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語文教育教學(集合15篇)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2.85W

語文教育教學1

在國小高年級語文課本中,收錄了部分根據歷史題材或小説編寫的課文,五年級語文《草船借箭》一課便是對小説《三國演義》草船借箭章節的改寫,這類課文的教學效果往往受限於教師對於歷史或歷史題材小説理解是否全面而深刻。教學中很多教師把講讀的重點只是停留在對故事情節發展的過程的講解上,忽略了小説中對人物性格特點的深入刻畫,沒能抓住人物的特點進行分析,這樣的教學往往會顯得流於文章表面而蒼白無力。

語文教育教學(集合15篇)

語文教參中敍述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掌握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對於這三個目標,表面看較簡單,也比較容易達到,因為這篇課文的故事梗概大家也都耳熟能詳,甚至連我們五年級甚至更低年級的學生也是一樣,對於三國裏的故事,特別是對三國裏諸葛亮的事蹟瞭解得最為全面。但細細品味這一課的目標,就感覺並不能簡單處理,試想學生只瞭解故事情節梗概,而不瞭解人物性格特點以及對話語境對於人物刻畫的作用,就不可能有感情的把課文讀好,也不可能真正深入瞭解這個故事把故事講好。

作為語文老師,帶領學生從文章的表面走向文章的背後是我們的責任,因此教師在講解這篇課文的時候,大可不必再拘泥於對故事情節的分析和講解,雖然是五年級課文,課文也極簡單,教參也沒有刻意要求體會人物特點,但我認為教師還是要把教材“講厚”,不妨從人物分析的不同方法和角度審視這篇文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研究課題,激發學生學習和研究文章的興趣,點燃學生對名著的閲讀渴求,真正發揮語文學科對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的促進作用,使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得以更好的體現。

一、人物背景分析

文中共有四個人物,其中按照主次順序和文中的分量來説,應該是諸葛亮、周瑜、魯肅和曹操。

這時的諸葛亮是在劉備三顧茅廬出山後,作為劉備的軍師僅僅指揮並取得幾次較小規模戰鬥的勝利,在劉備軍中的威信還沒有真正確立,又在實力不強的情況下新敗於曹操,迫切需要一次大的勝利來確立地位的情況下,勸説劉備聯吳抗曹得到應允才來到江東,想借東吳之力與曹操抗衡,為實現三足鼎立打下基礎。而諸葛亮清楚的知道周瑜定會在大勢已定的情況下有加害之心,因此,表面親如一家,私下裏早已周全安排,巧妙應對,處處提防。

周瑜是當時東吳主戰派中武官中的實力派人物,掌管東吳軍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二十幾歲任都督,心高氣盛、桀驁不馴,開始時從心底裏瞧不起諸葛亮,但諸葛亮舌戰羣儒、主張火攻等情況又不得不使其歎服,並想殺之而後快,但迫於孫劉兩家結盟,要害諸葛亮必須有兩全之策,否則有破壞結盟之嫌。因此,諸葛亮和周瑜之間形成了藏在內心裏的鮮明的矛盾鬥爭,周瑜始終在謀劃加害諸葛亮之策。

魯肅在文中的分量雖不多,但起着異常關鍵的作用。在東吳的文官中,魯肅是堅決的極少數的主戰派,受到孫權的重用,起着孫劉聯合使者的作用。一方面為維護東吳的利益,不得不幫助或脅從周瑜做陷害諸葛亮之事,比如把諸葛亮的行蹤、話語傳遞給周瑜等等,另一方面,又出於聯合劉備抗曹的大義出發,暗中為葛亮傳遞消息,還為諸葛亮提供草船借箭所需,在周瑜和諸葛亮之間起到了橋樑和紐帶的作用,在赤壁之戰的成功中,魯肅之功不可磨滅。而且魯肅為人也並非只是表面上的諾諾之人,其實此人胸懷廣闊,審時度勢,對後勢的判斷相當準確,這也是後來周瑜死後,它能夠接替都督一職的原因。

曹操在三國裏是一個有着雄材偉略的軍事家,卻在草船借箭這一故事裏表現為生性多疑,不肯冒險,學生初讀會感覺他很愚蠢,其實不然,曹操身上具備的軍事才能在三國中只有少數人可以企及,在大霧天不肯出兵,恰恰反映出軍事家的品質,這一點從他後來敗走華容道幾次大笑諸葛亮不會用兵,但都中了埋伏這件事上能夠看出來,其對地形、排兵佈陣的老道與諸葛亮還有一比。其實,諸葛亮也是非常瞭解曹操的性格和才能,才敢於冒險,不然遇到個愣頭青,諸葛亮在草船借箭之時便被活捉了。

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讀懂文中的人物,瞭解人物的背景,有些內容雖文中未提及,但教師要給學生以準確的、全面的信息,不能只從情節和文章表面理解人物,要幫助學生建立全面立體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性格分析

諸葛亮在三國中的地位異常突出,也被後世奉為智慧的化身。其智慧一方面表現為知識淵博,上通天文,下曉地理,知曉陰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其在來東吳之前,便已經算計好聯吳必然成功、必用火攻,哪天大霧、哪天東風、哪天火攻、何時接應自己。因此,在東吳的事態變化中,諸葛亮始終能夠處之若泰,從容面對,收放自如。另一方面,他在識人方面有着深厚功力,在此文中,他就巧妙地利用了魯肅周旋於周瑜之間、利用曹操的心理取得了十萬支鵰翎,利用草船借箭以及後面的借東風打擊了周瑜的氣焰,真可謂古代的心理學家。

周瑜在教參中定義為心胸狹窄、嫉賢妒能之人,我認為這一定義過於片面。周瑜相對於諸葛亮確實略顯被動,每一項計策都被諸葛亮事先察覺,一一化解,周瑜只能見招拆招,始終落後一步。但試想周瑜一定要想方設法除掉諸葛亮,其原因只是因為他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嗎?我想,作為周瑜年輕好勝,永不服輸的性格確實表現的很突出,但僅憑與此,便説其心胸狹窄,這樣分析周瑜確實有冤枉之嫌。周瑜曾不止一次對魯肅講“諸葛亮不除,早晚為東吳大患”,這説明,周瑜想除掉諸葛亮還是從東吳的將來長遠出發的。再者,試問一個心胸狹窄、嫉賢妒能的都督能夠指揮好千軍萬馬嗎?能夠有黃蓋、甘寧等大英雄甘心為之效力嗎?因此説,周瑜也並非常人所説的心胸狹窄之輩。只是,他認為留下諸葛亮為東吳留下禍患比連劉抗曹更重要罷了。

魯肅在教參中定義為忠厚守信之人,但我覺得只是這樣理解略顯片面。我認為,魯肅相比周瑜,便是一個更加深謀遠慮之人了。首先,魯肅周旋於周瑜和諸葛亮之間,傳遞信息並非是被迫之舉,相反多是主動為之,表面看是為化解諸葛亮和周瑜的矛盾,從他為諸葛亮提供一切借箭之需可以看出,其實是在維護聯劉抗曹的大計。是不是魯肅看不出留下諸葛亮將來會有後患呢?我想並不是這樣的,而是魯肅深知赤壁之後曹操的根基仍然深厚,殺掉諸葛亮後,東吳必然只能獨自面對曹操,那時並沒有十足把握保全東吳,而留下孫劉聯盟,鼎足之勢必成,可更好地保護東吳。因此説,魯肅的角色在文中的作用是突出的,而並不只是被動的唯唯諾諾之人。

曹操的心理特徵在文中沒有突出體現,教參裏只是定義為謹慎多疑,在不知道敵人虛實,又是大霧天氣的時候,謹小慎微,只是讓弓箭手逼停敵人不讓其靠近。實際上,曹操並非是愚鈍之人,二十條戰船即便有再多的戰鼓能打出百條戰船的聲勢嗎?而且要突襲何必擂鼓呢?曹操不可能不想到這點,曹操定然知道是小股敵人在虛張聲勢,借大霧來探聽軍情,根本沒把這件事放在眼裏。因此,曹操在這件事中並非只是謹慎多疑,應該還有自滿持重吧。

因此,我覺得教師解讀文章不能停留於表面,也不能唯教參為“真理”,要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幫助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雖然是五年級學生,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強,但教師應該善於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尤其是學會多角度思考。

三、對話理解分析

記敍文中的對話最能反映出文章中人物的心理變化,因此,教師不能只停留於對故事發展過程的描述,而要抓住對話中反映出的人物心理變化體會人物性格特點。這篇文章中,通過對話,人物心理變化和性格特點表現最突出的當屬周瑜了。

