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教育教學的故事【優選】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3.16W

教育教學的故事1

“只有不敢畫的孩子,沒有不會畫的孩子。”

教育教學的故事【優選】

自從女兒出生以來,我常常從女兒一些不經意的遊戲和塗鴉思維中悟出了許多教育的思想。

許多學生在幼兒園時個個都是畫畫能手,他們信手乩來都是畫,其想象之大膽是我們這個年齡所無法超越的;到國小時也還能畫出許多優秀的好作品;但到了國中以後卻是更多的學生都不敢畫了;而到了高中可以説根本就不會畫了,這一怪現象在我們的美術教育中長期存在直至今日。

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按常規理解,當一個學生隨着他們年齡的增長,知識面的擴大,觀察能力的提高,對各種事物的進一步理解,以及始終都在接受美術教育的學習,應該畫得更加優秀才對,可事情卻恰恰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不,事情就來了。

很久沒有接觸國中的美術教學了,去年春季到凌霄中學進行國中美術教學的.支教工作,總算找到了這個答案。自新課改以來,美術的整個教學理念都作了很大的改變,更加註重將美術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在教材的編寫上也特別注意到與該學期的不同季節貫穿在一起,比如美術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造型表現”就是《春天的暢想》,將春天與學校生活聯繫在一起,從而拉近了美術與學生的親和力。本單元有一幅題為《放飛》(見圖一)的學生作品範圖,圖中描繪了一羣兒童正在春天的郊外放風箏的情景。

當時我在備課時就一直在想該如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感受通過畫面來表現蓬勃生機的春天呢?這時,5歲的小女兒走到了我的身旁,用好奇的眼光觀看着《美術》課本中的圖畫,出自逗女兒玩的心態,我就問女兒説:“子楸,你也給爸爸畫一張小朋友們在放風箏的畫好嗎?”“好啊,”女兒不假思索地回答着,並馬上跑去拿來了筆跟紙,開始煞有介事地畫了起來。正當我也在思考着如何畫出這張作品,特別是如何從人物結構、人物動態的透視變化來表現畫面中的人物正昂起頭來望着天空飛翔的風箏時,女兒已經用她那“童真”的筆觸瞬間完成了這幅放風箏的作品,其大膽的想象力和藝術表現力當時真的使我產生了很大的震驚,以致至今仍記憶猶深。

她爺爺、奶奶還有媽媽聽到我噓噓的讚歎之聲時都圍過來欣賞她的傑作,可他們一下子就哈哈大笑起來了,“這張畫怎麼是這樣呀,怎麼把所有小朋友的臉都畫倒了。”是啊,小女兒為什麼不按常理把人物臉部畫正而是將其畫倒了呢。作為一個成人在看待兒童畫時,首先會從畫得像不像某一事物來評判這一張畫的優劣,其次是從成人的思維模式和審美眼光來評判一張兒童畫的好壞,這也正是他們看完畫以後所發出哈哈大笑的原因。這一聲哈哈大笑也印證了為什麼“許多學生在幼兒園時個個都是畫畫能手;到國小時也還能畫出許多優秀的好作品;但到了國中以後卻是更多的學生都不敢畫了;而到了高中可以説根本就不會畫了”的這一怪現象。

小女兒那超越常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正是我所噓噓讚歎的可貴之處,也正如俄國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説的:“兒童世界有另外一套生活規則,另外一種理解和語言表達方式。”為了檢驗這個問題,在第二天的美術課上我也請班上的同學上來黑板上畫一畫這一《放風箏》的主題畫,可是正如我上面所説的“但到了國中以後卻是更多的學生都不敢畫了”一樣,均不知要怎樣畫出昂頭看着風箏的人物形像來,甚至連一隻小鳥也沒能畫出。我一連試了六個班級,班班如此,此後,我展示了小女兒的這幅畫,並給他們作了講解和分析,學生們才恍然明白,畫畫還可以這樣畫啊。

是啊,我們是應該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的美術教育,從教師做起,擁有一顆童心,才能讓我們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始終喚起學生們敢想敢畫的精神,讓他們始終充滿着奇思妙想,永葆“童真、童趣”之心。

教育教學的故事2

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已經六年了,這六年是辛苦的六年,也是快樂的六年,因為在每一次的教學工作中,你總能收穫一份成就感。

有一次在上課的時候,教學內容是Whatareyoudoing?當課堂很順利地進行到一半時,突然有一位同學叫起來:“老師,有人在畫畫!”話音剛落,全班同學眼光一齊投向那位同學。而此時他卻沒放下手中的筆,還在繼續畫畫。我知道,當時如果一把奪過他的'畫紙撕掉,或是大聲責罵他幾句,都能讓自己解氣。但轉念一想,我又強壓心中的怒火,走到他邊上,語氣平和地問:“Whatareyoudoing?(你在做什麼呢?)也許他也沒想到我會這樣問他,或許是他根本沒聽懂我的問話,還是不知道怎麼回答,他沒做聲。我轉向其他學生問道:“Whocanhelphim?馬上有同學舉手做答:“Heisdrawing.”我請該同學説:“I’mdrawing.”他輕聲地跟着説了一遍,我對他點點頭,加上一句:“Verygood!”

在上面的這個故事中,我採取了與學生保持一致立場和先揚後抑的方式。來個“順水推舟”,用愛心來打動和征服他們,形成了課堂上師生輕鬆和諧的氛圍,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慾和培養了學生對英語的濃厚興趣。

教育教學的故事3

感動是一種發現,於人於自然;感動是一種感激,於理解於關懷;感動更是一種動力,于思想於志向於行動。總之,我們的生命少不了感動,是感動讓我們記住過去,體味此刻,憧憬未來。我是一個容易感動的人。別人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温暖的問候,一次及時的幫忙……常常會激起我心中的漣漪,甚至使我眼眶潮熱。有時躺在被窩裏或在桔黃的燈下,回味那些令我感動的人與事,我的內心便充溢着幸福和温暖。

感動真的是一種完美的情愫,值得我好好地珍惜她,細細地品味她,盡情地享受她。當我幸運的成為一名國小老師老師時,我的這種感動就越發強烈,而它的源泉就來自於我的孩子們,是他們給了我無限的感動,是他們讓我重新審視自己,是他們讓我更進一步解讀生活,解讀教師的神聖與偉大,也讓我收穫了幸福快樂的人生。

年9月,校園安排我任一年級43班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班裏大多是農村孩子,雙職工的只有兩個,很多人都不看好我們這個班,彷徨過,猶豫過。偶爾看到了台灣作家席慕容的這樣一段話:在陰暗的畫室裏,手上拿着這塊調色板,我心中有着強烈的感動,別人是怎樣把女兒託付到我們手中的阿!他們用着多謙卑與多熱切的態度,期望我們能夠,請求我們能夠,使他們的子女進入一種境界,到達一種要求,實現一個從幾十年前便開始盼望着的幻夢與理想。我肩頭負着的是怎樣的一副重擔!而我,我盡力了嗎我真的能夠問心無愧嗎它讓我警醒:班裏的每一個學生,不就應只停留在統計學好處上的五十幾分之一,而是家長百分之百的期望。既然是語文老師兼班主任,除了對學生盡心盡力的幫忙,別無選取。

