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授課稿(精選5篇)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1.8W

青少年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生理、心理都不十分成熟,加上社會閲歷淺,所以是非觀念較差,容易去模仿從事違法犯罪活動,也容易被人利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授課稿(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授課稿(精選5篇)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授課稿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各種交通信號、標誌和志線的作用。

2、使學生知道有關的交通法規。

3、使學生懂得應該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重點難點:

1、各種交通信號、標誌和標線的作用。這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2、有關的交通法規。這是重點。

教學方法:

識記法、情景模擬法、講解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1、運用電腦播放一組“因違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聞。(讓學生認識到違章的後果,使學生帶着一種無比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與思考,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境。同時也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麼重要,增強交通安全意識。)

2、提出問題: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引導學生清楚是因為違章而造成的),那麼你們在生活當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規和認識了哪些交通標誌呢?他們的作用及意義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重點介紹這些內容。(引出本課的重點與難點,着重講述)

二、學習各種交通標誌(重點、難點)

1、請學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種標誌卡片,在課堂上展示、介紹,並説出這些標誌所代表的意義、作用。

⑴互相向同桌介紹。

⑵全班學生自由交流。

⑶請學生學生到講台上介紹。

注:這樣使學生在有效的空間上自由交流,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同時感性上有了一些認識,使這一節課的學習顯得輕鬆、愉快,而且有助於學生加深認識。

2、學習日記。

(1)出示討論題:

a.根據劉巖日記的內容,找出並確認她在日記中,所提到的各種交通信號,標誌和標線。

b.説一説這些交通信號、標誌和標線各自的作用。

(2)展示考察日記。(聲、形、動畫同時展示)

(3)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分小組討論。

(4)集體交流(邊交流,電腦一邊展示日記中提到的各種交通信號、標誌、標線及其作用)

3、觸類旁通學習其它的交通標誌。

(1)電腦展示各種交通標誌。

(2)有的電腦展示,有的請同學説後再展示。

(3)引入:這些交通信號、標誌和標線是為了保證車輛和行人的安全。我們要不要聽他們指揮呢?(回答要),但我們還要聽誰指揮?(交通警察、同時出示文中交通警察的圖片)

4、小結: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一要聽從交通警察的指揮,一要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和識記各種交通信號、標誌和標線的圖案,理解它們代表的意義,按照它們的要求去做。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車輛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則,我們的生命財產才能得到保證,交通才會有秩序。

5、引言:為了保證交通安全,除了上邊這些必要交通技術措施外,國家還用法律的形式,

制定了一些強制性的規定,這些規定的全稱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簡稱“交通法規”。

三、學習“交通法規”一段文章

1、指導學生閲讀後,告訴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是國家於1988年8月1日施行的,是全國統一的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法規。它不僅是國小生的行為規範所要求的,而且對公民都具有約束力。法規的內容十分全面和詳細,在這裏我們僅就與我們有關的部分摘錄,供同學們瞭解和學習。

2、叫學生邊讀邊議。

(1)國家為什麼要制定這些法律條款?

(2)制定這些條款對我們有什麼好處?不這樣做會產生什麼後果?

讓學生要據親身體驗,或者聽到、看到的事例,踴躍發言,暢談制定這些條例的道理。

3、利用電腦展示插圖,啟發學生説出每幅圖的內容,使他們懂得哪些行為是應該學習和遵守的。

四、模似從學校到書店的活動,其中設置了許多“關卡”,讓學生實踐。

五、總結:

通過 “注意交通安全”一課的學習,使我們又學到了許多有用的知識。我們不僅認識了交通標誌,而且還能從法律的高度去理解交通法規的意義。交通安全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事情。為了他人和自已的安全,我們一刻也不能忽視。我們不僅自己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還要向家長和你熟悉的人進行宣傳,使大家共同來維護良好的交通秩序。(邊播放音樂)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授課稿2

1、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不平等現象分析,使學生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2、正確認識、理解平等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培養學生在法律範圍內正確行使平等權利的能力。

2、學情分析

學生對平等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正確,我們主要要從法律的角度去理解。

3、重點難點

1、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夠平等待人。

2、“導行”培養學生的平等觀念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行動。

4、教學過程

活動1【講授】

一、導入

導入課題

故事導入:學生閲讀教材上的故事。思考:從八路軍改稱謂的事情中你得到什麼啟示?我們在平時對待他人的問題上用的是什麼態度?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需要改進的?

師:講述《蕭伯納的故事》。蕭伯納:“一個人不論他有多大成就,都不能眼中無人,而應平等待人、尊重他人。這是那位蘇聯小姑娘給我的教訓。”

活動2【講授】

二、學習新課

1、平等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

講述故事:從前有一個國王,一天他站在皇宮城牆上觀光,突然他看到在皇宮前方有一小木屋,他感覺大煞風景。就命令衞兵去把它拆了。後來,那木屋的主人狀告國王。法官判國王賠償。

明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國憲法規定: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性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也都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2)公民的合法權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護;

(3)在法律面前,不允許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權,任何人不得強迫任何公民承擔法律以外的義務,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懲罰。

要在法律範圍內正確行使平等權利

案例分析:在某中學的校門口,經常有一些不法分子攔截該校低年級的學生,目的是向他們要錢。有的學生見到他們就跑;有的學生因為懼怕他們,只好拿錢給他們;有的同學因為挨劫,便找自己的朋友幫忙,對他們進行報復;也有的同學將此事告訴家長、老師。

思考:我們受到不法侵害該怎麼辦?(學生討論)

明確: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

平等,是人際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運用學生平時之間叫綽號的事提問:你給別人起過綽號嗎?別人給你起過綽號嗎?別人叫你綽號你有什麼感受?