文章第二自然段講到,周瑜請諸葛亮議事,説:“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當諸葛亮説用弓箭最好時,周瑜説:“對,先生和我想的一樣……”,這説明這是周瑜早就設計好的計策,在周瑜問諸葛亮用什麼兵器最好時,他的心裏是忐忑的,擔心諸葛亮會不會順着自己的圈套走下去,結果不出所料,在諸葛亮回答用弓箭時,周瑜應該幾乎是脱口而出“先生和我想的一樣”,隨後又拋出了“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退卻”的咄咄逼人的計策。當諸葛亮説“當然照辦”時,周瑜一定得意的認為諸葛亮已然上當,當諸葛亮提出三日內可以造完時,周瑜應該是既驚訝又蔑視,驚訝諸葛亮竟然會提出用三天完成,蔑視其不懂是計,自取滅亡。當諸葛亮簽下軍令狀時,周瑜定然沾沾自喜計策得逞。在諸葛亮走後,他對魯肅説:“是他自己説的,我可沒逼他”,顯示了他很為自己的計策得意,同時他又讓魯肅去探聽虛實,説明其還是為諸葛亮會那麼容易上鈎而疑惑。後來聽魯肅説諸葛亮不要造箭之物時,心裏變得更加疑惑,但仍然堅定的認為自己的計策萬無一失。只有對這些心理變化真正的理解,在文章最後才能體會到周瑜自己原本認為很得意的計策,原來都在諸葛亮的掌握之中而悵然若失,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最後一句“周瑜長歎一聲”中周瑜長歎時的心情。

讀書要讀懂人物,讀懂人物的性格特點,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用語言表達人物心理變化和人物特點的方法,對於學生的閲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很高的價值。

四、人物對比分析

在此篇文中,教師可以創設人物矛盾情境,激發學生討論的熱情,對於學生多角度的理解文章和人物特點有突出的作用。比如,討論文中的四個人物,哪一個最聰明,為什麼?絕大多數學生一定認為諸葛亮最聰明,那麼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體會諸葛亮的聰明之處,尤其要體會他是在來東吳前就設計好了一切,起碼是準備好了一切,而且他藉助魯肅和曹操的特點為己所用,從而體會三國是一部講究智慧和謀略的書籍,激發學生進一步讀書的興趣。並且還要適時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周瑜、魯肅、曹操有沒有聰明之處,各是什麼?從而多角度的分析人物的特點,不至於片面的理解和分析人物。

綜上所述,教師是學生讀書的引路人,這條路應該是思想之路,因此,教師要先行一步,深入的讀懂教材,能夠客觀、正確、全面的體會教材的人物特點和性格特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開闊學生讀書的視野和思考的深度,才能少出書呆子,培養出思維活躍、多元發展的學生。

語文教育教學2

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在校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忙下,我順利的完成了本學年的工作。本學期我擔任兩個四年級的語文教學,回顧這一學年,既忙碌,又充實,有許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現將本學年的工作做一個小結,藉以促進提高。

一、瞭解班級語文水平的實際狀況。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聽,説的潛力相對較弱,語文語感教學的功能相對要難得多。另一方面,四(2)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用心,優秀生比四(3)班相對多一些,而四(3)班學生上課不是很用心,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從此能夠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狀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資料。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能夠在閲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好處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如在《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閲讀教學中,我主要抓住學生理解李博士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台灣青年的骨髓,他們冒着生命危險,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台灣青年的骨髓從身軀裏涓涓流出,這樣引導學生選取自己閲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昇華認識。

三、重知識遷移重課內外結合

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構成有序、搞笑、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有意讓學生將課外學到的詞語遷移到課堂學習中來,進行展示、交流,這是激發學生課外閲讀興趣的重要方法。也會大大激發學生在平時學習中養成隨時積累的好習慣!讓學生閲讀超多的課外書;透過這些收集與閲讀,為深入理解課文資料奠定了基礎。為此我還特意和四(2)班的同學上了一堂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讓學生愛閲讀、會閲讀,在閲讀中豐富知識。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語文教育教學3

時光飛逝,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多年,我感歎良多,點滴作法湧上心頭,存在的問題需努力解決。謹記於下,權作經驗教訓的總結。

一、課堂教學中,努力體現教育新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與培養能力的主要陣地。這一學期,我在這一方面狠下工夫。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我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並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努力貫徹當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創設輕鬆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形成羣言堂。以學生為主體,構建自主學習型課堂模式,挖掘教材與學生的嘗試因素,引導主動探究,自主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勵後進生,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他們,使他們也能取得進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科學設疑,民主提問

課堂提問是開展師生雙邊活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具體教學中,課堂提問容易流於形式,出現諸多問題:如過於繁瑣,主次不分;過於空泛,不着邊際;過於晦澀,無從思考;過於含混,模糊不清要防止這些毛病,就必須做到:科學設疑,民主提問。

首先,課堂提問要有針對性。一是針對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素質教育“讓學生全體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主動發展”的要求,教師的提問要面向全班,不能只顧張三,不管李四;看中優生,冷落差生。所以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梯度性,因材發問,因人而異。不過所謂的“高級題”也未必是差生的禁區,優生的專利。課堂上的教師應察言觀色,因勢利導,靈活機動。二是針對教材,教材是知識的“源頭活水”,教師的設疑要分清主次,突出重點、難點。如果眉毛、鬍子一把抓,滿篇問,必將造成教學的無序和隨意。這裏,我們不妨借鑑一下葉聖陶先生的做法:“於學生所不易領會處發問”。

三、通過多途徑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與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運用多種途徑,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年級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所在。針對本班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我運用競爭機制,每人發一本競爭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記錄,每星期評選一次,給予星星獎勵。一個月後評選語文學習積極分子,這樣促進學生自覺守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每日組織一位"小老師"領讀,既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又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本班學生上課熱情高漲,自我組織領導能力都得到了鍛鍊。

(二)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學生愛閲讀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我充分利用課前一分鐘,藉助故事,讓學生邊聽邊記好詞好句。經過一學期的嘗試,本班學生的詞彙量大大增加,想象能力也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

(三)加強寫字指導,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本學期,我重視了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課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對學生進行寫字指導,課外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

四、加強培優輔差工作,促進全體學生得以發展。

本班學生存在着差異,為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來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給予鼓勵,樹立後進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提高。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努力開發、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實踐活動與教材內容有一定聯繫,將遊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進課堂,還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沸騰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要根據當時、當地和學生的實際,活用教材,隨時利用身邊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與形式,拓寬語文教學的渠道。

語文教育教學4

時間飛逝,一轉眼這學期已結束。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回顧這學期的教學工作,思緒萬千,現總結如下:

一、我在語文教學中,體現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獲取知識的地方。在本學期我認真做好“備、教、改”工作。為了上好每一節課,為了讓學生掌握好語文知識,我做好每一節課課前準備,深鑽教材。並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運用輕鬆愉快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平時我積極參加新課改,認真學習新課標。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貫徹新的教育理念,創設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在課堂上敢説敢想,做學習的主人。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探究式課堂模式。注意引導學生的主動探究,自主獲取知識。提高他們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我還特別關注學困生。給他們以最大的鼓勵,並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也能學而有趣,有所進步。語文知識是掌握各門知識的工具,是學習和閲讀各種材料的武器。正由於自己的不懈努力,現在喜歡上語文課,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比較濃。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四年級是知識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所在。我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好勝心強的特點,實行競爭機制,一週一小評兩週一大評。評選出學習認真的好學生,獎以花朵,以此促進學生自覺的學習,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除此之外,每天在早讀和中午讀書的時間裏,安排一位學生當“小老師”負責早讀和中午的讀書情況。以此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朗讀能力。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學生上課的熱情高漲,也鍛鍊了自我組織能力。

2、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課外書籍的習慣。首先定時定量的訓練,師生定時檢查。以使他們逐漸養成習慣,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打好基礎。四年級是學生正式開始學習寫作文。為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我從閲讀入手,讓他們讀優秀的作文選和童話選。把他們讀的興趣,又慢慢引到寫的上面來。如:由喜歡讀童話到自己動手去寫童話,把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編故事寫出來……

3、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在語文實踐課,注意指導他們觀察周圍的事物,並當場叫他們用學過的好的詞語或好句子來形容周圍的事和物。説得不好的,我就耐心的幫他們一一糾錯,告訴他們應該這樣而不能那樣,説得好的、準確的就及時表揚。這樣既養成了他們觀察的習慣,又提高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同時也為寫作收集了素材。這樣,學生的觀察習慣基本養成了,學生的'收集材料的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4、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注重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在教學生字時,很注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勵他們從這些生字中去發現問題,並想想,它的偏旁、結構、意思、用什麼辦法才比較容易記住它,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麼?課堂上和課外都注意指導他們認真書寫,分批的上黑板書寫,寫得好的可以為自己爭得一朵花。如此這樣,漸漸的我班良好的書寫習慣基本養成,也提高了學生的寫字能力。

三、加強培優補差的工作,全面促進學生髮展

為了促使每一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着重“抓兩頭,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同時,還在班級裏開展“一幫一”的活動,激勵學困生樹立信心,做到課外輔導,課內多給他們創設機會,以此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在班裏掀起一股,先進幫後進,後進學先進,先進更先進的好的風氣。這樣,全班的學習成績都有所提高。