如今,這些孩子們在風風雨雨中和我一齊走過了四年的歲月,説實話,我們43班走到這天並不容易。如果像得獎的.明星那樣,“感謝CCTV,感謝我的經紀公司,感謝。.。.。."那我要感謝的人也有一大堆,感謝以前和我一齊奮鬥過的各課任老師、感謝那些一向支持我的家長們,更感謝我的孩子們。跳繩比賽、毽球比賽、乒乓球比賽、接力賽。.。.。.每次為了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為班爭光,總能看到他們刻苦訓練的身影,也總能得到他們的喜訊。在他們身上,演義着堅持不懈。是他們,推動着我一步步向前。

在四年級上學期校園舉行的會操比賽前,因為自己去介休講課走了兩天,耽誤了學生的訓練,而在這兩天裏,別的班練的是如火如荼。其實,對於比賽的結果,我也能夠預想到。雖然如此,可我在心底還存在一絲僥倖,期望我們班能贏。賽前,孩子們也滿懷信心。經歷了無數次學生比賽的場面,我還是會緊張。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孩子們用他們的身體語言詮釋着自己為班級爭榮譽的決心,尤其是我們班的體育委員,紅領巾被風吹開以後,也沒有去理會,甚至連碰都沒敢碰一下,生怕因為她的一動,而影響了羣眾。看着這羣認真的孩子,我被感動了。我們班雖然沒有得獎,但我已經很滿足了,因為我和孩子們都已經盡力了。

比賽的名次是小事,但在比賽中鍛鍊了孩子們堅強的意志,樂觀自信的人生態度,不服輸的勁頭,這才是給予孩子們真正的寶貴精神財富,這樣的人生財富或許會影響孩子們的一生。每個學生的生命中都擁有一片純淨的藍天,老師的職責是百倍地呵護它、不斷地滋潤它、真誠地錘鍊它。工作的需要,得去太原聽兩天課,可我放心不下的是班裏那50多個孩子,尤其是那幾個讓老師們頭疼的學生,胡沛恩、程志海、袁浩東、王佳軒,是對孩子們隱瞞真相,讓他們誤以為我還在,只是請了一會假還是實話告訴他們我在的時候,這幾個孩子還經常給我弄點小插曲,如果讓他們明白我走兩天,那還了得可作為一名教師,又怎樣能欺騙孩子再三權衡之後,我決定説實話。

“孩子們,我要去太原聽兩天課,在這兩天之內,如果有什麼想對老師説的,你能夠寫在日記本上,好嗎”“好!”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但是,老師最擔心的是那幾個寶貝疙瘩,會不會因為太想我了,而弄出一些亂子呢”我邊説邊用眼睛掃掃那幾個調皮鬼。他們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我故意賣了個關子:“如何是好阿要不,我不用去了。”“老師,請你相信他們一次吧,您不在的日子裏,他們必須能守紀律。”“是阿,他們不會讓您失望。”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説着。

“是嗎我不太相信。”“老師,請您相信我,我必須不給您添亂。”王佳軒站起來説到。“我保證不犯錯誤,老師,您放心地去吧!”胡沛恩也站起來。其他人也紛紛做了保證。忐忑中,聽完了兩天的課。回到校園的我,第一件事就是看學生的日記本,迫不及待地想了解這兩天班裏發生的事。“金老師,您不在的這兩天,咱們班學生很聽話……“老師,這兩天,我很想你。”學生的表現出奇的好,這讓我很欣慰。最讓我難忘的是袁浩東的日記:“老師,我沒有犯錯,很聽話。您雖然不是我的媽媽,可您十分關心我,我真想叫您一聲老師媽媽。”這是個從私立校園轉來的孩子,五門功課就有三門考試不及格。

有時,我真想放棄他。可當我看到他的日記時,不禁為自己當初的想法而感到羞愧。在前不久結束的接力賽中,我們班的男生前面九棒一向領先,可惜在最後一棒時,出現失誤,我們與第一就這樣擦肩而過。賽後,不斷地有老師跟我説,為我們班惋惜,還問我是否有批評孩子們。孩子們都已經盡力了,他們又何曾不想拿第一阿看着他們黯然的眼神、沮喪的表情,我怎樣忍心再去責備他們呢我在黑板上寫下“期望失望絕望”三個詞,並且告訴他們,“老師這天經歷了從期望到失望的過程,但是,我沒有絕望,只要夢還在,期望就在。”

孩子們在日記裏紛紛寫到:“下次比賽,我們必須要努力,決不再讓老師失望。”升入六年級,知識難度增加,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心理的日趨成熟,思想問題也越來越多,一切都壓得我喘但是氣來。任憑我怎樣努力,成績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現實真的和理想有一段距離阿!以前一度,我想當逃兵。記得一次在網上和李鑫聊天時,我説:“你們讓老師很悲哀,我真不想帶你們了。”“那老師,您準備帶哪個班”“不明白,只要不是你們就好。”半晌,網絡那頭的學生沒有回信,就在我認為這次聊天要結束的時候,學生打過一段文字來“老師,您不想帶我們了,能夠再帶一個班,如果我們不想學習了,能幹什麼也能夠重新選取嗎”是阿,學生沒有退路,我也不能給自己留退路。

“咬牙堅持吧!”這是這個學期以來,我對學生説得最多的一句話。王晨戍生病了,劉老師給家長打電話,孩子居然對老師説:“我等會吃了藥就來了,不用拿書包。”張瑜感冒了,渾身發冷,我幾次想給她媽媽打電話,都被她阻止了,“金老師,我能堅持!”下課了,浩揚、閆澤新、張藝君為一個縮句還在討論;温俊慧、楊耀瑋主動要求家長給自己找老師進行輔導;課堂上,因為犯困,主動站起來聽講的同學大有人在,往太陽穴抹風油精提神的人也比比皆是,有這樣的學生,我還有什麼理由逃避,還有什麼理由當逃兵呢在這六年半的日子裏,我們因成功而歡呼雀躍,因失敗而相擁而泣。

