後我們倆個一起玩好嗎?”“好”恬恬點點頭。

以後這爽爽和玲達便幹上了,只要爽爽看到玲達一下來,她就上去.通過這件事大家都可以看出同樣家庭條件差不多的孩子,爽爽是温室中的花朵,溺愛中成長的孩子。而玲達和恬恬是健康向上的好少年。

希望大家多多學習玲達和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