四、積極參加學校各類教科研活動,提高自身素質

為了提高自身素質,我積極參加校內外的一切教科研活動。虛心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在各方面不斷得到提高,使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不斷增強。

綜上所述,我在本學期裏,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注意汲取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儘量做到最好,努力完成學校各項教學任務。

語文教育教學5

一、突出人文性的特點,重視“文學教育”的功能

從時代發展的需求看,當今世界日益激烈的競爭,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單純的科學技術競爭,更是人文素質、人文精神、人文眼光的更深層面的競爭。底子薄,文學素養差,又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期的中職學生們要成為高技能人才,還要注重素質的培養,特別是人文素質的培養。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通過知識傳播、環境薰陶及自身實踐,內化為人格、旗幟、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通過教育教會學生們如何做人,包括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問題,怎麼做事、怎麼生存、怎麼與他人合作共事,引導他們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和價值,追求人的完美,發展人性、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二、突出實用性的特點,推進語文教育為生活與工作服務

面對中職學生們的就業需求,語文教育內容應強調學以致用,重點考慮學生們怎樣很快適應畢業後投入工作的需要,這應是中職語文教育的核心部分。中職語文教育要同社會和市場需求對接。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我們要思考職校生應該具有怎樣的語文素質才能適合市場的需要。這時的語文教育內容把重點放在學生們練習與實踐各種實際工作所需的應用文,比如廣告、新聞報道、設計説明、討論記錄、筆記及各種報告等。不要重複紙上談兵的故事,要重在應用,走出課堂,組織活動,參加實踐,動手練筆。職教語文教育要與社會、信息溝通對接。現代社會已經是信息化的社會,高科技已經在平時工作與生活中處處應用,學生們要很輕鬆地適應這樣的社會需求,學會接受信息、處理信息與利用信息,這樣才能適應如今職場的工作需求。當然,現代化的生活、生產方式都需要學生們通過現代化的通信工具通話、交流信息,有了這些能力學生們才能站穩腳跟,立於不敗之地。信息時代的發展與推進,使傳統語文教學日益顯得尷尬與不適應,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將利用網絡等現代教育手段與流行文化對學生們的影響,給中職語文教育帶來嶄新的氣象和麪貌。與以往相比,利用網絡等現代教育手段,重視創造性思維,重視學生們的個性發展,使學生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令其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們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突出職業性的特點,強化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應用

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突出職業特色可以改變過去語文作為文化課和專業課之間產生的“此厚彼薄”的狀況,以教學內容的相互滲透、教學方法的調整、評價體制的改革等推動語文課和專業課的共同進步,實現“雙豐收”。努力嘗試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讓語文教師與專業教師一起在課堂中執教,尋找在語文課和專業課之間尋找合適的結合點,讓學生們意識到學生們專業課的學習離不開語文課中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與人文精神的薰陶,慢慢理順語文課與專業課之間的不和諧關係,客觀評價各自在教學中的影響力,只有這樣,語文教學的職業特色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從而相互合作,共同協作,進而推動學生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實際教學環節中,教師讓學生們參與教學,有利於調動學生們的主動性,訓練學生們的膽識、口語表達能力與動作協調能力。在教學數控技術專業的學生們《鄒忌諷齊王納諫》時,應努力為學生們創造這樣一個行為實踐的機會,讓這篇課文變為一部課本劇,要求學生們在課餘到網上查找資料,自己策劃和討論寫劇本,再進行表演探討,從而讓學生們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上收穫的不僅是語文知識,而且收穫在網上查找資料的技能,鍛鍊口頭表達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們進行對《項鍊》、《竇娥冤》的改編表演,甚至構思《祥林嫂》、《林黛玉進賈府》等創作小品演出,以及《琵琶行》中“琵琶女是白居易之知音還是情人”、《項鍊》中的瑪蒂爾德“誠實”的探討上,在課堂上可舉辦演講比賽、主題演講,進行言談舉止有禮貌和用語得體的教育,教會學生們學習寫求職信,掌握求職面試技巧與必要的求職禮儀訓練等。這些體驗、行為與實踐,提高了學生們的綜合能力,豐富了學生們,是使學生們獲得職業發展的重要工具。在求職中,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個人良好的風貌展示,誠懇的求職信會給人用心與穩重的深刻印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自如地書寫報告、信件、説明書、製作圖表及流程圖,能使學生們快速適應企業生產,使整個生產過程有條不紊,生產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不能只講授一般的知識,還應在培養學生們學習能力的同時進行有效的職業化觀念的灌輸,以學生們為主體,高度重視學生們在廣闊的綜合的教學空間裏參加各種教學活動,想方設法地營造濃厚的語文學習氣氛,促進學生們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發展。

語文教育教學6

剛跟《山中訪友》過完招,接着便是更難上的《山雨》,這是散文家趙麗紅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

仔細閲讀了課文,我發現這篇課文的特色之一便是大量的使用破折號和省略號,大約有六處之多。破折號和省略號的用法雖然常講,但沒有整理過,而且給我的感覺是邊講邊忘,學生並沒有掌握。

上這一課,我索性將破折號和省略號的用法打在屏幕上,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揣摩用法。用法出自《國小語文教師實用辭典》

省略號:

1、引文省略;

2、列舉省略;

3、話沒有説完或語意未盡;

4、語意含蓄讓讀者想象;

5、表示聲音的斷續或延長。

破折號:表示語意的註釋、轉換、躍進、或語言的中斷聲音的延長。

大多數學生能夠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給標點符號選擇正確的義項,但這一處略有爭議:先是聽見它的聲音,從很遠的山林裏傳來,從很高的山坡上傳來——

沙啦啦……沙啦啦……

這裏的破折號的用法眾説紛紜,我以為是躍進,但未敢貿然定論。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覺得在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的基礎上,重點處理以下三個句子就可以了:

1、象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的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2、雨聲裏,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着幻想的色彩。

3、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三句話,勾勒出雨來的神奇,雨中的音韻美和色彩美,雨後清新的綠色,以及我對山雨的喜愛,大自然的讚美。且這三句話集中體現了課文的表達情感的手法:比喻,擬人,想象。抓住重點,問題便迎刃而解。

語文教育教學7

【摘要】對國小語文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後進生主要指的是行為習慣不良好、思想品德不夠高、心理不夠堅強和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是當前國小語文教育教學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本文就國小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後進生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做好其轉化工作的措施,以促進後進生未來有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國小語文;教育教學活動;後進生;轉化工作

根據相關調查和研究發現,後進生在國小語文教育教學活動非常普遍,需要教師、家長和學校領導加強管理,真正與後進生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才能真正做好其轉化工作,對於促進後進生各方面能力進一步提高有着重要意義。

一、國小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後進生的主要原因

在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的新形勢下,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受到了高度重視,而在國小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後進生的主要原因有:

(一)家庭方面。在國小生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佔據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他們發揮良好模範作用,才能更好的引導國小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但是,部分家長的教育觀念還保持以前傳統的方式,經常對着孩子大吼、嚴厲批評,甚至打罵國小生,致使國小生出現反叛心理。與此同時,部分家長非常寵溺自己的孩子,不讓國小生接觸各種新鮮的事物,也不讓他們自己解決任何問題,從而降低國小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甚至影響國小生各方面能力提升。

(二)自身方面。國小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成長階段,一般國小生的心理素質都不夠強,自控能力也比強,如果遇到難度較大一點的問題,則可能出現畏懼、逃避、不自信和美元耐心等情況,從而產生自我懷疑的心理。

(三)學校方面。在學校開展各種教育教學活動時,教師、領導都會成績較好的學生關注較多,而成績不好或比較差的學生則得不到關心,甚至被成績好的學生嘲弄。在這種情況下,成績不好的學生一直處於被隔離的環境,不但語文成績得不到提高,還嫉妒缺乏安全感、自我存在感和自信心等,最終厭惡學習、成為後進生。

二、在國小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的措施

(一)家庭方面的措施。家長作為孩子的導向標,需要充分認識自身在國小生成長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並對學生加強關心、溝通和交流等,才能降低孩子對父母的懼怕感。同時,在設定期望值時,應全面結合國小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分析孩子的成績,才能為國小生營造一個温馨、健康、積極的家庭環境。同時,家長要與教師、學校保持良好互動,經常詢問國小生的學習情況、在校情況等,才能更好的掌握孩子的學習動態,對於增強國小生的學習動力有着極大作用。另外,家長要及時的鼓勵孩子,通過不同的方法與孩子進行交流,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陪伴孩子學習、識字和玩遊戲等,可以更好的促進國小生提高學習成績,對於提高孩子的語文綜合能力有着重要影響。