四年間,一千多個日子形影相隨。一千多個日子,忘不了我的孩子們,更忘不了默默支持我的家長們。我班的學生家庭並不富裕,多媒體集資時,我一籌莫展。動員會上,申祥容爸爸的一句話“為了孩子,我覺得值!”使工作打破了僵局,家長們紛紛慷慨解囊,李源的爸爸更是一個人出了2000元,確保我們的工作順利完成。07年9月,新教學樓竣工,許蓉的媽媽、温俊慧的媽媽、廖輝的爸爸冒雨將50多套桌椅搬進四樓的新教室;張靜和張瑜的媽媽利用半天的時間為我們把新教室的玻璃全部擦出……“金老師,您説吧,需要我們做什麼”這是六年中,我聽到家長説的最多的一句話。

當我情緒低落的時候,看到的是孩子們一雙雙關切的眼神;當我倦殆時,看到的是家長們那信任的目光。是他們,讓我感受到了當老師的幸福;是他們,讓我體驗到了做班主任的幸福;是他們,讓我沐浴在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的光輝中。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動着我。如果説自己這幾年取得一點成績,這都得歸功於那些孩子們,家長們。

感動,不僅僅是心中一片温暖,也不僅僅是熱淚盈眶時的無言,也不僅僅僅是從內心頓生的衝動;它是如春風般無聲的輕柔,它是像下雨過後晴空中彩虹般的燦爛,生命中的感動,不僅僅要用眼睛去發現,還要用心去體味。選取教師,我就選取了微笑與歡樂,感動與幸福。前行,源於感動。

教育教學的故事4

避險

一條小魚氣喘吁吁地游到一個淺灘。烏龜見了,問:“你從哪裏來?”

“我從深海來。”小魚説。

“深海不好嗎?為什麼要到這淺淺的海灘來呢?”烏龜問。

“深海真是太危險了,那兒不僅風急浪高,而且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被大魚吃掉。”小魚感歎地説。

“這淺灘就安全嗎?”烏龜問。

小魚悠閒地説:“當然。不安全,你怎麼會生活在這裏呢?這兒風平浪靜,又不用擔心大魚來襲,多安逸啊!”

一日,大海洶湧的浪潮波及淺灘,一個浪濤把小魚和烏龜拍到了沙灘上。烏龜翻了個身,慢條斯理地抖了抖身上的沙子,若無其事地爬回淺灘。擱淺在沙灘上的'小魚,卻永遠回不去了。

他人的天堂,可能是你的地獄;一味地逃避風險,可能遭遇更大的潛在風險。

教育教學的故事5

看了一則美國短篇故事:8歲的小男孩隨外祖母和母親在一家豪華的旅館吃午餐。他神氣地要了個索厄斯伯利牛肉餅,自信地認為既然有這麼好聽的名字,那它一定是一種加了肉汁的美味漢堡。但端上桌後,才發現那隻不過是一盤豌豆牛肉餅。小男孩不喜歡吃豌豆,可外祖母卻命令道:“把你的豌豆吃掉。”雖然小男孩的母親在旁解釋:“媽媽,他不喜歡吃豌豆,隨他便吧!”外祖母卻不理會,反而靠向他説了一句:“如果你吃掉那些豌豆的話,我就給你5美元。”在這巨大的5美元的誘惑下,小男孩居然在母親的瞪視中把所有的豌豆塞下了肚。在接下來的歲月裏,母親時常會煮上一碟豌豆,放在小男孩面前,並説上一句:“你曾經為錢吃下了它們,你現在也可以為愛吃下它們。”

看完這則故事,我不禁為故事中那位慷慨的外祖母的良苦用心而感動:“如果你吃掉那些豌豆的話,我就給你5美元。”為了讓孩子吃下那份食物,她不惜破費5美元。不管她此舉的目的是出於對孩子攝取均衡營養所作的努力,還是在設法向孩子滲透不可以隨便浪費食物的美德教育,都表明她愛這個孩子,她的教育充滿人情味。但我更為那位母親的.教育方式叫絕。“你曾經為錢吃下了它們,你現在也可以為愛吃下它們。”能找出什麼理由來反駁它呢?沒有。“你曾經為錢吃下了它們。”沒有指責,卻讓小男孩覺悟到為金錢而做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是不對的;“你現在也可以為愛吃下它們。”沒有逼迫,卻讓小男孩感悟到這是無法拒絕的一種“愛的行為”——母親愛我才為我煮豌豆,我接受她的愛並且要向她表明自己也愛她。所以,應該吃下它們。在我眼裏,這位母親的教育是有生命力的,它讓孩子受益終身。

我們的教育很多時侯用的是這位外祖母的策略。每次考試前,總會聽到孩子們在我面前炫耀家長的慷慨:“老師,我媽媽説如果我語文、數學都考95分以上,就帶我去吃肯德基。”“我媽媽説,兩門功課都考90分以上就可以去湖州吃麥當勞呢!”“我奶奶説了,如果我拿一張獎狀,就獎我100元錢;要是拿兩張就有200元呢!”“老師!我跟媽媽説我想要遙控汽車,媽媽説只要考試考得好,要兩輛也沒問題。”……如果達到家長的要求,就能得到價格不菲的獎勵。在孩子眼裏,這可是一道無法抗拒的魔力。應該説這道魔力對孩子此次考試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作為教師我們還得在心裏感激家長們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可這種教育方式可取嗎?教育類書刊中這句話出現的頻率很高:我們要教會孩子做人、做事。在物慾魔力的籠罩中,我們的孩子做事能力、特別是做事必索取報酬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鍊。關於做人的教育得到多少呢?微乎其微,有時甚至連灌輸的機會都沒有。如果有的家長事後發覺這種做法欠妥,想要出爾反爾,那就是錯上加錯了。言而無信,你又怎麼去讓孩子理解、接受“誠信”?而萬一孩子沒考好,“恨鐵不成鋼”的自然是少不了一頓打;“愛子(女)心切”的照樣會帶孩子去吃、去玩、去買他想要的東西。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孩子會怎麼想?

讓我們來品位那位母親的教育吧:“你曾經為錢吃下了它們,你現在也可以為愛吃下它們。”同樣是“吃豌豆”,為錢吃下它們是“做事”,為愛吃下它們就成了“做人”了。我們不妨學一學這位母親,把“如果語文、數學都考95分以上就去吃肯德基。”變成“孩子,爸爸媽媽相信你一定能考好!”“兒子(女兒),相信你自己是最棒的,祝你取得好成績!”考完後不管成績如何,你都可以帶孩子去吃、去玩、去買他喜歡的東西,並告訴他:“孩子,分數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自己是不是努力了!”這樣,孩子就會形成自己的想法:我爸爸媽媽這麼信任我,我應該好好表現;我是能幹的;我憑自己的能力取得了好成績;爸爸媽媽對我真好,我要聽他們的話,做個好孩子……當孩子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愛和信任,找到了自信,他們必然會學着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向父母表達愛、以健康積極的心態迎接成長道路上的每一次挑戰。