明確:平等待人的作用,怎樣做的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尊重既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徵,也是人與人交往的基本原則。對他人尊重,就是尊重自己

活動3【活動】

三、鞏固

遊戲:迴音遊戲。體會平等的重要,進而讓學生明白要平等待人。

活動4【作業】

四、課堂練習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授課稿3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認識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

2、能力:能夠增強法制觀念,樹立法制意識。

3、知識: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基本要求,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意義,知道如何增強法制意識。

教學活動

一、“新聞播報”

[視頻]電子眼避免司機選擇性守法

二、讀書·自學

環節一:知道法制建設的要求是什麼?地位是什麼?

請同學們自主學習課本P52—P56,獨立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2、青少年怎樣增強法制觀念?

環節二:深化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之間的內在聯繫

1、教師重點突破:設計兩個問題加深學生理解

①這四項要求去掉其中一個會怎樣?

②得出什麼結論

2、教師歸納:

①這四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缺一不可,是一個整體。

②沒有立法、守法,執法和司法就沒有依據;沒有執法和司法,所立的法律就失去權威,守法就失去了有力的保障。

環節三:理解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的意義,樹立法制觀念

1、課件展示

案例一:法律家族的新成員

案例三:觀點大聲説

正方:守法出行可獲獎金利大

反方:守法出行可獲獎金弊大

①小組爭論,達成共識

環節四、學以致用,落實行動

教師:我們知道了加強法制建設的要求。我們中學生能為法制建設做些什麼呢?

案例四:視頻:網友的.積極建言體現了思品課的哪個道理?

案例五:

《人民日報》11月2日發表評論,題為《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羣眾工作,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文章強調,站穩羣眾立場,要堅持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堅持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想問題、作決策、做工作,都要從羣眾利益出發,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要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絕不能幹勞民傷財、違反羣眾意願的事。

“問於民”是源於我國公民享有什麼權利?其法律依據。

回顧總結:

教師總結:我國的法制建設為人民,法制建設靠人民,法制建設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讓我們做一個知法、守法、護法的公民,為國家的法制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雖然我國法制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以權代法現象依然存在。建設法治國家除了需要加強法制建設,還需要健全法律監督。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授課稿4

一、教學內容:

當前暴力犯罪突出,團體犯罪嚴重,各種社會團體因素對當前中國小生造成了許多不良影響。本節課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加強法制教育宣傳,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養成學法、懂法、依法辦事的好習慣,有效地樹立和維護學校良好的學風以及社會的穩定發展。

三、知識技能目標:

讓學生更瞭解法律,並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學生在遇到某些情況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運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教學方法:

通過案例分析和學生參與討論事例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五、教學過程:

1、引言:同學們都有十五、六歲了,相信大家都會判斷是非對錯,可是,為什麼又有那麼多的未成年人因為一時的糊塗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現在,隨着社會的發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沒減,面對這個沉重的問題,我們是不是應該去深思呢??

2、闡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

(1)犯罪呈低齡化趨勢

(2)社會閒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在校學生作案逐年遞增

(4)犯罪的類型複雜

3、學生討論: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總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社會的因素

(2)家庭的因素

(3)學生的心理因素

5、相互交流

學生與主持人對某一案例,一起討論,各抒己見

6、佈置作業

本週大家就本節班會課寫一篇週記,談談自己應如何做一個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授課稿5

一、主題班會的目的

通過案例分析,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完善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二、班會的活動方式

班幹部主持,師生共同參與,以講解、朗誦、討論等形式展開。

三、班會的理論分析

1、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和鍛鍊學生的分析能力、認識能力、鑑別能力,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有助於學生正確地傳遞和接受信息,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將校內法制教育學習與社會生活實踐相結合,有助於學生自覺地提高公民意識和法律意識、社會責任感、社會認識能力。

2、引起學生的現實關注;近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日趨低齡化、暴力化、團伙化,已向全社會敲響了警鐘。專家分析,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學校教育不到位;二是受家庭負面的影響;三是社會上不良風氣的侵蝕。成長環境,對青少年至關重要。學校教育固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但光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學生天天受到學校的教育和教師的影響,同時也天天受着社會的教育和社會上各種人的影響。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必須集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解決。學校的法制教育要首先走在前列。

3、促進法制教育課的教學。使學生的法制教育學習與社會實際情況相結合,學以致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澄清學生心理及思想感情中的模糊觀念。

四、班會活動流程

案例介紹——教師講解周邊的一些案例——實話實説(討論)———齊誦——宣佈班會結束

實踐證明,青少年學生一旦養成了種種不良習性後要矯正過來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因此,青少年學生就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習中,處處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社會公共規範,遵重社會公德,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加強自我修養,樹立自尊、自立、自強的意識。

自尊、自律、自強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也是進行自我防範和贏得社會保護的途徑。如果青少年學生自甘墮落,外界再怎樣幫助,也是無濟於事的。增強辯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青少年學生只有學好知識,豐富社會生活經驗,鍛鍊各種能力,才能對違法犯罪行為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能分清是非,青少年學生還要加強鍛鍊身體,增強體魄,這樣有助於青少年學生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時候,及時逃脱或者進行正當防衞,不至於受犯罪行為的隨意侵害。

討論題:

1)年少犯罪就值得寬恕嗎?

2)你怎麼樣安排假期?

教師講解周邊的一些案例

全體學生齊誦:《國小生守則》

6、班主任總結:不管一個人的知識多麼豐富,一個人的家庭背景如何好,當他帶上法盲的眼鏡時,就容易走錯路,跨過法律的界線。讓我們擦亮法律的鏡片,讓他們與法同行吧。

7、班幹部宣佈班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