(二)後進生自身方面的措施。根據相關調查和分析發現,後進生之所以語文成績不好,是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比較明確的學習目標、自信息也不夠強等,從而不敢向教師、同學詢問,甚至不敢告訴父母。因此,教師在正確引導、幫助國小生的情況下,國小生應該對自己的語文成績進行反省,思考自己的不足、缺點等,並及時找到成績不好的主要原因,從而在主動尋求幫助、詢問教師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同時,在上課之前,國小生應對即將學習的語文知識、課文等進行預習,回到家後,應及時的複習、鞏固,才能真正提高自身學習效率。另外,家長、教師應引導國小生掌握自我激勵的各種方法,如複習一遍今天學的語文知識,才能看一集動畫片;期末成績拿到90分以上,就可以買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等等,對於提高國小生的學習動力、語文成績等有極大作用。

(三)國小語文教師方面的措施。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展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應與語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自愛一起,真正落實到每一個教學環節,才能更好的完成後進生轉化工作。因此,國小語文教師方面的措施有:第一,採用情感教育方式,與學生進行心靈交流,不但能拉近師生距離,還能讓國小生深刻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心、愛護,從而激發後進生的潛能,提高國小生克服語文學習中各種困難的信心。第二,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由於每個學生都存在差異,因此,他們理解語文知識的能力也不一樣,需要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針對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應佈置一些比較簡單的人文;針對自信心不強的學生,教師應安排一些比較基礎的知識,以在層次性教學方式下,逐步提升國小生的語文成績,從而達到轉化後進生的目的。第三,合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資源。通過利用多媒體演示語文教學中比較抽象的內容,如一段春天描寫景色的話,可以運用圖片、視頻的方式展示出來,不但能節省課堂教學時間,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全面提高國小生的語文成績。

結束語

總之,國小語文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需要對後進生轉化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加強教師、學校、家長等的聯繫,並充分了解後進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需求、心理情況等,才能真正促進後進生語文成績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文雅.耐心等待“花”開——淺談國小語文教學中如何調動後進生的學習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xx,08:58.

[2]蘇秀端.如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J].新課程(國小),20xx,05:176.

[3]計曉鋒.國小語文後進生的成因及教學對策[J].科技資訊,20xx,27:177-182.

[4]朱玥華.探討國小語文作文教學中後進生的轉化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xx,07:24.

語文教育教學8

摘要: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情感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可有效地調控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情感,可使他們有獲得美、感受美、體會美、享受美的美好感受,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從情感教育的作用以及情感教育的激發來論述。

關鍵詞:國小語文;情感教育;作用;激發

國小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是至關重要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把語文定位為“培養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昇華精神境界”。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調控作用

情感教育可有效地調控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良好的情感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達到學習效果的最優化。

(二)薰陶作用

情感教育對於學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等具有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

(三)審美作用

情感教育可使學生獲得美、感受美、享受美,有助於學生內化情感,提高審美能力,淨化心靈,陶冶情操,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

二、情感教育的激發

(一)適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説:“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因此,語文教師飽含激情地創設適當的情感教學,學生才能興致盎然地學習,使學生的情感處於最佳狀態。學生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師生才能有效地進行智力活動和情感交流。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適時創設多種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創設良好的“情感場”,引導學生進入最佳學習情境,優化教學效果。

(二)深入品析文本,引導學生體味情感

1.關鍵字詞,讓學生獲得美

從文中找到抒發感情的關鍵字詞,如“喜”“哭”“雀躍”“悲傷欲絕”“歡蹦亂跳”“喜極而泣”等,,帶領學生用內心去感受這些情感,進入文章中的情感,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情感。

2.品味佳句,使學生感受美

如,在學習《青海湖,夢幻般的湖》一文時,作者通過圍繞“夢幻般的湖”這個中心句,介紹青海湖美景的特點,使學生想象自己身在青海湖美景之間,就如身臨其境一般,細細感受青海湖的美景。

3.從文到圖,讓學生表達美

圖具有形象性、直觀性、趣味性等特點,圖文並茂,看圖結合課文,讓學生表達他們的感想,這樣既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培養他們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能力。

4.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體會美

學生大聲地朗讀,既可以鍛鍊學生的口才,又可以使學生表達出美,體會到美。教師要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採用正確的語調,掌握好停頓點等,可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信賴感、自信感、合羣感和求知感,使學生真正地體會到美感。

(三)拓展延伸閲讀,加深體驗情感

只用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陶冶學生的情感是遠遠不夠的,只是杯水車薪。因此,語文教師應在學生掌握好課本課文後,再引入多篇課本外的文章供學生閲讀,充實學生的閲讀時間,增加知識量,豐富學生的情感,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之,教學過程中,知識的交流應寓於情感之中。學生運用良好的心理狀態、合適的情感態度進入學習中,既可以愉悦地完成學習,又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從而達到學生學習效果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秦訓剛,晏濟生.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10).

[2]鄭永靜.淺談國小語文中的情感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xx(04).

[3]印宏偉.在國小閲讀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的途徑[J].廣西教育,20xx(09).

[4]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語文教育教學9

光陰荏苒,伴隨着課程改革的陣陣熱潮,又一個充滿挑戰、富有收穫的學年結束了。回顧我們教研中心國小語文教研工作本學年所走過的足跡,不難看出,我們的步伐邁得踏實、穩健、有力,可圈可點,既有值得繼續發揚光大的成績,也有應該引以為戒的不足。

一、加強學習,充實自我,提升個人業務素質。

作為教研員,我深知教研員肩頭責任之重大。我懷揣着這一份厚重的責任投入到工作之中。為了充實自己的理論水平,我不斷加強學習,認真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瀏覽各級教學網站,更新教學理念,獲取最新的教學信息,不斷拓寬教學研究視野,努力提高教研水平和能力。

1、着重研讀新修訂版(20xx年)國小語文新課標。通過認真研讀課標、《基礎教育課程》中有關語文學科的修訂理念及具體修訂措施;瀏覽各類網站中專家關於課標修訂的解讀及意見,使自己對課程標準又有了更深一層的學習、認識,在與實踐結合的過程中,體會更加深刻、透徹。並在9月26日至10月14日到城川國小進行了聽、評課,利用課外活動和晚上時間給教師解讀了(20xx年)《國小語文新課標》,使教師理解新課標,正確運用新課標。

2。關注國小語文教育信息,積極學習《國小語文教師》、《國小語文教學》、《新課程説課、聽課與評課》、許睿老師所著的《語文教學實踐研究》等相關書籍,不斷充實自己,瞭解教育最前沿的信息。

二、組織活動,錘鍊教師,打造學科精英團隊。

1、組織教師外出觀摩。

10月14日,組織30名國小語文老師赴伊旗觀摩了國小語文閲讀教學“問題式”課堂觀察暨“以讀代講”專題研討會。本次共推出六節觀摩課供教師觀摩學習,涵蓋高中低三個學段。由自治區國小語文教員楊華老師和自治區中學語文教研員田萬隆結合課例告訴大家:閲讀教學要分清學段,以標導學。緊接着由崔巒先生解讀了新修訂的《國小語文課標》。這次頭腦風暴式的培訓,給每位參加觀摩學習的教師一次心靈的洗禮,同時也帶來深深地思考。

2、10月16日至17日去東勝參加了“少教多學”開題培訓,聆聽了三節中學語文觀摩課,由市教研室副主任樑耘,自治區教研室主任田萬隆進行了點評。讓我們看到了我市語文教學的未來和希望,也幫助我們樹立了譜寫我市語文教學輝煌華章的信心。

三、深入課堂,指導教學,做教師的良師益友。

本學年本人深入課堂進行聽課、評課、座談、交流。先後深入各學校聽課100餘節,座談教師20餘人,講座6次。通過聽課、與教師座談,瞭解到部分基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對新課標的認識產生的一些新的想法和舉措,對他們的做法在給予肯定之餘,並針對教師在實施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困惑和問題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幫助教師有所頓悟,有所提升。特別是在與城川教師佟冬豔老師交流中瞭解到她對於本節課學生主動意識不強感到困惑,自己的設計堪稱精心,自己的引導也很到位,為什麼仍然激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幫她認真分析課堂上存在的問題,教師不要只想着我怎樣教才出彩,而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生成,關注學生的困惑點和感興趣之處,順學而導,順學而教。抓住教學主線,選準語言訓練點,使學生課課有所得。

四、認真命題,做好分析,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本學年,為了更好地完成命題工作,在認真學習修訂版課標的基礎上,還深入研讀了《中國小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國小語文教學目標的確定與達成》一書,結合現行教材和我旗國小生的語文學習現狀,制定了雙向細目表,命制了3份國小六年級語文質檢試卷,6月28日組織全旗國小六年級畢業班進行了統一質檢,並及時評卷、分析。對各校在考試中取得的成績予以積極的肯定,並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措施和建議,為下一步的教學指明瞭方向。

五、服務基層,加強交流,明確指導方向。

新的教育教學形式,決定了教研員角色的變化,我們教研員明確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我們不是領導者,而是服務者,我們不能一味的檢查工作,我們要服務於基層,服務於教師,服務於學生。將服務意識滲透在引領、指導、管理等各項職責中去。