我們教師也要學一學那位母親,別讓諸如“如果今天課堂上表現不好,就取消上體活課的資格!”之類的事發生在你的班級裏。當學生讓你傷心時,你可以坦率地對他們説:“你們今天的表現有點兒令我失望。”別忘了補充一句:“不過,我想你們不是故意的,下次你們一定會做得很好的,對嗎?”學生不會拒絕你的寬容,當然也不會拒絕這份約定。當學生表現不錯時也不要吝於説上一句:“我早就料到你們會讓我驕傲的!”對孩子而言,老師的賞識是最真實的,是最值得驕傲的。

我會記住這個故事,記住這位母親説的:“你曾經為錢吃下了它們,你現在也可以為愛吃下它們。”當我與孩子交流時,我會像她一樣用上我的善良、精明與堅持,給我的孩子們一份充滿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

教育教學的故事6

有的人當了一輩子的教師,卻留不下一個讓自己津津樂道的教育故事;而有的人當教師才幾個年頭,教育故事卻可寫成_部厚厚的書。為什麼只有少數教師有著書的成就,而大多數的教師辛辛苦苦一輩子,當告別講台時,卻隨着學生的連開而兩手空空、雙眼茫然呢?這種天壤之別是什麼造成的?

是研究的意識

為什麼我沒有教育故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我沒有研究的意識,因為我有太多的照搬,我太少有自己的想法與嘗試,這怎會有奇蹟藴在其中?對學生,我們更多的是喜歡他們的循規蹈矩,對調皮的學生是討厭,對學生的犯錯是批評,從來沒有思考是什麼造成孩子調皮,是什麼原因讓孩子犯錯,我們沒有調查研究,而是擺平了就了事;我們害怕新教材,我們害怕學生的差異,更害怕學生的搗蛋;遇到煩惱我們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制止為目的;從來都是一刺激才反應,很少冷靜思索,深入研究。省略了這關鍵的研究,教育故事也被省略了。能與他人分享教育故事的教師是有研究意識的教師,工作的內容都是他們的研究對像,有研究的意識便有挑戰的精神,他們把學生的差異視為自己成長的機會,把搗蛋的學生視為研究的資源。同樣一個教育事件,缺乏研究意識的教師是追求結果,獲得一個結果就是了結了一樁心事,所見到的是事件的表面,所銘記的是事件本身。而有研究意識的教師,關注的是事件的過程,看到事件本身的同時想到的是事件背後的前因後果,考驗的是自己專業化的水平,把疑難當寶貝,當自己研究的素材,當自己成長路上的財富。於是他們就有了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的投入,就有了查閲、訪問、調查、推斷、驗證等一系列的特別經歷,而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就有許多動人的教育故事,加上實施過程中的策略及反覆性,感人的故事就應運而生,豐富無比。

是創新的精神

感人的教育故事常常來自於個人的探險、創新,是在新闢的研究路上的大膽嘗試,敢於創新者首先是勇於質疑。我們之所以難有自己的教育故事,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我們過於迷信權威,懶於思索而常常.照本宣科,而質疑及取證的過程本身就是美好的教育故事。因為我們缺失了這一素養也就失去了不少的教育故事。我們迷信權威的照本宣科而斷送了我們質疑的本領,也埋葬了我們的教育故事,以至於我們到老了才知道一無所獲。

創新精神還體現於不滿足於現狀,有着精益求精的強勁,有着另闢蹊徑解決困惑的思維,可以説每一步的創新都是一個動人的教育故事。有創新精神的教師,由於其長期的思維變通、流暢,在教學或處理教育事件上,常常有驚人的智慧,教育、教學機智就是美麗的故事篇章。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在教學童話《小稻秧脱險記》一課時,文中的雜草被噴霧器大夫用化學除草劑噴灑過後有氣無力地説:“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可是,一位小朋友讀雜草説的這句話時,聲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氣”於是他開完笑説:“要麼你的抗藥性強,要麼這化學除草劑是假冒偽劣產品。我再給你噴灑一點”。説完朝學生做了一個噴灑動作。全班的學生都哈哈大笑。那位小同學再讀時,耷拉着腦袋,真的有氣無力了。於老師表揚説:“你讀懂了”。孩子又笑了起來。這是多美妙的教學故事啊,這是他一輩子都值得自豪的教學故事。

創新是艱難的,但艱難的軌跡就是美麗的故事。若要達到不曾擁有的快樂,就得走一條令你不快的路。若要達到尚不具備的有知,就得走一條無知無識的路。若要到達不曾擁有的富有,就得走一條一無所有的路。若要成為不同於現在的你的你,就得走一條不是現在的你的路。”多麼美女少啊,創新的艱難恰是迷人的風景。

是事業的理念

以何種心態對待自己的工作決定着自己收穫的多少。把教育當着自己的職正則心裏總是以完成任務為準則,投入的是固定的時間和有限的責任,應對的心是少有激情,少有靈性,少有發現,也少有新奇的。職業的眼睛捕捉不到感人的細節,看不到日常生活裏的奇異,欣賞不到困惑背後的美麗。把教育當着事業,充滿樂趣的工作裏是永遠沒有完結的追求,投入的不僅是時間和責任,更有情感專注和孜孜不倦的精神。進取的心是敏感的,事業的雙眼跟隨敏感的`心而智慧。教育故事是從事業心裏滋長出來的。我們沒有自己的教育故事,是因為我們沒有全心投入。眾多的教師都和我一樣,把教育當職業,感覺不到教育裏有無窮的樂趣,從教育中看不到自己的靈光閃閃,甚至看不到自身的價值。幾十年的教育生活也就失去了精彩的話題,無法與他人分享自己獨有的教育趣聞。兩手空空、雙眼茫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是記錄的習慣

倘若當教師一個月只生氣一次,一個月只開心一次,或許這難得的一二次,我們能夠銘記,無須麻煩提筆。由一撇一捺構成的“人",就同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可謂千人千面千種性格,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向‘的時期裏也是有着極大的差異的。教育恰是以“人”為工作的對象,活生生的人會讓教師生萬種情,喜、怒、愁、樂在一天中會交替着光顧,稍縱即失的情感,沒有筆的勤快,它便隨時

光的流失而灰飛煙滅。再説,長期的教育生活中總有不少讓自己曾經感動過的人與事;也有不少讓自己傷腦筋、費氣力而最終失敗或成功的故事;也會有偶爾展現自己幽默、智慧或出醜、鬧笑話的瞬間。倘若有記錄的習慣,讓這些在自己的筆下定格,那不就是自己的財富嗎?可是我們少了記錄,丟失了生活中的這些感動與憂傷,留在大腦中的只是教室、書本、説教,單調而少生氣。能否擁有自己的教育故事,記錄習慣是前提,那些擁有很多自己的教育故事的教師都是勤於動筆的教師。記錄是將生命的財富存人銀行,待要用時便去取出來,記錄是理生命的財。著名特級教師李鎮西曾説自己能在短短的兩個月裏寫出一本暢銷的教育書,要歸功於自己每天的教育日記,從走上講台就開始了教育的記錄。其實,這與其説是兩個月裏寫的,還不如説是他一走上講台就開始寫了。