1、信息服務。通過各級業務部門、各類教研活動,各種報刊雜誌,以及網絡等多種渠道,捕捉、收集和整理有關的教育、教學、教研、教改信息為基層學校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服務。

2、提供資料。為了給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信息資料,我們建立了學科公共郵箱,進行信息的交流渠道,組織教師編寫有價值的教學資料:如教學設計、課件製作、備課資料等,為教師教學提供有效的課程資源。同時上傳了大量教學教研資料供教師們學習參考,有各年級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各年級複習測評意見、識字教學、閲讀教學、習作教學的方法策略、如何提高備課的有效性等等。

3、答疑解惑。深入教學實際,建立與本學科教師的廣泛聯繫。在聽課、評課、座談、交流中解答教師教學中的問題。

六、課題引路,深入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針對語文教學中學生識字能力下降,閲讀水平滯後這一現象,經過認真研究發現師生對預習重視不夠,預習已經成為了國小語文教學中可有可無的環節。為此我以市直三小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確立了《國小六年級語文課前預習方法的研究》的研究課題,並於今年四月份提交了結題報告。

七、組織全旗國小生參加語文能力競賽、創新作文大賽。

本學年4月份組織全旗890名國小生參加了全國語文能力初賽,5月份有組織了64名國小生參加了決賽。6名獲得了一等獎,

28名獲得了二等獎,30名獲得了三等獎。6月份有組織了387名國小生參加了第八屆為學杯“全國中國小生創新作文大賽。26名獲得了一等獎,34名獲得了二等獎,47名獲得了三等獎。通過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孩子們的全面發展。

回顧這段時間所走過的路程,步履蹣跚卻鬥志昂揚。雖然教研員工作對於自己仍是新的課題,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顯得有些稚嫩和不足,但是面對新的挑戰,我會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創新的工作思路、踏實的教研作風去迎接。在今後的教學研究路上,我將繼續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悉心指導廣大國小語文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我旗國小語文教學水平。

語文教育教學10

一、關於國小教育語文教學問題的有益探索

1.加強學生的情感認知的培養

我國的歷史文化淵源流長,在祖先留下的歷史文化中充分的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態度及藝術造詣,語文知識的學習,除了要對作者的藝術手法進行學習,更重要的是能夠體會與學習古人的先進的情感認知能力,這也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目標,尤其是國小階段的語文學習,學生各方面的認知能力還很欠缺,學生的性格特點還沒有完全的定型,這時候加強學生的情感認知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採用的情感認知培養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總體來説,可以根據課本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效的情感擴展,下面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予以説明。國小課本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反應愛國精神的課文,在此類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對課本內容予以適當的擴展、引導,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深切愛國情懷,從而引導學生樹立起強烈的民族意識及愛國精神,這對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是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的。雖然國小階段是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的打基礎階段,但是在這個階段的學習中,對學生的文學修養進行適當的培養也是非常必要的,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相關語言知識的學習中,積極創造意境,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加強學習過程中字、詞、句的延伸意義的理解與掌握,為後續的複雜的語言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加強國小語文教學的改革創新

國小語文教學的改革創新包含着多方面的內容,教學內容的改革創新、教學方式的改革創新、培養目標的改革創新等,社會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任何存在於社會大環境的事物,要想跟上社會的前進步伐,就需要不斷的革新與進步,國小語文教學也一樣。正因為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中存在種種的弊端,加強國小語文教學體系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從教學內容上説,隨着時代的發展進步,很多事物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就需要在語文教材中的實例的選擇時,應該選用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接近的事例,這樣更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其次是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對於基礎的字、詞、義、音的掌握,很多教師採用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反覆抄寫,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增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而且具有很低的教學效率,對於學生的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加強國小語文教學教學方式的創新,變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對學生的學習予以正確的引導,採用各種高效的基礎知識的教學、學習方法,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基礎知識的識、記,不僅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最後,國小語文教學的培養目標應該進行適當的改革,除了要讓學生牢固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情感認知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3.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培養能容,這對學生後續的學習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尤其要注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例如,在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所學內容,積極組織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教學,讓學生在實際的環境中,自主的學習、探索所學知識,最終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其它學科的學習當中,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真正得到鍛鍊。另外,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也應該積極的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對於所學的新知識,在課堂上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與領悟,這對於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牢固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二、結語

國小階段是各方面基礎知識掌握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各方面認知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本文就對國小語文教學的教學現狀進行了簡單分析,並針對其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對國小語文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教學模式的模式的改革、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情感認知能力的正確引導,對於國小教育的教學效果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語文教育教學11

摘要:作為新世紀的語文教師,你如果跟學生説:“語文是母科,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只有學好這門學科才能學好其他學科!”學生會完全相信你的話語,但同時他們受到新媒體誘惑,也肯定不會記得你説過的話。你如果不允許他們玩手機、看電視、泡網絡等與新媒體有關的東西,那麼他們會完全不理會你,甚至把你折騰得半死。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教師,你有哪些好的教育教學技巧呢?

關鍵詞:新媒體;中學語文;教育教學

作為新世紀的語文教師,你如果跟學生説:“語文是母科,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只有學好這門學科才能學好其他學科!”學生會完全相信你的話語,但同時他們受到新媒體誘惑,也肯定不會記得你説過的話。你如果不允許他們玩手機、看電視、泡網絡等與新媒體有關的東西,那麼他們會完全不理會你。你如果思想老化、頑固無比、自以為是,跟不上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步伐,不懂得“雲上教育”,搞不懂創新發展,那麼,你一定會被新時期的學生折騰得半死。他們生長在這個虛擬網絡的環境當中,他們需要虛擬的網絡世界,他們需要虛擬的網絡生活,他們需要虛擬的網絡教育;這就是他們的成長特點,這就是他們的創新平台,這就是他們的發展機遇。作為教師的你,只能和他們一起成長,懂得巧用新媒體為你的語文教育教學增光加彩。

一、和孩子們一起趣談新媒體

如果剛接手一個七年級的新班級,看到多數孩子都在玩手機,你不用一臉茫然;你可以問孩子:“孩子們,你們知道新媒體嗎?”孩子搖頭説不知道的時候,你就可以大顯神通了。“來,今天我們就從你們的手機開始講起。”“手機就是新媒體的重要工具之一。新媒體不同於傳統的媒體,它是結合廣播、電影、電視、錄像以及互聯網等媒體的優點,不斷創新之後發展起來的現代媒體。”有人會説:“語文教育!你談什麼新媒體?是不是偏離了主題?是不是誤人子弟?”不,你只是講了一個引入話題而已,你可以藉此機會給孩子們趣談手機中的語文。“語文,是高山流水樣的奔湧;語文,是一馬平川式的傾訴、語文,是午夜黎明般的靜謐;語文,是狂飈突進的嘯傲……語文,是勵志、交鋒、感悟、體驗……”然後,孩子們會慢慢開始喜歡語文課。每天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導入語文教學,讓孩子們在趣味學習中開心愉快地學習語文。

二、和孩子們一起分享新媒體

互聯網通過計算機、手機、數字電視等將信息傳遞給用户,使其可以儘快得到自己想要的資料。這種新型媒體通過不斷分享信息資源而促進學生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新媒體改變了社會文化交流的形式,使得社會文化溝通與交流更加便利快捷。(1)教學生積極面對新媒體。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地面對新的媒介文化,讓學生用積極的態度面對新媒體的誘惑與挑戰。同時教師也要結合新媒體,對語文教學的教育理論、教育方式進行創新,讓學生在新媒體中找到新的學習素材。(2)提高學生對信息的識別能力。教師應該培養學生掌握對新媒體的大量信息的選擇能力,教師應提前佈置啟發類學習要點,讓學生學會在一定的啟發提示下找準自己需要的信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3)開啟學生的學習思維。新媒體教學能多渠道、多角度、多思路啟發學生的思維。任何一篇課文,都可以先讓學生聽聽朗讀錄音、看看學習視頻、賞析圖畫,並從中校正自己的讀音和聲調,學習不認識的字,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等。(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利用多項教學資源。教材內容的再現,不需要教師親自上演,完全可以利用規範的錄音,生動的視屏,感人的畫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5)舉行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優點,結合新媒體展開相關的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使得學生對文學增添更多的興趣,拓展更多的知識。

三、和孩子們一起玩轉新媒體

(1)引導課內玩轉新媒體。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知識更形象、更具體、更生動,能夠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感知理解教學內容,便於學生的理解,便於學生的記憶,便於學生的背誦。課堂上,還可以運用能查海量知識的網絡,教學生找到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體會學習的樂趣。(2)引導課外玩轉新媒體。高中學生的語文教育,只在學校學習是完全不夠的,教師應配合學校、家庭、社會搭建有利的學習平台,實行管控交流,真正完成課後語文學習任務。

總之,隨着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中學語文教師必須迎難而上、與時俱進、把握機遇,巧用新媒體為自己搞好中學語文教育教學課。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培養學生運用新媒體的素養,讓學生自己利用新媒體,促進自身的語文學習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曾全格,禹明主編.中學語文教學設計叢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04.