我沒有記錄的習慣,大多數的教師也都沒有記錄的習慣,我們用生命度量着時間,卻不知用筆記下生命度量的足跡。有時也會與他人交談工作、生活中的趣聞,但那是腦海裏暫時的儲蓄,時間的流失會把這些曾讓自己得意的談資拋得無影無蹤。初涉教壇那會不知記錄,在教壇呆久後卻不會記錄。不會發現,不會取捨,甚至缺乏記錄的語言和技能。於是所有的生命中的喜與憂,哀與樂,就在不自覺中流失,留下的是一臉的無奈。

當然,並非所有的教學經歷都能成為教育故事,教育經歷要成為教育故事要具備三個要素。首先是教育經歷要構成一個教育事件,這個教育事件具有情節性,具有吸引人的細節;其次是事件要具有教育價值,能給人帶來啟示;三是教育事件具有特殊性,但事件背後的教育意義卻包含着普遍性,事件能揭示教育的一些規律,能讓同行產生共鳴,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從這三個要素看,似乎教育故事是難得一遇的,其實不然,教師的教育生活裏.處處都潛藏着各式各樣的迷人的教育故事。而能否擁有,就看我們是否有事業理念、創新精神、研究的心態和記錄的習慣了。

教育教學的故事7

“師生的和諧相處勝過教師許多的刻意教育。”我總把自我當成孩子們中的一員,走進他們中間。充分利用每次課間時分和孩子們在一起活動。

“楊教師,您説海的女兒為什麼非要變成泡沫呢?”

“教師,請猜腦筋急轉彎,為什麼藍色墨水的鋼筆卻寫出紅字?”

“教師,‘十五天’是什麼字?

教師,月宮裏真有嫦娥嗎?”

“楊教師,你説我能當上科學家嗎?”我樂了,“當然能啦,愛因斯坦小時候還沒你們表現好呢!”

瞧,這是我們班的一羣”問號娃娃“,都突閃着大眼睛,一臉的稚氣,一臉的期望,很高興地圍在我身邊,爭着搶着説這問那;我們在一起看書、談心、唱歌、講故事、做遊戲、討論問題,孩子們無所顧忌地“表現自我”。還把心愛的東西――編織的紙鶴、幸運星等小玩藝雙手舉到我面前,得意地炫耀,然後很真誠地讓我收下。記得陶行知先生説過“您不可輕視小孩子的情感,他給您一塊糖吃,是有汽車大王捐助一萬萬元的.慷慨。”

課間操前,有兩首學校歌曲的自由活動時間。我和孩子們倘佯====Word行業資料分享--可編輯版本--雙擊可刪==== 在音樂的海洋中,手拉着手,歡樂地轉着圈,故意把一些不留神的小朋友裝進圈裏來,有些淘氣的小朋友也有意來闖進“陷阱”,孩子們樂了,我心裏也開了花。無論男孩、女孩都喜歡“露一手”,什麼“倒立”、“狗爬”、“燕子翻山”、“遛一字”……都把自我的特長展露無遺。“楊教師看我。”“楊教師看這兒。”……我真是目不暇接。“楊教師,您會什麼呢?”我故作神祕:“我呀,我會小雞抓老鷹呢。”“哈!”大家都笑了。孩子們還爭着拉我的手,跳自編的“雙人舞”呢!我成了“孩子王”。我們跳舞、跳繩、踢毽……體操音樂一響,孩子們儘管意猶未盡,卻立即跑到自我位置站好,開始做操。我和他們一起運動。“童趣無邪”,“當我們真的用心置身於孩子中間時,連我們自我也變得純真起來了。”

教育教學的故事8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師,轉眼間已經工作十幾個春秋了。回首這近十年來的教育之路,我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更沒有值得稱頌的大做為,可是平淡的教學生涯卻賦予我寶貴的課堂教學經驗。從事語文學教學一直是我的一大樂趣。我愛,我愛看着我的學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滿足的笑容。

每節數學課,我總不忍心立即離開教室。因為我總是被孩子們的一句“老師, 等一等---”給拽住腳步。有時候是為個別輔導差生留下的,有時候是被待解的疑難給拌住了,有時侯是找某個課堂上有心事而沒認真聽課的.學生談心,諸如此類。有趣的是,經常被重重包圍的我反而很樂滋滋地傾聽着、享受着師生之間的這種其樂融融的情景.

下面我想將自己在教學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件平凡小事與老師們分享。 記得我踏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年,在課堂教學上,我不厭其煩地一一指出及糾正學生所犯的各類錯誤。一堂課上,幾乎每一個學生我都為他們糾正過錯誤。當時班上有幾名男生,由於接受能力弱一點,糾正的次數甚至達到四、五次。有時候心裏一焦急,還免不了批評幾句。一段時間後,我開始覺得課堂上哪裏不對勁,怎麼氣氛越來越沉悶。回想着課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陷入了沉思,找了學生談話後才知道原因:是我過分“周到”的糾錯挫傷了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信心。試想,若是自己在學習時,老師也是不停地打斷、糾正,那怎麼不會感到氣餒和受傷呢?那怎麼還能積極愉快地學習呢?比如説,如果人的心理壓力很大,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時,學生所學的知識是不會被吸進大腦。相反,當你的心理壓力小,學習的效果就好了。在痛心我的教學失誤後我不禁思索着補救的方法。 最後總結到,對於學生學習實踐的任何嘗試,我們都應該採取鼓勵的態度。同時也告訴學生:“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這沒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歡你們的錯誤。”從那以後,我常常微笑着、耐心地聽完學生回答,而且及時制止其他同學的嘲笑,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不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和激勵,因為我越來越體會到: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是每個人的天性。(更何況是孩子。)一句積極的評價就是鼓舞孩子奮發向上的強大動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對待各種事物的態度就會越加積極。現在,從學生們渴望上語文課的期望中,從課堂發言積極熱烈和表演會活動爭先恐後的活躍氣氛中,我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這是發生在我課堂教學上的一個真實的事件,在教學活動中它非常普遍。但它就這樣存進了我的記憶庫,每一個時刻,每一處細節,都覺得有保存的價值。我在教育中培養了一批批合格的人才,我感到特別的欣慰。

教育教學的故事9

人人都説教學苦,在古代就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説法;

而現在對教師詮釋就更加明朗了,手機短信也經常這樣直白地説:“小時侯把English念成應改歷史的,長大後當了領導;念成應該累死的長大後就成了老師……”

當然,這純粹是閒人編的順口溜。不過,做一個老師也的確挺苦挺累的,做一個好教師就更苦更累了,但這是我選擇的職業,所以我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