[2]羅翼.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綠色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報刊薈萃(知網版),20xx年3月第3期.

[3]羅翼.中學趣味語文實效教學研究穿越雲上品讀語文[M].中國致公出版社,20xx.10.

語文教育教學12

多年的教學生涯,我發現很多學生都存有淡化語文的情緒。之所以忽視語文學科,我以為是因為學生存在這樣一個認識誤區:認為語文即使不用功學,一樣可以考個不錯的分數;即便用功學,也和其他同學拉不開什麼差距。我甚至也曾這樣想過。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也曾認真思索過,於是確定把激趣放到教學的重要位置。在貫徹這一思想的同時,我發現課堂上的笑聲多了,但處於遊戲狀態的學生學習效果卻不明顯,特別是考試的結果並不理想。不理想就得找原因。原因是我們的不踏實,儘管我們的課堂很活躍,可是,卻少了實實在在的東西。

這讓我再次陷入思考。我經過思索並廣泛閲讀比較,有了以下心得。

首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對國中語文教學體系做到心中有數,要有一個清晰的語文教學思路,要知道自己三年的教學目標和每個目標的實行階段。大概來講,就是每一年我需要做什麼要清清楚楚。比如,在七年級時,目標是讓學生喜歡語文,對語文感興趣,廣泛的給學生介紹語文的魅力,讓我們一起沉浸在語文奇妙美好的世界裏。八年級時,漸漸規範導引,讓學生觸摸會考脈搏,養成踏踏實實的學習習慣,理出會考要考查的大體知識點,強調筆記的歸納整理。九年級,強化訓練,從專題到全面,經過多次實戰演習,學生熟悉考試類型,習慣考試氛圍,為日後會考克服畏懼、充分發揮水平做好準備。

其次,要充分發揮語文教師比較感性的優勢,儘量和學生走得近些,多做心與心的交流,尋找改變、帶動學生的契機和學習的動力。學生寫週記,常常會説些心裏話,老師不妨多關注一下,更可以巧妙的籍此和他們交流,這樣,學生會覺得老師很關心他(她),而且還能説到他(她)的心坎上,從而被打動、感染,從而激發學習熱情和鬥志。你,也在不經意間,讓學生銘記在心,成為他(她)的知心人了。

最後,無論何種技巧,都少不了認真二字。認真把握教學的各個環節,認真把握學校的教學資源,認真對待備課組活動,認真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認真是我們教學取得成功的前提,也是我個人需要不斷努力的地方。

其實,我們每個老師都想出好成績,不努力肯定是不行的,但一定要目光遠大。不要為學生成績所羈絆,視成績為唯一,棄其他而不顧,忘了學生是主體;不要太相信自己以前的知識和經驗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沒了進取心。時代在變化,學生也是變化的,老師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啊!

點滴心得,與諸君共勉!

語文教育教學13

問題意識是思維能力的動力,創新精神的基石。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起點,它的行為表現是對事物的好奇、喜歡和探究。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只有具備了強烈問題意識的學生,才有可能關注知識方法及其研究過程。在農村國小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就忽略這點,常常是一堂死氣沉沉的教師演説課或是華而不實的氣氛活躍的,老師和學生的一問一答。因此,我認為要使在沒有現代教學設備的農村國小語文課堂真正的活起來,必須在語文教學中激活和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語文教學中必須進行創造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下面談談我多年來在農村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幾點做法:

一、激發好奇心,使學生想問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創新的潛在動力,是創新意識的萌芽。強烈的好奇心會增強人們對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對新出現的情況和新發生的變化及時作出反應。發現問題,並追根尋源、激發思考、引起探索慾望,開始創新活動。因此,我根據國小生這一特點,激起學生研究問題的濃厚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引出探索的慾望。

二、創造條件,使學生敢問

在語文課上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要使學生敢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儘可能地為學生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

1、創設積極寬鬆的教學情境。在農村語文課堂上,往往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沒有討論、交流、課堂死氣沉沉,我這幾年嘗試着,與學生多進行情感交流,營造寬鬆和諧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沒有害怕感而敢於從寬鬆和諧的環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創設民主和諧的心理環境。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一種心理上的安全和愉悦,為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提供良好的心理條件。教師要平等地對待學生,給每個學生的提問投以微笑,關注和點頭,允許他們在教師講授的過程中插話。引導學生敢於對教師、書本上的觀點,提出質疑,要積極提倡學生標新立異、勇於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提供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由地思考問題。允許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辯論,讓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質疑促思。

三、教給方法、使學生會問

愛因斯坦曾説:“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更困難”可見提問並不容易。學生從“敢問”到“會問”,有一個培養和提高的過程。需要教師的示範和引導。

1、以問引文。教師的提問要有啟發性,要抓住關鍵之處。這樣能夠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中矛盾之處的注意。從而產生相關疑問。

如:《貓》一文中有這樣的句子:“説貓老實吧――它――貪玩――盡職――”引導學生在這些地方提出問題:“作者為什麼説貓老實卻又説它貪玩?貪玩又盡職呢?學生提出這些問題後,然後通過討論,就會把課文理解得更深,學生的思維也更深化。

2、提供範例。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學生喜歡模仿的又是教師的行為方式,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提問的角度、思路、方法方面給學生提供範例。善於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勤于思考、敢於想像猜測,對同一個問題多層面,多視角地去觀察、分析和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探因求果、正反對比、逆向思維、突破定勢等方法,提出來具有創新性的問題,長期潛移默化,學生便會由原來的被提問變為主動提問。

3、變課堂的“縱向提問”為“橫向提問”。所謂橫向提問就是在課堂上問題不是由教師提出,而是由學生自己提出,再由學生通過思考來自行解決的一種提問方法。由於提問者與回答者在課堂教學中都具有同等的學習者地位,因此這種提問方法與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縱向提問相比,可以使學生比較容易地消除在課堂回答過程中的緊張感,能為推動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和發現問題,敢議論問題和提出問題,善於回答問題和分析問題創造了條件,使學生有機會在一種既無拘束又較熱烈的教學環境中提出問題、回答問題。

四、提高認識、使學生善問

善問是在學生有主動提問意識基礎上的更高的要求,是敢問、會問的進一步提高,善問是要問得當,問得明、問得妙。

問得當,是指當問之處才問,不要一有疑就問,每疑必問,應當經過充分的思考確實有疑問再提問。那些通過自己的努力,或通過查工具書、向別人諮詢、與同學互相討論便能得以解決的問題,則不必提問。

問得明,是指對問題的表述要清楚、明白。清晰的表達。可以使問題更加明朗,而且還能幫助提問者自己理清思路,為問題更加深入探討和解決提供契機。

問得妙,是指學生提出的問題具有很高的認識水平,這些問題無法從課本或教學資料中得到答案,必須由學生經過理解、分析、推測、歸納等過程將那些看似零碎的信息進行加工。這就需要調動提問者認知方面的所有潛能,有時還要受到自己的興趣、動機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約。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題、敢問、會問、善問、並且把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及時納入教學思路之中,這樣既加強訓練的針對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我們農村語文課堂教學,不管用何種方法,都必須符合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思維和語言為核心,以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為根本目的。

語文教育教學14

近年來大學聯考的命題一直在進行改革,而語文命題改革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如何進一步準確測試考生的語文能力,如何進一步體現對中學教學的積極導向作用。總體思想仍然是全面考查考生的語文能力,有利於高校選拔優秀的學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素質,從而使大學聯考和教學在發展方向上一致起來。

大學聯考語文主要測試五個方面的能力: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和鑑賞評價。大學聯考語文考試內容為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古代詩文閲讀、現代文閲讀、寫作五個方面。

(一)二輪複習計劃

1.指導思想:緊扣“考綱”,研究考題,把握方向,講練結合,培養能力。

2.操作方法:採用切大塊分小塊複習的方法。

語言知識及運用:對這部分知識的講授要本着簡明、實用、高效的原則,要結合實例講解。耍根據“考綱”內容要求,將每點內容分解為若干測試點,將每個測試點配上5個左右的題目,強化訓練,直到過關為止。語文基礎既是技藝之學,也是積累之學,是檢測學生真正語文水平的根本,所以這一知識板塊的複習,必須重在挖掘以往知識庫存並伴隨着持續的大量的課外積累即“功夫在課外”的工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閲讀理解:包括現代文閲讀理解、古詩文閲讀理解。複習本部分內容,重點是選好例題與習題,最好是以近幾年的大學聯考試題為例題與練習題,緊扣“考綱”考點要求,講練悟結合。講,要講出思路,講出方法,講出規律;練,耍練出能力,練出信心,練出水平;悟,即讓學生在自己練、教師講的基礎上,結合考點內容要求及例題,及時消化總結,真正轉化為自已的能力。