這是我作為一名教師的第一個學期,是由學生到教師的轉型期,用句年輕人喜歡聽的話可以説是“非常時期”。

大學剛畢業就進入國小進行教學工作,而我的實習期是在國中渡過的,所以對付國小生就有點缺乏實戰經驗了,什麼都不懂!只有自己加班加點補,補多看關於國小生的書,補如何備課,如何把課備得詳盡些,如何上課,如何……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備課本是我校青年教師中最詳盡也是最工整的,得到領導的認可;上的公開課也挺不錯的;也有論文在全國比賽中獲獎。而往往這些努力只有在學生放了學,別人已經在家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做的,因為那時沒人吵你,可以安心工作到夜晚。有人戲稱我們是簽了賣身契,把自己的所有時間都泡在學校裏,賣給學校和學生。

有時想想自己這麼累這麼忙又沒多少工資圖個什麼呀,這就是大學時憧憬嚮往的生活?可回過頭來才發現這是自己選擇的職業,當初的夢想就是永遠當個長不大的孩子王。世俗的念頭終究抵不過良心的發現,工作半年更覺得這個選擇是對的,我愛我的職業,我愛我的學生,他們帶給我很多的快樂和無限的幸福,我相信這是其他職業所收穫不到的。

每當學生親切地叫着“老師,好!”“老師,好!”時,我所有的.顧慮都消除了;有的學生受了委屈,就會跑來抱着我向我訴苦,此時的我像極了她的知心好友,我也很喜歡和他們平等地對話、坦誠地交流,也喜歡她們抱着我的感覺;很多時候,我的課一下就會被上課班級的學生纏着,拽着我的胳膊和我説悄悄話,他們完全把我當成了姐姐,有什麼話就直接地説,不象和其他老師説話有那麼多顧忌。

聖誕節就收到不少學生自己製作的賀卡,其中有一個學生上面就這樣寫到“我喜歡你,因為你像姐姐,很親近;我喜歡你的課,因為你時常對我們微笑,雖然偶爾也會發發脾氣……”我給學生微笑,那是因為他們是我的學生,是可愛天真的孩子,這個理由雖然説得有些牽強,但這是心裏話。而我的微笑很多都是建立在師生互相友好的基礎上的。所有這些都是我作為一個老師的自豪,我願意有一羣孩子圍着我,我也願意帶領他們探索學習的樂趣,我願意當一個孩子王……

教育教學的故事10

“同學們,今日我們開學典禮,大家都能夠做到按時在指定地點集合,全班僅有一人遲到,給團體抹了黑,那人就是我。主要原因是我對北京開學日交通早高峯估計不足。同學們是未成年人還能夠做到按時到校,教師作為成年人沒有給大家起到表率作用。在此,我向大家道歉(此處鞠躬)。並且向大家保證以後參加團體活動結不遲到,請大家監督。為了彌補我的過時,我主動要求做一週值日,請各組組長分派任務給我。”

其實在趕往學校的路上,我也為自我編造了一又一的理由,如:“前一天晚上家人生病了”,“我坐的車壞了。”等等。可是想來想去,一系列問題出此刻腦海裏:“如果我是學生我會相信這樣的話麼?如果學生從第一次就開始懷疑你説的話,他們以後怎樣會信任你,尊重你?如果孩子不信任你,尊重你,就算以後你搞的教育活動再生動,再有意義,又有誰會被感染,受觸動呢?”最終我作了一勇敢的決定:應對今日的遲到,我要坦然認錯,這樣起碼我的心是坦蕩的。並且,我還要告訴學生,“人無完人”教師也會犯錯誤,關鍵是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應對錯誤。

第二天,我早早的來到學校,當天的`組長分配給我一擦窗台的任務,我便細心的幹起活來,這一向持續到一週後,我的“刑罰”期滿。

事實證明,我真誠認錯的態度,換來的是學生的理解和愛戴。家長陸續反映給我的一些情景也説明了這一點:聽第二天值班的那組長的家長説:她好早就起牀了,催促家長送他上學,家長問她為什麼。她説:“我總不能讓教師到了學校再等我吧!”還有一學生,在國小時習慣十分不好,經常遲到或者裝病,之後也明白催促家長送他上學了,不能遲到。甚至很多學生的評教作文中也提到了這件事,成為他們選我作好教師的重要依據。更重要的是,班裏構成了一種風氣,但凡有人犯錯誤,就主動站出來承認,並且用自我的實際行動為大家補償,班團體的氛圍很坦誠。

我們四中倡導的是“以人育人,共同發展”的教育理念。我經常問自我,我們期望學生能夠擁有的品質“大氣、嚴謹、真誠”等等,我自我是否已經具備了。如果沒有,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也會覺得底氣不足。所以在不斷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也陶冶了自我,我想這就是共同發展。我很感激在四中當教師這六年頭。在與不一樣的學生,不一樣的同事,處理不一樣的事情的過程中,我感覺到了自我的變化與成長,這是在四中當教師的財富。

教育教學的故事11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以前寫文章常用這句名言,只覺得它好有文采;現在每每讀到它,回想起自己從教1年的歷程,對它便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真切體會。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我懂得笨鳥先飛,多一份付出,多一些勤勉,經過1年的累積,便多了一份屬於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今天抱着學習的態度,與大家交流成長體會,收穫成長快樂.

回首往事,我常有這樣的體會:每當忙碌了一天後,我總會拿“太累了、該放鬆放鬆”等託詞來給自己業餘時間的“放假”找理由;我也常陷入這樣的窘境:忙了一天,忙了一個星期,或是更多,可每當回首這段時光的時候,往往是一片空白,好象什麼都沒做。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少了一份學習,少了一份反思,更少了一片寧靜的屬於自己的心靈空間……如此日復一日,當我驀然回首時,已然“塵滿面,鬢如霜”。我不止一次地這樣設想,不止一次地感到可怕。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憂患,所以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更多的時候還是充實,還是不斷地在進步。在我這一年的成長路上,杜小的老師們一直在引導着我,激勵着我,使得我兩次在區論文評比中分別獲二、三等獎,我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離不開他們的真情幫助。杜小的五十幾位教師可以説是是五十幾本"人"字的教科書.五十幾本能很快發揮教學功能的書;五十幾位能夠用自己的生命實踐為學生編寫教科書的人.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老師的智慧才學其實是"書"的內容; 所以我養成了閲讀課外書的習慣。法國盧梭曾經説過“青年是學習智慧的時期”,讀書讓人明智,讀書讓人深刻。閲讀的習慣對於我的工作、我的成長,幫助是巨大的。我希望可以自豪的站在我的學生面前敢説:我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資料書;一本讓他們每天都驚奇的教科書!

如果説,身邊的'榜樣引領着我成長的話,那麼自身的不斷努力,則是成長的必備條件。我喜歡這樣一句話:實踐出真知,磨礪育新人。用在我們青年教師身上,又是何其的恰當。回想自己這一年的從教經歷,感觸最多的是工作越忙碌內心就越充實。

一年以來,除完成自己語文教學工作之外,還有班主任工作,也正因為這樣我比別人多了一些實踐、學習和思考的機會。還記得正式成為教師的第一節課,那是一年級報道的第一天,一羣好可愛的小孩,他們和我一樣剛剛踏進這個校園,用着好奇的眼睛和試探的心來認識周邊的一切。踏上講台,第一次説:“上課”,心裏感覺還是很彆扭的而後聽到孩子們用着清脆整齊響亮的嗓音説道:“老師好”,心裏那一刻就如被清新的泉水叮咚叮咚地敲着,感到自己神聖的責任,還有從事這份職業的自豪。第二天,以極大的熱情投入教者的角色,我的工作對象,是一幫天真無瑕的孩子。我想,我的完美形象的塑造,還得從他們身上得以完善。我試着走近他們中的每一個人。結果,三天不到的時間,我竟熟悉了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從姓名、座位到個人的喜好,甚至於每個孩子形體上的細節特徵,我也摸得一清二楚。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那段日子,我常常能閉上眼睛隨時想象得出班級裏的現狀:誰在認真聽講,誰在左顧右盼,誰和誰在竊竊私語,誰與誰又在大聲喧譁……陪伴着孩子的成長,是一件讓人感動的事。看着他們活潑可愛的笑臉,聽着他們問的單純而有趣的問題,也使得自己一直保持着年輕純樸的心態。

回顧一年所走過的腳印,無論是深深淺淺,無論是大大小小,都有值得回憶的經歷。如果説我在“虛心學和勤實踐”上做出了一點成績的話,那麼更引起我注意的還是在這些過程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無論是教育還是教學工作,在探索過程中,“此事躬行”方知淺,學海無涯需努力,少壯工夫老始成,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是我借古詩拼湊的心得體會,當作結束語!

教育教學的故事12

參加工作已十三載了,每次看到比自己年少的老師來參加骨幹教師培訓,我都羨慕得不得了,我也好想能近距離的感受名師專家智慧的薰陶和思想的啟迪。今年有幸參與培訓,我真的是欣喜若狂。在為期一個月的培訓時間裏,我們聆聽了名師、專家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闡述的文學之美、語文教學之美、教育之美,所有的授課教師都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特別是一線的幾位知名老師從自己切身的經驗體會出發,暢談了他們對教育教學各個領域的獨特見解,讓我確實享受了一頓“饕餮大餐”,讓我的心靈震撼。現通過總結,回顧我培訓的點滴。

一、專家引領,使我的心境豁然開朗。

這次培訓,師範學院為我們邀請安排的老師都是高層次的專家和省級名師。從他們身上讓我學到了很多最新的知識和理念,更從老師是我的心境豁然開朗。新鄉市紅旗區進修學校校長郭莉通過《説課解讀》,不但讓我掌握了一些説課的方法和技巧,還讓我知道説課可以訓練教師心理、技能、思維、內顯知識外顯化等整個教師各方面素質得到提升;金水區教研室朱震東老師《感悟課改》,他深入淺出的講解,使我對新課程的理念有了透徹、全新的認識;北京師範大學的錢志亮教授出神入化、精闢透徹的分析了學生教育發展規律,而且懂得了的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課堂要想有效,就必須使課堂和諧;鄭州師院的張家勝老師通過中外閲讀教學的對比,強調閲讀教學重在指導、參於和實踐;北師大的楚江亭教授以幽默詼諧、趣味橫生的講解方式,告訴我們,家庭教育與學生培養的重要性;市教育局副局長田寶華通過《構建道德課堂》告訴我們只有構建道德課堂,才能提升師生生命質量,才能讓課堂生活充滿生命活力;劉娟娟、劉豔華老師的作文教學讓我知道,只要能俯下身來做一些實在的`事情,作文教學也並非想象中的那麼難……專家、名師的講課理論結合實際,深入淺出,使我沐浴着語文課改、科研的春風,在和他們思想和心靈的碰撞中,使我學到的知識更加系統化,教育思想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對如何才能在新的形勢下當好語文教師和怎樣科學地理解把握課程等問題有了全新的理念,有了完整清晰的認識。

二、博覽羣書,使我的知識不斷豐富。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讀書學習,永無止境,方能使自己知識淵博、觀察敏鋭、充滿自信,永葆教育智慧之活水永不幹涸,而名師專家們的講座就充分得到了印證。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學員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在工作中,我們面對的是一羣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而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加強學習不僅僅只專業方面,要擴充到各個領域,不斷的提升自身的修養和素質。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還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及時瞭解專業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

三、不斷反思,使我在經驗和教訓中不斷成長。

新課程改革強調從“教本”到“文本”的轉變,從“分等”到“平等”的轉變,從“設計”到“湧現”的轉變,要將這些新理念運用到教學中,反思、教育敍事就成為了課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反思三年成名師”,教師在教學中若能及時的審視自己的得與失,規範自己的教學行為,將自己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記錄下來,相信自己的教學工作會更加完善,孩子在一個反思型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學生也一定會快樂、健康的成長。同樣,一個教師經過長期反思、積累,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四、聚焦教學,使我的課堂真正有效。

在課改實施的道路上,一味地死學理念或者模仿、套用某種模式,使我的課堂如一潭死水,變得毫無生機,低碳無效。通過學習使我知道,課堂教學要有效,教師就必須要教的有效、學生學得有效。教師教的有效教師就必須提高教學業務,加強基本功,在上每一節課時都要細化解讀課程標準,整合教材(學材),科學設置學習目標,把握好教學的方向,使自己的課堂成為有意義的紮實的課,有效率充實的課,有生成即豐實的課,常態下樸實的課,有待完善真實的課。課堂教學,也要從“單向型教學”向“多向型教學”轉變,開展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互動的教學活動;從“記憶型教學”向“思維型教學”轉變,形成以問題為紐帶的探究式教學;實現從“應試型教學”向“素養型教學”轉變,通過倡導合作學習,在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切實避免課堂上出現表演作秀、濫用課件、無效的分組討論、滿堂發問、牽強地聯繫實際、濫用賞識……在培訓的日子裏,我每天感受着名師專家的智慧薰陶和思想啟迪,感受着同伴間的火花撞擊,每一天都是幸福而充實的。培訓帶給我的是心靈的震顫、思想的昇華,培訓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帶着收穫、感悟、信念、和滿腔的熱情投入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教育教學的故事13

我從事高中生物教學已有20年了,作為一名名副其實的老教師,教學模式也固化了。我的課堂我做主,三尺講台就是講。根深蒂固的思想,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讓我和學生的距離越來越遠。我把原因歸結到我的年齡上:年紀大了招人煩了。但通過這三年的新課程培訓後我又找到了方向和自信。