3.複習要求:語言知識及運用部分要特別加強應用能力、理解能力等訓練。閲讀理解部分要想方設法調動起學生的自信心,克服為難發愁思想。寫作部分要加強規範化訓練,重視語言訓練,追求個性。

(三)三輪複習計劃

1.指導思想:模擬訓練,回扣課本,穩定情緒,增強信心。

2.操作方法:教師從大量的手頭材料中,按照大學聯考題的形式,精編3套左右的試題,進行模擬訓練。並以提高學生的應試信心為目的,加強講評。回扣課本階段要明確告訴學生該複習、回扣什麼,而不能籠統地、盲目地回扣。

3.複習要求:要控制複習節奏,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反芻”。

(四)寫作

可以作為一個專題,有計劃地貫串於整個高三複習中。⑴加強文體訓練。⑵突破重點、難點。⑶重視技巧訓練。⑷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五)主要措施

今年語文複習應考可注意這麼幾點:

(1)全面複習,夯實基礎能力。大學聯考以能力立意作為命題的原則,對我們的總複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科學、更有序地訓練學生的識記、理解、分析綜合、應用和鑑賞能力。而不能擺花架子或尋求一蹴而就的捷徑。

(2)加強閲讀能力的培養。這既是重點也是難點,要練之有“法”,除了有訓練量的保證外,更重要的是加強題型研究,給學生提供規律性的解題鑰匙。

(3)重視“語用”訓練。語言情景題(改病句,語言簡明、連貫、得體,句式的變換、仿寫、選擇,語句擴展,語段壓縮等等)要有專題突破的措施,總結規律,強化技巧,落實操作性訓練的“序”和“量”。

(4)作文訓練要到位。在突出重點的前提下多種形式和內容要顧及到。注意以下幾點:①注意訓練審題能力。即使是如近年的開放式作文,審題不當也很難寫出內容深透的好文章;②關注生活,關注優秀文化傳統,關心社會,豐富學生的思想,提高其認識能力;③重視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創造性,在寫好規矩文的基礎上,鼓勵創新,加強創新思維訓練;④加強思想修養,進行思想感情訓練;⑤注重表達,強化情文並茂的針對性訓練。

(六)如何提高複習效率

一、強調精講,變搶時間為比效率。

二、強調精選,變多練習為巧練。

三、強調學法,變學會為會學。

四、學習大學聯考試卷、試題

首先,要系統地、動態地學習試卷、試題,即將近年來的試卷、試題看作一個整體,有比較、有分析地加以研究。

再次,研究試卷、試題,旨在為我所用。在使用試卷中,我們提倡多種方式:

拆開法:即隨着教學或複習的進程,將試題化整為零,每一階段"只取一瓢"。事實證明,此方法效果明顯,它結合學習和複習的內容,並且是"大學聯考考過",格外引起重視。

微變法:即根據試題的材料,將原來的試題加以變化,如將新聞記者的素材進行分段,瞭解結構;抓住重點語句,歸納中心;對語言、表達方面的分析……還可將選擇題變為簡答題,如文學鑑賞改為從某一角度加以評析;語病診斷的選擇題變為修改病句題……

五、有效地使用課本

1.抓準訓練點,淡化"基本篇"。抓住每課、每單元的訓練點,集中訓練某一方面,其餘大膽捨棄。

2.力主自學。大學聯考試題的作答,從一定意義上説就是對自學水平的檢查--閲讀一篇材料時,再沒有老師講解,靠的是自學、自求、自得,然後交出答卷,以供評定。

六、有效地使用練習

1.語言知識與能力宜分散。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能力,是語文學科訓練的重點,也是考試的重點。

以往的訓練有兩個偏差:

一是過於追求系統化,摳名詞術語;二是集中一段時間反覆訓練。

此類的訓練宜長流水、不斷線,既可防止枯燥乏味,又有利於在反覆的訓練中加強語言的感悟能力,有利於遷移。

2.重視分類訓練,少搞綜合訓練。

3.練習應注意分析以下幾個方面:

(1)試題的測試目標,即本題考的是什麼,必須與《考試説明》緊相掛鈎。

(2)立意與命題的角度,即通過什麼,或從什麼角度來考查的,

語文教育教學15

實習是每個學生必須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學到知識,打開視野,為我們以後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特此為您編輯了中學語文教育教學實習報告,解決您在寫作中的難題!!

一、實習概況

在電大學習即將結束之際,學校為了檢驗我們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進一步激發我們對教育事業的責任感,增強語文教學的能力,促進我們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學校特為我們安排了為時一月的教學實習。在這次實習中,我再次體驗到為人師的滋味,真正體會到處於教育第一線的酸甜苦辣。

這次教學實習我是在正寧縣紀村國中完成的,實習從9月8日開始,至10月8日結束,實習時學校給我分配的任務是九年級一班的語文課教學兼任九一班班主任。在這期間,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與學校、家長的溝通,進一步提高了我的教育技能,提高了自己駕馭課堂的水平,尤其是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

通過實習,我深深的感受到,要做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必須具備豐富的學科知識,只有具備了這一點,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兩年的電大學習,充實了我的知識,提高了我的能力,才使我在教學實習中得心應手。此外還要通曉新的教育理論,懂得新的教學方法,能夠創建和諧平等的課堂環境,既能做學生的老師,又能做學生的朋友,聆聽學生的心聲,走進學生的心靈,取得學生的信任。還有要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交流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提升學生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

二、實習經過

20xx年9月7日,我到學校報到,實習工作從8日開始。我首先了解了紀村國中的基本情況,學校佔地面積13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現有教職工43名,其中高級教師3人,中級教師18人,初級職稱教師17人。本科學歷18人,專科學歷25人,學歷達標率和任職資格合格率均為100%。學校現有學生333人,其中女生161名,設8個教學班。

其次,我瞭解了自己所任教的班級學生情況:九年級一班共有學生36名,其中女生17名,班上有一半學生學習基礎差,是全校典型的差生班級。但有不少學生在體育、藝術等方面特長突出,在全校很有聲譽。

再次,我堅持利用課餘時間聽課,除了語文課之外,我還堅持聽了政治、歷史、地理等科目。就語文課而言,全校8位語文老師的課我都聽過過,課後及時請老師為我進行臨場指導,我及時吸收了不同老師上課的優勢,提升了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試講是從9月11日開始的,我講的是梁啟超的《敬業和樂業》,試講前,指導教師認真審閲了我的教案,並進行臨場指導,上課時,我採用了“師生共同明確學習目標—教師提出預習要求和預習方法—教師出示預習提綱,進行預習指導—學生收集各種信息,做好筆記—小組反饋疑難,師生共同解決”的五步和“預習—展示—反饋”三段式的教學方式,課後,指導教師和其他聽課的老師逐一對我進行了指導,為我順利進行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

第五,那次試講後,學校便同意我直接進行上課,我非常珍惜這看來之不易的鍛鍊機會,每一節課我都認真對待,每上一節課我都會查閲大量的資料,請教不同的老師,力求從備課、上課等各個環節上有所創新。

10月8日,實習結束。

三、實習體會

一個月的實習很快就結束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不少教育教學的新理論,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和提升,特別是學習到的駕馭課堂教學的方法以及指導教師及學校對我的指導和關懷,為我今後的教學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我也收穫了紀村國中的老師、九一班學生與我結下的深厚的友誼,這使我堅定了做老師的信心。通過實習,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會和感悟:

(一)教學工作

1、轉變觀念,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把“以學生髮展為本”作為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研究,勤於動手”的要求。在教學實習中,我始終堅持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好引導者,對整個課堂起調控作用,只有通過教師才能達到信息的交流和溝通。我們關注學生個性發展,提倡個性發展,更要理解個性發展,個性發展並非教師依照每個學生的意願進行鍼對其個人的教學,學生喜歡什麼學什麼,而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尊重其主體感受,發揮其主體作用。因此教師要轉變觀念,課堂上必須把學生擺在主體位置上,針對差異啟發引導,獨立探討,獲取知識,從真正體驗到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產生愉悦的情感體驗,把學習看成一種既緊張又愉快的活動,從而自覺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應該表現在對學生差異的充分認識上,對教學目標的充分理解上,對客體價值的充分發掘上,對教學方法的充分運用上,而不是利用教學舞台淋漓盡致的進行自我表現。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並解決問題,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愉悦的課堂氛圍。

心理學家布魯納説:“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怎樣做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首先教師要精心準備每一堂課,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達到想學、樂學的目的。一節成功的課學生會思維活躍,興趣極高,不覺得累,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就下課了,部分學生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同時教師上課時要精神飽滿,面帶微笑,給學生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

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教師還應着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在課堂上,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孩子的做法,而應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想,這樣教師就會多一點理解與寬容。教師關注學生平時的表現,對生病學生返校後送上一句温馨的話語等活動,來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這樣師生之間一定能形成一種和諧寬鬆的的關係,師生之間就會成為朋友,這樣學生就會更加樂於學習。讓學生放開心扉,融入到老師設置的情境中,激勵學生主動的參與課堂活動,體驗學習的無窮快樂。

3、營造創新氛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學生只有在親密、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中,才能對學習產生一種安全感,並能真實的表現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也才能創造性地發揮學生的潛能。”在課堂上教師營造愛心,有趣和疑問的情景來營造創新的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首先,在課堂上,教師一個温暖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讚揚的眼神,甚至一個點頭都是對學生的友愛和肯定,都會使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到知識的世界裏自由的翱翔。其次,教師要創設有趣的學習情景,以形象、生動、具體的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場景來激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濃厚興趣,才能激活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才能以自己的喜歡的方式去探索、去發現,才喜歡學,也才能學的好。

4、改變教學思路,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教師的責任不是把學生訓練成像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人,而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讓學生擁有獨特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應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真正動起來,讓學生能真正深入到學習中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處於導的位置,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的思考教師的問題,遇到難題師生要相互討論,同學們也要相互討論。從而在相互討論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上課後要調動學生的思維,多提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請學生自己試着解決問題,如遇到困難,可引導學生相互協作、共同討論,從而解決問題。接着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述題目的解題思路。這樣整堂課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學生才能真正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所學知識。

本次教學實習,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師只有改變觀念,以科學的態度,求真的精神來研究每一個預設,每一個過程,採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讓孩子發揮各自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構建優質高效的課堂。

(二)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舵手,是學生成才的導師,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通過一個月的班主任工作,我覺得要使一個班級有良好的班風,有強大的凝集力,班主任除了做好常規工作外,還應有一顆愛心,把自己真正融入學生中間,與他們進行心與心地交流。學生才能信任你,尊重你,班級工作才能得心應手。

1、尊重學生的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陶行知説“教是為了不教”。魏書生認為“管是為了不管”。其思想從根本上説,是要充分揮學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獨立主體,獨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為特徵。教育者必須注意維護和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在班級活動中,班主任要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學生獨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權利,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班主任工作的實踐使我認識到:如果班主任滿腔熱情,事必躬親,早晚跟班,無所不管,甚至充當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容易造成學生依賴性強,創造性、獨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於雜務中,疲憊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與發展。反之,班主任把開展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學生實踐鍛鍊積極創造條件,引導而不代替,誘導而不包辦。班主任對學生的充分信任,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主動性,分工授權,引導學生參與管理,逐步鍛鍊和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學生在活動中就可以根據現有的條件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就會表現出有理想、有目標、有志氣、有追求的個性,就會在活動中積極思考,主動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問題,自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刻苦鍛鍊自己的毅力,想方設法使自己的愛好形成個性特長。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於。進而使學生創新意識得到增強,創造才幹得以提高。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向心力,形成教育合力。這種教育的技巧,其中藴含着一條樸素的教育科學規律:“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蘇霍姆林斯基)

2、抓住學生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陶行知先生曾經提醒我們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在班級工作實習中,我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嘲諷譏笑學生,尊重學生的任何一點進步,只要他們有一點進步,就及時地給予表揚,這是一種無形的鞭策。一個信賴的眼神,一個鼓勵的微笑,都可能帶來巨大的效應。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予以賞識、鼓勵,使他充滿自信,激起他學習的興趣,讓表揚和鼓勵成為走向成功的催化劑。蘇霍姆林斯基多次告誡教育者:不能讓學生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願望的火花熄滅。即使是某些教育者心目中“一無是處”、“不可救藥”的學生,其心靈深處或多或少也有着美好道德的萌芽。班主任要引導學生髮現自己身上的善良之處、高尚之處,至少要讓他們樹立“我是一個有缺點的好人”的道德信念。對於因長期受到批評而失去自我肯定的勇氣和能力的學生,不妨讓全班學生幫助他找優點,這樣做,不僅是一種教育的技巧,也是對學生的真誠熱愛而產生的真誠信任。班主任應抱着賞識學生的心態去發現學生潛在的優勢,並想法設法創設條件,提供機會,走進學生的心靈,用心靈贏得心靈,用真誠贏得真誠,當學生“也樂意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李鎮西)。著名的埃森塔爾實驗正好印證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精闢論述:“我在學校裏對兒童、少年和青年的幾十年工作,使我得到一個深刻的信念:人的天賦、可能性、能力和愛好確實是無可限量的,而每一個人在這方面的表現又都是獨一無二的。”

3、寬容學生,創設和諧、民主的班級環境。

心理學家講: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便學會譴責;如果孩子生活在敵視中,便學會好鬥;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便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便學會喜歡別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便學會覺得生活在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因此,班主任要積極創建和諧、民主的班級環境,關愛學生,信任學生,寬容學生,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學生心田,重視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創造師生平等相待、傾心交流的氛圍。使師生雙方心相知、相融和相通。在實踐中,我們教師那怕是僅僅投向學生一瞥飽含愛和信任的眼光,在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會“感光顯影”。寬容學生,特別是那些犯過錯誤的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採用換位思考的方法,用寬容去温暖學生的心靈,幫助他們消除隔膜,化解對立情緒,引導他們把自己的缺點找出來,然後逐步改正,就可以化消極為積極。經常接觸、交流,鼓勵學生,才能激活學生的心靈。我們只有成為學生的朋友,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與他們進行雙向交流,創設和諧寬鬆的教育環境,以心換心,換來的是學生的尊重、信任和愛戴。也才能建立起師生間彼此的默契。

4、以愛為橋,不斷探索班級工作的新方法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風格各有千秋,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愛的教育“。因此,作為班主任,要對學生傾注真摯的愛,這種愛,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更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採取的“感情投資”,而是發自肺腑的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更不要拘於傳統的管理模式,要積極探索,根據新時期教育工作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和管理工作能力,探索新的方法:

(1)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班主任的模範行動無時無刻不影響着學生,因為學生不僅聽其言,而且觀其行。“教育無小事,處處是教育”,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班級活動和課堂教學中,班主任都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當好學生各方面學習的榜樣。在班級工作中時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從自己做起,以良好的形象做表率,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2)以情感人,對學生要充滿愛心,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對留守兒童、有困難的學生,班主任應該關心照顧,組織學生送温暖,給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和具體問題,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動人。

(3)不斷探索班級工作的新路子。在班級工作中,為了使班級管理更加科學,更加民主,我先後運用了“人文管理”、“激勵機制”、“羣體效應”、“從眾心理”、“最近發展區”等理論,把規章制度的要求變成學生的自覺行動,取得了顯著效果。從20xx年8月開始,本着“學生的每一點成績都給予肯定,每一點進步都給予鼓勵”的教育原則,我在班級實行了“學生標杆激勵制”。在班級設立了“五星標兵、紀律標兵、學習標兵、才藝標兵、環保標兵、衞生標兵、進步標兵、服務標兵、美德標兵、健康標兵”十類學生標杆風采園地,實行“可上可下,動態管理”。這種方式幾乎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嚐到成功的喜悦,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每一項愛好特長都能得到尊重,並能得到及時的鼓勵,極大地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個性得到了充分展現,學生面貌呈現出萬紫千紅,百花爭豔的喜人景象。這又印證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精闢論述:“共產主義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於:要在每一個人(毫無例外地是每一個人)的身上發現他那獨一無二的創造性勞動的源泉,幫助每一個人打開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見、理解和感覺到自己身上的人類自豪感的火花,從而成為一個精神上堅強的人,成為維護自己尊嚴的不可戰勝的戰士。”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要把一個建設一個真正的班集體,需要班主任付出艱辛的、創造性的勞動。教師要把學生作為交往主體,用微笑與真誠、鼓勵和信任與學生進行交往,形成師生間心理的共鳴與互動,在師生間建立起心靈的彩橋。

四、存在的問題

通過一個月的教育教學實習,我覺得教育教學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回顧起來,仍然存在不少遺憾和問題,這主要是:

1、專業知識還不完備,特別是學科之間整合的只是比較欠缺。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還需要不斷的充實和提高。

2、新的教育教學理論的空白點太多。教育形式不斷髮展變化,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出現,對新的理論自己還知之甚少,用新的理論支撐課堂的技能還差距較大。這是我今後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必須經常堅持學習,努力突破的弱勢之一。

3、對弱勢羣體的關注度不夠。隨着進城務工人員的不斷增多,作為勞務輸出的大縣,留守學生的數量不斷增多,紀村國中的留守兒童將近在校學生的三分之一,在教育教學實習中,我對留守學生的關注度比較欠缺,這也是今後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引以為戒的。

五、今後工作的努力方向

通過一月的實習,我才真正的體會到“教育教學是一門不無遺憾的藝術”,唯有不謝的努力才能減少遺憾。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必須在以下方面努力:

1、繼續學習漢語言方面的知識,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貯量,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增強自己課程整合的能力。力爭擁有豐富的各科知識,應對學生無窮無盡的問題。

2、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探索適應新的教育形式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特別是弱勢羣體,做學生的朋友,走進學生的心靈,傾聽學生的心聲,關注每一個學生,促進不同學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