新教材的編輯是按知識的發現過程編寫的,我開始總是很牴觸。在講基因分離定律時,我總是按我的老思路講授。先告訴學生結論,再用這個結論解題,反覆強化,機械記憶。每年都把學生弄得很痛苦。這個循環我嘗試用新理念來講課。先和學生們一起經歷孟德爾老先生的實驗過程和他曾經的疑惑,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的.學生們竟然能很快的提出問題,而且有很多的問題。我吃驚和感到欣喜。有問題能不能解決呢?學生們開始大膽猜想,再結合教材把遺傳因子的概念引出,按從簡單到複雜,從少到多的順序才想出豌豆的性狀由一對遺傳因子控制。有大膽的學生主動到黑板畫出遺傳圖解加以解釋,得出正確結論。我這節課説得很少,學生學得缺很輕鬆。沒有了以前學生的那種牴觸和畏難情緒。這是我真正意識到了新教材安排的合理和科學。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科學的方法,培養了嚴謹的科學態度。所以作為老教師更要更新觀念,改變教學理念,不斷的用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自己跟上時代和學生的步伐,做一個終身學習的科研型教師,才不會被社會淘汰,不會被學生厭煩。

教育教學的故事14

前段 時間,我班的主題活動是《車子叭叭叭》。為了很好地開展此活動,我們便發動幼兒將家裏的自行車、滑板車、扭扭車等車子帶到幼兒園,讓孩子在玩車的過程中獲得愉悦與知識,初步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在家長的支持下,好多孩子都帶來了不同的車子。可是,在開展這個活動的初期,我發現了我班的孩子存在着這樣的現象:有車的孩子只顧玩自己的車子,或者是有車的孩子之間相互換着玩,而沒車的孩子只能在旁邊眼巴巴地看。而在放學的時候,有的孩子嚷着要把車子帶回去。更有趣的是有一次中班的孩子來借了車子,當兩個車子主人看見後,竟然哇哇大哭。孩子的種種表現引起了我的深思,該用什麼方法來教育這些小不點兒呢?

週一下午有一節課題談話課,我決定利用這一節課對孩子進行教育。我知道孩子們特別喜歡聽故事,於是,我便把孩子的表現編成一個故事,再讓孩子在聽完故事後圍繞這樣的問題討論:如果別人有了好玩的玩具,你的.心裏是怎麼想的?你把車子帶來了,應該什麼時候帶回去?別的班級的小朋友來借,你願意嗎?為什麼?(剛好那天大班的一個小朋友帶來了小兔子,我利用課間和孩子們一起借來觀看了。)雖然孩子還很小,但他們也有一定的是非觀念。通過聽故事和討論,他們終於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有了好玩的玩具要共同分享。在家聽家長的話,在園聽老師的話……

此次談話以後,我發現很多孩子變了,他們在玩車時不僅願意借來借去,還能共同合作;放學時再沒有孩子鬧着要把自己的車子帶回家;後來又有大班的孩子來借車進行活動,孩子們也能坦然處之。孩子們變了,我也嚐到了故事教育的甜頭。從此,孩子的小錯誤、孩子的點滴進步我都會將這些編成通俗易懂的故事來教育和鼓勵孩子,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教學的故事15

我是一名數學老師,經常向有教學經驗的老師請教,通過聽課、學科聊天等多渠道向他人學習,試着將其他老師一些教育舉措運用到我教的班級。尊重每個學生,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自我意識。但是當我積極投入到工作中的時候,我發現教育學生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我們班有個男生,長的也非常的可愛。他活潑,聰明,但是他紀律很差,上課坐的不端正,喜歡和周圍的小朋友交頭接耳,還不時的插嘴,講話,大笑,歎氣,總之你很難想象這麼可愛的男孩自控能力會這麼差。有一次,我上數學課的時候,他總是在重複我説過的話,我很耐心的對他説學生上課要專心聽講,不能隨便講話,兩遍過後他還是不聽,而且在下面紀律越來越差,我生氣了,讓他站了起來,但是他站不直,還不時的`轉來轉去,影響其他小朋友上課。我心裏想:這樣不行,我的數學課還得繼續上啊。所以我就讓他站到門口去。我以為這樣就沒事了,就繼續上課。可沒上了幾分鐘,我發現全班學生都在偷偷的笑,眼睛也沒有看着老師,而是朝向了那個男孩子。我很驚訝,往那裏望了一眼,我竟然發現他很開心的在那裏轉圈,跳舞。“天哪, 二年級的學生怎麼會這樣的啊,膽子怎麼會這麼大的啊,罰站了居然還敢跳舞。”記得我小的時候,只要是被老師點名批評了,我都要哭的不敢來上學了。這件事過後,我越來越覺得事情要馬上想辦法解決。以前,我每次找他談話都是教育他,批評他,告訴他做錯了哪些。這次我改變方法了,我不以老師的身份與他交談,不再一味的批評他,而是以他朋友的身份與他談心。我對他説我想與你做朋友,我們之間可以談談心,什麼都可以説的,你願意嗎?他張大了眼睛望着我,對我點了點頭,説了一句:好。然後我就耐心的問他:為什麼你上課要講話呢?他低着頭不語。我又問:那你知道上課是不能隨便插嘴的嗎?他回答了:知道。我剛想再説些什麼的時候,他對我説:老師,我下次一定不再講話了。我對他笑了。現在,他真的改了,上課坐的端正,思想力也集中了,紀律也進步了許多。雖然還時不時的插插嘴,但只要我稍稍看他幾眼,他馬上就會坐的端端正正的聽我講課。 二年級的學生需要的不是老師的不斷批評,而是更多的關愛與耐心。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沒有水就沒有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教師,愛心最重要。教師在不經意的日常生活中流露出對學生的情感,學生感受到的就是一種巨大的愛。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老師要善於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有人説過這樣的一句話:“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創造一個奇蹟;老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也許會扼殺一個人才。”老師習以為常的行為,對學生終身的發展也許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做一名老師應該經常回顧自己以往的教育歷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個遺憾,刺傷了多少顆童心,遺忘了多少個不該遺忘的角落!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會學會了自信。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是一朵需要耐心澆灌的花,是一支需要點燃的火把。他們的心理脆弱,情緒易波動,充滿愛的關懷,會改變一個學生的行為。反之,哪怕是一次不當的批評,也可能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

我們做老師應該努力欣賞着他們水晶般的心靈;更要保護着他們玻璃一樣易碎的自尊。在與孩子一次次磨合的過程中,我慢慢學着寬容,學着理解。學生對我們教師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我們真心一點,平等一點,賞識一點,他們就會心滿意足,“言聽計從”。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努力地蹲下身子與學生對話,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動,去影響他們。